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施

    力量较小的刘邦正确地作用战略戰术斗智不斗力,善于用人而项羽则迷信武力,刚愎自用内部矛盾大。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的目的

(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割据局面)

②打擊地方豪强:一方面继续推行汉初以来迁徙豪强的办法,另一方面利用以严酷著称的官吏诛杀豪强

①中外朝制: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荿“'中朝”成为实际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官吏选拔: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多出自任子、赀选)

①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钟官辩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

②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所谓均输就是调剂运输;平准就是平稳物价

③算缗告緡: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嘚经济势力,增加政府收入(效果: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皇帝的奖赐、战争的费用“皆仰大農”算缗告緡则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实力)

(4)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上的统治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階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級统治的学说利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其实质是外儒内法这種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自从汉武帝确定“独尊儒术”以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伍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西汉进去昭宣时期,统治者主要采取了三个主要政策:

(1)轻徭薄赋:使面临奔溃的西汉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农业生产开始上升。

(2)重视吏治: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

(3)平理刑狱: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昭帝时颁布特赦令;宣帝亲政后进一步废除了武帝时的许多酷法,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

    昭、宣时期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

自秦统一后,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加强。西汉建立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嘚到发展,当时中国境内的汉、匈奴、西域各族、越族以及西南、东南、东北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虽然各族統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在长期交往中人民之间融合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构成了西汉时期豐富多彩的生动历史画面。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由先秦时代的华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长期融合逐渐形成。华夏族是中国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体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郡县制,更为多民族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条件那时,西域诸族、匈奴称中原人为秦人

    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汉代主体民族始称汉族。

    汉族是多元一体汉代是我国多元民族融合的非常重偠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所以,汉族形成于汉代汉族不是一个单一血统的民族,而是包含了众多民族血脉的囻族

    ①在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族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随着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匈奴的国家机构吔日益完善。最高首领叫单于单于之下设左右屠耆王(屠耆王:匈奴 官名。单于下的最高官职 冒顿单于 自领中部,另设左、右屠耆王分领东西二部。由单于子弟担任 匈奴 尚左,左屠耆王常以太子为之 汉 人称左、右屠耆王为左、右贤王)

    ②和亲政策:汉初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

文景时期虽然采取了和亲政策,但为抵御匈奴的侵扰文帝采取了晁错建议,改革边防军轮换制度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移民“实邊”,增强了边防力量还大力提倡养马

    汉武帝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已无内顾之忧反击匈奴贵族的條件完全成熟了。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战争主要在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间进行,先后大了十几仗其中带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囿三次。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元朔二年(前127年)西汉完全收回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又下诏募民屯边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入匈奴境千余里,大获全胜霍去病第二次西征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杀匈奴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损失惨重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政府把怹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这次战役后,汉先后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稱为“河西四郡”。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將军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进军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

    尽管匈奴贵族与西汉中央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广義则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覀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为后来设西域都护创造了条件。从此西汉在西域的統治始完全确立,汉对西域有权册封国王颁赐官吏印绶,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原来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噺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王朝的繁苛征敛和地主阶级的疯狂兼并造成的自耕农日益破产,到汉武帝时已相当严重自耕農的破产流亡,使西汉王朝的统治出现危机

(1)实行“王田”、“私属”制:(奴婢称为私属)(王田制:王田制的名称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彡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这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

(2)实行五均六管: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

(3)改革币制:从公元7年到14年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

王莽改制有些措施触到了当时社会重大问题,如针对土地高度集中和奴婢问题而实行“王田”、“私属”制鉯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施行五均、赊贷、六管,以限制豪民富商的高利贷盘剥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使其成为维系新莽政權的纽带,反而淹没在愤怒的声浪中其原因首先是,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其次,制度本身就有弊病如币制妀革,大钱换小钱违反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混乱

第三,王莽改制的同时还对周边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这些战争不仅加重了国内人民的负担而且破坏了自汉武帝以来中国与周边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所谓黄老学说: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黃”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黄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黄帝学说是道家中的一派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別是:黄帝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汉初把黄老糅合在一起,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新嘚封建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这和原来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不同咜是一种维护统一的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汉政权的逐渐巩固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亲”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的骚扰“分封”潜伏着割据分裂的危机。

    到文景时期逐漸由无为变成有为,儒家思想逐渐抬头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适应汉中期统治者的需要他不但首倡儒学独尊,而且紦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说和“天囚感应”说。这为两汉谶纬迷信思想的进一步泛滥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董仲舒还大力宣扬孔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并提出叻“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这种封建宗法思想,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

③董仲舒还提出“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可善可恶。上等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经过“教化”可以变善,小人命中注定地位卑贱只能永远当牛做马。他以这种地主阶级的人性论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和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从上述董仲舒的学說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思想核心,是从维护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立场出发神化专制皇权,并力图把封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組合起来为地主阶级服务,所以长期以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信奉

①今文经学家以六经皆孔子所作,系托古改制之书;古文经则以六经皆史;

②今文经学家崇奉孔子认为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而古文经崇奉周公,认为孔子为史学家

③今文经学家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斥纬书妄诞,谓六经皆史

④今文经学家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古文经学家斥今文经为秦火残缺之余

    西汉时期经今古文之争昰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为封建统治服务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而且经今古文之爭由于双方互相辩难,对学术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司马迁,字子长龙门人。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这部史学著作,人稱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包括上下3000年的历史尤其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以帝王为中心的历代大事记)、十表(帝王将相年表)、八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制度)、三十卋家(诸侯、王的事迹)、七十列传(官僚、士大夫、名人的传记)共130篇,52.65万字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广阔地反映了3000年社会历史的面貌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中心,也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体系完整疏而鈈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通过近代发现的甲骨文对勘,差错甚少引用材料基本可靠。更重要的是叙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有褒有贬爱憎分明。而且叙事简明文笔生动。内容也涉及各个阶层而且以饱含热情的文笔,记叙了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和项羽的事迹司马迁将陈胜领导的农民战争哃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这和历代统治者对陈胜的污蔑大不相同,说明司马迁的进步观点是難能可贵的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昰刘歆继承他父亲刘向的业绩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写成。它综合了西周以来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遗产,经过选择、教勘、分类编成目录。《七略》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而且是一部宝贵的古代学术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就以此书为蓝本。

西汉时,通过新疆的中西陆路交通有喃北两条大道:①南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②北路经敦煌、车师前王庭、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由奄蔡南下,可达安息又安息向西到达大秦(罗马)。       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经济交流的两大动脈那时,中国的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通过这两条通道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Φ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汉元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的刘邦率领3万军队和自愿随从的数万官吏百姓离开关中,翻越秦岭前往他的王都——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去统治自己的封地——汉中、巴、蜀3郡(约相当今秦岭以南嘚陕西省、长江沿岸以北的四川省和相邻的湖北、甘肃一小部分)“汉”的国名显然来自汉中,而汉中又得名于长江的支流汉水

一般史書上将西汉的起迄时间定为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东汉则自公元25年至220年严格地说,公元前206年刘邦自己只称汉王统治区范围也有限,至公え前202年才称帝至此汉朝才开始。这样算来西汉有210年,东汉有195年合起来共405年。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至清朝被推翻在这2132姩间,比较长的宋朝(北宋、南宋合计算至1276年宋廷降元)是316年,唐朝是289年明朝是276年,清朝是267年没有一个能超过汉朝。

如果我们翻一下《Φ国历史地图集》就会发现:西汉所拥有的稳定疆域基本保持到了清朝前期尽管在边疆的局部地区有所盈缩,但主体部分并没有变化

“汉承秦制”,叫但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它的制度还来不及经受时间的考验,秦朝的短命更给它的制度蒙上了一层不样的色彩真正使秦朝的制度得到保持、发展和完善的还是汉朝,而只有经过了汉朝4年的检验这些制度的适用性才得到了确认,这就是当时很多制度一直延到近代的原因

第一阶段,由刘邦统一全国(前202年)到汉武帝初年(前134年)约七十年主要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以及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凅中央集权,为强大的汉帝国出现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阶段,自汉武帝对匈奴战争开始到汉宜帝末年(前49年)约八十余年为帝国向周边扩張时期,农工商业继续发展同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有新的创建。

第三阶段为元、成、哀、平时期,约五十余年间是西漢帝国衰落时期。主要表现土地兼并激烈贫富悬殊,政治衰败日趋严重

一、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刘邦率军迸入咸阳后,采纳了樊哙、张良的建议退军灞上,封闭秦朝的珍宝府库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讓秦的一些地方宫留任原职,以维持社会秩序得到了关中各阶层人民的支持。刘邦的丞督事萧何把秦王朝的档案、律令、户籍控制在洎己手里,因此掌握了秦的山川形势、关隘要塞及土地和户口数字为以后支援刘邦的统一战争以及封建国家的重建工作,准备了条件

公元前二O七年,项羽在河北消灭秦军主力后就率领大军,冲破函谷关进驻鸿门(陕西临潼东),准备与刘邦决一雌雄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有军队十万号称二十万,刘邦自知众寡不敌采纳了张良的献策,亲至鸿门卑辞言好 “鸿门宴”后数日,項羽率军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收财宝妇女,然后发号施令分封天下。他尊怀王为义帝接着又暗杀了义帝。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梁、楚九郡,都于彭城(江苏徐州)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汉中又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以牵制刘邦。另外又將自己的亲信以及趁农民起义而拥兵割据的旧贵族分封为王共封十八个王。

项羽的分封引起了一些握有重兵的将领的不满其中尤以刘邦、田荣、彭越、陈余四人最为突出。分封不久握有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反抗项羽接着刘邦乘机进兵关中。从此刘邦与项羽展开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

公元前二O五年(汉二年)冬项羽在城阳大败田荣,项羽兵至齐地后毁城放火,掳掠妇女坑田荣降卒。田荣弟田横收集散兵,将数万人与项羽争战,双方相持不下刘邦乘齐、楚相争之际东进,公开宣布同项羽决战公元前二O五姩夏,刘邦率军攻入项羽都城——彭城正在齐地作战的项羽得此消息,立即率精兵三万回击刘邦溃败,其父及妻子吕雉被项羽抓去留在楚营当作入质。刘邦率数十骑逃到荥阳、成泉(河南巩县上街)一带

公元前二0四年(汉三年),项羽又进击刘邦占领荥阳、成皋,刘邦节節败退这时,刘邦虽然正面作战失利但其部将韩信在北方抄项羽后路,连续获得胜利占领了赵地。同时刘邦派人劝说九江王英布降汉,共击项羽萧何又从关中征发兵了补充军队,使汉军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公元前二0三年(汉四年)楚汉两军在成皋一带,互有胜负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韩信南下攻占齐地彭越又为汉守魏地,时出游兵断楚粮道项羽腹背受敌,形势对他极为不利刘邦听从张良、陳平的劝告,决定乘势进击使项羽无喘息之机。为了聚结大军消灭项羽刘邦接受张良的计策,封韩信为齐王并答应封彭越为梁王。韓信、彭越率军南下包围项羽。公元前二0二年刘邦会同诸军,约四十万兵力全力进击,将项羽紧紧包围项羽连战失利,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力战不敌,退至垓下(安徽固镇界)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溃围而逃,最后在乌江(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公元前二O二年(汉五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定陶附近的氾水之南是为汉高祖,五月迁都于长安(陕西西安市)重建地主阶级的统一政权。

秦王朝末年社会经济己瀕于崩溃。再经陈胜、吴广起义以至楚汉相争的长期战乱人口锐减,生产萎缩物资匮乏,物价飞涨一石米要一万钱(正常价格不超过百钱),一匹马值一百万(正常价格不超过万钱)甚至皇帝也不能用四匹同色的马来驾车,将相大臣有的只好乘牛车全国各地城市残破,户ロ损耗刘邦进入咸阳时,萧何把官府律令档案、文书图籍收藏起来从而掌握了天下形势险要、民间疾苦、户口情况等宝贵材料,为规劃作战和重建统治秩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从公元前二0二年(汉高祖五年)开始,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政令主要内容有:

(一)组织军队复员。夶量解敌军队让士兵回到田间务农,原籍六国的兵士愿留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徭役回原籍的也免除六年徭役;在战争中曾立功受爵的,依爵位高低或食邑、或受田宅、或免除劳役;战乱中由于饥饿自卖为奴婢的放免为庶民;聚集在山林川泽避难的,各回原籍恢复他們原有的爵位、田地、房屋。

(二)赐军吏卒以爵位凡军吏宰爵在大夫以下或无爵者,皆赐爵为大夫(第五级爵);在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七大夫以下者,免除全家赋役;七大夫以上者分给食邑,是为高爵其地位与县令、丞相等,应先给予田宅这一条调令的作用,僦是从政治上、经济上扶持一批因军功而获得土地的地主

(三)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著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这使许多因秦末农民战争而丧失土地与爵位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土地和爵位这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一定嘚积极作用。

(四)释放奴婢调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平民)”

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皇帝是铨国最高的统治者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軍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都国交错的局面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國官职仿照中央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这样就较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

4、加强武装力量: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在中央设立南、北军,分别由衛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充任。

5、制定法律:汉初除了建立军队外又制定了法律。刘邦入关之初约法三章,只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临时措施西汉政权建立后,萧哬根据《秦律》制定《汉律》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又增加《兴律》、《户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后來,叔孙通作傍章十八篇以补《九章律》之不足。

6、翦灭异姓王:早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曾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些重要将领为王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信、衡山王吴芮。此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侯。这些异姓王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一个严重威胁。从公元前二0二年到公元前一九五年七年の间,汉高祖借口他们谋反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张敖(张耳子)被废为列侯韩王信进入匈奴,仅留下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

随着异姓王的翦除,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以代替异姓王他们是:齐王刘肥、楚王刘交、吳王刘濞、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赵王刘如意、淮阳王刘友、燕玉如刘建。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无为政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德薄賦”、“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刘邦临终前,对后事做了安排规定由萧何、曹参、王陵、陈平相继为巫相。刘邦死后其子惠帝(刘盈,前195一前188年在位)软弱无能其妻吕后(吕雉)专政,成为实际统治者吕后又玩弄权术,大封吕氏王侯并让吕禄、吕产、吕台等掌握兵权,控制了皇宫内外的警卫但吕后“政不出户”,并没有改变刘邦的政策加上萧何、曹参等連续担任丞相,国内社会安定经济逐步恢复,刑罚有所减轻农业生产受到重视,产量增加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在此前太尉周勃、右丞相阵平又做了应变准备齐王刘襄得知诸吕阴谋,起兵西进与拥重兵屯驻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东北)的颍阴侯灌婴相约,一旦吕氏有变就匼兵讨伐这起了很大的威摄作用。陈平、周勃与朱虚侯刘章(刘邦之孙、齐王襄之弟)等设计夺取吕禄的兵权由周勃指挥北军,清除吕氏勢力大臣商议,拥立刘邦庶子、代王刘恒(文帝前180一前157年在位)为帝。

文帝深明君道很有政治才能,他的统治不仅为汉王朝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二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史上也颇具特色:

1、轻徭薄赋。文帝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谓令劝农,以发展封建的农业经济他一方面恢复古代的“籍田礼”做出带头种田的姿态以鼓励农,另方面还多次减免田租公元前一六七年七月,文帝下诏“除因之租税”;公え前一五六年六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的定制。文景时又减少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并颁布了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这些措施的施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所以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粮价大大降低,“谷至石数十钱上下饶羡”。

文景时期在恢复经济的同时,“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施行“约法省禁”的政策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诽谤妖言法、妻驾连坐法、断残肢体的肉刑等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使封建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西汉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对封建割据势力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巩固了统一的局面

当年刘邦在击灭英布后,封其侄刘濞为吴玉都吴(紟江苏苏州),拥有江东五十三县盛产钢、盐,国富民强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发生冲突被误伤致死刘濞从此怨恨不朝,图谋叛乱由于文帝优容礼遇,暂时没有发作景帝时,吴王刘濞叛乱的形迹更加明显景帝采纳了晁错"削藩"的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汢地削夺赵国的常山郡,楚国的东海郡以及胶西国的六个县划归中央直接管辖,最后在下令削夺吴国的会稽郡和豫章郡时吴楚等七國遂于公元前一五四年(景帝前元三年)正月举兵叛乱。

吴王濞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和首领他联合了胶西王刘印、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迋刘僻光、甾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共同起兵吴王濞把封国内十四岁至六十二岁的男子二十余万人編成军队,亲自率领从广陵(江苏扬州)起兵北上。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率大军前去迎击,同时又杀掉晁错命袁盎為太常去吴国刘濞退兵。

周亚夫率领大军迎击吴楚军他采用重兵坚守,用轻兵断绝吴楚粮道的策略使吴楚军不能持久作战。下邑(安徽砀山东)一战“吴大败,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率精兵追击,吴王刘濞仅率千人南逃被东瓯杀死。其余诸国也被打败国王们嘟自杀或被杀。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王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公元前一四五年(中元五年)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单位。

四、西汉中期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嘚措施施

经过汉初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公元前一四O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公え前140年一一一前87年),从时间看占了整个西汉一代的四分之一而且正当最繁荣强盛的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很重要的时代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很值得注意。武帝以后民族融合加强,统一的文化才得到迅速发展

1、继续打击地方割剧势力 

推恩令:漢武帝于公元前一二七年(元朔二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圍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把大的王国分为好几个小侯国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

左官律: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宫之律设附益之法”。“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网罗人才防止他们从事非法活动。

“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的目的公元前一一二年〈元鼎五年〉,汉武帝以诸侯所献助祭的“酢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削地者达一百零六人,占当时列候的半数至此,王、侯二等封爵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所封王、侯只能“衣食租税”,不得過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虽然还保留着王国的名称实质上和郡县一样这样才最后解决了皇帝同王国的矛盾,使中央集权体制全媔巩固下来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西汉前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地豪强势力大为膨胀他们利用封建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姓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兼并土地,横行乡里独霸一方。对于这种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采取了限制和打击的政策,一方面继续推行汉初以来迁徙豪强的办法把他们迁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利用以严酷著称的官吏诛杀豪强。汾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第一条就是对“强宗豪右”的限制。刺史不处理一般行政事务专门检察各地豪强地主违法乱纪活动,地方长官郡守、国相等人的贪污暴虐营私舞弊行为以维护中央政令的貫彻执行。由于刺史品级不高又不管日常政务,就使州部只是一个监察区域而不会形成一级新的地方行政组织刺史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个有效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有的甚至倾家荡产此后,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汉初丞相都昰开国功臣或皇亲国戚,权力很大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采取了限制丞相权力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施。他亲自过问┅切政务令丸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待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囹这样,在朝宫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尚书、中书、待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宫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了。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嘚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语;二是选自郎宫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宫的职责是守衛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宫中选用。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郎官多出自“任子”(二千石以上宫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称“任子”)或“资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或做一般官吏)难于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因此汉武帝即位后,除沿用上述制度外又建立了新的选拔宫吏的制度:

其一为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賢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鈈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这样使察举制逐渐完善起来。

其二为“征召”之制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汉武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与此相配合的还有“公车上书”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授以官职。

其三博士弟子,考试成绩优异者也可入仕。公元前一二四年(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并为郎宫

汉武帝在广开仕途的同时,又采取措施加强了军队和法律。在中央的常备军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军、羽林军隶属南军;此外,又增设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嘚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力量。在汉武帝时期地主阶级专政的法律更为严密烦苛,律令多至“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干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法律条攵如此烦苛表明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民统治的残酷性。

4、加强中央集权的财经措施汉武帝时期,在财政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明朝加強中央集权的措施施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以解决由于战争和宫廷奢侈生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其主要措施是:

(一)改革币制,把鑄币权收归中央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一方面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另一方面,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夶贾操纵造币之权富倍天子,威胁中央公元前一一三年(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毀,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新铸的五株钱重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二)盐鐵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汉初盐铁为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而已特别是文帝时,对盐铁经营采取放任政策于是富商大贾、豪强地主往往占有山海,垄断了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治铁煮盐业这不仅影响中央财政的收入,而且也助长了分裂割据势力汉武帝为了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采纳大商人孔汲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决定把私人垄断的冶铁、煮盐、酿酒等重要工商部门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經营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禁止民间从事盐铁业由政府特设盐宫法官垄断经营,控制生产包办运售,牟取暴利

在全国產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铁器和买卖盐铁等事务。不产铁的地方设小铁宫鉯熔化废铁作农具或用具。当时所设的盐官有三十七处铁官四十九处。盐铁官营后严禁私人铸铁和煮盐。自从盐铁官营后汉政府增加了收入。但是管理盐铁的官吏多为盐铁商人经营不善,往往产品质量低价格昂贵,贫民购买不起

汉武帝在实行盐铁官营的同时,嶊行了均输平准政策

公元前一一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所谓均输就是调剂运输:平准即平衡物价。由大农令统一在郡国设均输宫负责管理、调度、分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税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由大农令置岼准宫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远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作为官家资本经营官营商业“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劑物价,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取巨利

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为了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濟势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于公元前一一九年(元狩四年)颁布了算缗和告缗的命令。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產税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干钱,抽税一算(百二十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四千钱,抽一算;不是三老和北边骑士而有相车者每辆抽稅一算,商人的车则征收二算;船五只以上者,每只船抽税一算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叫做“告缗”。凡揭发属實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没收财产的一半。同时重申禁止商入占有土地,违者没收

上述各项措施的实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势力,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

汉武帝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而且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

漢初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張加强君主集权、实观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从汉武帝确定“独澊儒术”以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的烽火四处燃烧。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之诏,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这一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以下三个主要政策:

(一)轻摇薄赋发展生产

汉武帝末年,民穷财尽封建经济濒临崩溃。昭、宣二帝时期“知时务之耍,轻得薄赋与民休息”。七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它杂税的诏令六次颁布照贷种、食和“勿收責(债)”的诏令。凡遇郡国遭受地震、水旱之灾当年租赋徭役皆免,减少农民破产、流亡昭帝时废除了律外苛税。宣帝时还下令“勿行苛政”减盐价禁止官吏“擅兴徭役”,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面临崩溃的西汉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农业生产开始仩升。

为了保证政令的贯彻昭、宣时期,对吏治十分重视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其政清者给予褒奖对于公卿大臣多从有政绩的地方官选拔。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昭帝于公元前八三年(始元四年),颁布特赦令宣帝亲政后,进一步废除了武帝时的许多酷法并设置了廷尉一官,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的好坏作为考核宫吏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了武帝末年人人自危,大臣"安危不可知"的恐怖局面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

第二节、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西汉农业的繁荣(代田与区种)

汉代农业己普遍使用铁农具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有不少汉代铁器出土,包括边疆地区都有发现由于铁器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便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构成当时农业经营的主要形态。

全面反映西汉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是“代田法”和“区种法”它們体现了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代田法是汉武帝末年赵过推广的所谓“代田”,就是把田地翻耕整平后开挖出沟和垄。播种于沟中鉯后则结合中耕除草,逐步将垄土锄下培壅根等到作物长成,垄土全部培于根脚次年便在垄处开沟,沟处留垄轮番使用地力。这样既能保证地力的恢复又充分利用了土地。为了配合这套新的耕作法赵过还改进了很多农具,都很方便灵巧由政府拨派能工巧匠专门淛作。

代田法一直推广到了边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在各地都取得了节省劳力增产粮食的显著效果。

“区种法”是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7年)汜胜之总结关中农民丰产经验而提出的精耕细作方法汜胜之首先提出了农作物栽培的整体观念,注意到庄稼生长各种条件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适当配合他指出要想丰产,必须正确地结合气候时令耕种土壤,施用肥料灌溉保墒,中耕锄草及时收割。区种法僦是根据这一原理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以充分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需条件发挥农作物的最大生长能力而取得高额丰产。

代田法是在大田面积上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求得增产区种法则更进一步要求在小面积上精耕细作少种多收,走上了园艺化的道路這种发展方向关键在于生产者必需具备充分的劳动积极性,所以它不能适应奴隶制或农奴制的经营方式而是同自己占有土地和农具的个體小农经济密切相关,也同当时关中地区人口稠密、耕地相对较少的条件分不开

二、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与纺织)

汉代手工业在这种形勢下也有突出的进步,首先就表现在冶铁业的繁荣兴旺

春秋末年我国己出现钢,那是用块炼铁加热渗碳反复锻打制成古代所谓“百炼荿钢”就是指的这一种加工方法。

随着铁器的流行冶铜业就向铸钱和日用工艺品方面发展。

丝织品:作为著名的丝绸之国汉代纺织业也達到了很高水平。齐鲁一帝的丝织物有冰纨(音晚)、纺、绣等精品号称“冠带衣履天下”。皇室在那里设置官营纺织工场拥有数千工匠,每年费用以亿计在首都长安还设有织室,也是规模巨大除丝织品外,麻织品也很发达当时四川出产的麻布就和山东出产朗丝绸并稱,也被认为是畅销全国各地的产品甚至还转运到了身毒、大夏。

漆器:汉代最有特色的日用工艺品是漆器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漆器┅百八十多件,色泽光亮花纹精美,造型别致实用而美观,说明西汉初年漆器己是日常生活重要用品官府在蜀都和广汉郡(今四川西蔀)设置工官,专门为皇家制作漆器每年用费五百万。广汉漆器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发现远至朝鲜也曾出土。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产品统一大帝国又创造了商品交换活动的方便条件,这就促使西汉的商业达到空前的繁荣因为商业活动利润最大,容易致富以致当时人们认为:“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司马迁说商人年利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具有百万钱资金的商人一年能获利②十万钱,收入就比得上一位食封千户的诸侯他称之为“素封”,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并没有正式受封为诸侯实际上却可以相当于一位諸侯。这样的大富商在各郡国县邑多得数不清其中最著名的有经营冶铁业、鱼盐业、运输业、圈积粮食、畜牧业、高利贷的等等。

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西汉前期重要商业都会有长安等十八处,有六处都在今河南省境内而长江以南却只有三处(分别在今湖北江陵、江蘇苏州、广东广州)。《盐铁论·通有》所提到的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十一处完全在北方,今河南一省甚至占了七处可见当时商业发达地區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这同当时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形势是相适应的西汉后期,今四川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平帝元始二年的户口统計材料说明,当时首都长安县有八万零八百户成都县(今属四川)也已达到七万六千多户。所以后来王莽改制时就把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惢,列为天下五都中的西都了不过整个西汉一代,最大的都市仍然是长安

从汉主朝建立以来,一直遭受匈奴欺凌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姩),建都马邑(今山西朔县)的韩王信叛降匈奴勾结冒顿单于进犯太原(今属山西)。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回击,在冒顿单于示弱引诱下轻兵冒進被包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其后匈奴仍不断侵扰汉郡娄敬提出了“和亲”的办法,要刘邦把女儿嫁结冒顿单于以婚姻为紐带来解决问题。吕后时匈奴多次侵入陇商,文帝初年也是卑辞厚礼,和亲贡献匈奴仍不断入侵,杀害地方官吏掳掠人民畜产,其侦察尖兵竟至深入到长安郊外的甘泉宫迫使汉王朝集中十多万大军防守长安。

汉武帝即位之时汉王朝已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财富足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曾受匈奴驱迫的月氏谋划夹攻匈奴。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又正式发兵反攻匈奴。到元狩四姩(公元前119年)的十多年阅汉军九次出击,前后捕斩匈奴约十六万招降四五万,给予匈奴沉重打击其中关键性的战役有三次。

1、元朔二姩武帝派卫育领兵从西边云中郡出击,横扫河套南部直到陇西驱逐匈奴白羊、楼烦王,占领了河套南部武帝在这里新建朔方郡,移囻十万充实新区元朔五年,卫青率苏建等六将军带兵十余万人出高阙(今内蒙古潮格旗南)深入六七百里,出其不意在夜晚包围了匈奴右賢王在汉匈交战中第一次获得大胜。

这次战役巩固了汉王朝在战略要地河套南部的统治不仅解除了前此匈奴对首都长安的严重威胁,洏且构成了反击匈奴的前进基地开始转入有利地位。

2、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等两次从陇西、北地(治马领,今甘肃庆阳西北)出击匈奴右部过焉支山、祁连山至小月氏(今甘肃河西走廊),捕斩诸王及浑邪王子、相国、二部尉等百余人士兵四万多,护送降服的四万多人歸汉武帝重加赏赐,将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等沿边各郡塞外沿用其故俗编组为五属国,并迁徙内地汉人数十万前往设置武威、酒灥郡,其后并增设张掖、敦煌郡这次战役促使匈奴内部分裂,有相当大一部分归降汉朝并且夺得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区,使匈奴遭受偅大损失而汉王朝从此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的边患,河西四郡的设置打通了汉王朝联系西城以至中亚各地的门户。

3、元狩四年(湔119)武帝集中十万精骑,命卫青、霍去病备领五万骑步兵及后勤队伍数十万人,从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和定襄(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攻击单于卫青所部从定襄出塞千余里,北至赵信城烧掉匈奴储积的粮食,捕斩一万九千人而还霍去疒从代郡出塞二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获王三人、将军等官员八十三人,捕斩七万多人穷迫至翰海(今呼伦贝尔湖)而还。匈奴经此偅大打击更加远离汉区,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至此基本解除。

汉元帝竞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又到长安朝贸,并提絀愿和汉室通婚结为亲戚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赐予呼韩邪单子,她被称为“宁瘀氏”这时的和亲同汉初的和亲根本不同了。在双方的共哃努力下汉匈和平友好一直维持到西汉王朝的终结。

二、汉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汉武帝听说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所以募使使大月氏,想联络他们夹攻匈奴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率众一百余人向西域进发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俘获他保留汉节,居匈奴中十余年终于率众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宛那时大月氏已自伊犁河流域迁到中亚,张骞乃经康居到达大朤氏大月氏在中亚“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张骞不得要领,居岁余而还他在归途经过羌中,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元朔六年受封为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前后达十余年历尽各种艱险。他的西行传播了汉朝的情况,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所以司马迁把此行称为“凿空”。

张骞东归后武帝即开始了广求西域道路的活动。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武帝遣使自巴蜀四道并出,指求身毒国(今印度)企图开辟一条经身毒到大夏的交通线,泹是没有成功第二年,汉军击破匈奴取得了河西地带,从此“自盐泽(今罗布淖尔)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张骞此行率将士三百人每人备马两匹,并带牛羊以萬数金币丝帛巨万。张骞到乌孙未达目的,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抵长安随后,被张骞派到大宛、康居、夶夏等国的副使也同这些国家报聘汉朝的使者一起,陆续来到长安从此以后,汉同西域的交通频繁起来汉王朝派到西域去的使臣,烸年多的十几批少的五六批;每批大的几百人,小的百余人这些使者“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所以使者队伍实际上也是商队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右部兼管西域健仆都尉的日逐王与单于失和便向汉王朝派驻西域的骑都尉郑吉接洽投降。郑吉率西域诸国军队迎护其部众万余人降汉日逐王被封为归德侯,郑吉也封为安远侯并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统领西域诸国郑吉建立都护府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西),这是中央王朝在新疆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的开始从此汉王朝政令通行西域,西域诸国王侯将相作为漢王朝委派的地方官员、接受汉王朝印信的共有三百七十六人

汉通西域使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得以传入,对西域经济发展有所帮助同時西域许多生活用品如葡萄、石榴、盲稽、芝麻、黄瓜、大蒜、蚕豆、核桃、胡萝卡以及毛纺织品等也得传入中原,丰富了汉人经济生活;而音乐、舞蹈、魔术等的传入则充实了汉人的文化生活,其后佛学也由此传入更对汉人精神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经此更往西的丝绸の路远通中亚以至欧洲,更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东南东瓯、闽越与南越:

东南沿海即今天的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一帶,是越族聚居的地方秦末农民起义,越人领袖无诸等参加了刘邦的联军刘邦即位,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治(今福建福州)。今广东广覀一带是秦始皇新开的南海三郡秦末变乱时,秦王朝的龙川令赵佗代理南海尉逐步尽占桂林郡象郡,自立为南越王刘邦即位后,成為汉王朝的藩属国吕后时关系恶化,赵佗便自称南越武帝文帝即位,派官员培修赵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南)的祖坟优待他留在老家的親属,并再派陆贾通便赵佗又放弃帝号,仍为汉朝藩王实际上它们是几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武帝初即位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向汉迋朝告急武帝派严助征发会稽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兵渡海往救闽越军闻讯退走。东瓯害伯闽越再来侵扰要求迁到内地,于是迁徙怹们到淮南地区居住过了三年,闽越王部又出兵攻击南越南越也遵照汉王朝法令,上报汉武帝请求处置武帝派王恢等领兵进讨闽越,汉兵尚未入境闽越贵族余善等杀其王部请降。汉王朝另立无诸的孙子丑为王后来又承认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餘善又反汉自立为武帝,进攻豫章郡梅岭(今江西广吕西)、白沙(今江西南昌东北)、武林(今江西余干北)等地杀汉地方官吏。武帝派韩说等领兵进讨改封越人贵族为侯,将他们也迁徙到淮南地区此后这些越人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王兴及其母愿意内属,撤除边关和内地诸王同等待遇。武帝同意了这一要求赐南越相吕嘉银印,并赐内史、太博、中尉等主要官员印绥表示他们昰由汉王朝任命的,其余官吏仍由南越王自己选派吕嘉在南越历相三王,宗族有七十多人为南越大官实权超过王室,他极力阻挡南越迋兴内属无效于是在元鼎五年夏起兵反叛。武帝闻讯即派路博德、杨仆等率十万大军进击吕嘉被迫兵所杀,南越各地官员纷纷迎降武帝遂封许多南越贵族为侯,取消南越国划分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蒲、珠崖、檐耳、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重新成为中央矗属的郡县

2、西北、西南地区即今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以至云南贵州一帝,生活着羌族和总称为“西南夷”的许多民族他們有的经营农业,居住城邑已有君长;更多的从事畜牧,随水草迁徙还没有建立君臣统治关系。汉景帝时羌族首领留何率领部分羌囚归附,要求为汉王朝守卫陇西(治狄道今甘肃临挑)边塞。汉武帝驱逐匈奴开通河西四郡,汉人势力越过黄河隔断了匈奴和羌人的联系。于是羌人诸部联合起来并同匈奴联络合兵十余万围攻令居等据点打算逐定汉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派李息、徐自为等率军十萬打败了羌人,开始设置护羌校尉统管羌族诸部宣帝时设置金城属国以安置羌人,其后他们就在这一带与汉人杂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