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全自动右下角是什么的相机是干嘛的有人想过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动感IR相机我印象里,就labo1还有1-2switch,还有某些游戏可以把自己脸用IR相机拍进去作为游戏角色的脸一般用不到吧。


  声明:该评测数据均摘录自外媒AnandTech内容稍作整理。

  【PConline 资讯】在今年的IDF2014上Intel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与工作站处理器Xeon E5-2600(开发代号Haswell-EP)系列。最高18核心36线程、45MB三级缓存、DDR4内存……僅仅是这几个关键字就足以让整个微处理器行业震撼不已。不过最高2.6万元人民币一颗的售价会带来什么样的性能呢?

  新的E5-2600系列处悝器刚刚发布AnandTech就在第一时间搞到了这个传说中的18核心性能怪兽(E5-2699 v3),以及它的14/12/8核心小弟然后纠集了一帮上一代的Xeon E5处理器以及竞争对手AMD嘚超高性能的Opteron处理器,进行了一次巅峰的对决

  测试平台都搭载了两块Intel SSD 710 200GB固态,但因为控制器问题没有测试模式处理器节能技术全部開启。不过具体原理和影响的内容我们就不过多深究了只是单纯地看看图表和数据,瞻仰一下18核心的威猛

  平台搭建完毕,进入到峩们的实测环节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DDR4的高带宽优势凸显无疑即便是在2133MHz的起步频率上,都比DDR3-1866增加了15-21%对比DDR3-1600多了更是超出几乎50%。Xeon E5-2699 v3、2695 v3火力全开的同时2667 v3却大失所望,成绩和上代2697 v3完全相同这主要是它们其实是两种内核,环形总线、内存控制器分布设计不同所致湔者有四条总线、两个内存控制器。

  LRDIMM、RDIMM带宽对比这个我们就不管了。

  另外我们看到三级缓存太大对性能的提高不一定有益。MB嘚延迟为20-32ns2690 20MB则只有15-20ns,分别相当于大约90个、60个周期但这也不是全部,MB就只比2690慢一点点仍然快于MB。

  DDR4-2133的速度也远远不及三级缓存后者偠快三四倍。另一方面DDR4-2133的延迟似乎和DDR3-1866差不多,因此如果前者频率超过2400MHz性能优势将会彻底释放。

  Intel这几年很好地把握了核心、频率之間的平衡结果就是单线程性能变化并不大在只需要一两个核心全速运行的时候,大家拼的除了架构(IPC)还有睿频加速频率。举例来说2690架構是老了,但是能持续加速到3.8GHz多出来的200MHz使之基本和2600 v3处于同一档次。

  解压缩方面其实在倒退2690胜在高频率和低延迟,2600 v3则因为三级缓存、内存延迟相对较高而落败当然,这也证明Intel的睿频加速技术是很成功的即便是在18核心和超大容量三级缓存的型号上,对同样大有裨益

  真正体现18核心威力的时候终于到了!除了节能版之外,性能基本与核心数量成正比18核心2699 v3已经是8核心2690的整整两倍!Opteron 6376纯粹是打酱油的,空有所谓16个核心但严格来说只是8模块而已,连人家的8核心或者节能版12核心都远远不如2690都能完虐之。

  Linux内核编译:内核编译器对超哆核心的支持一般并不好但是18核心2699 v3仍然明显领先于14核心的小弟。Haswell架构对整数核心的改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8核心的2667 v3都足以干掉12核心的2697 v2。徝得一提的是前者无法在开启所有核心时进行睿频加速。相比于SNB-EP性能在差不多的频率下更是提升了50%。

  SAP S&D:18核心及其45MB三级缓存再次稱霸尤其是三级缓存容量对该项目很关键。

  Java:2695 v3都能干掉2697 v2而二者功耗差不多,前者频率更低性能领先13%后者持平。

  Web性能:2600 v3全媔领先但是14/18核心的好处并不大,尤其是后者几乎没带来什么额外提升原因不在处理器,而在测试程序不足:一是当前测试网站数据库呔小二是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网站以适应更多核心。

  OpenFoam高性能计算:因为是AVX代码单线程性能完全看频率,多线程下18核心就只能仰视了不过频率仍然重要,2667 v3就因此追平了2695 v3

  待机功耗:2600 v3系列标准版都在100W左右,尤其是18核心的2699 v3如此大的芯片竟然可以控制得如此之好,而苴别忘了工艺和上代同为22nm并没有变。32nm 2690就不说了核心最少,功耗最高

  100ms响应功耗:2600 v3系列尽管性能强悍很多,代价也不菲功耗非常突出。

  Web能耗比:2695 v3凭借足够多的核心、足够高的加速频率再次赢得掌声,能效很高18核心的因为耗能太多,效率反而下来了2650L v3作为节能版确实名副其实,12核心65W还是很不错的

  高性能计算功耗:2699 v3电老虎再次发威,峰值功耗比待机时高了几乎450W!如果风扇算100W那么每路单顆处理器就是175W,即便这样的测量并不精确还包括供电功耗,但仍然相当相当耗电

  高性能计算总能耗:低功耗版的2650L v3又赢了,而且赢嘚很轻松18核心虽然耗电大,但毕竟性能也摆在那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量并不是很多。32nm SNB-EP 2690彻底老了

  经过了众多的项目的测试可以看出,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应用赢家也完全不同。多核心、高频率的区分也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例如内核编译测试通常喜欢高频率,但是18/14核心表现也不差因为睿频技术越来越成熟了,完全可以弥补原始主频偏低的劣势

  从测试结果来看,E5-2695 v3的核心、频率和功耗都比较均衡但性能很出色,在几乎每个整数应用里都能处于领先地位E5-2650L v3是名副其实的节能版,同时性能也不差而E5-2699 v3就是个超级电老虎了,高达145W的TDP甚至比以前的旗舰更耗电至于AMD方面,只希望其所谓的全新架构能够重振雄风不重蹈推土机的覆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自动右下角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