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本人玩二战题材射击游戏游戏会怎么想

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德国和日本军事力量没有在二战后被限制,
想想这个问题,日本的核能工业差吗?但为什么没有造航母?还不是因为国际上的舆论有压力?
德国总理施罗德9日将前往莫斯科,动身前他表示,德国将正视历史责任。6日,施罗德还致信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为德国人强加给乌克兰人民身上的不幸和不公请求宽恕&。
&&&&日本首相小泉在去莫斯科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战后日本一贯坚定奉行的信念是:&只做经济大国,不做军事大国;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任何问题,而不借助武力&。另外他还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悲剧,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伤亡&。&& 17、18世纪普鲁士崛起,统治者就蓄意培植非常彻底的军国主义。例如,1713年至1740年间在位的威廉一世,被称为&士兵王&,他以四条措施推进军国主义化:只有224万居民的王国,军队人数竟达8.3万人,青年男子10%以上都当兵去了;财政收入的85%用于军队;因为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把除长子以外的几乎所有容克贵族子弟从小就送进皇家的军事学堂,使之在利益和荣誉感上成为忠诚于王室的军官;在军队训练中,把纪律、服从、尽忠职守、&国家利益&&&&&至上贯彻始终。威廉一世拿着大棒在操场上亲自训练士兵。与此同时,他推行普遍义务教育,在学校中则强制向军队学习,从而使全民军国主义化&
二战后日本的历史态度,与一战以后的德国十分相似&&&&新京报:二战后,德国与西欧之间特别是德法之间实现了和解,而日本与中韩等亚洲国家的纠葛却不断,您能否比较一下这两种不同情况?&&&&景德祥: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的不同历史态度有着多个客观的历史、地理、政治、社会与文化原因。&&&&首先,德国1945年二战战败是其在20世纪遭受的第二次战败。1918年德国已经有过一次战败,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而日本二战战败是至此近50年来的第一次大战败。许多德国人在一战失败以后也与今天的部分日本人一样,特别不服输,其右翼势力甚至比今天日本的右翼势力还要嚣张。希特勒就是当年德国右翼势力的极端代表。他上台后不久便发动了一场复仇与扩张战争,把德国与欧洲又一次推入了战争的深渊。但是,希特勒的战争给德国换来的是更为惨重的失败。从此以后,军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在德国永远失去了政治市场。二战后日本的历史态度,因为是其第一次大战败,就与一战以后的德国十分相似。其右翼保守势力还不服输,起码他们会认为,他们只是输给了美国与苏联,但是没有输给中国。&&&&这就是说,与日本相比,德国人付出的历史代价更惨重,所以能更深刻地吸取历史教训。当然这不是说日本只有在再一次战败以后才会像德国那样彻底反省。虽然从德国历史的经验来看,日本右翼的不服心理有其客观心理原因。但尤其是这些人应该吸取德国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军国主义道路是一条死胡同。&&&&新京报:您刚才说德日二战反思差异有地理上的原因,这是个很新鲜的观点,能否详细阐述一下?&&&&景德祥:德国是一个欧洲的内陆国家。希特勒的军队几乎侵犯了所有邻国。二战后,德国人要与邻国改善关系,就必须首先向受害国承认战争罪责,明确表示与侵略历史决裂。在处理历史问题的时候,德国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周边国家的态度。历史的教训告诉德国政治家,与周边国家的和睦关系是德意志民族的生命线。&&&&而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社会有着与生俱来的自闭性。在以往的几十年中,特别是在关键的上世纪50与60年代,由于朝鲜战争与随后冷战的影响,日本与亚洲受害国的往来相对稀少,周边受害国对日本的舆论监督缺乏力度。日本右翼势力可以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下完成对侵略历史的自我合理化。&&&&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日本的孤岛环境实际上不再存在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夜猫宝宝们,来跳舞啊~哈哈
你好,我叫嘟嘟
几天没播都感觉自己废了
心情不是很美丽快来鸡汤安慰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公司(Amazon)在2015年初推出了一部神剧《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本剧先导集第一分钟内的画面,就让观众们伙呆,因为他们(观众主要为美国人)生活的美利坚合众国被瓜分成了三个部分,东部是“大纳粹帝国”(GREAT NAZI REICH),西部是“日属太平洋合众国”(JAPANESE PACIFIC STATES),东西部之间则被称为“中立区”(NEUTRAL ZONE)。
  (《高堡奇人》电视剧中的地图)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1962年出版的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小说《高堡奇人》,本部小说在1963年获得科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雨果奖,其拥趸的忠实程度也堪比《三体》的受众,比如对改编成影视十分不喜欢,生怕破坏了原著。
  (《高堡奇人》原作小说封面)
  在《高堡奇人》的设定中,世界历史的走向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不同:
  1934年,意大利裔美国人纪尤瑟普&赞加拉(Giuseppe Zangara)成功刺杀美国总统罗斯福――此人物真实存在,但因行刺失败被判处死刑――美国的的“罗斯福新政”因此没有得以展开,始终无法摆脱经济大萧条,美国人民水深火热,因为罗斯福已经亡故,美国也没有办法绕开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通过“租借法案”等援助英苏等国,同时在二战前期始终置身事外。
  这样一来,1941年,纳粹德国战胜了苏联及大部分东欧国家,日本则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始终顺风顺水,没有遇到“中途岛之战”这样的惨败,于是最终美国也战败了。
  《高堡奇人》中的“二战”从1939年一直打到了1947年最终以德日两个轴心国的获胜宣告结束(此时,猪队友意大利因为表现欠佳已经沦为德国附庸,不过元首给墨索里尼面子还是把它算作战胜国)。之后就出现了德日瓜分世界的这个局面,前述的美国一分为三,就是这个设定下的版图。
  据说,在真实历史中的轴心国的“宏图伟业”中,几乎整个西半球尽数沦为德国的领土、殖民地或傀儡政府管辖地,唯有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意大利传统殖民地依然留给意大利统治;东半球则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主要包括东北亚、东亚、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以及美洲的太平洋沿岸。
  这貌似是一个比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教皇子午线更为写实的计划,从以下1942年德国控制下的欧洲版图来看,与上图的欧洲部分,重合度是很高的。
  问题在于,这样的计划是否符合希特勒原初的设想呢?计划中德日的势力是否直接波及美洲?
  我们知道,希特勒出身是一个非常带有文青色彩的艺术铁粉,他的言行做派也颇有些情绪化、不靠谱的地方,但是他这方面的企图计划却并非纯粹的狂妄臆想。
  希特勒的生存空间理论其实是有地缘政治学上的依据的,只是非常带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地缘政治思想的创造者的初衷其实是要让德国永世不能翻身。
  1919年,英国人哈尔福德?约翰?麦金德爵士(Sir Halford J. Mackinder)把自己发表于1904年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扩充成了小册子《民主的理想与现实》。
  在这本小册子中,麦金德提出了“心脏地带(The Heartland)”这一概念,“心脏地带”的核心就是东欧这个拥有可观劳动力、耕地及工矿资源的板块,他坚持认为:
  谁统治了东欧,谁便能支配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便能支配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便能支配整个世界。
  麦金德认为具备雄厚的工业力量与军事基础的德国,正是吞并东欧的最有力竞争者,不过,他的这个说法并不是要证明德国天与人归、要承担大任,而是反过来说明必须尽可能遏制德国。
  (《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将“枢纽地带”的范围扩展到了东欧,称之为“心脏地带”)
  (麦金德理论的另一种表述)
  但是1919年的时候,战胜国并没有哪一个真正在意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的观点,反倒是战败国有一个退役的陆军少将听了进去。卡尔?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以少将军衔从帝国陆军中退役,并在慕尼黑大学谋得一份教职,教授地理和军事科学――他年轻时曾经以最高荣誉通过了慕尼黑大学地理学、地质学和历史学博士的考试。19世纪末兴起的德国地缘政治学流派,在他的努力下达到了新高度,并最终介入了实际政策的制订。
  他的课程时有“奇思妙想”,比如有一次在黑板上简单的画了一个三角,三角的支点写着柏林、罗马、东京,这代表着他对未来世界的设想。他的学生兼课程助理鲁道夫&赫斯(Rudolf Hess)――后来纳粹的副元首、第二号人物――将他的理论报告给希特勒。啤酒馆政变失败后,豪斯霍费尔把纳粹党的档案隐藏在自己的庄园,希特勒和赫斯被囚禁的兰茨贝格监狱离他的庄园很近,他每个星期三都要去探监,与希特勒接触并和他谈论世界大事,说是谈论其实有点抬高希特勒,事实上,更多的是豪斯霍费尔对希特勒进行了地缘政治学启蒙,可以说,几乎等于他口授了《我的奋斗》(Mein Kampf)里关于外交政策的第16章。
  就这样,阴错阳差地,一个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麦金德)本意是遏制德国不让其翻身的小册子,恰好给德国沙文主义者豪斯霍费尔提供了理论支持,他认为只有扩展到心脏地带的边界,才能确保德意志民族最低限度的“生存空间”。
  但是,豪斯霍费尔和受到他影响的希特勒对己方战胜后的世界版图的设想其实就是上面这图显示的四个“泛空间”。
  从根子上讲,纳粹德国并未计划侵占整个欧亚大陆的领土,亦不打算征服太平洋和美洲。
  太平洋地区是因为早在年豪斯霍费尔就在日本陆军大学校任炮兵教授,交了很多日本朋友的他认定日本也是一个将在东亚大陆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潜在的“主宰民族”,日本人会建成一个涵盖了中国、印度、南洋诸岛以及澳大利亚的独立“大空间”。
  至于美洲,也被希特勒认定是另一个“大空间”,它仍然将由美国主导(不过纳粹玩了一招阴的,他们认为控制权掌握在德裔移民(German American)及其支持者手中。
  (艾森豪威尔,美国总统,盟军指挥官,有同名航母)
  (尼米兹,美国海军上将,二战著名指挥官,有同名航母)
  (尼克松,美国总统)
  上述三位美国军政要员都是德裔移民,让他们自我管理,要问问元首你敢不敢?!
  开个玩笑,不过其实说明一点,德国对美日两国的“泛空间”没有太多的觊觎之心,元首是很欣然地接受三个“泛空间”(泛欧、泛亚、泛美)并存的状况的,甚至对苏联的亚洲部分也没有兴趣。因此我们基本可以断言,纳粹的领土征服目标最远只到非洲,并无意建立大英帝国那样的全球性多民族帝国。
  (同为架空虚构,罗伯特?哈里斯的政治惊悚小说《祖国》中描绘的纳粹获胜之后的欧洲版图相对靠谱)
  这和第三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单一民族特性有关,也和纳粹德国在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上几乎完全不认同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开始的全球市场观念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二战轴心国胜利,《高堡奇人》中分割美利坚合众国为三块的设定,其实也在很大概率上不会出现。
  《高堡奇人》虽然是一部很赞的科幻作品,但其中关于德日瓜分美国成三块的前提设定可以说和下面这个俄罗斯的伊戈尔&帕纳林教授在 1998 年预言美国将在 2010 年解体所设想的地图是差不多的。
  笔者业余爱好军事,从事金融投资分析,在当今社会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而是合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你孤身一人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长期在投资市场处于被动那是因为你少了一个精通投资的朋友,本人爱好军事,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对现货原油、黄金,白银、天然气、铜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投资不顺利,那么你需要相关朋友,金融领域博大精深,行情如天气说变就变,之前人人助我,现在我助人人。个人微-tan(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只想安安静静的写好每一篇文章。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国题材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