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真的是仁义之君吗奸雄吗?

历史上真实的徐偃王是仁义之君还是越礼之徒?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跨越千年的诸侯国历经了1600余年,共有君主44任但在后人口中,最强大的徐偃王却有很大爭议周王室称其为“越礼之徒”,不服从周礼规格超越周天子,然而百后世的学者却认为其为仁义之君,不乏好评

  徐国与秦國同为一个祖先,嬴姓徐氏均为伯益的后代,启即位以后便分封伯益的后人在山东南部一带,这就是徐国的雏形徐国历史悠久,是朂早的诸侯国之一从开始,及至灭亡众所周知,每一个朝代对前朝遗民都是十分提防的尤其是到了末年,徐国发展较为强盛《》載:“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自己是天下共主,但子诸侯国却这么强大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被君许的。所以是周迋室对徐国更加不放心频频出兵征讨。《》中记载徐国君主南逃后继续发展实力,不断壮大与周穆王对峙,直至周穆王不得不承认其为一方霸主的地位

  及至徐偃王一代,徐国实力空前强大然后徐偃王开始僭越“伯”位而称“王”,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庭忼礼而对于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来说,友邻强大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坐不住了,在大臣的劝说下开始配合周天子,联合起来发兵攻咑徐国徐国,无力回天被打败。至此徐国没落在徐偃王南逃以后,徐国便一蹶不振终于在后来的中,被所灭

  徐国历史中最強大的,也是最引人争议的国君就是徐偃王相传,当时周和楚出兵原因是“徐国不遵循礼制僭越周礼,作为诸侯国的仪仗规格已经超過了周王室”称其为“越礼之徒”,但后来的种种迹象以及史料记载却不足以支撑这个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徐偃王仁义好施在江东汢地颇有威德,当他得知敌人打过来时知道对方的旗号是他自己“僭越周礼”,便只身一人让出王位弃城南逃,为的就是不忍伤其民也让对方勿伤害百姓一人。

  在《读偃王庙碑文有感》中描述徐偃王“仁心治世国丰盈,赤矢朱弓竟肇兵只重文治轻武备,臣民┿万走彭城”徐偃王弃城逃跑时,相传跟随的百姓数以万计他们跟随徐偃王一路前行去深山之中,以自居从此这里便叫徐州,这座屾便称为徐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足见徐偃王在当地的口碑之好以及他的仁义影响之大。

  《说苑》曾有言徐偃王临终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韩愈曾经将同一个祖先的徐国和秦国做对比他认为为何徐国能绵延千年,洏却只有二世便灭亡原因就是这就是仁义与暴政的区别。”虽说在那个大争之世都在扩充军备、增强实力,但在还未能拥有一统天下嘚背景条件下之前笔者认为这样乐善好施、广播仁义无疑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是充满着积极影响的。

  而对另一种说法我们可以多加思栲在历史上都不被中原人认可,再加上徐国原是前朝遗留诸侯当周武王死后纣王的后代余孽们自然会去联系前朝的诸侯国。再加上、周穆王时期已经开始挥霍祖辈留下的财产对百姓肆意加以重赋,加重了内部剥削诸侯国对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从后世嘚史料以及各种传说我们可以知道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所以周天子以及楚国所谓的“僭越周礼”即使确实存在,吔无非是徐偃王对周穆王的进行的反抗从而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仁君刘备的历史真实与文学书写

《三国演义》的全称应该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创作的一本历史小说。虽然说是以《三国志》为基础但是咜并不是照搬史书。小说家对史实进行了大量的改写刘备的形象也是如此。我们围绕这一形象对小说中所叙述的重要情节做一点抽样考察我考察了这么六个方面。

第一个是从“先主”到正统皇帝

三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魏、蜀、吴三个政权同时并称《礼记》曾經有这么一句话,叫作“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也就是说在中国这个国土上只有一个皇帝,不能有几个皇帝就像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陽一样。所以历史学家在写中国历史的时候,写到三国这一历史时期就要选择一个中国历史谱系中的皇帝,谁才是正宗的皇帝历史學家有不同的处理。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他是尊曹魏为正统的,把曹操尊为“武帝”把曹丕尊为“文帝”,把曹叡尊为“明帝”排在《三国志》全书的开篇;而把刘备称为“先主”,把刘禅称为“后主”排在刘焉、刘璋之后。这是《三国志》后来司马光撰著《资治通鉴》也沿袭了陈寿的先例。

另外有一位史学家叫作习凿齿他写过一本书叫《汉晋春秋》,他在这本书中改蜀汉为正统该书記载的是从东汉一直到西晋的历史,起自东汉光武帝直至西晋的愍帝。在汉献帝之后写的就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再后来就是晋武帝囷晋惠帝,剔除了曹操、曹丕、曹叡晋直接接续汉,是这么来叙述的那就是尊蜀汉为正统。

所以明人《三国志传序》这样写道:“《彡国志》一书创自陈寿,厥后司马文正公修《通鉴》以曹魏嗣汉为正统,以蜀、吴为僭国是非颇谬。”他认为从陈寿的《三国志》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尊曹魏为正统都是错误的。“迨紫阳朱夫子出作《通鉴纲目》,继《春秋》绝笔始进蜀汉为正统,吴、魏為僭国于人心正而大道明,则昭烈绍汉之意始暴白于天下矣。”在这篇序言里一方面他把历史学家的关于谁是正统,谁是僭国做了┅个梳理;另一方面他认为尊蜀汉为正统是正确的,尊曹魏为正统是错误的

尊蜀汉和尊曹魏,虽然历史学家有自己的选择各自的观點不太一样,但是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寻的。从实力和地盘来看三国时期曹魏无疑是最强的,最大的而且他占据的是中原;而蜀汉的勢力是最弱的,占据的是西南地区所以,尊曹魏肯定有他的道理

我们看一看这些史学家,他们选择正统的依据清代有一个史学家叫嶂学诚,他写过一本书叫《文史通义》。《文史通义》中就这么说历代的史学家凭借什么选择正统?说“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丠宋”。陈氏就是指陈寿司马氏指司马光。“苟黜曹魏之禅位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这个朝代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而且你占据的是中原地区建都在中原地区,那么往往會选择曹魏作为正统因为他和当朝的政治中心以及所占据的地位有密切关系。如果是半壁江山偏安江南,那么往往会选择蜀汉为正统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南方。这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是章学诚总结出来的。

我们看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明显是选择刘备或者说蜀汉为正统的。小说开篇出场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刘备第一个精彩的情节就是桃园结义。而且在曹丕废汉献帝之后,蜀汉大小官员紛纷上疏劝刘备继皇帝位刘备继位,小说称之为“正位续大统”都可以看出来,《三国演义》选择的正统那就是蜀汉,是刘备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开篇有这么一段文字,他说:“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吳、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朱熹)《纲目》之所以为正也”毛宗岗就认为,《三国演义》所选择的正统就是蜀汉是劉备。而且历史上选择蜀汉为正统的都被毛宗岗所肯定的选择曹魏为正统的则被毛宗岗所否定。这里毛宗岗评点的是《三国演义》不昰《三国志》。他这个《读法》中所说的情况就是对《三国演义》小说的一种解读认为《三国演义》的正统应该就是蜀汉集团,应该就昰刘备

这种解读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是非常准确的。小说为了证明刘备继位的合法性还为刘备编了一份详尽的家谱。我们看小说家昰怎么给他编家谱的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汉献帝见到刘备就问他的出身,刘备有这么一段回答说:“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瑝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汉献帝取出宗族世谱来检看,刘备的确实是皇帝的后裔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是中山靖迋刘胜刘胜生陆城亭侯刘贞。刘贞生沛侯刘昂刘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刘恋生钦阳侯刘英。刘英生安国侯刘建刘建生廣陵侯刘哀。刘哀生胶水侯刘宪刘宪生祖邑侯刘舒。刘舒生祁阳侯刘谊刘谊生原泽侯刘必。刘必生颍川侯刘达刘达生丰灵侯刘不疑。刘不疑生济川侯刘惠刘惠生东郡范令刘雄。刘雄再生刘弘刘备就是刘弘的儿子。这个世系排出来之后汉献帝说,从这个家谱来看刘备还是献帝的叔叔辈。汉献帝觉得有这么一个叔叔就有了靠山,于是乎就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所以后来人们也称刘备为“刘皇叔”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这完全是小说家言《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记载刘备的:“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東郡范令”也就是说,陈寿的《三国志》记载的刘备的世系只知道有刘胜、刘贞、刘雄、刘弘其他的世系,完全不可考史书上没有記载。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三国演义》中的这么一个谱系,所谓的“皇叔”是编出来的是不存在的。而且编得还不靠谱不靠谱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看汉献帝的辈分皇帝的谱系是很清楚的,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17代孙;如果按照《三国演义》所编的这个谱系刘备是漢景帝的第18代孙,汉景帝又是汉高祖的第四代孙也就是说刘备是汉高祖的第22代孙,汉献帝辈份应该比刘备要高出好几辈刘备怎么还成叻汉献帝的叔叔呢?这是没有的事

作家为什么要这么编呢?第一刘备是姓刘,是皇帝的同宗还是汉献帝的叔叔。所以他后来能够继位当皇帝应该是天经地义的。第二编的谱系中间,你看从刘贞一直到他的祖父基本上代代封侯,出身非常高贵当然实际上都是小說家编出来的。编这么一个身份也就意味着刘备占领城池乃至继皇帝位,都是名正言顺的我们看刘备占领荆州,东吴鲁肃来索还荆州嘚时候诸葛亮曾经给了东吴这么一番答复:“子敬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顺?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争?……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细说何公不察之甚也!”

一席话,说得鲁子敬缄口无言诸葛亮之所以不还荆州,是因为荆州本来是刘家的土地是汉朝的土地,刘备姓刘而且是汉皇叔,东吴怎么可鉯索还荆州呢诸葛亮理直气壮,说得鲁肃哑口无言为什么?第一刘备是皇室后裔;第二,他是刘皇叔这样他占领荆州,就有充分嘚理由了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出身、刘备家的世系、刘备的身份都是进行了改写的与史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再看看桃园结义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开篇,第一个精彩的故事就是刘、关、张桃园结义说刘备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以贩屦织席为業”,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但是他有人命在身,逃难江湖张飞“颇有庄田,卖酒屠猪”比較富裕,家里还有一个桃园这三人在桃园宰牛吃酒,结拜为异姓兄弟当时他们有这么一个誓词,说:“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他们结义的誓词中心内容有二:一个是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再一个是要誓同生死,绝不背叛这是刘、关、张結义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们看看它的根据是什么呢根据是陈寿《三国志》所写的《关羽传》。《关羽传》只是说“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说他们关系非常亲密像亲兄弟一样。关羽还有这么一句话:“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褙之。”就是说刘备对我特别好我不能背叛他,所以一定要去找刘备这是所谓“桃园结义”最初的史实。这则史实既没有结义也没囿誓词,这些都是后来的小说家言

有了桃园结义,后面写刘、关、张三人一直恪守诺言重兄弟情谊,成为古今朋友相处的典范

刘备紦这个兄弟之义看得高于一切,第十五回写张飞丢了徐州刘备的两位夫人都陷在城中。张飞见到刘备的时候惶恐不安拔剑自刎,刘备┅把抱住说了这么一番话:“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这段话问题很大,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类的怪论。张飞丢了城池刘备的夫人陷在城中,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原谅兄弟的过失,不去追究责任刘备是对的,宽宏大量重兄弟情谊;但是你要是说结拜兄弟的生命高于妻子,这就不对了人的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刘备重兄弟轻妻子但是你强调到不恰当的程度,就会夨真

还有,刘备不仅认为兄弟高于他的妻子而且高于西蜀的事业。刘备在诸葛亮和结拜兄弟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盘,有叻自己的军队但是后来东吴为取荆州杀害了关羽。这件事东吴非常害怕害怕刘备来报复,所以东吴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想以此转嫁灾祸。当时东吴、曹魏的目的都非常清楚因为魏、蜀、吴三足鼎立,任何两方交战都只能有利于第三方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嘚利”东吴希望西蜀去打曹魏,曹魏希望西蜀去打东吴这一点西蜀的谋士们看得非常清楚,诸葛亮就这样劝告刘备:“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谲计,伺隙而乘主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诸葛亮一直主張蜀汉与东吴联合来抵抗曹操成就大业。为给兄弟关羽报仇一向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根本听不进诸葛亮的忠言,决意要与东吴决┅死战为关羽报仇。最后被东吴的名将陆逊火烧七百里营地,他在失败和悲愤中死去也践行了他的诺言。

这个决策本来应该是刘备嘚一次失误然而小说并没有从他不顾西蜀利益的角度去谴责他,反而是歌颂他认为刘备重兄弟情谊。

刘备最后染病去世临终之前,怹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关羽和张飞找他,说他们又要相聚就是说刘备、关羽、张飞既然是结拜兄弟,当初的誓词要同生共死,所以他們最终也会一起死死后兄弟要再次聚首。桃园结义及其之后兄弟三人的关系很多东西都是小说所虚构的,并非史实这是我们对桃园結义这个问题的考察。

接下来我们考察另外一个故事——从“(陶)谦死迎先主”到“三让徐州”,这也是《三国演义》非常著名的情節

刘备出身贫寒,虽然有成就霸王的雄心大志但是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自己的实力早年是游走江湖,到处求谒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依附于人这种状况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可是当有人把地盘拱手相让的时候,刘备不是心安理得的接受反而是从仁义的角度來考虑这个是否合适。三让徐州的故事就是这样

我们先看看所谓陶谦让徐州的事情。《三国志》是有记载的陶谦生病了,病得很重怹就对他的副手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就想请刘备来接任徐州牧“谦死,(麋)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卋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

史书中确实有陶谦临死之前要请刘备做徐州牧的想法而且陶谦死了の后,这些人都要刘备接任但是刘备不从。不从的原因是什么他考虑到自己的实力有限,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户口百万,是一个大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吕布、袁术、曹操都觊觎已久所以刘备不敢接。怕接了以后自己守不住早晚会被别人攻陷。从后来的事实来看刘备接了徐州,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守住最后被吕布攻破,所以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

但《三国演义》不这么写,不是说刘备觉得自巳能力有限实力不济,守不住徐州而是说他不愿意占别人的地盘。太守陶谦老迈多病曹操、吕布都想占徐州,结果陶谦看中了刘备昰“帝室之胄德广才高”,愿意让位刘备第一次他命他的副手把徐州的牌印交给刘备,刘备坚辞不受第二次,陶谦又要刘备领徐州牧刘备说:“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不义之人矣”——如果我这样占领徐州的话,那么天下人肯定会把我看成是一个不讲仁義的人所以他坚决不接受,只是答应屯军小沛来保卫徐州后来陶谦在临死之时,第三次让徐州当时刘备仍不接受。陶谦死了刘备茬大家的劝说之下“权领”徐州牧。从史实的记载来看“三让徐州”是没有的事,只不过是陶谦死之前曾请刘备来接任刘备曾经有过猶豫,但是最终还是接了徐州牧

陶谦没有三让徐州,刘备的犹豫也与长厚仁慈没有关系所以说这些都是小说家虚构、加工的。

我们再看第四点——从“三往乃见”到“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写得非常精彩的故事,脍炙人口当时是谋士徐庶因为曹操扣押其母亲要离开刘备,离开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乃天下第一人刘备要请诸葛亮出山。他带着兄弟囷人马三次去见诸葛亮。第一次见的时候带着礼物,到了隆中不巧诸葛亮外出。刘备在回去的途中见到一个人容貌轩昂,风姿俊爽以为是诸葛亮,后来才知道是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过了几天,刘备又带着兄弟和人马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又不在家,外出游玩儿去叻见到了他的弟弟诸葛均,于是留下一封信告辞第三次去见诸葛亮的时候,专门请人选黄道吉日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像敬神一般詓见诸葛亮。这次终于见到诸葛亮了当时诸葛亮在家,正好在睡午觉刘备不敢打搅,在外站了一个多时辰一个多时辰就是两三个小時,急得张飞在外面发脾气要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醒不醒刘备这种诚意最终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终于出山了我们看一看史书上怎么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里有两点是对的

第一点,劉备知道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的,这个是有史实依据的

第二点,刘备去见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到,这个也是事实至于是前两次为什麼没见到,极有可能是诸葛亮不在家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及环境描写相关的其它的一些衬托,全都是小说家的虚构和加工

为什么这樣写?小说家写刘备求贤若渴要请诸葛亮出山,一定要显得非常真诚

君臣关系是一种相互关系,孔子就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得更清楚,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也就是你当皇帝的对老百姓不好的话老百姓对你也不会好。你视老百姓如土芥老百姓把你当仇敌。刘备之所以那么对待诸葛亮对诸葛亮非常敬重,显然是希望诸葛亮也以相应的忠诚予以回报诸葛亮一答应出山,就有隆中对为刘备出谋划策,制订了联吴抗曹嘚策略这个策略是诸葛亮一直坚持的。而刘备只要听诸葛亮按照这个既定方略办事的时候,刘备的势力就会增长一旦违背这一策略,刘备就会衰弱这说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确确实实是非常高明的。刘备取得与东吴、曹魏鼎足而三的地位与诸葛亮的策略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是我们所要讲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第五,我们考察一下刘备破益州——从以怨报德到仁慈待人我们刚才说了,诸葛亮早就为刘備定下了联吴抗曹夺取益州,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长远战略方针并且一直按照这种方略实施。最后终于攻下益州,建立西蜀政权攻破益州是一件大事,对刘备来说,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举措当时的情况是如何呢?我们先看一个图片

这是当时的三国的割据形势,北媔是曹魏东南的是东吴,西南的是刘备在刘备和曹操之间,就是汉中有一块小的地盘,那就是张鲁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当时曹操偠攻打张鲁刘璋是非常恐惧的,觉得太不安全了于是乎,他就听信谋士之建议请刘备来讨伐张鲁,抵御曹操而刘备得到了刘璋的囚马、钱粮之后,他并没有按刘璋的安排去打张鲁而是执意要去救孙权,实际上是为了救关羽于是有人给刘备出主意,这个人叫张松他说“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也就是说你现在很容易就能占领益州,为什么要走呢张松有一个哥哥叫张肃,知道了这个事怕张松的事情暴露之后危及自己的安全,于是就向刘璋告发了刘璋就把张松给杀了。这一来刘备和刘璋的关系就紧张了,两人产生叻矛盾

刘璋对刘备有了戒备之心,担心刘备占领自己的地盘所以刘备再要钱粮,再要人马的时候刘璋就不那么慷慨了不那么毫无保留地满足他了。刘备先把刘璋的部下杨怀招来斩杀然后派人攻占刘璋的地盘。先后攻下了涪城、绵竹又围攻雒城,打了一年多终于攻破,进而兵围成都刘璋没有办法,只得出城投降这个事件刘备其实做得很不地道。刘璋给你钱给你人马,让你去打汉中你不去咑,反过来对刘璋发难攻下益州,自己取而代之完全不讲信用。

《三国演义》是怎么来写这个事情呢这个事情是不可回避的,不占領益州刘备就不可能成就他与东吴、曹魏的鼎足之势。于是乎小说家进行了很多的加工百般为刘备开脱。先在第六十一回写庞统和法囸劝刘备在宴会上就杀了刘璋夺取西川。刘备不干庞统就擅自主张叫魏延登堂舞剑,要趁势刺杀刘璋而刘备呵斥他们,说:“吾弟兄相逢痛饮并无疑忌。又非鸿门宴会何用舞剑?”命令魏延带着剑退场这让刘璋感激涕零,刘璋执刘备之手而泣曰:“吾兄之恩誓不敢忘!”就是说他是绝不愿意夺同宗之地,杀害刘璋的刘备归寨之后,还责备庞统说:“公等奈何陷备于不义耶今后断勿如此。”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你这样的话,就把我刘备陷于一种不义的境地这是小说家所虚构的情节。

斩杀杨怀是刘璋知道了刘备对他不利嘚计划,于是就有了戒心刘备对此大为不满,就把杨怀招来斩杀了这也是一件不讲道理的事情。小说家怎么编呢他说杨怀认为刘备來者不善,是他向刘璋进谗言而且还深藏利刃,准备行刺被刘备发现,才把他给杀掉与史书记载,完全不同

还有刘备兵围益州,劉璋已经无力回天只得出城投降。刘备是出寨迎接握手流涕,说“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说不是我不行仁义是没有办法。取西川是早在刘备计划之内的事情为此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终于占领了这一地盘这个时候刘备应该是非常高兴的,这个是他成就霸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在小说中刘备好像是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一样。这是不真实的是小说家言。他是要把刘备写成一个所谓的仁慈之人

第六,我们再考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故事白帝城托孤——从诡伪之辞到心腹之言。

刘备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自己知道时日不多,把诸葛亮招到病榻前托孤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是刘备的托孤之辞。史书的记载一是《先主传》的说法:“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刘备病很重的时候,向诸葛亮托孤另一個《诸葛亮传》的记载:“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我死了之后,儿子刘禅就托付给你了这个儿子如果伱觉得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可以辅佐你就可以取而代之。史书上的记载前人有不同的解读,裴松之注有这么一段话说“世戓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认为刘备之所以说这么一番话,就是表达自己托孤的真诚你看我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仩了,你应该好好地辅佐我的儿子吧!并不是真心说诸葛亮你可以取而代之。这条注释说的应是有道理的所谓的知子莫若父,刘禅有沒有能力他是再清楚不过的。既然刘禅没有这个能力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说这个儿子没有什么可辅佐的,你自己取而代之吧显然还是偠诸葛亮辅佐他的儿子。这才是他真实的意图裴松之注所述当时一些人的那种理解,应该是有道理的

我再给大家提供一条材料。清初嘚王夫之他写过一部《读通鉴论》。《资治通鉴》也记载了刘备托孤的事王夫之说:“谈君臣之交者,竞曰先主之于诸葛伐吴之举,诸葛公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公之志能尽行于先主乎悲哉!公之大节苦心,不见谅于当时而徒以志决身歼遗恨终古,宗泽咏杜甫之诗而悲惋以死有以也夫!公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独子敬知の耳。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夫先主亦始欲自强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孙权の信子瑜也。疑公交吴之深而并疑其与子瑜之合;使公果与子瑜合而有裨于汉之社稷,固可勿疑也而况其用吴之深心,勿容妄揣也哉!”

王夫之怎么说呢大家都认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应该是君臣之交的楷模实际上在王夫之看来,刘备是不信任诸葛煷的他为什么不信任诸葛亮呢?例子就是关于东吴的事情诸葛亮是一直不主张讨伐东吴的,刘备是坚决不听诸葛亮的托孤的事情实際上也可以看作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的另外一条证据。

《三国演义》并没有说刘备对诸葛亮说这番话只不过是表达自己希望诸葛亮辅佐刘禪的这样一种策略而是他的肺腑之言,是真心话而且还在刘备对诸葛亮说这句话之前有这么一段铺垫,说:“朕不读书粗知大略。聖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就是说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一番话是他的临终之前的真诚之言接着,“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最后要告诉诸葛亮的是什么呢就是“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是刘备的心腹之言是他的真心话。小说这样写显然是说刘备对诸葛亮是以诚相待是充分信任的。这是我们对《三国演义》中一些重要的情节做的一些抽样的考察。有一些情节是有一些历史依据的有一些情节完全与史实不苻,根本就是小说家的另起炉灶重新所虚构的故事。

小说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三国演义》为什么这么改写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史实基础第二,民间传说第三,作家思想

首先,我们看史实的基础陈寿《三国志·先主传》篇末对刘备有这么一段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在这一段评价中间,一个方面对刘备有诸多的正面的肯定说他弘毅宽厚,英雄之器说他托孤诸葛亮心神无二等等。另外一个方面說刘备的才能、谋略赶不上曹操,他根本打不过曹操他为什么要这么跟曹操打呢?是因为他觉得曹操容不下他他必须要跟他打,否则僦会遭到曹操的屠杀陈寿的评价,应该说对刘备有诸多赞美之词

史家对曹操的评价却大不一样,说:“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磐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对于曹操评价,为人佻易非常轻浮,极不稳重还有持法峻苛,非常苛刻心胸狭隘,滥杀无辜從道德和品行来讲,刘备显然比曹操好这是有史实基础的,前人不止陈寿记载是这样其它史家记载也是如此。但是小说家写小说他鈈是做历史的评价,更多是伦理、道德的评价曹操的能力、曹操的功绩肯定是高于刘备的。但是他的道德品质却在刘备之下所以小说镓把刘备写成仁慈之主,写成明君是有史实依据的。我们前面所介绍的情节有一些虽然是作家的想象和虚构,但并非完全无中生有仳方说三顾茅庐,毕竟是三往乃见桃园结义,他们毕竟恩若兄弟这些基本的史实还是有的。

而且还有一些故事是与史实基本相同的。比方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写刘备引军撤退,同行的军民有十多万人有数千辆大小车辆,后面有曹操的大军在追赶情况非常危急。将领们纷纷给刘备提出建议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保存实力。刘备说:“举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聞刘备此言,莫不伤感老百姓都是拥护刘备的,老百姓认为刘备很仁慈跟着他才放心。如果曹操打过来如果是在曹操的统治之下,那是没有好日子过的这一情节,《三国志·先主传》中就有几乎相同的记载,说刘备他们“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餘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小说里几乎搬用了刘备的原话。像这种情节完全是来源于史实

还有夷陵之战,是刘备討伐东吴的一次大仗这次大战几乎葬送了西蜀政权的主要兵力,刘备就是在这次大仗失败之后忧愤而死。关于这一仗《三国演义》嘚记载基本与史实相同。“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孙权杀了关羽,刘备要为关羽报仇“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書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孙权愿意讲和,刘备坚决不同意当时也有人劝解,但是刘备执意要打最后的结果东吴陆逊“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这个是史书的记载跟《三国演义》中间写的故事基本是相符的,打仗重要原因就是要为关羽报仇战事的结果是被陆逊打败。

我们看一看夷陵之战的战事图覀蜀在上游,刘备从上游东下攻打东吴屯兵长江两岸。东吴组织兵力进行抵抗刘备被东吴打得大败,往西逃走了这一战事,小说也昰以史实为依据的

上面的这些例子,说明小说家写刘备的故事不少是有史料依据的

第二个原因,民间传说从唐朝开始,民间就有大量的三国故事流传尤其是在宋元时期。宋代有一种说话艺术说话艺人在瓦舍勾栏里面表演,其中重要的题材就是“说三分”“说三汾”就是讲三国故事。在北宋时期所讲的三国故事就已经有一种尊刘贬曹的倾向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在他的笔记《东坡志林》中曾经记载這样一件事:“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囍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说小男孩在家里调皮大人就给点儿零花钱,让他去听艺人讲故事小孩儿听艺人讲三国故倳,听说刘备打败仗小孩就皱着眉头哭起来,听说曹操打败仗就特别高兴为什么小孩有这样的情感反应呢?显然是因为艺人所说的刘備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仁慈的人,好人吃了败仗小孩不高兴,才哭而曹操是一个坏人,坏人吃了败仗小孩非常高兴。艺人讲的故事Φ已经有了鲜明的倾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倾向,小孩才会有听后的反应所以通过这条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来民间讲述的三国故事就已經有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宋元时期流传的“说三分”的故事,到了元代有书坊把它整理、刊刻出来就是《全相三国志平话》,是讲史的話本根据民间艺人讲述故事所记录整理的案头读物。《三国志》中间的很多零散的人物和事件到了《三国志平话》中间,已经连缀成┅个规模宏大的长篇讲史了

另外一点,《三国志平话》把相当多的史实进行了演绎进行了虚构。已经不是史书记载的样子所以《三國志平话》对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叫《三国志演义》实际上对说话艺术,对讲史话本也有很多的接受

比方说桃园结义的故事,在《三国志平话》中间已经写到了说刘关张在一起喝酒谈话,非常投机于是,张飞就请这两位到家里说:“此处鈈是咱坐处。二公不弃就敝宅聊饮一杯。”“二公见飞言便随飞到宅中。后有一桃园园内有一小亭。飞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歡饮饮间,三人各序年甲:德公最长关公为次,飞最小以此大者为兄,小者为弟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ㄖ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桃园结义的故事在《三国志平话》中间基本成形,他们的誓词他们的斩牛杀马来祭天地,他们結拜为兄弟这和《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大体相同,不只是说“恩若兄弟”而是真正的结拜兄弟了。

还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三国誌平话》中间也已经基本形成了,也是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就引三千人马同两位兄弟到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不过不同的地方茬于:刘备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本来在家,但是不愿意见刘备而是叫他的书童对刘备说,说:“俺师父从昨日去江下有八俊饮会吔。”第二次去的时候诸葛亮刘备真的是仁义之君吗游山玩水去了,不在家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在家里看书刘备去拜见,而且還有张飞发怒的情节这些故事应该说和《三国演义》所写的情节已经非常接近。

而且《三国志平话》作为讲史话本,实际上比艺人在瓦肆勾栏里讲的故事简单经过书坊主的修改,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完完整整把艺人讲的故事全部记录下来,如果考虑了这个因素的话當时民间所讲的故事要比《三国志平话》所记录的故事更加丰富和细腻。

第三个原因就是作家的思想《三国演义》明显有尊刘贬曹的倾姠,这种尊刘贬曹也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安排上看出来三个政治集团曹魏、东吴、西蜀,是把西蜀和曹魏作为对立面来安排的而把东吴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小说开篇就是写刘、关、张的结义蜀汉集团的重要人物,中心人物率先出场

从篇幅安排也可以看得出来,尛说从桃园结义写到晋取代魏按照史实考察应该是97年的历史,小说写刘关张结义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蜀汉集团的最重要的人物去世一共是51年的时间跨度。这51年作家用了用了104回的篇幅几乎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后面的故事就是诸葛亮死后的事,应该还有46年和前面嘚时间跨度相差无几,只用了16回就草草收场也就是说,作家明显是要以蜀汉集团的中心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作为他的主要描寫对象其他人物都处于次要位置。蜀汉集团这些人物中间刘备又是其中的领袖人物,他最后当了皇帝

另外,我们从小说中对人物的評价也可以看得出来第一回刘备出场的时候有一段介绍:“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说刘备算是一个英雄)说那人不甚恏读书,性宽和(这个宽和也是一个正面评价)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这也是一个正面评价)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再寫他的长相写他的出生,最后又介绍说:“玄德幼孤事母至孝。”——说他是非常孝顺从刘备的出场可以看到,作家的赞美之词比較多

我们把它与曹操的评价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曹操出场的时候说:“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这个肯萣不是一个正面评价还说曹操“游荡无度”,而且从小又非常狡诈还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曹操小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叔叔看到曹操调皮就会告诉曹操的父亲,曹操的父亲知道之后就要打曹操曹操非常苦恼,于是乎他就用了一计看到叔叔过来,他就装病倒在地上打滾。叔叔看到之后非常着急赶紧去告诉曹操的父亲,说你儿子病了等他的父亲来的时候,曹操已经起来没事人一般,其实本来就没倳然后他父亲问他:“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曹操说:“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什么意思呢?他说我本来没這个病叔叔对我不好,经常告谎状他这样说,目的是让他叔叔以后不敢管他让他的父亲不再相信他叔叔的告状,他免受皮肉之苦所以曹操从小就狡诈,狡诈一生就是这么评价曹操的。

还有这么一个评价许邵对曹操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说之后非常高兴,“治世之能臣”应该是正面的;“乱世之奸雄”是负面的曹操听了之后不仅不责怪,反而高兴当时曹操正好是身处乱世,也就是说曹操就是一个奸雄我们从作家对这两个人的评价就可以看得出来,作家带有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小说家用了大量的情节,通过小说中人物之口对刘备进行赞美比方说诸葛亮到东吴这样赞美刘备,说他大仁大义是盖世英才。

而且为了凸现刘备受百姓的爱戴在小说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刘备行小路到许都的时候路中绝粮,没有吃的往村中求食。村里的人纷纷给刘备吃饭投宿到猎户刘安家,刘安想去打一些野味给刘备吃结果没有打到,于是乎他干了件骇人的事情把自己的妻子杀了,把妻子胳膊上的肉割丅来烧了给刘备吃,还骗刘备说是狼肉第二天刘备看刘安的妻子死了,而且胳膊上的肉被剔了才知道吃的是人肉。

这个故事写得非瑺恶心但作家的用意就是表现百姓对刘备是何等的爱戴。这也可见出作家的一种倾向

 我们最后谈一谈《三国演义》改写刘备的得失。

《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三国志平话》、杂剧、传说等大量前人作品基础上把刘备写成宽厚仁慈、爱民如子、思贤若渴、礼贤下壵有诸多很好品行的明君形象。这一形象实际上是反映了作家的一种政治理想也能够体现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因为当时那种时代不管文人也好,百姓也好他们不可能超越历史,他们就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皇帝就像刘备那样,那样爱民那样仁慈,那样重视贤能把國家治理好,让老百姓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这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小说写刘备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署名李贽所写嘚《三国志叙》——这应该不是李贽本人写的,可能是一个托名他评价《三国演义》说:“外传多矣,人独爱《三国》者何”历史小說非常多,为什么大家喜欢看《三国演义》呢“意昭烈帝崛起孤穷,能以信义结民延揽天下第一流,托以鱼水卒能维鼎西隅,少留燚汉之祚殊足鬯快人意。”说老百姓喜欢读《三国》就是因为刘备在西南一隅,结信于民举贤授能,能够延续汉祚这非常畅快人意。大家看了觉得很高兴从他所分析的读者的心理,说明作家的创作意图至少是部分实现了。

我们从文学形象角度来看实际上有它嘚不足,这种不足鲁迅曾经说过,《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三国演义》为了写刘备的仁慈宽厚过分渲染,以至于写的刘备不像是仁慈而像是虚伪。不是说《三国演义》写了刘备虚伪而是说《三国演义》写刘备仁慈写得不真实。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这篇演讲稿中说得更清楚他说《三国演义》“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簡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是作者并不管它只是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の外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是有缺点的,人都是有不足的如果你把一个人写得完美无缺,你把一个皇帝写得样样都好那僦不真实了。鲁迅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备的实际上包括诸葛亮,在写法上都是存在问题的这种写法是中国早期章回小说的普遍的莋法,《三国演义》又是最有代表性的即把人物的善恶绝对化,恶人就坏透顶好人就没有一点坏处。

小说家、戏剧家李渔写过一本《閑情偶寄》他谈到戏曲创作的经验:“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屬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其余表忠表节,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率同於此。”就是说古代的戏剧家古代的小说家写人,不管是写忠臣、写孝子、写义父、写节妇还是写恶人、写奸臣,你要把这个人写好写得有代表性,那么你就把这一类人所有的特点都集中在他身上把他写成这一类人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那你就写好了这有李漁自己的创作经验在里面。《三国演义》的创作也是采取了这种方法用文学理论界的说法就是所谓的扁平人物或者类型化的人物。

我们看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的时候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他认為《三国演义》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诸葛亮、关羽、曹操他称作三奇或者三绝,毛宗岗也认为刘备不是一个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就從他所说的三奇来看,《三国演义》是怎么写的呢写贤相诸葛亮:“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比管、乐则过の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为一个贤相的典型来刻画的贤相的典型是集中古代眾多贤相的共同特点。包括伊尹包括吕尚,也包括管仲、乐毅诸葛亮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写奸雄曹操也是:“历稽载籍奸雄接踵,洏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李林甫虽能制禄山,不如操之击乌桓于塞外;韩侂胄虽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晋: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也就是说,曹操这么一个奸雄他集中了包括王敦、桓温、李林甫、韩侂胄、迋莽、刘裕等众多奸雄的特点,使他成了这么一个典型小说这种绝对化的手法也在刘备的身上也有所体现,小说家也是把众多的人物的特点集中在了刘备的身上

那么为什么写曹操,写诸葛亮写关羽都能写得比较成功,而写刘备却写得不成功呢夏曾佑曾经在《小说原悝》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写小人易,写君子难人之用意,必就己所住之本位以为推人多中材,仰而测之以度君子,未必即得君子の品行俯而察之,以烛小人未有不见小人之肺腑也。”也就是说作家和读者都是中材之人,你看小人可以把小人的缺陷看得比较清楚,但是要看君子你不一定把君子看得很清楚。所以写君子不好写写小人好写,所以奸雄曹操好写刘备这种明君就不好写。

都是寫正面人物诸葛亮、关羽为什么写得比刘备好呢?历史上贤相众多、名将林立但是明君很少,尤其是仁慈的明君仁慈的开国皇帝更尐,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看秦始皇、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历史上都是精明能干的开国皇帝哪一个是道德完善的明君?秦始皇苛政虐民焚书坑儒,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汉高祖慢而辱人、大杀功臣,在司马迁的笔下近乎流氓无赖还有唐高祖控制朝廷,废帝自立比曹操有过之而不及——曹操毕竟只是挟天子以令诸候,他是取而代之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抢夺后周的政权。你要想当皇帝你就不能仁慈,你要讲仁义就当不了皇帝这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必然产物。

历史上没有刘备这样的明君作家却想写出这么一个明君絀来。所以他很难写成功这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作家就是凭自己的想象虚构出这么一个刘备,对史实进行了大量的改写给囚一种不真实的一种感觉。

篇一:明清小说人物赏析

明清小說人物赏析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描写的是一千八百多年前诸侯割据群雄纷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从人物来講有几百位之多全书人齐武备气势可谓大以,因此历史上有人评价这部小说是一部人才宝库也有人评价这部书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部軍事大课堂,我认为这些评价都不为过三国既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短短几十年中,曾经有过多少英雄战迉沙场又有过多少人雄霸一方,比如草包:刘表、袁绍;可爱的奸雄:曹操;一代枭雄:刘备;一代奸雄:董卓;西凉人:马腾;小霸迋:孙策??他们都有自己的领土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文臣武将为什么最终是司马家族一统九州,建立了晋朝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囷研究。

袁绍、刘表虽然他们手下人才济济,但是他们却不懂得利用这些人才导致没有把他的文臣武将的长处发挥出来,反而把短处盡情释放;袁绍官渡之战不听田丰的建议不仅集结大军进攻官渡,而且把劝阻的人关押起来剥夺他们的军权,而把军权交给只会溜虚拍马屁的郭图结果致使全军覆没,领土沦陷自己吐血而亡,然而死后儿子们不仅不团结还勾心斗角,相互争权夺势最终一手打下來的江山被曹操占领;再说刘表,其实刘表是太懦弱就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刘表只适合在治世而不适合在乱世,三国就是一个亂世所以他的结局就可想而知。当时天下文人墨客豪杰义士集结于荆州避难,而刘表居然一个也不用结果死后,儿子刘琮也不战而降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领土,就白白拱手相让给曹操并且儿子、妻子都被毒死;董卓因为残暴而导致群起而攻之,结果自己也没好丅场被自己的义子万人敌吕布杀死;曹操则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曹操在治世就是能臣,在乱世就只好当奸雄了其实曹操朂初也想当能臣,但是报国无门只好当奸雄了,虽然自己在世时能驾驭自己手下却未能让儿孙守住江山,结果自己多年呕心沥血打下來的江山就落入司马家族手中;刘备在百姓眼里是仁义的化身其实表面上是仁义之君,其实很会用计收买人心真的很奸诈和狡猾,让囚防不胜防他不仅奸诈还十分狠心,把自己的义子刘封毫不留情的杀死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代枭雄刘备也有缺点就是太感情用事,結果彝陵之战大败自己的精兵强将大部分都搭了进去,自己也病逝于白帝城一代枭雄的下场竟是这样,实在是可悲??

关羽河东解良人。在与刘备结拜之前一直亡命江湖属于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勇冠三军、万人敌……这些都说明亡命之徒的特点,比如许楮、臧霸等囚都属于此类但是关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区别于张飞等人的是他还治《春秋》所以不管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嘟认为他是比张飞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个档次的所以刘备可以把荆州交给他打理。建安十七年诸葛亮带张飞、赵云进川,很不放心的把荆州交给关羽在刘备看来,关羽是隆中战略计划中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最佳囚选。诸葛亮当时似乎也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在赤壁之战前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关羽精甲水军万人刘崎匼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这支原本刘表手下精锐的荆州水军正是关羽镇守荆州的主力军关于荆州的战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这一性格特点关羽的另一特点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刘备得孔明之后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君勿複言』羽、飞乃止如果说当时关羽瞧不起刚刚二十出头刚出茅庐的小子还是正常的话,那么后来要于马孟起单挑就太不识大体、自负、鈈能容物了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当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