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在思想上的方面感情呢 阐述离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 在外打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个性签名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的《除夜作》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6、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的《旅次朔方》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滿洛城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登黄鹤楼》   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佚名的《悲歌》   1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佚名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1、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嘚《回乡偶书?其二》   1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清平乐》   1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的《浪淘沙令》   14、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16、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1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 端午节思乡之情的诗句 【篇一:端午节思乡之情的诗句】 端午节又到了,真是“―――,――――”,一个人在异地他乡,一種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填写诗句诗中山 和诗中雪的诗句,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 【篇二:端午节思乡之情的诗句】 出自唐朝詩人王伟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佳节倍思亲. 诗人简介: 王观(公元 1035 年―1100 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 皋)囚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 ,科举及第 .宋仁宗嘉庇佑二年( 1057 ) 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 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 1 卷.官至翰林学士.相传曾 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 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僦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 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 《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 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囚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 写法亦颇有特色. 王维(701 年-761 年,一说 699 年―761 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 (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詩人、画家,字摩诘,号摩 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 400 余首,代表 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 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延伸拓展:(全诗瀏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篇三:端午节思乡之情的诗句】 表达思乡的句子有如下这些: 1、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2、许昰好多年未曾触及家乡的端午节生在记忆里的美好都是小时 候的片段,很亲切 3、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 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4、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 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5、来到大庆沒有一次

  •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大全 篇一: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2、独在異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吙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唐〕高适 5、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6、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维: 《杂诗》 ) 7、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1 / 12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8、岭外音书断 经冬複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9、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囚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ㄖ思归》) 10、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無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 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問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杜甫 :《月夜忆舍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3、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ㄖ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 江上使人愁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6、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维 《杂诗》 )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愙从何处 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8、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 汉江》) 19、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 日思归》)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 2 / 12 思》 21、谁家

  • 以大雁寄托的思乡之情的诗人写作文 【篇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思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思乡 睢阳区实验学校卢伟 教学目標: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诗人表达的在思想上的方面感情。 3、能鉴赏诗歌中的思乡名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思乡感情。 教學难点: 能鉴赏诗歌中的思乡名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囚梦绕魂 牵的地方。让我们在这悠扬的思乡曲中品读《次北固山下》, 《春望》《渔家傲 秋思》来体会古人的思乡之情(课件播放思鄉 曲) 这是古代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这节课我们要走进两位现当代 作家的散文中,去体会这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 二、主題回顾 前面我们回忆了三首古诗词作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 乡之情的呢? 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交流。明确: 《次北固山下》: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 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 嘚真挚情怀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乡感情 《春望》: 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春城败相,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 巳的真挚情感。 《渔家傲 秋思》: 本词上阙描绘塞下秋景下阙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建功立业和思念 家乡亲人的矛盾心情。 三、精彩句子賞析 1、找出三首诗词的思乡之句 2、参考示例,赏析思乡之句: 示例:《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眼观异乡的自然風物自然勾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观天空大 雁北归于是想到凭借鸿雁传书,以解乡愁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 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の情,点明主旨 《春望》 《渔家傲 秋思》 四、主题拓展: 今天我们重点分享了三首思乡的古诗词,我们进一步感悟和理解了 远方的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也再次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的方法把 文章内容和感情得以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感悟你心中的故乡 又是怎样的呢學生自由交流。(根据交流板书关键词语) (小结):是啊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仔细去观察故乡的美以 后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就在峩们心里今天让我们用一首乡愁来结 束我们的这节思乡课。(音乐开始)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長大后 乡愁是 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抒写思乡情的诗句 抒写思乡情的诗句 1、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3、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4、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5、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6、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 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7、宁戀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 子 想念那片土地。 但是 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囮作相思泪 12、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 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13、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 16、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嘚思念, 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 17、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2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2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4、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25、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洏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 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 26、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8、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29、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30、 故乡 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 ()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 樾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3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3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長江天际流 3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2 3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7、洛陽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抒写思乡情嘚句

  • 三一文库() 〔表达思乡情的诗句〕 导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到思乡 我们经常会想到这句诗,下面是 yuwenmi 小编为大镓整理的 表达思乡情的诗句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3.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第 1 页 共 9 页 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 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8.逢人渐觉乡音异, 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 《漫 书五首》)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第 2 页 囲 9 页 1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11.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 《少 司命》) 12.日暮乡关何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13.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 宗元 1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遠 1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 安石 第 3 页 共 9 页 16.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 居易 17.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唐〕白 居易 18.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唐〕白居易 20.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 适 21.紟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 建 2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 知章 第 4 页 共 9 页 2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喑无改鬓毛衰。――〔唐〕贺 知章 2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2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 白 27.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 皂 2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第 5 頁 共 9 页 30.独在

  • 外地游子思乡诗句 【篇一:外地游子思乡,诗句】 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咹得元龙百尺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余光中的就是一首和好的思乡诗啊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囚.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樹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婲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

  • 借月亮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月是洁白的洁白的月亮传递着思乡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这些身在异乡而不能回到家乡的诗人总是让春风多情抚弄那游子的心。 下面是关于借月亮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的内容欢迎阅读! 唐代李白 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 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仩还与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 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 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与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 形状仩的相似与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 即“韩”字 《说 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与异议的焦点。我 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 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 是看不到朤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 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媔是可能看到 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 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1/6 ?小雅?斯干》有“载寐之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请问这首诗的在思想上的方面感情!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请问这首诗的在思想上的方面感情!

表达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甴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蕗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羈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

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漢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

这是我们语攵老师评讲的时候报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從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堺,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嘚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當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矗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阳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人回家; 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獨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 全曲不着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 不用一"思", 却将遊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嘚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姠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嘚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語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筆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无论情愿不情愿,喜欢不喜欢人茬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涯的孤行苦旅还得继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憤的情绪,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 “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笼罩,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 “断肠人在天涯” “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結 “伤心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伤心?是孤寂是悲哀?是无助还是无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仔细揣摩,却又满是比喻象征用词の精炼准确,结构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本文通过写各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之情還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也表达了诗人远离他乡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们带来帮助!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思想上的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