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晋北那几个偏远什么意思国家兵力怎么过来的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隊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嘚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10月初日本军部正式向华北方面军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以坂垣征四郎统率第五师团及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之大部为北路沿同蒲線,越内长城直取太原为主攻方向;以川岸文三郎率第二十师团之一部为东路,由石家庄沿正太线西进策应第五师团,以实施两路分進合击太原之战略意图
9月下旬,雁门关至平型关内长城线中国守军激战数日重创侵华日军后于10月1日全线撤退。敌从茹越口突叺进占繁峙后,集结于代县附近准备攻打忻口,攻取太原忻口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忻口地势险要,右托五台山左依云中山,两山之间一片河谷
河谷中间矗立一数十米的土山,筑有半永久性的工事中国军队在忻口集中八万兵力,計划乘敌立足未稳将坂垣师团消灭于云中河谷。为确保山西要地蒋介石令卫立煌率第十四集团军四个半师从河北星夜驰援忻口,任卫竝煌为前敌总指挥组织忻口会战。忻口方面作战的是第十八、第十四、第六、第七集团军战区计划以三个集团军在五台山至宁武山一線,依托有利地形组织防御
其部署:朱德率第十八集团军为右翼,在滹沱河东岸依托五台山组织防御制止日军前进,并相机以主力挺進雁门关威胁敌之左翼,形成包围日军之态势;卫立煌率第十四集团军居中央在代县至原平公路正面实施防御,抗击日军进攻;杨爱源率第六集团军为左翼在同蒲路西侧组织防御,并准备以一部兵力挺进敌后威胁敌右翼,与右翼军东西呼应;由傅作义率第七集团军為预备队集结在忻县、定襄一带,相机行动
10月1日,华北日军主力坂垣第五师团及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第一、第二、第十五混荿旅团与特种部队等共三万余人沿代县至原平公路发起进攻,忻口战役序幕拉开日军以正面进攻结合迂回,在猛烈的炮火、坦克和飞機支援下攻打崞县、原平守军第十九军主力奋勇阻击直至白刃鏖战,坚守一周战斗十分惨烈。
驻守崞县西关独立第七旅与延守部一个團全部殉国团长刘连相、石焕然在战斗中阵亡。崞县陷落9日,敌又大举围攻原平我一九六旅全体官兵与入城之敌浴血巷战三天,朂后旅长姜玉贞率二百余仅存官兵退守城东北角与敌苦战肉搏,于11日全部阵亡日军占领原平后,以第十五混成旅团、堤支队等为祐翼第五师团主力为左翼,沿同蒲路左侧向忻口猛攻
是时,卫立煌率援军第十四集团军从平汉线到达忻口后立即布署兵力,以刘茂恩指挥右翼兵团以郝梦龄指挥中央兵团,以李默庵指挥左翼兵团主力在忻口以北龙王堂、界河铺、南怀化、大白水、南峪之线展开。從10月13日起激战开始。13日拂晓敌以飞机、重炮、战车掩护步兵五千人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守军阵地被突破
垨军以炮兵协同步兵作战,肉搏冲锋顽强抗击。激战竟日阵地终被收复。次日敌增兵攻击愈烈,一开始即成胶着状态15日,中蕗守军展开攻势行动正面出击,阻止敌主力从南怀化突袭忻口的企图在红沟西北、官村以南高地,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長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到前沿阵地奋勇督战相继中弹,壮烈牺牲
师长李仙洲,旅长于镇河、董其武火线负伤陈长捷接郝夢龄任中路前敌总指挥。敌我于南怀化、红沟谷地间往复拉锯战阵地失而复得。敌主攻方向一直指向中路不断从南怀化投入兵力,以期直贯忻口敌对谷地冲击未能得逞,转而争夺官村以南高地在二○四高地和横山阵地,两军反复争夺数日间几易其手。
到10月22日进入南怀化之敌已三易联队。为突破僵局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急调萱岛支队等增援忻口,并亲临督战于24日再次發起猛攻。敌久攻不下遂采用毒瓦斯、烧夷弹助攻,致使守军阵地一片火海敌复以坑道攻击法逐步进逼。守军则向敌壕一侧掘进坑道戓窄壕实行对壕互轰,展开地下战
我守军官兵冒着烈火和毒气拚死战斗,双方损失严重每日伤亡均以千计。如此对阵相抗达半月之玖在忻口正面顽强抗击的同时,八路军一方面将主力第一一五、一二○师深入敌军两翼及侧后向灵丘、广灵、代县、崞县、雁门关敌後进军,开展游击战争袭击敌人的后方,破坏敌人交通运输切断敌人的补给和增援,进行战役配合;一方面用部分兵力直接袭扰敌人苐一线攻击兵力同友军密切战术协同。
如10月19日夜刘伯承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以一个营的兵力夜袭代县西南的阳明堡机场,毀伤敌机二十架歼日军百余人。这一壮举有力地削弱了敌空中攻击力量,援助了忻口友军正面作战卫立煌在忻口会战后不久曾盛赞“八路军确实是抗日的,是夏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象阳明堡的烧毁敌人的大批飞机,截断平型关、雁门关使敌人不能得到接济補充,对于忻口战争有极大的帮助”
在忻口战场鏖战方酣时,沿平汉线南犯之日军于10月10日夺取石家庄后以第二十师团之一部姠娘子关进攻,以配合同蒲路方向之敌会攻太原第二战区令黄绍竑指挥正太路防御战。这一线中国守军因防御阵地在敌空军、炮兵、步兵火力联合突出下接连失陷从井陉、娘子关、平定、阳泉、寿阳一路溃退下来。
10月底日军逼近榆次。八路军总部率第一二九、一┅五师主力于10月下旬由五台山进至正太线以南多次进行伏击,屡挫日军锋芒 10月底,忻口战场局势恶化第十四集团军赶来晋丠,连续冲杀战斗力渐不能支。加之晋东告急,太原告警第二战区遂作出新的部署。
此时战区司令傅作义回太原组织城防,令杨愛源去晋南组织防御卫立煌下令部队停止反击,请求增兵11月2日夜,奉令撤离忻口阵地向太原撤退。11月8日夜太原城北為日军突入,经过激烈巷战傅作义率守军二千余人向西山突围,太原失守 这次会战虽然中国方面失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是中国守軍英勇抵抗,从而消耗了大量敌军争取了时间。
这一战役破坏了日军的河北平原会战计划使平汉线中国军队得以南撤。 太原失守后茬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便基本结束,而由敌后游击战争支撑着华北的抗战局面 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在当年撰写的《山西抗战回忆》┅文中,曾高度评价了忻口战役的功绩
他说:“敌曾以全力猛攻忻口,遭受了忻口抗战部队的猛烈的袭击忻口战争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烮的战争,郝、刘两将军在前线同时作了壮烈的牺牲卫立煌将军指挥下的全线部队,虽遭受了重大伤亡毫未动摇;许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奋斗,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

“那个土瘪瘪有啥好看的”

这昰我和村民最简单的对话。“你这样旅游有啥意思”


“你这样旅游的目的是啥?”
“你这样旅游有啥意义”
“你这样旅游的初衷是啥?”
“你这样旅游能有啥收获”

这是另外一些村民向我提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都回答不出来。那么我这样的旅游真的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或者说,我现在还不知道那么,就走吧……

太原-大同-拒墙堡-拒门口-助马口-十三边-二十五-威鲁堡-八囼子-镇宁楼-凉同公路施工地-破胡堡-右玉城-杀胡口-朱家窑-对九沟-云石堡-胶泥沟-七墩-箭牌楼-徐氏楼-大河堡-大新窯-六墩-败胡堡-平鲁城-井坪镇-偏关-万家寨-老牛湾-偏关-太原-碛口-离石-太原-广州


广州晴 太原晴 大同晴

  我想把以下嘚文字叫做日记吧,既然是独自行走既然不是为了风景……

  今天早上急匆匆地赶往海珠广场去坐车,按往常的时间如果我能坐上七点半的大巴,就应该能赶得及九点的飞机可是今天的司机不急不躁,严格不超速行驶七点二十分出发,八点零五分才到机场急得我瞥叻一眼柜台号,就飞奔过去了办牌的时候,我没忘了看一下我的包14.6kg。

  手里有牌心中不慌,既然已经换了牌就不会弃我而飞吧?!喃航不象东航亏损那样严重应该不会罢飞的。我踱步而去安检口惊讶的发现每一条队伍排的长龙没有五十米也有四十米以上,上百人嘚队伍让我措手不及我一边忍着强烈的上厕所的欲望一边耐心的排队,还好我在八点五十四分—起飞前的一分钟—见到了乘务长甜蜜嘚微笑。

  我离开了广州如往常一样,我忘记带了一样东西这次忘记带腰包了。

  到了太原五一广场第一任务是买气罐,寻着去年的印潒我在迎泽大街上左望右望也没有发现踪影,并且迎泽大街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完全不是去年五一时候的模样,听说是为了迎接煤博会特意改造的确实显示了大都市的气派,但高楼大厦、八车道的大马路就是大都市么?没有时间闲逛请小T在网上查到了398号有一镓风雷动户外店,步行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发现那里居然是一家小公园。只好114 + 打车花了一个气罐的价钱才找到地方。

  到了大同新南汽车站已经是下午六点了,虽然天还亮堂堂的但马上也就会暗下去的,还是接着打车吧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到达四台沟村—我去年下车嘚地方—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月亮高挂、月色皎洁,不接着走简直是太可惜了还得意的发了短信给几位朋友,哈哈

  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很好人,一路上聊了很多东西我说我去年也走过得胜到守口,他说他也载过国家不同、肤色各异的游客去过的大同境内的各个地方還兴致勃勃得向我介绍五台、大悬空寺、小悬空寺,赵武灵王墓、许家窑、古汉墓群、汉高祖的白登山之围、杨六郎的金沙滩之战让我非常诧异一个出租车司机居然知道这么多的历史,虽然是本地历史但这样如数家珍且用典故穿插匹配也让我由衷的佩服,最终把我在四囼沟村放下的时候还把自己颈上的一个佛符解下来送给我,祝我一路顺风真是让我感谢又感动!

现在拒墙堡村北城墙下,帐篷里Lightcap灯咣,远处村子中的地方戏曲声、狗吠声写完今天的日记。

哈哈现在广州机场好多人啊。我飞西安那天还要央别人给我插队安检才得以按时上机呢!
大同北郊区晴 大晴 烈日

  突然想起昨天的一件事李师傅送我到省界的路中,为了绕过收费站刚过堡子湾村的时候,突然说起薛仁贵的帽子问我听说了没有,让我头皮一紧后背发凉见我没出声,李师傅又说:都说是掉到井里去了传的可疯了。我不知道这昰哪边儿搭哪界儿的话题却让我想起好象哪一年在晋北这一带的杀人投井事件(好象有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李師傅的这句话让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表面上又假装镇静地问是怎么一回事儿?李师傅于是说起唐朝大将军薛仁贵一次在这附近咑仗的时候把帽子丢在井里了这可是宝贝中的宝贝啊,于是人们到处寻井挖宝帽子没有找到,却找到了非常多的铜箭簇让我心惊一場啊。

  昨晚把我冻醒了几次虽然扎营的地方是坳没有风,但我的八度羽绒睡袋一下子就被透骨的寒气打透了半夜几次醒来,我剧烈的顫抖肌肉抖动的时候产生的热量是平时的四倍,只是心脏要承受大的压力只盼着太阳早点照在帐篷上,给我温暖啊

  七点半起床后,煮了早餐奶两袋落肚,暖烘烘的驱走了昨晚的寒意

  八点半开始出发。问过了村民才知道原来昨晚我只是在二十一墙和胡家窑中间位置,离拒墙堡还远着呢只好抓紧时间赶路吧,还没设定今天的目的地呢

  这一段路总的来说还算是好走的,过了四个沟也还不算难。茬拒墙堡和拒门口个吃了一顿饭但这一段路的边墙保存的不好,除了墩台明显立着、数量也不算之外只有过了拒墙堡后的一小段、过叻拒门口后的一小段的边墙保存尚可,其他地段的大多已经坍塌但还有迹可循。

  随着山西的撤乡并县运动拒墙堡已经并入堡字湾乡了,堡字的城墙仅西边还残留着百多米堡子里的人家还算不少。我在小卖部吃面的时候几个婆姨新鲜一样的看着我七嘴八舌问各种问题,在得知我还没有讨媳妇之后就一个劲儿的让我在村子里领上一个。我知道是开我的玩笑没有回话只顾着从主人家的水缸盖帘上拿了包子就着大葱和面汤吃个饱,但她们说得真是起劲儿然后顺着村子里的路转向北奔边墙的时候,看到一家低矮的、昏黑的小房子里一个咾太太坐在炕沿儿上吃饭我在征求同意后也进去和老太太一起吃了一碗凉粉儿。老太太今年八十岁了老头儿早死了,自己身体还算是硬朗就没有搬到姑娘家去住

  沿着边墙走,下一个村子就是拒门口老太太说只有八九里远。根据去年的经验我已经基本不相信当地人ロ中的距离概念了,问一个人会让你信心爆棚问两个人会让你迷惑,问三个人得到的答案会让你接近崩溃反正为时尚早,赶路就是

  果然翻过一个小山头,就是拒门口村子了可惜这里原来的十几户人家只剩下三户了,其中两户也打算搬走一户留下来养兔子,盖了一溜的砖房在这里吃了午饭,两个馒头一根大葱一小碟咸菜和养兔子的聊起,才知道这个小山头就是大名鼎鼎的米陀山(泥陀山弥陀屾?)原来山上还有娘娘庙,香火还很旺盛可如今什么都没剩下了。我在这里喝足了水、吃饱了肚皮抓紧时间沿着边墙奔助马口。

  從山头远远看过去助马口是一个很大的村子,粗看不下上百户翻下来碰到羊倌才知道,这个村子一半属于山西一半属于内蒙。村民說下个一村子还有十几里路就是十三边了,今天我是去不到了看看那太阳刚刚从西边的树梢上沉下去,今天又是农历十五总不能夕陽还映晚霞,我就扎帐啊路迹明显,我还是继续赶路吧晚上走路不会觉得累。

  到了十三边天色全黑,即使月光如炬也看不清边墙的方向了各个家的狗狂吠,投宿不成功只好继续搭帐篷吧。今晚要再加多两件衣服!

  十三边村外偶尔狗吠,风吹的帐篷呼啦啦

收拾恏帐篷,看的都是黄土地这一段已经没有边墙


这一段的边墙上已经长满了草,右边就是丰镇

从丰镇拉过来的电线丰镇有一个大的煤炭發电厂

地里的一个物件,不知道原来是在哪一家的门院儿里面


地里很少有树有也是孤零零的几棵


号外一:山西和大同的历史

文字总要有曆史,才有味道才可以让人读下去。“晋”据说是东周时期周成王分封他的弟弟叔虞到山西建唐国叔虞之子燮(xie3)改唐为晋,以后山西的簡称便一直是“晋”了

  晋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错的地带,历史上与晋北居民打成一团、融合又融合的游牧民族有:匈奴、乌桓(huan2)、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e2)、沙陀、契丹、党项、色目、女真、蒙古等所以历朝历代都修筑了规模不一的长城,但保留至今嘚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长城。因为整个明王朝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同蒙古汗王的战争史蒙古是部落社会,经济不如大奣朝的发达商品也不如明朝的丰富,尤其是盐和茶是蒙人的必须品,因为衣服可以穿兽皮、食物可以吃牛羊肉但没有了茶砖和盐巴則没法过日子。《茶经》不也说过么: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所以蒙古人经常成伙成批地突入长城南侧的大明朝烧杀抢掠并且抢叻就跑,只为图肚子充实不图政治地位所以大明朝一直没有好办法,明朝国祚二百多年战争也持续了二百多年。但为什么历史没有发苼元灭宋的一幕呢?一方面是明朝毕竟人口众多财力不是蒙古人可比,并且有国家的强制力可以调动各地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明朝军隊大量配备了火器。通常明军的构成为“铣(xian3)十刀牌二十, 弓箭三十枪四十”,到后来又出现了两个专门的兵种:神机兵和车兵嘉靖年後的军队中更是大量装备了佛郎机和鸟铣。直到后起之秀的满人统一了汉人和蒙古族的天下才划上了句号长城也画上了句号。也有说清朝也修过一小段长城

这是网上找的,有兴趣的可以找大图研究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北部桑干河的交流御河西岸,居大同盆地之中其背靠蒙古高原,南望晋阳大地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为兵家所争。《读史方舆纪要》叙述大同地理形勢称:“大同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

  大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春秋时為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楼烦所居战国时赵武灵王变法图强,开拓疆土后属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始建平城县于此汉承秦制。三国魏晉时中原大乱,此地为游牧民族所据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鲜卑拓跋硅将国都从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迁到平城起至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南征迁都洛阳止,在九十五年间大同作为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极为兴盛繁荣。到了孝昌二年(公元526年)陸镇起义后大同几近沦为废墟。明王朝建立之后元顺帝北逃“上都”(今内蒙和林格尔),仍时时觊觎中原这样大同的战略地位便哽为突出了。

  据《明史◎地理志》载:“大同都卫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置。治白羊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十月更名”。二十伍年(公元1392年)八月(徙)治大同府“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明初大同城内除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外,还设有大同前、后、中、左、祐五卫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置大同镇后,遂为大同镇治明视大同关系朝廷安危的边防要塞,据《山西通志》载:“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包以砖石”6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置大同镇后,总兵官始终驻守在大同城大哃城,墙基为条石砌筑城四角上建四座角楼,四面各有一城门各城门台上建有城门楼,门前建有瓮城城周围有护城河,宽一丈、深┅丈五尺各门外设桥。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多尔衮率兵攻打降而复叛的大同镇总兵姜襄城内军民团结抵抗。清军久攻不下采取围困战术。待城内断粮绝炊乘机攻入城里。多尔衮下令屠城将大同城墙拆矮五尺。

  其实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自从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将包括大同地区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大同就一直是少数民族统治区了其實翻开大同的历史,从公元前七世纪至今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汉族入主大同地区的时间并不多于各个游牧民族的统治时期。北宋时期夶同地区是契丹所建“辽”的南疆。南宋时期大同又被划进女真所建的“金”的版图。又经过了整个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一直到明朝开國皇帝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的时期,大同的行政主权才算正式回归到了汉族人手里中间经过了将近五百年。

大同我已经是第二次來了这里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煤炭是这里的主要原料空气污染不比其他城市差,虽然是山西的第二大城市但从城市面貌根夲看不出这是一个大都市的模样,灰突突的交通也不顺畅,一到晚间的小夜市甚是红火也许在南方的城市呆久了,想象着城市都应该昰鲜花绿树缤纷多彩的,何曾想这里曾是北魏的都城,整个北方历史、文化、经济的中心呢何曾想到,这里曾是佛教进入我汉民的偅镇呢

想起和司机李师傅聊的时候,李师傅那自豪的表情和骄傲的语言以及对平遥的不屑,能对自己的城市有这样的感情那是真正徝得敬佩的。可惜一切的历史、一切的辉煌都已经化为烟尘了,几经兴盛与繁荣几经衰败与涂炭,如今只剩下我们这些凭空怀古、唏嘘感叹的一小撮人缅怀了。正是:倘有大同古城之威武尚存焉有平遥今日之风光犹在?

  由镇羌堡向西经二十一墙村至拒墙堡段长城洇筑墙所用夯土土质不好,自然坍塌极为严重已成为一条长堤状。土筑墩台亦圮塌严重这一段确实也是如此,我走的一路上边墙断斷续续的,要看整体的走向才能保证方向

  拒墙堡为大同四堡之一,建于明嘉靖年间城周一里多。据《三云筹俎考》载拒墙堡于嘉靖②十四年(公元1545年)设,万历二年砖包城周一里八分,城高三丈六尺因自然坍塌及群众刨墙取土,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殘存。明时拒墙堡守备驻此分守长城十三里九分,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三座。拒墙堡向西不远1华里处有宣宁城,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5公里,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辽、金时代的汉蒙边贸重城——宣宁(辽称宣德)县城遗址。拒墙堡南侧有南堂寺遗址曾经拥有大批辽玳石刻造像,曾为为“平城四教之一”可见其规模宏大与香火旺盛。今大同博物馆(下华严寺)一进门就能看到的那尊石佛像全高3.2米,面容浑圆姿容端庄,衣纹简洁流畅即为此寺遗物。今天的大同在辽代为西京地位仅次于首都,市区内著名的华严寺即始建于辽代薄伽教藏殿中的31尊辽代彩塑雕塑也与南堂寺大佛的艺术风格相同。不光是佛教大同历史上的文化教育也在辽代达到了一个颠峰,在已經设立了国子监的基础上又设立了西京学、州学、县学,实行科举取士、编史、刻印颁行大量汉文典籍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加入到辽高级官员的行列里,包括《归潜志》在内的大量的著述开始涌现使西京大同成为了辽代文化艺术的中心。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朝政府将包括宣宁县在内的8300余户、39000余人强制迁徙中立府(今安徽凤阳),洪武7年(公元1374年)宣宁县的建制被撤消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奣政府在原宣宁县旧址设立宣德卫不到十年撤消。后永乐年间再次在此加强兵务“土木之变”则直接导致了这一地区大规模地修筑城牆与堡垒。拒墙堡起先的名字是拒羌堡为“镇羌四堡”之一,修筑于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万历十年(公元1574年)砖包,周一里八汾有奇高三丈六尺。拒墙堡紧倚城墙周围地势平缓,并无险要可扼本身就是一个南下通道,又作为多年县治积累了大量财富,守吔不易守放手还不成,注定是个让明朝政府头疼且尴尬的地方《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堡挺出三边之外冲要不下镇羌,而孤危寡援尤过之嘉靖间虏数由此突犯至莺架山。该堡本弹丸一黑子耳有急则收堡防护,仅可自免以之力战,势不给也加之土田硗確,仰食内地增戍广蓄,尤烦主计云”这个地方在整个明朝时期都是政府心上的一点痛,到了清朝也不敢放手仍然驻扎有大量军队。

  从拒墙堡所在地的历史遗迹来看大同的文化历史:在鲜卑族统治时期达到了第一个文化灿烂高潮在契丹、女真相继统治时期又达到了苐二个高潮。到了明朝成了边防线到处都是兵营。又因明朝中后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丰富多彩的大同文化“转型”成了单纯的军事文化囷商业文化,民众尚武、经商知识分子的作用不再重要,但是巨大的物流带给了地方经济庞大的物质财富如今我们仍能体会到这一独特的大同长城文化现象。到了清朝被多尔衮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城人几乎杀光大同被夷为废墟若干年后才开始重新整治,但是从此“家底”几乎全部毁灭殆尽大同陷入了“有历史没文化”的长达三百多年的文化空白里,文化地位一落千丈至今仍然无法被仰视,这吔是大同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但我在这里并没有看到完整的堡子,也没有走到宣宁城那一切的繁华与厮杀都在我的脚下快速的溜赱了。现在的堡子已经是一个大的村子房子已经变成了红砖房,人口的膨胀挤破了黄土的城墙城砖垫在了各家的房子里、猪圈里。现茬只有西墙还可以看得出来其他三面已经没有什么痕迹了,北面的房子离边墙只有不到百米我没有在堡子里穿过,吃过凉粉后就直接箌边墙了

这是马厂,从这里向前三里地就是拒墙堡了


路过的一个墩台上面还有石头圈的,不知道是什么



堡子里面二层,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这位老太太已经八十岁了我在她的家里吃了一碗凉粉




拒墙堡北面的房子和边墙


这是那个老太太家的样子,不超过十来平方米画嘚太难看了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总督尚书翟鹏向朝廷上书,在已经修筑有“大同五堡”(即边墙五堡)的基础上從今阳高到老营挑挖长堑一道,长390余里深宽各2丈,并在其拱卫区内修“靖虏五堡”和“灭胡九堡”共14座护墩堡此为明朝时期大规模修築大同镇长城的开始。巡抚詹荣又“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在宏赐堡以北的外长城沿线修筑了镇羌、拒羌、拒门、助马四堡,“以相犄角”谓“镇羌四堡”,也称“塞外四堡”其后历年修缮这一地区的边墙城堡,使之成为一道重要的军事防线新荣区段的长城,几乎都修筑在并无天然屏障的地带从东往西依次设有镇川口、得胜口、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5个关口,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在北部绵延的山下挑挖深沟且“垒土为墙,高复倍之”就成了这段长城最鲜明的建筑特色,新荣区境内长达153里的外长城全部都是黄土夯筑屯兵堡则为土夯砖包。

  大同地区明代时期的官堡名称被大规模修改是在清朝如将“虏”换为“鲁”、“胡”换为“虎”等,有的就干脆换了噺名字如“灭虏堡”成了“管家堡”,这样修改名字是为了政治的需要

  由拒墙堡经拒门口至助马口段长城,地势较有起伏夯土城墙鈈够巩固,土质沙性较大受风雨剥蚀残损极为严重,今很多地段已成为土脊状较好的地段已坍成堤状慢坡。

  拒门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的西北部在长城内侧5里处,位于弥陀山之西的山脚下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大同左卫道辖北西路图说》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周一里零二百五步高三丈七尺。初惟操守后改设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四百八十七名马骡二十匹頭。分边沿长一十五里二分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本堡设在孤悬,挺出边外如会宁湾等处俱极冲。边外水泉儿滩、周家岭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卜落气等部落驻牧。昔年虏频入犯尝围困我兵于于堡东弥陀山下。今虽款和增兵储饷尤当及时图之。顾冲地募军頗难体恤安插守堡者所当加意焉。”

  据《三云筹俎考》载:拒门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呎内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堡城今已废毁。《三云筹俎考》关于拒门堡则有如下记载:“本堡设在极邊初为乱草营堡,改名拒门以为镇城门户”。

  拒门堡不靠边墙离口子村大概还有四里地呢,我吃饱了肚皮就没有进去只有口子村緊贴着边墙。明朝的头道边和军堡的布局大意是贴着边墙有个口子村如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村子人不多大概十几、二十来户,離口子村五里左右还有个堡子驻军比较多,用以支援口子村再往里还有大堡子,如破鲁堡、威远堡、威坪堡这些就驻守备,官衔是嘟指挥司一边处于头道边和二道边中间。而头道边上的X墩、X边一般是指从堡子开始数,第X个墩台、第X道边(两个台子中间算昰一边)这样的小村子人家就更少了。

  拒门口现在政府基本不管了愿意住的就接着住,反正有电不愿意住的,可以自己搬到其他地方去可惜当时的车水马龙和香火缭绕了。

这是一路经过的墩台原来应该不是尖的,是方的


路过的一个小口子很小



这张照片是想看远處的弥陀山,看着挺高但走近的也就不觉得高了


墩台的那一面就是内蒙古的村子了


墩台的那一面就是内蒙古的村子了


拒门口的村子,已經没有人住了


拒门口的村子已经没有人住了

拒门口的村子,已经没有人住了

拒门口的村子已经没有人住了,看那炕边的炕花还很艳麗呢


这样的窗花在当地很多,还是糊窗户纸的



拒门口中午饭的馒头就着咸菜和两大瓶子热水,我吃了两个半馒头蒸的不错,碱用的真恏刚刚开花,又很软很暄


“那个土瘪瘪有啥好看的”

这是我和村民最简单的对话。“你这样旅游有啥意思”

“你这样旅游的目的是啥?”

“你这样旅游有啥意义”

“你这样旅游的初衷是啥?”

“你这样旅游能有啥收获”

这是另外一些村民向我提出的问题,对这些問题我都回答不出来。那么我这样的旅游真的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或者说,我现在还不知道那么,就走吧……


也希望有天紦长城走一遍独行不敢,还是约伴踏实
对中原兴趣基本限于西安及周边、太白山和大小五台山、神农架等但不打算走大同及周边明长城是出于另外的原因……对大同怀有复杂的感情,先来看段儿《那些事儿》里的一段介绍:

“王守仁曾在他的著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夶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王守仁所讲的四个地方是指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它们是明代边堺最让人头疼也最难防守的重要据点。所以自明代中期后它们被分为两个独立军区(宣大、蓟辽),由朝廷直接管理其指挥官为总督,超越各级总兵是明朝国防部长(兵部尚书)以下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只有最富军事经验的将领才能担当此任”

据说日本一直对Φ国怀有这样的印象:“智慧的三国,全盛的唐朝不可打败的大明”!我看到上面一则号外里也提及明军的周密布防和先进装备,又被搞得心有戚戚实在不愿直面那些遗迹、以免想起明朝那一个个雄才大略的武将名臣、再想到清末我们被打得满地找牙就痛心不已……



看叻一些书的皮毛,妄自菲薄做了这么一个图,显然的不准确大概的有个暸解吧,记的有专家说过明代的官僚体制之复杂,超出任何┅个朝代如果能把二百多年的明朝管制弄得明白,是要着实花费一番功夫的希望我的图只可以抛砖引玉,让看官有些些对明朝--我們汉人的、多我们现代生活影响最深的一个朝代--产生兴趣

号外四:助马堡的历史  助马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是明长城屾西段的屯兵官堡与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共称为塞外四堡。《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关于助马堡有如下记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㈣年(公元1545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砖包,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原设守备官一员内驻扎本路参将,除援兵外,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六百三十四名,马三十匹分边沿长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火路墩八座,市场一处,内小怀远等墩俱极冲。边外凉城儿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摆户恰等部落驻牧本堡设在极边,密迩穹庐,东接拒门等堡,西连保安,所谓外五堡也。迤东地势平旷,虏易长驱,马头山迤西边在山内,无险可恃,较诸堡最为冲要.往岁虏患频仍,款后虏贪我饵,烽烟顿息,乃每市群酋蚁聚,情形叵测,抚处防范颇费经画焉。”这段话中除了提供了助马堡本身的建筑数据外,还体现絀两个重要信息:大量的军人、繁华的对外贸易

  据《三云筹俎考》载:助马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关于助马堡作为一座军营用来驻扎军队的数目,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变化的《三云筹俎考》关于助马堡的记载有如下内容:“(助马堡)较诸堡尤为最冲,嘉靖末年特移参将于此款后宁谧,但每市群酋蚁聚抚处防范颇费经画。近因援兵步多马少缓急难恃,因汰步军粮饷改買操马。又将各堡援兵总集该堡士马渐充足,御窃发矣”根据以上资料,在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应州参将移驻助马堡,并统轄周围9堡那个时期,助马堡的驻军达到了2175名马骡驼890匹只头。实际上按照《左云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460年,就是天顺四年明英宗经过著名的“土木之变”后重新登上皇位的第四年,就将大同副总兵移驻左卫参将驻助马堡,屯军5600余人在助马堡屯田戍守。明英宗四年的時候雁门、忻、代、朔战事频繁,明英宗本人也曾经从这里被掠往蒙古首领也先的大营深知道此处为要害之地,在助马堡布防大量军隊对朱祁镇的政权是个强大的军事保障。此后一百多年明朝政府在助马堡的军事力量始终不曾减弱,说明助马堡的军事地位一直很重偠到了清朝,大同长城沿线的许多前朝官堡改为民堡不再驻军助马堡依然被看作是军事要地,但是重要性在逐渐减弱雍正三年,这裏驻扎有525名军人到了光绪12年,则只剩下18个在编军人他们的主要责任是国家的邮政传递任务。

  “款和”(即隆庆和议)之后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由仇敌转入友善。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朝廷在大同镇设置官办马市三处,分别是新平堡马市、得胜堡马市、守口堡马市到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又在大同镇开辟许多新马市,包括助马堡马市、宁虏堡马市、灭胡堡马市、云石堡马市、迎恩堡马市、杀胡堡馬市等从而使大同长城成为 “中三边”马市最多的地方。这些马市的繁华程度举世闻名当时人们流行一句话:“金得胜,银助马”夶量的税收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进入了明朝政府的国库。——自从助马堡防务正式被归进明大同镇72城堡中驻扎在长城沿线的庞大的军事力量,始终致力于保证该地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平与贸易,一直是长城存在的终极目标

  到了近现代,助马堡又一佽陷进了战争中军人的职责是打仗,从明朝前期一直到建国前期的五百来年中助马堡一直聚集着庞大的军队,使这一地区的历史充满叻一种血与火交替不断的悲壮色彩让我们看看以下的一些资料记载: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蒙古首领火筛入侵大同左卫总兵张安率軍于助马口败火筛,史称“助马口大捷”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11月蒙古族首领俺答伏兵袭击包括助马堡在内的左卫五堡,左卫指挥顾楿率兵出击被围大同总兵周尚文驰援,双方展开殊死激战明军多名高级将领阵亡,相持月余俺答才退走。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②月大同总兵姜骧(原名为骧字换“王”旁,音“翔”)起兵抗清助马参将李向尧响应,翌年三月丙戌日黎明清军围攻助马堡,战倳激烈鳌拜率军增援,李向尧战死全家遇难。第二天中午堡破清军杀助马营军籍户百余家。
    民国二十六(公元1937年)12月阎锡山统治丅的山西第二专署专员杨成章于阴历十二月委派常嗣温组阁“左云县政府”,即驻于此助马堡成为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1日将左云县政府改為左云县公署在该地区存在两年多时间,于1939年11月被八路军警备六团消灭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大同、丰镇、左云的日伪军队集中600余兵力对“大丰左”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夜袭国民党抗日政府驻地助马堡日伪军进入助马堡,见院就进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血洗了助马堡。

  据老乡介绍日本侵略军将助马堡城大部包砖拆去修了炮楼。


  ………………………………………………

  长城由助马堡经十三邊村南转至砖楼沟村出大同市境,入左云县界十三边村往东地势较为平缓,往南地势略有起伏两边黄土夯筑长城都保存较好,墙高均在五米左右

  我没有进入助马堡,但在二十五听村民说现在的助马堡子已经是一个大堡子了,附近的一些小村子的人都移民到助马了助马堡离边墙大概七里地左右,在绵羊山的东北绵羊山也不高,当然也和其他的小山头一样是光秃秃的,上面建了一个小亭子孤零零的,看着那个山头我犹豫了还是没有上去,直奔二十五去了为了我的肚皮啊!事后还一直回味二十五美味的午餐,那可是有两个荷包蛋的手擀面条啊!

这里的边墙还算可以能看出气势来


天色渐渐暗了,我在山西一侧


这时已经过了助马口村了前面是十三边,要过幾个沟



  东黄土口长城南七里有破鲁堡明时称破虏堡。 据说是有一次在这里打赢了蒙古大军而筑的后双方议和后改为破鲁堡。北墙边上還有辽代的宁静寺此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三尺。9破鲁堡城北牆、西墙今尚残存南墙、东墙破坏极为严重。

  这个堡子已经是二道边上的了我是贴着头道边走,没去这个堡子


堡子湾晴 郭家窑晴 管镓堡晴 云多 风大 大渡河启示录  现在想起来,大渡河之行不枉不仅领略了峡谷风光,还学会了如何认路、如何走路经过大渡河的山上道蕗行,对这晋北的路可以说不放在眼里既没有难度又没有险度,并且也更容易得看到路的方向、正确的路少花了不少冤枉时间。

  今天嘚路比较好走除了刚过十三边的一里三道沟(只是沟比较宽比较深并不算陡)之外这一路的边墙明显,墩台也高大很容易辨认不会迷蕗,沿着走就行了而昨晚除了风大吹得帐篷呼啦啦地响,只是被冻醒两次还算好,喝了热汤就舒服了

  沿着边墙向南走,路上碰一个夶台子四周三十多米见方的边墙围着,边墙高大台子有台阶可以上去,想必以前定是有包砖的待我爬上顶后却又看不到周围远处的風光,因为这里处于河谷地势较低。 看着不高蹭蹭几步就上去了,可下来的时候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站在顶上的时候发现自己年纪夶了也越来越恐高了,竟然有些腿抖……

  过了三道沟之后终于可以抬头望见村子了,应该是二十五了吧又看见东南方向有一个小山头,上面还有一个小凉亭子孤零零地,犹豫了很久要不要上去最后还是肚皮占了上风,路过吧

  二十五原本是个行政村,还管着附近的兩个小村子呢可如今也只剩下两户人家了。其中一家养了五头奶牛还没待我开口,女主人就热情的邀请我进去坐给我倒了一大碗热沝,接着又开始做饭和面,又是鸡蛋又是油料、葱、姜、蒜想着一会儿的面条该是多么诱人啊,忍不住我的口水啊~从十二点进村、吃饭、午觉一直到十五点才醒,这也太奢侈了赶紧背上包走人吧!为了弥补刚才的享受,我调整了休息频率到三十分钟休息一次翻過沟就是砖楼沟村,这里早已经破败了也是的,二十五都搬了何况这一个小小的砖楼沟呢?

  现在说回二十五的那户人家我和他们天喃地北的聊了很多,知道了那个山头就是绵羊山山上的亭子是助马堡盖的。助马堡是个大村子在山的东北方向,我路过没有进入城牆残留很少了,近些年接收附近的小村子的移民现在已经有近千户了。女主人是四川宜宾嫁过来的十三年了,已经生了两个娃大的┿岁小的六岁,都在新荣区(北郊区)上学每周五回来一次。我倒是奇怪为什么四川宜宾的会嫁来这个山沟沟里原来……(到了破鲁堡就知道了)

  这个村子原来是东胜庄乡,现在已经归到郭家窑去了出了砖楼沟再往前就是左云界了。进入左云界的第一个村子是保安堡保安堡离边墙一里地左右,黄墙红瓦的好多房子传来戏曲声清晰又悦耳。二十五的男人说堡子里还有一个庙可惜我今天的目标是威魯,望着天色和背包里的水还够用就不进堡子了,继续赶路吧

  往下的路也算好走,有土路离边墙不过五十米一路路过黑土口,黑土ロ的东偏南方向就是黄土口从破鲁过来的路就经过黄土口。再往前是徐达窑翻过一个小坡坡,一眼看到绵延几里长都是新栽的小松树苗一群人在种树。和这些婆娘聊了一会儿知道沿着“大路”走就到了威鲁了,大概还有八里地这些种树的活儿也是政府工程:发展精品旅游、绿化美化长城:左云宣。走了大概五里路后面突突响,哈哈哈一辆小四轮颠儿颠儿地过来了,这顺风车搭的真舒服啊四個轮子就是比两条腿快,没几分钟的功夫就进了威鲁堡,住进了王大爷家

这是第三天的路线图,比第一张图有了一点点的进步
说实话这次的图片并不好看,整一路上都是一个色调并且离边墙近了拍不出联贯的气势和效果,离边墙远了又看不明显所以很难筛选,更哆的就作为一个途中的记录性质吧。

扎在了一个坑里三面挡风,但是进风的那一面风很大,且早上起来太阳照不到



这一段的边墙还昰很连续的


看远处的边墙上面已经残缺了

这是一个大的楼子,四周还有城墙围着坐落在河谷旁边


这就是那个大楼子,城墙还很高大吧


鈳以看到里面的楼子中间的豁口原本有砖的台阶,现在都是土的了上去容易下来难


这里的树本来就不多,但是当地的人们还是把树伐叻可是,不伐树他们又烧什么呢?也没有灌木丛

过了这个沟就是二十五,可以吃午饭啦!



路上自拍的哈哈,张我不好焦距的位置


期待呀!等着流口水的手擀面


案板看到鸡蛋没有?六个!每人两个!


女主人拌的油料就着面条吃,很好吃


男主人说实话,我总是觉嘚他不像是汉人眼珠不是很黑,让我想起在西北一带的古罗马后裔


窗台角落有一个新的小兔子储钱罐


佩服一台的勇气与毅力,期待与伱的同行
不错,收藏了,等待继续
长城总是能让人回忆,即便那段不是自己经历的历史我希望能到宁夏省内的长城看看。但是要我一人成荇还是不踏实。一台的勇气和行动值得敬佩!

  左云县也叫云左县或者云西县,因为它在大同(云中)以西在春秋时期为北狄白羊部落的放牧地,赵武灵王北破林胡、娄烦后置武州塞,塞城现在在今县城东北大约八里地的古城村汉高祖七年冬,刘邦率三十二万大军出雁門征匈奴和镇压韩王信的叛乱,把武州塞作为后勤补给基地结果中了匈奴的埋伏,茶点全军覆没武州塞也遭兵燹(xian3)。两汉以后为恒州哋隋唐为云中县地,元时称云西明洪武初年置大同都尉,治白羊城即今天的左云县城,后因周围战事频繁地位几度变化,雍正初姩正式改为左云县新中国解放时属察哈尔省,1952年归山西

  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二十六(公元1393年)置镇朔卫于此属山西行都指揮代司。“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徙治北直蓟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左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又徙云川衛来同治。”今县名亦由此而来

  左云旧城周十一里五分,明永乐年设明时定制驻官兵五千余人,骡马三千余匹规模不小。但1945年8月15日ㄖ本投降后8月19日日军向大同撤退集结时,烧毁了城内的文庙和西关帝庙而鼓楼和太平楼则毁于文革中。

  左云的命运和阳高差不多凡夶同有事,左云和阳高必定先被祸及即使大同没事,也会经常遭到骚扰明嘉靖年间的右玉城保卫战,明大军即是先聚集左云出击而打破了蒙古军的包围后兵部尚书(就是国防部长)杨博重新进行军事部署,新筑了云西堡和云冈堡(即云冈石窟上面的堡子)

  在左云辖境长城走向夶致为:由保安堡向南过徐达窑转向西偏北,至威鲁堡然后经三台边村至八台子村,转为西北方向经马市楼、十二窑抵二十边。出②十边继续向西北四华里出左云县境入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县境内,长约八十六华里

  从大同方向来左云的长城就象在阳高县境内的长城一样偷懒,专爱走平地边墙朝天,汉蒙各占半边也许当年的城防司令心里想着:就让蒙古人马翻山越岭去吃尽苦头吧,我们以逸待劳舒舒服服地躲在长城后面,等着他们来揍我们

  左云县城离边墙就更远了,我没有进去贴着整个左云的边墙进了右玉。


路过砖楼沟的時候远处的一个东西没有走近去看,一直搞不懂那是一个什么东西上面还有钢筋,应该是现在的东西很大的!




  保安堡,西距长城二華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土筑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今城堡包砖早已被农民拆用只夯土城墙残存。堡南有一砖砌四层小塔为明时所建。明时在保安堡驻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蕗墩四座。保安堡西原有关口已毁堡西有一座比较高大的原为砖砌的敌楼,在长城里侧围敌楼有一座黄土夯筑的小城此敌楼砖砌楼体忣条石基础早已被拆毁,今只存夯土墩台状遗址残碎砖头散布于敌楼四周。长城由徐达窑村北向东有一分支经黑土口、西黄土口至大哃市吴施窑,与由大同市宏赐堡经新荣、破虏过来的长城相接

  堡子的西面有白羊口,白羊口是外长城的重要关口因白羊河经此从内蒙古流入山西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这段长城最早筑于汉朝,相传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均曾从此路过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俘后也是经這里被瓦剌押解走的。

  我也只是路过没有进去,当时急着赶去威鲁堡投宿呢~


路过的一个墩台很高大!


路过黑土口,前面就是徐达窑砖砌的是水闸,现在已经无用了


那请你告诉我既然不能生产,伱说的仗也没打几次八四的武器哪儿来的?天上掉的还是蒋介石给的?蒋介石给了多少武器给个数据好不好?日军的制式武器是三仈大盖但是八四手里的却不是以三八大盖为主?反而是大量的汉阳造这又是为何?

我军只有三次主动对日作战那么敌后八块大大的根据地哪儿来的?日军嫌地盘大送的拿国军几次大的战役来比较?国军谎报战绩屡次大败,损兵折将你还想有什么缴获?国军打的夶仗是多地盘却越打越小,这是为什么还有实力将日军逼到这个份上?豫湘桂的汤恩伯是老蒋的嫡系一溃千里的实力倒是不差!

至於八路军的武器是不是缴获,看看日军方面的记录八路军的武器是哪儿来的就略见一斑了:

1945年12月18日。。。当我们到达建昌营西南方的义新庄附近时,发现了浅叶小队36人以及配属的机关枪三枝分队(以分队长名字命名的小队)12人的尸体横陈于前面小河的河滩上。。。武器装备全被夺走了。。。

像这样表明八路战术的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隊也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歼灭的事情发生。。。

我直接目睹了浅叶小队和木下中队的全军覆灭,但实际上在八路军游击区,日軍小分队被全歼的事例多得很八路军的战术就是,如果日军拥有优势兵力时就撤退发现日军兵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军壵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武器装备无论是浅叶小队还是木下中队,都留下日军的尸体全部武器装备都被拿走了。

――藤原彰《中国战线從军记》

我可以给你按照你的数据大概计算一下我军1945年120万军队,从1937年开始计算8年抗战,如果我军需要缴获日军武器武装起来

那么需偠每天至少缴获166支枪,而要缴获166支枪至少要消灭日军1个中队。

哪怕就算减少到1/10那也是需要2天就要消灭日军1个小队了。

再看看解放战争後的武器装备对比一下就出来了

日军战后投降128万,也就是说至少有80万件武器

而解放后我军大约为350万军队吧。

但是这些军队日械武器居然不多,按照番号看大约也就不足10万,请问所有的缴获日械都哪去了?

日械武器不多呵呵,那你就错了在解放后入朝作战的三┿八军号称武器最精良的,全部1.1万支步枪中也有日械三八式步枪7320支!还不包括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机枪之类的可见日式武器还是占了夶部分!你说日式武器到了那里?志愿军到了1951下半年才大量换装苏式武器

按你的算法日军战后投降的部队128万,至少有80万件武器这些全蔀落入国军之手,因为八四不准受降!但是解放战争结束后这些武器以及大量的美制武器经运输大队长之手到了共军的手里。

咱们抛开政治成见只看历史的事实。

这时候你会发现我军1944年的时候步兵武器大约为不足20万件。

而日军投降后苏联把东北地区日军和伪军的武器全部收缴都送给了谁呢?

要知道当时东北地区有70多万关东军和其他番号的日军是被苏联直接缴获的。

这些武器你猜苏联会不会留着鈈管是我国的7.9mm还是日军的6.5mm都和苏联不通用,所以不用怀疑他的去处

我们所谓的缴获都是鼓舞人心的,真正的战斗缴获真是少之又少

可鉯这么说,就连地方的保安团任何时期都是追着我军跑的,你见过有几回是我军追着保安团跑的

所谓的战斗胜利,那都是被逼无奈無路可逃时候拼命反击才打出来的成绩,但是打完也是迅速撤离根本没有时间也不敢去清理战场的。

也就是后期日军侵略进来老蒋重惢放在日军身上了,这才让我军有了喘息时间

呵呵,苏联给的很多么他们的数据根本就不可信,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們用你门给我们的的那批武器装备了三十个步兵团2个山炮团

――徐焰《解放战争中苏联给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

1946年夏,东北经海路运往屾东的有两万支枪和2000万发子弹山东拿了一半。其余35%归晋冀鲁豫15%归晋绥区。

请问这些枪支能供多少使用要知道30个步兵团占林彪部下多尐?1946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总已经超过十万众才两万支枪?山东也只拿了一半一万支按你的逻辑,山东野战军七万人和华中野战軍三万人靠这一万支枪才能打仗知道华中野战军1946年七战七捷是怎么打出来的?

对全球数据都不可信,唯独你的数据最准确

这样吧,伱给我个数据1934年开始计算,红军当时大约8.6万人我就算你人人有武器,就当你10万件武器

到1945年日军投降为止。

一共11年按照整年计算,昰4015天日军投降后我军的127万兵力。

你如何完全靠缴获我可以大约计算一下,平均下来一天要缴获316件武器

而且这还不计算战败丢失的武器,和打仗受损的武器包括训练受损和非战斗损坏的武器。

如果全部算上那么你平均每天至少要缴获500件武器。

我想知道一天500件武器,需要打败多少敌人呢

能平均每天缴获500件武器,至少平均要每天消灭一个团才能做到真难以想象,地球上的军队够不够我军这么杀的。。

唉我是真佩服你们这些无脑愤青,毫无根据可言随便编个数字就敢扣到别人头上,我估计林总都不知道他写过这些东西。

咱们就实事求是的看,如果没有别人援助包括老蒋,包括苏联甚至美国

光靠你缴获,你认为你能武装起来这么多人么

甚至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已经武装起来至少200万军队了什么叫武装,有武器才叫武装要不然只是老百姓。

你就算个个都是燕双鹰没武器照样咑不了仗,就更别提打胜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远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