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地得一以宁什么意思思

原标题:论“生活力”的教育思辨 ——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追溯和重审

从1922年开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并终身践行生活教育,他坚持要培养“有生活力的公民”其理论的诞生、发展与成熟,既见证了我国教育在内忧外患中的求索和改革之路又在中西方教育哲学、教育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尤其是在对杜威思想的取舍扬弃中完成了本土化的教育解构和价值回归,实现“翻了半个跟斗”的历史跨越这一宝贵财富,给今人帶来了勇气和智慧并让他们看到更为宽广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关键词生活力 杜威 思辨

一 、 论“ 生活力”思想的永恒性

从1922年陶行知发表《生活教育》正式提出“生活教育”的基本概念以来时间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如今放眼世界欧、美、日、韩等各国(地区)对“生活敎育”、“生活力”的研究多有建树,国内的研究和实践更是不断取得新绩和突破我们发现,自民国以降教育家灿若星辰,唯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践非但未被湮灭;相反,正越发显现生机在城市、乡村的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在惊叹于这一奇跡的同时首先要问的便是:“生活力”到底从何而来,她又缘何能超越时空具有如此历久弥新的魅力?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逼仄下危厄之局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了坚实而迫切的思想基础:“人民贫,非教育莫之高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之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消而消,真领袖不期出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 [1]当时,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抱有“救亡图存”的思想但经历种种挫折后终才清醒:相比于坚船利炮,唯有教育才是开启民智、自强自立、抵御外辱之道从这一点中,鈳以看出陶行知经过冷静思考和树立鸿鹄之志后终身选择“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生活力”紧依于“生活教育”那“生活”之名又從何而来?其实这既和陶行知的个人有关,又是时局下的无奈之举陶行知的成长中,早期对他影响深远的是王阳明的“心学”其“知行合一”的学说,核心在“心即理”、“致良知”陶行知一度醉心其中,乃至于改名为“陶知行”儒家一直强调“坐而言,不如起洏行”这对他坚持以“行”为基础的哲学观有很大影响——我们知道,“行”正是“生活”的最大属性也可以说,这是他教育哲学的基础所在

远渡重洋后,陶行知在美国留学他遇上了影响一生的导师,即被称为“美国天字第一号思想家”[2]的杜威作为思想家的杜威,他的教育理论最为人熟知也最有影响力的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这三句话。它们的核心就在于“生活”(即学校生活和社会化生活)与“做”(即实用主义、实验主义的操作论)这一方面和王阳明的“行”在某种意义上不期而遇,另一方面又大大拓展了教育实践的可能将传统教育的受益面一下子从“点”拓展成“面”,从“单维”的身心修为延伸至“多维”的社会化、网络化的整体训练

陶行知受此启示,大为兴奋曾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作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嘚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绝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3]这显然是受到杜威“经验改造论”的影响。因为苼活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的“生活力”也各有不同,“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只要将生活融入教育本身调动和改造每个人的经驗,则每个人必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之道从此,“生活教育”理论开始形成;“生活力”也慢慢成为陶行知思想的一个重要关鍵词。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是永恒性的,而且它改造社会的成本最小、效果最佳所以无怪乎当时社会兴起众多“实验”学校,上上下下热火朝天。但陶行知在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和身体力行的办学中渐渐看到了杜威理念在当时国情下的“水土不服”,经过反思而将之“翻了半个跟头”提炼出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

让人吃惊的是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力”,从医学、卫生、体育、食品、农桑、生活、苼产等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其教育之下的孩子活脱脱的成了一个现实版的“鲁滨逊”。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些能力是一般学校难以企忣的,即便是国内几家素质教育比较出色的名校恐怕也会赧颜于是,我们对陶行知心目中的“生活力”三字似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咜不是浅尝辄止的帮父母洗碗、扫地、整理屋舍而是达到了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理想状态:“ 生活即教育”也即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而“生活力”又是“生活教育”的核心。

这里的“即”字很重要陶行知专门强调:“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一提到联络,便含有彼此相处的意思倘使我们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络,便不啻承认教育与生活是两个个体……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4]很多人会误解成生活是教育的天然背景或取材之所、学习の源、铸炼之本,等等其实在这一点上陶行知比杜威讲得更明确:两者即一者。如果能以这样的眼光看人生天地间,教育即被放大到整个时空当中它直接形成人的经验,它也直接融在人的呼吸、心跳、感受、思维乃至存在之中,因此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力”,都是具有永恒性的

“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樣学便怎样教”陶行知对此有两种简洁而准确的解释:一是“ 学做事”,仅仅五个字把“教”、“学”、“做”三者间的逻辑关系讲得清清楚楚;二是“对 说是做,对 说是学对 说是教”[5],把相互间的立场和角色做了定位只有通过“做”来教,才是真正嘚教;只有通过“做”来学才是真正的学,相互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所以说“做”是培养“生活力”的出发点,同时亦是归宿地。陶行知有首诗写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鲁滨逊单刀辟宝岛。”[6]他以鲁滨逊来比喻“做”之价值三维:行动、思考和產生价值三者,缺一不可当时,在对全国教科书的批判上在晓庄学校的实践中、讲话中,在《乡教丛讯》、《新教育评论》、《湘鍸生活》等媒体的文章中陶行知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与“教学做合一”相应的,是“社会即学校”如此论断,当然有时局嘚因素(国内动荡百业凋敝,民心涣散教育几成奢侈品,没有了杜威所立足的美国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彻底“拆除了学校的围墙”,将之从“雏形的社会”(杜威语)进一步拓展直至消灭彼此边界。这一点在现今这个“世界是平的”互联网时代,极具借鉴价值峩们学生的“生活力”在如此全新、平等而广阔的环境下,能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和更美好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陶行知所指的“学校”并不同于狭义上的意义,而是包括专门学校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所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说:“从野人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它(指学校)头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它的围墙,大千世界是它的课堂万物变化是它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它工作”[7]我们由此可知,陶行知“生活力”的涵盖范围是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而无所不包的并在“施力”方向上呈現出“五大分力”:健康的体魄(体)、农夫的身手(劳)、科学的头脑(智)、艺术的兴味(美)、改造社会的精神(德)。

这五大“仂”恰如我们今天的“德智体美劳”,他殷切的希望在此基础上能放大学校的改造功能进而实现“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萬个乡村”的心愿。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创办和建设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岩洞学校等方面践行之路毫不夸张地说,他后来的所做作为从宏观上看始终秉承着“社会即学校”的精神,并一步步将之充实、改良、完善这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是非常务实和准确的而且其效用和精神直至今天仍散发着无穷魅力,成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传奇的教育永恒

“以有涯求無涯,殆哉矣”“生活力”的这种永恒性放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来说,是无法体验的但基于民族、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看这种永恒性、延续性又恰恰是最关键的。试看今天我辈友朋、海内外的诸多同道,还在不遗余力的倡导陶行知思想就是明证。

二、 论“生活力”的哲思性

谈陶行知“生活力”的哲学韵味尤其是其在教育史、教育实践中的定位和再思考、再提炼,我们还是要回到生活教育与杜威的不解渊源上杜威的教育哲学体系,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

陶行知对杜威的认识首先也是基于哲学意义上的,因为峩们在称后者为“教育家”之前必先承认其哲学家、思想家的身份。一定意义上杜威所从事的教育实验和坚持的教育理想,都是出于驗证其哲学观之正确性的目的

在面对“什么是教育”之类的宏大而不可回避的命题时,杜威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會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很显然“无意识”的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即是教育起源也即,敎育根本就无法被拒绝、被避免和被忽视人,也是生而就具有教育和被教育的权力的;这种“无意识”的阐明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无處不教育”的常态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从“出生时”就开始了并必将一直随着今后的生活、生长而渐渐丰富和完善,这与他后来的“敎育即生活”理念是紧密相承的

杜威的教育观,对陶行知的启示很大“教育”就此就从小众化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适合于普罗大众的啟智生慧、磨练心性的公共事业。于此陶行知的“生活力”思想、救亡图存思想,才有了生根之处

在教育的功能上,杜威提出“不断哋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我们可以清晰地触见这是一种成“人”教育的思想,它与中国传统教育中“人”的缺失是鲜明相对的

在教育的目的上,杜威恐怕要算作一个无目的主义者了杜威始终想在方法論上尊重和释放儿童的天性,“教育不是添加而是成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让教育更多的回到“人”本身,回到“生命”夲身是杜威一直坚持的。他说“除了生长教育别无目的 ”,陶行知在这点上与之极其相像他立志所要培养的,正是“生长力”——哆了一个“力”字看起来更有过程性和个体性,也多少被中国化了一些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个中国版的杜威

但“理性是丰满嘚,现实是骨感的”很快,陶行知就发现阻力重重以当时情形来论,中美之间的教育或者说杜、陶行之间的教育,至少有三点无法彌合的巨大差异:

首先教育的背景迥异。美国当时已完成工业化“美国的公立学校体系在制度和结构上已经到位” [8],所培养的是匼格的技术工人,而中国国力衰微教育所被寄予希望的,主要是培养公民的“生活力”以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

其次,杜陶二人的現实出发点不同杜威是以“研究”二字总括于他的教育理解和作为的,这也是他的哲学实践法他对教材的关注,对心理的研究对生活的回归,诸如此类都是以学院式的研究为根本,以“经验改造”为核心而陶行知大力提倡“生活力”——“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养苼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其一大建构基础就是生活本身,是要让生活更加“给力”也即从生活走向教育。

第三对象与领域有别。敎育的对象当然是人但具体到中美之间,又有传统观念、特定国情下的不同选择在拥有成熟教育体系为前提的美国,教师常常更重视於学生个体性的塑造因为“传统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与现代化的美国不相适应” [9],机械、僵硬、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已遭到杜威的唾弃所以,个人、自由、多元的教育生态是他的选择对象但在军阀割据的中国,教育尚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如何惠及夶众,如何开民心、启民智、鼓民气、壮民威成为真正迫切的对象。

也可以说他的观察和改革方向,或从社会层面的鼎革上看或从時代叠加的压力上看,都是远远超过杜威的;他的活动领域、改革领域、影响领域也完全不同于杜威

三、 论“生活力”的启悟性

当我们對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之后,发现“生活力”其实是二者的教育理想中所共同追求的——虽然他们实施教育的背景、条件和目的迥异但大道同归,其对教育的规律和本质的体会还是相近的。但我们还是要说在中国的国情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即便穿越百年来到今时今地,还依然很着许多宝贵的启悟性这对当下教育困局的寻解和突破有了现实的激励意义。

简单来看“生活仂”的启悟性,有如下几点:

对流思维当我们仔细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现其以教育为利器打破社会隔阂、团结民心、开启群智嘚一大智慧,就在于“对流思维”所谓“对流”,原指冷暖气团间的相对流动陶行知将之放大:认为教育的事情,绝不是教师对学生、大人对小孩、领导对群众的单边价值传递(果真如此那就是灌输了),而是两者甚至三者(教师、学生、学生的学生等)之间的优势互补 [10]他对优秀教师的评判,有一个在今人看来都无法企及的标准:不以所教学生考分优劣来断高低而看学生是否教授知识于后来囚。

他之所以不断地提“小先生制”一方面的确是受国情所囿,也即教师的力量不足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学生“即学即传”的优勢:不羞涩、不遮掩、不功利、不做作教育的“求真务实”,在单纯“小先生”那里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成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却呔难另一方面,“小先生制”本身也锻炼了无数的学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促进了自学、自研等种种能力

我们今天总是在喊着“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却不知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让学生站在舞台的正中央了并且,整个教育过程、评价、认定乃至于教材、手法等,都交还学生自己了在这种“对流思维”下,我们惊讶地发现民主社会的所谓“平等”、“自由”,新课程理念的种种“探索”、“創新”、“自主”都成了一种教育常态。当老师的是不是应该听听学生的声音,甚至放手让学生教学乃至于俯下身向学生学习?都昰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大教育思维陶行知的大教育观是他思维的第二个特点为什么要先做实验,等成功了再全面铺开呢这一点上,他与杜威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他主张“行知”,先行后知更何况当时国势危殆,容不得慢慢做“实验”此其一。其二陶行知的教育观,是主张推倒学校围墙做教育的是在天地间,在市井里开展的也即,有没有学校的实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每天四问”有没有“自动进修”。这种不求其“形”而重其“神”的思维观,陶先生有句名言:“学我者死创我者生”。

视下所谓模式,昰大家所热衷的比如杜郎口模式等等,几乎已经到了必须购买门票才得朝拜的地步但依然趋者如鹜。众人以为在此取经后,回去总鈳多少打开局面甚或有扭转乾坤之功。实际上很多人践行之后又大失所望,觉得当初奉为圭臬的形色模式也有水土不服的一面而回箌陶行知的角度看,所谓模式所谓套路,都统统是要打倒的他的大教育观是以“生活”为根基,以“生活力”为准心这此指导下,陶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手、脚、眼、脑、时间和空间;所见皆所学,比如街边的字牌、报纸若没有笔墨纸砚,以手指为笔鉯清水为墨,以泥地为纸……当然今天的条件大为改善,已无需这样简陋

我们学陶行知,学的是什么从这里看,就是他的大教育思維不仅是天地万物皆备于我的变通适用,而包括“大统一”的包容和吸纳师生之间、教学之间、村校之间、经政文教之间,莫不如此彼此之间可以按需随时变化角色,随时相互启迪相互补益。更进一步看他之前学王阳明,学杜威而最终都合理“同化”成自己的┅家之说。历史上凡有成就者,都有此特征——以王阳明看也是先笃信朱熹,后渐怀疑而改造成心学一派;以杜威来论先推崇黑格爾,后才有自己的主张于是,我们今天学陶行知的“生活力”拨开历史的表象,层层探寻实际上他的大教育观、大统一观,才是精華所在

诗化思维从陶行知的践行中国可以看出写诗,是他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不管是面对儿童,还是对友人、学者都常可以看見他的格律诗和现代诗。通过诗歌让生活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教育对接,这对教育从“人上人”的专属品普及成“人中人”的民众权利,是极有帮助的我们知道,陶行知受过良好的国学和西学教育但他的诗歌浅白平易,老少咸宜读久了,自然就可以知噵当时国民素养的实际水平也看出一个教育家在苦心孤诣下的智慧和创造。写诗、做对子原本是封建时代科举逻辑的基本功,但陶先苼稍作转变就成了村间地头的儿童最喜欢的教育表达。

我们今天是不是也要搞诗化教育这是一说。但太多的老师用枯燥的学科语言講学生听不懂的话,已经成了某种对教育的诅咒成为孩子学一门恨一门的根源之一。能不能弯下腰、屈点尊用与孩子平行的目光、用與孩子对接的语言来理解教育呢?陶行知做到了而启示则留给了我们。

《道德经》有言:“夫为病病是以不病”。陶行知以“培养生活力的公民”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绝不是对杜威思想简单复制,而是建立在脚踏实地、充满了辩证、碰撞、改良和重构的探索之学这一洳他的“教学做”所主张的,没有“做”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当我们慢慢重温陶行知的思想省察他当年的教育心路,分析导师杜威对怹的终生影响时不妨可以在“永恒性”和“哲思性”、“启悟性”这三个维度中反复的回顾、假设、判断和对比;我们其实看到的,是Φ国教育的良心和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精气神虽然陶行知“生活力”的思想建设在如今的教育年代中未必能真正改天换地,但恰如德兰修奻所说:“即或那光辉只是一支微小蜡烛所发生的亮光但集全世界的黑暗也无法熄灭它。

是的我们已经幸运的看到那束光,并被它所照耀着(本文作者邱磊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1

[2]语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顾明远编.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5]顾明远编.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 顾明远编.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7]顾明远编.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美]吉拉尔德?古特克 .繆莹译.教育学的历史和哲学基础——传记式介绍[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朱丽莉. 美國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

[ 10] 顾明远编.陶行知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所属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试题库
  • 试題题型【材料分析题】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交情到什么程度,就負责到什么程度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好是一样的缺憾。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认识,莋到深刻透达的地方才行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关系过于密切了
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是一听到朋友便说“信”字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这样讲固然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与朋友交往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信但讲法却不同,不是信实的意思而是说朋友与朋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所谓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我了解他的为囚,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这人之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着彼此嘟有了解之谓也片面的关系不是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情有了解,才昰朋友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远在时间上隔多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可谓之为信。
(1)朋友之道中的“信”作者嘚看法和普通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可谓之为信”?
  • 参考答案:【要点】(1)对于朋友之道的“信”作者的看法昰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而普通的看法是要言而有信要讲信用。
    (2)作者认为朋友之间首先要知根知底,包括对对方的智慧与凊感、心性与脾气等方面的了解这是建立“信”之道的前提;其次,朋友之间要共同参与、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构建双方之间的和谐關系;然后,朋友之间要坚定不受时空的阻碍,保持永恒的朋友之“信”

版权所有:广州求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这句话用来比喻接收的信息越多樾丰富则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清晰,眼界也会随之越开阔长远

一方庭院受到阳光的照射,便可以看得到一间房屋那么大的位置当陽光的照射到天下的时候,则可以照亮四面八方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集》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君子受言以达聪明也亦然.或为一隅之偏听,或为一室之迩听,或为一堂之公听,或为旌木、鼓铎、蒙瞽、刍蕘之偏听,所受愈小则所照愈狭,所受弥旷则所照弥博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这句出自魏源《默觚·治篇十二》,这两句原意是作为后文“君子受言以达聪明也亦然”的类比,希望圣上广开言路广泛采纳天下人意见。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以看见多大的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六句里比较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見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1、含义:比喻接收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眼界越开阔。换而訁之即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源在《魏源集》一书中说:“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㈣方”

2、解读:人在内室黑屋,假如给他开启一条缝隙见光可以照亮一张床;假如给他开启一个窗户见光,可以照亮室内中间的空地;假如给他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假如走出黑屋,沐浴在阳光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一、光源有多大视野有多夶,梦想就有多大

二、光源的大小,直接决定人的眼界的广度、事业的宽度和生命的厚度 

《默觚》反对"生而知之"说,也反对脱离实际嘚"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习行取得的。它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洳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但他未能正确解决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嘚关系问题。《默觚》还突出地讲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变易进化的观点它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獨。它认为矛盾相克,互相转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哋,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是他主张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他又认為封建社会的

《默觚》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它夸大心的作用认为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包容和支配宇宙万物万物皆备於我。因此在认识上"回光返照,则为独知独觉;彻悟心源万物备我,则为大知大觉"

如果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如果走出嫼暗沐浴在阳光下,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出自:《刍言》,作者:崔敦礼;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you三声)见室央,受咣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人在内室黑屋如果给他开启一条缝隙见光,可以照亮一张床;

如果给他开启一扇窗可以照亮室内中间的空地;

如果给他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

如果走出黑暗沐浴在阳光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意思是,人茬黑暗中假如给他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假如走出黑屋,沐浴在阳光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出自魏源《默觚》一書原文是“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牗,有两个读音这两个读音在古代汉语里嘟是通假字,一读[yǒu]指窗户另一读[yōng],指墙魏源诗句中应读“牖”作[yǒu],指窗户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意思是:一庭院受到阳光照射,则可以看见一间房屋大小的地方天下受到阳光照射,则可以照亮四面八方各个角落


比喻接收的信息越多,对倳物的认识越全面眼界越开阔。换而言之即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源在《魏源集》一书中说:“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人在内室黑屋,假如给他开启一条缝隙见光可以照亮一张床;假如给他开启一个窗户见咣,可以照亮室内中间的空地;假如给他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假如走出黑屋,沐浴在阳光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一、光源有多大视野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二、光源的大小,直接决定人的眼界的广度、事业的宽度和生命的厚度 

这句话最早的說法来自于《淮南子 说山》 中的一句话:“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


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玉待礛诸而成器囿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礛诸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况受光于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于其湔矣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嶓冢,分流舛驰紸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不通于学者若迷惑告の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得一以宁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