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的问题

2、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原理,这是同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具有同等重要性的一个原理,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原理,它具有总括的性质,还有方法论的意义。&&&&在教材中,第四课的开始就是以这一原理为出发点的,了解物质概念,把握“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都是为这一原理服务的。世界的物质性,通过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出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认识、利用物质世界的规律性。&&&&我们可以先从总体上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并从科学和哲学两个方面证明这一原理的正确性。通过对社会的物质性的理解,进一步弄清楚这一原理的意义。
【问题解析】
一、什么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对立,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本原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所构成,一切事物和现象最初都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万事万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本质或基础?不同的哲学派别有着不同的回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有一个共同本原的哲学观点,即承认世界统一性的,叫一元论;认为世界上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本原的叫二元论(如笛卡儿),它否定了世界的统一性;多元论则认识世界上有两个以上的本原存在,如当代哲学家波普尔就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也存在根本对立,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不是统一于精神。一元论又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之分: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物质的哲学观点叫唯物主义一元论;反之,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精神的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一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机械唯物主义也存在分歧,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物质运动变化中的统一。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也有原则的区别;一方面,它肯定了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世界上一切有质的区别的事物、现象都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一)要靠科学长期、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 1、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证明;
&&&&生物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来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
&&&&2、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来证明;生命是通过化学的途径,从无生命物质演化来的,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
&&&&3、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动物进化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总之,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各个角度充分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
&&&&(二)要靠哲学长期、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1、哲学要具体提出这一问题;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或上帝,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二元论、怀疑主义、不可知论否定或回避这一问题,只能给唯心主义以可乘之机。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2、哲学要进行辨证的思考;对世界统一性问题,要从一和多、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等多方面进行辩证思考,以免陷入形而上学思维。
&&&&3、哲学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的哲学论证;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证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总之,无论是科学证明还是哲学证明,都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没有止境的。
&&&&三、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关于自然界的物质性比较好理解,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社会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又都是有意识的,那么,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呢?
&&&&(一)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从人类的产生来看,人类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实践、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劳动是一种集体行为,是一种物质活动,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这就为社会的存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社会的物质性还表现在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人类的社会存在是由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组成的,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方式就是客观的、物质的因素,是不以任何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形式和面貌,决定了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
&&&&(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原因引起的,也是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根据的
&&&&(一)它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哲学依据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和现象之间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联系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本身的联系。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对待事物的唯物论;
&&&&坚持运动变化的观点,是对待事物的辩证法。
&&&&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从调查研究入手。
&&&& (二)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前我国的最大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问题拓展】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拓展的问题有:
&&&&1、从哲学史角度了解“本体论”的产生和意义。本体论即关于世界本原的理论,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本体论思想,由此产生了哲学上不同派别的斗争。
&&&&2、对怀疑主义、二元论、多元论进行分析。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地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其表现和实质值得探讨和研究。
&&&&3、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表现为“唯物论”和“唯心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不同,而且,也表现了新、旧唯物论的不同。要分析旧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所出现的错误。> 问题详情
世界统一于存在。()A.正确B.错误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世界统一于存在。()A.正确B.错误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组织的政治联盟。(&&&)A.正确B.错误2我国最基本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A.正确B.错误3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强制和惩罚来实现的。(&&&)A.正确B.错误4政治稳定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A.正确B.错误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世界统一与存在是什么意思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哲学概念:按照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定义,是具有难以改变,但能够改变的特性.而相对于存在的不存在(虚无)则是具有难以控制,但能够控制的特性.而两者的界别存在于(无限线)的正反面上.但此界别中的正反面本不存在,故分辨的方向只在乎于其外延对该物的影响.西方哲学家认为,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故“存在就是被感知”.另一说法:存在狭义上是相对于思维而与物质同义的哲学范畴;广义上是相对于无而与有同义的范畴(见有无),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在哲学史上,存在范畴为各派哲学家广泛使用,但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认为神是最真实的存在.近代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存在作为绝对观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现代西方存在主义者把存在解释为个人的主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尽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在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时必须摈弃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含混的提法,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就是所有天下一切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放在一块来看,惟一的一个共同点.它是普通的但又是事物最基本的,它是使得万物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万物存在者,万物所依赖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物质是存在的,所以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一书中明确)指出,存在是一个摸棱两可的命题,因为不仅物质是存在,精神也同样是存在。但是,精神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所以,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存在。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其实是杜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坚决批判的。有人认为后一句话也是正确的,这无疑是错误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统一问题的展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