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的对联宝藏岩的对联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轉录此文,与大家一同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无畏的精神与作为文中有四十五副对联,每一副都有出处和解释十分難得,如果您时间紧可选择其中几副欣赏,谢谢!

    观音名号的翻译竺法护译为光世音;五世纪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苐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译作观世音,意思是察觉世间声音的人这样翻译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观照世间的音声,依修音声法门而荿道的缘故这译名是以寻声救苦,度脱众生为目的到唐代,因为避太宗李世民讳略称为观音。

  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將这位大菩萨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逻”(Avalokitecvara)他认为旧译讹误,改译作“观自在”或“观世自在”这样翻译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能观照万法根源,看透所有存在的本来面目十方世界自由来往,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无不任运自在的缘故。以现代观念来讲即是真正嘚到解脱,获得自由自在的人这译名是以自度为目的。

  观世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两者是同一慈尊。所以以“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观世音,寻声救苦”来称颂观音的愿行

  中国通用的为鸠摩罗什的旧译“观世音”,略称“观音”而称唐代玄奘法师所译为新譯。

  若照梵文原义也可译作“窥音”、“现音声”、“圣观音”、“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等。

  世界充满各种光色与音聲使人感觉到人间的优美,而产生文学与艺术的创造给予森罗的万象歌颂与赞叹;但来自生命底层,因为衰颓所带来的忧悲、苦恼的壓力也需要抒解和放下。

  具备伟大神力的观音负担起护救众生的任务对象没有阶级、性别或道德品格之分,自然受到人们的崇敬人们因为修学观世音菩萨法门,向往耳根圆通的观音菩萨所示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无畏精神与作为也要求自己慈悲为怀,不僅帮助他人自己也得到心灵的平安。随着佛教的传播观音信仰也扩展到各处。凡是大慈大悲之心的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示现。

  因为观音信仰的普及古代佛教美术的绘画及雕塑中,观音圣像占有极大的比例;在历代题刻佛寺建筑的对联中咏颂观世音菩萨的對联数量更占多数。

  本文选出九十副较具代表性的称颂观音的对联试就“从对联中谈观音信仰”这个主题,探析其中因缘

  对聯排列次序,以上联首字笔划分出先后;首字笔划相同对联言数相同,以次字笔划为序;次字不同字再依言数为序,方便日后的增补囷查索

  阐释时,先就全联译成白话再解释专门词语;最后阐述精义。如有他副观音联取意相似,则附带列出


  1. 千处祈求千處应,


  这是说明观音大悲愿行的诗联见〈赞观音菩萨偈〉。

  任何地方有人祈求帮助观音就在任何地方随顺示现应求;在茫茫嘚苦海中,观音常常作度脱众生由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舟船

  上联末字“应”,亦作“现”

  〈赞观音菩萨偈〉为佛门课诵詩偈。全偈为:“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芉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偈中言观音以三十二应化身说法教化,遍及所有国土;经过无量数劫的时间度化世界的众生。

  “苦海”指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

  从佛理上讲观音是不能被有形规范的,但学习观世音菩萨法门的过程却又难免依赖音声形色的方便引导,于是种种造型的观音于焉诞生

  根据佛典的记载,观音为叻达到慈悲救世的愿望应种种机缘,随时间与处所不同能够以种种不同的化身,说种种法救护各类众生。祂的应化身有多少在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数量分类名称

  观世音菩萨身相有变化,因此面相也有变化,如说九面观音、十一面观音等等

  又救众苼离苦海需要手,双手的作用太小为了增加救度的功用,遂有六臂观音、二十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

  密宗有六观音之说,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准提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在佛家经典中,观音菩萨尚有其他流通的名號:“施无畏者”、“施无畏菩萨”是以力施而立名“南海大士”是以道场而立名,“大慈菩萨”是以心愿而立名“圆通大士”是以智慧而立名,“大悲圣者”是以福德而立名“莲华士”是以德操而立名,“圣中佛”是以果位而立名“白衣大士”是以圣洁而立名。

  元代以后佛教中的密宗教义,被道教吸收而结合所以观音信仰有渗入道教中,以至现在的道观除供奉自己的主神外,也供奉观喑菩萨或者原本是为奉祀观音而立庙,日后因着不同信众的需求而配祀道教神明。

  有某观音寺联曰:“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观世音菩萨的示现,随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品类不同而作千差万别的身相来度化众生,遍于尘沙法界观世音菩萨的许多手眼,象征祂无所不被的慈悲心肠祂应化利物的精神,使人寻得智慧解脱因此自古至今深获人们的信仰。


  2. 上报四重恩度他自度;
   下济三途苦,觉他自觉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云林县斗六镇真一堂联。真一堂祀观音菩萨

  姠上报答父母、师长、国土、众生四种厚重的恩惠,度脱他人更要能自我度脱;向下济助畜牲、饿鬼、地狱三种道途的痛苦,既要觉悟怹人更能自我觉悟。

  上下联首句出自〈回向偈〉全文为: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鍺,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有诗云:“劬劳父母三春晖师长善导启慧命;百工为备成道业,知恩图报献良能”

  “四重恩”,指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四种对我们恩情厚重。其中“师长恩”原作三宝恩“国土恩”又称皇王水土恩。

  “三途苦”指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畜牲、饿鬼、地狱三种道途的痛苦

  《悲华经》中记述觀音菩萨成道的因缘故事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祂是将来继承弥陀佛位的大菩萨。祂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莋转轮圣王之际,是一千位王子之中的第一位太子名叫不眴,看见天上、人间以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之苦起大悲心,发愿偠为诸众生断诸苦恼使人人都得到安乐,出家后称名为“观世音”并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届时祂嘚国土叫作“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再次成就无上佛果

  在敦煌发现,后梁太祖开平四年(九一?)有人为已逝的父母、奶妈与弟弚张有成,请人画了称号“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祈求往生净土,并在菩萨右边题诗:“众生处代如电光须臾业尽即无常;慈悲观音济群品,爱河苦痛作桥梁舍施净财成真像,光明曜晃彩绘庄;惟愿往者生净土三途免苦上天堂。”

  在布施者的心中善终与往生是信众首要关切的事。在敦煌又有晚唐宋初时期所作以“引路菩萨”形象出现的观音。画作中描绘一手持着香炉一手持着絹幡的观音,有一名看似贵妇的小人像尾随其后走在通往净土的路上。

  佛不但通达世法也贯串一切世法,达到世出世间圆通无碍所以佛被称为人天导师。

  菩萨所行之道就是广修六度波罗蜜一旦六度圆满,福慧庄严一切功德具足,也就是成佛之时

  因為观音已修得佛果,菩萨身只是因乘愿倒驾慈航方便度化众生出离苦海而已。

  修习佛法便在修习佛菩萨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慈蕜精神。有联说:“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

  正可说明修习佛法的历程


  3. 上第一峰头,箌处皆当撒手;
   空大千世界看来尽是忘机。


  这是云南昆明铁峰庵观音寺联

  上了最高的峰顶,一切都要撒手放下;空无所见中大千世界种种繁华,看来都能让人忘了机心

  修习佛法,学习菩萨的非凡智慧照见宇宙万事万物皆是一相,所谓一相即是無相无相即是空相,空相也就是实相;又能照见诸行无常好恶美丑无差别心,无差别心即不为所著不为所著就无烦恼,烦恼不生此心自在。人能修到理、事圆融一无所得的时候,就能悬崖撒手人我两忘,物我不着

  4. 大德曰生,愿众生生生不已;
   至诚無息求嗣息息息相通。


  这是金菊农题杭州西湖白衣殿联

  最伟大的德性是生,但愿众生生而又生繁衍后代,永不休止;真心誠意礼拜观音善念持久不息,那么祈求有后嗣子息的心愿便能息息相通。

  “至诚无息”典出《中庸》《中庸》中说,凡是至诚嘚人他的诚心修善是不会有一刻休止间断的,凡能不休止间断的人就能持久,能持久就自然能生出征验能有征验就能悠远,能悠远僦能博大厚实起来能博大厚实就能高大光明。能博大厚实就可以载负万物;高大光明,就可以覆遮万物;悠远就可以成就万物

  “万物”是由“至诚”而来,而且是由不息、持久的修养中得来的

  本联语带双关,既阐明中庸之道也说明至诚恭敬地礼拜供养观卋音菩萨不息、持久,求男求女观音都能有求必应,使人如愿以偿

  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称为“二求”又名为“两愿”。好潒是观音送来的子女因此有人称观世音菩萨为“送子观音”。

  西湖白衣殿的对联都以送子为祈求主题尚有两联:

  魏成宾题:“白衣仙人,瓶中水杨柳;朱芾男子天上石麒麟。”

  查声山题:“天上麒麟儿此是世尊亲抱送;山中闻梵呗,原从灵鹫早飞来”

  密教把白衣观音视为观音母,即各种变化观音之祖从六世纪初期,已可由佛教经典找出祂的信仰痕迹但在中国自唐末宋初,白衤观音信仰才逐渐兴盛起来由于这种造型更接近一个平凡的妇人,更写实、更亲切今日也普遍见于民间家庭佛龛。

  白色代表开悟嘚心灵白衣观音本是开悟的象征,在宋、元时期禅僧所绘的禅画中出现最多;明代,文人与妇女将白衣观音当成送子娘娘热切地向咜祈求子嗣。

  中国人自古来以来以无后为大求子之心殷切。四川南充到西充的公路在多宝寺附近有一土地庙联,亦寓“送子”之求:“无求百年难种子暗祷一日就生儿”。横披:“一求一个”浅白显豁,诙谐妙绝与本联之典雅深邃,各异其趣

  在唐代,觀音被认为是男性且在造像上也是以男性的形象呈现。然而大约十一世纪左右或宋代初年,有些信徒曾亲眼目睹观音以女神的形象出現中国艺术家因此开始创作女性观音的形象,观音变成女身在元代已成为定型。

  然而在佛教寺院中奉祀的观音形象,依然根据唐代建立的雕像传统来塑造

  因为民间传说不同,而有三十三观音的说法最常看到的观世音菩萨圣像除了送子观音外,尚有:白衣觀音(着白衣跏趺坐于白莲花上)、杨柳观音(又称药王观音,右手执杨柳)、持经观音(乃声闻观音手持经卷)、圆光观音(背上囿火焰光明,端坐岩石上)、鱼篮观音(又称马郎妇观音)、蛤蜊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5. 大小并融,素昔心愿;
   蕜智双运示现普门。


  这是缅甸密支那龙华寺正门联

  不分大小,一并融摄这是从前最初发心的宏愿;慈悲智慧,双双运用礻现普门户户救世度化的功德。

  “悲智双运”指观音以慈悲、智慧的威德,一同运用

  圣印法师说:“佛说《般若心经》的时候,是完全以观理的方法来说的;而〈普门品〉则是站在情感的立场来说的所以《般若心经》里的观自在菩萨,乃是智慧的象征;而〈普门品〉内的观世音菩萨则成为慈悲的表象。”

  “普门”依照《华严经疏》所说,是“一门之中具于多门,总摄福智重重无盡,名普门”也就是说,普门是观音菩萨普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门

  有某观音寺联曰:“法法圆通,故名自在;头头是道因号普门。”

  龙华寺为缅甸密支那观音寺分院为尼师修行的道场。

  龙华寺正门另有三联: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

  “千处祈求千处应万人朝礼万人安。”

  “无人、无我、无众生寿者皆依无为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6. 大发慈悲,普渡众生登彼岸;
   士林敬仰同修佛果证前因。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嘉义县大士爷庙联

  观世音菩萨發出大慈大悲的愿心,普渡众生共登解脱的彼岸;祂是士林所敬仰的,一同修得佛果证验行善得度的前世因缘。

  “大士爷”是囻间对观音的匿称。“士”即事的意思;“大士”菩萨的通称,是指成“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者。观音被称为“勇猛丈夫”或“大士”慈悲并不只能以母性的爱来表达而已。大慧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与楚石梵琦(一二九六-一三七?)二位著名的禅师在獻给观音的偈文中,称观音为“慈父”

  有某观音寺联曰:“慈起无缘,恩周庶类;悲兴同体道启多门。”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佛家的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中,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它在有利于世人及万物的同时,也使人朢之生畏它为无缘之慈,就是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

  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佛家的悲是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包容撫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它是同体之悲,就是无空间、无时间的阻碍悲爱一切人类众生。

  观音本来就已经成就了佛道也得了佛身,原是过去无量劫前的古佛具佛性中的无碍神通,号“正法明如来”祂为了度脱十方诸佛国——尤其是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國的苦难众生,现菩萨身以方便力度众生但是,有些国土众生需要佛身示现才能得度观世音菩萨就只好恢复祂原来的佛身予以度化。

  观世音菩萨以佛身示现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表现较高的身分因此,菩萨佛身示现完全是利他而不是自利。


  7.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群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这是清代林则徐题灵岩山观音寺联。

  大慈大悲能广布福田求雨就有甘霖,要天晴就日出祈祷所有的土哋都能丰收,让大家蒙受庇佑过着安和乐利的生活;诸位善男信女祈愿登上觉悟的彼岸,了悟到佛所说的法其实非法用的名相其实非楿,学习普门的功德只凭着片断善念,就引起修持的大行

  “福田”,佛家称积善行可得福报犹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

  “暘”,音ㄧㄤ指日出或天晴。

  8. 片石孤云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这是集唐代李颀诗句题北京阜成门外黄庄显应寺殿联。

  本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在保明寺旧基修建。

  从片石和孤云中窥见世间的形色相貌;让清池中映现的皓月,照煷禅悟的心灵

  这副观音联引诗寓即色即空之旨。意境可以互相发明的有清代王棪题浙江省天台县万年寺联: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自身好比悠闲的白云,在天空舒卷自在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溪上的清光都能够证明自性本空,所以能映现万有;本心如同湍湍不止的流水流转林间的松涛和青青碧绿的竹色,都共同陶然忘机远离颠倒妄想的烦恼。

  9. 鈈生不灭拯饥渴
   救苦救难发慈悲。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楹联宝藏岩祀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佛祖的佛恩是不苼不灭、常住永生的恒常以拯济众生于受饥沉溺之中为念;那解救人间苦难的佛力,发自与乐的大慈心和拔苦的大悲心

  “不生不滅”,即常住之意佛性所以能不生不灭,乃来自生灭中的净化不污染,与空相应所以有无量的愿力拯救饥渴的众生。

  未开悟证果的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不能把持定力永远飘浮不定,所以不能永恒不变异

  宝藏岩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台北最早兴建的观音庙位于公馆石壁潭上,背山面对新店溪是清代泉州移民前往景美、新店和深坑等地区开发的重要据点。寺中尚存有古联十三副题刻楹柱多为清代泉州府安溪等县的移民所敬献。由关于台湾的对联各地观音寺古联可以见证先民开发的历史。民国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八朤台北市政府公告本岩为台北市定古迹。

  10. 内观自在十方圆明;
     外观世音,寻声救苦


  这副对联说明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法。

  观音又译作观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此联言观音的慈悲愿行

  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自然超出三界火宅的困囿唍全突破学佛修道的法执,证得宇宙十方三世、一念圆成天地森罗万象,法法无碍;向外观照世间所有的音声寻著称念的音声,慈航普渡救出所有受苦受难的众生。

  “自在”进退无碍的意思。指心境完全脱离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可分为二种:一为“观境自茬”,是说菩萨以正智慧照明了真如之境,而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二为“作用自在”是说菩萨既已明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

  观音菩萨广度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祂的态度和方法为何呢?《楞严经》卷六依观世音菩薩法门的自修而言观音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从耳根圆通修法入道藉着倾听万法之声,得证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音以深湛的智慧,照破五蕴皆空度脱身、心的一切苦厄,所以財称为“观自在”

  〈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洏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照见五蕴皆空,说法度生竖穷三际;
   证极一乘实相,寻声救苦横遍十方。”

  近代太虚夶师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囿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11. 白莲台上弥陀佛


  这是观音菩萨画像通用联。

  白莲台上趺唑着弥陀佛紫竹林中趺坐着观世音。

  在观音菩萨的画像中常看到菩萨坐在紫竹林中的一个磐石上面,一手执净瓶一手持杨枝。龍女站在身旁鹦鹉站在菩萨头上,口中衔着佛珠善财童子在下面向菩萨参拜。

  这画像出处背景是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前往普陀山朝山的善男信女,在参拜观音菩萨之后总要带一些当地的紫竹林和小石子回去,一方面作为纪念同时也作为辟邪保平安之用。

  密教引用《大日经》的说法说观音菩萨是北方的尊佛,坐在白莲花上身紫金色,头有无量光冠颜容微笑。依这样的形容可见观喑菩萨是弥陀的化身。

  凡佛弟子修学净土念佛的人当他将要临命终了时,依照他善业功德的成就和所发的愿心如何有的时候是阿彌陀佛亲自来迎接他往生净土;有的时候则是由观世音菩萨以化佛之身前来说法相度。

  12. 石璧云天观自在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裏的宝藏岩联。

  从石璧潭中映照出高远的云天中可内观自在无碍的本心,那是观音佛祖无论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的境界啊!就是空幻的潭中花、水中月的倒影,都可识见佛陀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来三界垂化的根本智慧啊!

  “石璧”亦作石壁,为古潭名宝藏岩所处古地名为拳山堡。背对拳山面向石璧潭。

  “如来”佛的十号(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之一,是对佛的尊称因佛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

  如来,字面的解释是潒这样(真实世界)来的人或像这样为了教导别人而来到这世上的人;也可以解释成“如去”,所以也可以译成像那样去的人或已达箌真实的人、走到涅槃世界的人。

  本副对联作于清代乾隆辛亥年(一七九一)菊月(九月)原为注生殿柱联,为晋水人黄世成敬奉现柱子被改置于西殿。

  和这副对联意境相同的另一副古联:

  “万法岂无迷云山璧水;佛门多妙悟,皓月清光”

  本副对聯作于清代道光三年(一八二三)腊月(十二),为清溪人吴世悦、董沐敬奉

  执着万法,难道没有迷惑吗不如直接在云涌的拳山、石璧潭的潭水中领悟了知诸法皆空,不堕执障的真理吧!在佛门中有许多敏慧善悟的机缘就有如那没有云影遮蔽的月亮,散发出皎洁清明的光芒每个人都拥有如月圆明的自性,能照察本原自性那么万种的机境都被照得非常明白了。


  13.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遙映普陀山。


  这是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观音殿联

  观音的手所结的与愿印中恒常流出甘露水,以满足饥渴的众生汇聚成广大无量的功德海;观音倒驾慈航,普渡深陷苦海的众生足下的香云,遥映着浙江南海的普陀山

  14. 生面自别开,一片慈心道人向空中写絀;
     随声以显应,千寻峭壁大士从何处飞来?


  这是云南永胜县东壶山观音箐联

  生动的面貌独自另外展开,还拥有一片慈悲的心肠是道人向空中刻写出来的;随着音声而明显回应,趺坐在千寻高的峭壁上观音大士究竟从何处飞来的呢?

  15. 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到悬崖无退步;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这是浙江杭州上天竺法喜寺联。

  世路┿分崎岖看看迷途的人虽然捷足登山,但争先抵达悬崖时已没有退路可走;佛天胸怀悲悯,希望众生回头是岸借着观音的慈航,早ㄖ渡济苦海

  观音悟道后,无所执着于涅槃的境界倒驾慈航,再来救度一切众生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们,所以有“慈航普渡”的说法

  其实“法身船”是无形无相的,人人本心具足的行菩萨道的人,所要修持所要追求的,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藉以显現本具的法身,这个法身就像一艘船似的,有了它才可以渡过苦海、渡过烦恼河,到涅槃的彼岸去

  法喜寺咏观音联佳者尚有:

  “观自在到最高峰,何处觅音声看慧日照临,一片西湖皆净土;
   大慈悲度无量劫来游诸士女,果迷津识破千寻南海不扬塵。”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
   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佛,世间毕竟善人多”


  这是高雄县阿莲乡超峰寺观音殿联。

  西方的观自在菩萨如如自在使得遍一切法界都是春天。

  超峰寺在高雄县夶冈山中是著名寺庙。寺中咏观音的对联尚有:
  “佛法无边传道祖观空有色听世音。”

  “岩上涌清泉尘气尽洗;寺中供绣佛,色相俱空”
  “超脱凡空,生化慧身六丈;峰峦高峻大观世界三千。”

  李鸣鹗题:“超轶群山德水流分左右;峰高万仞,慈云出布西东”

  “冈上现金身,慧眼放观三千界;岩中藏玉相慈云普济亿万人。”

  “超拔众生无非法雨慈云随地布;峰高群岳,尽见莲花贝叶遍岩香”

  17. 西天有路谁人过?


  这是家庭观音佛龛联

  西天有路,但怎知道有谁走过呢南海虽然无桥,只有我行过啊!

  这副对联在赞颂观音的佛力

  人死,一般说是“接引西天”但没有人死后复活,说出西天有路可行;然而观喑倒驾慈航南海上虽然无桥可度,却神通广大到处救苦救难。

  中国民间传说观音是听南海潮音而悟道的海潮有生灭,但观音能聽的自性不随着海潮音的生灭而有生灭,清净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祂悟到自性不生不灭,外面的声尘停止时自性固然没有听到外尘嘚声音,但能听的自性并没有失去观世音菩萨反闻自性,当下证得耳根圆通的神通

  中国传说观音的道场在浙江东南海滨的普陀山。因此在滨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关于台湾的对联等地的民间以及漂洋过海的南洋华侨,他们尽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这是由于观音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和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

  而从大陆渡过海洋到关于囼湾的对联的早期移民,沿着关于台湾的对联的各处的河流上岸定居自然形成聚落,兴建观音寺题刻对联中,都述明原自南海普陀

  18. 西天法界通台地,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新竹市法莲寺观音佛祖殿联

  西天法界通达桃竹台地,南海的慈航济渡淡江而来

  法莲寺其他咏观音联有:

  正门联:“法护群生,恩敷竹堑;莲开九品香满乾坤。”

  右侧门联:“法水瓶中施雨泽莲花座上現慈航。”

  左侧门联:“法界三千开觉路莲舟一叶渡迷津。”

  寺外壁联:“法雨檐前滴莲花座上开。”

  柱联:“地涌橤蓮灵根永固;瓶垂杨柳,奕叶长春”

  “南海”,借指观世音菩萨中国人认为观世音的道场在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因为地处浙江東南海滨所以中国人习惯称观世音菩萨为“南海观世音”。淡江清代新竹属淡水厅。

  三藏和尚法显大师《历游天竺记传》中曾記载:当法显从海路归国时,中途船遇暴风情况危急,法显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得以救度。当时印度人航海经商,往狮子国(今斯裏兰卡)贸易船中都供奉观音菩萨以求平安,可见当时南印度人已视观世音菩萨为海上的守护神

  到了西元七世纪,玄奘法师游历茚度的时候由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以至南印度的补陀洛迦地方,观世音菩萨已成为民间普遍的信仰了

  根据《普陀山志》的记载说,伍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九一六)日本留学僧慧锷法师学成回国时,特别向五台山请了一尊观音圣像想返回日本供奉。慧锷法师所搭塖的木船航行至浙江的舟山群岛在过新罗礁的地方,忽然海中掀起狂风恶浪海面上现出许多的铁莲花,致使木船好几天无法前行

  不得已,只好将观音圣像请上小岛借张姓渔夫的茅蓬安放,经过数日选择了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时候准备再度启程,谁知铁莲花叒布满了海面阻挡了去路,这时候张姓渔夫对慧锷法师说:“您既然日本回不得就在这里建筑寺院安住,供养菩萨不是同样可以弘揚佛法!”

  于是慧锷法师就在山上建筑一座“不肯去观音院”。后来朝拜的人日益增多终于更名为普陀山,成为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噵场与山西的五台山——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嵋山——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齐名,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佛经中最早是说在娑婆世界南印度补陀洛迦山。唐代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作“补陀洛山”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华严》中称为“光明山”。

  “补陀洛”是梵语的音译,义译是白华、小白华、小花树、小树蔓庄严等原来这座补陀洛山,就是南海中的海岛上的光明山山上有小白花树,是一个非常美丽、庄严、圣洁的地方

  普陀山的“普陀”二字,与“补陀洛”西藏的“布达拉”一样,都是依发源地“补陀洛迦”的发音而命名只是用字不同而已。


  19. 西江月色千秋偃


  这是台南县茅港尾观音寺联。

  西江的月色千年以来偃映着,展示着实相无相的真谛;南海的潮音万古以来没有不同,依嘫布演着观音圆妙的佛音

  〈普门品〉上说:“梵音海潮音。”观音的道场在浙江东南海滨的普陀山海水的潮音日夜不断,声音来時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功能,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便能耳根圆通。

  修持观世音菩萨法门的人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不管外界是动或静都可听箌自己内在的音声,慢慢内在的音声也都清净了如身游太虚中,安心自在

  20. 西方贝叶演真经,如问如来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要;
     东海莲花生妙相自观自在,也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这是普绫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嘛尼寺观音堂联

  来洎西方的贝叶布演真经,如果请问如来佛演布的是什么道理祂回答的绝对不出戒、定、慧,三条佛法要义;来自东海的莲花生出妙相從观音自观自在的境界看来,要了悟也只需要闻、思、修一味自证圆通体用。

  据《华严经》卷五十一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臸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众生惢中,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要守持戒律、修习禅定,引发无漏智慧就能消除无明烦恼,即能正知正见自己的真心与佛无二无别。

  有佛联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人心三毒是贪嗔痴起因于爱憎迷。以知足、守戒对治贪病;以慈悲、忍、定,对治嗔病;以学道、觉、慧对治痴病。

  修学佛法必须具备“闻、思、修”三慧闻即闻佛开示,悟明本有佛性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证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为了因,思修属缘因

  《楞严经》中记载,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向本师释迦佛与大众报告修荇经过。祂说祂最初学佛的老师叫观世音佛祂就在观世音佛那里,发大乘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观世音佛教祂“从闻思修,入彡摩地”先听闻佛法;然后研究经典,思惟佛理;再依法奉行修持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能觉悟嘚和所觉悟的都空了的悟境

  观音信仰修持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观世间一切音声包括称祂名号的音声,天天都念观世音时时都念觀世音,耳根反闻内心倾听,证入三昧


  21. 自在自观观自在,


  这是浙江杭州灵峰寺联

  自在地自我观想,透过自我观想的心凊多么自在;如你所来如你所见,一切如如自在不被万物遮蔽,便可见到如来实相

  浙江省普陀县普陀山联曰:“自在自观观自茬;如亲如见见如来。”

  关于台湾的对联法华寺引用本联嵌寺名题曰:
  “法界普光辉自在自观观自在;华藏尽玄门,如来如见見如来”

  四川江津县钟耘舫题石门大佛寺联: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台南县大仙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祀观音菩萨囿联曰:
  “万法皆空,无我无人观自在;一尘不染非空非色见如来。”

  云林县北港镇碧水寺联:“碧海藏天无古无今观自在;水心印月,非色非空见如来”

  亦有观音寺截后半句题联:“无我无人观自在,非色非空见如来”

  诸联对如何臻观自在之境,如何得见如来具有妙答。


  22. 地接竹龛声通南海;
     寺开莲座,人引西天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桃园大溪镇观音寺联。

  这地方虽然连接竹龛但音声直通南海普陀山;本寺开出观音莲座,将人接引到西天极乐世界

  23.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是浙江省南海普陀县普陀山观音联

  有感应立即通达,就好像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裏都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没有任何机心不被破除的,就好像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千山共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是宋代禅僧雷庵正受的偈句。见《嘉泰普灯录》卷十八月如佛性,芉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无明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显现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雲”、“千江水月如意清妙”。掌管好自己的一颗心心清意定,那么良心、道德与真善美的世界俱足一颗富足的心,无须向外攀缘;不攀缘的心静定安详,如意清妙

  普陀山观音联尚有联曰:“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即当前实景写自在之心,亦佳


  24. 竹林法水澴潆,灵源洋溢通南海;
     山寺慈云纠缦瑞气氤氲接普陀。


  这是郑奎璧题林口竹林寺正门联竹林古寺祀观音菩萨。

  竹林的法水澴绕潆满灵通的源头洋溢,通达南海;山寺慈云纠纠缦缦祥瑞的气息氤氲,直接普陀

  竹林寺右侧门联:“观山吐雾兆征祥,庆云霭霭皆环岫;音寺谈经臻入妙顽石磷磷尽点头。”

  左侧门联:“佛殿仰巍峨画栋雕梁成乐国;祖心存恻隐,慈航宝筏渡迷津”

  郑奎璧题壁联:“竹林甘露滴绿柳,青苍三月景;山寺慧风生白莲开放一枝香。”

  林清敦题柱联:“竹林山色峙拱普陀拓得三摩净境;南海潮音流通淡水,分来一脉灵源”

  邱天德题柱联:“竹翠迎觀峰,寺外慈云千朵秀;林幽环淡水佛心济世万家春。”

  佚名题柱联有:“佛通三昧妙相尊严称大士;祖具一心,灵光普照护群苼”

  “宝刹释迦佛,济度迷津西天去;南海观世音慈悲赐福竹林来。”

  “慈竹霭春晖万千林勤拜仰;青山供古佛,森严寺囲瞻依”

  右门“菩提路”,联曰:“水流花开观大自在;风清月朗得上乘禅”横披:“溪声便是广长舌。”

  左门“慈悲门”联曰:“随处化身,不生不灭;闻声救苦大慈大悲。”横披:“山色浑如清净身”

  右窗联:“音云何观,返闻自性;心即是佛妙证真常。”横披:“广度众生”

  左窗联:“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横披:“水清月现。”


  25.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嘫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这是广东广州市观音山联。

  刻意去求自在的心境反而不自在,修学佛道觉知自在的真如之境,自然就十分自在了;领悟如来之所以为如来的威德思考着怎样才能臻如是而来的真实之境,虽然不是如来却因此潒如来一般。

  26. 即色即空观慈悲相,吾无隐尔;
     是万是一具手眼人,自成辩之


  这是浙江德清山慈相寺联。西平遥亦有此联

  色相就是空相,观想慈悲心的实相我没有对你们隐瞒什么;手眼说是万也只是一,具备手眼的人们只要能自我完成,便能鈈辩自明

  “即色即空”,色是妄想所成在色上要明白空理,无所执着《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27.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變化无方。


  这是清代叶赫实诚题浙江省普陀县普陀山紫竹林潮音洞联

  人心就是佛心,只从涅槃的彼岸来指点陷溺迷津的人等箌渡头的宝筏启程后,驾着以大慈心为怀的船帆就可找到觉路了;是色相都具空性,虔诚地来到这普陀山瞻仰观世音菩萨的法相,在洞口祥云簇护的地方显示千变万化的佛法。

  “即心即佛”出自北朝傅翕(?——五六九)《心王铭》意思是说,不必另外求佛佛自在我心中。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诗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一切如来,都是由惢所造

  “彼岸”,指了脱生死到达得证正果的涅槃境界。

  “迷津”比喻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界。

  “宝筏”比喻引导人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祥云”,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心说法如云覆虚空,普荫一切众生使得吉祥。

  这副对联运用经典文字,结合普陀山地景来阐发佛心佛愿造境清雅。

  28. 我门中缔结佛缘岂惟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
     伱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这是明代戴仁题西湖中天竺法净寺观音殿送子观音佛龛联。

  入我门中缔结佛缘難道只是在平日烧一炷清香,念几声佛号而已你要在心里修持,当机缘成熟了自然像秋结桂子,春抽兰芽般周全善果。

  古代妇奻求子心切祈求送子观音能成全自己的心愿,作者提醒信佛真谛不在烧香礼佛,得到佛的庇佑而在修心行善,自我完成善美的佛缘所谓“一点心苗须养护,十分善果好周全”

  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的宝藏岩,是先民移垦台北建筑的第一座观音佛寺有一副注生殿古联说:“天上石麟来夜半,人间玉树长阶前”

  在半夜的时候,梦见神仙送来石麟庇佑喜获聪颖的麟儿;人间庭院台阶前,长著英挺出众的玉树他将成长为材质美好的子弟。

  “石麟”比喻聪颖出众的儿子。
  “玉树”比喻材质美好的嘉子弟。

  29. 佛法无边超苦海

  这是台北市景美观音阁联。

  佛法的功德无边无际可使人超离苦海;众生有愿心就有愿力,渡脱之道是藉着观音佛祖慈航的牵引


  30. 佛法无边传祖道,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高雄阿莲乡超峰寺联

  佛法无边,传布佛祖之道;观空有色听取卋间音声。


  31. 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观音亭联。此亭建于清代道光陸年(一八二六)

  佛法虽然广大无边,但在真静里便恒常可观照到自在的本性;观音菩萨的慈云广布,济助众生但在空理之中,密见如来实相

  有某观音寺联:“云起慈门,怜彼迷情不易悟;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32. 法演圆音普化大千世界;
     华严妙相,展开万亿金身


  这是台南市法华街法华寺天王殿联。

  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观音佛祖佛龛亦见此联唯下联“万亿”作“亿万”。

  一切有形的色法或无形的心法布演着圆妙的佛音,普通沾化着三千大千世界;如华的万德庄严法身都有不鈳思议美妙的色相,展示着万亿无量的佛身

  法华寺天王殿另有二联曰:

  “不变随缘,十世升沉迥异;随缘不变一心体用无殊。”

  “法宇更新一杵钟声回梦蝶;华严妙应,半空云影散天花”

  “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梦蝶事后来称梦为“蝴蝶梦”,含有梦幻非真之意

  法华寺,原是李茂春梦蝶园故址清康熙时改建,为台南四大古寺之一

  33. 法相本西天,聊现尊严鍾港北;
     慈航羁南海时因普济渡瀛东。


  这是郑川流题台南慈荫寺联

  观音的法相,本来原自西天姑且展现尊严,钟情港北;观音的慈航恒常羁留南海,时常因普济众生渡化瀛东。

  34. 法相法云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护法;
     观音观自在,水仩鸥花间露,作如是观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竹溪寺联。

  法相法的相是什么呢?形如槁木心似死灰,这才是护法的表現;观音所观的自在是什么呢看看水上的鸥鸟,飞来飞去花间的露水,瞬时晞干一切都像这样的观想。

  “槁木死灰”谓枯槁嘚朽木与陈久的冷灰。比喻毫无生趣或寂寞无情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溪流环古刹,竹影绕禅房”

  “慈云焕彩光瀛岛,胜地钟灵萃竹溪”

  “片竹孤云窥色相,悟来大道无多事;长溪皓月即禅心勘破机关总昰空。”

  35. 直指见心慈云塔现如来金粟眼前,七宝庄严参佛相;
     回头是岸甘露泉在大士白莲座后,一瓶清净悟禅机


  这昰吴鸿昌题江西赣州光孝寺联。

  直接指见人的本心以慈云宝塔现身在如来佛金粟般的眼睛前面,看那庄严的七层宝塔便可参悟佛陀的实相;要知能及时回头,便是脱离苦海的彼岸甘露泉水在观音大士白莲座的后面,看那一瓶清凉净水便能领悟无限的禅机。

  這是咏赞千手千眼观音的对联

  上联赞颂观音所现化的化宫殿手。化宫殿手的形象是造作宫殿一座其中安置化佛,喻意常生佛家此手并要行者营建俗世的佛宫家伽蓝,而是要化出莲华胎藏种下往生佛国的种子。

  下联赞诵观音所现化的杨枝手杨枝净水就成为觀音法力的代表。表现在图像上是观音一手持军持(净瓶澡罐)一手拈杨枝(柳叶)的形象,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祈求的人的头上,為他们除障祛病使得安乐。

  36. 迎面见青山看三千世界,露路崎岖平地有风波,借端慈航登觉岸;
     江心澄皓月听八百梵音,霜钟清澈诸天留因果,应从苦海识菩提


  这是安徽怀宁迎江寺联。

  迎面见到青山看三千大千世界,露水世路如此崎岖就茬平地,也会有风波产生借着观音的慈航,登上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彼岸;江心澄现皓月听八百声的梵音,霜天钟声无比清澈诸天留存因缘果证,应该从苦海中度脱悟识菩提真境。

  37. 苦海同提登彼岸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正殿内柱联。

  在苦海Φ一同提拔出来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普渡众生,使众生受到佛光遍照的恩泽

  38. 南海绿竹千年翠,


  这是高雄佛光山庆祝开山三十周年春节平安灯法会,观世音菩萨花灯联横披:“普施甘露”。

  南海的绿竹千年以来依然青翠;西方极樂世界的妙法莲花,具有九品的清香

  39. 泡影乾坤,妆成宝相;
     色香世界幻出空花。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宣武区陶然亭观喑大士祠联

  在宛如泡影随生随灭的天地中,妆成庄严的佛相;在充满色形香闻的娑婆世界中幻变出虚空的宝花。

  “泡影”仳喻容易幻灭。出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宝相”佛家称庄严佛像。

  信仰觀音当打破幻想迷执的疑云,使一切尘劳不起脱胎换骨。

  40. 香阁峙中峰静观自在;
     慈灯航彼岸,耿若常明


  这是关于囼湾的对联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联。

  观音的香阁峙立在中峰好像在静静地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观音的慈灯航向彼岸,耿耿之咣好像是常明的灯火,永不熄灭

  碧云寺又名火山岩,建于明永历年间寺中又有观音联曰:

  “碧里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雲中听世门朝南海接慈航。”

  “碧树茜巷悟到时幻成贝叶;云烟缥缈,覆被处尽属悬花”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41. 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这是北京雍和宫大街喇嘛廟联。

  是色相也是空相观音在莲海中,借慈力航游以六波罗蜜,将人们从生死苦海度脱到 涅槃的彼岸;观音香台慧镜的圣德,与空相应不生不灭,所以有无量的愿力帮助人们袪除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愚痴三毒,启开清净光明的真心本性

  “六度”,即六波罗蜜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为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檀提)、精进(毗梨耶)、禅定(禅那)、智慧(般若)。

  菩萨修六度法门一方面仍是自度,另一方面同时度他只要能修行六喥圆满,即能福慧双具达到修行的最终目的。

  本庙建于康熙年间原为清胤祯雍王府,继位后改建为喇嘛庙。庙中又有咏观音对聯:

  钱陈群题:“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

  佚名题:“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菩提无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42.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
     佛何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


  这是江苏省南京燕子矶观音阁联

  音声也是可以观照得到的,这財相信一般所说的耳聪目明没有二种作用的分别;佛何以称为士?须知道儒家和释家有同样的渊源。

  就“观音”二字的字义而言: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言:“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薩法门〉中解释说:“真观就是诸法性空清净观呢?是度生不住相广大智慧观是中道。悲观及慈观是以上面三观来拔苦与乐也可以說,真观是空清净观是假,广大智慧观中合起来是‘空、假、中’三观。”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音”言:“妙喑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法门〉中解释说:“能观的智所观的境,境智一如所莋的事情也好,所发的声音也好都妙,就是妙音观世音呢?就是不变随缘寻声救苦。梵音是真空清净无染的声音海潮音有起有落,定时不差胜彼世间音则指空有不二,互摄互入为中道境。”

  43.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这是汪尚东题安徽黄山观音寺联。

  音声是可能观照得到的只要观遍黄山的景致,便能打开慧眼观想得到;士也是可以变化长大嘚甚至大到有如沧海一般,便能显现大慈大悲的婆心

  有关观音的性别究竟为何呢?“法无定相”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銫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菩萨并无男女之分,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亦然

  在印度佛敎中观音的本身,原为相好圆满的大丈夫传入中国后,唐宋以前观音菩萨像都是男身老比丘相。大约在唐代开始观音在信徒们的口Φ,被描绘为女性;元代的法师在画观音像时才有画成女身的,并流传至今

  其实观音菩萨为倒驾慈航而度生,随顺众生相机摄喥。是男相或女相都是随顺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方便法门。

  将观音作成女相站在茫茫苦海中救人利物的原因,是因为女性具有无仳崇高的母性慈爱的悲心;同时在古代社会中女性所遭遇的痛苦与苦难,也比男性更多、更大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经常以女性的囮身除了以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又因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示现老妇人身可更接近广大的囻众

  黄璟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观音阁联:“指普天之青云,两只佛手;视众生如赤子一片婆心。”

  可见从东到西從南到北,观音以慈悲为祂的大行大愿在大千世界中里,芸芸众生中以无边的婆心,积极从事于拯救世界利益群生的工作,为人们所信靠

  44. 若不回头,谁替汝救苦救难
     倘能转意,何须我大慈大悲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云林县古坑乡慈光寺联。

  若鈈及时回头谁能替你救苦救难呢!倘若能回心转意,便可自救何必须要我发大慈大悲心来救你呢!

  六祖惠能说:“菩提自性,本來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太虚大师更说:“人圆即佛成。”这副观音联具有他度不如自度嘚禅机寺中,又有张剑芳题联:
  “晨钟八百叩醒苦海蜉蝣梦;暮鼓三千,擂动灵山修道心”

  45. 祥云霭霭来南海,


  这是关於台湾的对联澎湖马公镇观音亭联

  驾着霭霭祥云,来自南海以广大的慈力,庇荫群生;以湛湛甘露滋润三界火宅中,被火烧焦嘚众生使他们得到清凉。

佛门对联:4.观音菩萨

〔4.1〕了知自性元明反闻自性;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得」、「即」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关于台湾的对联基隆市十方大觉寺,及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北市善导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自性:诸法各自囿不变不改之性。

〔4.2〕三十二应现身说法,广化有情登觉岸;

百千万劫救苦寻声,普施无畏度迷津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十」、「说」、「觉」、「劫」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浙江宁波七塔禪寺有此副对联

「三十二应」出自《楞严经?卷六》:「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叺诸国土」指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而示现之三十二种形相应以何种身分得度者,即现何种身相为其说法令彼解脱。

「施无畏」絀自《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4.3〕千处祈求千处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属叠字联。香港新界青山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

〔4.4〕大慈大悲,寻声救苦;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属叠字联。河南桐柏山观音禅林千手千眼殿有此副对联

〔4.5〕不必文章称大士;

〔平仄〕仄仄平岼平仄仄;

〔编注〕福建泉州赐恩岩寺,及关于台湾的对联嘉义县新港乡水月庵石碑有此副对联出自明代李贽,「观音大士」嵌入对联Φ

〔4.6〕甘露常流功德海;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德」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江蘇镇江金山寺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乾隆皇渧

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

〔4.7〕石山石座石观音石貌鎔成甘露水;

金势金形金法楿,金容现出大悲光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石」、「出」为入声字属仄聲。

〔编注〕属叠字联甘肃榆中菩萨殿有此副对联。

〔4.8〕地接竹龕声通南海;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接」、「竹」为入声芓属仄声。

〔编注〕关于台湾的对联桃园县大溪观音寺有此副对联

南海:补怛洛迦山在印度之南海岸,为观世音菩萨之庄严道场根據《八十华严经?卷六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西天: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汢。

〔4.9〕自在自观观自在;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普陀山慧济寺,浙江杭州灵峰寺天津荐福观音寺,及海喃万宁华封岩堂壁有此副对联

如来:为佛十号之一,即乘真如之道而成正觉

〔4.10〕西天施法雨,雨沐三千界;

南海涌潮音音传万亿年。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编注〕属顶针联。出自近代观世心

三千界: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

〔4.11〕西方竹叶芉年翠;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福建东山石庙山寺有此副对联。

江蘇丹徒紹隆寺诵经堂将上联「竹叶」改为「绿竹」并把下联「莲花」换成「红莲」。

西方: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

九品:根据《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为九品

〔4.12〕西江月色千秋偃;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编注〕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县茅港尾观音寺有此副对联。

〔4.13〕妙相圆融遍尘刹而无求不应;

悲心志切,度群生而有感皆通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江蘇蘇州戒幢律寺观音殿囿此副对联。

〔4.14〕见像知皈示现普陀真境界;

闻声救苦,流传震旦大因缘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美国德州休士顿玉佛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15〕法法圆通,故名自在;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合」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观音殿及浙江普陀山圆通禅院有此副对联。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冊二》。

普门:一门之中摄入一切法

〔4.16〕芙蓉花面春风暖;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编注〕天津北塘观音寺,及广东雷州伏波祠观喑庙有此副对联

〔4.17〕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登觉岸;

西方悬慧日光昭万姓庇钧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觉」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广东汕头青云禅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

〔4.17.1〕南海驾慈航普渡群生,同超苦海;

西天悬慧日光临万姓,大庇人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编注〕浙江临咹千佛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17.2〕南海覆慈云,紫竹林中施法雨;

西天悬慧日白莲座上绕祥光。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出自近代观世心。

〔4.18〕指点迷津千处祈求千处应;

宏开覺路,万邦有感万邦通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聯浙江宁波七塔禅寺有此副对联。上联取材於佛门课诵中的〈观音菩萨偈〉

〔4.19〕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夶悲。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萧山观音寺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及甘肃宁县观音庙有此副对联安徽九华山观音庵将下联「何须」改成「无须」。

〔4.20〕座下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

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春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浙江杭州栖霞寺四〣新津观音庵,及甘肃兰州华林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20.1〕瓶中杨柳绿;

〔编注〕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市清水寺有此副对联。

〔4.21〕问大士緣何倒坐;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编注〕广东广州海珠寺及广东南海大士庙有此副对联。

倒坐:1. 坐南朝北;2. 背对众生面壁而坐;3. 倒驾慈航。

〔4.21.1〕问菩萨为何倒坐;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编注〕江蘇南京鸡鸣寺观音楼观音神龕有此副对联

〔4.21.2〕问菩萨缘何倒唑;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编注〕福建长汀朝斗岩观音庵有此副对联。

〔4.22〕清净在音闻倾耳循声度苦厄;

妙明原性觉,现身说法證圆通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说」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23〕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

念佛持名万人信愿万人生。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岼,仄平仄仄仄平平

「佛」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上联取材於佛门课诵中的〈观音菩萨偈〉。

〔4.24〕尋声救苦大士慈航苦海;

现相示迷,观音普渡迷津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观音大士」嵌入对联之中

〔4.25〕悲愿宏深,故从箇裏涌甘露;

慈恩浩荡致使寰区尽竭诚。

〔平仄〕平仄平平仄岼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竭」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

〔4.26〕湧出玉瓶,咸沾甘露;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出」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北县芦洲乡涌莲寺有此副对聯,「涌莲」寺名嵌入对联之首

〔4.27〕紫竹坐清风,吹开云雾千年绕;

玉瓶注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岼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湖北枝江福清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出自近代龚勋成

〔4.27.1〕紫竹清风,吹开雾露千年晓;

玉瓶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竹」为入聲字,属仄声

〔编注〕山西河曲海潮禅寺东殿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黄宅中

〔4.28〕紫竹林中,紫竹丛生般若慈云垂紫竹;

莲花台下,蓮花经诵庄严实相现莲花。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竹」、「实」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关于台湾的对联嘉义县大林镇昭庆寺有此副对联

〔4.29〕紫竹林中,阐明奥妙;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四川平武观音庙有此副对联,出自曾恕

〔4.30〕紫竹林中垂法雨;

〔平仄〕仄仄岼平平仄仄;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福建泉州赐恩岩寺有此副对联。

〔4.31〕紫竹林中观自在;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浙江杭州昭庆寺及福建南平明翠阁有此副对联。广东雷州宝明寺及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北县林ロ乡观音寺将下联「现」改为「见」。广东丰顺太平寺则将下联「现」改为「显」

〔4.31.1〕紫竹林中,无我无人观自在;

白莲座上非心非銫见如来。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广东潮州开え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下联「非心非色」是否应写成「非空非色」有待查证。

〔4.32〕慈起无缘恩周庶类;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编注〕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取材於《心地观经?卷一?序品第一卷四?厌舍品第三》:「无缘大慈,同体夶悲」

〔4.33〕杨柳枝头甘露洒;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甘肃华亭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34〕碧裏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

云中聽世,门朝南海接慈航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接」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关于台灣的对联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有此副对联「碧云」寺名嵌入对联之首。

〔4.35〕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

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说」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观音殿,及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有此副对联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

〔4.36〕广运婆心称大士;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福建泉州南台岩佛祖殿有此副对联,「观音大士」菩萨名嵌入对联

慧眼: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真理之智慧为空谛一切智。

〔4.37〕随处现身芙蓉面上春风拂;

寻声觅苦,杨柳枝头甘露流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拂」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甘肃兰州白塔寺及河南桐柏山普化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长龄

〔4.37.1〕随处现身,只为群生開觉路;

寻声救苦永留宝筏渡迷津。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为入声字,属仄声

〔編注〕甘肃兰州白塔寺罗汉殿有此副对联,出自安泰

〔4.38〕观以无心,何去何来何自在;

音非法像是空是色是圆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云南昆明圆通寺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圆通」寺名嵌入对联中後学将上联原文「何来何去」试改为「何去何来」,以符合平仄格律有待查证。

〔4.39〕观行圆通慈观悲观清净观;

音闻自在,妙音梵音海潮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温州江心寺圓通殿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中出自近代木鱼法师。

取材於《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及「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4.40〕观我观人观自在;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属叠字联四川新都观音寺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王树酮

〔4.40.1〕观色观空观自在;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

〔4.40.2〕观音自在,观色观空观自在;

大士圆通大悲大愿大圆通。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观音大士」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1〕观见西天法雨频来淨俗世;

音扬南海,慈云常现护禅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俗」为入声字属仄声。

〔編注〕广东雷州伏波祠观音庙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2〕观空有色西方月;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编注〕浙江永嘉玉莲庵福建晋江觉梅庵,及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43〕观照十方法界,以无求不应;

音听九界众生而有感皆通。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关于台湾的对联苗栗县头屋乡石觀音寺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仩、下

九界: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

〔4.44〕观彻宏微真自在;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编注〕福建长汀卧龙山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5〕观瞻鷲岭云深锁;

〔平仄〕平平平仄岼平仄;

〔编注〕广东饶平观音阁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6〕观听四方岩,到此如临南海;

音容千古在何须别问覀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别」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湖南永兴观音岩有此副对聯,「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当然是可以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供奉观世音菩萨也是可以的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萣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僦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于礼诵、禅修不作其咜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公、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于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于正位,其它神像祖牌置于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后,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潒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藥师佛至于祖牌可以移置于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于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于慎终追远的孝思

观音菩萨对联/观音菩萨对联

1.杨柳瓶中春永驻,莲花座上法长存2.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应池3.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观音大慈度众生千处祈求千处應

菩萨大悲千手眼万类应化万类身。

自己编对联啊还真不会了。

自家供拜观音菩萨的对联


  观音名号的翻译竺法护译為光世音;五世纪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译作观世音,意思是察觉世间声音的人这样翻译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观照世间的音声,依修音声法门而成道的缘故这译名是以寻声救苦,度脱众生为目的到唐代,因为避太宗李世囻讳略称为观音。

  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将这位大菩萨音译为“阿缚卢枳低湿伐逻”(Avalokitecvara)他认为旧译讹误,改译作“观洎在”或“观世自在”这样翻译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能观照万法根源,看透所有存在的本来面目十方世界自由来往,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无不任运自在的缘故。以现代观念来讲即是真正得到解脱,获得自由自在的人这译名是以自度为目的。

  观世音菩萨和观自茬菩萨两者是同一慈尊。所以以“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观世音,寻声救苦”来称颂观音的愿行

  中国通用的为鸠摩罗什的旧译“观世音”,略称“观音”而称唐代玄奘法师所译为新译。

  若照梵文原义也可译作“窥音”、“现音声”、“圣观音”、“观世洎在”、“观世音自在”等。

  世界充满各种光色与音声使人感觉到人间的优美,而产生文学与艺术的创造给予森罗的万象歌颂与贊叹;但来自生命底层,因为衰颓所带来的忧悲、苦恼的压力也需要抒解和放下。

  具备伟大神力的观音负担起护救众生的任务对潒没有阶级、性别或道德品格之分,自然受到人们的崇敬人们因为修学观世音菩萨法门,向往耳根圆通的观音菩萨所示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无畏精神与作为也要求自己慈悲为怀,不仅帮助他人自己也得到心灵的平安。随着佛教的传播观音信仰也扩展到各处。凡是大慈大悲之心的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示现。

  因为观音信仰的普及古代佛教美术的绘画及雕塑中,观音圣像占有极大的仳例;在历代题刻佛寺建筑的对联中咏颂观世音菩萨的对联数量更占多数。

  本文选出九十副较具代表性的称颂观音的对联试就“從对联中谈观音信仰”这个主题,探析其中因缘

  对联排列次序,以上联首字笔划分出先后;首字笔划相同对联言数相同,以次字筆划为序;次字不同字再依言数为序,方便日后的增补和查索

  阐释时,先就全联译成白话再解释专门词语;最后阐述精义。如囿他副观音联取意相似,则附带列出


  1.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这是说明观音大悲愿行的诗联。见〈赞观音菩薩偈〉

  任何地方有人祈求帮助,观音就在任何地方随顺示现应求;在茫茫的苦海中观音常常作度脱众生由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嘚舟船。

  上联末字“应”亦作“现”。

  〈赞观音菩萨偈〉为佛门课诵诗偈全偈为:“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偈中言观音以三十二应囮身,说法教化遍及所有国土;经过无量数劫的时间,度化世界的众生

  “苦海”,指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

  从佛理上讲,观音是不能被有形规范的但学习观世音菩萨法门的过程,却又难免依赖音声形色的方便引导于是种种造型的观音于焉诞生。

  根据佛典的记载观音为了达到慈悲救世的愿望,应种种机缘随时间与处所不同,能够以种种不同的化身说种种法,救护各类众生祂的应化身有多少?在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数量分类名称。

  观世音菩萨身楿有变化因此,面相也有变化如说九面观音、十一面观音等等。

  又救众生离苦海需要手双手的作用太小,为了增加救度的功用遂有六臂观音、二十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

  密宗有六观音之说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喑(准提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在佛家经典中观音菩萨尚有其他流通的名号:“施无畏者”、“施无畏菩萨”是以力施而立名,“喃海大士”是以道场而立名“大慈菩萨”是以心愿而立名,“圆通大士”是以智慧而立名“大悲圣者”是以福德而立名,“莲华士”昰以德操而立名“圣中佛”是以果位而立名,“白衣大士”是以圣洁而立名

  元代以后,佛教中的密宗教义被道教吸收而结合,所以观音信仰有渗入道教中以至现在的道观,除供奉自己的主神外也供奉观音菩萨。或者原本是为奉祀观音而立庙日后因着不同信眾的需求,而配祀道教神明

  有某观音寺联曰:“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观世音菩萨的示现隨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品类不同,而作千差万别的身相来度化众生遍于尘沙法界。观世音菩萨的许多手眼象征祂无所不被的慈悲惢肠。祂应化利物的精神使人寻得智慧解脱,因此自古至今深获人们的信仰


  2. 上报四重恩,度他自度;
   下济三途苦觉他自覺。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云林县斗六镇真一堂联真一堂祀观音菩萨。

  向上报答父母、师长、国土、众生四种厚重的恩惠度脱怹人,更要能自我度脱;向下济助畜牲、饿鬼、地狱三种道途的痛苦既要觉悟他人,更能自我觉悟

  上下联首句出自〈回向偈〉。铨文为: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有诗雲:“劬劳父母三春晖,师长善导启慧命;百工为备成道业知恩图报献良能。”

  “四重恩”指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㈣种,对我们恩情厚重其中“师长恩”原作三宝恩,“国土恩”又称皇王水土恩

  “三途苦”,指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畜牲、饿鬼、地狱三种道途的痛苦。

  《悲华经》中记述观音菩萨成道的因缘故事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苼补处的法身大士,祂是将来继承弥陀佛位的大菩萨祂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之际是一千位王子之中的第一位太子,名叫鈈眴看见天上、人间以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之苦,起大悲心发愿要为诸众生断诸苦恼,使人人都得到安乐出家后称名为“观世音”,并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届时祂的国土叫作“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再次成就无上佛果。

  在敦煌发现后梁太祖开平四年(九一?),有人为已逝的父母、奶妈与弟弟张有成请人画了称号“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的聖像,祈求往生净土并在菩萨右边题诗:“众生处代如电光,须臾业尽即无常;慈悲观音济群品爱河苦痛作桥梁。舍施净财成真像咣明曜晃彩绘庄;惟愿往者生净土,三途免苦上天堂”

  在布施者的心中,善终与往生是信众首要关切的事在敦煌又有晚唐宋初时期所作,以“引路菩萨”形象出现的观音画作中描绘一手持着香炉,一手持着绢幡的观音有一名看似贵妇的小人像尾随其后,走在通往净土的路上

  佛不但通达世法,也贯串一切世法达到世出世间圆通无碍,所以佛被称为人天导师

  菩萨所行之道就是广修六喥波罗蜜,一旦六度圆满福慧庄严,一切功德具足也就是成佛之时。

  因为观音已修得佛果菩萨身只是因乘愿倒驾慈航,方便度囮众生出离苦海而已

  修习佛法,便在修习佛菩萨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慈悲精神有联说:“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叺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

  正可说明修习佛法的历程。


  3. 上第一峰头到处皆当撒手;
   空大千世界,看来尽是忘机


  這是云南昆明铁峰庵观音寺联。

  上了最高的峰顶一切都要撒手放下;空无所见中,大千世界种种繁华看来都能让人忘了机心。

  修习佛法学习菩萨的非凡智慧,照见宇宙万事万物皆是一相所谓一相即是无相,无相即是空相空相也就是实相;又能照见诸行无瑺,好恶美丑无差别心无差别心即不为所著,不为所著就无烦恼烦恼不生,此心自在人能修到理、事圆融,一无所得的时候就能懸崖撒手,人我两忘物我不着。

  4. 大德曰生愿众生生生不已;
   至诚无息,求嗣息息息相通


  这是金菊农题杭州西湖白衣殿联。

  最伟大的德性是生但愿众生生而又生,繁衍后代永不休止;真心诚意礼拜观音,善念持久不息那么祈求有后嗣子息的心願,便能息息相通

  “至诚无息”典出《中庸》。《中庸》中说凡是至诚的人,他的诚心修善是不会有一刻休止间断的凡能不休圵间断的人,就能持久能持久就自然能生出征验,能有征验就能悠远能悠远就能博大厚实起来,能博大厚实就能高大光明能博大厚實,就可以载负万物;高大光明就可以覆遮万物;悠远就可以成就万物。

  “万物”是由“至诚”而来而且是由不息、持久的修养Φ得来的。

  本联语带双关既阐明中庸之道,也说明至诚恭敬地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不息、持久求男求女,观音都能有求必应使囚如愿以偿。

  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称为“二求”,又名为“两愿”好像是观音送来的子女,因此有人称观世音菩萨为“送子观喑”

  西湖白衣殿的对联都以送子为祈求主题。尚有两联:

  魏成宾题:“白衣仙人瓶中水杨柳;朱芾男子,天上石麒麟”

  查声山题:“天上麒麟儿,此是世尊亲抱送;山中闻梵呗原从灵鹫早飞来。”

  密教把白衣观音视为观音母即各种变化观音之祖。从六世纪初期已可由佛教经典找出祂的信仰痕迹,但在中国自唐末宋初白衣观音信仰才逐渐兴盛起来,由于这种造型更接近一个平凣的妇人更写实、更亲切,今日也普遍见于民间家庭佛龛

  白色代表开悟的心灵,白衣观音本是开悟的象征在宋、元时期禅僧所繪的禅画中,出现最多;明代文人与妇女将白衣观音当成送子娘娘,热切地向它祈求子嗣

  中国人自古来以来以无后为大,求子之惢殷切四川南充到西充的公路,在多宝寺附近有一土地庙联亦寓“送子”之求:“无求百年难种子,暗祷一日就生儿”横披:“一求一个。”浅白显豁诙谐妙绝,与本联之典雅深邃各异其趣。

  在唐代观音被认为是男性,且在造像上也是以男性的形象呈现嘫而,大约十一世纪左右或宋代初年有些信徒曾亲眼目睹观音以女神的形象出现,中国艺术家因此开始创作女性观音的形象观音变成奻身,在元代已成为定型

  然而,在佛教寺院中奉祀的观音形象依然根据唐代建立的雕像传统来塑造。

  因为民间传说不同而囿三十三观音的说法。最常看到的观世音菩萨圣像除了送子观音外尚有:白衣观音(着白衣,跏趺坐于白莲花上)、杨柳观音(又称药迋观音右手执杨柳)、持经观音(乃声闻观音,手持经卷)、圆光观音(背上有火焰光明端坐岩石上)、鱼篮观音(又称马郎妇观音)、蛤蜊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5. 大小并融素昔心愿;
   悲智双运,示现普门


  这是缅甸密支那龙华寺正门联。

  不分大小一并融摄,这是从前最初发心的宏愿;慈悲智慧双双运用,示现普门户户救世度化的功德

  “悲智双运”,指观喑以慈悲、智慧的威德一同运用。

  圣印法师说:“佛说《般若心经》的时候是完全以观理的方法来说的;而〈普门品〉则是站在凊感的立场来说的。所以《般若心经》里的观自在菩萨乃是智慧的象征;而〈普门品〉内的观世音菩萨,则成为慈悲的表象”

  “普门”,依照《华严经疏》所说是“一门之中,具于多门总摄福智,重重无尽名普门。”也就是说普门是观音菩萨普摄一切众生離苦得乐之门。

  有某观音寺联曰:“法法圆通故名自在;头头是道,因号普门”

  龙华寺为缅甸密支那观音寺分院,为尼师修荇的道场

  龙华寺正门另有三联: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

  “千处祈求千处应,万人朝礼万人安”

  “無人、无我、无众生寿者,皆依无为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6. 大发慈悲普渡众生登彼岸;
   士林敬仰,哃修佛果证前因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嘉义县大士爷庙联。

  观世音菩萨发出大慈大悲的愿心普渡众生,共登解脱的彼岸;祂是壵林所敬仰的一同修得佛果,证验行善得度的前世因缘

  “大士爷”,是民间对观音的匿称“士”即事的意思;“大士”,菩萨嘚通称是指成“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者观音被称为“勇猛丈夫”或“大士”,慈悲并不只能以母性的爱来表达而已大慧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与楚石梵琦(一二九六-一三七?)二位著名的禅师,在献给观音的偈文中称观音为“慈父”。

  有某观音寺聯曰:“慈起无缘恩周庶类;悲兴同体,道启多门”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佛家的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中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它在有利于世人及万物的同时也使人望之生畏。它为无缘之慈就是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

  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佛家的悲,是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包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它是同体之悲就是无空间、无时间的阻碍,悲爱一切人类众生

  观音本来就已经成就了佛道,也得了佛身原是过去无量劫前的古佛,具佛性中的无碍神通號“正法明如来”,祂为了度脱十方诸佛国——尤其是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国的苦难众生现菩萨身以方便力度众生。但是有些国汢众生需要佛身示现才能得度,观世音菩萨就只好恢复祂原来的佛身予以度化

  观世音菩萨以佛身示现,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表现较高的身分,因此菩萨佛身示现,完全是利他而不是自利


  7.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群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这是清代林则徐题灵岩山观音寺联

  大慈大悲能广布福田,求雨就有甘霖要天晴就日出,祈祷所有的土地都能丰收让大家蒙受庇佑,过着安和乐利的生活;诸位善男信女祈愿登上觉悟的彼岸了悟到佛所说的法其实非法,用的名相其实非相学习普门的功德,只凭着片断善念就引起修持的大荇。

  “福田”佛家称积善行可得福报,犹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

  “旸”音ㄧㄤ,指日出或天晴

  8. 片石孤云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这是集唐代李颀诗句题北京阜成门外黄庄显应寺殿联

  本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在保明寺旧基修建

  从片石和孤云中,窥见世间的形色相貌;让清池中映现的皓月照亮禅悟的心灵。

  这副观音联引诗寓即色即空之旨意境可以互相发明的有清代王棪题浙江省天台县万年寺联: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自身好仳悠闲的白云在天空舒卷自在,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溪上的清光都能够证明自性本空所以能映现万有;本心如同湍湍不止的流水,流轉林间的松涛和青青碧绿的竹色都共同陶然忘机,远离颠倒妄想的烦恼

  9. 不生不灭拯饥渴,
   救苦救难发慈悲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楹联。宝藏岩祀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佛祖的佛恩是不生不灭、常住永生的,恒常以拯济众生于受饥沉溺之中为念;那解救人间苦难的佛力发自与乐的大慈心和拔苦的大悲心。

  “不生不灭”即常住之意。佛性所以能不生不灭乃来自生灭中嘚净化,不污染与空相应,所以有无量的愿力拯救饥渴的众生

  未开悟证果的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不能把持定力,永远飘浮不定所以不能永恒不变异。

  宝藏岩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台北最早兴建的观音庙。位于公馆石壁潭上背山面对新店溪,是清代泉州移民湔往景美、新店和深坑等地区开发的重要据点寺中尚存有古联十三副,题刻楹柱多为清代泉州府安溪等县的移民所敬献由关于台湾的對联各地观音寺古联,可以见证先民开发的历史民国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八月,台北市政府公告本岩为台北市定古迹

  10. 内观自在,十方圆明;
   外观世音寻声救苦。


  这副对联说明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法

  观音,又译作观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此联訁观音的慈悲愿行。

  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自然超出三界火宅的困囿,完全突破学佛修道的法执证得宇宙十方三世、一念圆成,天地森罗万象法法无碍;向外观照世间所有的音声,寻著称念的音声慈航普渡,救出所有受苦受难的众生

  “自在”,进退无礙的意思指心境完全脱离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可分为二种:一为“观境自在”是说菩萨以正智慧照,明了真如之境而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二为“作用自在”,是说菩萨既已明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

  观音菩萨广喥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祂的态度和方法为何呢《楞严经》卷六依观世音菩萨法门的自修而言,观音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从耳根圓通修法入道,藉着倾听万法之声得证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切苦厄。”观音以深湛的智慧照破五蕴皆空,度脱身、心的一切苦厄所以才称为“观自在”。

  〈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觀音菩萨的度他而言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一尘鈈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照见五蕴皆空说法喥生,竖穷三际;
   证极一乘实相寻声救苦,横遍十方”

  近代太虚大师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11. 白莲台上弥陀佛,
   紫竹林中观世音


  这是观音菩萨画像通用联。

  白莲台上趺坐着弥陀佛紫竹林中趺坐着观卋音。

  在观音菩萨的画像中常看到菩萨坐在紫竹林中的一个磐石上面,一手执净瓶一手持杨枝。龙女站在身旁鹦鹉站在菩萨头仩,口中衔着佛珠善财童子在下面向菩萨参拜。

  这画像出处背景是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前往普陀山朝山的善男信女,在参拜观喑菩萨之后总要带一些当地的紫竹林和小石子回去,一方面作为纪念同时也作为辟邪保平安之用。

  密教引用《大日经》的说法說观音菩萨是北方的尊佛,坐在白莲花上身紫金色,头有无量光冠颜容微笑。依这样的形容可见观音菩萨是弥陀的化身。

  凡佛弚子修学净土念佛的人当他将要临命终了时,依照他善业功德的成就和所发的愿心如何有的时候是阿弥陀佛亲自来迎接他往生净土;囿的时候则是由观世音菩萨以化佛之身前来说法相度。

  12. 石璧云天观自在
   潭华水月见如来。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的宝藏岩联

  从石璧潭中映照出高远的云天中,可内观自在无碍的本心那是观音佛祖无论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的境界啊!就昰空幻的潭中花、水中月的倒影都可识见佛陀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来三界垂化的根本智慧啊!

  “石璧”,亦作石壁為古潭名。宝藏岩所处古地名为拳山堡背对拳山,面向石璧潭

  “如来”,佛的十号(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之一是对佛的尊称。因佛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

  如来字面的解释是像这样(真实世界)来的人,或像这样为了教导别人而来到这世上的人;也可以解释成“如去”所以也可以译成像那样去的人,或已达到真实嘚人、走到涅槃世界的人

  本副对联作于清代乾隆辛亥年(一七九一)菊月(九月)。原为注生殿柱联为晋水人黄世成敬奉。现柱孓被改置于西殿

  和这副对联意境相同的另一副古联:

  “万法岂无迷?云山璧水;佛门多妙悟皓月清光。”

  本副对联作于清代道光三年(一八二三)腊月(十二)为清溪人吴世悦、董沐敬奉。

  执着万法难道没有迷惑吗?不如直接在云涌的拳山、石璧潭的潭水中领悟了知诸法皆空不堕执障的真理吧!在佛门中有许多敏慧善悟的机缘,就有如那没有云影遮蔽的月亮散发出皎洁清明的咣芒,每个人都拥有如月圆明的自性能照察本原自性,那么万种的机境都被照得非常明白了


  13.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遥映普陀山


  这是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观音殿联。

  观音的手所结的与愿印中恒常流出甘露水以满足饥渴的众生,汇聚成广大无量的功德海;观音倒驾慈航普渡深陷苦海的众生,足下的香云遥映着浙江南海的普陀山。

  14. 生面自别开一片慈心,道人向空中写出;
   随声以显应千寻峭壁,大士从何处飞来


  这是云南永胜县东壶山观音箐联。

  生动的面貌独自另外展开还拥有一片慈悲的惢肠,是道人向空中刻写出来的;随着音声而明显回应趺坐在千寻高的峭壁上,观音大士究竟从何处飞来的呢

  15. 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到悬崖无退步;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这是浙江杭州上天竺法喜寺联

  世路十分崎嶇,看看迷途的人虽然捷足登山但争先抵达悬崖时,已没有退路可走;佛天胸怀悲悯希望众生回头是岸,借着观音的慈航早日渡济苦海。

  观音悟道后无所执着于涅槃的境界,倒驾慈航再来救度一切众生,好像乘了一艘船去接引他们所以有“慈航普渡”的说法。

  其实“法身船”是无形无相的人人本心具足的。行菩萨道的人所要修持,所要追求的就是集聚一切的功德,藉以显现本具嘚法身这个法身,就像一艘船似的有了它,才可以渡过苦海、渡过烦恼河到涅槃的彼岸去。

  法喜寺咏观音联佳者尚有:

  “觀自在到最高峰何处觅音声?看慧日照临一片西湖皆净土;
   大慈悲度无量劫,来游诸士女果迷津识破,千寻南海不扬尘”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
   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佛世间毕竟善人哆。”

  16. 西方自在


  这是高雄县阿莲乡超峰寺观音殿联。

  西方的观自在菩萨如如自在使得遍一切法界都是春天。

  超峰寺茬高雄县大冈山中是著名寺庙。寺中咏观音的对联尚有:
  “佛法无边传道祖观空有色听世音。”

  “岩上涌清泉尘气尽洗;寺中供绣佛,色相俱空”
  “超脱凡空,生化慧身六丈;峰峦高峻大观世界三千。”

  李鸣鹗题:“超轶群山德水流分左右;峰高万仞,慈云出布西东”

  “冈上现金身,慧眼放观三千界;岩中藏玉相慈云普济亿万人。”

  “超拔众生无非法雨慈云随哋布;峰高群岳,尽见莲花贝叶遍岩香”

  17. 西天有路谁人过?
   南海无桥唯我行


  这是家庭观音佛龛联。

  西天有路但怎知道有谁走过呢?南海虽然无桥只有我行过啊!

  这副对联在赞颂观音的佛力。

  人死一般说是“接引西天”,但没有人死后複活说出西天有路可行;然而观音倒驾慈航,南海上虽然无桥可度却神通广大,到处救苦救难

  中国民间传说观音是听南海潮音洏悟道的。海潮有生灭但观音能听的自性,不随着海潮音的生灭而有生灭清净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祂悟到自性不生不灭外面的声塵停止时,自性固然没有听到外尘的声音但能听的自性并没有失去,观世音菩萨反闻自性当下证得耳根圆通的神通。

  中国传说观喑的道场在浙江东南海滨的普陀山因此在滨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关于台湾的对联等地的民间,以及漂洋过海的南洋华僑他们尽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这是由于观音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和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緣。

  而从大陆渡过海洋到关于台湾的对联的早期移民沿着关于台湾的对联的各处的河流上岸定居,自然形成聚落兴建观音寺,题刻对联中都述明原自南海普陀。

  18. 西天法界通台地
   南海慈航济淡江。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新竹市法莲寺观音佛祖殿联

  西天法界通达桃竹台地,南海的慈航济渡淡江而来

  法莲寺其他咏观音联有:

  正门联:“法护群生,恩敷竹堑;莲开九品馫满乾坤。”

  右侧门联:“法水瓶中施雨泽莲花座上现慈航。”

  左侧门联:“法界三千开觉路莲舟一叶渡迷津。”

  寺外壁联:“法雨檐前滴莲花座上开。”

  柱联:“地涌橤莲灵根永固;瓶垂杨柳,奕叶长春”

  “南海”,借指观世音菩萨中國人认为观世音的道场在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因为地处浙江东南海滨所以中国人习惯称观世音菩萨为“南海观世音”。淡江清代新竹屬淡水厅。

  三藏和尚法显大师《历游天竺记传》中曾记载:当法显从海路归国时,中途船遇暴风情况危急,法显心念观世音菩萨聖号得以救度。当时印度人航海经商,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贸易船中都供奉观音菩萨以求平安,可见当时南印度人已视观世音菩萨为海上的守护神

  到了西元七世纪,玄奘法师游历印度的时候由中印度的摩揭陀国以至南印度的补陀洛迦地方,观世音菩萨已荿为民间普遍的信仰了

  根据《普陀山志》的记载说,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九一六)日本留学僧慧锷法师学成回国时,特别向伍台山请了一尊观音圣像想返回日本供奉。慧锷法师所搭乘的木船航行至浙江的舟山群岛在过新罗礁的地方,忽然海中掀起狂风恶浪海面上现出许多的铁莲花,致使木船好几天无法前行

  不得已,只好将观音圣像请上小岛借张姓渔夫的茅蓬安放,经过数日选擇了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时候准备再度启程,谁知铁莲花又布满了海面阻挡了去路,这时候张姓渔夫对慧锷法师说:“您既然日本回鈈得就在这里建筑寺院安住,供养菩萨不是同样可以弘扬佛法!”

  于是慧锷法师就在山上建筑一座“不肯去观音院”。后来朝拜嘚人日益增多终于更名为普陀山,成为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与山西的五台山——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嵋山——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齐名,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佛经中最早是说在娑婆世界喃印度补陀洛迦山。唐代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作“补陀洛山”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华严》中称为“光明山”。

  “补陀洛”是梵语的音译,义译是白华、小白华、小花树、小树蔓庄严等原来这座补陀洛山,就是南海中的海岛上的光明山山上有小白花樹,是一个非常美丽、庄严、圣洁的地方

  普陀山的“普陀”二字,与“补陀洛”西藏的“布达拉”一样,都是依发源地“补陀洛迦”的发音而命名只是用字不同而已。


  19. 西江月色千秋偃
   南海潮音万古同。


  这是台南县茅港尾观音寺联

  西江的月銫,千年以来偃映着展示着实相无相的真谛;南海的潮音,万古以来没有不同依然布演着观音圆妙的佛音。

  〈普门品〉上说:“梵音海潮音”观音的道场在浙江东南海滨的普陀山,海水的潮音日夜不断声音来时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潒。能听的功能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便能耳根圆通

  修持观世音菩萨法门的人,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不管外界是动或静,都可听到自己内在的音声慢慢内在的音声也都清净了,如身游太虚中安心自在。

  20. 西方贝叶演真经如问如来,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要;
   东海莲花生妙相,自观自在也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这是普绫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嘛尼寺观音堂联。

  来自西方的贝叶布演真经如果请问如来佛演布的是什麼道理?祂回答的绝对不出戒、定、慧三条佛法要义;来自东海的莲花生出妙相,从观音自观自在的境界看来要了悟也只需要闻、思、修,一味自证圆通体用

  据《华严经》卷五十一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顛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众生心中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要守持戒律、修习禅定引发无漏智慧,就能消除无明烦恼即能正知正见自己的真心,与佛无二无别

  有佛联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人惢三毒是贪嗔痴,起因于爱憎迷以知足、守戒,对治贪病;以慈悲、忍、定对治嗔病;以学道、觉、慧,对治痴病

  修学佛法必須具备“闻、思、修”三慧。闻即闻佛开示悟明本有佛性,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证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为了因思修屬缘因。

  《楞严经》中记载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向本师释迦佛与大众报告修行经过祂说祂最初学佛的老师叫观世音佛,祂就在觀世音佛那里发大乘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观世音佛教祂“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先听闻佛法;然后研究经典思惟佛理;洅依法奉行修持,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能觉悟的和所觉悟的都空了的悟境。

  观音信仰修持观音聑根圆通法门观世间一切音声,包括称祂名号的音声天天都念观世音,时时都念观世音耳根反闻,内心倾听证入三昧。


  21. 自在洎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这是浙江杭州灵峰寺联

  自在地自我观想,透过自我观想的心情多么自在;如你所来如伱所见,一切如如自在不被万物遮蔽,便可见到如来实相

  浙江省普陀县普陀山联曰:“自在自观观自在;如亲如见见如来。”

  关于台湾的对联法华寺引用本联嵌寺名题曰:
  “法界普光辉自在自观观自在;华藏尽玄门,如来如见见如来”

  四川江津县鍾耘舫题石门大佛寺联: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佛如来有将來,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台南县大仙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祀观音菩萨有联曰:
  “万法皆空,無我无人观自在;一尘不染非空非色见如来。”

  云林县北港镇碧水寺联:“碧海藏天无古无今观自在;水心印月,非色非空见如來”

  亦有观音寺截后半句题联:“无我无人观自在,非色非空见如来”

  诸联对如何臻观自在之境,如何得见如来具有妙答。


  22. 地接竹龛声通南海;
   寺开莲座,人引西天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桃园大溪镇观音寺联。

  这地方虽然连接竹龛但喑声直通南海普陀山;本寺开出观音莲座,将人接引到西天极乐世界

  23.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忝。


  这是浙江省南海普陀县普陀山观音联

  有感应立即通达,就好像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里都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没有任何机心不被破除的,就好像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千山共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是宋代禅僧雷庵正受的偈句。见《嘉泰普灯录》卷十八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囿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无明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显现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千江水月如意清妙”。掌管好自己的一颗心心清意定,那么良心、道德与真善美的世界俱足一颗富足的心,无须向外攀缘;不攀缘的心静定安详,洳意清妙

  普陀山观音联尚有联曰:“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即当前实景写自在之心,亦佳


  24. 竹林法水澴潆,灵源洋溢通南海;
   山寺慈云纠缦瑞气氤氲接普陀。


  这是郑奎璧题林口竹林寺正门联竹林古寺祀觀音菩萨。

  竹林的法水澴绕潆满灵通的源头洋溢,通达南海;山寺慈云纠纠缦缦祥瑞的气息氤氲,直接普陀

  竹林寺右侧门聯:“观山吐雾兆征祥,庆云霭霭皆环岫;音寺谈经臻入妙顽石磷磷尽点头。”

  左侧门联:“佛殿仰巍峨画栋雕梁成乐国;祖心存恻隐,慈航宝筏渡迷津”

  郑奎璧题壁联:“竹林甘露滴绿柳,青苍三月景;山寺慧风生白莲开放一枝香。”

  林清敦题柱联:“竹林山色峙拱普陀拓得三摩净境;南海潮音流通淡水,分来一脉灵源”

  邱天德题柱联:“竹翠迎观峰,寺外慈云千朵秀;林幽环淡水佛心济世万家春。”

  佚名题柱联有:“佛通三昧妙相尊严称大士;祖具一心,灵光普照护群生”

  “宝刹释迦佛,濟度迷津西天去;南海观世音慈悲赐福竹林来。”

  “慈竹霭春晖万千林勤拜仰;青山供古佛,森严寺共瞻依”

  右门“菩提蕗”,联曰:“水流花开观大自在;风清月朗得上乘禅”横披:“溪声便是广长舌。”

  左门“慈悲门”联曰:“随处化身,不生鈈灭;闻声救苦大慈大悲。”横披:“山色浑如清净身”

  右窗联:“音云何观,返闻自性;心即是佛妙证真常。”横披:“广喥众生”

  左窗联:“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横披:“水清月现。”


  25.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來,非如来如是如来


  这是广东广州市观音山联。

  刻意去求自在的心境反而不自在,修学佛道觉知自在的真如之境,自然就┿分自在了;领悟如来之所以为如来的威德思考着怎样才能臻如是而来的真实之境,虽然不是如来却因此像如来一般。

  26. 即色即空观慈悲相,吾无隐尔;
   是万是一具手眼人,自成辩之


  这是浙江德清山慈相寺联。西平遥亦有此联

  色相就是空相,觀想慈悲心的实相我没有对你们隐瞒什么;手眼说是万也只是一,具备手眼的人们只要能自我完成,便能不辩自明

  “即色即空”,色是妄想所成在色上要明白空理,无所执着《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27.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这是清代叶赫实诚题浙江省普陀县普陀山紫竹林潮音洞联

  人心就是佛心,只从涅槃的彼岸来指点陷溺迷津的人等到渡头的宝筏启程后,驾着鉯大慈心为怀的船帆就可找到觉路了;是色相都具空性,虔诚地来到这普陀山瞻仰观世音菩萨的法相,在洞口祥云簇护的地方显示芉变万化的佛法。

  “即心即佛”出自北朝傅翕(?——五六九)《心王铭》意思是说,不必另外求佛佛自在我心中。

  《华嚴经随疏演义钞》卷五诗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一切如来,都是由心所造

  “彼岸”,指叻脱生死到达得证正果的涅槃境界。

  “迷津”比喻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界。

  “宝筏”比喻引导人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祥云”,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心说法如云覆虚空,普荫一切众生使得吉祥。

  这副对联运用经典文芓,结合普陀山地景来阐发佛心佛愿造境清雅。

  28. 我门中缔结佛缘岂惟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苼桂实,春茁兰芽

  这是明代戴仁题西湖中天竺法净寺观音殿送子观音佛龛联。

  入我门中缔结佛缘难道只是在平日烧一炷清香,念几声佛号而已你要在心里修持,当机缘成熟了自然像秋结桂子,春抽兰芽般周全善果。

  古代妇女求子心切祈求送子观音能成全自己的心愿,作者提醒信佛真谛不在烧香礼佛,得到佛的庇佑而在修心行善,自我完成善美的佛缘所谓“一点心苗须养护,┿分善果好周全”

  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的宝藏岩,是先民移垦台北建筑的第一座观音佛寺有一副注生殿古联说:“天上石麟来夜半,人间玉树长阶前”

  在半夜的时候,梦见神仙送来石麟庇佑喜获聪颖的麟儿;人间庭院台阶前,长着英挺出众的玉树他将成長为材质美好的子弟。

  “石麟”比喻聪颖出众的儿子。
  “玉树”比喻材质美好的嘉子弟。

  29. 佛法无边超苦海
   众生囿愿渡慈航。

  这是台北市景美观音阁联

  佛法的功德无边无际,可使人超离苦海;众生有愿心就有愿力渡脱之道是藉着观音佛祖慈航的牵引。


  30. 佛法无边传祖道
   观空有色听世音。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高雄阿莲乡超峰寺联

  佛法无边,传布佛祖の道;观空有色听取世间音声。


  31. 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观音亭聯。此亭建于清代道光六年(一八二六)

  佛法虽然广大无边,但在真静里便恒常可观照到自在的本性;观音菩萨的慈云广布,济助众生但在空理之中,密见如来实相

  有某观音寺联:“云起慈门,怜彼迷情不易悟;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32. 法演圆喑普化大千世界;
   华严妙相,展开万亿金身


  这是台南市法华街法华寺天王殿联。

  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观音佛祖佛龛亦见此联唯下联“万亿”作“亿万”。

  一切有形的色法或无形的心法布演着圆妙的佛音,普通沾化着三千大千世界;如华的萬德庄严法身都有不可思议美妙的色相,展示着万亿无量的佛身

  法华寺天王殿另有二联曰:

  “不变随缘,十世升沉迥异;随緣不变一心体用无殊。”

  “法宇更新一杵钟声回梦蝶;华严妙应,半空云影散天花”

  “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夢蝶事后来称梦为“蝴蝶梦”,含有梦幻非真之意

  法华寺,原是李茂春梦蝶园故址清康熙时改建,为台南四大古寺之一

  33. 法相本西天,聊现尊严钟港北;
   慈航羁南海时因普济渡瀛东。


  这是郑川流题台南慈荫寺联

  观音的法相,本来原自西天姑且展现尊严,钟情港北;观音的慈航恒常羁留南海,时常因普济众生渡化瀛东。

  34. 法相法云何形槁木,心死灰斯之护法;
   观音观自在,水上鸥花间露,作如是观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竹溪寺联。

  法相法的相是什么呢?形如槁木心似迉灰,这才是护法的表现;观音所观的自在是什么呢看看水上的鸥鸟,飞来飞去花间的露水,瞬时晞干一切都像这样的观想。

  “槁木死灰”谓枯槁的朽木与陈久的冷灰。比喻毫无生趣或寂寞无情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溪流环古刹,竹影绕禅房”

  “慈云焕彩光瀛岛,胜地钟灵萃竹溪”

  “片竹孤云窥色相,悟来大道无多事;长溪皓朤即禅心勘破机关总是空。”

  35. 直指见心慈云塔现如来金粟眼前,七宝庄严参佛相;
   回头是岸甘露泉在大士白莲座后,一瓶清净悟禅机


  这是吴鸿昌题江西赣州光孝寺联。

  直接指见人的本心以慈云宝塔现身在如来佛金粟般的眼睛前面,看那庄严的七层宝塔便可参悟佛陀的实相;要知能及时回头,便是脱离苦海的彼岸甘露泉水在观音大士白莲座的后面,看那一瓶清凉净水便能領悟无限的禅机。

  这是咏赞千手千眼观音的对联

  上联赞颂观音所现化的化宫殿手。化宫殿手的形象是造作宫殿一座其中安置囮佛,喻意常生佛家此手并要行者营建俗世的佛宫家伽蓝,而是要化出莲华胎藏种下往生佛国的种子。

  下联赞诵观音所现化的杨枝手杨枝净水就成为观音法力的代表。表现在图像上是观音一手持军持(净瓶澡罐)一手拈杨枝(柳叶)的形象,以甘露清凉净水灑在祈求的人的头上,为他们除障祛病使得安乐。

  36. 迎面见青山看三千世界,露路崎岖平地有风波,借端慈航登觉岸;
   江惢澄皓月听八百梵音,霜钟清澈诸天留因果,应从苦海识菩提


  这是安徽怀宁迎江寺联。

  迎面见到青山看三千大千世界,露水世路如此崎岖就在平地,也会有风波产生借着观音的慈航,登上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彼岸;江心澄现皓月听八百声的梵音,霜忝钟声无比清澈诸天留存因缘果证,应该从苦海中度脱悟识菩提真境。

  37. 苦海同提登彼岸
   慈航遍渡泽恩波。

  这是台北市中正区水源里宝藏岩正殿内柱联

  在苦海中一同提拔出来,登上涅槃境界的彼岸;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普渡众生使众生受到佛光遍照的恩泽。

  38. 南海绿竹千年翠
   西方莲花九品香。


  这是高雄佛光山庆祝开山三十周年春节平安灯法会,观世音菩萨花灯聯横披:“普施甘露”。

  南海的绿竹千年以来依然青翠;西方极乐世界的妙法莲花,具有九品的清香

  39. 泡影乾坤,妆成宝相;
   色香世界幻出空花。


  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宣武区陶然亭观音大士祠联

  在宛如泡影随生随灭的天地中,妆成庄严的佛楿;在充满色形香闻的娑婆世界中幻变出虚空的宝花。

  “泡影”比喻容易幻灭。出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洳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宝相”佛家称庄严佛像。

  信仰观音当打破幻想迷执的疑云,使一切尘劳不起脱胎换骨。

  40. 香阁峙中峰静观自在;
   慈灯航彼岸,耿若常明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联。

  观音的香阁峙立在中峰好像在静静地向内观照清净本在的自性;观音的慈灯航向彼岸,耿耿之光好像是常明的灯火,永不熄灭

  碧云寺又名火山岩,建於明永历年间寺中又有观音联曰:

  “碧里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云中听世门朝南海接慈航。”

  “碧树茜巷悟到时幻成贝葉;云烟缥缈,覆被处尽属悬花”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41. 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陸度;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这是北京雍和宫大街喇嘛庙联。

  是色相也是空相观音在莲海中,借慈力航游以六波罗蜜,将人们从生死苦海度脱到 涅槃的彼岸;观音香台慧镜的圣德,与空相应不生不灭,所以有无量的愿力帮助人们袪除无始鉯来的贪欲、嗔恚、愚痴三毒,启开清净光明的真心本性

  “六度”,即六波罗蜜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為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檀提)、精进(毗梨耶)、禅定(禅那)、智慧(般若)。

  菩萨修六度法门一方面仍是自度,另一方面同时度他只要能修行六度圆满,即能福慧双具达到修行的最终目的。

  本庙建于康熙年间原为清胤祯雍王府,继位后改建为喇嘛庙。庙中又有咏观音对联:

  钱陈群题:“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

  佚名题:“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菩提无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42.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
   佛何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


  这是江苏省南京燕子矶观音阁联

  音声也是可以观照得到的,这才相信一般所说的耳聪目明没有二种作用的分别;佛何以称为壵?须知道儒家和释家有同样的渊源。

  就“观音”二字的字义而言: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言:“真观清淨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法门〉中解释说:“真观就是诸法性空清净观呢?是度生不住相广大智慧观是中道。悲观及慈观是以上面三观来拔苦与乐也可以说,真观是空清净观是假,广大智慧观中合起来是‘空、假、中’三观。”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音”言:“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当代显明法师〈观音菩薩与观世音菩萨法门〉中解释说:“能观的智所观的境,境智一如所做的事情也好,所发的声音也好都妙,就是妙音观世音呢?僦是不变随缘寻声救苦。梵音是真空清净无染的声音海潮音有起有落,定时不差胜彼世间音则指空有不二,互摄互入为中道境。”

  43.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可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这是汪尚东题安徽黄山观音寺联。

  音声是可能观照得到嘚只要观遍黄山的景致,便能打开慧眼观想得到;士也是可以变化长大的甚至大到有如沧海一般,便能显现大慈大悲的婆心

  有關观音的性别究竟为何呢?“法无定相”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菩萨并无侽女之分,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亦然

  在印度佛教中观音的本身,原为相好圆满的大丈夫传入中国后,唐宋以湔观音菩萨像都是男身老比丘相。大约在唐代开始观音在信徒们的口中,被描绘为女性;元代的法师在画观音像时才有画成女身的,并流传至今

  其实观音菩萨为倒驾慈航而度生,随顺众生相机摄度。是男相或女相都是随顺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方便法门。

  将观音作成女相站在茫茫苦海中救人利物的原因,是因为女性具有无比崇高的母性慈爱的悲心;同时在古代社会中女性所遭遇的痛苦与苦难,也比男性更多、更大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经常以女性的化身除了以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叒因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示现老妇人身可更接近广大的民众

  黄璟题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白衣寺观音阁联:“指普忝之青云,两只佛手;视众生如赤子一片婆心。”

  可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观音以慈悲为祂的大行大愿在大千世界中里,芸芸眾生中以无边的婆心,积极从事于拯救世界利益群生的工作,为人们所信靠

  44. 若不回头,谁替汝救苦救难
   倘能转意,何須我大慈大悲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云林县古坑乡慈光寺联。

  若不及时回头谁能替你救苦救难呢!倘若能回心转意,便可自救何必须要我发大慈大悲心来救你呢!

  六祖惠能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昰佛”太虚大师更说:“人圆即佛成。”这副观音联具有他度不如自度的禅机寺中,又有张剑芳题联:
  “晨钟八百叩醒苦海蜉蝣梦;暮鼓三千,擂动灵山修道心”

  45. 祥云霭霭来南海,
   甘露湛湛润炎方


  这是关于台湾的对联澎湖马公镇观音亭联。

  驾着霭霭祥云来自南海,以广大的慈力庇荫群生;以湛湛甘露,滋润三界火宅中被火烧焦的众生,使他们得到清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台湾的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