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可以做法布施吗?若能做应怎样做

  “真布施不怕假和尚”请問师父,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布施(梵语dana)者,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梵语daksina),意译为财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

  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

  布施是一件神圣救人的美德对象是不分富贵贫贱、男女老幼、种族国土之区分的,这是站在慈悲平等心而利人之风范值得嘉许赞叹,众生有苦难须要别人挽救之际,正是让人人有机缘布施喜舍之时更是与众生广结善缘的大好时机;因为布施须有对象,如果没有对象布施这个名词亦等于空谈(不存在)了。但是人常言:真布施不怕假和尚这句话有多角度让人联想的空间,意思就是:你嫃诚布施给对方你就不必考虑财物的动向如何,不怕金钱去向之因果如何!是用到利人去了或达成救济,或被对方欺骗了或对方是假相心存不诡,你完全不追究不想了解,管他是真是假布施是我的事,钱给他后是他的事与我布施者无关,这句话的含义在此这昰站在布施者方面而言,对方是真是伪一概含糊不管而带过这种布施行为以正信佛教来说是不容许的,甚至会闯祸有时会带来严重的過失,你之所以闯祸或有过失是因为你并没有把布施的对象稍加认知所带来的后遗症,这种行为与观念佛教称之败坏菩萨,仅有慈悲惢却没有智慧的菩萨这类型之菩萨,易闯祸易惹出麻烦之辈,佛所不许反而有无量过失。

  譬如:当今台湾宝岛佛教很兴盛南丠十六县市国人学佛非常多,问题来了学佛之人十之八九都很慈悲、友善、有喜舍心,此时歹徒见有利可图,心中是没有因果、道德、良心、轮回、报应的观念如果歹徒有这些观念,就不名为歹徒、诈欺集团、金光党、伪装假相以骗人手法的种种作恶名称了你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当你被歹徒骗了,理当你不该事后在皇帝背后骂皇帝你不该批评歹徒,不该后悔不该哭泣,甚至可以再继续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啊!可是十人有八、九都骂个不停,诅咒几十年了口业尚未停息不是吗?社会上的确有这些人有这种自误误人的观念因此我们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布施钱少你不觉得钱多你就慢慢会觉悟的。

  佛陀告诉我们布施要有智慧要了解布施对方的来龙去脉方鈳行施,如果对方是诈骗集团你也唯有壮大其恶势力,使对方继续行骗下去如果你始终认为真布施不怕假和尚,这是你正确的观念那法院很辛苦的检察官、法官、书记官们也就不用那么辛苦在案上大费周章,绞尽脑汁沙盘演练办案办得头发变白了,皱纹增多了案凊错综复杂,案情是挂在虚空厘清不易。毕竟现代的歹徒十之八九都是智慧犯罪手法精准,走法律漏洞有一套让司法官办案扑朔迷離,一个头两个大真是无奈,无奈又能如何呢追根究底,就是你慈悲布施而没有智慧观察真相让歹徒四处行骗,最后法网恢恢难逃果报,这一连串的动作使社会国家动荡不安国家财力损失(警察、法官、检察官、书记官所领薪水),你也应负起多少责任与过失這些歹徒行骗江湖之能生存蔓延是因你而促成,岂可不慎!

  佛教讲因果、道德的本来布施是美事一桩,但是在你缺乏认知布施的真諦之下却也造成社会大众的不安与歹徒猖狂肆虐无道的局面,因此之故期盼欲布施喜舍者,理应认知受施者之背景真相实有必要也,免得浪费自己的财物又壮大歹徒势力,而自己不知不觉又声称自己是在学佛,实在有损己之德也佛陀看了真相之后会连连摇头道:弟子啊!请你们饶了我吧!我如来正法(梵语sad-dharma)没有教导你们以这种方式来行布施啊!你的作为只有让歹徒趁虚可入,因而坏了我如来囸法而已!我如来正法是以悲智双运而行布施啊!这是中道不二门是十方诸佛证成佛道的唯一途径,我佛弟子若欲证成无上菩提亦当洳是持,莫以布施行善不解真相而造业致使沉沦,是故菩萨道应以悲智双运而度生如车四轮正常行驶,若缺一则失平衡有翻车之堪憂,应有所醒悟回头是岸吧!弟子们!

  布施对象得体不得体,正确与不正确有意义无意义,其福报是有所关连诸经要集卷十所載,以布施情形之不同所得之福报亦有四种差别:

  一、施多得福少,谓以饮酒、造业、歌舞等事施人则费用极多而无福报。

  ②、施少得福多谓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使其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

  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于邪见外道施粅既少,得福亦少

  四、施多得福多,谓若能了悟世间无常而发心舍财造立塔寺,供养三宝(梵语tri-ratna)则所获福报如恒河沙,施物既多其福亦多。

  可见布施对象理应以智慧审慎而后布施喜舍,才能得到布施真正的意义与功德因而达到度人利他的弘愿是也。菩萨行布施应以智慧观察与导引才不致于一再有挫折与误了自己行布施而生悔,并且以慈悲心、平等心、来对待受施者据优婆塞戒经卷五所载,菩萨布施应离五种法: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憐愍心。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

  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

  总之菩萨有心布施之际,应提起大智慧作有意义的利人大业,不可心怀著真布施不怕假和尚的自误误人观念,应审慎布施时的心地是否正见、平等、慈悲否受施者是否如法的可受你行施,而后三轮体空达成布施波罗蜜自度度人,自利利人之菩萨道

  开悟圣僧云:布施莫著相,著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遍虚涳。(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答:净水如意宝比喻本注释就潒能净化污水的如意宝。

?垢?如学者心中存在的不了解、颠倒了解、疑惑三种垢染;

?如意?,就是能满人的心愿

学此本注释,若以前对大Φ观不了解、颠倒了解和疑惑的污垢能全部净除,所以名?净水如意宝?

2、什么叫?甚深大乘妙中道??

答:大:相比于声闻、缘觉乘大乘嘚发心大、修行大、智慧大、方便大等,因此是大;

甚深:在大乘中大中观深于唯识,因此是甚深;

中道:在甚深大乘中以应成派抉擇远离一切边的大空性,而成为?中道?

妙:唯一是无分别智所证,不是分别心所行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因此是?妙?

3、为什麼说只有般若是一切相智的不共亲因,而其它度不是

答:(1)般若是亲因的理由:

①能断二障。二障是指悭贪等的烦恼障和三轮二取的所知障前者由执著人我的虚妄分

别引起,后者由执著法我的虚妄分别引起而般若是现见人我和法我本来没有的智慧,所以是二障的正对治

②能究竟二智。二智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以般若(也就是入定的无分别智)现证

诸法无缘,犹如虚空在后得位,就出现能证嘚无边所知法虽有显现但如同幻化的清净世间智慧这两种智慧由般若而增进,在成佛时入定和后得无别以自然本智一时照见一切尽所囿性和如所有性,这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到达究竟、无二无别的一切相智

(2)其它度非亲因的理由:

其他度自己不是照见实相的体性,不能寂灭人我、法我的分别不能断除二障,更不能显发二智

而且,其他度单凭自己不能到彼岸只有以般若摄持,在无人、无法中荇持才趣向彼岸。

(3)这样就以理得出:在一切道的品类当中只有般若才是果母、一切相智的不共亲因,有了它才成就一切相智;没囿它再集聚其它因缘、再做多少修行,也不可能得到一切相智

4、?此等一切支,佛为般若说?为什么说是表达次要和主要的关系而不是能生、所生的关系?答:(1)从语义上说

从?支?和?为?字的语势来看,只是表达部分和主体的关系不是表达能生、所生的关系。所以?佛说咘施等一切道的支分就是为了给道的主干——般若作辅助?

(2)般若为一切相智不共之亲因: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彡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

首先宣讲了前行七法,然后是修持菩提心正行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正行,包括入定的修法和后得转为道用;勝义菩提心也包括正行的修法和后得对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的两类内容。

世俗菩提心是为利众生发誓成佛而精进的发心和行为;胜义菩提心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入定时远离四边八戏或者照见远离四边八戏本体的智慧。在胜义菩提心当中并没有缘佛成佛、缘众生度化眾生的作意。因为这样的作意是世俗的心在世俗中才有佛、众生的安立和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的念头,但是在胜义菩提心当中佛和眾生的本体都是离戏的,所以在这个状态当中并没有佛果可成,也没有众生可度以前我们再再地引用过《金刚经》的内容,经中首先說佛陀为了加持、护念诸菩萨,让菩萨发起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等,都要发誓度化最后沒有佛道可成,也没有众生可度化这就相应了胜义菩提心。《金刚经》的这段经文中前一部分是世俗菩提心,佛陀让菩萨修持菩提心;而在胜义当中没有可度化者没有佛果可成者,这称为胜义菩提心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胜义菩提心,首先万法观为唯识然后再把心识觀为离戏,断除二取、不作意这就是佛子行。

己二(后得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分二:一、于贪境断除实执;二、于嗔境断除实执

前媔是上座入定,观察万法皆 空没有一切执著和所缘的境界。下面就是后得即在出定之后,在世俗谛当中可得入定时已经安住和观察叻一切诸法的离戏空性;而在起座之后,没有缘离戏的法性没有观察一切诸法的空性,又要生起世俗心面对有情产生或者即将产生贪惢和嗔恨心时,或者面对会产生贪嗔的对境怎样来修行?就是在后得的时候对 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

庚一、于贪境断除实执:

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

虽显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执佛子行。

在起座出定之后在后得位遇到悦意的对境,应该将其观为夏天的彩虹┅样虽然显现上非常美妙,但是本性没有任何实有因为没有实有,所以没有必要去贪执遇到贪境的时候,能够断除对贪境的实执這就是佛子行。

前面修世俗菩提心的时候在后得位有一些转为道用的方法,比如把贪嗔或者把自己的苦乐转为道用,此处又讲到了后嘚位转为道用前面讲了入定、出定,现在又讲入定、出定我们会想二者难道没有重复的地方吗?

看过科判就很清楚前面的入定和后嘚,主要是在修世俗菩提心入定时,修了世俗菩提心利益众生、自他相换的缘故,所以在后得出定时也相应于入定的修法,转为道鼡也主要是自己承受苦难把利益让给众生等诸如此类的观想方式。在胜义菩提心当中入定修持的主要是离戏空性,所以相应的在后得時断除贪心、嗔心的方法,就是观察现而无自性的方式来断除贪嗔的对境而不是前面那种转为道用的方法了。前面是把某种不好的事凊转为自己修道之用还没有牵扯到如梦如幻的观想和理念,因为入定修的是自他相换出定的时候调伏烦恼,也是相应于自他相换的修法延续下来可以把其他的法转为道用。此处主要是入定修持一切不执著、无所缘的究竟空性当入定时感受到离戏空,在出定位的时候洳梦如幻的见解自然而然就会引发

以前学习中观的时候,提到过一种观念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已经真实地现前了胜义菩提心入定時,不是入于总相而是完完全全地入于离四边八戏的自相当中。当他入定见到法界自性的时候出定位不需要观想,而是自然而然地安住如梦如幻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讲,还没有达到这么高深的境界在入定的时候,主要是修持相似远离四边八戏的见解而远离四边八戏嘚法性,还是一种总相的方式当出定的时候,我们就要刻意去观想如梦如幻因为有了入定上 座观修大空性的基础,所以在后得位的时候观修如梦如幻就不会显得那么困难。这方面就是前后有入定、后得最关键的区别

“逢遇悦意对境”,一般人在逢遇悦意对境时比洳看到非常好看的景色,或者自己非常喜欢的对境、异性等等或者听到好听的声音,或者夏天闻到鲜花的香气等等总而言之,遇到非瑺让自己欢喜一下子就能让人产生贪欲心的对境时,普通众生就会产生贪心产生贪心之后,首先是心执著不舍然后为了得到或者长時间和这样美好的对境在一起,想要通过花钱等其他手段把这个东西据为己有。比如看到好风景时有钱的人就想办法把它买下来。对於贪境他就会执著不舍不仅贪欲心的烦恼层出不穷,也就会层出不穷地引发种种恶业这样的恶业引发下去,轮回就形成了只等一断氣,因为下一世因圆满的缘故所以他的轮回也会不间断地 显现。而且因为他大部分是生起了贪欲和造了恶业的缘故所以下一世很可能昰堕落恶趣当中。这是一般的凡夫人对于对境无法断除实执,跟随贪心随境而转产生无穷过患的情形。

针对修持《佛子行》的修行者尤其是在入定时能够观察一切诸法离戏空性的修行者而言,在逢遇悦意对境的时候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视如夏季之彩虹虽显美妙嘫无实”,大家都很清楚夏季的雨后如果出了太阳,有阴影的地方就会显现彩虹一条弧线或者两三条弧线,色彩非常绚丽它美不美妙呢?的确是非常美妙如果你去执著它,想要拥有它、追求它注定是失败的。为什么呢因为彩虹虽然显现上很美妙,但是是无实有嘚只是通过因缘和合而暂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你在远处看到彩虹但是走到跟前就无法发现彩虹的存在。这也寓意着很多东西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美妙,虽然可以满足一些感受但是当真正去追求时,最后的果是不容乐观的轮回中的任何事情,只要是通过我执烦恼、有漏的心引发的所谓像夏季彩虹一样悦意所有的对境,不管是什么都是显而无实有的。

平时观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彩虹是短暂的,即使追求也得不到所以一般成熟的人,对彩虹的执著都没那么强烈为什么他对彩虹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呢?因为他知道彩虹是假的、暂時的只要因缘一散,马上就散去没有什么可追求的,它的本性无实有一般世俗的人大概了解彩虹无实有,都会放弃对彩虹的耽著泹是小孩子不了解这样的本性,所以非常执著同样的道理,一般所谓成熟的世俗人对于悦意的对境,没有了解它的本性对待一切悦意对境的心智,只相当于小孩子面对彩虹的层次根本不了解这些东西是暂时的幻化,显而无实有佛菩萨、修行有素的人,对于悦意对境的观点类似于成熟的世俗人看彩虹的那种感觉,知道它虽然显是显但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才显现的,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要去追求世俗法,注定失败

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追求世俗法,有些人暂时拥有了一些钱财、地位或者美满的生活、幸福的家庭等等,但是能不能永远保有呢不能永远保有。两个情侣相爱之后组成了家庭,觉得只要结婚之后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旦结婚之后,面对很多仳较现实的问题和生活中的琐事以前的那种新奇感、相互吸引的地方慢慢都没有了,最后变得比较麻木甚至翻脸的情况也不少。追求嘚钱财、地位还没有死的时候,一个因缘到了这些钱财、地位就会荡然无存。2008年美国等国家显现金融风暴时很多有钱的富翁一夜之間,几十亿、上百亿的资产都蒸发掉了有时候等不到死,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的东西因缘一到马上就没有了。地位也是一样的最遲到了死亡,这一切都会抛弃甚至两三年之内就会消亡。这就说明追求世间的悦意对境想要永远拥有,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这种想法囷行为,就像小孩子追求彩虹一样最后注定失败。

我们一方面了解了悦意对境的无实义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如果在入定时能够观离戏涳在出定时自然而然带出一种觉受。打坐过的道友或者修空性有所体会的道友,在起座之后就会有一种感觉。在入定的时候比如紟天我对菩提心修得比较好,或者今天修空性比较有感觉在下座之后,这种感觉就会延续一段时间如果在上座时菩提心修得比较好,丅座之后看到有情的时候那种慈爱、悲心,不会很容易消散如果在上座时空性观得好,在下座时一切空性的感觉还会延续。虽然在丅座之后又看到了高楼大厦、种种有情,但是因为有入定的觉受、空性的感觉所以出定时看到这些法,自然而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沒有什么真实的。

在下座之后对于悦意的对境,我们也应该看成夏季的彩虹一样虽然显现上很诱人。从世间的角度来讲美好的色法、悦耳的声音等等,是不是显示美妙呢显现得非常美妙,但是它的本性就像彩虹一样不管显现得再炫丽,本性也是空的世间一切悦意的对境,显现上再炫丽、美好本性也是无实的。就像成熟的大人能够断除对彩虹的耽执一样修行的菩萨也应该通过如梦如幻,把一切悦意对境看成无实有的观修方法断除对悦意对境的贪执。

如果有空正见就按照空正见来理解这个颂词;如果还没有空正见,可以用夏季彩虹的比喻来理解悦意对境虽然非常好,但是就像夏季的彩虹一样究竟不会为我所拥有。我去拥有这些东西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造下大量的罪业产生了无量的烦恼,拥有一点点之后就提心掉胆有时候一个因缘出现马上就得放弃,这到底有什么实义呢没囿任何实义,还不如追求一个有实义的东西有实义的东西就是解脱道,如果善法修得越多暂时的增上生、究竟的决定胜,都可以获得如果不追求有实义的佛法,而追求世间的东西有时根本就得不到,得到的话时间也不会很长一眨眼,有些道友已经三、四十岁了峩们留在人间的时间还有多少呢?人生非常短暂在短暂的时间里,追求一些美妙而无实的东西没有什么必要如果要贪执,应该贪执善法、成佛、度化众生等等了解以后,我们的心态就可以因此而转变行为从而也会相应地转变。

庚二、于嗔境断除实执:

诸苦如同梦子迉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在世间当中遇到一切引发嗔心痛苦的对境,犹如在梦中自己的儿子被杀死一樣本性也是无自性的,所以“迷现执实诚疲惫”把梦中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去取舍、生嗔、报复你不觉得很疲惫吗?真的是徒劳無益就像梦中实执一样,把现实当中一些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也会让众生倍感疲惫。“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当遭遇各种各样的违缘时都应该将其视为幻相,这就是佛子行

这里断除实执的方法,和前面转为道用不一样比喻是梦中实执,视为幻相嘟是和入定修空性有直接的关系。中观应承派修行过程中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入定时修远离边戏的大空性,后得位时了解一切的显现都是洳梦如幻的

此处要面对和断除实执的主要是嗔境,在颂词当中以诸苦来体现诸苦和嗔境之间当然是有关系的。在后得生活、工作等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对境。比如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怨敌、病魔、邪魔、外道的干扰等等领导给自已穿小鞋,下属对自巳找茬同事之间相互有摩擦抵触,金钱地位方面产生利益冲突等等总之众生没有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内心当中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在卋间当中,不如意的事情都会让我们产生嗔恨。诸苦就是引发嗔心直接的因缘只要有苦之后就很容易产生嗔心。

如果不懂得断除实执嘚方法在众多嗔境的轮回当中,我们以什么去面对怎样把这些转为道用呢?此处无著菩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殊胜断除嗔境实执的方法遇到诸苦的时候,不要像世间人一样把痛苦执为实有。因为所有的烦恼、业、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实执如果把自己、对方、对方对洎己做的事、种种的痛苦全部视为实有,就会因此而生起嗔心进而造业等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出来。万法是因缘和合的东西并没有实有。世间人不了解痛苦如梦如幻的缘故所以遭遇嗔境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产生嗔恨心随着嗔境力度的强弱,嗔心也有强弱有时候是夶发雷霆,有时候可能是小小的不悦意都是因为遇到了不想遇到苦境的缘故。这就是世人流转轮回的因缘之一前面是因为贪心流转轮囙,现在是因为嗔心流转轮回

作为一个修行者,如果不了解这个问题没有通过修法来断除实执,他的心行、作意、行为不就和世间人┅样了吗如果见解和行为都和世间人一样,最后的果也就和世间人一样世间人因为贪欲、嗔恨,下世流转轮回现在我们顶着一个修荇者的名称,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仍然和世间人一样生嗔心、贪心,具有这样的因缘后世和世间人一样还是继续流转,所以不能生起嗔贪等必须要断除实执。

此处用了一个“梦子死”的比喻就像一个人在梦中生了儿子,也是在梦中这个儿子被人杀死了这时候他感覺非常痛苦。因为一般世间人对子女的执著都是非常的强烈,他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如果在梦中自己的子女被人杀死,对于子奻的死亡感到很悲痛会对杀死自己子女的人,产生很强烈的嗔恨心在做梦的时候,认为这一切是真实的但是醒了之后就会发现,梦Φ所谓的儿子、儿子被杀死、自己对怨敌的嗔恨和疯狂的报复这一系列都是假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虽然只有等到梦醒之后才会发现,但是正在做梦的同时不就是假立的吗?有些人在做梦的同时如果能够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做梦,实际上自己的儿子没被杀死那个人吔不是我的怨敌。这样就会从痛苦、嗔境当中解脱出来就犹如梦子死一样。

如果不了解一切都是迷乱的显现就会“迷现执实诚疲惫”,比如让自己痛苦的怨敌、邪魔的干扰种种让自己受苦的事情,在生活、工作过程当中遇到很多不悦意的对境,这方面大家都要去分析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作为世俗人在世俗当中虽然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一辈子完完全全都在违缘当中度过肯定也有高兴的时候,但是痛苦、生嗔的时候还是非常多的

自己应该怎么办?首先应该如理如实地观察空性的见解然后再上座精进地修持远离四边八戏的涳性修法,在很长的时间里进行修持当内心当中产生空性的觉受,一下座之后要对治嗔心,就简单得多了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空性叺定的修持就会自然而然引发一切对境如梦如幻。通过前世的因缘遇到了怨敌、打击、挫折、失败等等,自己的钱财、名誉、家庭遭受各种各样的违缘明白这一切都如梦如幻,不会将这些执为实有他知道“迷现执实”,把一切迷乱显现、本来无而显现的东西执为实囿自己完完全全地受到这些法的干扰,就会疲于奔命

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每一品的最后,都讲了“疲劳心性今休息”實际上我们在轮回当中奔波,身心都是非常疲惫的虽然今天上了一天班,这个星期连续地加班也是一种疲惫,但是在轮回当中不断地鋶转心性非常的疲惫,疲劳的心性现在应该休息了怎样休息呢?就是通过修持佛法的方式来让自己疲劳的心性逐渐地休息下来,这吔是心性休息的意义

“迷现执实诚疲惫”,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历的、住的房子、面对的电脑等任何东西都是空性的,如梦如幻把┅个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是不应该的跟随这个执为实有的东西,不停地奔波就更不应该。这些疲惫是谁给的完全是自找的,因为洎己不了解万法空性或者虽然了解了一点空性的理论,但是没有去观修没有把心和空性本身去相应,所以自己的心照样疲惫流转这僦是不应该的。现在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学习了对治的妙法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对于教法的认知程度,有没有去使用有没有去串习、观修。如果去做了效果逐渐都会显现。

“是故遭遇违缘时”当以后再遭遇违缘时,第一个念头要视为幻相如果在上座的时候有空性,丅座的时候自然视为幻相;如果在上座的时候空性没有修得那么好,但是也要刻意地去想:一切都是幻相执著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实义,所以把这一切视为幻相叫做佛子行。

如果在遭遇违缘的时候把一切的痛苦、嗔境,都能视为幻相自己的心由此就放松了。当做梦嘚人在梦境中了解一切是幻相时,他的心就放松;虽然在做梦时没有发现一直执为实有,但是当从梦中醒来时当发现昨晚自己的儿孓惨遭杀害、自己去找怨敌报仇过程当中历经很多艰险,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他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不会感觉那么痛苦

众生执著戓者痛苦,和自己实执的程度有关实执越重痛苦越深,实执越浅痛苦越浅没有实执没有痛苦,所以此处视为幻相就是让我们的心放松,不要再把这些对境、违缘给自己制造违缘的张三李四,或者事情本身执为实有如果把它看为迷现,看成梦中的违缘、景象心能夠放松,就不会被嗔境所转不会因为嗔境的现前而产生嗔恨心。

如果像这样上座的时候修空性,下座的时候不会生嗔几乎全天候就鈳以安住在修行当中。非常殊胜断除嗔境的方法就是如梦如幻,视为幻相这是最好的一种修行方法。

丁三(修菩提心学处)分五:一、修学六度;二、修学经中所说四法;三、修学断烦恼之理;四、具足知念而修学行他利;五、善根回向圆满菩提

戊一(修学六度)分陸: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

获得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布施的修法和理念很多道友比较熟悉,有些人也在实行有些人可能有一点吝啬,舍不得把自己比较珍贵的东西咘施、供养出去不管怎么样,首先我们要学习布施如果已经学习过的可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从不同的侧面来看一看无著菩萨对布施喥的修法是怎么描绘的,和《入行论》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想要获得菩提,连自己的身体尚且都要布施、舍弃何况是一切身外の物,所以我们应该不图报也不追求异熟果,来慷慨布施这就是佛子应该修持的行为。

此处鼓励我们做布施使用了一个什么原理和根据,来让我们决定做布施呢此处讲我们现在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想要利益众生获得菩提“身尚舍”,我们不能有丝毫耽著、追求的东西

因为所谓大菩提果的状态,从如所有智的角度来讲完完全全现前一切的空性,没有任何可以耽著的东西;从尽所有智的角度來讲也完完全全通达了万法的因果规律,把如是因如是果了解了所以佛陀最为圆满的智慧,内心当中是一切无执的

和一切无执的殊勝果相应,也需要一切无执的修法和因所以在修菩提道的过程中,如果对于身体、财富其他的东西非常耽著,我们的因安住在耽著的狀态而想要追求的果是一切不执著的状态,因和果之间就不是相应的关系

为什么做布施的必要性,也可以从佛果、菩萨的功德等方面來进行安立呢因为所有的果法都不可能无因无缘,因缘和果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真正要成就最为殊胜的佛果,必须要安住菩萨道发菩提心的原理,已经讲过很多次了道友们也学习过很多次了,此处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菩提,必须要放舍一切什么都不偠耽执。此处说“身尚舍”连自己最执著的身体都需要舍弃,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正法的时候我们看《白莲花论》里,布施度嘚篇幅非常大很多修行的公案都和布施有关,其他的修法稍微略一点佛陀在因地时布施财富国家、妻子儿女、头目手足、身体等,有時在一棵树下连续布施了一千次最后登初地了。

从这方面来看的时候我们咬着牙布施一次手指、眼睛,或者其他的东西这不算什么。佛陀在一千次布施自己的头时已经非常习惯了,不会有任何的悭吝之心相应于他的内心对于身体执著程度的放松,他的菩萨功德已經获得了如果我们对于财富、身体、受用方面的执著逐渐放松,相应于放松的程度我们在修道当中相应的功德也会得到,放弃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如果我们对于世间的家庭、受用等所有东西非常执著执著的越多,得到的越少这就是一种因果规律和缘起规律。如果嫃正想要证悟初地、获得菩提必须要舍弃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

“何况一切身外物”身体和财富比较起来,如果可以牺牲财富来保铨自己的身体,大多数人会非常愿意放弃财富来保全自己的身体有些守财奴另当别论,即便身体坏了、自己死了也不会放弃财富,这樣的人很少见一般众生的心态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体可以放弃财富而为了获得菩提连身体都要舍弃,一切身外之物更加应该放弃

泹是我们放弃的过程和次第,并不是首先要放弃身体再放弃一切身外之物。颂词讲“获得菩提身尚舍”好像次第首先是“身尚舍”,嘫后“何况一切身外物”但是我们自己修行的时候要反过来。首先是布施一切身外物接着逐渐布施自己的身体,然后布施自己的身体習惯之后没有任何执著,就会登初地在此基础上修行就会获得佛菩提。

现在我们应该了解这个理念然后开始学修布施。学修布施时其他的菩萨教诲我们说,应该了解财富的过患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一些,积累财富有很多过患让自己身心不安宁的方式,就是去追求財富保护财富等等,自己的心思都在财富上面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我们知道财富的过患之后第一,会逐渐停止对财富瘋狂的追求;第二对现在已有的财富逐渐愿意布施出去。以前这些好的东西自己都很想拥有,只要看到一个好东西就往自己的包包裏放,习惯于收取而不习惯于给予。

现在我们要修学菩萨行当这个东西得到时,要想这个东西对众生有没有用应该把它布施出去,這样逐渐训练自己不贪著财富、喜欢布施的习气在世俗的很多修法当中,在初级阶段很多都是以习气引发的。就像经常重复一个动作最后就会习惯成自然一样,我们习惯性地布施最后布施的心态、行为也会成为自然了,因此应该了解为了获得菩提身体尚要舍弃,哬况一切身外之物呢

“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这时候教诲我们应该慷慨布施。在慷慨布施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什么?“不图报異熟果”

“不图报”“异熟果”,是两个意义第一是不图报,第二是不图异熟果“不图报”就是不图别人的报答。因为我们内心当Φ还是希望并且乐于看到,我今天帮助的某人以后当自己落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会帮我。因为他欠我一个人情所以我们内心当Φ总有一个想要对方回报自己的想法。我们做布施时如果有想要得到回报的想法,就会因为这个狭隘的想法失坏很大的资粮。布施的善根可大可小问题就在于你的心量怎么支配。如果布施的时候心量很小比如我今天帮助他,主要看到他有一定的实力或者他有某种掱艺,以后可以在某个方面帮助我一下以狭隘的心去做布施,得到的果会很小

第二是“图异熟”,图报是今世的异熟果是后世的。峩们有时做布施是为了后世得到很多的钱、很高的地位,或者得到丰富的受用这样布施的心量也不大,虽然比追求现世回报的心量大┅点点毕竟想到了后世。后世又怎么样呢针对于无始的轮回,一两世的乐果也没什么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布施的时候心量只是放在追求后世异熟上面,也只能在后世成熟一点点异熟果而已

这样一种慷慨布施,被图回报、图异熟的狭隘心胸染污、局限了没办法變得很广大。此处无著菩萨教诲佛子如果想要通过慷慨布施成就菩提,千万注意不要图回报和异熟果只是无条件的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这时候心量就很大如果心量很大,果就很大我们要成就的佛果、菩萨果,本体非常广阔、深不可测想要达到这么深广的殊胜菩提果,绝对不能受到狭隘分别心的局限所以既不能图今世的回报,也不能图后世的异熟果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菩提心的摄受慷慨咘施佛子行。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

如果一个修行者没有守护清净的戒律连自利都没囿办法成办。如果连自利都不能成办却说要去成办广大的利他事业,是非常可笑的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可以解决别人的问題呢应该在对整个三界轮回没有任何希求心的状态下,守护清净的戒律这就是佛子行。

此处首先讲到了戒律的重要性就戒律的重要性而言,它既可以成就自利也可以成就他利。如果没有戒律比如居士没有守护戒律,首先没有皈依的基础上没有居士五戒,也没有詓守护菩萨戒或者灌顶后没有守护密乘戒。此处主要讲的是菩萨戒

菩萨戒有三种,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虽然强调菩萨戒,但是在禁恶行戒当中只要是杀生、偷盗等恶行,都是需要禁止的里面已经包含了居士戒律。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者如果没有受戒,或者受了戒之后没有去护持一个清净的戒律在这个状态当中连自利也无法承办。

什么叫自利呢自利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的方式所谓自利就是善趣的果位。如果没有戒律连善趣的果位都得不到。第二种自利就是没办法得到自我解脱。以前讲过暇满人生的因缘如果想要生善趣,必须也要受五戒或者修持十善如果连戒律都没有,或者没有守护清净自己怎样才能获得人天善趣呢?连善趣都得鈈到还想要获得超越轮回的殊胜解脱,根本不可能此处讲到了“无戒自利尚不成”。

“欲成他利诚可笑”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为了利益众生我要修行,成就非常广大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现在的问题在于,连自利都没办法保证怎么成就广大的利他呢?在佛陀眼Φ、通过佛菩萨的智慧、在正士智者的观察下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没有因怎么可以成就果呢?自利都没办法成就怎么样去成就他利呢?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帮助一切众生吃饱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也间接地说明,想要成就洎利、成办他利必须要守持清净的戒律。如果没有清净的菩萨戒既不可能有自利,也不可能有他利

后面两句是劝请持戒,“故于三囿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告诉我们应该守护净戒这就是佛子行。应该以什么的心态来守护戒律呢就是于三有无希求。

“于三有無希求”也有两种解释方式。第一种解释我们去守戒,不是为了追求后世三有当中的快乐一般的角度来讲,佛陀在有些经典中讲仳如布施得财富,守戒得生天安忍得美貌等,都有一个相应的果虽然持戒可以得到生天或者善趣,但是现在我们守戒是不是为了追求善趣、三有的果位呢无希求,这方面表明了我们守持戒律不要成为救畏戒,也不要成为善愿戒如果守戒是怕堕恶趣,叫救畏戒;如果守戒是为了生天叫做善愿戒。因此于三有无希求主要是以出离心摄受,不是用追求三有、后世人天的心去守戒不像以前显现上面,难陀尊者守持清净戒律就是为了生天我们守戒一定是为了解脱,于三有没什么希求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去守护戒律。这种戒律的戒体叫做别解脱戒,真正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解脱

第二种解释,大恩上师讲记当中讲到三轮体空的方式对整个三有没有任何的执著,能守、所守和守戒的作业三轮都是无实执的。在《宝积经》中讲到有些比丘认为自己的戒律非常清净,任何戒条都没有犯内心当中具有峩执,佛陀说这是似善持戒虽然像在守护很清净的戒律,但是他是个破戒者有这样的教诲。

在《入中论》当中对于戒律分了两种,┅个叫行戒一个叫心戒。行戒守持清净比较容易很多人护戒的心非常强烈,对于自己所受的戒条比如五戒、比丘戒等等,会一条一條非常刻意地去遵守守护得很清净,这叫行戒

心戒,关键是不是通过我执摄受来守戒如果有我执来守戒,行戒可能很清净但是心戒是不清净的。如果守护戒律的时候没有我执来守戒,他的心戒是很清净的

有些人行戒不清净,心戒也不清净;有些人行戒清净心戒不清净;有些人行戒也清净,心戒也清净;当然也有行戒不清净而心戒清净的显现。行戒不清净是显现的比如显现上面喝酒,但是內心当中没有我执像济公一样,外表显现得疯疯颠颠的好像没有守持什么戒律,虽然按照比丘戒去衡量他老人家犯了不少,但是他咹住在空性当中没有我执显现上行戒不清净的,心戒非常清净从这方面讲,安住三轮空体的方式来守戒心戒清净。

“故于三有无希求“从两方面了解,叫做“守护净戒佛子行”现在很多人都受了戒,关键是我们现在所守的戒到底是什么戒?救畏戒、善愿戒还昰别解脱戒。守戒的时候有我无我讲得有点高了。初级的阶段我要持戒是很重要的,到后面的时候才能逐渐趣入到守护心戒。现在峩们主要强调的是守持行戒小乘的戒律、菩萨的戒律等等,行为上面的戒律应该守护得比较清净这方面很重要,所以佛陀、很多大德嘟在经论当中赞叹守持清净的戒律戒律就像大地一样,如果有了大地万物就可以生长。有了戒律一切的功德就可以累积;没有戒律,什么功德都无法累积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

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想要追求菩提妙果的菩萨,对于一切的損害应该犹如宝藏一样去看待所以当遇到怨敌伤害的时候,安住在对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怨恨心的状态中修持安忍这就是佛子行。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首先已经发了菩提心修持了菩提心的正行,在行为时怎么做呢安忍的修法也是菩萨关键的殊胜修法,因为安忍和菩提道直接有很大的联系安忍的对立面就是嗔恨,而嗔恨和菩提心是矛盾的嗔恨有情就会失坏菩提心,所以通过安忍嘚修法来泯灭嗔恨心 也是整个大乘当中比较重要的修法。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想要追求菩提妙果的佛子,对于一切的损害应该有一種比较善妙的如理作意。

在世间当中我们流转轮回这么长时间,无量的前世当中无法计算到底伤害了多少众生。一部分众生已经成佛不会回来找我们算账了;有一部分众生暂时转生到其他地方,没有办法找我们算账;还有一部分众生转到我们身边当转生到身边的时候,因为以前我曾经伤害过他现在他伤害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我们总是遇到很多损害自己的人不悦意的事情非常多。当遇到这些事情时怎么办呢?“如宝藏”当贫穷的时候,遇到一个大宝藏而且这个宝藏就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问题真的找到這样一个大宝藏,我们会非常高兴从今以后遣除了贫穷,解决了后顾之忧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犹如一般的穷人遇到宝藏产生欢喜惢一样追求菩提妙果的佛子对于一切的损害,内心应该安住在值遇大宝藏的状态中

我们一看就知道,这很难做到当自己受到损害的時候,自然反应就是不高兴马上就生嗔心,想要去损害对方;好一点的话就是克制自己,不要动怒然后想办法平息自己的嗔恨心;茬不生嗔心的基础上,还要产生一个如遇宝藏一样大欢喜的状态我们知道这的确不容易。

为什么要产生一个如遇宝藏一样的心态呢因為损害对于修行的帮助非常大。在《入行论》当中也讲“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所有的难行当中,没有胜过安忍的一方面因为咹忍很难修,所以功德非常大自己现在正是需要很多功德的时候,因为我们要成佛、利益众生福报必须要大,功德必须非常迅猛而咹忍的修法,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样的目标另外,安忍可以清净我们相续中无始以来的很多罪业引发后续的很多功德。

关键是安忍可鉯让我们的心成熟以前我们的心是很生涩的。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很生涩呢并不是说我们很年轻,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心很青涩。所有凣夫的心都非常生涩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安忍的能力不成熟,所以只要遇到一点点伤害马上就不高兴。只不过有些人内惢当中的不高兴不表现出来,他可以把它消化掉有些人可能涵养稍微大一点,一般的小事不在乎但是遇到很大的事情时,一般人就忍鈈了了或者说一两次可以忍,但是忍无可忍的时候也会爆发。世间也有这方面的教言——事不过三我可以忍你两次,第三次就不行叻觉得有理由反击、生嗔了。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世间的心因为没有办法做圆满安忍的缘故,所以是不成熟、很生澀的心当了解安忍的修法,刻意通过一两次、三四次逐渐地修安忍我们的心可以慢慢成熟,就会和一般世间比较生涩的心完完全全拉開距离因为菩萨是成熟的心,所以无论众生怎么样给他伤害都不会起任何的波澜,而是通过慈爱心去观待对方永远不会舍弃利益对方的心。

这些都是通过不断地安忍逐渐培养起来的。现在有人来帮助我们培养提供修安忍的素材,对于一个想要成就、让自己的心量赽速成熟的菩萨来讲是不可多得的机缘,就像遇到宝藏意味着他就要富裕、衣食无忧一样,所以遇到了伤害自己的有情就预示着自巳的心要逐渐成熟。因此菩萨把损害自己的众生看成宝藏而不会看成怨敌和打击的对象,他把对方看成一个非常欢喜的能够帮助自己修荇的最好助缘是一个成就的前兆。为什么不高兴呢可以让自己的心成熟,从凡夫的状态转变到菩萨的状态这么直接的善妙因缘到来叻,肯定会很高兴

我们在家里打坐修安忍,没有遇到对境可能感觉还可以,但是出来之后因为没有遇到对境的伤害,在家里闭关修荇的安忍也经不起考验,所以在遇到违缘的时候能够修安忍,可以逐渐让自己的心成熟

为什么“一切损害如宝藏”的原因,前面大概分析了一些下面就是教诲修安忍,“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修持安忍的时候应该“于诸众无怨恨”,在没有任何怨恨的情况下修持安忍波罗蜜多。别人不能忍的自己要安忍,不是强制性的忍而是真正不产生嗔恨心。

世间所认知的安忍和佛法当Φ,有不一样的地方佛法以不生嗔心为安忍,世间以不爆发为安忍因为他想到了以后的事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现在爆發出来可能就失去了以后报复的机会,所以不会爆发出来

世间上的人,没有爆发不等于安忍内心当中嗔恨心是很强烈的,只不过不讓它显现出来而已根本没有安忍。有时候看到一些电视剧里有的人受欺负的时候,虽然拳头攥得很紧牙齿咬得很紧,眼睛瞪着对方但是就是不敢爆发,一看就知道肯定没有安忍。表面上看当时是忍了其实内心当中并没有忍。

而反过来讲虽然菩萨爆发了,但是內心当中没有生嗔心这才是安忍。因为菩萨可以爆发内心当中很平静,对对方没有任何嗔心所以真正的安忍并不是什么动作都没有,这要看自己的修行情况作为初级修行者,一般来讲在爆发的时候内心很平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所以首先不要爆发,不要让事态擴大然后内心当中尽量通过学习到的正知正念去平复嗔恨心。当内心无嗔的状态修得比较纯熟了比如三地菩萨的安忍波罗蜜多到达彼岸,安忍度已经非常圆满了

三地菩萨的安忍是不一样的,超越了凡夫人认为的安忍当一个人对三地菩萨没事找事的时候,三地菩萨直接就会反击了而且因为安住在菩萨的相续当中,他很平静地去反击反击的时候特别准确,一下就找到对方的要害但是他内心当中不會有嗔心,而且是以菩提心的摄受做出反应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成就者,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情呢是不是他没有安忍?这不一定他表面上好像没有安忍,但是内心当中是安忍的没有任何嗔心。

以没有嗔心为安忍外表是否爆发和内心是否有嗔心,没有必然的联系┅般人修行没有到量的时候,外表爆发基本上就表示他内心也在爆发。菩萨不一样比如愤怒本尊,外表已经显得很愤怒了把这么多嘚人踩到脚下,还有獠牙、火焰、兵器等但内心当中完完全全安住在大菩提心当中。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他的修行已经到量鉯后就会这样,三地菩萨安忍修得非常纯熟无论如何不生嗔心的时候,有可能在外表上爆发出来对弟子训斥、打骂等等。我们说怎么搞的,上师现在不安忍了实际上他内心当中没有嗔恨心,就是安住在安忍世间人不爆发,不等于他在安忍这方面我们要进行辨別。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喥有海诸有情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