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生在新水浒传高俅时代,是整死高球还是被高俅整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秋雨轩品水浒】林冲不敢打高衙内是因为高俅爱才?
【秋雨轩品水浒】林冲不敢打高衙内是因为高俅爱才?  
  林冲为什么不敢打高太尉?这似乎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可是细细品来,就可以发现真相远不是那么简单。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书中说得明白,林冲不敢动手,只因为高衙内是“本管高太尉”义子,也就是说,高俅是林冲的主管领导。后文鲁智深带着二三十个泼皮要来帮林冲打架,林冲反倒劝说鲁智深,鲁智深就看不懂了。林冲解释说:“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
  按照林冲的思维,既然是受高俅的管辖,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咽下这口恶气了。可是鲁智深并不接受这个理由。鲁智深说:“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鲁智深对所谓高俅、殿帅府太尉一点不放在眼里,只要得罪了他,得罪了他的兄弟,那就要三百禅杖打下去。虽然我在之前文字中总是揭鲁智深的短,可是对于鲁智深蔑视权贵,看重情义这一点,是绝对不敢抹煞的。
  可是,妻子受辱的林冲竟然劝说鲁智深:“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劝了,权且饶他。”林冲的这种行为就很让我不解了。确实,林冲是位水浒世界难得的君子,可是对朋友讲究义,对妻子讲究情,对本管领导讲究尊重,本身是不错,但凡是都应该有个度。当自己的妻子被人调戏之后还能向林冲一样冷静,并且主动劝说帮忙的朋友,这样的人估计不会很多吧。
  其实,要仔细分析林冲的话,甚至可以看出林冲内心许多的怯弱。如果我说林冲是个胆小鬼,是个懦夫,多少有些苛刻,可当鲁智深冲出来帮忙时,我们看看林冲是怎么介绍那段纠纷的:“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适才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我们对比下林冲的叙述,和林冲所见到的事情的真相,就可以很轻易的发现,林冲竟然在下意识的为高衙内开脱。原来,高衙内调戏自己老婆是因为不认识,只要是认识,就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了。为什么呢?因为林冲我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在东京算是一号人物。可事实呢?在得知是林冲娘子之后高衙内有没有就此罢手呢?没有。有没有因为林冲是什么枪棒教头就给几分面子呢?没有。林冲完全是在自我安慰,自我掩饰。
  至于下一句就更显出林冲的苍白无力了。说什么本待要痛打高衙内,为什么不打呢?因为不想让自己的主管领导高俅面子上难堪。林冲并非是不想让高俅难堪,而是不敢动手。林冲真正恐惧的,是害怕高俅打击报复自己。
  在本书第一回就写到高俅曾经打击报复王进,和林冲一样,担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王进。为什么要报复王进呢?只不过因为王进的父亲在高俅发迹前,曾经和高俅比武,把高俅一棒打翻。然后高俅一心要整死王进,王进看风头不对,就带上母亲远远逃离到边疆,寻找老种经略相公去了。老种经略相公是北宋名将,即便是高俅也不敢如何,且在军前效力,即便犯有什么重罪,老种经略相公也可以戴罪立功,由黑变白。
  可以说,前任王进的遭遇,林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拳头下去,林冲要面对的就不是什么减工资穿小鞋之类的小事了。用书中高衙内的心腹富安的话,“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轻则便刺配了他,重则害了他性命”。富安对事情看得很透,对高俅的性格也很了解。在后文中高俅得知真相,果然设计,在白虎节堂抓到了林冲,并且以带刀闯入,意图刺杀罪名,提请开封府处死林冲,可谓心狠手辣。
  那么,林冲面对高衙内的挑衅,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力呢?我看也不尽然。
  当高衙内勾结陆虞侯,让陆虞侯引林冲去樊楼喝酒,然后引诱林冲娘子到陆虞侯家中相会。因为锦儿及时报信,林冲前往陆家。当知道林冲就在面外,高衙内反应如何?“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高衙内并不敢和林冲正面交锋,翻墙逃走了。陆虞侯家隔壁就是高俅府呢。
  高衙内为什么不敢面对林冲?很简单,林冲武艺高强,在整部水浒,马上和关胜相当,步下和鲁智深齐名,是横行天下、罕有敌手的顶尖高手。可以说,只要林冲愿意,可以很轻松的杀掉高衙内,即便是高衙内躲在太尉府,林冲也可以轻松来去。
  那为什么林冲还怕高俅,不敢动高衙内呢?
  在妻子二次被调戏之后,林冲很生气,“叵耐这陆谦畜生厮赶着称兄称弟——你也来骗我!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管着他头面!”然后林冲拿了一把尖刀出门找寻陆虞侯,等了一晚上没等到。他想杀掉陆虞侯。后来知道陆虞侯就躲在隔壁高太尉家中,林冲又在门口徘徊了三天。可都等不到人。
  很奇怪,林冲对高衙内和陆虞侯两个人的怨恨程度和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应不同。林冲恨帮凶陆虞侯远远要多过罪魁高衙内。表面上是因为陆虞侯曾经和林冲称兄道弟,林冲感觉自己被骗了。真实原因呢?不过就是陆虞侯和林冲身份仿佛,而高衙内是本管太尉之子,得罪不起。
  究竟为什么林冲这么害怕高俅呢?是什么让林冲没有选择像王进一样带上家眷逃离东京呢?
  因为林冲渴望功名。  世人都渴望富贵,鲁智深当了和尚也高喊着“杀也要都寺、监寺!”林冲也不能免俗。当然林冲渴望功名不是简单的升官发财。
  在陆虞侯邀请林冲喝酒的时候,林冲叙述自己的怀抱:“陆兄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沈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林冲武艺超群,一直希望征战沙场,以武扬名。林冲此时感叹自己不遇明主,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事实是这样的吗?
  陆虞侯说:“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兄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在陆虞侯看来,高俅是很看重林冲的。这句话并非是陆虞侯简单的奉承,而是事实。
  有两处证据。一处是高衙内从陆虞侯家中翻墙逃走后“不敢对太尉说知,因此在府中卧病”,高衙内正是因为高俅非常看重林冲,而自己调戏林冲的娘子,万一高俅得知,很可能斥责自己,责罚自己,于是不敢告诉高俅,压抑到自己都生病了。第二处是老都管求高俅帮忙整死林冲的时候,高俅说:“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得好?”从此句看来,高俅还是比较看重林冲的,不然怎么会用到一个“惜”字呢?
  正史中的高俅如何且不必说,即便是在水浒中的高俅虽然无才无德,但处理政事也并非一无是处。高俅还是知道基本的是非轻重的。只是当林冲的性命和自己义子的性命放在一个天平衡量的时候,自然的选择了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义子。
  也正是因为高俅大面上还过的去,对有真才实学,也比较尊重自己的下属林冲,还比较欣赏,所以,林冲才会一忍再忍,即便高衙内一再调戏自己妻子,也不敢痛下杀手,断绝自己的官运前途。
&&&&&&&&&&&&&&&&&&&&&&&&&&&&&&&&&&&&&&&&&&&&&&&&&&&&&&&&&
叶之秋  11月6日晚8点
我的更多文章:
( 09:59:42)( 12:25:02)( 06:53:30)( 11:03:35)( 07:13:36)( 07:37:51)( 15:23:34)( 15:35:32)( 08:45:17)( 14:57:15)
已投稿到: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水浒时代的真沧州|包拯在沧州的故事水浒时代的真沧州作者:《沧州晚报》副总编辑 殷毓平包拯在沧州的故事包拯在沧州,除了正史上的记录外,还留下了不少生动的故事与传说。《沧州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当年包拯在任转运使的时候,办公的衙门前有一个芦苇塘。包公办公时,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包公走出来,对着青蛙说:“太吵了,别叫了!!”于是青蛙就不敢叫了。“至今蛙出池则鸣,入池即默,其威慑之远如此。”那么,包拯是怎么一路来到河间的??他新官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百家公案》又名《包公传》,是明代钱塘散人安遇时编纂的一部传奇小说。其中的第三十四、三十五回,写的都是包拯在沧州的故事。书中说,包拯被任命为瀛州节度使的时候,只带了一个随从。他骑着一头驴,戴着旧头巾,穿着布衣裳,完全是个普通老百姓的样子。路上的人们都不知道他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包拯来到瀛州城,装作访亲的秀才,在一家店里安歇。店主问:“秀才有什么亲戚在本州??”包拯说:“亲戚是务中的监酒人。”店主人忍不住说:“监酒的最不怎么样!!务中酿造的各种酒,最好的留着自饮,薄酒送官家。最平常的酒一升三十文,卖与百姓军人。”包拯记在心里。第二天,包拯到务中买酒。他来到台阶下问道:“有人在吗??”监务徐温在厅上出来,听得有人买酒,便命令使唤人宋真量酒。宋真说:“秀才你给我些钱,我会多打些酒给你。”包拯说:“哪里还有钱送你。”宋真见秀才如此,就减着升量酒。包拯看见旁边有一个买酒的妇人,先数了五六文钱送给宋真,然后再交钱量酒。宋真就多量酒给这个妇人。包拯怒道:“务中监酒是什么人,敢如此卖弄法度,欺瞒下民??”边说边高声大骂。监酒者大怒:“你这个狂夫要在此撒泼吗??”命令左右:“拉出去吊在廊下,用大棒给我狠狠地打!!”左右正要把“秀才”吊起来,包拯的随从走向厅前说:“住手!!秀才便是包待制,现任瀛州节度使,怎能吊打??”监务大惊,连忙走过来跪下谢罪。这下可哄动了瀛州的满城官吏,他们忙来把包拯迎接入衙。包拯随即传徐温来责问:“你又如何利用职权榨取百姓钱财??”徐温低头不语。包拯命人把他监押起来,并上奏朝廷。圣旨既下,将徐温监贮,罢停现任之职。宋真不应接受百姓赃钱,押赴法场杖杀。包拯在瀛州上任之初,便以此儆戒暴官污吏,百姓大悦。另一回故事,说的是包大人爱惜小鸟的故事。包公为瀛州节度使期间,百姓安居乐业,贼盗消潜,“为士者知习诗书,为农者尽力畎亩”。满城父老见包拯如此清正,作歌赞美:“谷雨桑麻暗,春风桃李开。只因民有福,除得好官来。”一天,包公正在厅前办公,忽然飞来一只鹊鸟,这只鸟口衔纸钱,盘旋了一阵,放下纸钱而去。包拯没有在意。过了几天,包拯正闲坐,那只鸟又飞了过来,还是口衔纸钱,放到阶前,哀鸣不已。包拯觉得十分奇怪,心想:“一定有什么冤枉事。”于是吩咐值堂公吏夏安:“看看这只鸟飞到哪去??”夏安赶忙追随着鹊鸟,来到城外同福寺门外。鹊鸟停在了松树之下,大声鸣叫不止。夏安爬到那棵松树的树梢上,发现一只鸟巢中,有两只雏鸟,羽毛不全,却被人用小绳系着,绑在了松枝上。夏安下得树来,走出寺门,碰到一个卖鱼人,名叫郑礼。郑礼对夏安说:“你别上树取这鹊雏,羽毛还没长全呢,不经吃。日前我已上树去用小绳系定了,且等它们长大了,取来与老兄买酒同饮一杯,岂不快哉??”夏安假装答应他,相别而去。夏安回来后,将情由一一报告包拯。包拯让夏安唤郑礼来审。包拯责问郑礼:“你本来以卖鱼为生,为何要系缚鹊雏,害物伤生!!”命令夏安押郑礼前去树枝上,将鹊雏解脱下来,鹊鸟遂复欢鸣。包拯判将郑礼臀杖八十,以为戕物伤生者之戒。闻声知人,不言而喻。传说故事虽然不足为凭,然而,正如《河间府志 包孝肃公庙碑》中所写的那样:“公之政虽不传,而所以传之者至矣”。这些千载流传的动人故事,真实反映了世代人民对包拯的由衷赞誉。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百科帮你涨姿势
在做苏轼的小史时为人乖巧 因踢球与端王赵佶结缘获得转机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 并对苏轼一家颇为照顾获得好评在正史中记载并不多而拥有发挥的空间 所以被称为四大奸臣之一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
汴京(今河南开封)
去世时间:
主要成就:
随刘仲武立下过功
阴谋、权斗、蹴鞠
三衙管军,太尉
高俅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河南开封人,一说是广东梅县,随祖上迁移。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由此可见,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将高俅送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二人在元祐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
人物生平/高俅
高俅立过何种边功?史无,&但是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年)约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可能当时高俅也参加了以上战役。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九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是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高俅也有可能参与了其役,《挥麈后录》说高俅“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高俅升迁的资本很可能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而刘仲武深知徽宗将高俅托给自己的目的,也有可能扩大高俅的功劳,做个顺水人情。这从高俅以后与刘仲武家的密切关系中可以看出。刘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錡担任大将。&赵怀德叛宋事件实际上是西夏联合青唐当地势力对北宋占领青唐地区的一次大反扑,时间是崇宁四年初。刘仲武在这一事件中既不是指挥,也没有功劳,反倒有罪!他作为副将随高永年出兵救援宣威城,在高永年被帐下亲兵叛变送给了多罗巴被杀之后,刘仲武作为军中仅次于高永年的副将,不但没有稳住军心继续完成救援任务,反倒一路逃回西宁,坐看宣威城被围。两个月后才由其他两名将领带兵解去城之围。而刘仲武也被监禁在秦州大狱。根据《十朝长编》的记载,刘仲武本来至少会被判流放,但因为贿赂童贯,所以不但没有流放,反而坐上了前上司高永年的位置。而高俅在崇宁四年的记录则是以客省使的身份随林摅出使辽国。此时高俅和刘仲武应该没搭上线。大观二年克复积石军活捉臧扑征哥一役,童贯全局,军事上的临时总指挥是刘法。本来给刘仲武安排的任务是堵住臧扑征哥的退路,但刘仲武利用其他几路军队的胜利,冒险派自己的大儿子刘锡进入溪哥城劝臧扑征哥投降,获得成功。实际上这是利用自己儿子的性命博老子的富贵啊!事后童贯大概认为刘仲武有抢功之嫌,就没有特别强调刘仲武的功劳。而刘仲武这一功劳得以彰显是在政和年间,徽宗许其荫补一人,享受这一的就是老大刘锡。从这个角度看,刘仲武和高俅的关系应该是在政和五年攻打西夏时建立的。政和五年刘仲武率十万大军攻打西夏臧底河城,大败而回。用《宋史·夏国传》的话来说,就是“秦凤第三将万人皆殁”。而宋史大约是为尊者讳的缘故,把王厚拉来陪绑,说王厚童贯,但据《建昌乡土志》墓志铭部分记载,王厚已经在大观元年下葬。一个死了八年的人怎么可能跟刘仲武一起领兵出战?怎么可能去贿赂童贯?所以真有贿赂行为,那也是刘仲武干的。高俅估计也帮忙说了好话。搞不好高俅正是此战的。高俅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同时这个人还有一个好处,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除了他与刘仲武家密切关系外,对他原来的主人苏轼一家也颇为照顾。一些野史上记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因此他的这些作为也获得朝中一些人的好评。恃宠营私但是高俅贪欲很重,有指出,靖康年间,政治风云变向,有大臣上书揭露了高俅恃宠营私的罪行。《靖康要录》载:“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高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这还不算,而且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如果你没手艺,那么只能花钱再雇工匠。有钱的,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只能再找营生赚钱,也无法操练了。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危急,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其罪是难容的。逃过一劫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军渡过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贯、高俅各带领若干胜捷兵和禁军也赶到与之汇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宠臣们却为了邀宠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在到达泗州后不久,童贯便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如淮阳。高俅以禁卫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贯扈从徽宗等人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高俅于是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史书上说,当时随从皇帝的童贯、梁师成一伙人都被连坐杀死,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蔡攸也被钦宗下旨处死。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反而使他得到了一个比童贯、蔡攸等人幸运得多的下场。恶人未必全有恶报,这也能算是历史留下的吧。.《宋史.李若水传》中提到高俅死于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
族谱分析/高俅
高家边村是句容市东昌镇高仑村的一个自然村。这是一个位于镇江、南京、句容三地交界的小村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据当地老人介绍,解放前村里还建有高家祠堂,供奉着高俅像。解放初期,一个草台班子到高家边唱戏,他们没有“入境问俗”,演了《野猪林》白虎节堂高俅毒计害林冲时,村民火了,把戏班子砸了。开封的高俅是如何葬到镇江句容高家边来的呢?宋代《靖康要录》记载,靖康之变发生后,高俅带着自己统帅的禁军与童贯统帅的胜捷军一起护卫宋徽宗到达泗州(今泗阳县)后,两人在此期间发生冲突,于是高俅留在泗阳守备,而童贯扈从宋徽宗南下。不久,高俅生病回到了开封,并在当年(1126年)5月14日病死在开封家中。据高氏家谱记载,高俅死后,他的子孙为了躲避战乱,带着高俅的遗体南下到了高资附近秘密隐居(衣冠冢?),从此落地生根、繁衍延续几十代。高俅与镇江颇有关系。《丹徒县志摭余》记载,高俅墓在高家边。高家边靠近丹徒的高资,是句容境内的一村庄。村民三分之一姓高,解放前还有高家祠堂,供奉着高俅的塑像,高氏家谱记载,北宋末靖康之难后,高氏子弟逃到江南定居延续至今,已有几十代。高俅在这里被高姓人尊为老祖宗,而且认为是大忠臣。村民中老人们说:高俅是山东人,本姓严,被其主人派往端王赵佶府上送东西,正巧赵佶在园中踢球,也是他时来运转,球滚到高俅脚前,他把球踢回去,而且踢得老高老高的,赵佶高兴地叫道:“好一个高球!”就把他留下陪殿下踢球,于是他索性改宗名高俅,从此飞黄腾达起来。高俅的父子兄弟们认为是吉祥的好兆头,于是都跟着太尉改姓高了。高俅的遗迹:从西向东顺序排列的弧形“龙埂”(土埂),其环绕的“十三间房”故址,高俅手植木瓜树及石护栏,树前面低处是一汪水塘。老人讲解,“十三间房”就是高俅建造的仿金銮殿建筑,为的是满足其母想一睹金銮殿模样的愿望,据说高俅因此致杀身之祸(这与野史所记不合)。“十三间房”已于太平天国时期被毁。而那口水塘则是明初名臣刘伯温所挖,原因是见此处风水奇异,为预防出奇人而故意破坏风水。老人说村旁有古墓,疑是高俅墓,但未确证。高俅的孙辈高实曾辉煌过,其墓也在高家边,高俅后裔认为其祖先,高实的有些事迹有“孙冠祖戴”被说成是高俅事迹的倾向,比如木瓜树、十三进房、高俅墓、高实墓、高资街、高庙、石马庙等等。这些事迹村民们都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充满趣味。如果仔细分析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高俅不仅是宠臣,也是能臣,小说的贬毁是应该纠正的,为后代留下可信史实。高俅生于乱世,从一介平民飞黄腾达,善始善终,后代繁荣,这也是很大的福气。
发迹原因/高俅
有人地认为,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云。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出身寒微的高俅何以后来会青云之上?他发迹的原因是什么呢?中说他后来遇上了贵人,小王都太尉和内侄端王交好,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到端王府送物,由此结识了端王(后来的徽宗),被端王看上,从此留在端王身边。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说,王诜虽然是堂堂驸马,但却是一个招蜂引蝶之辈,冷落蜀国长公主。公主后来郁郁而死,气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将王诜贬谪。不过王诜却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徽宗在潜邸时,就常与之切磋,关系很好。元符三年(1100年),高俅的人生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发生了重大转折,这就是与端王赵佶的相识。《挥麈后录》中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赵佶正在园中踢毬,高俅便站在一旁看,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或许是赵佶注意到了这个小厮的神情,便问道:“你也会踢吗?”高俅倒也年轻气盛,回答说能。于是二人对踢,高俅拿出全身本领,将毬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甚合赵佶的。赵佶大喜,当即派人传话给王诜:“谢谢你给的蓖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高俅于是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更为的是,不久皇帝宋哲宗驾崩,端王幸运地被太后选中继位,成了大宋皇帝。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也鸿运当头,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儿,一跃进入了大宋王朝的官场。并且在官场中青云直上。宋王朝在仕进制度上采用“扬文抑武”的,不过这是针对权力和威望而言的,武臣的俸禄和品级实际并不低。但既然文臣的地位占先,对其的要求也就比武臣高得多。有宋一朝,担任县令以上的文官基本上都具有三考出身的进士资格,对于像高俅这般的闲杂人等,要想要挤入文官圈子是不现实的。而武臣体系相对望低权小但用人的资格方面比较低,升迁的伸缩性也大。对于高俅这类人物来说,显然是步入的捷径。&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以后升迁打下。《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錡传”中说: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竞以边功至殿帅。”
民间误读/高俅
其实在正史中,高俅的记载并不算多,这很奇怪,因为一个太尉这么大的官职却没有本纪。并且对他的历史评价含糊不清,也就是说他不算是个大奸臣。因为这种人物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水浒传》就将他与童贯、蔡京和杨戬四人并称为四大奸臣。
水浒人物高俅/高俅
以北宋晚期社会生活为的历史小说《水浒传》里,朝廷中有一个殿前都太尉(掌管军事的高官)高俅,这是个令人憎恶的反派人物,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把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虽然《水浒传》是小说,刻画出的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人物,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待。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出来的。金圣叹在评《水浒》时,曾经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金圣叹不愧是才子,这一番话,入木三分,发人深省。&高俅这人,书上说他“踢得好脚气球”。更兼“吹谈歌舞,刺枪使棒,相扑杂耍;亦胡乱学诗、书、辞、赋”。如此看来,他倒是个挺全面的人物。“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这倒也无妨。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像这样各方面都懂一点,道德方面“潇洒”一点,足球又踢得好一点的男性青年,若生于现代,倒有可能成为女孩们心目中的。倘若时来运转,他还能带着队,在世界杯上一举夺冠。可他偏偏生在宋代,而且居然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殿帅府太尉。于是,就只能扮个丑角了。刚开始,他在东京并不吃香。只是陪着别的公子哥,闯红灯、斗鸡玩马,风花雪月的到处逛逛。后来被发放出界,只好到淮西柳大郎处安身。三年后,哲宗大赦天下,他也想回家了,便由柳大郎一纸书信,送到了东京董家里。董将士见他是个破落户,怕留在家中会带,便又一纸书信,将他送给了小苏学士。出于同样的考虑,小苏学士也来一封信,把他送人了小王督太尉府里。这时的高俅,就像一个皮球一样,被人传来传去,日子也不好过。但也是他合该发迹。一日,小王督太尉差他去给端王送东西,端王恰巧正在踢球。这浑球一见那圆圆的东西,献技之心痒痒,便上前踢了一脚,这一脚,把球踢到了端王脚下,其实也就是把自己踢进了统治。后来的宋江等人,还打算“到边庭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而高俅只一脚便定了乾坤。足球的魅力,在此可见一斑。之后的便十分平坦了,哲宗驾崩,端王即位,是为徽宗。没过半年,高俅便当上了殿帅府太尉。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草包当了皇帝,便把下面的馒头也一个个封了官,而且还是大官。那个充其量只能当个足球教练的高俅,一下子当上了“军委主席”,便很快地跟着人五人六起来了。但是,馒头毕竟是馒头。或许你一时运气,凭着自己巴结,主子,能得到无限的荣华富贵。可是,肚里的学问和那身上的本事,却不是几个马屁就能拍出来的。像高俅这样的货色,平时给三军将士领个奖、签个名,还能像个模样;真到了是驴是马拉了来溜溜的时候,那骨子里的浑球本质,就毕露无遗了。后来他组织军队,多次进剿梁山,竟没一次成功,空费了许多兵马钱粮。最后一次,他挂帅亲征,率十节度一同讨伐,却跟耍猴一样,只三阵,便被宋江杀得屁滚尿流,自己也被张顺捉上山去。要不是宋江招安心切,放他回去,只怕高太尉的,真得让好汉们当球踢了。像这号人,干好事,未必能干好;干坏事,却绝对能干坏,你看他上任伊始,既不整顿军纪,也没检阅兵马,第一件事,就是把跟他有过节的王进修理了一顿。没过几年,又因为干儿子高衙内青春躁动,看上了林冲的老婆,就机关算尽,硬是把这个一贯忍气吞声的人给逼反了。后来还把杨志弄得流落街头,无处容身。梁山水泊之所以能聚起这么一批虎狼之徒,高太尉实有不可磨灭之功。这样的喜剧在中国历史上上演,并非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上帝在创造领袖的时候,总不忘再造几个小人,放到他身边去,给他聊天解闷,歌功颂德,于是,阿斗身边出了个黄皓,乾隆身旁也来了个和珅。连那个世称明皇的,在任用姚崇为相的同时,还不忘把李林甫放在身边,时不时地讲个荤笑话来解闷呢。而宋徽宗的情况,较以上几位又更为复杂。他在之前,是个不问政事的人物,整日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比起高俅来,他才是真正的魅力男性,不但球踢得好,而且有文化,有内涵。谈情说爱古今无双,再加上天生的英俊面庞,及一身的荣华富贵,放到现代,肯定倾倒一片。他如果老老实实地当他的文学家、艺术家或情圣的话,或许还能在史书上留下不少美谈,可谁知他那宝贝哥哥哲宗,连太子都没生下,就忙着西去了。众大臣商量来去,最后还是把那只逍遥猴给推了上去。可想而知,在这之前,大臣们当中,肯定很少有人去他的端王府做客。都忙着皇上哪,谁有空去给这花花公子请安呀?所以,当他那屁股刚沾上龙椅的时候,面对阶下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心里是很紧张的。这帮浑球表面上都在山呼万岁,心里想什么?天晓得!他不禁生出一阵孤独感。一日,他上朝回来,碰到了高俅。他仔细看了看,觉得那身段,那造型,竟是当忠臣的绝好素材!而在高俅看来,徽宗又未尝不是一块当圣上的好料呢?随着这群小丑的粉墨登场,北宋王朝那走向覆灭的步伐大大加快了。高俅原名高毬,本是东京一个泼皮无赖、市井流氓,连他的父亲都容不得他,忍无可忍之下到官府告了他一状,结果,高俅被“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后来,高俅到淮西投奔了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世权。不料柳世权不想长期收留这个。经柳世权推荐,高俅回到了东京投奔药商董将仕。董将仕也不愿收留他,便打发他去投奔小苏学士,小苏学士又将他推荐给小王都太尉。这一次,高俅算是找到了知音,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不久,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了高俅。自从高俅投奔小王都太尉之后,实际上已露出了发迹的契机,这时的高俅虽然还是一个帮闲者,但无形中已攀上了高枝,平步是迟早的事了。《水浒》作者别具匠心地在王都太尉和其舅端王的前面各加了一个“小”字,说明凡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的小人,自然受小人的赏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个小舅端王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即位的徽宗皇帝。徽宗是个迷,恰好,踢球是高俅的长项,所以东京人才称他作“高毬”。当然,仅仅踢一脚好球是不够的,高俅自有别的本事。且看他初见徽宗时的表现:先使个“鸳鸯拐”将恰好滚到自己脚边的球踢还徽宗,这一手令徽宗惊叹不已;然后,在回答徽宗问话时连忙“向前跪下”,继而又“叉手跪覆”,并且“拜道”、“再拜道”,恭敬得不得了。徽宗令他踢球,他便“叩头谢罪”,“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端王。”
《荡寇志》(《结水浒传》)也有关于高俅的故事。&《荡寇志》续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梁山泊英雄惊噩梦”故事,作者俞万春。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俞万春感兆。清道光六年(1826年),俞万春初创《结水浒传》。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始竟其绪。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俞万春未遑修饰而殁。其子俞龙光手校之,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囯元年,1851年),俞龙光作识语。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囯三年,1853年),《结水浒传》初刻本付梓。清同治十年(1871年),《结水浒传》重刻本问世。《结水浒传·引言》曰:“当年宋江并没有受招安平方腊的话,只有被张叔夜擒拿正法一句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结水浒传》七十回,结子一回,亦名《荡寇志》,则立意正相反,使山泊首领,非死即诛……。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第一百三十二回《徐虎林捐躯报国,张叔夜奉诏兴师》(节选):&次日,有一太学生,姓陈名东,应直言之诏,挺身上疏。天子闻有谏疏,甚喜,看其疏中写道:“今日之事,蔡京坏于前,梁师成阴贼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聚怨于东南,王黼、童贯结怨于辽、金,败祖宗之盟,失中国之信:惟此六贼,罪恶贯盈。今蔡京、童贯既已伏诛,而梁师成等四人犹在,愿陛下明昭睿断,速正典刑。”天子览毕,便传张叔夜、贺太平进宫,问:“此奏何如?”张、贺二人极言陈东所奏甚是,因共陈六人劣迹。天子叹道:“朕为此辈欺蒙久矣。”便传旨将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尽行正法。叔夜因奏:“朝中尚有一贼,皇陛下去恶务尽。”天子问是何人,叔夜便将高俅劣迹一一陈说。天子道:“纵此人于朝端,皆朕之不明所致,今日岂可尚道典刑。”便立将高俅拿下,将家私尽行抄没,不日将高俅发配沧州去了。&《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三回《冲头阵王进骂林冲,守二关双鞭敌四将》(节选):&这日,宋江正在忠义堂议事,忽报朱仝、雷横自盐山回来。宋江急令进见。朱仝、雷横一齐进来,与宋江及众人相见了。宋江开言问道:“近日盐山之事何如?”朱仝、雷横齐道:“仗哥哥洪福,盐山近日倒十分兴旺。缘邓、辛、张、陶四将都调开了那里,我们因得联络了蛇角岭、虎翼山两处人马,借粮屯草,招兵买马,重复事业。近闻大寨被兵如此紧急,小弟们却日在记挂。若非戴院长到来,说出后山小洞之路,弟等正无从进来。不识寨内情形如今怎样了?”宋江叹口气,将所有情形一一说了。朱仝、雷横都道:“如此怎好?”吴用道:“二位兄弟休要着急,小可自有调度。只是二位兄弟来得正好,就在寨中办事,不必回盐山去了。”宋江便吩咐开筵为二人接风。席间,朱仝、雷横捧出一个大圆包来。众人启看,乃是一颗首级,细细一看,正是高俅。众人齐问何处取来,朱仝、雷横道:“小弟在盐山时,闻得这奸贼犯了事,在沧州。小弟因与邓、王二兄弟商议,起了兵马,去打沧州,活捉了这个贼来,照那年林兄长处治小贼的法儿处治了他。因想林兄长与他切齿深仇,特地取来与他舒气。”众人嗟叹不已。吴用道:“这颗头来得正好。林兄弟现在患病,大半由于旧时的怨气。难得二位兄弟取了这高贼的头来,何不与他看看,以解其闷?”朱、雷二人忙问:“林兄长患了甚病?”宋江将王进辱骂的情由说了。朱全、雷横道:“既如此,这颗头与他一看,必定霍然病愈。”大众称是。&当时吃了酒饭,同到林冲房内。林冲卧床半月有余,仅存一丝一息,不能起床。忽闻朱、雷二人来探病,便勉强应酬了几句。朱、雷二人齐道:“恭喜林兄长,有一件事,小弟们报得仇来。”林冲问是何事,二人便将高俅首级捧上道:“这是高俅的头,小弟如此如此取来,特为兄长解闷。”林冲一见,呼的坐起身来,接了高俅的头,看了一看,咬着牙齿道:“我为你这厮身败名丧,到今日性命不保,皆由于你!”言毕,将头掷出窗户之外,掼为齑粉。林冲狂叫一声,倒身仰卧而绝。众人大吃一惊。急前看时,果然气息毫无,认认真真的死了。大众痛哭一场。惟宋江哭得个死去还魂。当时安葬了,宋江仍与吴用等商议拒敌官兵之策。
典故评析/高俅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120回《水浒传》结束,108&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高俅(?—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远。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浒传》中说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帝)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刀,就问王诜借篦子刀修理鬓角。王诜的篦子刀很漂亮,赵佶很喜欢。刚好王诜有两把一样的,第二天就让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时,喜好踢足球的端王正在踢球。端王虽然爱踢球,但只是业余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自然不屑一顾。端王注意到了高俅的神情,就邀高俅一起踢。这一踢,让端王大为欣赏。于是派人给王诜传话:“谢谢你送的篦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就这样,高俅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成了大宋的徽宗皇帝。徽宗原本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人,一上朝看到的全是新脸孔。下朝后看到高俅这个长期在一起玩的朋友,自然特别亲切。徽宗有心提拔高俅。但大宋朝提拔干部有一套制度,并不完全由着皇帝的性子来。七品县官要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因为武官对出身要求不严,只要有功名就行,一句话,伸缩性较大。《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锜传》中说:“先是诜、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徽宗的意思是让高俅到下面去“镀金”,并没想他真的能建功。边帅刘仲武等知道高俅是皇帝派下来“镀金”的,便格外帮衬。恰好,高俅在边关的时候,大宋朝在边境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高俅升迁的资本,毫无疑问当是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并最后做到了殿帅,掌管禁军达20&余年。高俅主掌大宋军权的时候,大宋军队早已没多少战斗力。高俅不是军事家,自然不可能对大宋的军队训练带来明显的起色,但他也不完全是靠踢一脚好球而身居高位圣眷不衰的。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很有些手段。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好名贪功的心理。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曾主持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吹吹打打,后面花样百出,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其次,高俅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刘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锜担任大将。蔡京等残酷迫害苏轼及其家属,同为一殿权臣的高俅对苏轼一家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史载,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颇为时人赞许。再者,高俅与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奸臣童贯、蔡京等也非一党。靖康元年(1126&年),徽宗得知金军渡过黄河后,便连夜仓皇逃往东南避难。《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逃到了泗州后,童贯、高俅也赶到与之会合,一时间又组成了一个徽宗的亲信小班子。不久,童贯与高俅发生冲突。童贯护从徽宗等人继续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后高俅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史书记载,当时随从徽宗皇帝的童贯等“六贼”后来都被宋钦宗处死并枭首。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乱世之秋,他的下场比童贯、蔡攸(蔡京长子)等人幸运,倒也并非偶然。而且,《水浒传》中的林冲是艺术家虚构的一个英雄人物,高俅如何迫害他的情节同样纯属虚构。从史书、文人笔记等现有资料来看,历史上确实有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林冲、李逵等108&将,更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1119&年)到宣和三年。起义地区在太行山以及山东、江苏省北部一带。镇压宋江起义军的不是高俅,而是北宋一代名将张叔夜。张叔夜当时任海州(今连云港市)知州。和同时期的蔡京、童贯相比,高俅也没有参与征讨方腊起义军,没有参与蔡京、童贯等联金灭辽的错误决策。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被后来的坊间百姓和艺术家们加工成为奸臣,一者或许是他因善于蹴鞠竟然获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二者或许是因为他为官贪欲确实在靖康年间曾经被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掌管禁军20&余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这也难怪被人弹劾揭发了。高俅的历史结局是于1126年病死于开封。盖棺论定,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金圣叹在评《水浒》时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于是,众口铄“金”,高俅在小说《水浒传》中扮个丑角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受过也就不足为怪了。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青少年犯罪问题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金融经济(市场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0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27:36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水浒传高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