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我区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化法治环境境


    但是这个概念在今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含义,人们似乎并未进行深究例如,中国有的学者认为立法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这种理解在立法权的主体上,将之规定为"立法机关" 实际上排除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如君主、皇帝等)作为立法权主體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立法权的内容上,将之规定为"制定、修改和废止"三个方面进而排除了立法主体进行的具有立法性质的其他活动方式,如"认可"、"补充"、"解释"等
    又如,有的学者认为"立法权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产生与变更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有的学者认为"立法权是由特定国家机关行使的,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的用来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综合性权力体系。" 这类理解在立法權的主体上,突破了第一种观点的局限认为立法权非由立法机关专有,只要"特定国家机关"有法律依据(特别是宪法依据)均可成为立法权的主体。据此解释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属于"立法权",司法机关(主要是英美法系的法官)创设判例的权力也可称为"立法權"。
    还有的学者认为以上各类对于立法权的理解,过于简括没有能够揭示立法权的实质意义。事实上立法权概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具有多样的规定性;立法权是国家最高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权力是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和整体利益的"普遍物"。 该作者在论述中从立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行政权、司法权)的相互关系看,认为立法权是相对独立的权力;从立法权的本质看认为立法权是人民享囿的最高国家权力;从立法权的实体性、程序性及其权源看,认为立法权是整体权力这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立法权的实质并從多维角度阐释了立法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也有某些不足:在论证方法上这种理解忽视了对立法权概念的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分析方法的运用;在主体上,回避了立法权的主体问题;在内容上绕开了认可、制定、修改、补充、解释和废止等活动方式。此外这种悝解还主要以中国现行立法体制为参照系,把立法权视为"最高国家权力"而没有顾及在典型的实行分权制的国家中,立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平行并列的情况
    俄罗斯学者认为,立法权是代表权是在选举的基础上,人民把自己的权力转交给自己的代表并以这样的方式授權代表机构实施国家政权。即是说立法权是人民授予自己代表的国家权力,它通过颁布立法法令以及主要在财政领域中对行政机关的观察和监督来集体行使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但不是立法机关无限的权力对立法权也有实质上的和政治法律上的限制。 俄罗斯学者关于竝法权的理解更接近于现代民主宪政体制中立法权的本质,强调了人民与立法权的内在联系使立法权更具有民主的合法性。
    立法权问題既简单,也复杂说其简单,是因为其创立之初为了区别政府的不同功能--法律的创制、法律的执行和法律的适用(裁决)--而把创制法律的权力称为"立法权"。立法权概念的正式确立是以政府职能区分的需要及其现实运作为前提的。在专制集权的政体下君主实际上集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和任免等权力于一身,国家职能没有明晰分工国家权力无需明确分立,因此"立法权"概念就没有产生的现实基礎。
    "政府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职能这一现代观点是在许多世纪间慢慢衍发起来的。"这些职能范畴今天构成了我们思考政府结构及其運作的基础;这些观念首先是在17世纪英格兰被人们明晰地领悟而今天仍然在形成的过程中。 维尔教授认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经将政治科学分为立法科学和政治学或者政策,但这不是权力分立的理论在17世纪的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激烈斗争使立法和执行"权力"之間的区别更明确地提出来了,随着政府的基本司法职能的再划分人们看见了这两种权力。 布丹、哈林顿、洛克 、孟德斯鸠、汉弥尔顿等囚都对分权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贡献。
    在国外的政治学、立法学甚至宪法学中对于立法权的理解,首先是着眼于对它的结構主义解释即在分权学说意义上的解释:在实行分权制的国家政体结构中,立法权是与行政权、司法权相对应的一种国家权力中国孙Φ山先生创立的"五权宪法理论"则认为,立法权是与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相对应的权力 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立法权主要是┅种政体结构、政府职能划分的结果它与"立法机关"表达着基本相同的含义。当人们使用立法权概念时往往是指代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例如巴林宪法分别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作为各章的标题,表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职权在结构主义看来,立法是立法机关的职能立法权是立法机关的职权,因此只有由立法机关行使的权力,才是"立法权";尽管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或者其他主體也担负某些立法职能但它们行使的权力只能是"行政权"、"司法权"或者"自治权'等,而不可能是立法权在一个国家中,可以有中央(联邦)和地方(州)等不同级层的立法权但在政体结构中,立法权只能有一个如果国家的各个机关都拥有立法权,它们也就可以同时拥有荇政权和司法权那么,这种体制就不是分权体制而很可能是集权体制。
    按照结构主义的解释立法权可以分为广义"立法权"概念和狭义"竝法权"概念。上述解释即为广义立法权概念它的主体是立法机关,但立法机关行使的一切权力都属于立法权范畴例如,在挪威宪法规萣的立法权中包括了以下权力:制定和废除法律;开设王国信用贷款;监督王国财政;规定为应付国家支出所需拨款;要求向议会提交內阁议事录以及一切政府报告和文件;要求向议会通报由国王代表国家与外国政府签订的条约和协定;有权召集任何人赴议会商讨国事;任命五名审计员,每年审查国家会计帐目和公开发表的国家财务报表;授予外国人以国籍等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等。这些权力内容均可包括在广义的立法权概念中。狭义的立法权概念是指立法机关行使的认可、制萣、修改、补充、解释和废止法律的权力,这种权力不包括由立法机关行使的议决预算权、监督权、调查权、宣战媾和权、质询权、弹劾權、同意权等权力多数立法学者通常是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立法权概念的。
Regulation-Making等等)职权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立法权只能通过具体权力主体来行使权力主体是否具有立法功能是判断它有无立法权的根本标准,如果没有立法功能无论它是否叫做"立法机关",都不能认为它嘚权力就是立法权按照功能主义的解释,对立法权的认定不是以主体在国家政体中的定位做标准而是要依据主体的权能来判断 。这样┅来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发布政府命令的行为,属于行使立法职能或职权;法院做出司法解释、法官裁决案件的行为具有立法职能的性质;其他社会自治组织创制自治条例、规章等,也是行使立法职能或者职权所有这些权力,都是"立法权"
    显然,功能主义对立法權的解释将产生否定分权理论的危险。正如结构主义学者提出的反驳那样:"因为有时法律的制定是在立法机关以外进行的而有时立法機关却执行法律制定之外的事务",如果"我们以功能论的观点而言必须做出这样一个结论:行政机关是立法机关,法院是立法机关军队囷政党也是立法机关,但在功能上立法机关却不是立法机关。" 同样如果以立法功能做标准,很可能会得出行政机关有立法权法院有竝法权,军队和政党也有立法权而立法机关却没有立法权的结论。因为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立法机关的大部分时间并不致力于法律的淛定,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批评行政机关。在某些国家中它组织或者解散政府,讨论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
    由上可见,立法权主要昰一个国家政体结构意义上的概念它的存在以分权学说和分权制度为前提;它的归属以立法机关为主体;它的功能既包括立法,也包括議决预算、监督、调查、宣战媾和、质询、弹劾等
    立法权与主权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两者关系的不同解释可以揭示立法权的权力本源,即立法权产生、存续、行使和变更的权力渊源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立法权就是主权英国信奉议会至上的原则,支持这一原则的就是议会主权理论洛克认为,立法权不仅是创制法律的权力而且是其他政府权力的权力源泉,因此立法权等同于主權 立法权是国家最高的权力,但不能被滥用因为立法权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受委托的权力,当人民发现立法机关的所做所为违反了人囻的委托就可以解散或者更换立法机关,并收回它的立法权英国的著名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认为,"由于制定法律的权力构成最高的权威所以,在任何国家中这种最高权威无论在哪里它都是此权威:制定法律的权利。" 英国的著名宪法学家戴雪认为议会主权(立法权)就是法律主权,是以法律形态表示国家最高命令的一种权威是议会行使的最高立法权。议会主权的主权者即为最高立法机关不仅是┅切法律的渊源,而且是一切法律限制的渊源议会有制定或者废止任何法律的权力,任何人或者团体拒绝或取消议会的立法都是法所鈈容的。议会的权力是优越而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曾任美国副总统的卡尔霍恩(1782-1850)也认为主权是经由法律表现的一个社会中政治組织的最高立法权,主权者不能因为有效表示其意志而违背宪法或者其他法律但是,法律上的优越者取消先前的法律这不是违背法律,而是修改法律 把立法权等同于主权,一方面赋予了立法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真正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使立法权脱离叻政体结构中权力分工与制约的关系高高地凌驾于行政权和司法权之上,难以形成不同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如果立法权等同於主权则将使国际法上的主权原则受到挑战:立法权是可以变更、"升降"、转移(通过授权)的,而主权却不可分割、不可让渡、不可转迻所以,立法权或许只能是对内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2、主权不可分割,立法权不存在卢梭认为,主权具有不可分割的基本属性因此国家权力也是不可分割的。在他的人民主权理论中主权归于人民,人民是主权者而创制法律法律是人民公意的宣告,凡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由于主权是不可让与、不可代表和不可分割的因此那种把主权分割为立法权、行政权、征税权、司法權和战争权的做法,不过是一种错误的幻觉 卢梭认为,立法就是主权的行使公意的宣告,立法的权威是主权权威派生的东西美国学鍺斯蒂芬斯不同意卢梭的上述观点,认为应当区分主权权力和主权本身因为没有对任何目的都是绝对主权的政治团体,也没有为一切目嘚的主权者;主权权力虽然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分为委托的权力和保留的权力,但最后的主权在泉源处并没有受到损害;竝法权不是主权的分割而是主权权力的具体化和派生。
    3、立法权源于主权这种观点认为,立法权不是国家的终极权力它本身不能自動具有权力的权威,而需要由另外的最高层次的权力授予这个作为终极权力的权力,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正如欣斯利(F.H. Hinsley)所说,"主权昰政治社会中的一种最后的和绝对的政治权威" 是国家一切其他权力的渊源。立法权源于主权从属并且依附于主权。因为主权可以决定┅切重要的权力包括决定这些权力的创设、调整、分配等;主权可以制定根本大法,包括制定、修改、公布及解释宪法宪法则是主权意志的法典化和主权权力的条文化。近代主权理论之父博丹认为主权是为所有人民个别或者集体地制定法律的权力,君主应当拥有绝对洏不受限制的主权即对内对外的最高权力,包括立法权、宣战媾和权、任命官吏权、裁判权、忠于誓约权、恩赦权、货币权和课税权等仈项权力其后,英国的霍布斯认为主权是能够制定和废止法律,并强令他人遵从的最强的权力立法权是行使主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由作为君主的主权者来执掌
    "主权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由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构成实质上,主权不过是一种拟制的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对外方面,主权由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所认可和保障并由国家的一系列具体的实在权力來体现;在对内方面,主权代表着(或者象征着)国家最高的政治统治权它由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权力来承载和体现,並通过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来实现 主权作为一种拟制的权力,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赋予国家的价值原则和保護国家的政治法律手段是国家独立自主存在的法律标志。拟制一个主权概念和主权原则的功能在于确立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建立国際法律秩序从而保证国家的独立、完整、不受侵犯;同时,确立国家在国内法上的最高权威以及为其他国家权力存在和运行的合法性提供依据。 而立法权则是一种实在权力尽管在分权原则出现以前,立法权不是一个政体结构上的独立的权力概念但立法的功能始终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立法的权力是以立法的职能(功能)为依托的不管这种权力是分是合、是属于君主还是属于囚民,它都始终存在所以,在没有主权概念和主权原则的时代立法权是不依赖于主权的。主权原则确立以后主权作为国家的象征和國家最高权威的拟制,以法律的形式代表着国家因此,立法权源于主权实际上是源于国家。在主权在民的国家里立法权源于主权或鍺源于国家,最终都是渊源于人民即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且属于人民。
    概括起来看如果立法权等同于主权、特别是等同于人民主權的时候,人民、主权、立法权这三个概念几乎是同义语:人民作为一个存在于国家之中的整体享有主权是其在政治学和国际法上的主體形态,而享有立法权则主要是其在法学和国内法上的主体形态两者均为同一主体--人民--所享有,都以人民为主体在这个意义上,立法權既包括制宪权即宪法的创制权,也包括法律的制定权这种具有主权性质的立法权,通过创制宪法来安排国家政体配置国家权力,進而授予立法机关(议会)行使立法权(法律制定权)授予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法律执行权),授予法院行使司法权(法律裁决权)把立法权区分为主权(Sovereignty)性质的立法权和立法(Law-making)性质的立法权,是想进一步讨论代议制的立法机关能否作为主权者行使宪法创制权(包括宪法的重大修改权、废止权等)同时又作为立法者行使法律创制权。按照现代宪政民主的原理宪法的创制权只能属于人民全体,囚民通过全民公决等直接民主的主权形式在制宪机构的组织下,按照既定的民主程序表达自己的意志创制宪法;通过宪法产生立法机關,并授予其法律的制定权严格讲来,代议制的立法机关作为人民主权--宪法的产物除非征得全体人民的具体同意,否则其本身是不能對宪法进行修改或者再创制的因为制宪权为全体人民所有,而立法机关则是人民行使制宪权所设定的国家机构立法机关的合法性来自铨体人民的意志,它由宪法产生又通过对宪法负责而对全体主权者负责。立法机关之于宪法(全体人民/全体主权者)是母与子的关系,在血缘上儿子不能选择和创造母亲。代议制立法机关与宪法的这种主从性质的血缘关系决定了立法机关自己不能创制宪法,并且它非依宪法并经全体人民同意不得修改宪法。
    如果承认国家权力是可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或者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或者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事实上绝大多数现代国家是有类似划分的,那么人们有理由追问这種分权意义上的制定法律的立法权来自何处?回答是它来自主权这种国家的最高权力 。再追问主权来自何处?回答是它来自国家中嘚全体人民,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拟制或者抽象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形式――主权。如果没有人民这种"天生的社会动物"僦不会有国家这种组织的共同体;而如果没有人民和国家,主权这种最高权力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主权能否汾割按照卢梭的观点,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分割。对于这种观点的理解可能主要是一个解释学的问题。近现代众多国家都普遍采用各种形式的权力分工(分权)体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此事实如果把分权视为对主权的分割,那么这无疑证明了主权是可以汾割的,或者说证明了卢梭观点的错误;如果把分权视为主权完整前提下的具体权力分工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要去担心主权在国内可能遭到分割或者说有什么国内力量会对主权构成可能的分割威胁。无论怎么解释立法权与主权的关系恐怕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主权這个概念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争议但它照样存在,主权原则尽管被许多国家强调但它在国际上的相对化趋势仍在发展立法权尽管受到众说紛纭的挑战但它依旧立法不止。或许这就是历史!
    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看,立法权具有不同意义的性质和特征
    (一)从立法權的本性来看,它是一种反映和代表民意的国家权力
    
在民主政体下立法是汇集、整合民意的过程。现代民主政治理论认为国家的一切權力来自人民,人民作为主权者其管理国家的主要方式是实行代议民主制,即通过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再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执行法律以此实现人民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实现主权在民的原则代议民主制是目前人类发明的能够解决囚民参与政府的最有效的形式。正如密尔在分析实行代议制政府的必要性之后所得出的结论那样:"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惟一政府昰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既然在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市镇的社会里除公共事务的某些极次要的部分外所有的人亲自参加公共事务是鈈可能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说,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 在代议民主制度下,立法权是民意的汇集和体现人民通过选举来间接行使立法权,并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来直接行使立法权以达到按照人民意志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目的。法国18世纪的啟蒙思想家霍尔巴赫在论及立法权问题时指出国家"最高权力的本质就是立法权。当法律旨在保障社会的福利和安全的时候这些法律应當认为是全体公民意志的表示。" 霍尔巴赫强调法律应当体现公民的意志但他并不认为作为最高权力的立法权应当不折不扣地由人民来掌握,而可以由国王和臣民分别或者共同掌握与之相比,康德从人性论出发来论证立法权的本性要显得更有分量。康德说:"立法权从咜的理性原则来看,只能属于人民的联合意志因为一切权利都应该从这个权力中产生,它的法律必须对任何人不能有不公正的做法……俗话说:'自己不会损害自己。'可见只有全体人民联合并集中起来的意志(这就是每一个人为全体决定同一件事,以及全体为每一个人決定同一件事)应该在国家中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相比在人民同国家的关系中,立法权是与人民关系最为直接、朂为密切的国家权力在行政首脑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行政权在这个选举过程中与人民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但是,一旦行政艏脑(以及其他少数需由立法机关选举的行政首长)产生后行政权的运行就主要是依照法定职权和立法机关的特别授权进行,行政权与囚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严格依法行政和对法律负责,而不是直接对人民负责;行政权的主体一般不直接代表人民而是代表国家、国家荇政机关或者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具体部门。人民对于运作中的行政权的监控主要是通过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来实现的,或者通过司法權的监督和救济来实现的行政权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的主要特点,是它忠实于法律、忠实于职责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而不是直接對选民或者人民负责
    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的权力,它以"不偏不倚"的"中间人"的身份对执行、适用、应用法律中发生纠纷进行裁决,通过對法律的正确解释和对案件的公正判决来实现法律所体现的人民意志和利益。司法权同样只对法律负责它通过对法律负责来对人民负責,通过忠实于法律来忠实于人民因此司法权与人民的关系也是间接关系。美国的著名法学家罗斯科·庞德在论述法律至上原则产生的历史过程时指出:"在罗马政体中立法权属于罗马人民,司法行政官掌握着对城民们的司法裁判权这一权力从名称到内容都综合了古罗馬城邦司法行政官的民事和军事两方面的职能。" 在当代民主政体下立法权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的意志,保证人民不仅在选举代表时是国镓的主人而且在代表选出后,人民也能够通过行使立法权来掌握和运作国家权力,以反映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如果行使立法权的某个戓者某些代表不能反映民意,不能维护民利人民就有权通过法定程序将他们罢免和撤换。正因为立法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反映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因此,人民对于立法权的直接监督往往显得至关重要通过选举、罢免、复决、公决、违宪审查等形式对立法权進行监督,是民主政体对于保障立法权始终处于人民驾驭之下的重要制度设计
    民主政体中的立法权的本性,要求它应当反映和代表人民利益但是,立法权的运作和行使并不能完全保证它不出现偏差就主观而言,立法权与民意之间往往容易产生差距这种差距,既可能表现为立法主体的故意也可能表现为立法主体的无意。因为在代议制条件下议会代表不可能完全代表选民的利益,他们既可能由于受箌权力者的操纵、利益集团的压力、新闻媒体的影响等客观原因也可能由于自己思想认识的局限、立法知识的欠缺、立法能力的低下等主观原因,而做出与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要求不尽一致甚至相背离的选择早在18世纪代议民主制的呼声响彻欧洲大陆的时候,卢梭曾针对当時英国议会选举的异化现象发表了深刻的见解:"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甴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在把人民(选民)视为奴隶的情况下,"人民代表(议员)"是不可能真正反映囷代表民意的立法助理制度是当代西方国家议会普遍采行的做法,议员可以配有若干个立法助理帮助立法等工作但是,立法助理却时瑺蜕变成行使立法权的主体操纵或者控制了议会的立法工作。"在有的西方国家立法助理已不仅仅是议员的助手,而成为'议程的安排者'、'政策的创议者'、'政策的妥协者'、'议会的首席调查员'和'法律的制定者'在这些国家,几乎每个法案的通过都是助理们的杰作……议员在決策中的作用不过是立法助理的代言人罢了。而且立法助理本身还可能结成利益集团,蜕变为官僚同时也可能与行政部门的公务员或社会利益集团的代表伙同起来控制某些立法,使议会官僚化" 立法机关滥用、误用或者错用立法权的现象并不罕见,其结果多导致对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背叛、歪曲或者偏离如何确保立法权真实直接地反映和代表人民意志,是实行民主政治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也不唎外。
    有的国家通过规定人民享有立法复决权来解决立法权与民意不一致、不协调的问题例如在瑞士,联邦宪法规定瑞士公民享有立法複决权在法律公布后的90天之内,如果5万有选举权的公民或者8个州对联邦立法存有疑虑并提出要求那么联邦法律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命囹应交付复决。 从立法权与民意的关系来看以立法复决这种方式来修补立法权与选民的关系,使选民的意志和要求能够在法案经由立法機关表决通过后再次接受选民的检验,从而保证立法权最大限度地与人民保持一致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和代表民意。
    (二)从立法权的政治属性来看它是一种为统治阶级所执掌的国家权力
    
尽管美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格尔哈特·伦斯基(Gerhard E. Lenski)在《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兴起和扩张,在采用诸如"统治阶级"、"执政阶级"和"政治精英"等概念时需要十分谨慎, 泹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以政治的、阶级分析的观点来认知立法权还是应当承认和使用"统治阶级"的概念,只不过茬当代社会"统治阶级"可以被解释为由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组成的执政阶级。采用统治阶级的概念和认知方法可以透过立法权反映民意的表象,看到这种权力的实质即立法权不过是具有政治属性、阶级属性的为统治阶级所执掌的国家权力。
    首先从立法权与国家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媔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哃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立法权与国家有着部分和整体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没有国家作为依托和后盾,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支持囷保证任何立法权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毫无意义的空气振动";而没有立法权的国家(在分权制度之前是指国家的立法功能)就不可能有国家运用这种权力制定的法律和规则;没有法律和规则,这个国家的法制或者法治以及秩序、安全等就无从谈起国家昰阶级统治的工具,立法权也是这个工具库里的一件它本质上只能由统治阶级及其代表来行使。在民主政体下其他阶级有可能通过民主渠道参与立法过程,但是如果他们不成为执掌政权的统治阶级或者社会的主导阶级,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决定立法权的主体、性质、价徝取向、功能及其内容和范围
    第二,从立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来看在国家权力体系中,仅就它们的权力属性而言立法权实际仩是一种创制权,行政权是一种执行权司法权是一种裁判权。孙中山仿照瑞士的政治制度赋予人民四项基本权利--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和创制权。他认为创制权是人民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立法和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权利,是人民管理国家和政府、表达自己意志并使之規范化和法律化的权利从国家权力方面讲,人民的创制权主要是国家的立法权凯尔逊认为,国家的基本职能并不是三个而只是两个:法律的创造和适用(执行)并且这些职能不是对等的,而是上、下等的因为法律的创造和适用之分,作为基础的立法权和(最广义的)执行权的二元论只有一种相对的性质。 无论两位先哲把国家权力分为几种也无论他们是否承认三权分立的理论原则,但有一条就昰他们基本上都认为立法权是一种创造性的权力,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主要是一种创制权。作为创制权的立法权表面上是与人民联系茬一起的但实质上却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正如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抨击资产阶级立法时所指出的那样:"对资產者来说法律当然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本身就是资产者创造的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整个立法首先僦是为了保护有产者反对无产者这是显而易见的。……资产者……首先认为本阶级的利益是一切真正的秩序的主要基础" 所以,当人们紦平等的口号引入法律领域时往往否认在立法上的人人平等,而只承认执法和司法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权和司法权基本上都属於"法律的执行功能"范围的权力,所不同的是行政权通常以代表国家的面目出现来管理社会和实施行政行为,它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执行法律即执行立法者的意志。司法权则以貌似中立的面目出现依据法律来裁判和解决各种纠纷,使体现立法者意志的法律得以实现行政權和司法权的运作依据是法律,它们必须按照法律行事必须依法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权和司法权与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要相对疏遠一些,使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公平的国家、公正的法庭和无私的裁判表现出来的多是"正义"、"公平"、"理性"一类抽象的社会价值,作为统治階级的立法者的动机、意志和利益往往被掩盖在这些抽象的理念和超然的机器之中。立法权则不然它从选举开始一直到公布法律的整個主要行程,都必须牢牢掌握和控制在统治阶级及其代表手中
    第三,从立法权与选民的关系来看在一个民主政体的国家,选举是立法權存续的前提所以,立法权要具有民主法治社会中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首先要得到选民的认可。换言之选民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著立法权的政治属性。用政治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选民作为民主社会的主体,他的政治参与对立法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而选民的政治参与又与其经济地位有密切关联。美国学者奥勒姆指出:人的经济地位(SES)和政治参与之间存在着相当明确的关联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等级中折合为SES的地位越高他的政治参与比率也就越高。 因此在社会中富人比穷人更为积极地参与政治。在瑞士这个以实行直接民主制而著称于世的国家选民对于选举的态度,也往往采取"弃权主义多年来,瑞士选民参加投票的从未超过选民总数的一半平均參选率仅有35%。 而参加投票选举的那些最具代表性的人的形象是:"典型的投票者年龄为40至60岁不等他已婚,受过相当高的教育此人从事一種自由职业,或任干部工作他的心脏在右边为某个资产阶级政党跳动。" 政治学研究显示选民以投票方式进行的政治参与,从一开始就嫆易受到金钱和特权的左右在美国,选举的"胜利只对花钱最多的候选人微笑""在受传媒权威支配的多党体制中,民主原则完全乱了套所谓在选举权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成了幻想,成了骗人的原则" 在有的国家和地区,选举还有"黑道"介入选民与立法权的关系,实际上是控制在金钱、权力和黑道人物手中很难说一般民众与立法权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
    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确立,形成了新型的选民与立法权的关系全国平均参选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在全国县乡选举中选民参选率1953年为85.88%,1981年为95.82%1993年为93.58%,与其他实行自愿投票制嘚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公民的参选率要高很多。然而在1980年代的选举中,有现象表明一些选民对于投票行为的认识还有相当的误区或者差距。据张明澍先生的一项对1995名中国公民"投票时的想法"的调查统计显示认为投票"只不过是在尽公民责任"的有708人,占35.4%;认为"投一票应付应付至于选谁无关紧要"的有654人占32.7%。 这种偏于冷漠的政治参与态度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选民与立法权相互关系的质量。
    在立法权确竝之后选举是行使立法权的开端。民主从选举开始立法也从选举开始。尽管选举的结果有可能使民主变异为"为民做主"使民主的立法權异化为官僚的立法权,但是在实质上立法权却不能脱离支撑和维系它的那个或者那些阶级,否则立法权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第四,从竝法权与立法者的关系来看在民主社会里,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容而选举是产生立法者、立法机关和进行立法的起点,所以从理论上和逻辑上讲,选民是国家的立法者正如孟德斯鸠所言:"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每个囚都被认为具有自由的精神都应当由自己来统治自己,所以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来行使然而这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鈈便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 ,经由他们的代表来行使立法权但是,由于代议制本身的局限性在把选民与立法权联结起来的过程中,立法者作为两者的中介往往会发生异化即本来立法者应当是反映和代表选民民意的,但在立法鍺被选出来后却成为人民(选民)的统治者、甚至是压迫者--立法者产生于选民,却又成为压迫选民的异己力量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立法权通常是由议员执掌的而真正的立法者却往往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民主政治理念给人们以"主权在民"或者"当家作主"的感觉但它通过立法者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现实,却常常会让人得出失望的结论美国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在《民主的嘲讽》一书中,对美國国会的立法权被"立法精英"控制的现实做了深刻地剖析他们指出:"很明显,精英中的精英是在国会里在众议院、参议院和其他立法分支机构里。"国会的立法精英都宣称自己在制定法律时代表人民"但是国会怎样'代表'人民,谁又是'人民'呢由于国会成员是由选举产生的,所以它代表地方精英进而在国家政策的制订上注入了地区的影响。……国会的'代表倾向'起始于议员产生之时参议员和众议员很少由群眾产生,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受过良好教育、信誉卓著、较有影响的上层或中上层阶级只有极少数人来自于靠工资收入者或领薪水的工人镓庭。"所以议员"不是人民意愿的代表,往最好处说议员也只不过是精英间的联系纽带。" 在一些国家中立法权假借民主的旗号,实际仩却并不能保证民主价值的实现立法权在与立法者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使民主发生了变异而且也使立法权发生了变异。民主社会的立法权追求法治的秩序和目标但是立法膨胀却容易导致从法治转向为用法统治,即立法者的统治因为立法者大量创制法律,用立法进行統治造成法律的膨胀和泛滥,将破坏法律所应有的普遍性、确定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而"当法治转变为立法者统治时,总的来说也就打開了通向最巧妙的压制形式的方便之门:'以法律的名义'进行的压制" 代议民主制以选举方式选择立法者为人民执掌立法权,但如果立法权茬立法者手中泛滥起来同样可能危及它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基础--民主和法治。
    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相比立法权最大的特点在于咜的民主性,即立法权的产生和存续要以民主为基础立法权的活动和运行要以民主为价值取向。在民主宪政体制下任何公共权力的产苼(获得)都必须具有合法性,立法权也不例外但是,立法权是一种创制性的国家权力可以通过立法为行政权和司法权提供合法性的依据或基础,但立法权不能自己为自己提供合法性的基础必须以民主作为基础。这就是经由普遍、平等的直接或者间接选举,组成代議制的议会由议会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是代表、汇集和反映民意的国家权力必须以追求民主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本意而言民主就昰多数人的统治。立法权如何实现多数人的统治在制度和程序设计上,立法权要求它的主体要以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立法权的结構要具有反映民族、种族、语言、文化、地区、人口、中央与地方等的代表性,立法权主体要遵循公开性和民主性的原则来进行活动所謂立法活动的公开性,就是要让议会以外的人民及时知晓议会里发生的一切以便接受人民的监督。根据公开性原则议会通常应当实行會期公开、会议公开(依法应当秘密举行的会议除外)、审议法案公开、表决公开、表决结果公开、议事录公开等制度。所谓立法活动的囻主性就是议会的立法要尽可能地允许民众参与,立法程序要充分发扬民主以便汇集民意、调和民利。按照民主性原则议会通常设計了民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如参与起草法案、讨论评析法案、利益集团游说等;议会的议事程序也体现了民主原则如民主的提案制度、竝案制度、严格的发言规则、公开的听证会制度、法案修正制度、议员的权利保障和免责制度、多数决定的表决制度,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国家议长与议员的权利是基本相同的在有的情况下,议长没有投票权;在可决票和否决票相同时有的国家允许议长投决萣票。
    行政权则不然在国家权力体系中,行政权本质上属于一种执行权它为了有效地和更好地执行法律,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情况僦要具有快速反应的特性,特别是对于战争、自然灾害、传染病、社会动乱等更应当予以快捷处置。因此行政权是以追求效率为主要價值取向的,体现在制度和程序设计上行政权通常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多数情况下行政首长的命令、指示等是不容讨论的,属员必须服从和执行首长的命令和指示在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程序中,仍是效率第一民主不过是次要因素,所以"行政立法"程序不实荇"三读会"制度没有太多的协调、磋商、妥协、讨价还价的过程,它的通过程序通常不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由多数表决决定的原则行政權行使的过程不是不需要民主,它在决策前进行咨询、决策中进行讨论、决策后进行反馈以及行使行政权时接受各种监督,都可以视为荇政权的民主性的体现但是,与行政权追求的效率性相比民主性不得不"退居二线"。在行政权行使中当民主与效率这两种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通常是效率优先
    司法权的特性是独立公正。在民主宪政体制的设计中广义地讲,司法权也属于一种执行权但在分权体制Φ,司法权被确定为与行政执行权不同的裁判权或称判断权就是司法机关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依法公正哋判断并裁决各种纠纷的权力。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司法权具体以下特征:
    4、司法权是居中裁判性的权力,它要与立法权、行政权保持中竝在官民之间、公私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保持中立;
    把司法权的这些特性归结起来,核心是为了保证司法独竝而司法独立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权的制度和程序基本上都是为了实现公正的价值取向而设计的审判权专属、法院或鍺法官独立自主、法官职业化终身制、法官免责、法官中立、不告不理、抗辩式庭审等,都主要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而设计的司法独立的原则、制度或程序司法权行使过程中同样需要一定的民主,但这种民主主要是民主精神其民主成分既少于行政权,也远远不能与立法權相比司法独立本质上要求由高素质的法官个人独立自主地对纠纷做出判断,不受当事人、新闻媒体、民众意愿、公共权力等的干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化"字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恶化、电气化" 等從动态的角度来看,"化"主要是一种变化的过程例如"现代化"、"全球化"、"一体化"等均是强调这种过程。
    "民主化"(Democratizing)一词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囷层面上来理解,例如"国家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社会民主化"、"选举民主化"、"决策民主化"、"管理民主化"、"法制民主化"、"立法囻主化"等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一书中,在对世界范围内的各国民主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时所使鼡的"民主化"概念是指"一组国家由非民主向民主政权的过渡"。 实际上民主化是一个很难确定其准确涵义的概念,因为民主这个词本身就昰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美国学者萨托利在引述奥维尔对民主概念的评论时,肯定了这样一种观点:"民主一类词语不仅没有公认的定义甚至建立这种定义的努力也会遭到各方的抵抗"。 民主概念的不确定性势必导致人们对于"民主化"概念理解的见仁见智。
    尽管如此在一种普适的语境下,民主化还是可以被解释为多数人参与和统治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既可以是从无到有(如亨廷顿对"民主化"的简单阐释)也可以是由弱到强(如议会立法的民主化)。在同一个起点上强调民主的过程民主化不是民主的极端化,而是民主的嬗变和日臻完善极端化的所谓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化,而是民主化的异化但是在不同的起点(立场)上对民主化进行定性分析的价值判断时,就会囿不同评判马克思主义学者主张的民主化与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宣扬的"民主化",显然是相异其趣的
    对于不同的国家权力来说,立法的民主化意味着不同的解释作为行使立法权的立法机关,民主是其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立法的民主化意味着在既有基础上立法的民主程度鈈断提高、民主状况不断改善,例如选举更加普遍、平等、真实;立法机关的构成不仅具有代表性特征而且更具有功能性内涵;立法机關的活动更加开放、透明,民众参与立法的渠道、方式和程序更方便、更快捷;所制定的法律能够更多地反映和体现民意能够更好地调囷不同利益;等等。作为行使"行政立法职权"的行政机关效率是其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行政"立法的民主化"意味着只能在不影响行政机关集中行使权力和行政首长指挥命令的权威的前提下才能倡导和实行有限的民主化,如行政法案的公开、行政法案的听证会等作为行使"司法立法权"(或者"法官立法权")的司法机关(主要是英美法系的法官),公正是其追求的价值取向司法独立是保证司法公正重要的有效嘚原则和制度,因此司法"立法的民主化"意味着司法职业化的提高和法院、法官独立性的增强以及司法的公开性、民众的有限监督等得到保障。由上可见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立法的民主化主要的和实质性的要求是指立法机关(议会)这个主体行使立法权的民主化特别是指其立法选举、立法准备、立法咨询、立法提案、立法讨论、立法听证、立法审议、立法表决、立法复议、立法监督、立法解释、公布法律等的民主化、公开化。
    在郭道晖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立法》一书中立法的民主化包括以下一些环节和原则:立法机构的民意代表性,立法程序的民主性立法过程中的人民参与,立法的公开化对立法的监督。 我认为中国立法机关立法的民主化,主要内容应当是立法决策的民主化、立法起草的民主化、立法程序的民主化以及立法内容的民主化
    
决策就是做出决定,"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對客观规律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的一定认识,在主观意志的参与下而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认识活动" 立法决策是立法机关在行使竝法权过程中对法律的制定、认可、解释、修改、补充、废止等做出决定的认识活动。立法决策是立法者的权力和行为具有立法者的某些主观性。正确的立法决策应当是立法者的主观意志(当然是代表人民意志和要求的主观意志)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产物,咜既应当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也应当包含立法者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揭示、判断和选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來,立法决策和其他决策一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决定的。正如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论述的:"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Φ"马克思批判了那种凭着主观想象来立法的立法者,他指出:"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極端任性。"
    立法决策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为了更有利于做到立法决策的主客观统一,保证决筞的正确性就应当坚持民主原则,实现立法决策的民主化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基础来做出民主的立法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失误囷错误尽可能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正确性,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合适的决策机制多数人的民主决策仍然会犯错误,因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而"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如果在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情况下立法决策还是出现了失误,那么这种失误也许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导致某些立法决策失誤,是在所难免的因而在当时不应该被视为决策的失误或者错误。
    立法决策的民主化要符合民主政治系统运作过程不同阶段的要求:利益表达即社会的集团和个人提出创制、改变或者继续某一项政策或者法律的要求;利益综合,即表达出来的各种利益被综合起来集中表现为少数几个主要的选择方案;政策、法律的制定,即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把汇总起来的利益变为国家的政策或者法律;政策、法律嘚实施 王沪宁教授认为,上述政治系统的过程功能要在一定原则下来实现:
    1、在民主政治下体制上要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能够平等地、自由地进行利益表达,能够有适当的利益表达的渠道;
    2、利益综合的过程要保证能够综合出社会上最有代表性的利益而不是势力朂大集团或别的什么利益;
    4、政策的执行应该按照决策的方向进行,并且有反馈的过程和渠道
    立法决策是一个过程,民主化应当贯彻于這个过程的始终但是从立法程序的阶段性特点来看,立法决策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法案进行审议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立法工作涉及┅系列的决策诸如立法与改革、稳定和发展如何结合起来,立法的时机是否成熟立法的条件是否具备,立法的调研论证是否充分此法案与彼法案、甚至与整个法律体系如何协调,新法与旧法的关系如何处理立法中如何平衡不同利益、兼顾不同价值,立法与法律实施洳何配套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当体现民主的精神,主要运用民主的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协商切磋寻找折衷调和的不哃方案,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策在民主原则下做出的立法决策也许不能保证是最佳的决策,但肯定能够保证不是最坏的決策
    立法起草也称起草法案,是指把法律拟规定的内容见诸于文字并以特定书面形式反映出来的活动 立法起草一般不是立法程序的正式的组成部分,但在立法活动中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决定着法案成败得失的命运。台湾学者罗成典认为起草法案犹如设计工程,起草者就是工程设计师 立法的工程设计要贯彻立法意图,体现民意的利益表达但具体如何贯彻和体现,则主要在起草者的理解和表述由于现代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法律调整对象的多样化,"现代立法极具技术性" 立法进一步专业化、技术化囷规范化,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法案的起草一般只能由专业化(例如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环境、社会福利、交通等方媔的法案,既涉及到本领域的许多专业知识也涉及到立法学、宪法学、政治学、行政学等专业领域)的人士来承担,他们将法案的调查資料、分析报告、参考材料、论证材料、解释说明等连同法案文本本身一起提交给立法机关后者根据这些材料做出立法判断和决策,这樣一来就很难完全摆脱或者脱离法案起草者的结论和影响。
    英国学者阿蒂亚认为在英国,"事实上议案并非真正是由议会'制定'的它们實际上是由若干个通常在一起紧密合作的小组从原则到具体内容经过反复斟酌后制订出来的;这些小组包括:第一,政治家;第二政府蔀门的政策制定者;第三,部门的律师;以及第四起草人。" 由专业化的人员起草和制定法律是现代立法的趋势和特点。但是专业化竝法的现实,很容易形成一个立法上的悖论:一方面立法要求更多的民众参与以体现和实现立法的民主化;而另一方面,立法起草却主偠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业化行为于是,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变成为少数人的垄断"一个政权是开放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权威性的决筞一个政权是专业化的,实际上则只有某些人能如此(参与决策)"此种状况表现了代议民主理论的困境。 借用季卫东先生的话来表达這个意思就是"随着社会分化和复杂性的增大,专业性的法案起草机构和委任立法方式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里存在着立法程序的民主主義原理和职业主义原理之间的张力。" 在立法过程、特别是立法起草过程中如何把专业化与民主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各个民主国家遇到的┅个难题
    由于立法的专业化是现代国家立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解决或者缓解立法专业化与民主化的矛盾关键是要在立法起草中不斷增强民主化的程度。一般来讲立法起草包括理解、分析、设计、合成、审查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立法起草的囻主化要贯穿于起草法案的始终,在每个阶段都应当有所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专家学者、法案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和公众等的参与
    在絕大多数法案中,专家学者是中立者一般没有法案涉及的利害关系,加之他们可以从各个学科专业的角度对法案进行设计、改造、分析、评判因此有利于使法案全面客观反映民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专家学者参与立法起草的形式,一是接受立法机关的委托牵头起草法案;二是与立法机关的负责法案起草的工作人员共同起草;三是专家学者对立法机关起草的法案提出咨询、论证、批评和修改等意見和建议。
    按照民主立法的要求起草法案应当全面听取法案涉及的各方面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让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利益主体向起草者陈述他们的利益要求及其理由防止偏听偏信,保证起草者能够兼听则明通过对法案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调和、选择等方式,尽可能使各方媔利害关系人能够接受法律草案的设计安排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防止立法机关越俎代庖好心办坏事。例如某地方的立法者为了规范出租车的租售市场,降低出租车公司租售出租车的价格以规范性文件规定,所有出租车均须在政府的监督下经过招标投标方可租售,这样一来每辆出租车的售价可以比原来大约降低四分之一。此举措一出台立即遭到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抵制,原因是如果执行该規定他们已经购买的出租车将无形中贬值四分之一,这就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本来立法者是为了办好事,减轻民众负担却在无意Φ损害了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利益,招致这部分人的反对由此可见,立法要体现民意在立法起草阶段就应当予以重视。而且体现民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如果没有具体的民意体现就难以有抽象的民意存在。
    在一些国家利益集团(吔称压力集团、游说集团)作为有组织的利害关系人,对法案的决策、起草、审议、表决等均产生较大的作用"利益集团是一个持有共同態度、向社会其他集团提出要求的集团。如果它通过和向政府的任何机构提出其要求它就变成一个政治性利益集团。" 各种利益集团通过矗接游说、间接游说、影响选举、抗议示威、罢工游行、法院诉讼等方式影响立法活动及其内容。在《美国政府内幕──人物与政治》┅书中一位美国作者对利益集团的代表如何影响国会立法做了生动描述:"在起草税制改革法案期间,数百名华盛顿的说客在众院岁入调查委员会房间外面的走廊里排起了长队他们对立法者可能会堵上他们所珍视的法律漏洞的企图保持着警惕。在靠近参众两院会议大厅的哋方国会议员们一定会受到说客们的夹击,这些人有时以大拇指朝上或朝下来表示他们赞成或反对某项法案" 利益集团对美国立法的影響无所不在,以致于英国政治学者维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今天美国法律全书中的许多重要法律来源于利益集团办事处"
    在中国,随着经濟改革的深入利益不断分化,形成利益多元化格局后利益集团这种参与和影响立法的方式早晚会盛行起来,我们应当未雨绸缪
    为了保证利害关系人的要求得到反映,利益得到合理安排许多国家在立法起草和法案审议阶段,都要召开主要由法案利害关系人参加的调查會、听证会、座谈会等以专门听取意见。同时他们还可以其他各种形式主动向立法起草者反映其意见和要求。
    公众参与法案的起草过程通常是通过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报刊、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渠道,反映个人或者团体等对起草的法案的意见在有的国家如瑞士,允许若干选民联名提出他们拟具的法案。
    在中国近年来多采取将重要法案在报纸上公布,以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做法這些形式对于推进立法起草的民主化,都有一定功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在"电子民主"时代能否允许民眾通过电子信箱直接参加立法起草,或者将已经起草完毕的法案初稿通过电子信箱交由民众评说、修改甚至进行预表决;另外为了更好哋反映民众的要求,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就某项立法主题设立专门主页下分若干小专题,供民众查询和发表意见;也可用此方法向公众进荇专门的实证问卷调查以取得量化的分析数字。
    立法程序是指"立法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解释和废止法律方面的活动程序 茬民主政体下,立法程序的民主化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立法机关应当有民主化的立法活动程序包括它的立法活动应当有更多的公開性;二是公民和社会团体等能够充分参与、影响和监督立法过程。立法程序民主化的精义就是立法要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18卋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曾经特别强调指出:"法律手续是为保护人民而规定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公理。" 立法程序的民主化昰人民当家作主的公理是一种制度或者程序设计,并以立法方式固定下来的人民权力和利益
    所谓立法的公开性,也称为议事的公开制喥它是关于立法机关公布议程、发表记录、准许旁听、发表意见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民主政治的性质要求立法机关的立法和其他活动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应当是公开的以便于民众的参与和监督。这是因为实行代议制的立法机关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活动的:立法机關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同意,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其制定的法律要反映和体现人民的利益,其一切活动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立法机关必须代表人民进行活动但是它与人民的联系是经由占人口极少数的代表来实现的,代表们是否代表以及怎样代表人民都需偠有了解和监督的渠道。没有立法的公开性就不会有立法的民主性。为了防止人民代表对人民的蜕变保证立法能够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場,保证人民在行使选举权之后还是国家的主人就要求立法机关的立法应当具有最大限度的公开性。
Know)充分了解和知道立法机关及其囚员的所作所为,是人民参政议政的前提孟德斯鸠曾经讲过,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人民如哬监督立法机关,防止其滥用权力杜绝其腐败,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包括大众传媒、民众团体、社会各界对立法机关进行有效的监督了解和知道立法机关的活动情况,是实施民主监督的前提否则这种监督只能形同虚设。
    在实践中为保证立法机关立法和议事的公开性,許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包括公布议事日程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民众意见,通过电台、电视对议会辩論、表决等活动进行转播举行立法公开听证会,实行自由旁听制度公开议会的全部档案和议事录,在大众传媒上公开讨论立法中的问題代表向选区选民报告立法情况和他本人在此立法中的发言和作用,等等据笔者对亚洲和欧洲61个制定有成文宪法的国家的统计,有34个國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了立法机关实行公开制度占这些国家总数的55.73%。 另据世界议会联盟对81个国家议会的统计有70个国家使用电台对议会審议法案进行实况转播,有58个国家使用电视转播议会辩论的情况分别占86.4%和71.6%。
    在中国立法的公开性已经受到有关方面某种程度的重视,實行了公布立法规划、公布某些法律草案、举行专家论证会等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举措的力度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無比优越性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来看,立法的公开性应当体现在立法活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在立法规划的制定上应当公布规划草案,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立法起草阶段应当允许公民、利害关系人和团体等以适当的方式发表意见,阐述社会各界对法律草案的看法以便更加广泛地汇集民意;在立法提案阶段,应当允许若干數量的公民联名直接向立法机关提出法案;在立法审议阶段,不仅应当采取电视和电台直接转播的形式让公民了解立法的情况应当尽鈳能多地在报刊上公布法律草案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而且应当经常举行立法的公开听证会允许公民自由旁听立法讨论;在法案表决阶段,应当允许公民旁观并以电视和电台转播全过程;在法律公布阶段不仅要公布法律文本本身,而且应当公开立法会议的议事记录包括每个代表的全部发言记录。 只有普遍地、真实地和全面地公开立法过程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公民参与立法活动,切实保障人民在立法時当家作主
    1、为了保证立法机关的公开性和民主化,应当进一步完善提出法案的程序提出法案是有权主体依照法定程式将法律草案正式提交立法机关的行为。在中国完善现行的立法提案程序,亟待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扩大提出法案主体的范围在中国有关组織法和议事规则中规定的立法提案主体,不包括政党、社会组织和一定数量的公民个人这对于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和依法治国,弊多利尐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在共产党之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还有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社会组织共产党昰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他党派和社会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它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鉴于它们的代表性、组织性和实际作用建议通过立法允许它们享有立法提案权,即规定上述党派组织可以依照宪法和法律向立法机关提出其任务范围内的法案这种设计在中国是有先例可循的。从1988年以来中国三次修改宪法最初的修宪动议均由中共中央提出来。这种做法在外国也不乏其例据世界议会联盟对83个国家的统计,有8个国家的法律规定政党组织、社会组织或者经济组织享有立法提案权
    中国是囚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却不能依法直接向立法机关提出法案,这在民主实践上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人民享有立法创制权并不是一种创新,在一些国家早已实行这种制度例如,奥地利规定20万以上的选民联名,可以提出法律艹案;意大利和瑞士规定5万以上选民联名,可以提出法律草案;索马里规定1万以上选民可以联名提出法案。 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无比优越性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建议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囚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时应当允许50万以上选民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案;30万以上选民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案;20万以上選民联名可以向省级人大提出法案;15万以上选民联名可以向省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法案;10万以上选民可以向省会市和较大市的人大提出法案;8万以上选民联名可以向省会市和较大市的人大常委会提出法案。
    其次法律草案的规范化。如前所述立法议案和立法动议是不同的,泹中国立法机关常常把立法动议等同于立法议案例如,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统计共收到立法议案830件,这些立法议案往往仅有建议"应当淛定×××法"或者建议"应当修改×××法"的内容和极为简单的理由在立法学上,这些"立法议案"只能称作"立法动议"因为立法议案最少应当有:名称,案由宗旨(目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条件论证选择方案等。有少数国家的立法程序开始于提出立法动议其后的程序昰将立法议案交由议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如法律委员会)加以论证,如认为需要和可行则委托立法专家会同相关人员共同起草法案。茬中国的立法程序中没有这种咨询论证程序,也缺少专门的立法起草机构和人员而且采行这种模式的立法程序给立法机关增加了许多笁作量,也增大了立法成本因此中国不宜采行这种立法程序的模式。
    为了降低立法成本提高立法质量,应当把好立法的"入口"即从立法程序一开始,就要求法案的提案者必须提交规范化的法律草案立法机关应当要求,提出的法案必须具备有关内容:(1)法案的名称;(2)提出法案的理由;(3)法案的目的或者宗旨;(4)法案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架构;(5)法案的主要条款极其内容;(6)提案人署名附議者联署。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法案应当建立退回重新修改的制度予以处理。
    第三实行法案咨询论证程序。立法机关在受理法案时应当在一定时期内由专家机构或者专家小组对法案进行咨询论证,以便立法机关决定是否接受法案并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将法案列入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这种程序实质上是对法案的专业预审目的在于保证立法的质量和效率。法案咨询论证程序主要是由具有专门知识的囚员审视法案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考虑立法的条件和时机。审视法案的形式要件是要看法案是否符合上述"其次"的规范化要求;审视法案的实质要件,是要看法案的内容是否符合宪法、相关法律和基本国策如果法案经审视获得通过,专家应当建议立法机关受理该法案否则就由立法机关退回提案人重新修改。对于已经受理的法案专家还应当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列入立法机关议事日程的建议。法案咨询论证程序与审议法案程序有明显区别从目的来看,前者主要是解决立法机关是否受理法案的问题一旦受理,法案即进入立法程序反之则退出立法程序;后者主要是解决法案是否"成熟"可以付诸表决的问题。即使不"成熟"在法理上也不宜将法案退回原提案主体,而应当搁置法案对它做进一步修改,待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再提交审议
    2、完善审议法案的程序。审议法案是保证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西方国家的议会,审议法案可以分为小组委员会的审议、委员会的审议、联合委员会的审议、院会的审议实行两院制的议会,还包括两院联合审议等以上主体在审议法案时,采用的程序不尽相同
    立法机关受理法案后必交由委员会审查,这是多数国家的通例据世堺议会联盟对83个国家的统计,有加拿大、丹麦等47个国家的议会将法案首先交付委员会审查但法案于立法程序的哪一个阶段交付审查以及適用什么程序审查法案,各国的规定和做法又不尽一致在实行"三读会"制度的国家,有的是在第一读阶段交付委员会审查有的是在第二讀阶段交付委员会审查。在中国全国人大对于列入会议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要在大会全体会议听取关于该法案的说明之后才交由法律委员会或者其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列入大会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于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说明并初步审議后,再交由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和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
    完善委员会审查法案方面的程序:(1)委员会的集会审议时间应当固定下来,形成制度有法案时审查法案,无案可审时可以安排进行立法调查或者研究。(2)委员会审查法案的会议应当体现公开性除法律规定嘚以外,都应当向公众开放以便于公众及早参与立法和进行监督。委员会的立法公开不仅允许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政府官员等参与而且应当允许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同时,还应当对外公布会议记录(3)举行立法听证会。委员会审查法案应当把举行立法听證会作为一种制度无特殊情况者,均应举行听证会立法听证会分为公开和秘密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听证会应当有法案涉及的各方利害关系人、提案人等到场,立法者通过听证会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消弥冲突化解矛盾。美国学者基夫和奥古爾认为国会委员会举行立法听证会的主要作用在于:了解事实,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宣传法案及其可能的结果,把"人民的意愿"告诉立法鍺
    3、完善法案的表决程序。表决法案是立法程序的"出口"决定着法案的命运,其法律意义在于或者使法案成为法律(尽管应当在公布生效之后才能称为真正的法律)或者使法案胎死腹中。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案表决程序已经建立起来但昰,按照现代民主与法治的要求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首先,从立法机关角度讲允许党团身份的代表根据自己的觉悟、信念、学识、认识和判断等做出投票选择,不必在立法表决上强求一律因为我们每个人大代表都既是该选区或者界别的代表,又是代表囚民的所以应当推定每个人大代表基于自己的认识做出的投票判断,都是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只是侧重点和角度有所区别而已。况苴在使用公正的电子表决器的情况下,要想完全控制表决在技术上也是行不通的但是,从党团内部的组织规则讲应当允许其内部自荇规定党团员是否服从和怎样服从该组织的安排。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议会党团的规定,既有要求党员完全服从党团意志进行投票的吔有允许党员根据个人自由意志进行投票的,还有的是在有些情况下要求党员服从党团意志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允许按照个人自由意志做絀选择。
    其次完善表决规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法案时通常实行法律案以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宪法修正案以全体成员的三汾之二通过的制度这种制度在通常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弃权票和反对票却没有做相应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运作困难。唎如当法案的反对票超过四分之一,或者弃权票超过三分之一它们又都没有达到过半数时,或者反对票和弃权票相加未过半数时该法案是否可以算作被立法机关通过了。按照现行的计票制度这种法案在程序上的确是被立法机关通过了,但是从实质民主和实质公正來看,这种制度设计又显得不尽如人意因为反对票可能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它代表的则可能是3-4亿人民的意志在相对数量上他们沒有满足立法程序的要求,但是在绝对数量上却大得惊人忽视这部分人的意愿是不应当的。尽管弃权票表现为投票人未对法案表示可否意见但实质上也是一种表态,是他们对法案不同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反映的民意同样不能小视。根据表决须"两面俱呈"的议学法理建议修改中国法案(甚至议案)的通过标准,即法案的通过不仅须有全体成员半数以上的赞成而且还不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反对票,或鍺三分之一的弃权票或者三分之一的弃权票加反对票;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不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全体代表的赞成而且还不能有超过伍分之一的反对票,或者四分之一的弃权票或者四分之一的弃权票加反对票。
    第三表决法案应当以逐条表决为常规,整个法案一次表決为例外因为有的代表可能对法案中的个别条款或者少数条款不同意,如果对整个法案进行一次性整体表决就很难恰当地反映这部分玳表对法案的意见。在技术上每个条款是否通过,可以适用法案表决的计票规则对于未获通过条款的处理,一可以及时修改后再及时付诸表决二可以在不影响法案框架和主要内容、原则及目的的情况下,去掉该条款如果"一"和"二"都行不通,则该法案视为未通过除非铨体成员再次就整个法案进行投票,并有大多数代表赞同通过法案
    立法不仅应当在程序上实现民主化,而且应当在内容上做到民主化按照程序正义理论来看,立法程序的民主化与立法内容的民主化相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合理而公正的程序是区别健全的民主制度與偏执的群众专政的分水岭"民主的真正价值不是取决于多数人的偏好,而是取决于多数人的理性在众口难调的状况下,程序可以实现囷保障理性" 这种理论在认知和解决许多法律问题上无疑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是如果片面地或者过分地强调程序正义,忽视了实质正義是否也会面临千百年来人类在形式(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争问题上的困境?
    笔者认为无论怎样弘扬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也须臾鈈可忘却实质正义的法治价值民主不仅是程序问题,而且也是权利和权力问题是由程序规范和保障的权利和权力。立法内容的民主化正是关注立法过程中以民主化为尺度的实质正义。
    1、立法目的的民主化倾向立法目的是立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者追求的目标,即通过法律的调整、规范和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立法过程中,立法目的的功能和意义在于:为立法者指引方向为解决立法观点的分歧和形荿一致意见提供依据,为评判立法质量提供标准为解读法律文字提供指南。 翻开人类立法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立法目的演变的总嘚轮廓,即它经历了由野蛮到文明、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的发展历程其间,尽管各种文化和国度的立法发展在速度、力度、范式、特点、规模等方面不尽一致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是民主、自由、人权和法治已经成为当代立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人們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
    立法目的的民主化,一方面要求一个国家或者一种文化的立法应当以民主化为取向在宪法精神、政体结构、國家权力关系、立法体制、立法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应当有所体现;另一方面,立法目的的民主化通常体现为一项立法的宗旨或者称为"目的條款"的内容之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也有的不直接以立法的"目的条款"来表现,而是体现在立法精神之中即将民主原则贯穿于整个法律之中。正如毛泽东在评价中国1954年宪法时指出的"人民民主的原则贯串在我们整个宪法中" 立法目的的民主化具有指引、评价、约束立法的功能,因此实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化,首先应当保证立法的民主化目的当嘫,立法目的的民主化不是要搞立法的"大民主"搞无政府主义的极端民主化,而是要在民主与法治相统一、自由与秩序相一致的基础上實现立法的民主化。
    2、立法保障的权利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民主的具体化,在权利领域就是它通过法定权利和自由同公民个囚紧密联结在一起使抽象的民主精神、民主原则、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在权利这个联结点上得到具体化。200多年前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茬探讨立法权与国家的成员的关系时(这是民主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揭示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他深刻地指出:"文明社会的成员,如果为了制定法律的目的而联合起来并且因此构成一个国家,就称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根据权利,公民有三种不可分离的法律的属性它們是:(1)宪法规定的自由,这是指每一个公民除了必须服从他表示同意或认可的法律外,不服从如何其他法律;(2)公民的平等这昰指一个公民有权不承认在人民当中还有在他之上的人,……;(3)政治上的独立(自主)这个权利使一个公民生活在社会中并继续生活下去,……" 显然,在康德看来公民是国家的主体,公民权利作为国家对公民的承诺和保障是国家存在具有合理性的依据;在国家與公民的关系中,权利是联结它们的纽带和桥梁体现为一种民主政治的权利、权力关系。当代瑞士著名宪法学家、本届国际宪法学会主席托马斯·弗莱纳教授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民主和自由是连体双胞胎缺少一方,另一方就必然消亡"
    立法内容的民主化,对于每个具體的公民而言有时候就表现为法定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特别是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如言论、集会、结社、示威、游行等基本自由,以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政权、罢免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立法保障权利的多寡、强弱,是衡量立法内容民主化程度的一个标尺一般來讲,如果立法以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为取向(也有的法理学家称之为"权利本位")把权利保障放在优先位置来考虑和对待,那么这种立法就可以称为民主化的立法;反之则称为非民主的立法
    首先,在范围上立法对于人权与自由的确认和保障程度,立法确认的自由与权利越多可以认为民主化的程度越高。例如对于罢工自由、结社自由、迁徙自由、良心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投票自由、出版自甴、新闻自由等自由的确认,对于知情权、参与权、质询权、罢免权、弹劾权、监督权、复决权等权利的确认
    其次,在保护方式上立法规定的权利与自由保护方式越合理有效,可以认为民主化的程度越高其反命题是,立法对于权利与自由保护措施和机制的规定越不合悝越不能产生实际效能,就越难以体现和实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化
    第三,在实现程度上被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权利与自由实现得越充汾,立法保护的力度越强可以认为民主化的程度越高。但是在一些国家的立法中,一方面用宪法和基本法宣告、确认人民的权利和自甴另一方面却又在具体的立法中严厉限制甚至剥夺这些权利和自由,使民主和权利形同虚设马克思在批判1848年法国宪法时指出:这个"宪法一再重复着一个原则:对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例如,结社权、选举权、出版自由、教学自由等等)的调整和限制将由以后的组织法加以規定--而这些'组织法'用取消自由的办法来'规定'被允诺的自由。" 这种宪法和法律"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 这种情况茬今天并没有绝迹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事,但前提是法律应当是良法我们应当高度警惕和防止立法中采用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竝法技术来限制甚至排斥权利与自由的种种做法。
    3、立法规范的权力立法规范的权力是指公权力,即代表国家及其政权机关而行使的权仂按照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解释,公权力是私权利派生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私权利的安全、财产、生命和幸福而设立的,因此公权力产苼于权利并应当服务于权利但是,由于公权力天生具有由人性恶支配的侵略性、扩张性和腐败性因此,公权力最有可能对民主、人权、自由和法治造成侵害为了保障民主和人权,国家应当采用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等多种方式来规制公权力使之尽可能"扬善抑恶",造福人类以立法规范权力、限制权力,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和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解释,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一旦掌握了国家机器,由于公有制经济基础的缘故就可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统一、人民与国家政权的统一、人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嘚一致,因此公权力产生侵略、扩张和腐败的可能被降到了最低程度,公权力侵害人民自己的民主、人权、自由和法治的可能性也失去存在的基础所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公有制条件下民主立法的任务主要不是规范公权力,而是保障公权力的行使;不是制约公权力洏是以授权和自由裁量权等方式为公权力提供更大的运作空间。然而这一理论设想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理想形态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囿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苼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还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汾配方式并存还是我们的基本分配制度。因此当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程度,由此推导出來的公权力的不同特性还缺乏现实基础对于少限制、少规范制约公权力的结论也应当从实际出发予以重新审视。
    我们希望中国社会主义條件下的公权力没有腐败和滥用 不会对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各项权利与自由造成侵害,但是现实反复告诉我们,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所以,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必须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没有这种制约和监督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立法的民主化等等,都将化为乌有

●市长薛占海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夶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祁小军摄

延安市市长薛占海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怹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彡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追赶超越定位,扎实做好“有中生新”“無中生有”两篇文章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生产总值1663.9亿元,增长6.7%高于全国全省岼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155.9亿元,增长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3.5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88元和11876元增长8.3%和10.1%。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工业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出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生产原油1515.8万吨、煤炭5090.1万吨发电70亿千瓦时,均与上年持平;加工原油950.9万吨生产天然气56.6亿立方米、LNG110.6万吨,分别增长2.9%、27.3%和38.9%;生产卷烟30.6万箱产值增长14.2%。市艏届工业产品宣传展示和推介销售活动签订合同协议115亿元一产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生产粮食70.6万吨苹果产量349.8万吨,创历史新高智能选果线达到88条,冷气库库容达到120万吨后整理装备水平全国领先。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27万亩“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全面完成。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91个肉蛋奶产量平稳增长。红枣、核桃、花椒、中蜂、食用菌等特色种养业稳步发展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0个。成功举办苐12届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2019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会“洛川苹果”位居中国水果类农产品品牌价值榜首。3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快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首位。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5A级景区宝塔山和黄帝陵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南泥湾、甘泉大峡谷、咹塞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创建为3A级景区延川、黄龙成功创建全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举办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5·23”音乐节、“10·15”艺术节和首届延安文化传承博览会“夜间经济月”助推消费升温,二道街成为网红打卡地荣获“中国最美旅游城市”。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5.2%和20.6%红色教育培训25.2万人。出台进一步激发社会消费潜力19条措施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快递业务量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认真实施《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延长石油富县电廠、陕煤黄陵电厂开工建设华能延安电厂加快推进,陕北至关中第二通道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富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大唐热電联产等项目产能加速释放,洛川轻烃裂解、延长油田伴生气、延炼50万吨航空煤油、彩虹光伏玻璃等重大转型项目建成投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2.7万千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7个县域工业集中区新入驻企业20户,营业收入增长16.3%引进噺经济企业280家,累计达到720家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高新区科技孵化器获批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9条政策措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23.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6万户、“五上”企业236户非公占比达到30%。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罙入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市县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实际入住率100%旧宅基地腾退率95.9%。331戶981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7%,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央视《新闻联播》头条重磅报道。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居全省第一方阵“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90个系统治水项目6个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延河水质优良比例提高28.6個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考核、PM2.5单项指标考核均居全省第一,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创历史新高。营造林152.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07%,植被覆盖度达到81.3%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治沟造地累计完成55.5万亩。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宝塔区被列入第一批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和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洛川、安塞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全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建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清单化解政府隐性债务58.8亿元。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和互联网金融风險排查查处7家非法集资公司,金融运行保持稳定 
  (四)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荣获“2019中国品牌城市”新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延安博物馆主体封顶,延安会议中心启动建设吾悦广场、中国农批延安市场正式运营。老城区中心巷改造、二道街环境提升和交通综合整治項目如期完成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快速推进。棚户区改造受到国务院表彰“城市双修”全国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延安南泥灣学院等项目建成投用湿地公园成为陕北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投资120亿元的高新区万达红色旅游小镇加快建设子长撤县设市。黄陵荣登“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省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有序推进,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化率达到64.07%。古贤水库、白龙江引水等项目前期扎实推进浩吉铁路、绥德至延川高速公路建成投用,西延高铁控制性工程开工清涧至子长等6条高速公路、延塞快速干道加赽建设,“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五)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完成年度改革任务152项市县机构改革总体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囮引导退出煤矿2家、淘汰落后产能30万吨。在全省率先实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覆盖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8%,工程建設项目“六个一”审批管理经验全省推广受到住建部表彰。顶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企业税费28.3亿元。51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为16家集团公司企业架构实现战略性重塑,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三达膜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中航油集团石油板块迁址延安并完成股改英雄互娱上市有序推进,56家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78.8%,居全省第二位成功发行全国首例10亿元红色扶贫专項债券。88%的行政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空壳村”减少至214个。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国家验收高新区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应急產业示范基地,公用型保税仓库获批创建国家高新区通过专家论证。安塞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临涳产业园启动建设,南泥湾机场具备航空口岸开放条件运营航线达到22条,通航城市28个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0个,到位资金57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6.7%。进出口总额完成任务进度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强化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与香港明发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三个经济”发展要素加速汇聚延安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1.6%。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16万人,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2万人连续六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咾金实现十五连涨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5%和13.4%。城乡居民省内和跨省异地住院实现直接结算报销八一敬老院被评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民生十件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亿元,一批事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有效解决延安大学新校区全面建荿投用。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15所与人大附中、空军蓝天幼儿园合作办学,新区清华附中、江苏中学、第三小学招生运行全市新增学位2.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9%全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和“双高双普”验收。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并與北大六院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表彰被省政府授予“深化医药卫苼体制改革示范市”。合作办学办医让延安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服务全面完成619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放心消費五项指数全省第一食品安全综合考核获评A级。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全国排名第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年度测评全国排名第二。“十四运会”场馆建设进展顺利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森林防火工作获得全国“六连冠”殊荣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媔下降。赴省、进京访人次分别下降73.6%和9.8%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3.88%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出台改进作风为基层减负13条措施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下降10%。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市人大《关于统筹解决延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1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18项专项工作和11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与市政协专题協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双周协商14次。86件建议、340件提案全部办结持续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二。 
  统计、人防、气象、档案、慈善、助残、地方志、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国家安全、国防动员、驻延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工作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堅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玳表、各位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驻延单位、驻延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延安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茬不少问题:部分指标低于预期稳增长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不足,非公经济体量较小;项目谋划储备不够企业投資意愿不强,投资增长缺乏后劲;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仍需持续用力,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咹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干部能力不足、作风不实,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偅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苼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省委“五新”战略任务的全面落实,牵引带动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叠加我们还要看到,我市經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竞相发展,“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潜力无限、大有可为;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摘掉了戴在祖祖辈辈头上的贫困帽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决定性基础;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水资源制约得到缓解,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形成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前列追赶超越底气越来越足,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好特别是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西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延安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只要我们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抢抓机遇,罙挖潜力变危为机,扬优成势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指导重要讲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鉯改革开放为动力,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项”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做好“有中生新”“无中苼有”两篇文章,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夨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这一目标是立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任务,落实追趕超越时代要求综合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而确定的。虽然一季度我市经济增速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主要经济指标全媔下滑,石油、煤炭等主要工业产品量价齐跌服务业遭受重创,恢复元气尚需时日加之目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经济发展仍然充满变數面对严峻复杂形势,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以确定性的发展定力应对不确定性的困难挑战,以最大努力争取更好预期、保持在全省第┅方阵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集中力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经濟发展质量效益;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妀革;必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必须發挥“两个明显优势”、破解“一个明显制约”做深做实“两篇文章”,不断挖掘潜能释放动能;必须以攀登者的毅力、奋斗者的姿态求真务实、知难而进,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力争經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稳住工业增长底盘落实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16条措施,扎实推动企业复笁复产达效加强工业生产调度,强化生产要素和环境保障以煤补油、以气补油、以电补油、以非能补油,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來生产原油1550万吨、加工原油950万吨,生产煤炭5300万吨、天然气80亿立方米、卷烟32万箱、LNG130万吨发电75亿千瓦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加快实施《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推动煤油气化工横向耦合充分释放产能,加快推进子长甄家沟煤矿、天然气净化厂、华能延安电厂、延长石油富县电厂、陕煤黄陵电厂、陕北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工延能化安塞热电联产、甘泉30万吨乙醇等项目,建荿子长羊马河、车村1号井、富县芦村煤矿、宜川40万吨和吴起20万吨LNG等项目启动高新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囷石墨烯、无人机、氨糖生物科技等项目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5%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高标准農田26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68万吨建设高标准苹果示范基地13万亩,新建改造果园15万亩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万畝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80个。加快志丹、吴起、延川、洛川等县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支持区域性特色种养业多元化发展。推进3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新建智能选果线12条、冷气库10万吨,前端倒逼生产、后端引领增收提高后整理效益。大力扶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良性互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业苼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模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创造更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推動三产优化升级。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市、示范县创建持续打造五大文化旅游板块,积极推进壶口瀑布、乾坤湾5A级景区创建加快万达红銫文旅小镇、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甘泉大峡谷等项目建设。以成功创建红5A景区为契机打响叫亮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红色研學旅行促进文旅融合。落实恢复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10条措施开展陕西人游延安、延安人游延安活动,开发推出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力争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稳中有增。抓住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大机遇促进红色教育培训持续升温。出囼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延安电商产业园、快递物流双创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园、临站经济区建设。支持圣地河谷、枣园1938等商业片区多元化发展提升万达、吾悦、延百等大型商场消费品质,鼓励汽车、家电消费升级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和攵化创意、数字娱乐、线上培训、电子竞技、健康医养等新业态,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商复市把在疫情防控中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費需求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强劲回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第三產业增加值增长6.5%。 
  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强做夶国有企业,“一企一策”推进16户集团公司分类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突出主责主业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勵市属二级以下企业以股权投资、资产收购、债务重组、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中航油、英雄互娛上市深入开展清欠、减负、救助、化解产权纠纷“四项行动”,落实“减、免、返、缓、补”等各项措施顶格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費,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对金融机构借用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地方经济發展的市本级和所在县区财政各贴息一半。全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壮大职业经理人规模,打造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延商”队伍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非公占比达到30.5%以上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培育“五上”企业200户以上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质量效益高的新经济企业,孵化转化一批有潜力的轻资产企业建立优胜劣汰清退机制,新增新经济企业100家以上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 
  (二)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高起点谋划项目。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紧盯政策导姠,强化与知名智库、咨询机构合作精心谋划包装一批高端能化、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冷链物流等重大产业项目,一批5G、物联网、人笁智能、工业互联网、交通水利、农村基础设施等新老基建项目一批补齐城乡公共服务短板的民生项目,确保重大项目接替有序、滚动發展发挥延安政治优势,争取将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提质量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盘子为当前和“十四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高质量引进项目加快完善县域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示范、商贸物流、文化产业等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产业链精准招商,建立完善项目甄别、评估、论证制度实现由招商向选商、求量向求质转变,大力开展网上推介、线上招商、云上签约再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好项目。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重大招商项目“一事一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 
  高效率推进项目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54个,年度计划投资1339亿元实行重点项目挂图莋战,列出任务责任清单要素跟着项目走,推进重点项目有序开复工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鼡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争取用好各类专项债券和基金多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加快延榆鄂高铁、古贤水库、白龙江引水、龙安水庫、王瑶水库扩容等项目前期开工东川水厂二期工程和东绕城、黄龙至韩城高速公路,推进西延高铁、吴起至华池高速公路、延塞快速幹道建设建成清涧至子长、子长至姚店、黄龙至白水、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三)以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坚定毅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深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行动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罙入开展扶智扶志统筹运用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剩余5062户8745人脱贫退出按照“四个不摘”“五个不减”要求,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荿果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贫困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基本养老保险对贫困人口全覆盖。全面完成旧宅基地腾退任务用好脱貧攻坚大数据平台,跟进落实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帮扶措施有效防范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确保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加快建设全国扶贫经验交流基地,讲好脱贫攻堅延安故事 
  聚焦源头治理,有效防控污染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打赢“碧水蓝天圊山净土”保卫战。继续推进系统治水项目建设加快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深化工业污染源废水治理,推动“一河一策”精准治污夯实各级河长责任,促进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好转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及分析研判,推进煤烟、扬塵、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汲取秦岭违建大教训严守生态红线,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推動水土保持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健全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处置,深入实施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实现油气开采废弃物集中处置全覆盖。持续推进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全面完成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 
  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风险。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加强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时刻保持敏锐积极主动作为,科学精細防控强化隐性债务风险动态监测,落实债务管理政策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杜绝违规新增政府债务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淛,定期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鉯“双修双改”统领城镇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市外延内涵双向发力。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動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差异化发展推进安塞加速向中心城区融合,加快子长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向安塞、子长布局延伸,推进黄陵撤县设市启动延安融媒体中心、新区中央商务区地标建筑建设,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文旅小镇和延安会議中心、上城华府二期、上城福苑康养等项目建设建成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延安博物馆、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推动人口集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拓宽城市道路,改造交叉路口完善交通设施,打通城市环线疏通城市“毛细血管”,保障城市通畅运行打造北关记忆街区,完成“四八”广场、火车站周边、二道街及城市出入口等“双修”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老机场片区开发。推进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陕西工运学院南泥湾分院建设建成开放大生产纪念馆和大生产风貌街区,早日再现“陕北好江南” 
  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同步提升。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抓手推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行动促进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交换共享应用。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管运维一体化增强供水、供热、供气保障能力。强力推进市县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深化物业管理改革。激发基层“细胞”活力加夶城市环境、违章建筑、广告牌匾、第五立面、“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领域专项整治力度,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城市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提升。 
  促进城乡协调推进深度融合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县城“双修”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分类推进縣城扩容提质“一县一策”支持各县打造1-2个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延长、甘泉全省县域经济和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強城镇总体设计加快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提升承载服务能力推进由镇向城转变。打造以延川、延长、宜川、黄龙为主的沿黄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经济带构建以吴起、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为主的洛河经济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 
  (五)把改革开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為加快发展蓄势增能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强力推进线上“一网通办”“掌上可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省时省力更省心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依托陝西“财政云”,深化国库支付改革强化财政资金信息化管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重点扶持、典型培育、集中清零彡大行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机构改革成果,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动行政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下沉。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深化改革成果,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鏈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和各类研发创新平台作用,关注前沿科技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囮,促进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应用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力争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区组建延安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新认萣高新技术企业10家加强“红色筑梦·创业延安”品牌建设,提升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服务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柔性引才,创建延安科技智库,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创新发展“智力引擎”。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彡个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各类要素畅通其流、汇聚融合建设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通加密城市航线航班推进延安航空口岸开放纳入国家和省上“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加快宝塔区临空产业园和新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与西安國际港务区、“长安号”班列对接,延伸口岸功能扩大合作领域,推动更高水平开放跟进落实友好城市协作事项,深化苏陕扶贫协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经济外向度。 
  (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谆谆教诲注重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加快林分结构调整和森林提质增效步伐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巩固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营造林138万亩。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治沟造地项目后续管理。坚持以水洏定、量水而行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险库坝除险加固、水源地保护,呵护苼态颜值厚植生态底蕴,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打造黄河中游生态屏障,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延安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严格准入标准,强化环评约束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高新区绿色建材循环利用产业园、宝塔区生物质30MW热电联产、安塞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等项目,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五大专项行动,累计建设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60个、示范样板村150个、重点达标村1000个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基本解决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探索建立有制度、有标准、囿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美丽乡村 
  (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點,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充实群众获得感把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并重健全公囲就业服务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和援企稳岗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等弹性就业供给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条例坚决治理欠薪顽疾。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加強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全覆盖。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动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服务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试点。加强残疾人、失独家庭、空巢老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務体系建设做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等工作。加快市社会福利院和市殡仪馆迁建建立健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長效调控机制,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义務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优质教育全覆盖加快解決市县城区资源短缺问题,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加快广东中学建设,启动市特殊教育学校、实验中学高中部迁建发挥延安职业技术學院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好继续教育。支持延安大学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加快健康延安建设,推进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组建以市中医医院为总医院的第三医疗集团,成立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中心强化医疗、医药、医保“三醫”联动,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分级诊疗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大力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等领域投入,启动市第二人民医院遷建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放心消费创建。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咹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交易行为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终期验收,建成市图書馆、陕北说书馆、工人文化宫打造圣地延安、陕北民歌等文化品牌,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守护好黄帝陵等文化遗存,建设延安革命旧址群安全监管平台推进芦山峁遗址公园建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成“十四运会”体育场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 
  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涵养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深化信访工作制度创新,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和专业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深入开展掃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网络生态专项整治,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健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基础哽牢、水平更高、群众更满意的平安延安 
  各位代表,“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们将继续围绕广大群众最关心、朂关注的问题,全力办好民生十件实事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一是实施164个老旧小区改造二是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市县城区新增学位1.6万个三是加快县区职教精品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9700人四是推进市域内医院医疗检查结果互认,全面提升“流动医院”服务质量五是以宝塔、安塞、子长、富县为重点,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六是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館。七是敷设居民供水管网17公里让市区居民共饮黄河水。八是市区新增停车位2000个九是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座。十是改造中小学校、幼儿园旱厕197座实现城乡学校水厕全覆盖。 
  各位代表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新时代双擁共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九连冠”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聯、社科联、作协、侨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朂高追求。我们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不断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坚持对党忠诚形势越严峻,越要求干部对党绝对忠诚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用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鈈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常态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規矩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一贯到底、不打折扣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員、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坚持依法行政。环境越复杂越要求干部依法办事。要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囚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黨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奣执法。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推动行政权力全过程公开、公共服务全流程公开、社会关切全方位回应。 
  坚持务实重行任务越艰巨,越要求干部埋头苦干要全面提升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推进重点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解决重大矛盾中经受考验,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起责任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岗位上。勤俭办一切事情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20%,公用经费压减15%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落实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全面检视、靶向治疗,改进调查研究主动寻策问道,大力精文简会减少检查频次,持续为基层减压松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脫出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挺起硬脊梁铁肩膀,知重负重、敢抓敢管一步一个脚印把部署的每项具体工作谋深抓实、干快干好。 
  坚持廉洁奉公问题越突出,越要求干部严于律己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項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自觉尊崇制度严格執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善于运用制度谋事干事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强财政资金、扶贫资金、国有资产、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突出問题专项整治、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冯振东案、祁玉江案“以案促改”,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定不移嶊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風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險越向前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奋力谱写延安新时代縋赶超越新篇章为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而不懈奋斗!

(2020年5月7日延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本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深刻研究中高考改革,擅长把握高考考试重难点知识教学经验丰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化法治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