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的任河村属于哪个乡镇是否属于城镇?

  新华网银川7月30日电(记者张亮)让党建工作离百姓更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引领百姓发展致富的战斗堡垒和为百姓提供便利服务的民生平台,用党费、财政拨款和企业捐款等方式建立起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基金,免息为党员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努力把村党支部书记、党员打造成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领头羊”,这是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的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局面。  彭阳县地处六盘山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离百姓更近,不仅要能促发展,还要服务民生。目前,彭阳县90%的村支书都由“双带”基金扶持为致富带头人,1万多村民获得“双带”基金支持。  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原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003年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700元。在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村肉牛饲养量达到5500多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600元。  针对农民办事往往要跑几十里山路的情况,彭阳县投资4000万元建立了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即“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大厅、村有服务室、组有服务点”。城阳乡党委书记韩治军说:“村支书和村里党员分别负责窗口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一条龙全程代理服务,以往是"干部动嘴,群众跑腿",现在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记者在城阳乡刘河村看到,村部便民服务室设有新农保、新农合、民政、计生、政策咨询5个服务窗口,村民不出村就能够一站式办理相关手续。  作者:张亮
13-07-30·
13-07-30·
13-07-29·
13-07-29·
13-07-29·
13-07-26·彭阳县历史名村简介
彭阳县历史名村简介
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
  长城村位于彭阳县城阳乡政府以北5公里处,是城阳乡养殖示范村。近年来,长城村认真实施茹河二期项目工程,平整土地;依靠长城塬引水灌溉,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菌草、设施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以蔺塬、赵岭居民点为依托,推行社区管理模式;目前,一个经济发展、管理民主、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的新农村社区正在形成。该村境内有绵延数十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和毛泽东夜宿旧址,为长城村的发展增添了无尽的人文力量。
彭阳县古城镇古城村
  古城村即是传说中的朝那古城,是宁夏最早的县级建置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先后为秦、汉、元、明等设朝那、广安、东山等洲,县治长达1000多年。该村孕育了皇甫家族的数代英才,皇甫规文韬武略、高风亮节,尤其皇甫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针灸医学家,他历经26年完成的《针灸甲乙经》,奠定了“世界针灸鼻祖”地位,成为一名享誉全球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
  任河村位于彭阳县西部、彭清公路、309国道穿境而过。近年来,围绕任山河烈士陵园兴起的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及农家乐旅游正在悄然崛起,带动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近286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近200元。2006年被确定为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7年被县委命名为“红旗村”,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敬老模范村”。
彭阳县冯庄乡小湾村
  小湾村历史悠久,著名的璎珞宝塔就坐落于该村牛湾组,是宁夏南部山区现存的唯一有确凿纪年的明代古塔,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为研究明代儒、释、道三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融合渗透极其演变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远近闻名的“七个山”就座落在该村境内,由于山形奇特,状似馒头,独自成形而又呈“一”字形、等距离排列,钟毓奇秀,每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实习编辑 】樊永凤
馆藏&409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甘为春泥育花香――记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生科
日09:55&&&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入夏的彭阳,清凉而宁静。道路两旁的杨树挺拔秀丽,披上新绿的山梁处处显露着盎然生机。  离彭阳县城不远的古城镇任河村曾是解放宁夏战争中任山河战役的战场。这里的村民纯朴善良,传承着革命老区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杨生科,土生土长的任河村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憨小伙到一个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他凭着一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实干精神和一颗共产党人的赤诚为民之心,在任河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上顽强不息地奋斗了二十几年,不仅使自己的小康由梦想变成了现实,也使任河村绿树成荫、牛羊满棚、农民富裕。  1985年,杨生科初中毕业回家务农,他暗下决心,要用辛勤的劳动来改变贫困的面貌。初生牛犊不怕虎,血气方刚的他抱过砖、背过煤、蹬过三轮车、承包过小工程,但一年下来,挣到的钱却很少。他看到,光凭体力是挣不了钱的。迷茫中他看中了跑运输,于是就借钱买来了村里的第一辆汽车,很快就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万元户。有了钱,思路就更加开阔了,1990年,他开始建暖棚,开展肉牛养殖。杨生科认真学习科学养殖技术,主动参加黄牛养殖技术培训,学会了饲草青贮,摸索出利用自己种植的农副产品搞配方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带头用冷配改良黄牛品种。杨生科在致富路上的不断探索,有的村民开始还摇头不相信,但很快人们发现他家养的牛上膘快、出栏早,价钱高,就连刚出生的牛犊也比别人家的大。几年下来,杨生科就成了全县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年收入六七万元。  杨生科勇闯市场,带头致富,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2003年,在村党支部换届中,希望能早日过上好日子的任河村党员群众,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村里的养牛能手、回族党员杨生科身上,选举杨生科为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改变任河村落后贫穷的面貌,使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杨生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农户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制定了“因地制宜种玉米,突出重点搞养殖,剩余劳力输劳务,适时引导上工副”的发展思路,引导全体党员带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地膜玉米、种草、养牛、养羊,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同时,以开发任山河红色旅游资源为重点,以整顿村容村貌为突破口,拓宽新修村道13公里,全部进行了绿化铺砂;筹集各种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一处居民点,对100户旧住宅进行了改造,在任山河烈士陵园周围建设了一批“农家乐”,为红色旅游服务。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生科富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更没有忘记朝夕相伴的乡亲。2007年,杨生科抓住县委投放农村党员“双带”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整合项目资金,组织党员户为群众户担保,成立了养牛协会,创建了示范基地,集中购进母牛200多头,新建暖棚50栋、青贮池600立方米,培育发展养殖大户50多户。  杨生科成了村上最忙的人。他进东家出西家,从牛棚选址到饲草调制,啥时候喂饲料,啥时候饮水,他手把手地教,还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大部分群众很快就掌握了肉牛育肥技术。党员党维金家人口多,生活困难,党支部给他提供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致富)基金5000元,杨生科又借给他3000元,购进3头牛。在杨生科的帮助指导下,他家的牛一年比一年养得好,现在存栏8头,年收入2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成了村里的养牛示范户。村民马志风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基础条件差,思想观念保守,一家人连生活都无法维持。为了帮助他摆脱贫困,杨生科用自己的钱给马志风买母羊,帮助他发展养殖。经过几年的努力,马志风家的羊已经发展到15只,年收入5000元以上。村里的养殖户买饲料、购牛,缺钱就来找杨生科帮忙,他是来者不拒,多则两三千,少则三五百,到底有多少次这样帮助大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2010年,杨生科带头新建了350平方米的暖棚,养牛数量从20头增加到40头,建起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在园区建设中突出“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引导26户返乡党员、农民工、团员青年、妇女骨干入园创业,建成标准化养牛暖棚35栋4620平方米,饲草配送中心1个4000立方米,建成消毒、改良、办公、门卫“四室”及配套设施,并依托52万元农村党员“双带”发展(致富)基金扶持养殖户补栏基础母牛400多头。年底,全村牛存栏2200多头,户均近4头,10头以上养殖大户达到24户,实现了农民人均养殖业收入1000元以上的目标。任河村被固原市委、市政府评为“养殖先进示范村”。“日本神内肉牛基地”项目也落户任河。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不足1500元增加到2010年的3800元。任河村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被彭阳县委评为“红旗村党支部”。杨生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村干部”等荣誉称号。  一心不为独自芳,甘作春泥育花香。杨生科自己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路,并且带领任河村党员群众一步一步走上康庄大道。2011年,任河村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二期工程已经开始建设。杨生科说,要再建暖棚25栋3500平方米,饲草配送中心1个5000立方米,大型循环利用沼气池1座,使园区肉牛饲养规模达到1000头,带动全村发展10头以上养牛户130户以上,使农民人均草畜产业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在他黝黑的脸庞上、憨厚的笑容中,写满了对任河村美好未来的憧憬。(记者&石&雷)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杨媚)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属于什么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