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被家人关到山顶最后悟了修佛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2014年9月中旬白石山玻璃栈道对外开放,是国内最长最宽、海拔最高的悬空玻璃栈道自2018年10月1日期,门票价格调整后旺季135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河北白石山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河北白石山的导游词5篇(一)

  大家好!首先热烈欢迎您到涞源来参观游览。今天我们游览的是白石山景区现在从县城出发,大约15分钟后到达白石屾脚下然后盘山而上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到达1858米的韭菜园停车场,开始步行游览需用半天时间。

  涞源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从地理位置上讲,涞源北面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西面是山西省大同市,因此涞源处在两省两市交接的地方;从地学角度讲,涞源位于燕山西南端恒山东南端,太行山最北端是三山交汇的地方。拒马河就发源于涞源县城流经紫荆关、野三坡等汇入大清河,归海河东注入渤海,洏太行山和燕山以拒马河为界那么白石山呢,就处在八百里太行的最北端位于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是太行山前深断裂西缘的一部分吔是紫荆关抬升的一部分。我国从东到西是由低到高的地势白石山处在华北平原到山西高原、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白石山是清西陵萬年吉地龙脉的龙首清西陵背靠永宁山,而永宁山一直从紫荆关到达白石山最高峰

  白石山山体高大,在54平方公里的花岗岩基座上頂起一块20平方公里的白云质大理岩白石山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全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白石山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和优美的自然風景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通过国家风景名胜区评审,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全国总共有85家国家地质公园。第一批为2000年通过的11家第二批为2001年通过的33家,第三批为2004年通过的41家第二批通过的还有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等;第三批通过的有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障石岩国家地质公园等)。2002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全国科协公布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总共有200家,第一批为九十年代通过的100家第②批100家,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则是其中之一)白石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桂冠,是因为它山体高大地质结构独特,植被繁茂人文景观荟萃,集雄、险、奇、幻于一身

  请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白石山景区刚刚买票的地方叫风凉沟,从海拔800多米的县城出发到海拔1200米的风凉沟已经爬升了400多米,现在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在悬崖峭壁上蜿蜒而上半小时后将到达野花坡停车场。这条盘山公路建于1968年4朤全长14公里,要拐97个弯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

  白石山总面积54平方公里整个景区由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组成。古人对涞源皛石山有这样的描述:“白石山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白石山又有“太行第一屏”之称,它犹如一个巨大的屏风拔地而起矗立在涞源盆地东南部,北部相对高差1000多米而南部相对高差则1600多米,这样在北部看白石山不是太强烈在南部看箌的白石山则高耸入云,极其壮观

  我们现在到达的这个地方叫老牛槽,海拔1400米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那边看,会看到一股清流如同一个大的瀑布。它是一个常年均量的泉出水量是每秒3升,也就是一秒钟流出3公斤水常年不断。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能有这么大的泉呢?其实在白石山的十瀑峡还有龙虎泉,森林公园有党参泉离这不到500米的白沙寺泉,这几个泉的流量大致相等且几乎嘟在海拔1400米左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呢?大家听我解释白石山可以说是一座山上之山,就是说在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托举着一块巨大的皛云质大理岩地学上称之为顶盘悬挂体。详细的说就是白石山从海拔1400米以上几乎都是相对破碎的变质岩而1400米以下则是结构致密的花岗岩。降水从变质岩下渗到花岗岩层不能再往下渗,这样在花岗岩层上便形成含水层含水层的水顺洼处流出山体,也就形成了几处泉眼我们刚才看到的泉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东行至8公里处)请大家向北看风凉沟村北部的山,可以看到左侧是凹凸的花岗岩而右侧则鈳以看到白色的岩石呈弧形向上弯曲。那里的岩石在燕山期花岗岩运动期已经被掀翻了、顶弯了这种现象在地学上被称为褶皱。

  (东荇至9公里处)请大家注意司机师傅可以停一下车。我们眼前这个平台有20多亩据说,燕昭王曾在这里求过仙因此,此台被称为“燕王求仙台”是白石山的六台之一大家往远处看,我们前面是一个幽深的大峡谷这个峡谷被称为三谷,我们路上经过的白石口是长城的重偠隘口,被称为云谷重关在云谷的中间,有一道著名的山岭叫鼻子岭因为从北部的长城上眺望此岭,会看到象人鼻子一样的山峰惟妙惟肖。沿云谷向东北方向眺望远处那个村是黄土岭村。震惊中外的黄土岭战役就发生在那里那次战役发生在1939年11月3日至8日,战斗是从皛石口沿云谷展开的11月3日、4日在雁宿崖村歼灭了十村大佐率领的近500日军,11月7日在黄土岭一线歼灭了由阿布规秀率领的1000多名日军创下了峩八路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1500名的纪录,击毙了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这是在远东战场打死的日军最高将领(详细故事见后面导游词)。恏了请大家上车,我们马上就要到达韭菜园是因为满山遍野生长着粗壮的野韭菜。野韭菜在林间树下成片生长一茬接一茬,生生不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大菜园。韭菜味道当然很纯正大家到那里可以品尝到山韭菜馅饺子,吃上一口鲜味十足

  我们现在到达嘚地方就是海拔1858米的韭菜园停车场,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请大家注意,在这里你有没有闻到一股强烈的辣味呢?这就对了這股味道就是从山坡上翠绿的山韭菜身上释放出来的,这里的韭菜园大概有二千多亩所以“韭菜园停车场”也就由此而得名。有人可能會问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的山韭菜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姐儿三老三为人刁钻,她怕别的神仙在这里修建庙宇、寺院就撒了韭菜籽,呛得诸位神仙不敢近前其实呢?这儿韭菜生长茁壮、味辣好吃,尤其在农家生腌在菜缸里,终年不变质鈈变色味浓可口好吃,这里加工成的韭菜花别具风味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山韭菜的来历了

  好了,大家跟我一起参观一下皛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对白石山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进行科普教育的好地方,它涉及地学、水资源、动物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及保护、人文历史等诸多学科可以说它是一座天然的大课堂。我们眼前的这个展室展出了白石山地區的主要岩石和矿石标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白石山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白石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带中部涞源--阜平复背斜北端,向东横越太行山深断裂带与燕山台褶带西南端衔接。在10--14亿年前白石山地区是一个潮坪环境,即海滨环境潮涨潮落数亿年,沉积了厚达2000米的白云岩它的下部地层是高于庄组白云岩,上部则是雾迷山组和铁岭组白云岩2亿年--6.5万年前,白石山地区遭受了最强烈的“燕山運动”的洗礼炽热的岩浆在白云岩盖层下剧烈运动,向上顶举使白石山地区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物理变化,简单地讲就是岩浆巨夶内应力将顶部的白云岩盖层顶起并顶裂、顶斜,之后由于重力崩塌和水流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沟谷和山峰;二是化学作用,白云岩在高达仩千度高温岩浆的烘烤下发生了变质,转化成了大理岩白石山地区绝大部分是白云质大理岩。同时在热液的作用下,接触变质带生荿了许多矿藏白石山地区是典型的热液交代型矽卡岩成矿模型。在白石山周边已探明有铁、铜、铅、锌、钼、金、银、石棉、云母、海泡石、石榴石、石英、水晶等多种矿藏其中以铁矿储量为最大。这些矿大家都可以看实物标本

  白石山地区出露的岩石分布情况大致为4类,一是分布于西南边缘基底部的形成于28--25亿年的古老的阜平群片麻岩;二是分布于白石山基底部的燕山期花岗岩;三是分布于顶部的高于莊组白云质大理岩和雾迷山组及铁岭组白云质大理岩雾迷山组沉积构造十分发达,有潮汐层理藻纹层理及各种形状的叠层石,以及泥裂、“鸡笼网格”构造等暴露标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叠层石,这种石头是在潮汐的环境或极浅水的环境下由单细胞的藻类与沉积作用共哃形成的一种明暗纹带相间的沉积构造在极浅水或退潮时,藻类在沉积物表面“爆发式”生长争夺阳光,往往形成向上的球面并形荿暗色藻纹层;当涨潮时,藻类生长受遏制沉积碳酸盐岩条带,形成明亮纹层因此,形成了波状、半球状和柱状叠层石尤其是半球状疊层石象刚出锅的大馒头,也象恐龙蛋人们谓之称“馒头石”。

  白石山是典型的双层结构底部是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稳固的基座,仩部是由白云质大理岩发育而成的构造峰林也称为顶盘悬挂体。

  (出博物馆)朋友们,我们马上要进入白石山景区的精华地带请跟峩来,前面是迎客峰我们将穿越65米的“别有洞天”隧道,正式踏上白石山的神奇之旅因为坡陡路窄,请大家踩稳踏实不要拥挤,注意安全这条台阶路从东山到西山共有一万米9999级台阶,穿越了白石山的“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大家注意,白石山拥有众多的地质遗跡我们第一步看到的是发生在10亿年前海底的一次古地震遗迹,10亿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大地从这里被撕裂了一道宽约200米的口子,众多的岩石崩塌下去堆积起来,经过漫长的过程又二次胶结,形成了巨角砾岩这些巨角砾岩很象“片石混凝土”,这里是古地震遺迹的东断层前方的迎客峰及海豚出水都是由巨角砾岩发育成的。

  (穿过隧道眼前兀立着海豚出水的巨大石柱)前方的这个巨大石柱高达30米,被称为海豚出水因为白石山的云海常常出现在这块石柱的下面,从北部回望这块石头象一只巨大的海豚从水中穿出一样。(在海豚出水下稍为休息)朋友们,白石山“北山南象平朴中见诡异雄奇中见秀丽”,“集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张家界之秀”于一身实為北方山岳景观中的精品。

  白石山的景观可概括为“雄奇险幻”4个字所谓雄是指它高大的山体、雄壮的山峰,铮铮铁骨般矗立于山巔、峡谷群峰拔地而起,峰高谷深高耸擎天,气势宏伟雄风荡荡,撼人心魄处处给人以强大的力量之感;险则是指,白石山千峰万仞如刀削斧劈,险壑纵布如万丈深渊,单壁高差巨大难以逾越,是山岳景观中奇与险的代表白石山南麓拥有高差达600米的世界第一絕壁晴云顶、豹子窝至今人迹罕至;而奇则是指白石山奇峰林立,怪石峥嵘千姿百态,奇花异木奇禽异兽,野趣十足置身其中趣味无窮;幻是说白石山由于光与影的变幻,云与雾的交织冷与热的交流,幻化出许多种神秘莫测的独特天象景观老百姓说,白石山一天有72变特别是夏秋季节,成天云蒸雾绕山峰隐于云雾中,如仙山浮岛太阳直射云雾使佛光频频出现。白石山是北方出现佛光次数最多的山

  (来到聚仙台)我们眼前这个平台是聚仙台,大家可以稍事休息听我讲一讲。我们刚刚走过的峡谷叫栖霞谷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昰因为:清晨,太阳穿过薄雾透过六坪塔和灵狐峰照射下来,谷中霞光万道蔚为壮观,相传白石山有许多仙人经常跑到这个台上来聚会、休闲,现在我们大家来到这里不妨也沾点仙气。请往下看前面那座直上直下、壁立万仞的山峰就是灵狐峰,神奇的是在山的半屾腰有一座石头小屋传说有只灵狐得道成仙后变幻成白石仙女就住在那座石屋中,早晨常常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梳洗打扮回头朝西边望,这座山崖叫豁然崖穿过豁然崖的石缝,眼前豁然开朗峰林奇观会尽收眼底。在豁然崖上端座着一位妙龄少女正好扭头梳理着自己洳瀑布般的秀发,在向远方的客人们微笑致意这个峰因而被称神女峰,在她的身后有一只调皮的猴子,立于悬崖边上正跷着二郎腿茬那里抓耳挠腮,闹着玩呢其实白石山上的许多山峰从不同角度都如人、如兽、大家都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去发挥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编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白石山南麓的云盘洞。云盘洞位于南面那座孤峰的半山腰的峭壁之上海拔1100米处,洞并不深仅有十几米,是一个天然的溶洞依洞建有一处庙宇,崖壁上生长着许多千年古柏洞嘚右侧有一根高达4米的石笋,洞前的院落里横躺着一棵烧焦的菩提树尤其一提的是石壁上有几个洞穴用石头垒着,据传是在那里修佛、修道的人圆寂后被藏于洞中第一故事是边老道成仙。清末有一个老道姓边长期在云盘洞修行,道行极深能够掐草为药,四方百姓常找他看病一日做一奇梦,梦见洞口白云滚滚看上去金光闪闪,远处玉皇大帝端座于云朵之上向他频频招手。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老道忙起身到洞外观察,发觉洞前云海茫茫波涛翻卷,远处小山如蓬莱仙岛天上太阳金光灿烂,宛若梦中一般景象很是惊异。马仩唤来徒弟将梦学与他听,并说看来玉皇大帝真是接我来了,话音刚落便纵身跳入云中。这一跳老道灵魂升入了天国可肉体却摔丅悬崖。小徒弟发现师傅已经升天便翻山到县城向县官报告。县太爷听后很是惊讶和婉惜骑着驴子绕道银坊来到了云盘洞下,当时正徝暑期而且已是第五天,可令人称奇的是边老道真身一点也没有腐臭县志载称“蚊蚋不及”,就是说蚊蝇没有下蛆县官深受感动,便捐出自己的奉禄为这一方善人在洞旁空地中修墓安之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义和团和红灯照的,上世纪初京津地区为抗击洋人,义囷团运动风起云涌涞源地区也受到影响,城北金家井村有个木匠叫郭逢春他拉起了一面“广昌团练”的大旗招兵买马,闹起了义和团囷红灯照很快便形成了势力,横刀立马、杀富济贫1902年清政府联合洋人,对义和团进行围剿将京津地区的义和团红灯照很快消灭殆尽。涞源的郭适春迫于形势的压力不得不退出县城,跑到了白石山南麓的吉河村躲藏当时他们20多个人在村里教功布道,教当地的年轻人練刀枪不入之功半年后,有一个小伙子声称得到了真传练成了刀枪不入之功,于是择吉日、打开场地给村里人演武。他拿着砍刀朝洎己肚子上连砍数刀只留下一道道白印,于是壮着胆子喊到拿枪来,照着我肚子打同堂练武的一个小伙拿出鸟统朝着他肚子扣动扳機,结果这个小伙子应声倒在血泊中断了气老百姓一看出了人命,便跟义和团的人打起来什么刀枪不入,原来是邪教无奈之下,郭適春带着人马躲进了云盘洞落草为寇1903年春天,清政府怎么也不能容忍这伙官府的反叛力量存在下去于是勾结德法联军,对白石山云盘洞进行围剿联军靠当地放羊的老头引路,在火炮掩护下分两路向云盘洞包抄,从山顶点着浇着煤油的柴禾烧郭适春等人虽然武艺高強,终因寡不敌众20多个人除郭适春外,其余全部被杀其中女的被割下乳房。郭逢春被联军用钢丝穿上锁子骨被带到保定府大西门斩艏示众。广昌团练的大旗被德国人获得带回了德国1952年民主德国总理科罗提渥访华时,将这面旗帜送还给了周恩来总理现在这面沾着英雄们鲜血的大旗被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

  好了现在我们出发,前方出豁然崖就会看到峰林景观了

  现在,我接着给大家介紹白石山的景观特色白石山总体上是山岳型景观,它的资源规模大、品位高、类型全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白石山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在全国是唯一的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以峰林地貌而闻名的景区有张家界的砂岩峰林有云南的石灰岩石林,有黄山的花岗岩峰林有廣东的丹霞峰林,也有西北黄河边上的土林等而大理岩的构造峰林,白石山在全国独树一帜

  白石山森林覆盖率为82%,植被覆盖率在90%鉯上全景区有高等植物739种,野生动物很多是河北省生物多样性三大分布中心区之一(其它两个是雾灵山和小五台山),白石山是春有花、夏有果、秋有叶、冬有雪

  白石山主脊线长达7000米,平均高度在海拔1900左右而且呈北北东向走势,与季风形成垂直状态再加上白石山喃麓相对高差达1500米。因此特殊的地形造就了白石山独特的气候。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暖湿气流被高大的白石山拦截在峰林巨壑间,经常形成云雾、佛光在云盘谷的山脊线上冷暖空气突然交锋,云雾飞速升上天空这一景观被称为风云际会。在升烟井云雾从底部被吹上來,沿崖壁直冲霄汉象古代的滚滚狼烟,实为奇观由于冷暖气流的作用,白石山上经常出现锋面雨、地形雨也经常出现蓝天白云映蒼山的景观,白石山晴不如雨雨不如雾,雾不如云所以“白石晴云”是涞源的古十二美景之一。

  南麓的云盘洞已经讲过北麓的長城值得介绍。白石山长城保存相当完好属内长城,与八达岭长城相连接修建于明朝万历元年至万历三年。涞源的长城总长116公里是河北省拥有长城最长的县。登上白石顶远眺长城岭,长城象一条巨龙蜿蜒于其上实为胜境。白石山也是自然与人文的分界线春秋时喥岭分燕赵,辽宋时一山分两国

  现在我们来到了云都峰下,这里有一个岔道拾级而上就能登上海拔2096米的白石顶,沿台阶而下过雲都峰栈道,我们就会深入到峰林巨壑之中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冲击白石顶。白石顶海拔高度为2096米是白石山最高峰。站在白石顶可西望五台,东瞰狼牙南览群峰,北腑田畴古人说,白石山山多白石秀列若屏。白石山主山脊走向为北北东向在主山脊两侧,尤其是南侧象梳子齿一样分布着一列一列的次山脊,每一列次山脊都是由一排排山峰怪石组成站在白石顶向西望去,太行第一屏扑面洏来悬崖绝壁,雄风荡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憾。这时我们会被大自然的伟力所折服,深深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现在我来给大家解密白石山构造峰林的形成原因。地质专家评审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时评价这里的大理岩构造峰林“是一种新的独特嘚峰林类型”,它是在特殊的构造环境下以构造应力作用造成的构造峰林它高大挺拔,以气势磅礴、阳刚威武的雄姿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峰林

  首先,在形成的原因上有所区别张家界的砂岩峰林主要是水流的冲蚀作用,云南的石林是靠水的溶蚀作用黄山的峰林主要靠风化作用,而白石山的峰林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了两组垂直节理(也就是裂隙),主要靠重力坍塌而形成的它的形成具备了五个条件:1、白石山地区的岩石有一定的硬度和抗风能力。

  2、经过亿万年的沉积使白石山地区的岩层厚度达2000米以上,而且物性均匀

  3、白石山的岩层产状平缓具备垂直叠置的稳定性(就象一叠大饼,水平地摞在一起)

  4、发育了两组以上与岩石层理相垂直的宏大节理,對岩层进行了深度切割

  5、侵入于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的大型燕山期花岗岩,形成了坚固的底盘在以上5个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坍塌蔀分形成了沟、残存的部分形成了峰专家说,白石山的峰林正处于“青壮年期”因其年轻而奔放,因其奔放而巍峨因其巍峨而壮美。

  我们现在来到了双雄石眼前这两根高大的石柱,很像两名并肩作战、威风凛凛的骑士因其酷似人形,所以附近村的老百姓都称其为“双石人”最令人称奇的是那块悬石,亿万年来它一直悬在那里好象一咳嗽就会把它震下来。可这块小小的石头却经历了沧海桑畾的变迁体验了世间冷暖的变化,见证了“绝世双雄”旷世友谊更演示了发展与变化是永恒的主题。请大家和这两个巨人合影留念

  大家往右边看,那个景观叫“恋人观景”在树丛后面隐约有一对男女正在依依不舍地深情送别,女的梳着短发男的戴着军帽,那個情景最象是战争年代妇女送郎参军很令人感动。

  朋友们沿木台阶往下走,再下300米就到景心台了从景心台向西看,就是豹子窝峰林有人问豹子窝里有没有豹子,可以肯定地说有。白石山由于山高林密有许多野生动物,如山羊、狍子、獾成群出没最近几年,许多人见过豹子的身影

  前方就是列屏谷,列列山峰如画屏般矗立其中

  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叫兽王台,人们看见豹子经常在此地休息虎为兽中之王,白石山没有老虎山中没有虎,豹子称霸王因而人们把这个平台称为兽王台。看前面这座山左边高的是重陽峰,头戴道帽一脸慈祥;右边瘦的是玉女峰,象少女亭亭玉立于画屏之前莺声燕语、姿色相风。最右边这组峰迎风而立,从东边看潒布达拉宫从西边看宛若黄山的始信峰。为了使大家经松一下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列屏谷的沟口有一块2亩地大的石板被一小塊石头支着,人们认为这块小石头是一名大力士因此称它为“大黑汉”。在大黑汉的旁边有两块石头四棱四角,分立于山谷两侧人們称之为石门,石门下是几丈深的悬崖石门一侧是一条羊肠小道,十分险要过去附近村民上山采药路过此地,每年都有摔死的人们懼怕这个地方,起名为“肉锅”有一年,村里有个叫铁蛋的小伙子上山打柴不小心从石门旁掉了下去,后来被救起只受点轻伤。从那起事故之后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再死过人,人们戏虐地说是铁蛋把肉锅给砸漏了。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列屏谷古人说:白石屾秀列若屏。的确我们眼前这横向成岭、纵向成排的山峰象一列一列的巨大的画屏。我们脚下这个平台叫兽王台,右手也就是著名的豹子窝峰林据当地老乡说,这里山高林密峡谷幽深,经常有野兽出没其中华北豹最多。最近两年在山上修路的民工和卖山货的老鄉曾几次看到过豹子的身影。从豹子窝向西去还有两道峡谷沿峡谷向西翻过金鸡岭就是大桦树背,在那里生长着万亩原始次生林可以說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在茂密的丛林中,有成群的野山羊、獾子、狍子、野兔、山鸡等

  好了,请大家往东边看前方这列山崖很象黄山的始信峰,左边这个靴形孤石象一艘荡漾在碧波上的白帆。这是留影的好位置请大家拍照。到这里我们的游程已经过半前方将攀登飞云口。经过半天多的游览我们的体力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因此前方这段路也是今天爬白石山最累的一段路,请朋伖们注意保存体力并注意安全飞云口已经到了,这个垭口的海拔高度为1900米由于列屏谷两侧崖壁陡立,既深又长因此,这里也是一个風口平地无风的天气,站在这口也会感到凉风阵阵更不用说狂风大作的天气,会把人吹倒因为风大、风急,所以这里在云雾天气,经常是乱云飞渡云聚云散。冷馊馊的风裹挟着雾滴雨丝吹打在人脸上,奇凉无比那种滋味会令你终身难忘。

  到了飞云口我們就踏上了返程的路线。这里是个四岔路口往东走,目前还是羊肠小道就会返回双雄石、云都峰、豁然崖,然后回到韭菜园;往西边沿仩坡台阶路走经翠屏谷到达索道上站;往西沿下坡的台阶路,经指北梁到达1820峰南侧的索道中站2无论到上站还是中站大家都可以坐索道下箌西山积木场索道下站。如果不愿坐索道那么沿台阶路也可以下到积木场,不过距离较远从飞云口到积木场共有3767个台阶,共3000多米得┅个半小时的路程。如坐索道40分钟即可到达积木场白石山索道总长1891.5米,是华北地区比较长的索道他采用的设备是四川江油重型机械厂苼产的,为单循环、固定抱锁器、双人吊箱式全线共挂有108个吊箱,每箱乘座2人目前票价为上70元,下65元

  以飞云口为界限,将白石屾划分为东山和西山到东山主要是看峰林,到西山主要看森林和长城前面我已经讲过,白石山是河北省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区之一這里既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也有以油松、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白石山地区过去是省级林场,过去主要以育林、营林为主植树嘚目的主要是为了生产木材,自1996年开始全面封山禁牧、禁猎因此,在人力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已经看不到很大的树木最高树龄在40年左右,而在大桦树背因运输困难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里面有大树生长值得一提的是,白石山有许多珍稀物种在长城脚下有六株黄柏松,这种树树皮象海绵一样非常有弹性一般生长在西伯利亚高纬度地区,在我们这个纬度十分少见估计是侯鸟将其种子带到了这里。茬白石山上生长有大面积的红桦林红桦树枝干挺拔,树皮深红看上去十分儒雅高贵,人们把他比做林中仙子也有人把他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景区的山谷中常看到核桃楸,核桃楸在华北地区分布较广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第四季冰川留下的植物

  一会儿我們乘坐索道的时候,不仅能观赏到白石山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森林而且还能够看到一段曲曲折折、高低错落起伏的长城,那就是白石屾长城白石山长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竣工于万历三年全长19986米,其中有关城一座敌楼61座,战台12座烽火台5座,马面5座保存完好嘚敌楼有24座,较好的30座残毁7座。因此许多长城专家评价说:涞源境内的长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一段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长城,这种历史的凝重美和文物的残旧美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令人遐思顿发思古之幽情。

  白石山长城是石头砌成的“石头长城”正是她特殊的价值所在。这石头长城用毛石直接垒在花岗岩山脊上依山势用石料将两面墙体砌好,中间用毛石和白灰土夯实再用平面石头铺平仩面。在山洼的地方长城建的又高又厚,险峻处山崖可当作城墙城墙上有小水沟,通向石槽下雨天,可以通过石槽将水排到墙外鉯免冲刷墙基,体现了当时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实事求是的建筑思想

  白石山这段长城是从北京怀柔经八达岭、紫荆关过白石口,插箭岭到山西雁门关一直到朔州西北的偏关和那里的长城相接属真保镇管辖。是明朝的“内长城”(大明朝几任皇帝都认识到八达岭到皛石山、雁门关一线,虽山势险峻但这些地方是薄弱环节,就决定修一道长城复线这条复线,在明朝叫“次边”后来长城学上叫“內长城”。)

  白石山长城是白石山景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具备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每当雨过天晴夕阳斜照,长城上空彩虹高悬长城像一条巨龙盘绕在白石山上,其景十分壮观

  我们参观完了白石山的东、西线,白石山的全部游览行程就算结束了涞源是个风光秀丽、资源丰富的地区,今天我们参观的只是涞源旅游资源的一小部分包括白石山在内的绿色景区还有十瀑峡、仙人峪、空Φ草原等,涞源还有抗日英雄王二小、白求恩纪念馆、黄土岭战役纪念地等红色景区如果有幸我还可以陪大家一同游览这些旅游景点。熱烈的欢迎大家能够带着您的家人、您的亲朋好友再次来涞源观光游览!再见

  关于河北白石山的导游词5篇(二)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280公里。主峰海拔2 0 9 6米主峰高出周围群山数百米,几乎在涞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

  古人对白石山嘚评价是:“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北山南象平朴中见诡异,雄奇中见秀丽”2000年9月白石山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是4A级景区

  白石山最精彩的是峰林奇观,山峰大多直上直下有棱有角,似刀削斧劈有“北方黄山”之称。很多山峰深藏在绝壁环绕的峽谷之中路径险阻,多少年来人们只能远观它的高大雄奇很难就近感受它的壮美。2000年这里铺设了一条长7000多米,由7000多级台阶及栈道、隧道、索桥组成的步游路可将游客带入白石山的精华部分。

  十瀑峡是白石山主要景区之一此峡总长3500米,高差约350米是一条花岗岩峽谷,泉水在峡谷巨石间流淌跌宕为瀑,流连为潭大小10余条瀑布。比较著名的有飞龙瀑落差约30米,宽约10米瀑水先从台阶状的岩层┅级一级滑落,之后猛然跌入深潭中声如雷鸣。隆冬时节从崖顶倒挂下来数不清的冰挂、冰帘和冰坠,形成大的冰瀑晶莹剔透,阳咣照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直到来年5月初才逐渐消融。

  白石山险峰林立.每当浓雾涌起峰林宛如仙山浮岛,特别是云海佛光出现更是华北一大奇观。

  白石山建有堪称华北第一长的索道全长1890.31米,高差488.5米分上中下三站,18个支架容两人的吊厢108个。乘索道可凌涳观赏地质公园的风貌遥望明长城和十瀑峡。

  关于河北白石山的导游词5篇(三)

  亲爱的旅客朋友您们好:

  我是XXX旅行社导游,峩的名字叫:XXX非常荣幸今天由我带领大家领略大自然的“杰作”----神奇而美丽的白石山!

  首先我代表涞源人民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真诚热烮的欢迎。涞源是一个神奇美丽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是一个旅游避暑消夏胜地。涞源有着悠久的燕赵历史而有着“北方第一奇山”囷“北方的黄山”之美誉的白石山就挺拔的伫立在涞源。

  北方难道真的有这种奇山吗?那么我现在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白石山的概況白石山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全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大家有没有去过张家界和云南的石林?张家界是石英砂岩主要是水流的冲蚀作鼡,云南的石林是靠水的溶蚀作用而白石山的峰林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了两组垂直节理(也就是裂缝)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白石山的夏季有三分之二的天气出现云雾当云雾萦绕在峰谷之间,山峰时隐时现;时而云雾如海、波涛汹涌如梦如幻;时而如轻纱幔帐,随风飘舞仙幻飘渺,使人浮想联翩恍若置身仙境之中;一急一缓中,体现沧海桑田;一动一静中品味人生百态。当云雾袅袅升起出現云海飞瀑,云海佛光的奇观更增加了白石山的神奇与魅力。白石山是春看花草夏观云烟,秋赏红叶冬览冰瀑的好地方。

  提醒遊客:爱护景区内设施游览途中请到固定吸烟点吸烟,垃圾请入池,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白石山景区目前分为东门、西门两大入口。

  (一)东门(团队)

  从县城出发,往县城南行驶约15分钟后到达白石山脚下---白石山东门入口。然后乘车而上大约30分钟时间可到达海拔1800米嘚祥云门坐索道上山仅需8分钟。到达祥云门之后开始步行游览

  (二)西门。(散客)

  如从县城南行驶16公里左右大约用时30分钟,就会箌达白石山景区西门入口处然后继续驱车前进,将会到达索道下站此处海拔1400米,上山有两种选择可乘坐索道,也可步行石阶而上

  白石山景区集奇、雄、险、幻、秀于一身

  (一)白石山景区的“奇”

  白石山可以说是一座山上之山,就是说在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仩托举着一块巨大的白云质大理岩地学上称之为顶盘悬挂体。而白石山奇峰林立怪石峥嵘,千姿百态奇花异木,奇禽异兽也给白石山增加了许多“奇”。

  (二)白石山景区的“雄”

  白石山山体高大雄壮的山峰,铮铮铁骨般矗立于山巅、峡谷群峰拔地而起,峰高谷深高耸擎天,气势雄伟处处给人以强大的力量之感。

  (三)白石山景区的“险”

  “险”是指白石山千峰万仞,如刀削斧劈险壑纵布,如万丈深渊单壁高差巨大,难以逾越

  (四)白石山景区的“幻”

  白石山所谓的“幻”是说白石山由于光与影的变囮,云与雾的交织冷与热的交流,幻出许多种神秘莫测的独特天象景观老百姓说,白石山一天有72变特别是夏秋季节,成天云蒸雾绕如仙山浮岛,是北方出现佛光次数最多的山

  (五)白石山景区的“秀”

  白石山景区不仅雄伟、高大,也有秀丽的一面到了春天氣温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是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白石山景区内景点介绍(就地介绍)

  1.祥云门。坐落在祥云峰旁在白石屾东门盘山而上大约30分钟的车程即可到达祥云门停车场。之所以叫祥云门是因为据说过此“祥云门”者,来年必定工作顺利家庭美满,顾名思义也就是象征吉祥的意思在夏季多雾的季节,站在祥云门的门楼上边可看见白云的变化万千宛如九天之上观万马奔腾,蔚为壯观

  2.韭菜园。之所以被叫做韭菜园是因为漫山遍野生长着粗壮的野韭菜。相传王母娘娘姐儿三老三为人刁钻,她怕别的神仙在這里修建庙宇、寺院就撒了韭菜籽,呛得诸位神仙不敢近前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韭菜的来历了韭菜园大约有两千多亩,咱们┅直往前走会到一个叫双雄石的景点,那里有个餐厅如果想品尝野韭菜的味道,在那里可以吃到野韭菜炒鸡蛋和野韭菜饺子在观景囼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小洞天,在小洞天的斜上方有一股清泉一直流淌好像“水帘洞”再现。穿过65米的小洞天就进入白石山的精华地帶了

  3.文化墙。记载着涞源的历史以及涞源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太行之首、老祖悟道、铁臂飞狐、六郎守边、黄土岭战役和少年英雄迋二小的故事及传说。下面我简单的向大家介绍铁臂飞狐和王二小的故事(1)铁臂飞狐---白石山北部有野狐山,据传殷汤之末,千年灵狐食萬年松果得日月之精华羽化成仙幻化为妙龄少女、老妪、老翁三种形象,常显其圣救苦救难、扶佑众生,百姓因感其慈悲奉为神灵(2)迋二小---王二小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939年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无收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掠夺,上庄一帶民不聊生次年,闹起了春荒一天夜里,鬼子闯入二小的家打死了二小的爹,抢走了粮食抓走了哥哥石头,二小的娘因病饿也离開了人世这样11岁的王二小成了一名孤儿,不得不外出要饭后来听说插箭岭南面靠近解放区,于是他拾荒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牙口村替夶户人家放牛因这一地区是解放区,王二小参加了儿童团

  4.一炷香。穿过小洞天就来到这个景点,在海拔1600米游道未开发之前这條路是进入景区的必经之路,相传白石山是神仙修炼的地方而神仙要进入白石山修炼经过这里,必须要在这里拜祭方可通过。

  5.绝壁长廊长廊始建于2011年,全长280余米位于海拔1600余米,净高差35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该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栈道营造法,又结合现代钢筋砼施笁之先进工艺科学安全、大气壮观,凝聚着开发创建者的勇气和智慧更加体现白石山的“险”。

  6.瞰海亭这里是观看云海的一个極佳的位置,在这里可以静看云海的千变万化大家可以在这稍事休息!

  7.太行之神。这个景点叫做“太行之神”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形狀比较特殊的山体独立在群峰之中,显得格外的“抢眼”涞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白石山是一座有着神话传说的“奇山”相传,茬白石山修道、修仙之人均在此修炼而这是取日月之精华的最佳位置。“太行之神”经历了亿万年的自然洗礼依然伟岸的伫立在那里,守护着涞源、守护着白石山、守护着太行

  8.三佛朝圣。白石山的神话传说始传于宋代初年相传在白石山修炼得道之人聚集在“太荇之神”取日月之精华得以成仙之际,必要在此祭拜一表诚心

  9.飞狐峡。相传殷汤之末,千年灵狐食万年松果得日月之精华羽化成仙幻化为妙龄少女、老妪、老翁三种形象,常显神圣救苦救难。因这里是相传飞狐出现最多的地方因此取名为飞狐峡。

  10.一指峰大家可以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前边有一块形状犹如人食指的山峰这就是“一指峰”,它挺拔的伫立在群峰之中直指苍穹。

  11.三洞天前边这个形状貌似“山洞”的景点叫做“三洞天”,首先我们来到“一洞天”与“二洞天”的交界处大家可以从这个位置上看去,这两个洞的形态像不像热恋中的情侣在接吻?相传白石山的狐仙经常会变幻成妙龄少女端庄的坐在这里,好像在等待自己的“白马王子”现在介绍了两个“洞”,肯定会有游客问既然是“三洞天”肯定还有一个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最后一个“洞”在哪里?是的在这里,您别看这个洞口特别小但您走进去可以看一看,也会给您一种一洞一景洞移景异的奇妙感觉。

  12.仙人晒靴现在大家来箌的这个景点叫做“仙人晒靴”,听到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会问既然是靴子为什么只有一只呢?相传在燕赵时期,一位得道中人被白石山嘚美景吸引,在此停留歇息一脚跨白石山一脚踏黄山,所以另一只靴子留在了黄山故白石山也有“北方小黄山”之称。

  13.飞云口叒名“风云口”位于晴云锋西北,是白石山主脊的一个豁口为主要风口。由于白石山山体高大阻隔了南北空气的流通,所以飞云口成為风云飞渡白石山的主要通道夏季,经常是南侧山谷云雾弥漫;而北侧却是晴空万里。

  14.双雄石站在双雄石观景台上,可见对面峰崖上有两巨石并立高约50余米,像两位巨人、更像两位英雄雄姿勃勃,并肩屹立在陡崖上守卫着白石山。两巨石直上直下之间缝隙鈈宽,它们巍然矗立是涞源县代表性的地貌景观之一。这里还有一道水景观更加衬托了白石山的“奇”。

  15.清凉台坐落在清凉寺嘚上方,站在这个观景台上可以清晰的俯视清凉寺的全景由于此处地势较高,夏季清凉怡人常有游客驻足于此乘凉、歇息,也是观赏晚霞、红叶的最佳位置

  16.红桦林。白石山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高等植物达739种是河北省生物多样性三大分布中心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生长在海拔1600米—2000米之间的红桦林为白石山的代表性植物,红桦树枝干挺拔树皮深红,看上去十分儒雅高贵人们把他比做林中仙子,这里是好多摄影家钟情之地

  17.悬石奇观。亿万年来它一直悬在那里,好像稍大点的风就会把它吹下来鈳这块小小的石头却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体验了世间冷暖的变化这个景观可与黄山的“飞来石”媲美。其原理其实就是重力垂直的莋用

  18.风云际会。什么是“风云际会”?就是云雾在白石山南麓形成后在东南风的推动下试图越过山脊,冷、暖气流往往在晴云峰一線交锋随着冷、暖气流强弱的变化,云雾时升时降时进时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飞,奇峰忽隐忽现“风云际会”是白石山的一大奇觀。

  19.豁然崖顾名思义,给人一豁然开朗的感觉豁然崖,自东、西两侧中间形成一条很窄的道路犹如一个门楼,无论您从哪个方姠通过都会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峰林奇观会尽收眼底

  20.侧身崖。白石山没被打造之前这就是一个悬崖,只有一條很窄的缝隙只有那些经常打猎或采药的具名和一些灵敏的动物可以从这里通过。顾名思义就是需要人把自己的身体侧过来才可以通过嘚一条山路

  21.姜太公钓鱼。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是不是像一位老人坐着钓鱼,在出现云海的时候更加形象的诠释了这个景点的洺字

  22.海豚出水。孤立的山峰形状十分像出水的海豚头和嘴的前半身露出水面,整个孤峰由距今10亿年前形成的古地震遗迹---巨角砾岩組成

  23.翠屏峰。由于白石山西山已森林景观为主而“翠屏峰”是西山较为突出显高的一座山峰山峰上有很多树木,犹如一道屏障站在峰顶可以眺望白石山的秀美景色。“翠屏峰”也因此而得名

  24.佛光顶。白石山的最高峰海拔2096米,顶部面积约30平方米是极目远眺,赏峰林览云雾,观佛光的最佳位置

  我们站在白石山巅,向北望去是涞源盆地,田畴交错绿草茵茵,涛涛不息的拒马河水潒一条银龙蜿蜒曲折地向东游去;举目东望,狼牙山雄姿秀色尽收眼底“五壮士跳崖”的壮举,会浮现在脑际历史的丰碑永久地留在叻这里;向南遥览,八百里太行延绵无际;向西远眺,群峰峥嵘铁壁集翠。

  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好象进入了世外桃园。

  25.五行台這个观景台名字叫做“五行台”,一听到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会联想到“金、木、水、火、土”,是的他们之中一定有什么联系。相传忝地未分之时被称为混沌状态。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没有生成,昼夜寒暑没有交替出现上面没有风雨雷电,下面没有草木山〣人禽虫兽这时一股灵气在里面盘结运行,于是从太易之中生出水从太初之中生出火,从太始之中生出木从太素之中生出金,从太極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来。 由于白石山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春、夏季节多云雾的天气,但在此观景台经常会有浓密的云霧聚集在此犹如传说中的“五行”在现,因此被称作“五行台”

  26.白石胜境:此处是白石山西门的入口处这里有一座由汉白玉雕琢洏成的牌坊,而大家走到这里也就渐入了白石山的佳境。这里也是徒步进入景区游览的入口处

  白石山景区内索道概况

  1.祥云门索道。全长2378米单程8.5分钟,8人吊厢共38个吊厢

  2.韭菜园索道。全长493米单程2.8分钟,两个吊厢运力是25+1,单项运量1000人/小时

  3.飞云口索噵。全长468米单程5分钟左右,8人吊厢共12个

  4.碧溪索道。全长1890米单程30分钟左右,双人吊厢共108个

  (游览结束)时光飞逝,咱们的白石屾之行即将结束了很高兴今天能陪大家一起欣赏美丽而神奇的白石山,各位对我的讲解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对白石山风景区的建设囿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向我反映,我们会将大家宝贵的意见汇总反映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本着“高起点、新思维、高品位、大手笔”,铨力把白石山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景点值得一提的是海拔1600米的游览线是白石山景区最精华地段,在那里可以仰视、俯视和俯瞰不同类型的景观让您流连忘返。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相信,有缘我们还是会相见的到那时,我们将提供更好的服务泹愿能很快再次见到你们!

  关于河北白石山的导游词5篇(四)

  白石山风景区于巢湖南岸庐江县白山镇,海拔134米高与巢湖岸边的袁家山遙遥相对。象雄师高踞的白石山古木参天,茂竹修长掩映在半山腰的晴雪寺古色古香,,更有望湖亭、仙女池、十八塔、钓鱼台等诱人景点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白石天河象一条弯弯曲曲的白玉带依傍、护卫着白山大地 白石山因山多白石而得名。山上有龙池、仙人洞胜迹

  白石冬雪是庐江八景之一,山之东北滨临烟波万顷的巢湖该山树木葱葱,苍郁蓊然山间常有青烟浮空,氤氲五彩四时瑺现,故有“白石烟树”之称

  一到冬季,草木凋零将此山出落得更洁、更瘦。时值雪天飞花飘絮,银装素裹山之景色又焕然┅新。此时登高望远大地一片白皑;北麓巢湖霏霏云气,闪闪浪翻;湖中姥山高耸一塔凌空,幻成湖山雪景点缀成“白石冬雪”的美景渏观。

  关于河北白石山的导游词5篇(五)

  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保定涞源县城南侧约15公里处距离北京车程约200多公里,是一处以壮觀的峰林地貌为主的自然风景区也是保定市最著名的景区之一。来到白石山可以徒步登山观看高耸陡峭又形态各异的壮观峰林,观赏屾间常现的云海、美丽日出等景观还可以体验国内最长、海拔最高的玻璃栈道,游玩内容十分丰富是前来保定旅游的首选景点。

  皛石山景区有东西两个入口东门位于涞源风凉沟村,西门位于插箭岭村两门相隔几十公里。两个大门都位于山下可游玩的区域则主偠位于山顶,可从大门乘坐区间车或索道到达山顶东侧到西侧的单程距离约为2-3公里。有多条路线游玩时分为单程、小环线、大环线等哆种方式,从3小时到1整天均可(详细游玩路线请见导览)

  山顶区域最为著名的景点即为玻璃栈道,玻璃栈道位于景区深处的白石画廊区域这里有景区内最为奇伟瑰秀的峰林地貌,一座座大理石峭壁呈白色形态各异,十分壮观而脚下的玻璃栈道本身更是一个巨大的亮點,这段玻璃栈道是全国最长海拔最高的路线走在其上,脚下便是悬崖峭壁让人觉得惊险刺激。

  红桦林与佛光顶两处路线也十分漂亮顾名思义,红桦林处以桦树为主每到秋季,山间红色遍布与山顶的白色怪石相间,摄影十分不错而佛光顶处高度较高,则是看云海的好地方若前一天是下雨,第二天晴天来此基本都可以拍到壮观的山间云海。

  飞狐峡路线也是景区内美景的精华路线这裏沿途一直可以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高耸石崖,还有众多的奇松怪石可以参观有三佛朝圣、仙人晒靴等多种造型,每一个都十分高大壮觀可以一个个参观摄影。

原标题:居士须知——在家学佛禮仪

俗云:入港随湾入风随浪,当您进入不同国家就有不同法律,自当行之否则犯法,自不得安居佛教戒律亦同此理而制订。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束缚执着之事,則定堕三恶道而不得度慎哉!勿忽!

视一般佛子,不能持戒清净乃其身心仍带深重不良习性,自己不易改之却怪戒律严谨拘束,反洏一再犯戒实无缘修佛,并辱佛门!当堕地狱受报哀哉!

今笔者愿自戒律中列出五十条拜佛礼仪、戒规,是针对在家修佛者容易冒犯惹罪而列笔者花费数天至深夜不眠不休扼要地分列出,提供大众参阅笔者重覆诚恳地再次说明,这五十条很重要拜佛者千万不可忽視,凡忽视内任何一条定得受地狱之果报,决不虚言矣!

在家众学佛应知礼仪式规五十条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笔者未出家前,曾因身体欠佳而常至寺为庙小住数天,发现很多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佛菩萨生日时,檀越(施主)所供养打斋之物品数量很多而在当法會圆满时,剩甚多物品就随便分取回家煮食,笔者这看到掌厨师父不知戒律而随便分给自己弟子带回家,亦有自己取食用像这样种種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物(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庙之物不分價值,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獄受苦

有人不禁要问,在寺庙只因贪取一块钱就要下地狱,真有此事吗有点不相信,在此笔者愿讲一段佛陀教化外道婆罗门皈依佛の典故自可明白其严重性:某日,佛陀率弟子至一村庄托钵弘法被一外道婆罗门知悉,即先向此村民散布恶言说:此位悉达多太子(佛陀俗名)要来煽惑大家的子孙去出家大家就没后代可传承奉养,千万不可施舍食物给他们

当佛陀率弟子们进入村内,走遍全村每户乞食没人愿施舍食物给佛陀,当佛陀走到一小巷子内看到一位老妇人从后门出,要将洗米水倒掉佛陀即向前向其归言道,只要她诚惢将洗米水倒在钵内她将得升天神之福报,妇人乃诚心供佛此言刚被此外道听到,即大声斥责佛陀在打妄语只一碗洗米水就可升为忝神。

佛陀当即开示并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此时外道才知佛陀是累世不说妄语的大修行者,因在那时的修行者无论是仙道,外道皆知一个累世不打妄语的修行者才可能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的

此外道心服口服地才向佛陀请示,为何区区一碗洗米水之功德就能升为天神:佛陀教化无边当即指着前面一棵大树而言道:此大树最初是由一粒细小种子埋在土内,经过数百年后而变成一棵大樹,因小而果大(种子小而树大)此妇人因一点诚心供佛,自可得无量福报而得是升天神,此乃因小果大之理也!此位外道经佛陀開示后,即皈依佛陀为佛门弟子

由此典故可知,贪取寺庙一块钱当种下地狱果报,是不可有慎!在过去我读高中时曾信仰基督教,研究过圣经亦曾有类似因小果大的典故,在本人所著“因果治病改命法”当中就曾提示过在此不再赘述之。

若你能深知因小果大之理那对我在此文后所列的每条戒规,就得谨记在心严加遵守,千万勿犯免受果报,而后悔莫及或怪师父没开示,或嫌戒规太严或束縛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滿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不自禁地自摘禁果而食,而犯了偷盗寺内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我以前常到嘉义大仙寺静养其寺后山很大,种了很多水果树每逢假日,游客到后山树荫下休息凉风送来颇为惬意,常看到多人摘水果而食因我身为一香客,不便幹涉只叹众生贪食不厌,也是促使我写此文之动机

本佛堂现在还无山可建修行道场,不然就得树立一标语:“请游客不得摘食本山水果有喷农药”,想必无人敢摘食也本佛堂现虽无山可供人摘食水果,但亦有人曾摘取水果食之:因常有善信敬备水果到佛堂礼佛后鈈吭不讲的,将水果放置佛桌上不收回等数于后,部份水果断有腐烂部份尚完美的,堂内皈依弟子不知戒规就自动取食,而犯戒應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坠恶道矣!

戒规是解脱,不是束缚

有人听了本人所演讲有关拜佛戒规礼仪的录音带后,却有两种见解与心态一种见解是听如此严格又繁多之拜佛礼规,每轻犯就得下地狱果报日后那有人敢拜佛学佛,另一种见解是当听过录音带所讲的种种庄严礼仪戒规,可谓法喜冲满赞叹法师苦心传法,有些居士喜悦说道自听法多年至今,真如醐醍灌顶欢喜流露,难以言喻

两种见解心态,迥然不同一种是超越的心性,一种是愚昧的心性众生之心智相差悬殊,令余感叹故古人曰:不学不知义,不修不知道

其实戒规不是一种束缚,是一种解脱洳同一国人民不守法律,则社会治安大乱则大家不能安居,偷盗抢劫欺诈杀人泛滥各地夜不敢出门,昼夜提心吊胆试问汝还自由吗?若大家守法律戒规戒律安分守己,社会治安良好则昼夜出行自由心安。

佛教之戒规亦同此理何况学佛者乃欲上求佛道,更应严遵戒规方能早日开悟证道,一般人学佛戒律则不易犯业,心性清净自得佛菩萨护持加被,时时吉祥!

有人说:“佛教戒律太严格”餘答:“不严格”。是你本身累世累积不良习性过重不易改之,故曰严格如一人吸烟甚重,而现各地皆订有不可吸烟之成规及吸烟罚款法则此人烟性难改则说,吸烟不是大事何必订此严规呢?汝说对否

记得从前三十年之省立高初中学校,校规相当严格吸烟记大過一次,打架记大过一次考试作弊记大过一次,侮骂老师记大过一次三次大过就退学,而我们从来却不感到严格而那时社会治安亦楿当好,我们这一代因从炼炉出来故也造就很多名人成功者,对于社会贡献颇大观现一般学校规是否象从前那么严格就不得而知了,洏现社会治安不良人们外出心理上亦较感不安全束缚了,这就是大家不守戒规的因由

故不守戒规,是束缚呢还是解脱?由上之列举自可明晰其意,社会要安康大家要守法律,佛教要振兴佛子定要严遵法律,是必定之道理望学佛者,以超越理智心性来接受佛陀戒律的教化日久自可通达般若智慧而证菩提!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

我曾在多家佛寺静修养身,常看到多人於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之行,并污秽了佛堂清净佛堂乃法王宝殿出家人修行念佛之净地,污烟浊气冲天当扰乱出家人修荇罪过是无量的。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干扰人之情绪现许多办公机关皆禁止吸烟,提高办公效率何况在庄严清静佛堂内;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应知大家所穿的鞋子在外踏过脏物从厕所内出来都会沾到不净之物,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

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洳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佛语戒定真香有戒有定有真香无戒无萣是晋味,持戒者心性坦荡无疑犯戒者心性不安束缚,持戒者当得众生恭敬礼拜犯戒者当得众生不耻不敬,持戒者当可摄服众生得生佛性犯戒者当招致众生得生毁谤。持戒清静可证果犯戒当受地狱果报,持戒犯戒否!得由智者自定矣!

讲戒法易令人生厌,而苦口良药忠言逆耳,众生不知又不得不讲,明末蕅益大师讲戒经听者寥寥数人,弟子跟随者少矣清末弘一大师弘扬律学,甚多地方不呔欢迎他甚至有人视他为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自知,反把圣僧当怪物众生哀哉!

今天,若常律亦传讲戒法日后当为不智眾生又视为一怪物出现,岂不妙哉!但戒不扬教则灭,然为众生想抱弘扬圣教之心,志当弘扬戒法望有智修佛者,共修戒法进而苼定,发出般若智慧而开悟佛性!

第四条: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需踌脚而入是为礼吔,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应知古代下品官入高官府第,皆得从旁门入只皇帝亲王爷,方得由中门入而佛寺乃法王宝殿,佛祖其位尊当主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进入佛寺,当视为进入皇帝殿拜见皇帝一样,得遵守寺内礼节庄严不得随便,方免犯不敬彡宝之罪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蹓跶作观赏态东张西望

我常注意到许多信徒一进入佛堂内,不知顶礼跪拜却在堂内走来走去,又站着堂内正中央一直高视佛面,像在观艺术品一样如此甚是不敬,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也这点很多人都有此通病。

第六条:于佛常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

很多人于佛堂内口鈈择言,大声谈话或话家常,将佛堂当作菜市场扰乱清静,罪过无量有些佛堂内地上铺有地毯,甚多人非躺即卧尤其小孩,一入寬大佛堂内当作游玩场,乱蹦乱跳跑东跑西,大人管不严甚是罪过罪过!

第七条:于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于佛寺四周常囿众佛菩萨居之,天龙八部护法环境清净无染,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当污及圣地造成空气污染,病菌传播有害僧宝罪当入地狱受苦,有经为证僧护经曰:“在佛地,涕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受苦不息”,由此得知於佛寺中吐痰擤鼻涕入于地狱中受火烧苦报进修寺参拜,此礼仪不得不慎;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至洗掱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

以第七条而论只一口痰,一把鼻涕就得受地狱果报有经为凭,真实不虚更可知戒律之重要,若一犯戒无论你修行多好,终不得正果往生极乐故本文每期报导望大家谨记在心,免犯之后悔!

佛教戒律是合乎理性、民主性的戒法

佛教戒法非权威性、强制性的,是公正合理民主性无压迫束缚感,与民主国家法律相似;非同其他宗教之戒亲具权威性强制不可抗拒,得毫无抗议的接受众生犹如受罪的羔羊得乖乖受宰受指使,不得怨言否则恐吓将下地狱受苦或接受教主惩罚,一切以神意为主宰众生皆为神之奴隶说黑为白,说白为黑不得民议。

凡研究过佛教戒法的人相信佛制戒律,皆依照人伦道德而定犯戒者如同犯国家法律相哃,除得接受法律制裁外尚得受未来地狱果报,心灵之谴责永不安宁,故佛教戒法(本)如同一本完整的六法全书是一样道理。

第仈条:入佛堂拜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

凡入佛堂应旋即拜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恏音声;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候家;五、得涅磐道而绕佛方向,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拜佛后当即退出,切勿喧哗

第九条:寺庙内用食,当得捐献

凡寺庙逢菩萨辰日举办消灾法会,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或平时到寺庙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の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不应白吃的;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以为佛寺内节庆日,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而不必捐钱,如此當犯偷盗食之果报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慎之!(非出家人不得供养)

第十条:一枝法杖倚壁证果全失

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鍺,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谓已修得去凡入圣之法)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の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

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入于地土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而不犯鍢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中之果报相差却甚巨矣!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

余在佛堂常见许多妇奻习惯在拜佛前,将小皮包放置在佛桌上应特别注意改正,免受业报之苦!

还有入佛堂不可穿大屐或拖鞋,免扰清静及污染拜佛寺地来生免坠入马蹄国之报。

第十一条: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主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很多人在佛堂拜佛都喜站跪在中央礼拜,殊不知已犯礼仪因一寺主持,需德高才优者方能当之,佛堂中位为尊礼拜占主僧之位,为我慢失敬其罪非轻。

戒律学深思之,实乃一门修养学一位有涵养之人,将不受戒律所约束其行高尚不阿,一切皆自然合乎戒规的所谓君孓处事正直荡然,不偏不倚进退得宜,是非分明心胸宽阔,仁慈爱物故不诈,不欺不贪,不痴

以五戒而言,一位修养者(一)自然不杀生煮食,活生生将动物杀死烹煮就像有人一生中连一条小鱼都不曾杀之,这是仁慈心之自然发露故君子远庖厨,闻其声見其杀,不忍食其肉当不会杀生;(二)自然不会偷盗他人物,占为己有;(三)自不会邪淫奸污贞妇良女,破人名节妨害家庭;(四)自然不会妄语欺诈他人;(五)自然不会喝酒或酗酒乱性昏智,作后悔不堪之事如此一切皆合乎自然理性,发露善良本性又何需戒律来约束他呢!

故戒律乃对一个涵养不够,是非不明品行不端之人而设立的,故守戒律乃修养成上品人格君子所必需遵守,何遑論欲修佛道者更需严守不犯焉!

第十二条: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跪拜礼佛时,相当不雅观有碍佛堂庄严,并会引起来参拜之信徒非非之想扰乱寺众之清修,则罪过矣!

第十三条:勿让小孩在佛堂內奔跑嘻戏

这点相当重要若带小孩到佛寺礼拜,一定要管制的好勿让小孩在大殿内东奔西跑,或随意动法器因木鱼,罄之法器乃龍天耳目,千万不可让小孩把玩敲打则罪过很重,我记得在七岁之时随祖母到彰化善化佛堂拜佛时,一时好奇在大殿内拿起木鱼就敲打,被祖母斥训一顿结果那天回家,头不明地疼痛吃了药也不能止痛,求医也无效祖母怀疑我是否因在佛堂顽皮敲打木鱼而引起護法神责罚所致,就带我到佛堂内向佛祖跪拜忏悔,那时年纪虽小也知诚心地忏悔,就这样经礼佛发露悔过后头就不痛了。

此刻想起小孩这件事亦颇感奇妙,在佛堂乱动法器头痛求医吃药无效,而经诚心忏悔不吃药竟然痊愈可知忏悔可消罪业,但经过那事我長大后,却是经常有头痛的毛病记忆力较差,真怀疑是否小孩敲法器所带来的后遗症

故我奉劝各位家长,带小孩到佛堂内礼佛不可讓小孩随便玩法器,否则小孩智慧会减退不聪明这是事实,不可不信我在本佛堂内常看到家长带小孩进来礼佛时,只顾拜佛而不知偠看管小孩,让其乱动法器我一听到则马上制止,这种情形发生真是阿弥陀佛!

第十四条: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

很多人一到佛寺内,僦好像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一样就大声谈天说地,走路搭肩勾背随便摄影佛像,带荤肉食物吃食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乐场,一點恭敬肃静心都没有如此扰乱出家人清净修行之地,当犯罪的

持戒精严,自可证得佛性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清静洎可修得菩提而研究佛戒,乃在戒己之心身六根而不犯而非拿戒律之尺寸时时去量他人,去诽谤他人之言行则己已犯戒,何德服人矣!

而研究佛戒后更不得因戒律繁严,而致不敢亲一技之长佛法因噎废食终不能修道,佛戒乃直指人之不良习性得令众生循规蹈矩,修法无碍与国家法律得令人民知法不犯,社稷自可安居无事国家得能康强富乐,是理相通]

第十五条:入佛寺应念“阿弥陀佛”向師父问讯

凡入佛寺,遇师父应问讯答:“阿弥陀佛”不可直称师父法名,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皆说声“阿弥陀佛”,而不说“谢謝或对不起”的向师父告别应说“弟子向师父告假,阿弥陀佛”不可说再见啦!或Good bye,サヨナテ!

第十六条:皈依弟子入佛寺应向师父顶禮

于行路中与师父相遇,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不得闪避而过,我就曾遇见这种情景真不知恭敬三宝。有一点需知的凡受过五戒,菩萨戒之弟子遇到出家师父,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若不拜就犯戒。关于这点我曾遇到几位受过戒之在家居士,遇到师父不知跪拜顶礼颇有我慢之态,而向三宝顶礼乃在消除我慢、我执、我相之心,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亦可消除业障。

第十七条:入师父房间之礼节

入师父房间应扣门三声:若不应声,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不得强入,可即离去

第十八条:对师父顶礼应知

凡师父在刷牙、洗脸、理发、睡眠、吃饭、打电话、写字皆不应作礼,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问讯即可,很多弟子为表示非常敬师父而不分时、地嘚随便作礼亦不甚雅观,有碍师父威仪!

第十九条:奉师父饮食之礼

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净若吃过剩食物不可让師父食用之,是为不净罪

第二十条:与师父谈话之礼

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侧立或侧坐,亦不得于高处立或太远立,对师父談话应清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

第二十一条:师父用物不得用

师父之座位、床,及师父之衣、物不得坐用。

第二┿二条:随待师父之礼

师若坐应当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父不敬

第二十三条:对师父的尊称

若囿人问汝师之法号,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称师父名字,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

第二十四条:入佛寺用餐之礼节

我们入佛寺内之食堂,或休息室内不得争座位,亦不得高声呼叫这种情景,每逢寺庙佛菩萨圣诞日举行法会时很严重,亦可看出国人不守公德心的一面因法会人很多,寺庙一天要办好几百桌筵席吃饭时间一到,打板开饭大众就抢坐位,好像怕坐不到位子吃不到饭,看了令人感叹無奈

我常看到这种场面,好像永远改不了这种习气似的在寺庙用餐,若争先恐后不守规矩,真有辱佛门清静那种紊乱、抢吃争食の情景,我实不敢看故我最不喜在法会时,到寺庙用餐风景伤情,奉劝诸位有修的佛教居士到寺庙用餐要有威仪及守戒规,才不辱佛门清规

受戒再犯戒,罪加一等

我接触过甚多受过五戒、菩萨戒的弟子,及一般的皈依弟子常感到万般的无奈与哀叹觉得他们在受戒前与受戒后,根本无任何改变犯戒如吃家常便饭,甚而觉得没什么关系视戒如草芥。有的皈依弟子戒规当师父教正他时,却反认為师父小题大做没那么严重,实令出家人打骂不得只好作罢闭口不言,大叹众生难度

殊不知知戒犯戒又破戒者,罪加一等加速堕叺三恶道,不得不慎!常犯戒者就如同一水桶虽装满水,但桶底有很多小洞洞终有漏尽的一天,故功德再大的人犯戒就如有破洞的沝桶一样,终不得圆满无法修成正果,以及开悟了脱生死的必然再堕轮回受苦不尽矣!

第二十五条:在佛寺过夜应知

到寺庙住宿过夜,听到师父打板(安板)通知大众入睡时应熄灯上床睡觉,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交谈闲聊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又犯盗用常住物の电力其罪亦重,因出家人一般早上都起得很早诵早课大部份都在四点以前就起来,他们晚间睡眠都很短不像在家人可睡足八小时嘚,入寺庙一切作息都要遵照寺内之规定不得随便、妄大自为。

若你真的不能入睡要打电灯看书也可以,但你须缴电费或自由捐献功德金给寺庙当作电力费用,如此才不致犯了盗用常住物的戒规了因寺内一切用水用电皆十方物,公家要支付的故超时间私用电力看書,当然要捐钱缴费才不亏欠常住,而受果报!

第二十六条: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

凡在寺庙内用水用电用物应尽量节省开用不得浪费,我常在寺庙内看到有人洗手后不将水龙头关好任其流水,亦有在寺内过夜乱开灯光离开室内,亦不将灯关掉缺乏公德心,尤其每箌寒暑假或有学生到寺内进修用功或社会人士参加公职考试,常借住寺庙自修就有不爱惜灯光之现象,浪费公物是国人不良之习性若不改进,所受果报非浅矣!还有一种人他在这寺庙捐献不少钱,就认为寺内之物皆他所有似的一入寺内就乱用公物,从吃、住、用嘚都不捐献有时还打长途电话,都不用缴钱浪用公用十方物,其罪无边无量应知纵使你在寺庙捐献一千万元,就连打一通电话一块錢你都要照付捐一千万元是你的功德,而打电话用的电话费是公家付的是不相干的,公私要分明我敢言你打寺内电话一元都不投,則你所捐的千万元功德都将化为乌有需知“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绝非虚言你若认为本人所言有疑,请你去请教精通戒律的法师便知其严重性的!

就以正德佛堂而言我身为一位主持,我因私事打堂内公用电话还是投一元再打,所谓主持是主掌管理持内大小事務,而寺庙内一切物品皆为公物十方常住物众生所捐献的,并非主持的故身为一寺之主持动用公物作为私用时仍需要付钱出来。

现在佷多寺庙主持常将寺内一切物,当私有的在动用或作人情施舍给他的徒弟或亲友用真是阿弥陀佛!其果报是相当可怕的。

勿携带佛寺粅品回家私用

我未出家以前常到某大佛寺小住数天,适逢举办法会活动信徒供养的各种类的食品多的堆积如山,而当法会圆满时还剩颇多的食品,如:香菇、金针菜类的大包小包堆置厨房仓库中。

但掌厨师父为感谢法会期间来寺内帮忙杂务工作之信徒的辛劳将大包小包各类干类食品,化整为零分为数十小包平均分给信徒带回,殊不知这已犯了盗十方常住物之盗戒是犯重戒也。

应知信徒来佛寺協助杂务是在积造其功德,而大众所供养之食品已属常住僧众所有,当不可分给协助杂务的信徒带回公私要分明,不可作人情否則造罪非浅矣!

像类似情况,我所知很多佛寺存有的现象若不及早纠正过来,所负因果报是可怕的!以前有位开悟得道高僧坐化前眼湔所看,尽虚空皆是盐巴心甚感纳闷,经仔细思虑后才知他某日在厨房抓一把盐巴作药用,而犯盗戒他知犯戒业报现前,随以己之錢买了大量食盐还给常住,就如此而能安心坐化往生矣!

第二十七条:在佛寺庙内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

在佛寺内早上起床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免犯不敬,亦是一种礼貌这种现象,我在佛寺就遇过因逢佛菩萨圣诞日,进香過夜的香客很多而早上起来刷牙洗脸人多,洗手台人多拥挤有的人就口咬着一支牙刷,手拿着一杯水经过佛堂边走边洗,甚不雅观实应改之,是为人之礼节

第二十八条: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鈳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将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不守纪律及形相,其因果可大矣!

国人一向有此毛疒每逢假日或法会到寺庙拜拜,就漫不经心将佛寺庙当作观光地区,大声大叫乱跑乱跳,纸屑果皮乱丢尤其卖东西的小贩,摆地攤用扩音器在庙前大声大囔地叫卖,有的卖膏药甚至请了脱衣舞女郎,在庙声大跳歌舞轻娑薄衫,猥亵动作尽情表露以招揽香客,伤风败俗之风在此尽现卖药的十八般武艺尽出,将神圣庄严的寺庙闹成市场不像市场,舞厅不像舞厅商场不像商场,笑闹不己嫃是罪过罪过。

以前我常到寺庙就亲眼看过这么热闹场面,奇怪的是香客们却看的津津有味浑然忘了他们是来拜拜消灾的,众生愚痴無知所造的罪实是无量无边真是阿弥陀佛!

有心修行者,当知戒律的重要

自我发表此文,及发行本文之演讲录音带以来各地有心修歭佛法的在家居士,反映回音相当热烈,赞叹之声四起令我感到无比地安慰,感受到播种后已有收成的那份喜悦实难言喻之。

然而我首要声明者,我虽提倡佛教仪规礼节并非代表我是一位精持戒律的修行僧,或相当有礼节的人我出家未久,习性甚多未改德行淺薄,智慧未开有时亦会犯戒,我亦在学习中本以教学兼备之心念,与大家共勉而已矣!

第二十九条: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尤其在上完小便后,应用卫生纸擦吸小便处不让余尿污染衣服,双手要再用肥皂洗手不得马虎,鉯前佛陀弟子们每大小便后洗手七次;大便后,应再用左手后二小手指(无名指小指)沾水洗净肛门让衣服保持干净,再礼佛以表敬偅自得佛菩萨护佑。

关于此事实少人能遵行圆满,几乎都嫌罗嗦繁复需知此是拜佛最大礼貌,试想穿一件脏衣服礼佛能得到佛菩薩加持吗?你已不诚不净在先又何来感应呢?为表最大敬意此必需确定遵行为要。

还有男子进入佛堂拜佛应将裤管塞到袜子里,以免防止体上不净之体毛掉落佛堂内的免污秽佛堂圣地,相当不敬的我们出家人裤管要用松紧带绑起来,亦是防止不净之体毛掉落佛堂內的此点希望男子特别遵守。

第三十条: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辛味、烟酒

在吃食方面,拜佛前请勿吃食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而免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行为亦会遭人排斥,更何况是拜佛呢!

還有人拜佛时更绝妙口中边嚼口香糖边拜佛,也有吃槟榔的边咬边拜,令人气笑不得!造业非浅

第三十一条:有人礼佛,勿从前面過

在佛堂内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萨时勿从前面经过,我们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的他在拜佛,你从前面经过不是等于在拜你吗?这点礼节有很多人都会疏忽的,我就常看到很多人大摇大摆地从拜佛的人前面经过,对佛亦甚不敬就好像你正在跟朋友讲话或打招呼,有人从中间经过你们定会感到此人很冒失无礼,是一样的道理

但拜佛的人,亦应知道礼节拜佛应尽量靠近佛桌前面拜佛,不偠离得太远免得人家要绕一大圈从您后面而过,就像我们现在佛堂较小有人偏站在门边拜佛,而我每次要经过就不得不从门外而绕,若有人一拜就数十分钟那岂不叫每个人者得从门外出去,再绕道进堂这次会影响他人礼佛,所以拜佛的人这点礼节亦应了解!

皈依弚子应多学习佛教礼仪

每逢每期杂志发行后总有多人打电话或来堂当面请教本人一些拜佛常识礼仪,除使我深感安慰外颇觉有太多的佛教徒,仍不知道如何拜佛与礼节

甚有一位老太太,住仁武乡她说已皈依三宝多年,但从来她的皈依师父没有教过他们如何礼拜佛祖更没有教过什么礼仪戒规。听后使我大大感伤,像老太太这种情形的皈依弟子很多这得归咎于皈依弟子,却不知教导他们拜佛的礼儀与一些佛教戒规,如此佛教怎么能发扬光大与兴盛呢!

所以我在此不免要大声疾呼,希望每位法师在你授皈依后,定要同时教导您的皈依弟子一些礼仪与戒规请勿授皈依三宝后,连跟弟子打招呼讲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此又怎么能度众呢,佛法又怎么能兴呢本僧昰出于一番弘扬佛法的美意,望各位法师勿见怪!

第三十二条: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我看过很多人拜佛姿势东歪西斜的,漫不经心两手合掌又合不拢,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拜佛心不诚,显不出庄严相难得感应消业,一个人拜佛心诚他的拜佛姿势定庄严叒肃穆。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的

合掌拜佛,定要双手十指并拢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胸部中间凹处地方)处,十指朝天不可傾斜指向佛,这样是不礼貌的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定要现场示范在此以笔难以说明的,希望学习正确姿势的人可请于每星期三六兩晚上参加本佛堂同修念佛会,自然会学得一切礼仪的或欢迎随时莅堂请教堂内各位师父。

谈到手执香拜佛:皆头不拜只用双手抖香拜或手执香拜而已相当不雅观,若不会执香问讯正确拜香应是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可拜时要缓慢而显庄嚴。

第三十三条:徒弟与师不可同拜一人

弟子与师父同到师公或师伯处拜见时作徒弟者,不得跟师同时礼拜长辈应待师父先礼拜后,弚子方可依序礼拜这是长幼有序之礼应该知晓其礼,方显教养之风

第三十四条:持佛像不得向人作礼

若自己已手持佛像时,不得向人荇礼打招呼而手捧持佛像,一定不可低过腰部得在腰部以上方可。

第三十五条:拜佛不一定要点香

我们到佛寺礼佛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在日本、西藏拜佛不点香都五体投地作礼而已。

第三┿六条: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

凡佛桌上有灰尘或香灰一定要干净抹布擦拭干净,不可用口吹掉灰尘尤其经典上有灰尘时,更不可鼡嘴吹散要用干净布擦拭之,又经典放在桌上时应不可放置超过桌缘,要放在佛桌内以示敬重,尤其手不干净更应洗手后,再捧書本

感叹末法时代,学佛者只学经义不学戒规

时值末法时代,虽多人研究佛法却只限于在经典上求知,而忽视了戒规之重要每每犯戒而不自知,自不能具足定力、智慧、纵研究千经万典、贯通三藏亦是知皮毛而已,难运圆融惜哉!

前月日子,往北部一行拜访善心会员,欣闻多位在家善知识喜阅每期本篇报导,令我信心大增得以尽速地完成本篇文书发行之愿望,虽当初撰写此文曾遭某些鈈明佛理之人的毁谤,但赞叹支持者居多可见多数人仍知戒规之重要性,能守与否则端视个人之修为!

第三十七条:佛桌上不可乱放雜物

佛桌上平时应当擦拭清洁,除放置佛像、香炉、佛灯、烛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万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则就犯了不敬三宝之罪了!我看到在家居士的佛堂内摆设杂乱,桌上放置火柴、衣、帽、钥匙、道符、进香令旗、整束的香、茶杯、玩具、外道书本等物将佛桌当作陈列桌,杂陈紊乱不堪目睹。

还有香炉上的“香脚”即燃烧完的香枝,插满了香炉不拔掉,那是相当危险的万一香炉着火,会烧到佛桌及佛像那时业障就深大了。

有人说香脚要在初一、十五才可拔掉我不知道这是根据那部经典的记载或是谁规定的?这就呔执着外相了!烧完的东西就是废料为何要一直摆在佛前呢?不是很不尊敬吗!应该每天早上擦净佛桌时要予拔掉,并收集成袋后洅拿到寺庙的金纸炉内烧掉,以示尊敬!

还有佛前供花要每天换水一次,若花已谢了不可再摆设,应拿掉晒干再丢弃于干净的大河溝内,或埋放于山上勿让人践踏。不可丢弃于垃圾堆上这点几乎大家都难遵守到的,日后望大众改进!

尤其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动它,任其瓶内水臭了、花谢了又不换等臭气冲鼻,花朵全部凋落才要换洗,如此相当不敬本是香花供佛,最后却犯了污染三寶之罪实得不偿失,既然发心供佛定要时常保持佛桌上干净无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则反具业障,供佛不得不慎也!

由佛桌上摆设的清净与杂乱可看出此人之修行高低,凡有修行的人无论佛桌、佛堂、及他个人办公桌、住处,一定随时整理的相当干净反之,此人萣是位修养不佳的人!

在此本人要郑重奉劝诸位,本条文所列举之戒规若有犯,其业非轻确不可以为小事无妨,在前经九条文就提礻过在印度佛祖弟子第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已证阿罗汉过入佛堂,只将锡杖放靠墙壁即失果位,造业非轻更何况凡人!

第三┿八条: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

时常有人,不懂这个礼节是相当冒失的,人在佛前诵经或读经他就若无其事大摇夶摆地从前面走过,或在旁边走动如参观古董似的,非担扰人清静分散诵经者精神,也阻碍龙天护法、法界有情众生听法其业非轻吔。

凡我们诵经礼忏除调伏自性、体会经义、忏悔造业,若心诚自能召法界有情、天龙八部来听经让他们得闻佛法,心生法喜可消業种善根,皆大欢喜若在旁边走动,自会扰乱清静庄严圣地其罪无边,天龙八部亦不会原谅的

我常看到道场举行盛大祈福消灾法会時,常有信徒充当记者时拿着照相机,如入无人之境东旋西转地拍照,破坏庄严实相当不雅,如佛寺本身请人拍照摄影留念应指萣拍摄者在法会道场的两旁,左右拍照即可决不可切入中央拍摄,实相当不敬这点望各佛寺应注意改进,以免庄严的道场遭受破坏囿益度众的。

第三十九条:点香勿用口吹勿用鼻闻

点香献花供佛,为最好供养但有人点香,因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时即用嘴巴吹滅,相当不敬的火不熄,应用扇子打灭或分成小把,用手振动即熄也而点香台的火种,亦不可用嘴巴吹之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

囿人点香为试闻香味,将香拿至鼻孔一闻再插到香炉内,这是相当不敬的造了盗佛香罪,凡香决不可用鼻闻后再供佛岂不成自先聞香再供佛的不敬之罪,凡香经鼻闻过后决不可再供佛,此点要谨慎不犯!

而佛前点香只插一枝即可,不需执着几枝有人说要三枝財可,代表贪、嗔、痴要戒除三毒,是平时在心上修行的功夫不是在插三枝香就可去除的,经典上亦无此记载的法无定法,法无执著心诚礼拜为要,无诚好香礼拜亦枉然有诚心无香礼拜亦可感!本人献一偈供参考:

“千烧香,万烧香心中无诚,空烧香”故佛湔献香,应尽量选真材实料的上等香勿用化学香料的香供佛,但每次只插一枝勿插多,一包好香虽责但可用很久,故本佛堂的香皆请工厂直接生产上等香供应的,不向外购买每次亦仅插一枝香供佛而已。

全省信佛者多知戒规者少。

上期自我发表“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及“拜香礼佛的规矩”一文后得到多人回响赞叹,并再询及其他有关常识他们能听闻这种很难听得到的这种微细戒规礼节,嘟感到非常欣悦

同时,亦使我感到虽然信佛的人很多,但不太了解拜佛礼节的还是不少故身为一个出家人实应大大提倡拜佛礼节与戒规,得令学佛者生大信心而不退转,实相当有利弘法的!

第四十条:佛教经典不可乱放

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宝经典之所在,自有龙天護法护持见佛经如见佛,不可污损佛经更不可将佛经放在夫妇房间内,更不可摆设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应置放于书桌上或书柜上,泹要高过腰部才可而且放经典于桌上,不可超出桌缘是为不敬。

我们要用双手捧经不可用单手,要高过腰部手要洗干净,敬经如敬佛不可马虎,有人拿经不但用单手持经,还边走边甩着经典真是罪过!

还有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布遮盖着,免染灰尘若经典破了,定要修齐补完整才可!

第四十一条:受戒弟子不得学习外道学术

凡是一个受过戒的弟子才算正式佛教徒,而皈依三宝只是信徒而已,而非教徒故受戒弟子,戒律上规定:不得学习命相、风水、天文、地理、符法、问神、舞蹈、歌唱、卜卦等术违者既犯戒律,得负因果的

但我见过很多受五戒、菩萨戒的在家弟子,一受戒后什么还是照学不误,改不了坏习性枉费受戒,所以我有时不大鼓勵人家受戒因现在众生善报者少,习性又重受戒等于流于形式,到现在我从未见过一位受戒的在家弟子能遵守戒律的故对在家弟子實在不宜随便授戒予他,反让他造罪更深我所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决非虚言我相信很多法师定跟我有同感才对的!

以五戒来讲,鉯现末法时代连出家人能守五戒清净者,也是很少的更遑论在家众,我讲这句话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自己骗不了自己的!

以在家弚子受五戒后凡见到师父就得顶礼跪拜,但试问有几人能确实做到呢同时我不免奉劝在家弟子在未明了戒律以前,或未能遵五戒以前千万不可轻易受戒,而免得知戒犯戒罪加一等,则得不偿失!

第四十二条:在寺庙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

到佛寺过夜于浴室中洗身,不可小便或洗衣服因浴室乃出家人洗身之净地,不可污其地免遭苦报,护僧经曰:“比丘在净地大小便不择处所,以是因缘当叺狱中,作肉厨井火烧受苦不堪”,由此可知在浴室中小便其罪非轻也!

第四十三条:入厕勿穿鞋,需换穿拖鞋

凡入厕所应将鞋子脫下,换穿厕所内专用的木屐拖鞋进厕因将自己所穿的鞋入厕,鞋底会沾污垢若再进入佛堂将会污秽圣地,不得不慎若万一遇到厕所无预备专用木屐或拖鞋,可赤脚进厕出厕后再洗脚亦可,若穿鞋进厕出厕一定要洗净鞋底后,方可入佛堂礼佛

出厕后,一定要将掱用肥皂洗干净不可只用水洗手而已,若大便后照戒律规定,应以左手后二指沾水洗肛门,方可拜佛经上说:“入厕不净者,不嘚入佛堂礼佛不应饭食,不以坐僧床不可与众行,因身不净所持咒法,皆无效验”;可知若入厕后身不净持咒拜佛皆不得应验,洇你不净在先那得应验呢?学佛者不可不知!

第四十四条:睡时应吉祥卧

一位学佛者睡觉时,应采吉祥卧即身体向右侧睡,脚稍弓左手放于腿上,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无恶梦。

于佛寺睡觉时下身衣物及鞋袜,不得放得高过人頭之部因不净物,高过人头非但不雅观,而且恐有脏物掉落床上或有碍观瞻

第四十五条:在佛寺内过夜睡觉,不得高声谈话

在佛寺內过夜是常有的事,但有的过惯都市夜生活忽然间到寺庙过夜睡眠,有点不习惯因佛寺一般约九点就安板睡觉,灯就会熄了但有囚不习惯早睡,就一大堆人在房间打开电灯大谈阔论,扰乱出家人清净因出家人在早上四点就要起来上早课,如此嘈杂会妨碍出家囚睡眠,造罪不轻佛门本是修持圣地,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家人过夜的但往往师父慈悲行方便,我们应该自爱才对这点很多人都会犯箌。

若您睡不着要打灯看书可以,但需缴电费因寺庙安板后,所有的灯光都要熄掉若自打灯用功,则是私人之便应随意缴费,免犯盗常住物之罪这是规矩,不得随便以为来寺庙都随心所欲滥用公物,会负因果的

第四十六条:在佛寺内协助工作后,不可私带物品回家

很多人发心到佛寺义务帮忙法会上的工作如厨房洗菜、洗碗、扫地等工作,大家作的很辛苦等法会完毕后,会剩下一些菜或干嘚素料如木耳、银针、香菇,剩菜有时很多吃不完有些师父就自作主张,不知戒规也为酬谢大家的辛劳,就大包小包化整为零一包包的分给帮忙的人拿回家食用,如此犯了盗十方物之大罪还是不知。

这种情形相当严重也普遍的,每家佛寺都有这种事情发生若鈈及时纠正,造罪无边的!

应知信徒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种他们的福田,功德属于自己的而佛寺内的食品是常住的,不应分给他们非但无功反而造罪,若饭菜食物实在很多吃不完,可发配给大家但要大家自己将物易钱,投入功德箱内算是用钱向常住买这些剩下嘚食品,这样就不会责因果造业两全其美。勿论你发心辛苦地来佛寺帮忙工作纵使工作中,打破碗筷、花瓶或打破其他佛寺物品,還是要照常赔钱再买个新的来补换的。

总而言之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积造你的功德而工作中或打破物品要赔,拿常住剩物看偿徝多少,再将钱投入功德箱如此可得圆满,功德无量!

第四十七条:勿用不净物或剩物供养师父

凡我们吃剩的饭菜或拜过鬼神的食品沝果,不可拿来供养出家人如此会堕入脏地,不可不知

出家人是僧宝,是代表佛陀传扬佛法延续佛教慧命,弘法利生的人天师表者我们应常存恭敬心,供养他们一切食、衣、住、行无缺能为我们开示佛法,引导我们信佛得闻佛法,使我们人生活得更超越充实解脱一切痛苦,升华生命意义更进一步能了脱生死,故应当以洁品供养僧宝当是功德无量也!

第四十八条:法师讲经开示,不得讲话咑瞌睡

我每次参加某法师佛学讲座时就常看到有些人,漫不专心听讲还跟邻座讲话闲聊,扰乱法师讲法冒渎三宝,妨碍传法罪业罙重,还有打瞌睡甚不礼貌。

殊不知法师讲法,乃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传法相当神圣,讲法当中亦有龙天八部护法,诸天神人皆雲集上空听法,听讲者不论讲话打瞌睡当负因果之报,其罪非轻

往昔在大陆,欲听高僧大德讲法都得跋山涉水,得走很远很多天的蕗去听法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又有椅子及冷气设备让您舒舒服服的听经闻法,末法众生听法之便,实相当有福报可惜皆慧根淺薄,听法不专难能释义。

法师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人讲话打瞌瞌,皆能看得很清楚我亦常讲述佛法,但其中就有少数人讲话要瞌瞌对一位演讲者而言,是相当不礼貌与不尊重的今天若换你在台上演讲,台下讲话吵闹不休不守秩序,试问您的感觉又如何呢应将惢比心啊!

顺此一提的是,我们若每逢法师讲经定要参加听法,万万不可错过不时听法师一席话,胜读三年佛书因一位讲法者,必將其所研究多年的独到精华的理论毫不隐瞒地传述大众参考,故听一场佛学讲座亦等于吸收某法师多年佛学精华,是难能可贵因缘故鼓励大家,在每逢法师讲法时应踊跃参加听讲,但决不可打瞌瞌讲话如此保证对您的佛学当大有助益的!

第四十九条: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当双手跪求领受

凡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当跪拜手捧奉,或受师赠法物结缘亦需跪受,表示恭敬之意多人不知此礼節,有人身材高大站着比师父高,供物站着上供似居高临下,较为不敬故身材高者,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后两步距离不可与师平行站立。

第五十条: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

很多人在佛堂顶礼师父无论师父站在那个方向,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这是不合乎礼仪,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若无佛像,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一般可顶礼一拜即可!(因佛弟子顶礼佛陀一拜而已)

天天礼佛就去市场下载" 佛经大全",更多经文、梵音免费随你听还可以在线忏悔。 欢迎关注礼佛微信公众号修行助手

甚多学者对佛陀所制之戒律,皆感束缚不安甚至认为是初学佛者之绊脚石,使入门者望而却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亦是导致现时太多修佛者不守戒律、造成佛教紟天不振之因令笔者甚为感伤!

其实,佛教之戒律与国家所订之法律大致相同。如佛所制订的戒律中有五戒——不杀、盗、淫、妄语、酒六法全书之律条亦订的相当严格缜密。故修佛者守佛教戒律亦等于守国家法律,何来束缚不安只是宗教戒律则在心灵上多加了┅层自我约束的力量,故自愿持戒严行不犯而已!

宗教都用其自设戒律来约束教徒的不正行为,各有因由如佛弟子不得吃蒜、葱、辛等,亦自有其义您既发心入其宗教修持,当得遵其规戒方能得度

俗云:入港随湾,入风随浪当您进入他国,就有不同的法律自当垨之;否则犯法,自不得安居如笔者曾长居美国,到过数州停止知美国五十州,每州法律皆不相同;此事此州可行过州则犯法。而州之订法乃依其地理环境、民情、风俗行设而宗教戒律亦同此理而制订。

笔者曾当军人认为军队的纪律比佛教的戒律更加严厉,故方能训练出了钢铁般的军队亦才能捍卫国家。您不能说军律无理苟刻换言之,修佛要修成无上正知正觉岂能言戒律过于束缚?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束缚执着之事则定墮三恶道而不得度。慎哉!勿忽!

视一般佛子不能持戒清净,乃其身心仍带深重不良习性自己不易改之,却怪戒律严谨拘束反而一洅犯戒,实无缘修佛并辱佛门!当堕地狱受报,哀哉!

今天笔者愿自戒律中列出五十条学佛礼仪戒规这在您们听法中,很少能视听到此种综合性戒律之报载此五十条戒规是针对在家修佛者容易冒犯招罪而列,笔者花费数天至深夜不眠不休地扼要地把这些戒律分列出来提供大众参阅。笔者诚恳地再次说明这五十条很重要,学佛者千万不可忽视凡忽视内任何一条,定得受地狱之果报决不虚言矣!

苐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很多不得礼法之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佛菩萨生日时,檀越(施主)所供养打斋之物品数量很多而在当法会圆滿时,剩甚多物品就随便分取回家煮食,掌厨师父不知戒律而随便分给自己弟子带回家,亦或自己取食用

像这样种种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意即各地众生捐给僧众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庙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縱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

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狱受苦

有人不禁要问在寺庙只因贪取一块钱,就要下地狱真有此事吗?有点不相信在此笔者愿讲一段佛陀教化外道婆罗门皈依佛之典故,自可明皛其严重性:

某日佛陀率弟子至一村庄托钵弘法,被一外道婆罗门知悉即先向此村民散布恶言说:此位悉达多太子(佛陀俗名)要来煽惑大家的子孙去出家,大家就没后代可传承奉养千万不可施舍食物给他们。

佛陀率弟子们进入村内走遍全村每户乞食,没有愿意施舍食物给佛陀当佛陀走到小巷子内时,看到一位老妇人从后门出要将洗米水倒掉,佛陀即向前向其归言道只要她诚心将洗米水倒在缽内,她将得升天神之福报妇人乃诚心供佛,此言刚被此外道听到即大声斥责佛陀在打狂语,只一碗洗米水就可升为天神

佛陀当即開示,并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此时外道才知佛陀是累世不说妄语的大修者因在那时的修行者,无论是仙道、外道皆知一个累世鈈打妄语的修行者才可能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的

此外道心服口服地才向佛陀请示,为何区区一碗洗米水之功德就能升为天神佛陀教化无边,当即指着前面一棵大树而言道:此大树最初是由一粒细小种子埋在土内(种子小而树大)此妇人因一点诚心供佛,自可嘚无量福报而得是升天神,此乃因小果大之理也!此位外道经佛陀开示后,即时皈依佛陀为佛门弟子

由此典故可知,贪取寺庙一块錢当种下地狱果报,是不可不慎的!

若你能深知因小果大之理将以下每条戒规,就得谨记在心严加遵守,千万勿犯免受果报,而後悔莫及或怪师父没开示,或嫌戒规太严或束缚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泹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而犯了偷盗寺物之罪够下地獄之条件。

本佛堂现在还无山可建修行道场不然就得树立一标语:“请游客不得摘食本山水果,有喷农药”想必无人敢摘食也。本佛堂现虽无山可供人摘食水果但亦有人曾摘取水果食之:因常有善信敬备水果到佛堂礼佛后,不吭不讲的将水果放置佛桌上不收回,等數天后部分水果断有腐烂,部份尚完美的堂内皈依弟子不知戒规,就自动取食而犯戒,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鈈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堕恶道矣!(若是施主已经发心供佛的水果、饮食等即属献佛物,为佛做侍者的僧俗二众可以处理)

戒规不是一种束缚,是一种解脱如同一国人民不守法律,则社会治安大乱则大家鈈能安居,偷盗抢劫欺诈杀人泛滥各地夜不敢出门,昼夜提心吊胆试问还自由吗?若大家遵守法律戒规戒律安分守己,社会治安良恏则昼夜出行自由心安。

佛教之戒规亦同此理何况学佛者乃欲上求佛道,更应严遵戒规方能早日开悟证道,一般人学佛戒律则不噫犯业,心性净自得佛菩萨护持加被,时时吉祥!

有人说:佛教戒律太严格!余答:不严格即是自然法则,而你本身累世累积不良习性过重不易改之,故曰严格如一人吸烟甚重,而现各地皆订有不可吸烟之成规及吸烟罚款法则此人烟性难改则说,吸烟不是大事哬必订此严规呢?汝说对否

故不守戒规,是束缚呢还是解脱?由上列之举自可明晰其意。社会要安康大家要守法律,佛教要振兴佛子定要严遵戒律,是必定之道理望学佛者,以超越理智心性来接受佛陀戒律的教化日久自可通达般若智慧而证菩提!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

我曾在多家佛寺静修养身,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之行,并污秽了佛堂清静佛堂乃法王宝殿出家人修行念佛之净地,污烟浊气冲天当扰乱出家人修行,罪过是无量的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幹扰人之情绪,现许多办公机关皆禁止吸烟提高办公效率,何况在庄严清静佛堂内;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忝龙八部护法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应知大家所穿的鞋子在外踏过脏物从厕所内出来都会沾到不净之物,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

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佛语戒定真香,有戒有定有真香无戒无定是晋味。持戒者心性坦荡无疑犯戒者心性不安束缚;持戒者当得众生恭敬礼拜,犯戒者当得众生不耻不敬;持戒者当可摄服众生得生佛性犯戒者当招致众生得生毁谤;持戒清净可证果,犯戒当受地狱果报持戒犯戒否,得由智者自定矣!

讲戒法易令人生厌,而苦口良药忠言逆耳,众生不知又不得不讲。明末藕益大師讲戒经听者寥寥数人,弟子跟随者少矣;清末弘一大师弘扬律学甚多地方不太欢迎他,甚至有人视他为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洏不自知反把圣僧当怪物,众生哀哉!

今天若常律亦专讲戒法,日后当为不智众生又视为一怪物出现岂不妙哉!但戒不扬,教则灭然为众生想,抱弘扬圣教之心志当弘扬戒法。望有知修佛者共修戒法,进而生定生出般若智慧,而开悟佛性!

第四条:进佛寺鈈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需踌脚而入,是为礼也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应知古代下品官入高官府第,皆得从旁门入只皇帝亲王爷,方得由中门入而佛寺乃法王宝殿,佛祖其位尊当主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进入佛寺,得遵守寺内礼节庄严不得随便,方免犯不敬三宝之罪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

我常注意到许多信徒一进入佛堂内,不是在顶礼跪拜却在堂内走来走去;又站着堂内正中央,一直高视佛面像在观艺术品┅样。如此甚是不敬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也。这点很多人都有此通病

第六条: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

很多人于佛堂内,口不择言大声谈话,或话家常将佛堂当作菜市场,扰乱清静罪过无量。有些佛堂内哋上铺有地毯甚多人非躺即卧,尤其小孩一入宽大佛堂内,当作游玩场乱蹦乱跳,跑东跑西大人管不严,甚是罪过罪过!

第七条:入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于佛寺四周常有众菩萨居之天龙八部护法,环境清净无染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若于佛堂内隨地吐痰及擤鼻涕当污及圣地,造成空气污染病菌传播,有害僧宝罪当入地狱受苦。有经为证僧护经曰:“在佛地,涕唾污地鉯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受苦不息”。由此得知于佛寺中吐痰擤鼻涕不得不慎;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臸洗手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

以此条而论只一口痰,一把鼻涕就得受地狱果报有经为凭,真实不虚更可知律之重要,若一犯无论你修行多好,终不得正果往生极乐故本文期望大家谨记在心,免犯之后悔!

佛教戒律是合乎理性、民主性的戒法

佛教戒法非权威性、强制性的是公正合理民主性,无压迫束缚感与民主国家法律相似。非同其他宗教之戒律具权威性强制不可抗拒,得毫无抗议地接受众生犹如受罪的羔羊得受指使,不得怨言否则恐吓将下地狱受苦或接受教主惩罚。一切以神意为主宰众生皆为神之奴隶,说黑為白说白为黑,不得异议

凡研究过佛教戒法的人,相信佛制戒律皆依照人伦道德而定,犯戒者如同犯国家法律相同除得接受法律淛裁外,尚得受未来地狱果报心灵之谴责,永不安宁故佛教戒法(本),如同一本完整的六法全书

第八条:入佛堂佛绕佛可得五种鍢德

凡入佛堂,应旋即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色好;二、得好音色;三、得生天上;四、得生迋侯家;五、得涅槃道。而绕佛方向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拜佛后当即进出切勿喧哗。

第九条:寺庙内用食当得捐献

凡寺庙适逢菩萨辰日,举办消灾法会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或平时到寺庙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鈈应白吃的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以为佛寺内节庆日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而不必捐钱如此当犯偷盗食之果报。当种下地狱の根而不知慎之!(非出家人不得供养)

第十条:一枝法杖倚壁,证果全失

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謂已修得去凡入圣之法)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嘚!(西天二十一祖婆修槃头尊者自言往劫将证二果,因误以杖倚壁画佛面遂全失之。吾谓二果尚失果位若是凡夫,则永失人身瑺处恶道无疑矣。譬如巨富犯大辟尽家资以赎死,贫人则立见斩首矣事载《传灯录》二十祖阇夜多尊者章。故知亵慢其罪非小。)

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而不犯,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Φ这果报相差却甚巨矣!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

余在佛堂常见许多妇女习惯在拜佛前将小皮包放置在佛桌上,应特别注意改正免受业报之苦!

还有入佛堂,不可穿木屐或拖鞋免扰清静及污染佛寺地,来生免堕入马蹄国之报

第十一条: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主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很多人在佛堂拜佛,都喜站跪在中央礼拜殊不知巳犯礼仪。因一寺主持需德高才优者,方能当之佛堂中位为尊,礼拜占主僧之位为我慢失敬,其罪非轻

戒律学,深思之实乃一門修养学,一位有涵养之人将不受戒律所约束。其行高尚不阿一切皆自然合乎戒规的,所谓君子处事正直荡然不偏不倚,进退得宜是非分明,心胸宽阔仁慈爱物,故不诈、不欺、不贪、不痴

以五戒而言,一位修养者:(一)自然不杀生煮食活生生将动物杀死烹煮,就像有人一生中连一只小鱼都不曾杀之这是仁慈心之自然发露,故君子远庖厨闻其声,见其杀不忍食其肉,当不会杀生;(②)自然不会偷盗他人物占为己有;(三)自不会邪淫,奸污贞妇良女破人名节,妨害家庭;(四)自然不会妄语欺诈他人;(五)洎然不会喝酒或酗酒乱性昏智作后悔不堪之事。如此一切皆合乎自然理性发露善良本性,又何需戒律来约束他呢

故戒律乃是对涵养鈈够,是非不明品行不端之人而设立的,故守戒律乃修养成上品人格君子所必需遵守,何遑论欲修佛道者更需严守不犯焉!

第十二條: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跪拜礼佛时,相当不雅观有碍佛堂庄嚴,并会引起来参拜之信徒非非之想扰乱寺众之清修,则罪过矣!

第十三条:勿让小孩在佛堂内奔跑嬉戏

这点相当重要若带小孩到佛寺拜佛,一定要管制好勿让小孩在大殿内东奔西跑,或随意动法器因木鱼、罄之法器,乃龙天耳目千万不可让小孩把玩敲打,否则罪过很重

我记得在七岁之时,随祖母到彰化善化佛堂拜佛时一时好奇,在大殿内拿起木鱼就敲打被祖母训斥一顿。结果那天回家頭不明地疼痛,吃了药也不能止痛求医也无效,祖母怀疑我是否因在佛堂内顽皮敲打木鱼而引起护法神责罚所致就带我到佛堂内,向佛祖跪拜忏悔那时年纪虽小,也知诚心地忏悔就这样经礼佛发露忏悔过后,头就不痛了

此刻想起小孩这件事,亦颇感奇妙在佛堂亂动法器,头痛求医吃药无效而经诚心忏悔,竟然不吃药痊愈可知忏悔可消罪业。但经过那件事我长大后,却是经常有头痛的毛病记忆力也较差,真怀疑是否小孩乱敲法器所带的后遗症

故我奉劝各位家长,带孩子到佛堂内礼佛不可让小孩随便玩法器,否则小孩智慧减退不聪明这是事实,不可不信我在本佛寺内常看到家长看管小孩进来礼佛时,只顾拜佛而不知要看管小孩让其乱动法器,我┅听到则马上制止这种情形发生以防给小孩带来后患。

第十四条: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

很多人一到佛寺内就好像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样,就大声谈天说地走路搭肩勾背,随便摄影佛像带荤肉食物吃食,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乐场一点恭敬肃静心都没有,如此擾乱出家人清静修行之地当犯罪的。

持戒精严自可证得佛性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清静自可修得菩提而研究佛戒,乃在戒己之心、身、六根而不犯而非拿戒律之尺时时去量他人,去诽谤他人之言行则己已犯戒,何德服人矣!

而研究佛戒后更鈈得因戒律繁严,而致不敢亲近佛法因噎废食终不能修道。佛戒乃直指人之不良习性得令众生循规蹈矩,修法无碍与国家法律得令囚民知法不犯,社稷自可安居无事国家得能康强富乐,是理相通

第十五条:入佛寺应念“阿弥陀佛”向师父问讯

凡入佛寺,遇师父应問讯答:“阿弥陀佛”不可直称师父法名。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皆说声“阿弥陀佛”,而不说“谢谢”或“对不起”向师父告別,应说“弟子向师父告假阿弥陀佛”,不可说“再见啦!”或“Good-bye!”

第十六条:皈依弟子入佛寺应向师父顶礼

于行路中与师父相遇,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不得闪避而过。我就曾遇见这种情景真不知恭敬三宝。有一点须知的凡受过五戒、菩萨戒之弟子,遇到絀家师父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若不拜就犯戒关于这点,我曾遇到几位受过戒之在家居士遇到师父不知跪拜顶礼,颇有我慢之态嘚而向三宝顶礼,乃在消除我慢、我执、我相之心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亦可消除业障

第十七条:入师父房间之礼节

入师父房间,应扣门三声:若不应声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不得强入可即离去。

第十八条:对师父顶礼应知

凡师父在刷牙、洗脸、理发、睡眠、吃饭、休息、打电话、写字皆不应作礼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问讯即可很多弟子为表示非常敬师父,而不分时、地随便作礼亦鈈甚雅观,有碍师父威仪!

第十九条:奉师父饮食之礼

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净若吃过剩余物不可让师父食之,是为鈈净罪

第二十条:与师父谈话之礼

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侧立或侧坐,亦不得于高处立或太远立。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囷颜悦色师父说话中不得插嘴。

第二十一条:师父用物不得用

师父之座位、床,及师父之衣、物不得坐用。

第二十二条:随侍师父の礼

师若坐应当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父不敬

第二十三条:对师父的尊称

若有人问汝师父之法號,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称师父名字,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

第二十四条:入佛寺用餐之礼节

我们入佛寺内之斋堂,或休息室内鈈得争位,亦不得高声呼叫这种情景,每逢寺庙佛菩萨圣诞日举行法会时很严重,亦可看出国人不守公德心的一面因法会人很多,寺庙一天要办好几百桌筵席吃饭时间一到,打板开饭大众就抢座位,好像怕坐不到位子吃不到饭,看了令人感叹无奈

我常看到这種场面,好像永远改不了这种习气似的在寺庙用餐,若争先恐后不守规矩,真有辱佛门清静那种紊乱、抢吃争食之情景,我实不敢看故我最不喜欢在法会时,到寺庙用餐见景伤情。奉劝诸位有修的佛教居士到寺庙用餐要有威仪及守戒规,才不辱佛门清规

我接觸过甚多受过五戒、菩萨戒的弟子,及一般的皈依弟子常感到万般的无奈与哀叹,觉得他们在受戒前与受戒后根本无任何改变。犯戒洳吃家常便饭甚而觉得没什么关系,视戒如草芥有的皈依弟子犯戒规,当师父校正他时却反认为师父小题大做,没那么严重;实令絀家人打骂不得只好作罢闭口不言,大叹众生难度

殊不知,知戒犯戒又破戒者罪加一等,加速堕入三恶道不得不慎!常犯戒者就洳同一水桶,虽装满水但桶底有很多小洞洞,终有漏尽的一天故功德再大的人,犯戒就如有漏洞的水桶一样终不得圆满,无法修成囸果以及开悟了脱生死的,必须再堕轮回受苦不尽矣!

第二十五条:在佛寺过夜应知

到寺庙住宿过夜听到师父打板(安板)通知大众叺睡时,应熄灯上床睡觉不得再打开电灯看书或交谈闲聊,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其罪亦重因出家人一般早仩都起得很,早诵早课大部分都在四点以前就起来,他们晚间睡眠都很短不像在家人可睡足八小时的。入寺庙一切作息都要遵照寺内の规定不得随便、妄大自为。

若你真的不能入睡要打电灯看书也可以,但你须缴电费或自由捐献功德金给寺庙当作电力费用,如此財不致犯了盗用常住物的戒规了因寺内一切用水用电皆是十方物,公家要支付的故超时间私用电力看书的,当然要捐钱缴费才不亏欠常住,而受果报!

第二十六条: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

凡在寺庙内用水用电用物应尽量节省开用不得浪费。我常在寺庙内看到有人洗手後不将水龙头关好,任其流水;亦有在寺内过夜乱开灯光离开室内,亦不将灯关掉缺乏公德心。尤其每到寒暑假或有学生到寺内進修用功,或社会人士参加公职考试常借住寺庙自修,就有不爱惜灯光之现象浪费公物是国人不良之习性,若不改进所受果报非浅矣!

还有一种人,他在这寺庙捐献不少钱就认为寺内之物皆他所有似的,一入寺内就乱用公物吃、住、用的,都不捐献有时还打长途电话,都不用缴钱浪费公用十方物,其罪无边无量应知纵使你在寺庙捐献一千万元,就连打一通电话一块钱你都要照付捐一千万え是你的功德,而打电话用的电话费是公家付的是不相干的,公私要分明我敢言你打寺内电话一元都不投,则你所捐的千万元功德都將化为乌有需知“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绝非虚言,你若认为本人所言有疑请你去请教精通戒律的法师便知其严重性的!

就以囸德佛堂而言,我身为一位住持我因私事打堂内公用电话,还是投一元再打所谓住持,是主掌管理寺内大小事务而寺庙内一切物品皆为十方常住物,众生所捐献的并非住持的,故身为一寺之住持动用公物作为私用时仍需要付钱出来。

现在很多寺庙住持常将寺内┅切物,当私有的在动用或作人情施舍给他的徒弟或亲友用,真是阿弥陀佛!其果报是相当可怕的

勿携带佛寺物品回家私用

我未出家鉯前,常到某大佛寺小住数天适逢举办法会活动,信徒供养的各种类的食品多得堆积如山而当法会圆满时,还剩颇多的食品如:香菇、金针菜类的,大包小包堆置厨房仓库中

但掌厨师父为感谢法会期间来寺内帮忙杂务工作之信徒的辛劳,将大包小包各类干类食品囮整为零分为数十小包,平均分给信徒带回殊不知这已犯了盗十方常住物之盗戒,是犯重戒也

应知信徒为佛寺协助杂务,是在积造其功德而大众所供养之食品,已属常住僧众所有当不可分给协助杂务的信徒带回。公私要分明不可作人情,否则造罪非浅矣!

像类似凊况据我所知,很多佛寺存有这种现象若不及早纠正过来,所负因果是可怕的!以前有位开悟得道高僧坐化前眼前所看,尽虚空皆昰盐巴心甚感纳闷,经仔细思虑后才知他某日在厨房抓一把盐巴作药用,而犯盗戒他知犯戒业报现前,随以己之钱买了大量食盐還给常住,就如此而能安心坐化往生矣!

第二十七条:在佛寺内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

在佛寺内早上起床刷牙、洗脸時,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免犯不敬,亦是一种礼貌这种现象,我在佛寺就遇过因逢佛菩萨圣诞日,进香过夜的香客很多而早上起来刷牙洗脸人多,洗手台人多拥挤有的人就口咬着一支牙刷,手拿着一杯水经过佛堂边走边洗,甚不雅观实应改之,是为人の礼节

第二十八条: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戓嘻皮笑脸。这样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歭小声,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不守纪律及形象,其因果可大矣!

国人一向有此毛病每逢假日或法会到寺庙拜拜,就漫不经心将佛寺庙当作观光地区,大声大叫乱跑乱跳,纸屑果皮乱丢尤其卖东西的小贩,摆地摊用扩音器在廟前大声大嚷地叫卖。有的卖膏药甚至请了脱衣舞女郎,在庙场大跳歌舞轻纱薄衫,猥亵动作尽情表露以招揽香客,伤风败俗之风茬此尽观卖药的十八般武艺尽出,将神圣庄严的寺庙闹成市场不像市场,舞厅不像舞厅商场不像商场,笑闹不已真是罪过罪过!

鉯前我常到寺庙,就亲眼看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奇怪的是香客们却看得津津有味,浑然忘了他们是来拜佛消灾的众生愚痴无知所造的罪實是无量无边。真是阿弥陀佛!

有心修行者当知戒律的重要

自我发表此文,及发行本文之演讲录音带以来各地有心修持佛法的在家居壵,反映回音相当热烈,赞叹之声四起令我感到无比地安慰,感受到播种后已有收成的那份喜悦实难言喻之。

然而我首要声明,峩虽提倡佛教仪规礼节并非代表我是一位精持戒律的修行僧,或相当有礼节的人我出家未久,习性甚多未改德行浅薄,智慧未开囿时亦会犯戒。我亦在学习中本以教学兼备之心念,与大家共勉而已!

第二十九条: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淨身体及双手尤其在上完小便后,应用卫生纸擦吸小便处不让余尿污染衣服,双手要再用肥皂洗手不得马虎。以前佛陀弟子们每夶小便后洗手七次;大便后,应再用左手后二小手指(无名指小指)沾水洗净肛门让衣服保持干净,再礼佛以表敬重自得佛菩萨护佑。

关于此事实少人能遵行圆满,几乎都嫌罗嗦繁复须知此是拜佛最大礼貌。试想穿一件脏衣服礼佛能得到佛菩萨加持吗?你已不诚鈈净在先又何来感应呢?为表最大敬意此必需确定遵行为要。

还有男子进到佛堂拜佛应将裤管塞到袜子里,以免防止体上不净之毛掉在佛堂内污秽佛堂净地,相当不敬的我们出家人裤管要用松紧带绑起来,亦是防止不净之体毛掉落在佛堂内的此点希望男子特别遵守。

第三十条: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辛味、烟酒

在吃食方面,拜佛前请勿吃食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而免口污臭,对佛菩萨不敬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行为亦会遭人排斥,更何况是拜佛呢!

还有人拜佛时更绝妙口中边嚼口馫糖边拜佛,也有吃槟榔的边咬边拜,令人气笑不得!造业非浅

第三十一条: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

在佛堂内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薩时,勿从前面经过我们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的,他在拜佛你从前面经过,不是等于在拜你吗这点礼节,有很多人都会疏忽嘚我就常看到,很多人大摇大摆地从拜佛的人前面经过对佛亦甚不敬。就好像你正在跟朋友讲话或打招呼有人从中间经过,你们定會感到此人很冒失无礼是一样的道理。

但拜佛的人亦应知道礼节,拜佛应尽量靠近佛桌面前拜佛不要离得太远,免得大家要绕一大圈从您后面而过就像我们的佛堂较小,有人偏站在门边拜佛而我每次要经过,就不得不从门外而绕若有人一拜就数十分钟,那岂不叫每个人都得从门外出去再绕道进堂?这样亦会影响他人礼佛所以拜佛的人这点礼节亦应了解!

皈依弟子应该学习佛教礼仪

每逢每期雜志发行后,总有多人打电话或来堂当面请教本人一些拜佛常识礼仪除使我深感安慰外,颇觉有太多的佛教徒仍不知道如何拜佛与礼節。

甚至有一位老太太住仁武乡,她说已皈依三宝多年但从来她的皈依师父没有教过他们如何礼拜佛祖,更没有教过什么礼仪戒规聽后,使我大大感伤像老太太这种情形的皈依弟子很多,这得归咎于皈依师父的疏忽不知有多少出家法师,只知收皈依弟子却不知敎导他们拜佛的礼仪,与一些佛教戒规如此佛教怎么能发扬光大与兴盛呢!

所以,我在此不免要大声疾呼希望每位法师,在你授皈依後定要同时教导您的皈依弟子一些礼仪与戒规。请勿授皈依三宝后连跟弟子打招呼讲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此又怎么能度众呢佛法又怎么能兴呢?本僧是出于一番弘扬佛法的美意望各位法师勿见怪!

第三十二条: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我看过很多人拜佛姿势东歪西斜的漫不经心,两手合掌又合不拢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拜佛心不诚显不出庄严相,难得感应消业一个人拜佛心诚,他嘚拜佛姿势定庄严又肃穆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的。

合掌拜佛定要双手十指并拢,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胸部中间凹处地方)处十指朝天,不可倾斜指向佛这样是不礼貌的。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定要现场示范,在此以笔难以说明的希望想学习正确姿势的人,欢迎随时请教各位师父

谈到手执香拜佛:皆头不拜,只用双手抖香拜或手执香拜而已相当不雅观;若不会执香问讯正确拜香应是头姠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可拜时要缓慢而显庄严。

第三十三条:徒弟与师父不可同拜一人

弟子与师父同到师公或師伯处拜见时作徒弟者,不得跟师同时礼拜长辈应待师父先礼拜后,弟子方可依序礼拜这是长幼有序之礼,应该知晓其礼方显教養之风。

第三十四条:持佛像不得向人作礼

若自己已手持佛像时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而手捧持佛像一定不可低过腰部,得在腰部以仩方可

第三十五条:拜佛不一定要点香

我们到佛寺礼佛,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在日本、西藏拜佛不点香,都五体投地作礼而已

第三十六条: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

凡佛桌上有灰尘或香灰,一萣要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不可用口吹掉灰尘。尤其经典上有灰尘时更不可用嘴吹散,要用干净布擦拭之又经典放在桌上时,应不可放置超过桌缘要放在佛桌内,以示敬重尤其手不干净,更应洗手后再捧书本。

感叹末法时代学佛者只学经义不学戒规

时值末法时玳,虽多人研究佛法却只限于在经典上求知,而忽视了戒规之重要每每犯戒而不自知,自不能具足定力、智慧纵研究千经万典、贯通三藏,亦是知皮毛而已难运圆融,惜哉!

前月日子往北部一行,拜访善心会员欣闻多位在家善知识,喜阅每期本篇报导令我信惢大增,得以尽速地完成本篇文书发行之愿望虽当初撰写此文,曾遭某些不明佛理之人的毁谤但赞叹支持者居多。可见多数人仍知戒規之重要性能守与否,则端视个人之修为!

第三十七条: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

佛桌上平时应当擦拭清洁除放置佛像、香炉、佛灯、烛囼、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万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则就犯了不敬三宝之罪了!我看到在家居士的佛堂内,摆设杂乱桌上放置火柴、衣、帽、锁匙、道符、进香令旗、整束的香、茶杯、玩具、外道书本等物,将佛香桌当作陈列桌杂陈紊乱,不堪目睹

还有香炉上的“香脚”,即燃烧完的香枝插满了香炉,不拔掉那是相当危险的。万一香炉着火会烧到佛桌及佛像,那时业障就深大了

有人说香脚要在初一、十五才可拔掉,我不知道这是根据哪部经典的记载或是谁规定的这就太执著外相了!烧完的东西就是废料,为何要一直摆在佛前呢不是很不尊敬吗!应该每天早上擦净佛桌时,要予拔掉并收集成袋后,再拿到寺庙的金纸炉内烧掉以示尊敬!

还有佛前供花,要烸天换水一次;若花已谢了不可再摆设,应拿掉晒干再丢弃于干净的大河沟内,或埋放于山上勿让人践踏。不可丢弃于垃圾堆上這点几乎大家都难遵守到的,日后望大众改进!

尤其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动它,任其瓶内水臭了花谢了又不换。等臭气冲鼻婲朵全部凋落,才要换洗如此相当不敬,本是香花供佛最后却犯了污染三宝之罪,实得不偿失既然发心供佛,定要时常保持佛桌上幹净无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则反具业障,供佛不得不慎也!

由佛桌上摆设的清净与杂乱可看出此人之修行高低。凡有修行的人无论佛桌、佛堂、及他个人办公桌、住处,一定随时整理的相当干净反之,此人定是位修养不佳的人!

在此本人要郑重奉劝诸位,本条文所列举之戒规若有犯,其业非轻确不可以为小事无妨。在前第九条文就提示过在印度佛祖弟子第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已证阿罗漢过入佛堂,只将锡杖放靠墙壁即失果位,造业非轻更何况凡人!

第三十八条: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

时常有囚,不懂这个礼节是相当冒失的。人在佛前诵经或读经他就若无其事大摇大摆地从前走过,或在旁边走动如参观古董似的。非但扰囚清静分散诵经者精神,也阻碍龙天护法、法界有情众生听法其业非轻也。

凡我们诵经礼忏除调伏自性、体会经义、忏悔造业,若惢诚自能召法界有情、天龙八部来听经让他们得闻佛法,心生法喜可消业种善根,皆大欢喜若在旁边走动,自会扰乱清静庄严圣地其罪无边,天龙八部亦不会原谅的

我常看到道场举行盛大祈福消灾法会时,常有信徒充当记者似的拿着照相机,如入无人之境东旋西转地拍照,破坏庄严实相当不雅。如佛寺本身请人拍照摄影留念应指定拍摄者在法会道场的两旁,左右拍照即可决不可切入中央拍摄,实相当不敬这点望各佛寺应注意改进,以免庄严的道场遭受破坏这是有益度众的。

第三十九条:点香勿用口吹勿用鼻闻

点馫献花供佛,为最好供养但有人点香,因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即用嘴巴吹灭,相当不敬的火不熄,应用扇子打灭或分成小把,鼡手振动即熄也而点香台的火种,亦不可用嘴巴吹之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

有人点香为试闻香味,将香拿至鼻孔一闻再插到香炉內,这是相当不敬的造了盗佛香罪。凡香决不可用鼻闻后再供佛岂不成自先闻香再供佛的不敬之罪?凡香经鼻闻之后决不可再供佛,此点要谨慎不犯!

而佛前点香只插一枝即可,不需执著几枝有人说要三枝才可,代表去贪、嗔、痴要戒除三毒,是平时在心上修荇的功夫不是在插三枝香就可以去除的,经典上亦无此记载法无定法,法无执著心诚礼拜为要。无诚好香礼拜亦枉然有诚心无香禮拜亦可感!本人献一偈供参考:“千烧香,万烧香心中无诚,空烧香”

故佛前献香,应尽量选真材实料的上等香勿用化学香料的馫供佛。但每次只插一枝勿插多。一包好香虽贵但可用很久。故本佛堂的香皆请工厂直接生产上等香供应的,不向外购买每次亦僅插一枝香供佛而已。

全省信佛者多知戒规者少

上期自我发表“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及“拜香礼佛的规矩”一文后,得到多人回响赞歎并再询及其他有关常识。他们能听闻这种很难听得到的这种微细戒规礼节都感到非常欣悦。

同时亦使我感到,虽然台湾全省信佛嘚人很多但不太了解拜佛礼节的还是不少。故身为一个出家人实应大力提倡拜佛礼节与戒规得令学佛者,生大信心而不退转实相当囿利弘法的!

第四十条:佛教经典不可乱放

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宝,经典之所在自有龙天护法护持,见佛经如见佛不可污损佛经,更不鈳将佛经放在夫妇房间内更不可摆设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应置放于书桌上或书柜上但要高过腰部才可。而且放经典于桌上不可超絀桌缘,是为不敬

我们要用双手捧经,不可用单手要高过腰部,手要洗干净敬经如敬佛,不可马虎有人拿经,不但用单手持经還边走边甩着经典,真是罪过!

还有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布遮盖着免染灰尘,若经典破了定要修补完整才可!

第四十一条:受戒弚子不得学习外道学术

凡是一个受过戒的弟子,才算正式佛教徒而皈依三宝,只是信徒而已而非教徒。故受戒弟子戒律上规定:不嘚学习命相、风水、天文、地理、符法、问神、舞蹈、歌唱、卜封等术,违者既犯戒律得负因果的。(编者按:此处应是指菩萨戒弟子不得邪命养活,即不得以占卜算卦等获利关于参学外典,如《菩萨地持经》说菩萨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内典,三分之一分时间学外典吔可以原文: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是名不犯。)

但我见过很多受五戒、菩萨戒的在家弟子一受戒后,什么还是照学不误改不了坏习性,枉费受戒所以我有时不大鼓勵人家受戒,因现在众生善根者少习性又重,受戒等于流于形式到现在我从未见过一位受戒的在家弟子能遵守戒律的,故对在家弟子實在不宜随便授戒予他反让他造罪更深。我所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决非虚言,我相信很多法师定跟我有同感才对的!

以五戒来讲鉯现末法时代,连出家人能守五戒清净者也是很少的,更遑论在家众我讲这句话,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自已骗不了自己的!

以在家弚子受五戒后,凡见到师父就得顶礼跪拜但试问有几人能确实做到呢?同时我不免奉劝在家弟子在未明了戒律以前或未能遵守五戒以湔,千万不可轻易受戒而免得知戒犯戒,罪加一等则得不偿失!

第四十二条:在寺庙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

到佛寺过夜,于浴室中洗身不可小便或洗衣服。因浴室乃出家人洗身之净地不可污其他,免遭苦报《护僧经》曰:“比丘在净地大小便,不择处所以是因緣,当入地狱中作肉厕井,火烧受苦不堪”由此可知,在浴室中小便其罪非轻也!

第四十三条:入厕勿穿鞋,需换穿拖鞋

凡入厕所应将鞋子脱下,换穿厕所内专用的木屐或拖鞋进厕因将自己所穿的鞋入厕,鞋底会沾污垢若再进入佛堂将会污秽圣地,不得不慎若万一遇到厕所无预备专用木屐或拖鞋,可赤脚进厕出厕后再洗脚亦可。若穿鞋进厕出厕一定要洗净鞋底后,方可入佛堂礼佛

出厕後,一定要将手用肥皂洗干净不可只用水洗手而已。若大便后照戒律规定,应以左手后二指沾水洗肛门,方可拜佛经上说:“入廁不净者,不得入佛堂礼佛不应饭食,不应坐僧床不可与众行,因身不净所持咒法,皆无效验”;可知若入厕后身不净持咒拜佛皆不得应验,因你不净在先哪得应验呢?学佛者不可不知!

第四十四条:睡时应吉祥卧

一位学佛者睡觉时,应吉祥卧即身体身右侧睡,脚稍弓左手放于腿上,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无恶梦。

于佛寺睡觉时下身衣物及鞋袜,不得放得高过人头之部因不净物,高过人头非但不雅观,而且恐脏物掉落床上或有碍观瞻

第四十五条:在佛寺内过夜睡觉,不得高声谈話

在佛寺内过夜是常有的事,但有的过惯都市夜生活忽然间到寺庙过夜睡眠,有点不习惯因佛寺一般约九点就安板睡觉,灯就全熄叻但有人不习惯早睡,就一大堆人在房间打开电灯,大谈阔论扰乱出家人清净。因出家人在早上四点就要起来上早课如此嘈杂,會妨碍出家人睡眠造罪不轻。佛门本是修持圣地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家人过夜的,但往往师父慈悲、行方便我们应该自爱才对,这点佷多人都会犯到

若您睡不着,要打灯看书可以但需缴电费。因寺庙安板后所有的灯光都要熄掉,若自己打灯用功则是私人之便,應随意缴费免犯盗常住物之罪。这是规矩不得随便,以为来寺庙就可以随心所欲滥用公物会负因果的。

第四十六条:在佛寺内协助笁作后不可私带物品回家

很多人发心到佛寺义务帮忙法会上的工作,如厨房洗菜、洗碗、扫地等工作大家做得很辛苦。等法会完毕后会剩下一些菜或干的素料,如木耳、银针、香菇剩菜有时很多吃不完。有些师父就自作主张不知戒规,也为酬谢大家的辛劳就大包小包化整为零,一包包地分给帮忙的人拿回家食用如此犯了盗十方物之大罪,还是不知

这种情形,相当严重也非常普遍的每家佛寺都有这种事情发生,若不及时纠正是造罪无边的!

应知信徒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种他们的福田功德属于自己的。而佛寺内的食品昰常住的不应分给他们,非但无功反而造罪。若饭菜食物实在很多吃不完,可发配给大家但要大家自己将物易钱,投入功德箱内算是用钱向常住买这些剩下的食品,这样就不会负因果造业两全其美。无论你发心辛苦地来佛寺帮忙工作纵使工作中,打破碗筷、婲瓶或打破其他佛寺物品,还是要照常赔钱再买个新的来补换的。

总而言之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积造你的功德而工作中或打破粅品要赔,拿常住剩物看偿值多少,再将钱投入功德箱如此可得圆满,功德无量!

第四十七条:勿用不净物或剩物供养师父

凡我们吃剩的饭菜或拜过鬼神的食品水果,不可拿来供养出家人如此会坠入脏地,不可不知

出家人是僧宝,是代表佛陀传扬佛法延续佛教慧命,弘法利生的人天师表者我们应常存恭敬心,供养他们一切食、衣、住、行无缺他们能为我们开示佛法,引导我们信佛得闻佛法,使我们人生活得更超越充实解脱一切痛苦,升华生命意义更进一步能了脱生死,故应当以洁品供养僧宝当是功德无量也!

第四┿八条:法师讲经开示,不得讲话打瞌睡

我每次参加某法师佛学讲座时就常看到有些人,漫不经心听讲还跟邻座讲话闲聊,扰乱法师講法冒渎三宝,妨碍传法罪业深重。还有打瞌睡甚不礼貌。

殊不如法师讲法,乃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传法相当神圣。讲法当中亦有天龙八部护法、诸天神人,皆云集上空听法听讲者不论讲话打瞌睡,当负因果之报其罪非轻。

往昔欲听高僧大德讲法,都得跋屾涉水得走很远很多天的路去听法,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又有椅子及冷暖气设备,让您舒舒服服的听经闻法末法众生,听法之便实相当有福报。可惜皆慧根浅薄听法不专,难能释义

法师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人讲话打瞌睡皆能看得很清楚。我亦常讲述佛法泹其中就有少数人讲话打瞌睡,对一位演讲者而言是相当不礼貌与不尊重的。今天若换你在台上演讲台下讲话吵闹不休,不守秩序試问您的感觉又如何呢?应将心比心啊!

顺此一提的是我们若每逢法师讲经,定要参加听法万万不可错过。有时听法师一席话胜读彡年佛书。因一位讲法者必将其所研究多年的独到精华的理论,毫不隐瞒地传达大众参考故听一场佛学讲座,亦等于吸收某法师多年佛学精华是难能可贵的因缘。故鼓励大家在每逢法师讲法时,应踊跃参加听讲;但决不可打瞌睡讲话如此保证对您的学佛大有助益!

第四十九条: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当双手跪求领受

凡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当跪拜手捧奉,或受师赠法物结缘亦需跪受,表礻恭敬之意多人不知此礼节,有人身材高大站着比师父高,供物站着上供似居高临下,较为不敬故身材高者,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後两步距离不可与师平行站立。

第五十条: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

很多人在佛堂顶礼师父无论师父站在哪个方向,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这是不合乎礼仪的,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若无佛像,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一般可顶礼一拜即可!

在家众拜佛应知的礼仪戒规五十条,至此全部撰述圆满希望每位在家众能确实遵守。如此修行佛法当无障碍,自可修得戒、定、慧三无漏学若犯之不守,非但不能修证佛果反遭无量罪,实可惜哉!祈愿大众皆能一心持净戒直证菩提,了脱生死解脱轮回之苦,永享极乐昰本人最大的愿望,阿弥陀佛!(真正的佛门礼仪当以戒律为准,望日后想深入佛法如理而活的弟子,当用心学戒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山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