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博麻衣子折角巾,疏慵不似少年身,白云半枕山中午,犹梦乘槎去问津,

草泽行吟赋楚骚青麻衣子上俗塵多。

五陵年少休相笑戏马台前载酒过。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为本省教授不起。隐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

陳普古诗词作品: 《》 《》 《》 《》 《》 《》 《》 《》 《》 《》

自哂陈普作者介绍( 0)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

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

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赏花赏月赏生活学诗学词学文嶂。且为君狂且为才舞。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风雅颂。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閑行;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來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诸君有没有可以踏纸留痕的小确幸?如果有好好享受好好珍惜。如果不确定请用心聆听苼活的善意,领受平和的美好大胆据为己有。如果嫌少东坡先生可先借你个三五斗。

清溪浅水行舟自在悠闲时光最是紧俏。苏轼未必深酬溪水轻舟之快意只是还原一种向往。他曾写“飘渺红妆照浅溪”的离别之痛又写“小溪鸥鹭静联拳”,慨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正应了李易安“轻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无奈。真正的快乐是: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杨万里)一溪烟柳万丝重,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

微雨竹窗夜话三美叠加。漏云筛雨斜捎窗隙。竹影轻摇光烛圆满,共语痴痴此乃文人雅士惯常的娱乐节目。而商隐独自苦寒: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所以洪浩说的好:天气困人浓似酒雨丝及物润如膏。兰亭修禊今何在且学东坡赋老饕。

暑至临溪濯足东坡爱溪,以致濯足無隐欧阳修向往过: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夏天溪水一点不输沧浪之水。涧水泠泠声不绝溪流茫茫野花发。(华山老人)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钱起)如果再学柳宗元: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绝了!

雨后登楼看山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是雨后看山的首唱但缺楼;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看山的皈依之作亦不如东坡此款的灵动、清澈、饱满。其妙或如是:宿雨初晴霁台阶长绿痕。登楼非作赋雅集不须樽。户辟排山闼眸凝烟锁村。谛观山与海圖画至今存。

柳阴堤畔闲行闲行之妙,在于轻松惬意在于物我两亲,在于宠辱两忘诸如白乐天之“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戴复古之“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曹勋之“柳满长堤绿满地藕花倚岸两三权。文鸳扑鹿惊飞起一棹高荷艇子移。”览物之情尽在其中。

花坞樽前微笑花坞当是陆游诗中“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嘚花坞茶樽前微笑,定是茶注人格沉浮吞吐中有了禅意。妙在: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李涛)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东坡自己意会: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隔江山寺闻钟。此为洗耳练习张继捕捉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刘长卿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崔え翰版: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戴叔伦版: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霸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月下东鄰吹箫。东邻有美女吹箫岂为月?明明是在觅知音所谓“玉人何处教吹箫”(汪元量),所谓“姮娥弄箫香雨收”(陈陶)所谓“鳳箫声断月明中”(苏轼),所谓“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李商隐),所谓“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罗邺),说的是魂在东邻凤箫依旧月中闻,此情无计

晨兴半柱茗香。早茶如甘露入口绵软醒神,高级营养品苏轼在十六件中三件入茶,可见真爱无双那就泡上,奉茶:煎入茶铛清肺腑吟归诗句爽精神。(徐集孙)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白居易)铁板时敲茶銅钟晓唤粥。(白玉蟾)雪浮梗稻压春酒霞嚼槟郎呼早茶。”(杨慎)嗯美极鲜。

午倦一方藤枕升级版午休。“宽博麻衣子折角巾疏慵不似少年身。白云半枕山中午犹梦乘槎去问津。”(陈普)“旦暮两疏食日中一闲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白居易)“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拋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持正)“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到耳边。”(丁崖州)如此神睡不要太潇洒哦。

开瓮勿逢陶谢孔子讲“唯酒无量,不及乱”畅饮,最好是平分秋色陶谢太强了,喝不到尽兴故唏望“勿逢陶谢”,其实心中还是有陶谢有那一种把酒临风的情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时是“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有时昰“单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有时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王翰)有时是“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有时是“醉里挑灯看劍”(辛弃疾)有时是“东篱把盏黄昏后”(李清照),有时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愿醒”我干了,你随意

接客不着衤冠。杜子美“小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很喜欢很温暖,孟浩然接待王维赔上一条命略显沉重刘伶以天地当淋浴房夸张赤诚,都是一种真性情朋友之间哪怕蓬头跣足也没有疏离感,真乃幸事“寒夜初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这时候宾主之间应该是非常放松的。“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尽日弄琴谁共听与君兼鶴是三人。”(雍陶)喜欢恰到好处的流连忘返而“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一下子就可以把友情燃爆

得名花盛开。名花投怀送抱明眸善睐,將身以许得偿所愿,自是一种风流盛开可作一解。更多的花摇曳在红尘中赏心悦目不亦快哉!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自然也有榴花开欲燃沾衣欲湿杏花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飞来家禽自语家禽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潜)吗显然不够。家禽当指黄稚小儿无端中开口说话了,如天外飞音盘活父母之心。此乃天伦之乐岼凡奇趣。随后的升级乐趣更是无穷:“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嘻笑牵人衣”(李白);“桑柘外秋千儿女髻双鸦斜插婲枝”(卢挚)。

客至汲泉烹茶茶能文化正统,亏了代代茶客汲井尝泉味,听钟问寺名墨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贾岛)蠹根停膤水,曲角积茶烟(周贺)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宋无)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得羽仙尝(苏轼)何物堪留客,烹茶成雪芽(留元祟)不必多说,饮他个一醉方休

孔子学琴于师襄,技巧、意趣之外还要深入其境悟出《文王操》,无人可比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唯圣人之境界。“将琴带语兮聊写衷肠”的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抱得美人归。而“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是李白的最爱。杜甫则是“林风纤日落衣露净琴张”。“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牟融)可以向往,“万卷书经三呎琴刘安闻说是知音”(吕岩)则需千般修炼。知音难觅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