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城西村1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有哪些

市海洋与渔业局班子再赴城西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
当前位置: >
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动态
字体大小:&&
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
市海洋与渔业局班子再赴城西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6月6日,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昭勇带领局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再次到定点挂钩的南澳县后宅镇城西村进行精准扶贫实地调研。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商联、粤东航道局自2016年5月起挂钩帮扶南澳县城西村。城西村地处南澳岛,纯渔业村,辖五个村民小组,面积1.67平方公里,总户数550户、总人口2051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共101人。开展精准扶贫一年来,在局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工作队围绕户的精准帮扶、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块内容,扎实推进城西村精准扶贫工作。累计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76.3万元。启动精品紫菜养殖、滨海旅游等集体建设项目,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贫困户住房安全、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对有劳力贫困户的增产增收进行重点帮扶。渔政支队、计划财务科、海域与海岛管理科、渔业与远洋捕捞科、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等部门开展精准的产业扶贫,通过拔专款、出实招、扶真贫力求见成效。
周昭勇一行到村后,与南澳县政府、驻村工作队及村委召开了研讨会,详细了解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存在的困难。当了解到村民仍然主要依靠渔业生产,且生产方式较分散和粗放,生产效率不高,村民一部分外出打工,因家庭情况不同,干部群众的想法和需求各不一样等情况后,周昭勇要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突出“三个到位”即认识要到位、工作要到位、协调要到位。一要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的沟通协调,尽快推进渔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二要从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区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三要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持发展海岛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精品紫菜培育和推广引导就业;四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完善村级组织议事规则,工作队要指导村级组织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全部脱贫目标。
研讨会后,调研组一行分七个组走访了各自结对帮扶的对象户,与帮扶对象拉家常,面对面倾听贫困村民的所思、所忧、所盼,了解他们的家庭人口、从业、收入、住房、子女教育等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脱贫的有效途径,倾听他们心中的期盼,并一一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党员干部们从扶贫工作的现实和群众的祈盼中增强了责任感。
南澳县常务副县长黄海生参加了研讨会,并针对城西村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翁盛深、王清、纪检组长梁森、副调研员谢大平、渔政支队支队长麦贤仕、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雄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相关附件:建档立卡时贫困户属性有哪些?哪些贫困人口不应享受扶贫开发政策?
          
                    
                  
                                            
               
当前位置 >>
建档立卡时贫困户属性有哪些?哪些贫困人口不应享受扶贫开发政策?
发布时间:[] 责任编辑:中共梅州市委农办(市扶贫开发局) 浏览次数:1399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最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类型分类,将原指标体系的扶贫户调整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划入低保贫困户,调整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为三类: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列入扶贫开发对象,无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社会保障政策解决。
(来源:广东省扶贫信息网)
相对贫困户认定标准、核查方法、程序关于印发自治州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博尔塔拉政府网
& | && | &
当前位置:
>>>>>>>>正文
关于印发自治州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 18:36&&
&&&&&&&&&&&&&&&&&&&&&&
&&&&&&&&&&&&&
关于印发自治州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现将《自治州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自治州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求,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好自治州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确保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推动六个精准落到实处,根据自治区《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的方案〉的通知》(新扶贫领字〔〕号)精神,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责任在县、重点在乡、关键在村”的组织责任体制,深入总结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普查、精查、督查、专查”工作经验,立足建档立卡“回头看”“挤水分”阶段性工作成果,始终瞄准农村贫困人口,坚持群众广泛参与,严格执行扶贫标准、扶贫对象识别规定和程序,查漏补缺、精准核查,深入细致地对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农村“特殊”人员家庭、档外遗漏贫困人口、返贫人口和自然增减贫困人口再次进行摸底调查、贫困识别,将以上人口全部纳入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奠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实工作基础。
二、基本原则
㈠ 依规识别,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关于印发自治区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扶贫领字﹝﹞号)、《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贫困识别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扶贫领字﹝﹞号)和《关于对农村人口精准识别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紧急通知》(新扶贫领传﹝﹞号)的识别标准、方法、程序、步骤,开展调查工作。
㈡ 分级负责,群众参与。坚持“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分级负责,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工作力量、明确职责任务,加快推进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村警务室要组织群众参与本村贫困人口摸底、识别、评议和确认全过程,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贫困识别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㈢ 精准识别,精准管理。严格按照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要求,逐项逐条核实扶贫对象的信息,确保不留“死角”。坚持问题导向,对在建档立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排查,坚决杜绝不准、不实、不严等问题的发生。全面实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化动态管理,细化规范识别程序、方法和要求,确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及时到位、精准无误。
三、调查对象
调查扶贫对象主要包括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农村“特殊”人员家庭(农村重点人员家庭和违反计划生育家庭)、档外遗漏贫困人口、返贫人口和自然增减贫困人口等五类调查对象。
㈠ 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年月日前,全州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的贫困识别,包括整户和已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户籍新落户家庭成员的识别。
㈡ 农村“特殊”人员家庭。年月日前,因家庭成员涉暴恐犯罪、涉暴恐伏法、被教育转化、有失踪失联人员以及违反计划生育等原因,未纳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调查范围的“特殊”人员家庭的贫困识别。
㈢ 档外遗漏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以来,符合扶贫标准未纳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范围的农村人口的贫困识别,包括整户识别和已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遗漏的家庭成员的识别。
㈣ 返贫人口。开展年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时,、年脱贫户中,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人均收入低于当年扶贫标准、一项或多项“两不愁三保障”指标未解决的返贫人口。
㈤ 自然增减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年自然增减贫困人口。
四、识别标准
以“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实现情况和年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元(现价)为标准,逐户逐人开展识别。
五、识别步骤
㈠ 调查摸底(月日月日)。各县市组织力量开展五类调查对象专项调查,摸清底数,核实情况。
㈡ 贫困识别(月日月日)。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对五类调查对象开展贫困识别。其中,农村人口中整户识别的农村无户籍新落户家庭、农村“特殊”人员家庭和档外遗漏贫困家庭,要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村审查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市复审公告”程序依规识别,如实填写《贫困户登记表》,逐户建立纸质档案;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户籍新落户家庭成员、遗漏家庭成员,直接进行识别,逐人完善纸质档案,更新贫困户纸质档案信息。
㈢ 县市上报(月日月日)。各县市对五类调查对象贫困人口规模需经调查人员、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县市党委书记逐级签字盖章后报州扶贫办。
㈣ 自治州核查(月日月日)。自治州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市五类调查对象识别工作进行核查,形成自治州五类调查对象贫困人口规模,经自治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盖章后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㈠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要认真落实“责任在县、重点在乡、关键在村”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村两级特别是村级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标准流程、进度安排等。各县市党委、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识别程序开展摸底调查和贫困识别工作,农办、政法、公安、卫计、扶贫、住建、民政、人社、残联和统计等部门要主动支持配合做好调查工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要统筹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村警等各方面力量逐户核实、逐人筛查。
㈡ 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各县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不得降低或提高标准,不得增加或删减流程,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一个不错;要注重群众参与,做到透明公开、合规合据,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要注重政策宣传和群众沟通,有序开展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㈢ 按时开展信息录入。各县市要按照既定标准和流程先行开展贫困人口纸质档案(台账)建档工作,并注意留存识别工作中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根据自治区统一部署待自治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作出具体安排后,再进行后期的五类调查对象信息录入工作。
㈣ 严肃监督问责追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精准组织、狠抓落实。各县市要强化对识别管理工作重要性、严肃性的认识,坚决防止优亲厚友、“人情识别”、漏报虚报。自治州将适时启动专项督查和问题巡查,对识别不力、信息不全、退出不准的进行全州通报并严肃追责。
㈤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五类调查对象进行建档立卡,是自治区、自治州就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提出的工作新要求。各县市要把五类调查对象精准识别及后续动态管理作为常态性工作常抓不懈、持久推进,及时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进来,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附件:自治州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贫困识别规模统计表
自治州农村“特殊”人员家庭贫困识别规模统计表
自治州农村档外遗漏贫困人口规模统计表
自治州农村返贫人口规模统计表
自治州农村自然增减贫困人口规模统计表
自治州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贫困识别规模统计表&县市:&&&&&&&&&&&&&&&&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序号县市农村无户籍新落户人口规模备注 户人贫困识别人口规模 整户识别规模已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户籍新落户家庭成员识别规模 户人人 &                                                               &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
&自治州农村“特殊”人员家庭贫困识别规模统计表
县市: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符合扶贫标准未纳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范围的“特殊”人员家庭规模
违法生育和“特殊”人员家庭交叉的人口规模
因违法生育未纳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范围农村人口规模
&因“特殊”人员家庭未纳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范围农村人口规模
因其他特殊原因未纳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范围农村人口规模
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自治州农村档外遗漏贫困人口规模统计表&&
县市:&&&&&&&&&&&&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农村遗漏贫困人口规模
整户识别规模
已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遗漏家庭成员规模
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自治州返贫人口规模统计表
县市:&&&&&&&&&&&&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自治州自然增减贫困人口规模统计表
县市:&&&&&&&&&&&&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自然增加贫困人口
自然减少贫困人口
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欢迎来到宁武县政府官方网站!
宁武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
&&(点击: )
一、实施对象:全县范围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目标任务: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报销比例上予以适当提高,提升参合患者实际受益水平,减轻贫困户的家庭负担。
三、具体内容
1、从日起,全县参合农民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
2、建档立卡贫困户孕产妇在县域内正常住院分娩实行免费,包括降消补贴及新农合定额补偿,最高支付单病种限额范围内费用。
3、建档立卡贫困户35种慢性病病种报销比例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达到75%。
4、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患者报销比例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乡镇卫生院只收起付线,可补偿费用按100%报销,县外住院的患者起付线减半。
5、免费对全县新生儿两病(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进行筛查,建档立卡贫困户错过缴费期新生儿随父母绑定参合。
6、将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大疾病病种,住院报销提高到70%,重性精神病门诊补偿比例由65%提高到75%。
7、扩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在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的基础上,把残疾人康复综合评定的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8、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24种大病实行单病种付费,新农合补偿比例为70%。
9、经乡、村两级认定,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顶梁柱”(25周岁—45周岁),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医院住院后,由本人提出申请,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加注意见,补偿比例再提高5%。
&&&&&&&&&&&&&&&&&&&&&&&&&&&&&&&&&&&&&&&&&&&&&&&&网络编辑:曹彦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