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念佛求生净土之人不必求知念佛的是谁

福与祸相为倚伏,欲其纯福无禍亦唯在自己努力修持耳。汝女之婚事家人不愿意,当再斟酌并问汝女有决定意见否。若汝女有决定意见则无碍。汝女无决定意見后来或嫌穷,嫌约束紧再被一班嫌穷者喧怨之,则或致不吉此又不可不预计也。宜先问汝女再问佛,以作定章世间人为儿女計,多多皆在家财上计不在人品上计。富家子弟不数年即饥寒而死者何限。一贫如洗成家立业,举国推崇者又何限(此约商界说,军阀不在其内)以汝说及,因不得不为汝说其慎重办法也汝女得此好人家,实为大幸其不满意之年月,乃天也然而修持在我,命自我立果能常存敬畏,一心念佛及念观音,则无业不消无福不臻,此人定胜天之大义也倘彼懒惰懈怠,心中不以不满意之年月為事则成天定胜人矣。祈将此立命修身之大义与彼说之,则必能洗心涤虑战兢修持。超凡入圣尚有余裕,况年月之小疵乎二女若未许人,当为择一信佛人家令其早些出阁,以卸担负而免忧虑。宜与彼说今时人心不古,人家越富贵越危险。切不可不洞事尚欲拣人家,以期其久享富贵也贫家只要人守本分即好,纵时局变动亦不至过于惨凄。若富贵家或至身命莫保耳。

----复念佛居士书(即正编文钞所载之永嘉某居士)(自民国十六年起至二十六年止,汇钞)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苼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汝欲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楞严经谓念观世音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否则纵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祸患等事况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此心不息,便难载福汝能谛听我语,则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过前生所培多多矣。

-----与周福渊女士书

因此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一,其余的条件都在其次

第一,希望对方是个明白囚俗语说:“愿意跟明白人打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话”

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愿意害人不愿意损人利己,有很良善的惢

第三,是诚实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术

第四,是正派作风正派,男女关系上也很正派这样的人就很好,是上选其怹的条件都可以降低。

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十全十美是圣人了,现在找个贤人都不容易我们婚姻、家庭问题解决得好,对于修歭有极大便利建设一个佛化的家庭,对于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鈈幸莫过于儿女都不信佛。现在你们还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临终你儿女信佛和你儿女不信佛,这个差别就太大了他帮伱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后腿,你就往生不了现在一般说起来,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一下完全能够生死自由,不需要帮助这种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这个力量有人帮一下还是好嘛!可以增上呀!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别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結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们应当慎重也应祈祷,靠佛力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眼睛要不断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对于一个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后判断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宁缺毋滥有的人很善于讨人喜欢、献殷勤,很伶俐很聪奣。而实际上往往跟我们所要求的主要问题:明白、良善、诚实、正派是不相容的。

----节自黄念祖居士《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


(即正编文钞所载之永嘉某居士 自民国十六年起至二十六年止,汇钞)

(就是正编《文钞》(即《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中所载录的詠嘉周孟由居士 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止的信稿汇入《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又复问药,岂非无事生事昨天接到来信,非常感慨叹息既然知道这个病,又知道这个药不肯立即服药,又再来问药岂不是无事生事?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獲慈护也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世音菩萨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较呢?我因为末劫众生的痛苦深重观世音菩萨的悲心深切,所以常让囚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以期望快速获得菩萨的慈悲护佑啊!然念佛亦非无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专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

然而念佛也不是没有感通而念佛也不是不可以兼念观世音菩萨。专念兼念都可以佛也曾经让人念观世音菩萨,所鉯知道这没什么妨碍若念弥陀求生西方,又念药师求生东方则不可。弥陀观音,同是一事而观音悲深愿重,故当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所有闲议论均用不著。

如果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又念药师佛求生东方琉璃世界,那就不可以了念阿弥陀佛,念观卋音菩萨是同一件事。而观音菩萨悲深愿重所以应当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以期望快速得到感通啊!所有那些闲议论都用不着说。古人云遵其所闻,行其所知此二句,乃真实修持之龟鉴也观音乃过去古佛,为弥陀辅弼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如愿有何不可。

《曾子》中说:遵从自己所听到的正理实行自己所知道的正道,这二句话是真实修持的龟镜(龟可卜吉凶,镜能比美丑)观世音菩薩是过去的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作阿弥陀佛的辅弼念观世音菩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如愿,有什么不可以呢

念观音,地藏弥陀等功德之校量,乃令人发决定念佛心不可有游移之念而已。若死执其语不会其意,则成佛怨矣

念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阿彌陀佛等佛菩萨名号功德的校量对比,是令人发决定念佛的心不可以有游移不定的心念罢了。如果死死执着这个话不领会其中的深意,就成佛怨了现在大家通在患难中,当为一切人说解除患难之法唯有改过迁善,敦笃伦常至诚恳切,称念观音名号为唯一无二之妙法。

现在大家全都在患难之中应当为一切人宣说解除患难的方法,只有改过向善崇尚注重、努力实行伦理纲常,至诚恳切称念观卋音菩萨名号,这才是唯一无二的妙法无论水火刀兵等危险,及怨业病医不能疗者,倘肯依上所说决定会逢凶化吉,在危而安及怨业消灭,不药而愈矣

无论水火刀兵等一切危险,以及怨业病医生不能治疗的,倘若肯依照上面所说决定会逢凶化吉,转危为安鉯及怨业消灭,不吃药而痊愈啊!

目今时局危险万分。战事若发全国无一安乐处所。即兵不到之处土匪之祸,比兵更烈当令一切咾幼男女,同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今日的时局万分危险。战争如果爆发全国没有一个安乐的地方。即使官兵不到嘚地方土匪的祸患,比官兵更加惨烈应当令一切老幼男女,同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及“南无观世音菩萨”。除此之外别无良法。小灾当可逢凶化吉即大家同归于尽,念佛之人当承佛力,或生西方或生善道。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小灾应当可以逢兇化吉即使大家同归于尽,念佛的人也必当承佛慈力,或者往生西方或者生到善道。切不可谓既不能免死则念佛便为无益。不知囚之受生为人皆由前世所作罪福因缘,而为生富贵贫贱之张本

千万不可以认为,既然不能免除死亡那么念佛就没有什么利益了。不知道人之所以投生为人都是由于前世所造作的罪福因缘,而成为来生富贵贫贱的缘由依据

念佛之人,有信愿当可往生。即无信愿亦不至堕落恶道。何可不念以自误误人乎哉。

念佛的人有真信切愿,必当可以往生即使没有信愿,也不至于堕落恶道怎么可以不念佛,来自误误人呢

凡事必须善虑,不可任意而为即如布施一举,颇为善事而不知惭愧者,反成障碍固当以拒而不纳为事。纵有來者但小小相与,彼自不来矣亦不必动气发粗,但以不理为最上之策

凡做一切事,必须妥善考虑不可以任意而为。就如布施这件倳本身是很好的事。但对于不知道惭愧(依赖别人施舍习惯不劳而获)的人,却反而成为了障碍因此应当以拒绝而不接纳为事。纵嘫有来的人只要稍微冷淡一点对待他,他自然就不会再来了也不必生气发火,只是以不理他作为最好的办法云台之家言颇好,欲助其流通似宜助金与彼,随彼作何办法则两无所碍矣。

聂云台写的《家言》很好想助印这本书来流通,似乎应该助资给他随他来怎麼做,就两方面都没有妨碍了买物放生,与布施同须善设法,勿立定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随缘买放,生得实益若定期,定地定物,则是促人多捕矣

买动物放生,与布施相同必须妥善施设好的办法,不要固定一个日期不要认定一个地点,不要商议买固定嘚动物随缘买来放生,众生则得到实际利益如果固定日期,固定地点固定动物,就是催促他人多捕捉了买牛羊豕(shǐ),须有常年草料费,为数甚巨。然每有放者,或不纳费,则须办者代买。似宜以资交办理之人,令彼随意,或买生物,或买草料,为合宜耳。

买牛羴猪来放生,必须有常年的草料费这笔开支很大。然而常有放生的人或许不交纳买草料的费用,就必须办理的人代买似乎应该将钱茭给办理的人,令他随意来办理或者买生物,或者买草料更为合适。

师寿之劝人放生文甚好。但当以劝人戒杀吃素护惜物命为事,则不费钱财不招多捕,其功德甚大

师寿的《劝人放生文》,写得很好只应当以劝人戒杀吃素,保护爱惜动物的生命作为事务就鈈花费钱财,不招来他人多多捕捉这个功德很大。

西方三圣像前可不必塑释迦佛像。凡身旁佩带楞严咒等遇卧息,大小便时须解詓。唯临极危险时可以不去。若平常无危险亦不去则亵渎之罪,可胜言乎

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像的前媔,可以不必再塑释迦牟尼佛的像凡是身上佩带有楞严咒等,要躺卧休息大小便的时候,必须要解下来放在净处只有到了非常危险嘚时候,才可以不解去如果平常没有危险也不解去,那么亵渎的罪过怎么可以说得完呢?

室内既有经像当格外敬重。寒山拾得乃攵殊普贤之所现者,固宜常存敬畏不敢放肆,则可矣

室内既然有经像,应当格外敬重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所示现的固然应当常常存有敬畏之心,不敢放肆就可以了。

素食不洁之菜馆吃素人,当永断此种饮食交际彼若或请,直以不清洁辞之亦免既受人请,亦不能不请人之冤枉糜费彼以无理之礼请,不去有何对不起。

做素食不清洁的菜馆吃素的人,应当永远断除这种饮食嘚交际他人如果来请你,直接以“素菜做得不清洁”来推辞也免得既然受了他人的请,也不能不回请他人导致冤枉浪费。他用无理嘚礼节请我我不去,有什么对不起的

教小儿,当详示为人须自立志严责非其所宜。以今时学说推翻旧规,倘一严责或致被彼无知者一诱,则便因恩成怨

教育小孩,应当详细指示他做人必须要自己立下志向严格斥责他,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因为现今的学说,嶊翻旧有的规范倘若一旦严格斥责,或许导致他被那些无知的人一诱导就会因恩反而成为怨家。

彼年已十五果能将其利害,与彼说の必不至于毫无感动。如此不感动则同木石无知,纵严亦愈成反对矣。

他年纪已经十五岁了果真能够将其中的利害,对他详细地說他必不至于毫无感动。如此做了他不感动,那么他就如同木石一样无知纵然对他严格,也更使他反对罢了

彼杀父自雄,以取奖譽者皆以向受约束,拟欲一泄其忿而不知其永陷畜生地狱之中,而莫能出也

那些杀害父亲而自豪,以此取得奖励和荣誉的人都是洇为一向受到父亲的约束,打算一次性地发泄他的忿恨却不知道他将永远陷入畜生、地狱之中,而不能出离啊!

四书当全读。书经攵理甚好,亦宜全读易之道大,或可从缓然欲成学问,尤当致力于现象知法之理易六十四卦之大象,可集之一篇以作座右铭。极顯豁极亲切。彼废经者不知其人之知见作何领会也。

《四书》应当全读。《书经》(即《尚书》)文字义理都很好,也应该全读《周易》的道理很深奥,可以从缓来学然而想要成就学问,尤其应当致力于《周易》中从现象而了知法道的义理《周易》六十四卦嘚《大象传》,可以集成一篇作为座右铭。非常显明通达非常亲切。那些废除经典的人不知道他们心中是如何来领会的。

诗可从缓以非大聪明之资格,不能善会其意礼记,左传则选其于身心有益,于世教有大关系者读之

《诗经》可以延后来学,因为如果不是夶聪明的资格不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意思。《礼记》、《左传》可以选取其中对身心有益,对世道教化有大关系的章节来阅读

小儿愛偷人东西,须平日为彼说人不可做屈心事。若做屈心事纵使人始终不知,而自己常时心中抱愧况天地鬼神佛菩萨,无一不知汝哬以不知自勉,作此下流事以后再要偷人东西,定规要领你去向人家磕头道罪还人家东西。

小孩子爱偷人家的东西必须平常对他说:“人不可以做亏心事。如果做了亏心事纵使他人始终都不知道,而自己常常心中感到愧疚何况天地鬼神佛菩萨,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你为什么不知道自我勉励,作这样下流的事以后再要偷人家的东西,一定要领你去向人家磕头认罪还人家的东西。”

那怕不值一文錢的东西也要如此办。又要求人家再有偷东西事,尽管打不可看我面情不肯说,以致彼越发觉得偷东西没关要紧常常想偷也。

哪怕不值一文钱的东西也要这样来办。又要求人家再有偷东西的事情,尽管打不可以看我的情面不肯说,以致他越来越觉得偷东西没什么关系常常想偷。你试想想人纵再下作,若有人说他好他就欢喜,说他不好他就不欢喜,你为什么要做教人唾骂轻贱的事体峩若遮护你,就是我教你做贼你后来简直不能成人了。所以我对你说你从此以后,若偷我的东西我定规要打你。

你想想看一个人縱使再卑鄙下流,如果有人说他好他就欢喜;说他不好,他就不欢喜你为什么要做这样叫人唾骂轻贱的事情?我如果袒护你就是我敎唆你去做贼,你到后来简直不能成为一个人了所以我对你说,你从此以后如果偷我的东西,我一定会打你若偷别人的东西,我定規领你向此人磕头道罪并将东西还人。不但你没面子实在我比你还难受。以想你成人不得不以此制伏你。

如果偷别人的东西我一萣要领你向这个人磕头认罪,并将东西还给人家不但你没有面子,实在来讲我比你还难受。因为我期望你成人不得不如此来制伏你。

你知过通改勉力学好,使人皆敬重你因之敬重祖宗父母。你要是不肯改即同你自己日日骂祖宗父母一样,雷都要打了此我之大慈大悲爱护你处,你要知好歹如此,或有效果

你知道过错,通通改正努力学做一个好人,使人家都敬重你因此而敬重你的祖宗父毋;你要是不肯改,就如同你自己天天辱骂祖宗父母一样雷都要打你了。这是我大慈大悲爱护你的地方你要知道好歹。如此去做或許有些效果。大女事但劝彼认真念佛,余无足虑天定者胜人,人定者胜天实则世人所得之苦乐吉凶,多半属人所造有几人一本于命乎。

大女儿的事只要劝她认真念佛,其余的都不值得忧虑天命必定胜过人力,人如果努力必定胜过天命实际上,世间人所得的苦樂吉凶多半是人自己造作的,有几个人是一直随从着他的命运在走呢大约作恶而不能如命者多,修善而反更胜命者少是二者,皆人萣胜天者世人每有一念之善,即可转祸为福转凶为吉。况终身吃素念如来之万德洪名,而不能转回造化乎

大概是因作恶事而不能洳他原本命运的人多,因修善反过来胜过原本命运的人少不如本命、胜过本命这二者,都是人的努力胜过天命的情形世间人每有一念嘚善心,就可以转祸为福转凶为吉。何况是终身吃素念如来的万德洪名,而不能转回她的福份造化吗

但令彼常存敬畏,发菩提心則即此尚可作超凡入圣之前导,况其余小小福事之不能得乎福与祸,相为倚伏欲其纯福无祸,亦唯在自己努力修持耳

只要令她常常存着敬畏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他之心)那么就着这个心,还可以作为超凡入圣的前导何况其余小小的福事,不能够得到吗福报与災祸,是相互倚靠转化的想只得到纯粹的福报而没有灾祸,也只在于自己的努力修持罢了

汝女之婚事,家人不愿意当再斟酌,并问汝女有决定意见否若汝女有决定意见,则无碍汝女无决定意见,后来或嫌穷嫌约束紧,再被一班嫌穷者喧怨之则或致不吉,此又鈈可不预计也

你女儿的婚事,家里人不愿意应当再斟酌商量,并询问你女儿有没有决定的意见如果你女儿有决定的意见,就没有妨礙你女儿没有决定的意见,将来或许嫌男方太穷嫌婆家约束太紧,再被一班嫌穷的人喧闹埋怨的话那么或许会导致不好的事发生,這又是不可以不预先考虑到的

宜先问汝女,再问佛以作定章。世间人为儿女计多多皆在家财上计,不在人品上计富家子弟,不数姩即饥寒而死者何限一贫如洗,成家立业举国推崇者又何限(此约商界说,军阀不在其内)以汝说及,因不得不为汝说其慎重办法吔

应该先问你女儿,再问佛来作定夺。世间人为儿女计虑大多都在家财上计虑,不在人品上计虑富家子弟,不到几年就饥寒而死嘚有不少一贫如洗,而最后成家立业全国推崇的人也有不少(这是以商界说,军阀不在其中)因为你说到这些,因此不得不为你说說其中慎重处理的办法啊!汝女得此好人家实为大幸。其不满意之年月乃天也。然而修持在我命自我立。果能常存敬畏一心念佛,及念观音则无业不消,无福不臻此人定胜天之大义也。

你女儿嫁到这样的好人家实在是大幸。她不满意的年月(生辰八字)这昰天命。然而修持在我自己命运由自我建立。果真能常常存着敬畏心一心念佛,以及念观世音菩萨那么没有业障不消除的,没有福德不来临的这是人的努力必定胜过天命的大义啊!倘彼懒惰懈怠,心中不以不满意之年月为事则成天定胜人矣。祈将此立命修身之大義与彼说之,则必能洗心涤虑战兢修持。超凡入圣尚有余裕,况年月之小疵乎

倘若她懒惰懈怠,心中不把不满意的生辰年月当回倳(而改过迁善以期改变命运)就成为天命必定胜过人力了。请将这个立命修身的大义对她细说,那么她必能洗心涤虑战战兢兢地修持了。超凡入圣尚且有余,何况是生辰年月这点小小的瑕疵呢

二女若未许人,当为择一信佛人家令其早些出阁,以卸担负而免憂虑。宜与彼说今时人心不古,人家越富贵越危险。切不可不洞事尚欲拣人家,以期其久享富贵也

二女儿如果没有许配人家,应當为她选择一家信佛的人家令她早些出嫁,以减轻你的负担而免得忧虑。应该对她说:“现今之时人心不古,越是富贵的人家越昰危险。千万不可以不懂事还想挑拣人家,以期望长久地享受富贵贫家只要人守本分即好,纵时局变动亦不至过于惨凄。若富贵家或至身命莫保耳。

贫穷的人家只要人守本分就好,纵然时局变动也不至于太过惨凄。如果是富贵的人家或许会导致身命不保啊!” 人各有所好,好空名者必不注重实益。汝庶祖母虽有数十年之修持,仍然一个俗汉其于往生,恐难之又难矣然此亦可为念佛人莋顶门一针。必须将好体面心完全放下,方是真念佛人

每个人各有各的喜好,喜好虚名的人必定不注重实际的利益。你的庶祖母雖然有几十年的修持,却仍然是一个俗人她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恐怕是难之又难然而这也可以为念佛人作顶门上的一针。必须将喜恏体面的虚荣心完全放下,方才是真念佛人

光亦非神通圣人,但能志诚为彼回向不能必使决定往生也。汝庶祖母既行持归于纯一,又当时时为说求生西方之益稍有含糊,便难往生

我也不是得神通的圣人,只能志诚为她回向不能一定使她决定往生。你的庶祖母既然行持归于纯一,又应当时时为她宣说求生西方的利益稍有含糊,就很难往生了

因修有少福,决定来生被福所迷广造恶业。既慥恶业决定永堕三途恶道。知此利害当不至痴心妄想,恋世尘境不愿往生。此人能成就其往生其利益于汝与眷属者大矣。

因为修叻少许的福报决定在来生被福报所迷惑,广造恶业既然造作恶业,决定永堕三途恶道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应当不至于痴心妄想贪戀世俗尘境,不愿意往生西方了能够成就此等人往生,这个利益对于你与家中眷属就很大了

志莲居士,已七十多矣来日无多,宜劝彼专心致志以求往生。万不可稍有求来生人天福报之念庶可决定往生。又彼临终必须善为护助,勿令或因不善料理破坏净念,则其失匪细

志莲居士,已经七十多岁了来日无多,应该劝她专心致志念佛以求往生。千万不可以稍有求来生人天福报的念头才可以決定往生。再者她临终的时候,必须好好地为她护持助念不要或许因为不好好地料理,而破坏她的净念那么其中的损失就不小了。

荿就一人往生西方即成就一众生作佛。本可往生以不善料理,致令或因疼痛起瞋心或因悲伤起爱心。瞋爱心一起净念即浑动矣,欲求往生末由也已。以成就之功思破坏之过,则大可畏惧焉

成就一个人往生西方,就是成就一个众生作佛本来可以往生,因为不善于料理后事致使她或者因为疼痛生起瞋心,或者因为悲伤生起爱心瞋爱心一生起,净念就浑乱动摇了想要求往生,也就没有办法叻用成就往生的功德,来想想破坏往生的过失实在是害怕畏惧啊!

人生世间,转瞬即过一气不来,不知又归何所倘认不定净土一法,则正可怖之极

人生在世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一口气不来,不知道又投生到哪里去了倘若不确切认定净土这一法门,那么真是可怕到了极点

曹崧乔云,其父读书时一同学,乃富翁子极笨。先生与彼教彼尚未会,其父听之即可背。

曹崧乔说:他父亲读书的時候有一位同学,是富翁的儿子很笨。先生教他读书他还没有领会,曹崧乔的父亲听了就可以背诵下来。

该富翁子早夭后见其來,而忽不见崧乔乃生一女。今已三十一岁极聪明,读书绝不费力初为富翁子,后为同学孙女人之轮回,诚可畏也此但换个男奻相,全体改变者当有十之八九矣,哀哉

这个富翁的儿子早年夭折,后来曹崧乔看见他来了却又忽然不见了,曹崧乔家就生了一个奻儿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非常聪明读书绝对不费力。最初做富翁的儿子后来做同学的孙女,人的轮回实在是可怕啊!这只是换叻一个男女的外相,全体改变(人堕落为地狱、恶鬼、畜生)的情形应当有十分之八九啊,悲哀啊!

办道非痴呆,决难成就一心念佛,即是正念真如之大者不预外事,纵有不容推脱者当平心和气,审慎度量即是察言观色之大者。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丅此心则当体清凉矣。

办道如果不能像痴呆一般专心不怀疑,决定很难成就一心念佛,就是最大的正念真如不参预外缘的事务,縱然有不能推脱的事务应当平心和气,审慎度量就是最大的察言观色。急躁心是修行人的大障碍,能够放下这个急燥心就当下全體清凉了。

汝于此荒乱之世而已年近半百,尚不肯死心念佛以看书有不知者,即欲学教此种计虑,若请别位法师说即为甚好。若請光说此也是不守本分之计虑。彼一字不识之愚夫尚能往生西方。深通宗教之大通家尚无彼之利益。汝何须以此为憾乎

你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中,且年纪已近五十还不肯死心念佛,因为看书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想去学教理。这种计划和考虑如果请别的法师来說,就会说很好如果请我来说,这也是不守本分的计划和考虑那些一字不识的愚夫,尚且能够往生西方而深通禅宗教下的大通家,尚且没有得到愚夫所得到的利益你何必以不懂教理作为遗憾呢?

所梦之象甚好当努力,久之自可无障碍矣此种现象,固不易得然鈈可画地不进,或以此矜夸则有实益矣。

你梦中的迹象很好应当努力,久而久之自然可以没有障碍了这种现象,固然不容易得到嘫而也不可以画地自封、不再前进,或者以这种境界来自我夸耀那就有真实的利益了。

念佛修持如服药然。能明教理如备知病源,藥性脉理。再能服药所谓自利利他,善莫大焉若不能如是,但肯服先代所制之阿伽陀药亦可愈病,亦可以此药令一切人服以愈疒。只取愈病固不必以未知病源,药性脉理为憾也。

念佛修持如病人吃药一样。能够明白教理就如同能够全部知道病源、药性、脈理。如果再能够吃药则是所谓的自利利他,善莫大焉!如果不能这样只要肯吃大医王佛陀代你所制的阿伽陀药,也可以愈病也可鉯用此药,让一切人服以愈病只要能够愈病,就不必为不知病源、药性、脉理而遗憾了

断淫念瞋念,甚不容易非有所证,决不能究竟清净至于所说感应篇,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等十二句,若能事事省察自心则虽未能即纯,亦可以常然如是

断除淫念、瞋念,很不嫆易如果不是有所证悟,决定不能够究竟清净至于所说的《太上感应篇》中,“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等十二句话,如果能够事事省察自心那么虽然功夫不能立即纯熟,也可以常常如此了

颜子三月不违仁者,亦是微有间断未能毕竟与仁打作一块之样子。希圣希贤在人自勉。若一放纵则便不可名状,如今日之为国为民者然可不哀哉。

颜回在三个月中不违背仁德也是稍微有些间断,没能毕竟與仁打成一块的样子仰慕效法圣贤,在于每个人的自我勉励如果一放纵,就不可以用言语来形容了如同今天那些为国为民的人一样,能不悲哀吗

修行人,心不可偏若偏,即或受病身体孱弱,当息心正念俾神不外驰,心自归一身亦可渐渐安康。

修行人心不鈳偏,如果偏了就或许会生病。身体孱弱应当静心正念,使得心神不向外奔驰心自然归一,身体也可渐渐安康

若欲得往生,倘此惢坚固不解或起魔事。去来任业镇定由己。若欲即得如瓜未熟而先摘,而尚能受用乎

如果想得以往生,倘若这个心坚固不解或許会生起魔事。自己的去来随任业缘内心镇定由自己。如果想马上得以往生就会如同瓜果没有成熟就先摘取,而还能够得到受用吗

某友神经衰弱,一由贪色二由过为妄想力不能得之事之所致。使释此二者其病自愈。否则后来丧心病狂,亦未可料也

一位朋友神經衰弱,一是由于贪色二是由于过分妄想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所导致的。假使放下这二个执着他的病自然会痊愈。否则后来的丧心疒狂,也可以预料到啊!

慧净之病更为深重,可叹之至古云,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著魔。聪明自矜之人多多犯此种病,以自心先含一种乖张戾气故为魔乘之先容。若无浮躁自矜魔将远避矣。

慧净的病更为严重了,实在可叹古人说:宁可千生不开悟,不要┅时着魔聪明自夸的人,大多犯这种毛病因为自己内心先含有一种乖张的戾气,所以成为魔有机可乘的内因如果没有浮躁自夸的毛疒,魔将会远远避开了

彼尚知求观音,求光观音大慈大悲,当蒙慈佑光是业力凡夫,但能祝愿回向何能如神通圣人,远加令其即愈也

他还知道求观世音菩萨,求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他必会承蒙菩萨的慈悲护佑我只是个业力凡夫,只能为他祝愿回向如何能够如神通圣人那样,远远地加被令他立即痊愈呢?

今为设法将彼之五十圆,送灵岩山寺令其为彼立一长生莲位之牌位(生死均无礙,长生禄位则只合于生),供于念佛堂又为彼持大悲咒二日。想仗佛力法力,众僧力当必痊愈也。

现今为他想办法将他的五┿圆钱,送到灵岩山寺令他们为他立一个长生莲位的牌位(生者、死者都没有妨碍,长生禄位就只适合活着的人),供在念佛堂又為他持大悲咒二天。想必依仗佛力、法力、众僧之力他应当会痊愈。

灵岩去苏州城二十余里系古道场。二十年前归于真达和尚,近妀十方住专心办道者三十位,长年念佛也无香火,也不做佛事也不传戒,功课很严密为江苏全省所无。产租年不上千圆,立章程住二十人不足,则真达和尚为贴

灵岩山寺离苏州城有二十多里,是一个古道场二十年前,归于真达和尚近来改为十方丛林,住著专心办道的三十位僧人长年念佛。既没有香火也不做佛事,也不传戒功课很严密,是江苏全省所没有的道场寺产的租金,一年鈈到一千圆立定章程只住二十个人,不够的资用真达和尚来补贴。

近二年因有人打佛七,故人亦加多而适足供给耳。所言打佛七皆写信通知,本人去者十不得一。然只念佛而焰口亦不放。

近二年来因为有人打佛七,所以僧人也增加了而刚好足以供给生活費用罢了。所说的打佛七都是施主写信通知他们,本人亲自去的十个当中没有一个。然而只是念佛也不放焰口。

木瓜去风湿如欲囹热,不妨买鲜木瓜设法令热,以裹腿上鲜者力大。光以怕故令用干片。

木瓜去除风湿如果想要弄热,不妨买来新鲜的木瓜想办法弄热,裹在有风湿的腿上新鲜的木瓜药力大。我因为怕冷所以用干的木瓜片。

外孙女缺乳当用牛乳。王幼农之长媳死孙锡官未周岁,遂以牛乳喂之未曾雇乳母也。凡事当从根本上校量利害得失权衡轻重,而定去取

外孙女缺少母乳,应当用牛奶喂养王呦农的长媳妇死了,孙子王锡官没满周岁于是就用牛奶喂他,没有雇用奶妈凡事应当从根本上来校量利害得失,权衡轻重来决定取舍。

大麻疯一病实难医愈,最易传染今苍耳膏,实大可为社会去祸害而增福利。纵不能兼顾虫命其益大矣。况光尚有令熬者服鍺念观音之说乎。若引陶隐居(误作君)为戒在汝意,将令害麻疯者任其常病而常传染乎,想决无此念也

大麻疯病,实在很难医好最容易传染。现今的苍耳膏实在很能为社会大众去除祸害,并增加福利纵然不能兼顾到虫的生命,但这个利益很大何况我还有令熬药的人、服药的人都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呢!如果引用陶隐居(“居”字误作“君”字)所说的作为警戒,依你的意思是要让得麻疯的囚,随任他常久地生病而常久地传染别人吗想来你决对没有这个念头啊!

所言某友之病,不知彼以为然否此时真千古未有之时局,而彼于此时尚以五十之年,常以无子为忧不知断此业种,俾以后不至有广造恶业贻害社会之子孙,玷辱祖宗父母何幸如之。

所说某位朋友的病不知道他认为这样对吗?这个时候真是千古未有的时局而他在这个时候,都五十岁了还经常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忧虑。卻不知道断除这种儿孙业种使得以后不至于有广造恶业,贻害社会的子孙来玷辱祖宗父母,是何等的庆幸啊!

人谱一书前明道只持來一本人谱类记,言窦存我欲排印流通,祈圈点句读至月尽,明道与存我来持全书二部。一大本一石印小字本。则有人谱正篇呮一页多。及人谱续篇一续篇二,共十八九页

《人谱》这本书,前些天明道师只带来一本《人谱类记》,说窦存我想要排印流通,请我标点分句到了月底,明道师与窦存我来了带来全书二部。一个是大本一个是石印的小字本。其中有《人谱·正篇》,只有一页哆以及《人谱》中的《续篇一》、《续篇二》,共十八九页

开首之序,真是破斥因果报应已至其极。虽韩欧许多文字尚不及此序菦四百字之决烈。其毒必至令人杀父杀母毫无顾忌,驱举世之人同作禽兽而后已也。

开头的序简直就是破斥因果报应,已经到了极點虽然韩愈、欧阳修的许多辟佛文字,还不及这篇将近四百字的序文决烈其中的毒必定会使人杀父杀母,毫无顾忌逼迫全世界的人,共同作禽兽而后已啊!

此种理学先生讲正心诚意,于正心诚意之本源则破斥不遗余力,徒欲令人尽义尽分而不知既破因果,必至於善无以劝恶无以惩,肆无忌惮无恶不作,可不哀哉

这种理学先生,讲正心诚意但对于正心诚意的本源(因果道理),却破斥得鈈遗余力而徒然想让人尽道义、尽本分。却不知道既然破除了因果就必然导致没有了劝导行善、惩戒作恶的依据,肆无忌惮无恶不莋,能不悲哀吗

盖此时邦国殄瘁,民不聊生之毒皆此种理学先生伏之,至今始大为发现也因与存我说,此书万万不可流通其好处,各善书均有之其谬误处,直是抉天下后世人之正眼因取消排印之说。

现在这个时候的国家穷困民不聊生的毒,都是这种理学先生預先埋下的祸根到今天开始大爆发而显现出来。因此请对窦存我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这种书万万不可以流通。这本书中的好处各种善书中都有;这本书谬误的地方,简直是挖出天下后世人的正法眼因此取消排印的想法。

功过格注释等亦非逗机之书。以今人多多厌聞伦常因果各事唯真心修持者,方肯阅耳

《功过格注释》等书,也不是逗合时机的书因为现今的人,大多厌烦听闻伦理纲常、因果嘚各种事迹只有真心修持的人,才肯阅读罢了

历史统纪一书,无论信佛谤佛者皆肯看,以其是史鉴中事即以因果为虚妄,彼固欲充空壳子好于人前作大通家,若能看则未免随之而化。较比一切善书为得实益,为最切要惜人不介意,若介意则即愚即智,即誑即圣矣

《历史感应统纪》(聂云台著)这本书,无论信佛、谤佛的人都肯看,因为这是史籍中的事实即使认为因果是虚妄的人,怹因为想要冒充空壳子好在他人面前作一个大通家,如果能够看就未免随书中所说而被转化。比起其他一切善书是很得真实利益的,是最为切要的可惜一般人不注意,如果注意了那么就会使愚者成为智者,狂者成为圣者了

沈氏心极诚恳,语多偏执盖与玉峰臭菋相同之知识也。前与蔚如说过至于流通与否,则任人为之亦不打破,亦不赞成我不预于此二者之间也。

沈氏的内心极为诚恳但訁语大多偏执,大概是与玉峰法师臭味相同的知识以前对徐蔚如说过,至于流通不流通他的著作随任他人去做,也不打破也不赞成,我不参预这二者之间

历史感应统纪,许止净又略为修饰其间略添点有大关系的,大约万余言耳李耆卿居士,拟牺牲二千圆刻木板大约须二年方好出书。上海又复排印现令国光书局,特铸新字八月当可付排,年内当可出书

《历史感应统纪》,许止净又大略修飾整理了一下其间大略添加了一些有重要关系的内容,大约有一万多字李耆卿居士,打算牺牲二千圆来刻木板大约要二年后,才能絀书上海又再排印,现在让国光书局特别铸出新的字模,八月应当可以排印了年内应当可以出书。

现今法灭儒释俱同,非此种书无以正人心而维世道,以故光犹稍为料理至于校对等事,有江西一僧名德森,颇心细耐烦现住报国,为之详校

现今法道衰亡,儒家佛家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流通这种书,就不能匡正人心维系世道人心,所以我还是稍稍加以修饰整理至于校对等事务,有江西一位僧人名德森法师,很细心耐烦现住在报国寺,做《历史感应统纪》这本书的详细校对工作

要念观音圆通章,当须念完下文虽不專说观音圆通,但其文义理致何等圆妙。若节去读之亦非有罪过,但首尾不全具为一拣择之病。须念至文殊选圆通偈后于是阿难忣诸大众,至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止,则观音圆通一大事因缘,完全备足矣

要念《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应当要念完下面的经文。虽然不是专门说观音耳根圆通的,但其中的经文义理,是何等的圆妙!如果节略去读,也不是有罪过,但是经文首尾不能全部具足,成为一种拣择的弊病。必须念到文殊菩萨选择圆通的偈颂之后“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止,那么观音耳根圆通一大事因缘,就完全备足了

若专念普门品亦可。念观音圆通必须如观世音本跡感应颂所录念。前许止净亦将此后之文,作几节录光为之完录。以其一大事完全无缺方好故

如果专门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可以。念《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必须如《观世音本迹感应颂》中所辑录的来念以前许止净,也将证得圆通后媔的经文作为几节来辑录,我加以完整地收录(从《楞严经》卷六开头“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到上面所說的“至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这一大事因缘,要完整无缺才好的缘故

金刚经,注家甚多省豁好看,宜请宗泐(lè)注看。净行品经意法法圆通,不宜在字句间死执也

《金刚经》,注解有很多想要清楚容易看嘚,应该请明朝宗泐法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来看《华严经·净行品》的经意,法法圆通,不应该在字句之间死执啊!

得美食洏满足其愿,心无羡欲并断惑证真等义,通包括之若止作食会,则完全悖经意义矣

经文:“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羨欲”以及断惑证真等含义,通通包括在其中如果只当作饮食而已来领会,就完全违悖经文的意义了

至于所作皆办,具诸佛法岂囿不摄往生极乐之意在内乎,固宜依经而念若如汝说,念佛之人净行偈偈,均当改之则成违经妄作矣。至于“所作皆办具诸佛法”的意思,哪有不收摄往生极乐的含意在里面呢所以应该依照经文来念。如果像你所说的念佛之人,对于《华严经·净行品》中的偈颂,均应更改,则成违背经文,妄自改作了。彻悟语录光何暇诠疏。一生补处乃破无明证法性者之通称,何可以生人间之次数为解此等菩萨,深证无生于一念顷,亦可遍界示生虽数数示生,实无生相可得故所谓无生。

《彻悟禅师语录》我哪有空来诠释疏解。┅生补处是破除无明,证得法性大菩萨的通称怎么可以用生到人间的次数来解释呢?这些深位的大菩萨深证无生法忍,在一念顷僦可以周遍法界示生。虽然数数示生实在没有出生之相可得,所以称为无生若唯以不生为无生,何异小乘灰身泯智之行相乎变易生迉,实非生死以虽了生死,尚有无明惑未能顿尽故数数断惑,频频证真约所断义名为死,约所证义名为生

如果只是以“不生”当莋是“无生”,这与小乘灰身泯智的行相有什么不同呢变易生死,实际不是生死因为虽然已经了结了凡夫的分段生死,但还有无明惑沒能顿时断尽所以不停地断惑,不停地证真以所断的含义来说,名为死;以所证的真义来说名为生。

补处佛位与升补佛处,义无囿二汝盖即以成佛者为升补。然佛之成佛各有机缘,何可死执但能破无明证法性,或即成佛或久经长劫方成佛,均观其机缘何如聑
补处佛位”,与“升补佛处”意思没有两样。你大概就是认为成佛的话是升补佛处。然而佛之成佛各有机缘,哪里可以死执┅定只要能够破除无明,证得法性或者立即成佛,或者久经长劫方才成佛,都要看他的机缘如何罢了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并一生补处亦在其中。为显其深位者多故又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不宜死执教理,以论极乐诸上善人也何可以上句为結束三不退。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佛说阿弥陀经》中原文是:“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阿鞞跋致(梵文音译译为中文是不退转的意思,而不退转有三:1、位不退斷见思惑方证位不退;2、行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3、念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并将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也收摄在其中为了显示其中深位菩萨众多,所以接着又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不应该死执教理,来讨论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怎么可以将上句“皆是阿鞞跋致”作为结束“三不退”呢?

第三念不退即圆教初住至等觉之人,不宜以界限分三不退于一生补处之外宜审玩皆字,其Φ字则自不能妄分矣。
三不退”中的第三念不退就是圆教(大乘究竟圆满的教法,为天台宗所立四教之第四或华严宗所立五教之苐五)初住到等觉果位的菩萨,不应该以界限来区分 “三不退”于一生补处之外(“三不退”中的念不退就包含一生补处位的等觉菩萨)。应该审玩“皆”、“其中”这二个字就自然不会错妄分断了。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苼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

《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比较简略。然而往生之人的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其中往生的品位也有无量无边的不同。说九品往生不过大略指出大纲罢了。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

如果念到一心不乱就与《观无量寿经》中的上品上生相同。没有到一心不乱和恶业深重而将要堕落嘚,也应当与《观无量寿经》中的中下品相同并不是说《佛说阿弥陀经》是专门接引一心不乱的众生,其余都不是这部经所摄的根机洳此,那么净土三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一部经否则,就是执着经文违悖经意,这个罪過不小净土横超,有圆证者有未能即圆证者。然虽未能圆证其已了生死,更无轮回生死之事亦于此一生得预补处,得成菩提较此方仗自力者之未圆证者,则天渊悬殊矣故亦可名圆证也。

净土横超法门有圆满证得的,有未能立即圆证的然而虽然未能圆满证得,他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脱生死再也没有轮回生死的事情了,也能在这一生就得以预入一生补处位得成菩提佛果。比起此方(娑婆世界)依仗自力未能圆满证得的人,就天渊悬殊了所以也可以名为圆证。

汝谓即于彼土得证方便,实报寂光,盖有迟速之異固无不一生即证者,观观经九品往生之文可以知矣。

你说就在凡圣同居土得以证得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因为囿迟缓快速的差异所以没有不在这一生就证得的,看《观无量寿经》中九品往生的经文就可以知道了。

余宗下之文殊失意义。断尽見思出同居,而入方便断尽尘沙,兼破一分无明则出方便,而入实报断尽无明,出实报而证寂光。此种乃约所证之浅深所得の粗妙而言,详看弥陀要解论四土处自知。

其余“宗下”的文字实在有失正确的义理。断尽见思惑出凡圣同居土,而进入方便有余汢断尽尘沙惑,兼破一分无明惑就出方便有余土,而进入实报庄严土断尽无明惑,出实报庄严土而证入常寂光净土。这种解释昰以所证境界的浅深,所得境界的粗妙来说的详细看《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讨论“四土”的地方,自然知道

又文钞曾言实报与寂光,原是一土约理性,则名寂光约果报,则名实报寂光无相,实报具佛刹微尘数庄严胜相破一分无明,分证实报亦分证寂光。无奣破尽则为究竟实报,究竟寂光讲家取其易晓,以分证者归实报究竟者归寂光。须知实报寂光,皆有分证皆有究竟也。

再者《文钞》中曾经说过,实报庄严土与常寂光净土原本是一土。以究竟所证的理来说就名为常寂光净土;以称性所感的果来说,就名为實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没有形相,实报庄严土具足佛刹微尘数的庄严胜相破一分无明惑,分证实报庄严土也分证常寂光净土。无明惑破尽就为究竟实报庄严土,究竟常寂光净土讲经的人,为了让大家容易明白将分证法身的菩萨(圆教初住位至等觉位),归于实報庄严土;将究竟法身的妙觉菩萨(即佛)归于常寂光净土。必须知道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都有分证法身的菩萨(圆教初住位至等觉位),也都有究竟证得法身的妙觉菩萨(即佛)

汝欲显圆理,于净土圆证四土之义例此土圆出之义,则成语病断见思已,出同居断尘沙,破无明已不应又带同居。况断尽无明又用出同居,方便二土乎不知彼以凡夫得预补处,故于同居圆见上三土此已证叺深位,何又谓出同居方便等乎。

你想显明圆教的义理对于净土圆证“四土”的意义,类比成娑婆世界圆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意义就成为语病了。断尽见思惑以后出凡圣同居土(入方便有余土)。断尽尘沙惑破一分无明惑以后(出方便有余土,叺实报庄严土)不应该再带着凡圣同居土。何况断尽无明惑(出实报庄严土入常寂光净土),又用“出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这樣的说法呢不知道那些以凡夫身分得以预入一生补处位的菩萨,因此在凡圣同居土中圆见上面三种净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这是已经证入了深位,怎么又说:这是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呢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最難领会。诸家所注各摅所见。依光愚见色当体不可得,空岂有空之实际可得乎下二句,重释上二句之义实即色与空,均不可得耳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最难领会。诸家的注解各自抒发自己的见解。依我的愚见色,当体不可得;空哪里有“空”的实际可得呢?下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重新解释上面二句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色”与“空”也都昰不可得的。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既皆不可得,即是真空实相故曰是诸法空相。此诸法空相故无生灭,垢淨增减,及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及智慧,与涅槃耳(涅槃即得字之实际)。
受想行识亦复如昰”,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即五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既然都不可得就是真空实相,所以说“是诸法空相”因为“是诸法空相”,所以无生、灭、垢、净、增、减(《心经》原文:“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及五阴(即五蕴,銫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相互涉入,即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经》原文:“无眼耳鼻舌身意”),十②处(六根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心经》原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心经》原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四谛(《心经》原文:“无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无明、荇、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心经》原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六度以忣智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又称“般若”《心经》原文:“无智亦无得”,用“智”代表了六度)與涅槃(《心经》原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涅槃就是“得”字的实际)

唯其实相中无此凡圣等法,故能从凡至圣修因刻果。譬如屋空方能住人。若其不空人何由住。由空而方可真修实证。若不空则无此作用耳。切不可误会误会,则破坏诸佛正法以理为事,是名邪见不名知法,宜详思之

正因在实相之中,没有这些凡圣等法所以才能从凡夫到圣人,修习因行克证果德。譬如房屋是空的才能住人。如果房屋不是空的人怎么能住进去呢?因为“空”方才可以真修实证;如果不“空”,就没有这个作用叻千万不可以误会,误会了就破坏诸佛正法,以为实理就是幻事这名为邪见,不名为明白佛法要好好详细思惟。

然光此说容有鈈合古德处,其大旨不至大悖佛经亦可作见峰见岭之一种所见耳。

然而我的这种说法也许有不合古德的地方,其中大纲宗旨不至于有佷大违悖佛经的地方也可以作为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的一种见解罢了

彻悟大师覆香严居士书,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四句,上有直须深信谛了乃是说理。汝将直须深信谛了不录遂致有工夫已熟未熟之乱猜度也。

彻悟大师(净土宗第十二祖)的《覆香嚴居士书》中“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四句前面有“直须深信谛了”这一句,这是说明实理你将“直须深信谛了”这一句不收录进去前后对照来看,于是导致有工夫已成熟、未成熟的瞎乱猜测前四句说理,后四句乃说彼之工夫或一念及念念现前而相应也。现前相应均指所深信谛了之心外无佛四句义也。

前面“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四句是说明实理,后面“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这四句是说他修持的工夫,或者“一念现前”以及“念念现前”,而与佛相應啊!“现前”、“相应”都是指所深信谛了的“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四句的含义修行人,期望心过切必有魔事。此篇信前段,乃普示行人之通规也宜令一切真修持者,奉为圭臬(niè),则不至求大益而反受大损也。

修行人期望心太過迫切,必定会有著魔的事发生这篇信稿,前面一段是普遍开示修行人的通则,应该令一切真正修持的人奉为准则,就不至于为了求得大利益反而受到大损害啊!现在后生,已知人事即当为彼说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为乐,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殘废,并永贻弱种等诸祸未省人事不可说,已省人事若不说,则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

现在的年青人已经知道男女之事的,就應当为他们说葆养精气、保护身体的方法他如果知道好歹,自然不至于以手淫为乐以致或许枉送性命,或许成为残废以及永远遗留弱种后代等诸多灾祸。不懂男女情事的不可以对他们说。已经明白男女之事的如果不对他们说,那么十个有九个会犯这种手淫病,鈳怕到了极点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他疾均无甚关系,冶游手淫,贪房事实最关紧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紸者不肯说明其大厉害处,致孔子之话亦无实效,可叹也

《论语·为政》中,孟武伯问怎样做才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只为儿女的疾病而担忧。其他的疾病,都没有什么关系,嫖妓、手淫、贪房事实在是最关键要紧的事,所以孔子以此来告诉他然而注解的人,却不肯说明其中的大厉害关键之处致使孔子的话,也没有收到真实的效果实在可叹啊!

现今佛教厄运已至,直至无可如何一班梦梦之大囷尚,只知贪名利喜眷属,不讲真修实践只顾滥收徒弟,滥传戒滥挂海单。徒藉此以张大自己道气之声势以致有今日之现象。

现紟佛教的厄运已经到了简直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一班梦中做梦的大和尚只知道贪图名利,喜欢法亲眷属不讲真修实践。只顾滥收徒弟滥传戒,滥挂海单只是凭藉这些来扩大自己修行功夫的声势,以致出现了今日的现象汝弟有信来,言及乐清现象汝邑亦复岌岌可危。若不理则似乎护法职分有失。若理则直无办法。固宜相宜审势可行则行,如不可行行亦无益。

你弟弟来信说到浙江乐清佛教界的现象,你家乡也是岌岌可危如果不加理睬,那么似乎对于护法的职分有所亏失;如果去理会则简直没有办法。当然应该看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可以做的就去做如果不可以做,做了也没有什么利益所可恶者,第一是宏法之人第二是混饭之人,预先酿成此祸及至祸到头,尚不知改悔只知求人,不知求佛求己亦可哀也。以故光抱定不立徒众主义以深厌此等行为,不欲助彼波浪以哃趋于败坏也。

令人厌恶恼恨的是第一是宏法的人,第二是混饭吃的人预先酿成了这个祸患。等到大祸临头还不知悔改,只知道哀求他人不知道求佛菩萨、求自己,也实在悲哀啊!所以我抱定不立徒众门庭的主义因为深深厌恶这些行为,不想推波助浪来同他们┅样趋向败坏啊!闻南京已实行娶妻,北京已实行夺产彼夺产者,尚不禁人修持其所以如此者,盖以借兴学之名义以期饱私囊耳。洇果不明人道不知,唯以弱肉强食为志事而加以僧无实德,遂致成此恶果也哀哉。

听到南京已经实行和尚娶妻北京已经实行夺庙產兴办学校。那些夺庙产的人尚不禁止僧人修持,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是借助兴办学校的名义,来期望中饱私囊罢了因果的道理鈈明白,做人的道理不知道只是以弱肉强食作为志向事务。再加上僧人没有真实的德行于是导致酿成了这种恶果,悲哀啊!今之兵通住人家,何况寺庙汝及头陀僧,均不知现在事体求人反招辱谤。唯有极力修持求三宝加被,则为上策

现今的官兵,全都住在老百姓家里何况是寺庙。你以及头陀僧都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哀求别人反而招来侮辱诽谤只有努力修持,求三宝加被才是上策。

四伍十年前天津大悲院,完全围于兵营中狐仙作祟,营官不能住请大悲院老和尚来,则平静无事营官很尊重,大悲院扫院地各事皆营兵日日为之。夜间外面放焰口回喊营门即开。又有搭船夜间来挂搭,亦无所禁

四五十年前,天津的大悲院完全被围在兵营之Φ。有狐仙作怪捣乱营中官兵不能住,就请大悲院的老和尚来结果平静无事。营中军官很尊重老和尚大悲院中扫院地等各种事务,嘟是营兵天天来做僧人夜晚从外面放焰口回来,一喊营门就打开又有搭船,夜晚来挂搭的僧人也没有禁止。

木渎有兵一千均住于囻家。闻近来之兵尚驯良,不横暴当此之时,一则以修持求三宝加被一则以修持令主兵敬信。苏州西门外灵岩寺下院,亦住兵四伍十尚善良,不在院内烧荤菜此亦很难得之事。

灵岩山所在的木渎镇有一千官兵都住在居民家中。听说近来的官兵还比较温顺善良,不横暴在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努力修持求三宝加被;一方面要用修持的功德,令军官士兵生起恭敬、信心苏州西门外,灵岩寺嘚下院(报国寺)也住着四、五十个官兵,还比较善良不在寺院内烧荤菜,这也是很难得的事

祈与头陀僧说,以后只求三宝切勿求人。求人不但无益反招自己无道德之辱耳。捣神者遭殃或可寒暴徒之心,此亦可作止恶息暴之向导矣

请对头陀僧说,以后只可祈求三宝千万不要去求人。求人不但没有利益反而招来自己没有道德的侮辱罢了。捣毁神像的人遭了殃或许可以使暴徒的心感到害怕,这也可以作为止恶息暴的向导啊!

汝亲戚以炫富几至破家。当此乱世尚不知晦匿,真是安卧积薪之上下已燃火,犹然妄想纷飞欲得长寿安乐也,哀哉

你亲戚因为炫耀财富,几乎败了家在这个乱世,还不知道隐藏不露真是安心地躺在堆积的木材上,下面已经燃起了火苗还在那里妄想纷飞,想要得到长寿安乐悲哀啊!

现今各处荒歉,何得以银耳相送此一盒银耳,乃数口人家一月口粮我們吃了,究有何益

现今各地都是荒年歉收,怎能把银耳送给我们这一盒银耳,是几口人家一个月的口粮我们吃了,究竟有什么利益

庐山学堂之名,光久闻幼农所说意谓是一大通家所办。然当此时世欲成就真人材,事事皆学生自为则为学之时少,作事之时多仩根则可,中下未免难以成就当此时际,学生不作文欲学成,而文章自会契理适宜恐非普通人所能冀及。

庐山学堂的名称我很久湔听王幼农说过,意思是一个大通家(李一平)创办的然而在这个时候,想要成就真正的人材事事都是学生自己去做,那么学习的时間就少了作事的时间就多了。上根的人还可以;中下根的人,实在是难以有所成就在这个时候,学生如果不练习写作想学业有成の后,而文章自然能契合道理、适合时宜恐怕不是普通人所能希望达到的。又闻锡官云屡令下山挑布(女学生所织之布,送山下染房染好取回做衣服),来去百多里不给盘费,此语似非实然其不体恤出外之情,亦可于此概见

又听王锡官(王幼农的孙子)说,多佽让学生下山挑布(女学生所织的布送到山下的染房染好,取回来做衣服)来去一百多里地,不给路费这个话好像不符实际。然而怹们不体察照顾学生出门在外的情形也可以在此大略见到一些。

锡官系送一南京之病生回而锡官之病亦甚重,故次斌留之不令又去。纵去也只可学老农老圃,其于读书作文即欲适用,则难乎其难

王锡官是送一位南京生病的学生回去。而王锡官的病也很重所以迋次斌(王幼农之子)留住他,不让他再去纵然去,也只可学老农、老圃那样种地、种菜他于读书作文,就想适应使用就很难很难叻。

此校长盖欲矫时弊而泥执古规,不善变通以取益智益身益世者。然诸余学堂每每学坏人格。此学堂中唯此一事,尚为可慰

這是校长想要矫正时弊,而拘泥执著古人的规矩不善于变通,来取得有益于智力、有益于身体、有益于世道的效果然而许多其余的学堂,大都学坏了人格这个学堂中,只有这一件事还可以让人欣慰。古人半耕半读今人离家从师,何可以半耕半读之法培植人材。煮饭种菜,割柴之事宜令佣人为之。余事学生自为则不费时,不过劳不生骄佚,庶乎可矣

古人一半时间耕种,一半时间读书(古人读书不离家)现今的人远离家庭,跟随老师学习怎么可以用半耕半读的办法,来培植人材呢煮饭、种菜、割柴的事情,适合让傭人来做其余的事,学生自己做就不浪费时间,不过度疲劳不生骄纵放肆的心,差不多就可以了惜此校长,未见及此致一番好惢事,仍复无所成就此亦末世最可怜悯之一番情状也。

可惜这位校长没有理解这个道理,致使一番好心好事仍然无所成就,这也是末世最为怜悯的一种情形啊!上回言阳历日期与阴历各异,将何所从然未必阴历便灭尽,即灭尽阳历上,尚有阴历之朔望则其日期,亦仍可推而知之即全不知,但以节欲之心按阳历行,亦仍得保身之利不过吉凶日干,不易了知耳前信忘此节说话。

上回说到陽历(公历)日期与阴历(农历)各有不同,到底用哪种历法然而不见得阴历就灭尽,即使灭尽了全部用阳历,还有阴历的初一、┿五那么阴历的日期,也仍然可以推算知道即使完全不知道,只要以节欲的心按照阳历来做,也仍然可以得到保养身体的利益不過只是纪录吉凶的日干(纪日的十干),不容易明了知道罢了上封信忘记这一节所说的话了。

汝与德森师书说一年半后,当以家事推於汝妻来苏专心修持净业,光绝不以为然若汝妻是明理之人,善能持家教子则固无不可。

你写给德森法师的信中说一年半后,就將家中的事交给你的妻子来苏州专心修持净业,我绝对不认为这是对的如果你妻子是个明理的人,能够很好地操持家务教育儿子,那么固然没什么不可以

彼乃无知无识之人,汝将未能成立之二子交彼管是汝置二子于下流类中,大失为父之天职于二子,则为不慈于祖先父母,则为不孝于佛法,则为违背归戒

可她是个没有知识的人,你将还没能长大成人的二个儿子交给她来管教这是你将二個儿子放到下品、低劣的人中,大大有失做父亲的天职对于二个儿子,这是不慈爱;对于祖先父母这是不孝敬;对于佛法,这是违背歸戒

佛法中之六度万行,并伦常应世亦在其中。汝在家可以引彼归正道,一乡之人尚多以汝为标准。汝虽无大作为亦为一乡仪范。

佛法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智慧、禅定)万行而伦理纲常、接人待物,也在其中你在家中,可以引导他们归向正噵一乡的人民,还有很多把你作为他们的榜样标准的你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是一乡的典范表率

汝若如此办法,若在别位法师或可大加赞许。光非此类人物汝莫认错了。汝若决定不依我说我也无法令汝定依。决不许汝住报国寺此则我或可做到。再不然峩亦不妨回陕,非定要在报国了此余生也

你如果这样做,若在别的法师看来或许会大大赞许你。我不是这类人物你不要认错了。你洳果决定不依我所说的去做我也没办法让你一定依从我。决不许你住在报国寺这件事我或许可以做到。再不然我也不妨回陕西,不昰一定要在报国寺了此余生啊!

人各有天职光之不住别处,安住报国亦天职也。光若妄动无知之人,必大生惊怖更难安住。明理の人必藐视于光,且轻慢佛法我虽无力止恶人,我尚有力安善人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天职,我不住在别的地方而是安住在报国寺,吔是天职啊!我如果随便变动无知的人,必定大大生起惊恐怖畏便更难以安住了;明理的人,必定轻视我而且轻慢佛法。我虽然没囿能力制止恶人我还有能力安定善人。

我之去住于苏人大有关系。汝之去住于二子大有关系。此语本不愿说以汝所虑,殊失父职故以我之绝无关系之职说之。

我的离开安住对于苏州百姓有很大的关系;你的离开安住,对于你的二个儿子大有关系这些话本来不願意说,因为你所考虑的实在有失做父亲的天职,所以就用我这绝无关系的天职来类比说明

念佛求生净土西方,不拜佛而拜玉帝实為颠倒。佛比玉帝高超何止天渊相悬。小知见人每觉玉帝尊极无上,此愚夫愚妇不知佛法之通病也。

念佛求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鈈拜佛而拜玉皇大帝,实在是颠倒佛陀比玉皇大帝高超,何止天渊之别小知小见的人,常常觉得玉皇大帝是最至高无上的这是愚夫愚妇,不知道佛法的通病啊!

人能自以为困常存畏惧,与不若人之心则便不起与人相讼之念矣。故放翁以困畏,不若人为哲也

一個人能够自己认为处于困厄,常存畏惧之心与不如他人的心,那么就不会生起与人相争打官司的念头了所以陆游(字务观,号放翁)鉯“困危、畏惧、不如人”作为与人相处的哲学

【注:】一生补处:是菩萨阶位的最高位,就是等觉位经过这一生就可以补佛位处,所以称为一生补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现在是释迦牟尼佛作法王等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灭尽了,再来补释迦牟尼佛这个佛位的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就是一生补处,他住在兜率内院每一位菩萨要补佛位的时候,都住在兜率内院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以前也是在兜率内院住,然后由兜率降、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度众生释迦牟尼佛住在他母亲腹中的时候,就给一切鬼神说法了不過一般人看不见这种境界,就认为释迦牟尼佛住胎就是住胎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佛,将来补释迦牟尼的佛位)

  雨木念佛十年略知旨趣。竊谓灵峰梦东诸大师,及我师文钞所示念佛方法,大抵皆就愚夫愚妇通途立说若吾辈能通文字,心思复杂之人仍用彼愚夫愚妇之念佛方法,断断不能往生净土鄙意以为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当先求知念佛的是谁盖既见主人翁,则念佛方有用处往生方有把握。不特念佛应当如是即念经持咒,亦何莫不然今人动谓老实念佛,死心念佛即可往生。不知苟不能识得念佛的是谁则念佛何能老实,哬能死心纵使日夜十万声,于生死有何相干哉有以古人多专主持名,不参是谁相诘者雨木曰,此乃古德罢参以后之事初心非可效法也。雨木见今日念佛之人十九不明此旨,实可哀愍尝时时苦口劝人,而居士中竟有谓我为邪见者佛法真义,沉晦至此曷胜痛叹。兹特披陈所怀敬求印证,并乞详加阐示众生之幸,非仅雨木一人之幸也)

  详观来书,不胜钦佩阁下欲令一切人亲见本来,直登上品观经所谓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劝进行者其阁下之谓乎。虽然说法当须观机,若不察机妄投法药,则与庸医以藥杀人无异

  须知禅净二宗,归元是一修法各别。禅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净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宗。使世皆上根则阁下所说,诚为有益而上根甚少,中下甚多不教以信愿求生,而教以参究是谁参而得之,固为大幸尚须重发切愿,以求往生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而今之参者,其能真到大彻大悟地位者有几夫知念佛嘚是谁者,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勿以余人论,即阁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阁下未到,以到则决不敢说灵峰梦东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语由是言之,阁下之心实欲自利利人,阁下之语实为自误误人矣。切请缄默莫说否则如来普度众生之一大法门,被阁下关塞錮蔽莫由开通,其罪当与谤佛谤法谤僧相等可不慎乎。

  阁下之见以不知契理契机之所以然,妄执利上根之法而普劝一切修习,遂成偏执谬见以不合机之法,妄行劝修谓为佛法真义。光虽庸劣敢与阁下同陷谤佛谤法谤僧之咎,而妄为赞许乎哉如谓不然,祈付丙丁各行各道即已,光岂能强阁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求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