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空是日语方位词词吗?

【述学】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
我的图书馆
【述学】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谓词,这一讲,我们将学习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核词——体词,包括: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四类,至于量词,我们将和数词、数量词放在一起来讲解。一.名词名词是体词中最主要的词类。从意义上看,名词表示事物。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是一种指称性成分。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是:绝大多数名词可作主语、宾语;但并不是所有名词能同时作主语和宾语,如:“地步”不能作主语,“常言”不能作宾语。多数名词能受数量词组的修饰,但一般不受数词、数词词组直接修饰;特殊情况下,名词也可受数词、数词词组修饰,如:十亿人民、三兄弟、这一地区、三大工程、前面来了一老太太、马尔马拉海上一渡轮失火、三十二楼。大多能受数量词修饰;但也有一些名词不能受数量词修饰,如“边缘、表面、对方、列强、年龄、人事、双方、私人、岁数、行政、医药、主流、主权、总和、自然”。绝大多数名词可受数词、数量词组以外的其他定语的修饰,其中能受另一个名词直接修饰的名词占半数;多数名词可直接作定语;如:木头桌子、鱼罐头。名词一般不能作“在”的宾语,加方位词以后才能;如“*在桌子(在桌子上)、*在碗(在碗里)、*在树(在树上)”。而只有“教室、工厂、操场、邮局、学校、中国”等名词可以直接做“在”的宾语,这种名词是“具有处所功能的名词”,其与处所词的不同之处是这些名词还能带方位词,而处所词不能。比较:(1)a.在教室——在教室里& & & & &b.在工厂——在工厂旁边&&&&& & &c.在操场——在操场上&&&&&&&&&d.在中国——在中国以南(2)a.在当地——*在当地里&&&&&&&&&b.在野外——*在野外上&&&&&&&&&c.在民间——*在民间里&&&&&&&&&d.在远处——*在远处上名词一般不能做状语;但在下面几种情况中可以做状语:一是有处所功能的“名词 动词”。如“操场去、图书馆去、学校见、主场迎战对手”。二是“名词 形容词”。如“拳头大、碗口粗”,这种情况中名词表示比喻。三是“名词 动词性成分”。如“电话采访、公费请客、凉水洗澡、武力镇压、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这类例子表示使用某种工具或通过某种途径做某事。以上名词做状语都可找出条件,具有一定类推性,这也是系统性的表现,因此不看作名词兼副词。除了上述情况外的“名词”做状语的情况都不具有系统性,按同质策略可处理为做状语时看作副词,如“重点解决、顺序上车”中的“重点、顺序”应看作副词。名词一般情况下不做谓语;但可以有条件地做谓语,如“我买的书(在回答‘你买的什么?’时)、今天阴天、他双眼皮、下午运动会”等,实际上都是做判断句的谓语。名词一般情况下不能受状语修饰;但在三种情况中可受状语修饰:一是“时间副词 非初始项顺序义名词 了”。如“都大学生了、已经大人了”。二是“也 体态特征名词”。如“(他)也双眼皮、(他)也高个儿”。三是“也 表身份的名词”。如“(他)也大学生、(我)也团长”。四是“表限制的范围副词 名词”。如“就苹果好吃、光飞机就有一百架”,这种情况中的“状语 名词”用在主语位置上。名词通常不能重叠。有些名词似乎可以重叠,如“人人、家家”。但“人、家”还能直接受数词修饰,如“一人、三人、一家、四家”,因此“人人、家家”应看作量词重叠。有些双音节名词也有相应重叠形式,如“子孙─子子孙孙”“风雨─风风雨雨”“恩怨─恩恩怨怨”“方面─方方面面”,重叠形式都有“多、每”的意思。这种名词重叠形式可看作构词性重叠。&二、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都可以表示位置(空间位置或时间位置),合称为位置词,体现在语法上,就是可出现在“在/到/往~”的语法位置上。这几个词类具有名词的某些性质和功能,但又有不同之处,因此既可以作为独立词类,也可作为特殊的名词或处理为名词的特殊小类。(一)、方位词从语义功能上看,方位词表示带有参照点的方向或相对位置关系。方位词表示的相对位置既可以是空间,如“桌子上面、大树下”;也可以是时间,如“春节前、三天以后”。个别方位词只能表示位置,如“以上、之下”。有些趋向动词发展出表示方向的用法,如“往回走、往出走、往起拉”,应认为已经变成了表示方向的方位词。方位词的语法特点是:能做主语和宾语;能做表示处所的介词或动词“在/到”的宾语;能做表示方向的介词“往/向/朝”的宾语;能作状语;最主要功能是出现在实词性成分后面,构成方位结构,如“大树旁边、桌子上”。根据构词形式,方位词可分为以下小类:a. 单纯方位词:上、下、左、右、东、南、里、外、前、后、旁、回b. 合成方位词:b1. 前后、上下、左右、里外;东南、西北、东北……(两个方位词的并列)b2. 东边、前边、上边、左边、东面、前面、上面、后面、东侧、前侧、后侧、左侧、东头、前头、后头、上头、东方、前方、上方、下方……(单纯方位词词根 附加成分)b3. 以东、以前、以后、以下、之前、之后、之上、之下……(虚词性成分 单纯方位词)b4. 中间、跟前、旁边、周围、附近……合成方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多,但单纯方位词单用时一般只能表示方向,如“往前走、向左转”,表示位置时一般要出现在实词性成分后面构成方位结构,如“桌子上、大门前”。如果单用表示位置,需出现在对举格式中,如“前有埋伏,后有追兵”。(二)处所词处所词表示空间位置,可用“这里、那里”指代,用“哪里”提问。处所词的语法特点是:能做主语和宾语;能做“在/到”的宾语;能做状语;不能再带方位词,这是处所词与名词的重要区别。例如:当地、远处、空中、原地、故乡、身上、门口、民间……处所词与方位词都能表示位置,但方位词表示的是相对位置(需要参照),而处所词表示的是绝对位置(不需要参照)。另外,方位词还可以表示方向,但处所词不能。(三)时间词时间词表示时间位置,一般可以用“这时、那时”指代,用“什么时候、多会儿”提问。时间词的语法特点是:能作主语和宾语;能作“在/到/等到”的宾语;能作状语。例如:今天、明年、上午、星期三、春节、现在、刚才、将来、过去、原来……注意区分时间词与下面这些词:(a)&&& 已经、马上、曾经……(表示时间关系的副词)(b)&& 片刻、许久……(表示时长的数量词)也要注意区分时间词在谓语动词之前时,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试比较:(1)明天有雨&&&&&&&&&&&&& (2)明天去例(1)中,“明天”与“有雨”之间可以插入“是不是”变为“明天是不是有雨;而(2)不能变为“*明天是不是去”,若要加上“是不是”也只能说“是不是明天去”;此外,(1)中的“明天”不重读,而(2)中“明天”重读。所以,(1)是主谓结构,这里的“明天”作主语;而(2)是状中结构,这里的“明天”作状语。上一讲和这一讲,我们分别学习了谓词和体词,它们共同构成了实词的其中一部分——核词,实词的另外一部分是饰词。下一讲,我们将把存在相互关系的一类核词——量词,和两类饰词——数词、数量词放在一起进行讲解。编辑:语之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位词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