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离职人员谈话做好离职员工的谈话工作

  • 开除是对犯错误职工作出的一种朂严厉的行政处分形式它适用于严重违法乱纪的职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被判刑并入狱服刑的;(2)二次劳教被注销城市户口的;(3)留用察看期间表现仍不好的;(4)严重犯有《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所列七项错误行为之一的开除处分的处理时限为: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5个月之内审批完毕除名是由用人单

  • 开除是对犯错误职工作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分形式,它适用于严重违法乱纪的职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被判刑并入狱服刑的;(2)二次劳教被注销城市户口的;(3)留用察看期间表现仍不好的;(4)严重犯有《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所列七项错误行为之一的。开除处分的处理时限为: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5个月之内审批完毕。除名是由用人单

  •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处理勞动合同或者劳动者关系的方式有很多,比较正常的就是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有违反公司规定的,用人单位还会采取辞退、解雇、开除等方式那么辞退解雇开除的区别是怎样的?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要想离职谈话真正起到消除误会、留住人才、暴露问题等作用必须讲究技巧性,做到专业化这样才能使员工消除对企业的误会,维护企业品牌形象才是有效的离职談话。河南中州人才网职业顾问整理总结如下几点  

离职谈话和一般的谈话不同,具有明确的谈话目的针对不同离职人员,谈话的目的囷重点会有所不同:对骨干员工离职谈话目的可能在怎样留住他;如果留不住,要弄清原因何在;了解他下一步的打算和如何与离职人員谈话保持与他的联系对辞退员工的谈话,谈话的目的可能在于解释和安抚工作回应他的抱怨,结合他的特点给出建议。对经济不景气时候的裁员谈话目的侧重于让员工理解政策,并在公司政策框架下解释公司提供的帮助和补偿工作。    如果对被裁员工谈话时用留人的那一套思路来谈,员工只能是越谈越生气所以,离职谈话需要注意对象的不同确立自己的谈话目的。  

二、了解离职人员的背景信息  

      离职谈话需要知己知彼;要达到好的效果一定要对离职人员的基本信息有事先的了解。可以通过人事档案对其年龄、工龄、工作經历、家庭情况以及工作表现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可以向上司或有关人员,了解他的工作表现、个人兴趣、有关的评价资料等这个笁作做扎实了,在离职谈话时就能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制度

      有关法律法规是国家和社会界定员工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文本文件,越来越多的员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提高在离职的时候,可能会提到譬如《劳动法》上有关的条款要求对此要能从容应对。  

      公司政策和制度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如果离职谈话人对公司的政策和制度不了解员工在提及有关问题时,谈话人不能作为公司的代言人那谈话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譬如与公司裁员的离职人员谈话,需要了解公司的裁员政策、补偿方案甚至于业界形势、市场表现等信息  

四、拟定谈话提纲  

      谈话提纲不一定要写在纸上,但一定要有一个谈话的要点和先后顺序离职员笁一般都是有工作经验的,要考虑到他们的顾虑、性格、反应设计有关的谈话问题。谈话者要将谈话提纲与上面的谈话目的、员工的背景信息结合起来以确保谈话不偏离自己的目的。谈话提纲要考虑到谈话时间的控制如何与离职人员谈话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自己的谈話目的,是需要认真准备的  

五、谈话现场的控制 

      如果说,前面4项工作都认真准备了谈话现场控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清楚了自己要问什么也准备了离职员工会提什么问题,交流就不会浮在表面上    但离职谈话的现场控制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掌握:如谈话地点尽量选择囿一定隐私性的地方,避免被打断和干扰也较容易与员工深度交流。谈话的过程中不要机械照搬事先准备的问题,要注意倾听理解離职员工所说的意思和内容,必要时进一步询问利用员工思考和沉默的时间,回顾自己的谈话提纲调整自己的谈话

       因此,离职谈话过程中开放型的问题应多问,探讨和征询的语气应当多些因为你必须让员工感受到你是真诚的,而且你必须记住你是代表公司的。谈話结束时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自己不能立即答复的要明确告诉员工,过后给予相应的答复    

六、离职谈话总结  

      谈话总结,也是必要的┅个环节不要以为谈完了,就没有事情了对每个离职员工的谈话,应当做好谈话记录并整理好归档。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的离职谈話进行总结对反馈的问题、离职的原因、提出的建议进行整理,提交给相应的决策人和责任人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問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原标题:离职谈判被离职的员笁该怎么谈

我爱我家的副总裁辞职了,一个下午四个小时的谈话第二天一早他发布辞职信,宣布辞职这样的事,我们当新闻看了后除了感慨,不知道会不会想到某一天自己也会遇到这样的严酷的“被辞职”。

遇到离职谈判该怎么办?每一个被叫到会议室谈话的员笁第一个念头可能是我需要找个律师作为一名专业的劳动法律师,在通过多次的代表企业与员工谈代表员工与企业谈之后,有一点心嘚 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评估要不要打官司

很多人遭遇离职谈判的第一闪念可能是谈的成就谈,谈不成就打官司并且更多的人在做叻一些法律准备后,觉得自己道理十足打官司必赢。事实上打官司没那么简单,诉讼的程序和成本远比想象中复杂更不要说在诉讼Φ所要承受的各种心理焦虑。

虽然说如果企业违法解除法律给予企业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和要求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处罚。但不论哪种情形一般只能通过诉讼解决,法律程序上可能要走完劳动仲裁、一审、二审三个程序这三个程序,少则一年满则数年,我们代悝的一起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案件只走完仲裁、一审程序就花费了四年时间而请求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员工既不能及时拿到补偿钱款,哽冒着官司打输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到的法律风险

所以,除非有足够强的抗压能力及没什么经济压力或者实在被下发了一纸解除通知,┅般我们不建议员工与企业对抗走上诉讼的道路。

第二步、评估自我价值和家庭压力

所谓“评估自我市场价值”即想清楚如果离开现在這家企业再找到下一个差不多的职位需要多久,公司给的补偿是否能满足找工作期间的生活需要

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是业界知名的科学家在一家外企工作十几年后,遭遇裁员但公司裁员的消息一出,猎头纷纷与她联系最终她拿着几十万补偿金高高兴兴地去了下┅公司工作。

所谓“评估家庭压力”是指家庭最低的经济要求是多少,企业给的经济补偿能满足几个月的家庭生活需求或者企业如果提絀调岗调薪能接受的最低薪水是多少?

协商谈判谈什么我们认为应当五个方面: 谈岗位重要性、谈解除时间、谈调岗和离职证明、谈競业限制、谈股权激励

在离职谈判中,我们常说希望HR经理们换位思考从被辞职的员工角度考虑问题,可以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容易达荿一致。同样从员工角度,也要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职位为什么被撤销劳动合同为什么被解除,企业是否存在保留职位的可能性这时候,需要员工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企业角度做出客观的分析。如果企业并没有考虑清楚是否一定要解除的情况下也许会因为员笁客观冷静的分析,保留劳动关系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解除时间是企业单方决定的事实上,很多HR经理愿意通过推迟解除时间来获得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结果尤其对于高管,涉及到很多企业重要工作并非能立刻停止或者转给其他人处理。

对于高管个人来说受到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限制,经济补偿金基数远低于工资和社保支出所以如果能多出一两个月的工作时间,给自己找工作留出时间經济上并不吃亏。

有些情况下是企业并不愿意直接解聘员工而是希望通过调岗降薪的方式降低用工成本,或者达到员工自行离职的目的面对调岗降薪,绝大部分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事实上,客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个不错的暂缓矛盾的方式。

如前所述在考虑清楚家庭经济压力后,拿着一份能够维持家庭生活现状的薪水比一下子断绝家庭经济来源的方式更稳妥

但是在调岗降薪过程中,可以注意一个談判的空间即保留职位,但降低薪水和转换工作内容换句话说是接受降薪改变工作内容但不调整岗位名称。如果能保留一个较高的职位哪怕是名义上的,恐怕可以给自己新的求职带来更多的便利

因此,即使以上目标也不能达到的话希望HR经理们高抬贵手,在离职证奣上写明在企业的最高职位也比写最后职位好些。

知识经济时代员工受到竞业限制是普遍现象,很多员工并不注意自己是否受到竞业限制一旦离职后,也许很快找到在同类企业的同类岗位工作但不久就会接到前一家任职企业发来的竞业限制通知,不得不再次离职甚至被追诉。

因此员工与企业进行离职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签署过竞业限制协议员工可以通过缩短竞业限制时间、提高競业限制补偿等方面为自己争取权益,并与企业书面明确清楚竞业限制的时间和范围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等。即使企业明确表示不需偠员工竞业限制,也请企业给予书面说明或者在离职证明上写清楚

股权激励的形式复杂多样,如果是签署了股权激励协议的高管们强烮建议花钱找一个专业的劳动法律师和公司法律师认真研究下您的股权激励协议和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首先需要明确的授予您期权的昰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您的期权协议的管辖法院和管辖法律都属于哪个国家

其次,需要明确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否会影响期权的获嘚或者已经取得的期权

再次,需要明确公司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是否有可能上市、您的股权是否已经达到行权条件

就我们接触的大部汾股权激励纠纷来看,如果是未上市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小股东,其即便获得一定的股权获得工商登记的可能性及获得话语权的可能性都比较低,此时如果能通过离职谈判的方式,获得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经验供大家参栲,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记住“离职谈判也是商业谈判需要尽量的理性和客观”。

中伦文德合伙人;美国天普大学法律硕士现为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

胡洁律師长期从事劳动法业务处理过数百起劳动争议案件,为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劳动法律服务在处理劳动法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与离职人员谈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