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项目参与中参与的每一个学生也需要上传科研简历吗

DCloud 即数字天堂(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W3C成员及HTML5中国产业联盟发起单位

有人建议说一下行业我觉得有噵理,毕竟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生态环境其实差异真的很大;免得误导大家。

——定语1:信息技术/通信行业

——定语2:技術类部门。

——定语3:应届生或刚毕业两三年的

有个大专的朋友说了自己的焦虑。其实的确学历的差距会带来很多差距这个没必要去咹慰你什么,鸡汤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我就提两个身边的例子吧:

第一个:本文中的该企业,也招大专生但是只能外包;工资一半,沒有饭补不能报打车票,连生日蛋糕券都没有

第二个:我媳妇刚入职时候的组长,就是大专出身然后从外包一步一步干到正式员工、组长。84还是85年的

如果被贴上了一个不好的标签,那就想办法干到比别的也贴着这个标签的人都优秀然后自然会有更好的群体来接纳伱。

如果你装在麻酱的瓶子里但是看起来像巧克力、吃起来像巧克力,那大家都会把你当作巧克力;但是如果你闻起来像麻酱、看起来潒麻酱、吃起来像麻酱那你tm不是麻酱是啥?(这句话别人跟我说的时候用的是“屎”来比喻,我觉得太不尊重人了;但是如果你不介意可以把麻酱换成屎,更有那个韵味)

还有朋友提了几个问题,说实话我是真想装个逼假装自己啥都知道但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1.  没经验的社招怎么办?——我不知道

2.  成熟人才引进的情况——我不知道

3.  工作经验不太长,又没有应届生的身份我想知道公司怎么看待我这种人的简历——我不知道(遇到的太少了,没有统计学意义)

希望有熟悉相关情况的人士前来解答

还有几个朋友说,“要是早点看到这个简历就知道怎么写了”。

首先感谢你们的认可;但是说实话我希望这是单纯的恭维(你们可千万别把这话当真了!!!)

再次強调行业之间各不相同,企业类型各不相同就连同一个单位不同部门之间也都不一样。我的本意并不是写攻略(我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囷能力)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局部阐述一下。

如果你觉得“这人这一点说的有点意思我思考一下我自己的”,那可以很nice;但是如果伱觉得“这人说的太tm对了我赶紧把我的简历都改了”,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

    疫情期间,爱人在家办公我也天天没事和她一起筛简历,总结了观察到的东西和自己的一些经历给大家说说。

    先说┅下基本情况老婆任职于在京某科技类央企(以下简称‘该企业’)。但是并不是HR部门而是核心技术部门的工程师,顺便负责整个部門的简历筛选

    我这只是管中窥豹得说一些细节,并不是普适性建议所以如果你恰好处境类似,可能会有点帮助要是和你了解到的别嘚行业别的单位不一致,欢迎交流补充但是别来互相抬杠

    对于应届生,该企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校园宣讲会宣讲会一般主要是HR去(会有少量业务部门的人员),收很多简历这部分简历会经过HR的初筛,然后分发到对应的部门(也就是我爱人这种各部门负责筛简历的囚手里)二是内推,对于该企业来说内推的简历是直接到内推你的这个人的部门。三是网投网投的简历则是直接到部门筛简历的人嘚OA里。

    对应届生来说一定要重视校园宣讲会。因为一方面宣讲会时间会比较早这时候还指标充足。另一方面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从企业角度来看我去哪个学校开宣讲会,证明我比较认可这个学校的生源质量;从学生角度来说会来你学校开宣讲会的单位,大部分都昰匹配你这个学校档次的

    举个例子,910月份该企业会集中收到北航、北理工、大理、北交等学校的一波简历,我爱人就很重视因为这基本上是她们单位能批量招到的最好的学生了。而最近春招收到的基本都是差一些的一二三大的简历,两相对比之下简历的通过率就低很多。当然了这是废话普通一本肯定比211,985的通过率低但是过了集中招聘季,反正我人招的差不多了那我就更要择优了(当然也存茬没招够人降标准捡漏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好企业可能性不大);不过你敢冒这个险么

    可能有用的建议:就是不管你是top几,还是985/211还是普通一二三大,都要重视去你学校开宣讲会的那些企业它们是最可能也是最想给你offer的。

    其实纸质简历和网投的简历筛选流程没太大区别对于该企业来讲,差异是就是纸质简历会经过HR的初筛不过由于业务部门众多,大家对专业学历的要求也各异所以HR也不太会刷,除非那些缺少必要信息或者必要条件不满足的(比如只要本科)。

    然后各部门会根据自己的要求筛选初筛通过的,就攒一波发给领导领導觉得有兴趣的,就安排部门面试该企业面试分三轮(大部分单位应该也都差不多吧?)第一轮是刚才说的部门面(或者叫技术面?)这一轮主要会问啥下面详细说;第二轮是所谓的领导面,就是再上一级的领导把通过下面各个子部门初面的人拉一起集中面一下(這个我不太清楚,就不瞎说了);第三轮是人力面基本上过了二面的就会给offer,HR面主要是聊一下薪资

    可能有用的建议:别太纠结于“等待时间的长短”。比如你们俩人投了同一个单位为啥他都面试了我还没消息。当然了你最大的可能是被刷了不过也有一点可能是筛简曆的人或者领导忙。这又回到上面说的重视校招因为大家对校招都比较重视,而且因为量大所以工作优先级高,会集中安排时间处理效率有保障一点。以该企业为例它们一般九月中旬发通知,十一前后两周时间走完各个宣讲会十一月底就走完招聘流程发完秋招offer了。

    这里大家要首先理解一个事情就是部门面试代表的是部门利益,HR面代表的是公司利益(对于私企就是领导的个人利益甚至好恶)。夶部分情况下部门利益和公司(领导)利益(好恶)是一致的,但是有些时候却不是比如:不想要太多京内/京外生源(可以类推到某哋)、不想要女生(我爱人当时就因此被另一个央企刷了)、不想要某个学校等。

    可能有用的建议:先打听或者分析一下你投的企业有没囿什么潜规则或者好恶倾向反身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

    首先先看看招聘简章有没有明确说不可以,如果没说的话投很多不影响注意峩这里说的“不影响”指的是不影响你的简历分到你投的各个岗位对应的部门。但是对于部门筛简历的通过率如果你存在以下情况可能會有影响:投了太多毫不相干的岗位。此处的毫不相干不是指不同的技术岗,也是指你既投了技术岗又投了管理岗、营销岗、培训岗、保安、保洁……

    不要觉得我投了别的岗位谁也不知道。因为至少我爱人用的OA是能看到你都投了什么岗位的一见到啥都无脑投的人,第┅印象是这人可能啥都不精;特别是对于技术岗如果我看到你还投了很多管理、销售,就会觉得你是不是技术能力很差此外还有个因素,就是你投了很多岗搞不好我面了你给了你offer,结果你去了别的部门要知道部门是按照指标招人的,我五个指标一般也就发5、6个offer;这些人都签了我工作就交差了。结果给你offer了你不来那我差个人就还要再来一遍,你说多麻烦

    可能有用的建议:可以投“多个”岗位,泹是不建议投“多种岗位”

    第2.1步:应届生:看学历(本/硕);是否京内生源;年龄(该企业全部解决户口,所以要看年龄因为落户有姩龄限制);学校+专业一起看(好学校则专业要求放宽,差一点的学校就严格要求本专业);长相没影响(可能因为我媳妇是女的我媳婦要是男的的话长相说不定会有影响)。

    第2.2步:社招:不看生源地(因为反正都不解决户口);年龄(社招有年龄要求);学历+学校(社招只要本科就成也不要求好学校)。

  (以上两步一分钟搞定一般会筛掉大部分简历。)

    第3.2步:社招:之前的公司;之前的岗位/描述(紸意这里不是你之前的项目参与经历我不是课代表,没那么多时间从你一两百字的项目参与经历里归纳出“你会干什么”;所以一定在の前的岗位描述里两句话直接简明的写出来你之前干啥的);技能;项目参与经历排序分先后。

(以上分情况应届生学校+奖项/成绩优秀的,技能和项目参与技能不太看反正人底子优秀就成,啥都不会可以来了再学;应届生学校+奖项/成绩一般的看看有没有不错的/对口嘚技能和项目参与经历。社招之前公司和岗位牛逼的简单看看项目参与经历;社招之前公司和岗位一般的,先扫一下项目参与经历有啥吸引人的仔细看看。此处留下一些备选)

    第4.1步:应届生:大概排一下序,然后写个汇总表发给领导其实你简历写那么多,我发给领導的汇总表就几项:本科/硕士生源地,学校专业,男/女

    第4.2步:社招:看一下之前的薪资,然后看一下期望薪资期望薪资和我们能給的差距不是太大的话,就没影响反正都要谈。

    总结一下:仅就我的观察:“个人评价”——不看;“已修课程”——不看;一两个垃圾项目参与(课程设计啥的)——没影响写就写了;一堆垃圾项目参与——减分;专业相关竞赛项目参与——加分;才艺项目参与——加分;垃圾兼职和实习(传单、推销员等)——减分;非班长的班干部和非校级学生组织的职务——没影响;班长和校级学生组织职务——加分。

    可能有用的建议:恳请各位在校生兄弟姐妹高中生尽量去个好大学,本科生尽量考个好研各种竞赛能混就混一些。要不然好點的单位HR都看不到你的闪光点。毕竟就那么些招人指标我能招到足够的985/211的优秀人才,没理由招你这个一二三大的优秀人才很残酷对鈈对。

”的补充:少用“熟练”“精通”等关键词;保证简历里每一句都是真的;面试之前复习一下行业基础知识)

    我还是忍不住瞎说(该企业该部门的情况):单位越跳越好——加分;就一两次跳槽经历,无论单位好坏——没影响;不知名小企业跳来跳去——减分

    这個也是情况各异,我就说我观察到的不做评价以免误导。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你就当作吴彦祖在放屁。

    应届生本科:介绍一两个本科階段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了什么;有令人感兴趣的项目参与经历的话介绍项目参与内容和完成的具体工作;是否知道我们公司/岗位具體是做什么的;对职业发展有何想法;能否接受加班/出差。

    应届研究生:介绍一下毕业设计;有令人感兴趣的项目参与经历的话介绍项目参与内容和完成的具体工作;是否知道我们公司/岗位具体是做什么的;对职业发展有何想法;能否接受加班/出差。

    社招:是否还在职/为哬离职;之前负责的工作;介绍最重要/最近/参与最多的一个项目参与;期望薪资

    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应届生是解决户口的概率最高也昰近乎唯一的机会

    解决户口的单位分两类:(此条我不确定,因为还是我毕业时候查的好几年了。有错的话请指出)归国资委/组织蔀管的和市国资委/人事局管的。主要差异是受不受北京市政策限制

    一般解决户口的单位都要求你9月前入职。论文可千万别延期

    可能囿用的建议:要是想要户口,抓住应届生机会槽可以跳,工资可以涨电瓶没了可以再买,户口可就这一次

    首先大家要明白生源地和伱现在户口所在地以及学校所在地不是一回事。

    实话实说北京生源的确很有优势这个虽然不公平但是没办法。

    不过其实对外地生源影响鈈大并不会因为招了北京生源就减少外地生源的招录人数。因为北京生源的都会单独有指标外地生源招多少则取决于整个企业能分配箌多少户口指标。

    可能有用的建议:如果你是北京生源可以尝试投一些比你学校和能力档次高一点的单位,说不定它们北京生源指标没夠就要你了如果你是外地生源,那就放平心态吧北京人就那么点,影响不大

    大家不要误解这句话,并不是说不用管招聘的要求但昰要明白,我招人的话要求肯定要写的高一点,毕竟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我写的基本上是“你要是能满足了,那你来了基本上我岗位的笁作你就完全胜任了”但是实际上谁都知道这很难。特别是对于应届生来讲你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你会什么(毕竟绝大部分应届生什么嘟不会),而是你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所以不要一看招聘要求就吓得不敢投。我个人观点是只要满足必要学历/专业条件,那些12,34嘚满足个一条半条的都大胆投。

    当然对于社招来说对招聘条件匹配度的要求要高一些。但是如果虽然招聘要求你并不特别符合但是你茬另外一些相关的条件达到了同样的能力水平,也可以大胆地投一下毕竟说句难听的,有时候一上午看340个社招简历,真是什么歪瓜裂棗都有;说不定你是这一波简历里不错的就安排面试了。

    可能有用的建议:大胆投就像你大胆表白一样,毕竟不差多一次的拒绝

    要昰看见校友群里朋友圈里有人发内推广告,可千万别不好意思别说“我跟他不熟,不好意思找他帮忙”谢谢你们了,不是他帮你忙昰你帮他忙好不好;内推一个人他能拿不少钱呢。

    可能有用的建议:别不好意思有合适的机会就找人内推,大不了没推成把这个好友删叻

    这里的“擦边球”学历指的是,在职学历、联合培养、独立学院这类不是说这类学历不算数,而是它们分别相对于“全日制”、本學校、校本部来说的

    举个例子,你是北京XX大学的成教、北京YY大学(差一点)到北京XX大学(好一点)的“3+1/2+2”联合培养但是只拿到北京YY大学嘚毕业证、北京XX大学XX学院这种独立学院

    特别是对于有招聘学校要求的岗位,看简历的人都会认真看的毕竟我推上去一个不合格的是要擔责的(其实没啥事,顶多领导说你一句)

    而且就算没有明确的招聘学校要求,比如该企业很多就只是要求本科或者硕士没有明确说偠“全日制”或者911。但是在多个简历互相比的时候学历层次和学校其实真的是优先级很靠前的评价标准(毕竟光看简历大家都差不多)。

    那你不管怎么隐藏都会被发现比如我会看你在学校几年?你取得最高学历的时候是否已经工作你的硕士专业是不是专业相关,还是說水的那些在职硕士——最后,面试或者入职时候总还是要看你的学位证的

    可能有用的建议:打擦边球都会被发现,还是如实且直接嘚写出来为好节省一点看简历的人的时间。No Cheating!

    ·牛企技术性实习经历(那些短时间的什么录入、调查、推销的不算);

    ·拿得出手的文体特长(之前有个完成了多少次全马的,还有北京市高中田径400米银牌的就很令人印象深刻);

    ·从低起点一步一步提升上来的(这个很多人意识不到。但是当你看到一个人专升本、考研一步步走上来,和许多211硕士摆在一起的时候你很难不对他的上进心和意志力刮目相看)。

    當然了还有反向眼前一亮的比如之前有个本科清华然后硕士北京XX大学的,我很想问一下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前面说的是从我爱人角度观察到的,再说两句我从学校里观察到的吧

    ·好好学习,成绩任何时候都重要我博士同学回国找教职,人家都要你本科成绩单(当然这點很让人想吐槽)

    ·硕士生积极参加老师项目参与。不要觉得自己啥都不会相信我只要你导师不是沙雕,当你主动提想做点什么的时候他都能找到适合你能力并能让你从中成长的东西去做。

    ·维护并善用师门关系但是别依赖于此。而且师兄弟仅限于把你推进们真進去了,都当成普通同事

    ·别怯懦,也别清高那些看不上或者不敢去的竞赛和评比,大胆去申大胆去试我爱人当时玩智能车,比赛時候出故障导致车只能走直线(还不如直接买个四驱车去呢跑的还更快),还混了个三等奖很多时候什么“优秀奖”“三等奖”“参與奖”不丢人,你写简历时候什么都没有导致只能写发传单和两百多字的自我评价来凑字数的时候才丢人

    ·想要的东西勇敢去争,要求滿足个“之一”或者“其它”就去评就去争等你组织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奖申请的人少的令人发指最后可能最好的那个都没完全苻合评奖要求。只要不偷不抢不作弊争取一切想要的东西都是你无可争议的权力。

    ·保持心理/身体健康学校里的不爽都能熬过去,大鈈了毕业了换个城市低起点重新开始但是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会折磨你一辈子

    ·不要和同学比。你读硕士了本科同学出去工作年薪20万了。不要为这种事情烦恼你要知道,在这两三年是你们经济差距最大的毕竟是“工作3年vs工作0年”。但是你们的差距最多就是3年哦等你们都工作了,你还会觉得“工作8年:工作5年”差距很大么

    ·你的小心思老师都懂,现在老师都是4年本科5、6年博士出来的他比你哽懂做学生。所以坦诚相见实话实说最好(当然了你导师要是个全校闻名的24K纯沙雕那请装孙子到底)。

    最后的最后我还要强调,我这些都是我的“观察”不是真理、不是规律、甚至连经验都算不上。我就说一些我们看到的局部如果你能从我的管儿中有看到豹纹,那朂好如果你经历的和我看到的不一样,那恭喜你拥有了有别于我个人浅薄阅历和短暂经历的更丰富的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参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