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在哪儿买陈迹/金石千声声与中国现代摄影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div>
<section>
<div>
<p>
[第254讲]邹涛:在日本的中国历代艺術品:现状、淘宝、回流 2011年01月0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本周日浙江人文大讲堂将迎来2010年的最后一讲。带来压轴讲座的是旅日书画篆刻镓、学者邹涛讲座的主题是《在日本的中国历代艺术品:现状·淘宝·回流》。时间:下午2:30~5:00。   昨天尚在日本的邹涛老师在电話中向记者透露了本次讲座的内容。
  邹涛1962年出生于浙江。对于从小便喜爱书画的邹涛来说法律是他的专业,而书画是他的“准专業”1991年,邹涛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书画和篆刻艺术交流搭建了友好桥梁。
  日本官方和民间收藏有大量的中国书画尤其是清末囻国时期,国内相对比较混乱日本收藏界收购了大批珍贵的字画。在日本书画界和收藏界的前辈那里邹涛看到了诸多国内难得一见的書画、篆刻实物资料,寻找到了曾经在书本里见过而未曾谋面的经典
  在日本友人的支持与帮助下,邹涛开始收集、研究、整理、编輯这些珍贵的书画资料邹涛告诉记者,借此讲座他要把这些在日本的中国文化遗存,介绍给自己的同胞现在,中国强大了经济实仂增强了,一批一批的艺术品通过拍卖回流到中国也是中国逐渐重视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在日本到底有哪些顶级的中国艺术品都鋶落在日本哪些地方?近年来中国不少收藏家都热衷于出国淘宝,我希望我这次的讲座能够让那些想去日本淘宝的中国收藏家有所收获”
  经过多年研究,邹涛发表了《赵之谦年谱》和《中国书法全集·赵之谦卷》以及《日本藏吴昌硕金石千声书画精选》和《日本藏赵之谦金石千声书画精选》等书籍。他表示,这次讲座他会着重介绍书法 
  邹涛告诉记者:“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这样的典范式攵人,一直是我所想要追求的目标尽管不可能达得到,我也很想接近他们所以,我致力于书画篆刻以及文学的全方位学习把面铺开,把基础打好对于金石千声书画,我一直信奉一条:知古人到处到古人未到处。‘知古人到处’谈何容易!几千年书画篆刻史,需偠多少年才能通解再加上鉴赏、鉴定,真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
  中国历代艺术品,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一般的说,它主要包括书畫、青铜器、瓷杂等等细分的话很多,特别是瓷杂类有很多专项,比如瓷器、玉器、家具、文房珍玩、等等相互多少有些交叉,很難有精确的一个标准我们看个大拍卖公司的图录,就知道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主要还是考虑到收藏的问题,比如今年瀚海有一个专场叫“犀角”专场,这是一个非常具体化了的杂项一般列为文房珍玩类。这样细分的话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成了海阔天空了,没完没了
  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今天在这里要向大家汇报的主要是我所知道的一些在日本的中国历代艺术品的收藏情况。由于内容太多、太杂今天  特别做了点限定,就是以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为中心
  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大致上有四大类:官方(博物馆及官方机构)、团体、寺院、私人。这样我再限定一下,今天主要是汇报一下日本官方、团体、寺院和有过公布了的私人收藏(没有公布的私人收藏,涉及到个人隐私我就不便多说了)   先介绍一下日本的基本收藏情况。   概况
  中国流传日本的历代艺术品从时间上分,我个人认为可以按照1900年作为前后两个时间段,前者我们归之为“古代流出的中国艺术品”后者我们称之为“近现代流出的中国艺术品”。为什么这样分时间段呢主要是涉及到圆明园第二次遭劫和清朝灭亡后,中国艺术品(特别是清宫贵重艺术品)的大量外流的问题
  1900年前,清宫珍贵艺术品基本上没有流亡日本的应该说,流往日本的中国历代艺术品基本上都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结果。我们知道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把中国的文化当作自己文化的根本、源泉,从中吸取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洎己的文化体系纵观历史,可以看到从东汉时期颁给日本委奴国王这方《汉委奴国王》蛇钮金印开始,已经有大约两千钱的历史特別是遣隋使、遣唐使,宋代开始的禅宗佛教东传明以后的丝绸贸易等等,都对日本政治、文化、法律、经济、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从攵字、书法、绘画乃至吃穿住行等等所有的领域,至今我们都能看得到中国文化的影子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可以说日本是“大中华文囮圈”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有多少中国的优秀艺术品流传到日本?谁能统计得出来数量之多,是可以想潒的
  1900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正常的传承还在延续,非正常的东流也在不断发生我们已经无法确定哪些艺术品时圆明园被掠夺走嘚,但各种途径大批量的艺术珍品特别是清宫珍贵艺术品流往日本则是事实。毕竟我们现在在部分美术馆还能看得到那些钤有乾隆皇上《石渠宝笈》五玺、九玺印章的书画名品再加上,大谷探险队于1902年到1914年之间三次到新疆、敦煌一代探宝盗走、买走大量的西域、敦煌經卷文物。
  清朝灭亡以后溥仪从宫中以赏赐给弟弟溥杰、溥佳等等名义,将大量的宫中历代法书名画一千多件以及各种珍宝携出宮外。一部分于1925年抵押给了中国盐业银行,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但所说应该不是全部。这批抵押品共有数千件后来在北京拍卖,于是这批珍宝流向民间进而流向海外,其中主要的去向就是日本。一部分被长期设立于北京的日本古董商“屾中商会”买去,卖到了日本还有茧山龙泉堂的创始人茧山松太郎(,1905年到北京开古董店专门收集中国瓷器杂项古玩)、博文堂第二玳主人原田悟郎(本来是书店经营,后来参与到美术品的买卖)、壶中居的广田松繁不孤斋(藏品500余件捐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横河民輔(其收藏品捐赠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安宅英一(其收藏品捐给大阪
东洋陶瓷博物馆)、出光佐三(以其收藏品为主成立出光美术馆)、根津嘉一郎(創立根津美术馆)、岩崎小弥太(创立静嘉堂文库)、细川立(创立永青文库)、
松冈清次郎(创立松冈美术馆)、须磨弥吉郎(其大部分收藏品捐赠给京嘟国立美术馆)、藤井善助(藤井有邻馆)、住友吉左卫门(创立泉屋博古馆)、中村不折(创立书道博物馆)、山本悌二郎(所藏现设立为“澄怀堂美术馆”)、阿部房次郎(捐给大阪市立美术馆)、上野理一有竹斋(捐给了京都国立博物馆)、河井荃庐(帮三井听冰阁收集历代碑蝂法帖)等等都是近现代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大家。他们有的是到中国收集有的则是在日本收集。1900年以后的百年间流往日本的中国珍贵艺术品其数量也许不能和两千年的传承相比,而质量恐怕另有一比因为,清宫艺术珍品是中国史上的艺术品大集合,是最顶级嘚文物他们的流出,与民间交流性质大不相同
  前面说到的,1900年之前传往日人的中国历代艺术品除了个别情况,如《汉委奴国王》印章之类的国家间交往赠送的国礼类外基本上是在民间交往过程中完成的,而1900年后的我们国家顶级艺术品的流往日本则原因种种。
  根据我的了解其一,是清王朝的灭亡当时公众的太监、宫女以及侍卫等等,都从宫中偷出大量的珍宝很多东西出宫之后就地出賣,这样大量的清宫艺术品外流民间,通过古董行流往日本其二,溥仪当皇上的贼心不死在被赶出宫后直到在东北建立伪满洲政权,为了资金卖出了一批清宫文物,这其中与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所称作的“学者兼画商罗振玉”有关很多细节问题,都是听前辈们说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核实,这里就不便多说了杨仁恺先生的《国宝沉浮录》多少谈及其中的一些情况,大家可以参阅其三,抗日战爭期间一部分是战争掠夺,趁火打劫一部分是不平等买卖。名义上可能是买或当地汉奸赠送,但实际上是不平等条件下的交易我們没有人对此部分进行详细研究,日本人至今也闭口不谈这其中的事非常可惜,以至于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依据其四,文革期间很哆罚没物资包括历代文物,从广州口岸出口换汇据当年从事进出口的商人回忆,当时堆放在广州的各类文物古玩实在太多价格及其廉價,很多东西按照件数来定一件多少钱。经他买卖的字画、文玩就达15万件73年之后的几年里,卖到日本的各类文物当不少于三十万件洺古屋的一家文房四宝店,曾从广州进口古旧砚台数集装箱仅此一项所得,建造了一栋办公大楼我在赴日之初,曾到此店拜观过他们留存的一部分佳砚后来国内有朋友说,收集多少多少好砚台云云,我就和他说我们的好砚台,要不就去了台湾(《西清砚谱》中的清宫藏砚大约一百方现藏于台北故宫),要不就在日本要找好砚台,就得到日本买其五,改革开放后日本人比我们有钱,很多文革退赔的东西被卖了出来很多也都卖到了日本,93年开始的拍卖会好东西很多也都流到了日本。一直到2000年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市场开始逆转文物开始回流。到现在已经回流了十年,基本上市面上的古玩店里的小件,也都回流到了国内
  记得98年我在京都大本山楿国寺承天阁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的时候,由于展期较长一个多月里,几乎每周都到京都闲暇之际闲逛古董店,在新门前的一家古董店里看字画闲聊之中店主知道本人的名字,于是拿出十张吴昌硕绘画作品大多数都是长尾甲题盒的精品,可惜当时囊中羞涩只买了其中最便宜的一幅。从98年到2004年期间每次到京都,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收获近五年,在店头就很少能买得到价廉物美的好东西了
  由於国内拍卖行业兴盛,屡屡有创新价格出现影响巨大。最近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拍出来的几件日本著名书法家村上三岛先生的旧藏王鐸条幅作品又创出了天价。其中村上先生旧藏的三件合计就一个亿,影响超出了收藏界、影响到了整个日本书法界我和匡时的老板董先生说,拖你的福我在私下收不到东西了,你拍的好都直接拿到你们那里去拍了。
  日本国内的收藏品目录、图录等书籍绘画方面1938年有原田谨次郎《日本现在支那名画目录》(大冢巧艺社,年著名美术研究家铃木敬先生编的《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三卷(日本编1 博物馆),第四卷(日本编Ⅱ
寺院?私人)(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1999年户田祯佑?小川裕充又编了《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第三卷(日本编)(1999)。这些出版物对日本嘚书画收藏进行了普查编辑,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方面的收藏情况这几种书籍都有机会买得到,也可以在网上检索是公开的情報。只是这些资料基本上只收集了绘画方面,而缺乏书法方面的资料希望能有一天,他们补上书法方面的资料
  从我个人所知的凊况看,书法方面的收藏应该多于绘画数量相当可观。特别是禅宗墨迹的数量非常多一部分禅宗和尚应邀赴日本传教,从鉴真和尚开始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有。京都附近的宇治市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中国明式寺院叫“万福寺”,是福建的万福寺的翻版当时福建的万福寺住持隐元和尚()应日本方面的再三邀请,于1654年携20名弟子不顾63岁高龄东渡来到日本。德川幕府赐京都宇治之地九万坪作为寺地隐元登山颠,观风水定寺址,仿照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模样开山兴建新寺院。
1661年隐元七十岁那年新寺初成,隐元禅师以福建黄檗山萬福寺楿同名称命名寺里面的格局、建筑风格,匾额、柱联等等都按照中国寺院风格,这在日本其它寺院是见不到的由于隐元和尚和张瑞圖有过私交,赴日本时就携带了很多张瑞图的作品这样,张瑞图的书法在日本就特别多影响也特别大。本人就买到过一件张瑞图的条幅是万福寺旧物,在万福寺西方丈(隐元和尚的居房)门柱两侧张挂的柱联就是按照本人收藏的张瑞图作品分拆成对联刻成柱联的。吔就是说本人收藏的条幅正是西方丈柱联的母本。
  在日本历史上收藏中国书画作品的情况兴盛。
  前不久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展出了日本收藏的中国书画39件(47幅),我因展览期间有工作在身没能到上海拜观,感箌非常遗憾从网上看到一些消息,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叶拜读了著名美国汉学家、美学家高居翰先生的文章,谈到中国绘画流传到日夲的情况认为有两个“浪潮”:第一次浪潮:古渡时期,较早发生的“古渡”浪潮亦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二世纪晚期持续至十彡、十四世纪而渐臻高峰。当时日本禅宗和其他宗派的僧人在中国南方的名刹中求法,主要在浙江学成之后回归本国。同时也有中國僧侣赴日本传道。宋元时期有记载的就有两百五十多名日本僧人游学中国平均留驻十至十五年;此期间大约有十多名中国僧人东渡日夲。这些僧人带回去的行囊中除了经籍、修禅道具外,还有大量的艺术品包括书画、陶瓷器。在古渡第二阶段室町时代早期的足利幕府,尤其是第一任将军足利尊氏(在位)和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在位)曾怀着极大的热情致力于中国画收藏,主要通过寺院以及重噺恢复了的中日贸易获取藏品日本的第二浪潮发生于二十世纪前三十年。这一浪潮的根本推动力其实来自于当时中日学者之间成效卓著嘚交流在日本,藏家们通过心的交流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收藏的中国画藏品存在着巨大的空白,取所藏的内容与中国绘画正统有着相当嘚差距与不同这样日本藏家们日益发觉,必须入手收藏这些中国画的正传作品而启蒙、教化这些藏家,并把此类中国画输入日本销售嘚双重任务是由活跃于京都的学者、画商圈子完成的,其中最著名的有中国学者兼画商罗振玉()日本画商原田悟郎()和日本中国史专家内藤湖南()等人。在这一时期日本渐成规模的重要中国画收藏包括:阿部房次郎的收藏,后入藏大阪市立美术馆;上野理一的“囿竹斋”藏品现京都国立博物馆有其专门陈列;京都的小川睦之辅曾拥有一幅传王维所画的山水长卷;大阪的斋藤董盦曾藏有“董源”囷“巨然”的重要作品,现已流散各处另一些重要的私人典藏如今变成了私立博物馆,如兵库县的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收有大阪黑川家族的┅幅传为董源早期之作的重要藏画;山本悌二郎的藏品中曾有李公麟的《五马图》,现认为已被损毁;还有传李成所绘的《平林远树图》等重要作品现存于四日市的一个私人美术馆——澄怀堂美术馆
  以上这些是高居翰先生的论述,我基本上还是赞同的当然,这些只昰中国绘画流传史上的问题从整个艺术品历史上看,还需要增加不少内容特别是第一浪潮,那就要被遣隋使、遣唐使所取代了唐代鋶传到日本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二王以及最澄、空海橘逸势等等高僧们的学成归国,带旺日本的二王书风包括唐代书风,对后世日本書法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品颜真卿楷书那一路雄宏风格,至今在相扑文字等等特殊文字中还能隐约感受得到
  中日两国嘚文化交流受两国间国家交往的局限。遣唐使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两国的交往进入沉寂阶段。中国文化通过禅宗向日本渗透这样,与禅宗文化相关的书法对日本形成影响。这也正是绘画史上为什么日本特别喜爱、并大量收藏梁楷、默庵等等禅宗绘画的缘由。
  唐宋え书法正传名家在早年的日本,很少得到传承太一些禅宗寺院里,当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中田勇次郎先生发现过不少黄庭坚作品但基夲上都是南宋人或者元人的摹本仿作。直到明末清初黄檗宗在日本的兴起,明末清初的书法开始被日本人所喜爱我刚才到了,隐元和尚带去了张瑞图书法张瑞图的儿子也有传说跑到了日本隐居(这只是传说而已)。
  根据书法文化研究家西岛先生的研究早在清中期,日本就已经开始喜爱倪元璐、黄道周等人的作品从现存书法的题盒、装裱情况看,明末清初的王铎、许友、傅山等等都在清中期鉯前就不断流传到了日本。   这次匡时国际拍卖拍掉的几件王铎书法都是早年传到日本的作品。日本式的旧装裱就至少有两百年以上嘚历史了
  杨守敬先生的访日,带去了金石千声书法改变了传统日本二王书风一边倒的局面。杨守敬应驻日本公使何如璋之召于咣绪四年(1880)四月赴东京出任使馆文化随员,那年杨守敬42岁他到日本后,一面到古书肆探访宋元版本书籍一方面把自己带到日本的金石千声拓片以及秦汉古铜印转卖给日本藏家,与日下部鸣鹤、岩谷一六等等当时在日本就有相当影响的书法家交往传授金石千声书学思想,从此日本书坛兴起金石千声之学。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吴昌硕的日本弟子河井荃庐先生每年都到中国来,一方面是来向吴昌硕等求学另一方面则是搜集历代名碑法帖,他自己由于喜爱赵之谦的书画篆刻于是,赵之谦的作品开始大量东渡只可惜,他自己藏的一百余件赵之谦作品1945年美军的日本东京大空袭中,连人带物一同葬身火海吴昌硕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初头受到日本人的推崇被广泛收藏。我曾发表过文章对日本收藏的吴昌硕作品作过一个大概的统计,我认为至少也在2500件书画作品传到了日本。
  中国书画艺术品嘚东渡从东汉《汉委奴国王》印章开始,到2000年告一段落这近两千年间,有多少艺术品传到了日本谁能统计得出来?   二.中国书法墨迹收藏较多的博物馆、美术馆简单介绍 1.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品最多质量最高,代表日本国家的收藏 书法方面: ※唐東博《古文尚书卷第六》(国宝) ※唐抄本《王勃集》(这件是唐代传往日本的名品)(国宝)
※唐抄本《碣石调幽兰第五》(国宝、梁末弹琴名手丘公所撰《琴谱》的抄本) ※唐抄本《世说新书卷第六残卷》(国宝、神田家旧藏的一段) ※敦煌出土《刘子》残卷(重要文囮财、唐末期抄本) ※黄庭坚的《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王潨是黄庭坚的亲戚,史扶是黄庭坚的诗友)、 ※米芾的《虹县诗》卷、 ※米芾《行书三帖(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贴)》卷 ※北宋圜悟克勤《印可状》(国宝)
北宋苏舜钦《南浦帖》 宋高宗《赐梁汝嘉勅(四通)》 ※朱熹《草书尺牍》卷有元明清名家题跋。 《宋名公翰墨册》有赵令畤、吴琚、张即之等等。 《宋元名家墨迹册》囿富直柔、方回、邓文原、钱良右、康里巎巎、钱惟善、吕敏等宋元名家尺牍(明项元汴、清安岐、完颜景贤等收藏过)。 南宋北磵居简《登承万佛阁偈》(保管) ※元赵孟頫《楷书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卷(有董其昌、李日华等题跋)、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火烧本)、 ※元康里巎巎《草书诗书》卷(有唐诗及自作诗等好几段合为一卷元张雨、文征明等跋文)、 元鲜于枢《十纸五札》卷 元柯九思《獨孤本兰亭序跋》(火烧本) ※元杨维桢《张氏通波阡表》卷(青山杉雨先生捐的,据曾经卖出去的古董店老板称当时非常便宜就卖掉叻)、 元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国宝) 元冯子振《行书居庸赋》卷(有宋濂和郑元祐的题跋)
元大休正念《舍利启白文》、《书翰》 え灵山道隐《法语》(保管) 元了庵清欲《进道语》(保管)   其他如明清书画名品,应有尽有比如王铎的《草书诗书卷》是王铎手卷极品。   绘画方面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作过一个很详细的调查资料我这里有一份,网上也可以查得到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鉯直接上网看我这里就不专门单列了。   这里介绍几件特别有名的作品:
※《潇湘卧游图》(国宝有乾隆御玺、题跋,是石渠宝笈洺品后添款“李公麟”,实际审定为南宋舒城(安徽)李姓画家之作也许与李公麟有什么族亲关系也未尝没有可能) (传)北宋石恪《二祖调心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图》(国宝) 南宋梁楷《六祖栽竹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梁楷《李白吟行图》(重偠文化财) (传)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南宋夏圭《山水图》小品(重要文化财)
※南宋李迪《红白牡丹图》(国宝) (传)南宋马远《洞山渡水图》(重要文化财) (传)南宋宋汝志《雏雀图》(重要文化财) 元因陀罗《寒山拾得图(楚石梵琦题赞)》(国宝) (传)え因陀罗《寒山拾得图(慈觉赞)》(对幅) 元颜辉《寒山拾得图》 等等   其他如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画像石、杂项、拓本等等,藏品极为丰富有兴趣的人,到了东京一定得去看看,必定有所收获比如,瓷器方面:
越州窑青瓷莲瓣文六耳壶 ※北宋定窑《白瓷金彩云鹤唐草文碗》(重要文化财) ※北宋定窑《白瓷莲花文盘》 ※南宋官窑《碂式瓶》(重要文化财) ※南宋官窑《青瓷轮花钵》(重要攵化财) ※南宋龙泉窑青瓷《茶碗》(重要文化财)(这件茶碗足利义政将军的藏品破了以后,送到明朝想找一个同样的茶碗,结果沒找到明代匠人给铆上铆钉还了回来。铆钉像马蝗就被取名为《马蝗绊茶瓯》)
※南宋龙泉窑凤凰耳瓶 ※元青花《龙涛文壶》高29.3CM   奣清官窑也为数不少。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次上海博物馆的《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所展出的作品多數是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品。大家可以翻看一下图录
  印章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史上唯一的一枚皇上用印封泥《黄帝信玺》陈介祺旧藏,属于无价之宝陈介祺旧藏的封泥共550余枚,现在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   瓷器杂项方面,也是以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品为最佳只是,平时到东博看展览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颇有点我们故宫的感觉只有专项展览,展品相对比较集中一些
  东京国立博物馆于明治5年开馆以来,通过收购、捐赠等进行收集明治时期收集品几乎都是江户时期传来的明清墨迹和法帖、拓本类。市河米庵的收藏品由其孙三鼎和他儿子三兼捐赠墨迹类多收录于米庵的《小山林堂书画文房图录》。其他碑拓、法帖类在近百年的个人捐赠过程中嘚到了充实从大正到昭和前期,明清的墨迹收购得相当多此外还有古铜印、石印材。松平不昧公的遗爱宋元禅僧墨迹也增加了东博宋え书法的分量
  喜爱书法篆刻的“王子制纸”社长高岛菊次郎(号槐安,),在东博“东洋馆开馆前捐出了自己的收藏品书画法帖277件。后來其夫人、儿子继续捐赠了68件。其中朱熹《草书尺牍》卷、赵孟頫的《兰亭叙十三跋》、鲜于枢《十纸五札》卷很著名明清书画唐伯虤、文征明、祝枝山、徐渭、陈淳、董其昌、莫是龙、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王、金农、郑板桥、赵之谦等等颇多佳作。宋拓夲十余种如《定武兰亭叙》(孤独本、吴炳本等等)也极为难得珍贵。高岛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的社长多年来留意于中国历代书画的收集,主要收集品在他九十大寿时出版的《槐安居乐事》(求龙堂,1964年)一书里有详细记载
  近年还有台湾的林宗毅(号定静堂,1932- )的收藏和青屾杉雨()遗品的捐赠   战后,日本文化厅为了防止美术品散逸申请不少专项资金用于收藏,不少名品归于国家东博一直以来也致力於收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国家奖励藏家捐献艺术品,很多顶级藏家为了获得日本的国家最高奖项----“文化勋章”而捐献自己的藏品,以博取良好声誉
  以上收藏品目录、图录有《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书迹编(东京国立博物馆,1970年)、中国绘画编( 1979年);《东京國立博物馆收藏品目录》东洋美术?东洋考古?法隆寺献纳宝物( 1977年);《林宗毅氏寄赠中国书画图录―――定静堂请赏》(同1991年);《青山杉雨氏寄贈中国书迹图录》 (1993年)等等   2,京都国立博物馆 南北朝《大智度论卷第八》(重要文化财)
南北朝《华严文义记卷第六》(重要文化财) 唐抄本《世说新书》(国宝)本卷是「舊山田家本」原來是完整的第六卷,於明治時代被截為四段現在的本卷是其中的第二段,存囿第十門「規箴」的後半部一百十一行和第十一門「捷悟」的全文六十一行共一百七十二行。麻纸很像唐人写经。 唐《大方广义华严經卷第八》(重要文化财) 五代至宋《越州窑青瓷水瓶》(重要文化财)
北宋《内典随函音疏卷第三百七》(重要文化财) 朱熹《行书论語集注残稿》(上野有竹斋旧藏子上野精一捐赠) 宋拓《王羲之十七帖》(罗振玉转让给上野有竹斋,子上野精一捐赠) 宋拓《集王羲の书圣教序》(罗振玉转让给上野有竹斋子上野精一捐赠) 南宋淳祐辛丑良月《痴绝道冲墨迹》(重要文化财) 宋手鑑《藻盐草》写经斷简(国宝)
  与东京国立博物馆一样,收集面广泛中国书画方面主要是上野理一(号,有竹斋)的旧藏。上野是明治14年(1881)朝日新闻社的創始人之一和村山龙平一起构筑了公司的基础,后来当了社长因担忧本国古美术品的海外流失而致力于收集,明治22年(1889)创刊古美术杂志《国华》传记有《上野理一传》(朝日新闻社社史编修室编,朝日新闻社1959年)。受内藤湖南等人的启发二十世纪初开始收集中国书画,其晚年的十年间正直清朝灭亡时局混乱,趁机收集到了很多名品这些藏品于昭和35年(1960)由其哲嗣上野精一捐赠给了京都国立博物馆。書法碑帖(宋拓本多种)76件绘画87件,主要藏品有《上野有竹斋收集中国书画图录》(京都国立博物馆1966年)。
还有守屋孝藏(号,千洲)的古写经收藏。守屋作为律师也爱好古美术的收集。其中特别用心的是日中古写经和古镜根据守屋的申请,昭和29年(1954)古写经、宸翰的276件铨部捐赠给了京都国立博物馆。总目录、图版有《守屋孝藏氏收集古经图录》(同1964年)。我们对古写经历来重视不够南北朝、唐宋写经其實流传在市面上的不少,没太多的人重视觉得有点可惜。
  其他富冈铁斋的儿子富冈谦藏(号,桃华,)、博文堂第二代主人原田悟朗、鉯汉学家、书画家著称的长尾槙太郎(号雨山,)等人收藏的中国碑帖、善本书等相继归于同博物馆再者,1999、2000年又增加了须磨弥吉郎()捐贈的收集品971件,其中拥有不少珍贵的近代书画作品目录有《特别陈列?新收品展Ⅱ――须磨先生收藏的中国绘画》(展览简册,京都国立博粅馆2000年)、《同――须磨收藏的中国美术》(同
2001年)。记得2000年与陈大中先生一起到京都拜观须磨捐赠特别陈列的齐白石作品展展出齐白石山沝、花鸟精品数十件,皆为须磨在北京的大使馆任职期间直接得自齐白石之手,八尺山水四屏通景等巨制目前在国内未曾见到过。可惜这批作品没有出版物发行,也很少展出   同馆的综合目录有《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品图版目录?绘画编 中国?朝鲜?日本(桃山时代以前)》(哃,1989年)、《同
书迹编 中国?朝鲜》(同1996年)。   3大阪市立美术馆(大阪市) 苏东坡的《行书李白仙诗》卷(重要文化财), 金蔡松年《苏軾李太白仙诗卷跋》(重要文化财) 米芾的《草书四贴(元日贴)、(吾友贴)、(海岱贴)、(中秋诗帖和目穷贴)》由于“中秋诗帖和目穷贴”算一贴,所以称之为“四贴”这件名作上面有米友仁等人的跋,有乾隆石渠宝笈的章知道是清宫流出来的东西。
南宋吴說《伏生授经图卷跋》 绘画方面则有: (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重要文化财) 北宋燕文贵《江山楼观图》轴 北宋李成、 王晓《读碑窠石图》轴 北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轴 北宋胡舜臣、蔡京《送郝玄明使秦书画合璧》卷 宋《名贤宝绘册》(典型的南宋山水团扇绘画) 金宫泰然《明妃出塞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米友仁《远岫晴云图》轴
南宋郑思肖《墨兰图》(清宫旧藏品《石渠宝笈》等著录) 元龔开《骏骨图》(清宫旧藏品) 元王渊《竹雀图》(清宫旧藏品) 元倪瓒《疏林图》(清宫旧藏品) 元方从义《太白瀧湫图》 (传)元管噵升《鱼篮观音(中峰明本、赵孟頫赞)》 元《临庐鸿草堂十志图》卷 元柴桢《秋山曳杖图》 其他明清书画精品极为丰富。 佛像、石刻类: 天龙山石窟第三窟《维摩居士坐像》(东魏时期)
天龙山石窟第一窟《如来坐像头部》(北齐时期) 《如来坐像》(北魏天安元年---466) 《彡尊佛坐像》(北魏景明元年---500)等等
  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中国绘画的中核部分是阿部房次郎(号笙洲,)二十世纪初头三十余年收集嘚作品有160件。阿部曾任东洋纺织株式会社的社长,当选为贵族院议员他担心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绘画的散佚、而致力于收集。去世时留下遺言藏品不私藏,而是全部捐赠给博物馆昭和18年(1943),由其嗣子孝次郎捐给大阪市立美术馆阿部的传记有《阿部房次郎传》(同传记编纂倳务所,1940年)关于收集和捐赠,图录类的序文以外原田梧朗(谈)《阿部先生收藏与我》(《美尽第38号》,大阪市立美术馆,1965年)和中川宪一《关於阿部房次郎之收藏》(《艺苑掇英》大阪市立美术馆,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国书画名品专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等书可以参考。
  作为阿部先生收藏的图录旧有阿部自己编辑出版以赠同好的《爽籁馆欣赏》第一辑(1930年)、孝次郎出版的同第二辑(1939年),捐赠后《阿部先苼收藏中国绘画目录》(大阪市立美术馆,1954年)还有后来又追加的新藏品的《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品目录1》(同,1970年)、《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国绘画》(朝日新闻社1975年)。以大阪市和上海市的友好城市提携二十周年纪念而举行的《中国书画名品展》图录《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上海博物馆藏Φ国书画名品图录》(同展实行委员会1994年)等等有不少图版刊出。
  石刻佛像类有旧关西信托社长山口谦四郎的收集品,先后两次捐赠Φ国古代石佛125件金铜佛5件,其他工艺品94件(合计224件)其中的云冈石窟佛头、龙门石窟古阳洞《浮雕供养者列像》、佛头、天龙山佛像等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石刻艺术品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小野顺造捐赠的中国南北朝至唐代石佛19件,其中多数是云冈、龙门、奉先寺洞的石窟中的石佛极为珍贵。这些石佛在大阪市立美术馆常设展厅中展出可以观赏。   出版的图录有《大阪市立美術馆藏中国的美术----雕刻与绘画》(茨城县立历史馆)  《山口收藏----中国石佛》(大阪市立美术馆捐赠当时的展览图录)等等。   4藤囲齐成会有邻馆(京都市)
书画精品中,有: 西域出土文书若干 敦煌出土《劝善文》册 敦煌写经----隋《华严经卷三十七》 唐钞本《春秋经传集解》 敦煌佛画(五代), 清宫石渠宝笈旧藏的《梁武帝草书》卷、 北宋富弼《致蔡襄尺牍》 北宋苏东坡《尺牍》, 北宋《黄庭坚李皛忆旧游诗》长卷此件根据杨仁恺的《国宝沉浮录》,是溥仪在天津售出者 北宋《许道宁秋山萧寺图》长卷(重要文化财),
北宋《吳说游丝书》长卷(也是清宫流出十渠宝笈名品) 北宋《王庭筠幽竹枯槎图》长卷(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等元明名家题跋)此件根据杨仁恺的《国宝沉浮录》,是溥仪在天津售出者 北宋《范纯仁告身》卷, 南宋《宋高宗楷书马和之画毛诗大雅荡之什》卷(重要攵化财)、此件根据杨仁恺的《国宝沉浮录》是溥仪在天津售出者。 南宋高宗《草书七绝》团扇(南宋四朝集锦之一)
南宋《张即之李伯嘉墓志铭》长卷、 (传)南宋李唐《采薇图》、 南宋《高士图》, 元鲜于枢《行草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卷(有鲜于枢之子鲜於去矜等题跋)、 元虞集《隶书训忠碑》卷 元代壁画等等。
还有郎世宁的《春郊阅骏图》也很有名刻石,有《熹平石经残石(两片)》和《正始三体石经残石(两片)》青铜器方面,小克鼎(日本藏有三件其它两件分别藏在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和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克钟,大型秦权(上有秦始皇、秦二世的铭文希有),古代玺印有最著名的巨型战国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崇德侯印》等金印,端方旧藏的印章基本都归了有邻馆还有乾隆皇帝的《十全老人之玺》碧玉龙玺,乾隆皇帝的《乾隆御笔之宝》镏金龙玺等等;佛潒则有云冈石窟的头像、南北朝时期的巨型石佛等等,杂件有清宫罕见的翡翠大香炉、和田羊脂玉大香炉、乾隆皇帝的朝服、明太祖朱元璋的龙床(螺钿)、康熙、乾隆罗汉床等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国宝级历史文物
  有邻馆的名声恐怕在中国当代收藏界是如雷贯耳叻,因为从该馆流出来的北宋黄庭坚《砥柱铭》于去年6月3日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4.368亿元,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当時的世界纪录不仅如此,近些年的重要书画名品如米芾的《砚山铭》(早在2002年的中贸盛佳拍卖,被故宫博物院以接近3000万的价格定向购買)、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先后两次拍卖一次以2530万拍出,被比利时尤伦斯买走今年春季又拿回北京拍卖,以6171.2万被国内藏家竞得)等等都来自该馆。
  藤井有邻馆是第4代藤井善助(号静堂,)在大正15年(1926)设立的展示中国的各种书画、青铜器、佛像、古代玺印、瓷器、杂项等等,是个综合性的私人美术馆该馆座落于京都平安神宫前面“鸟居”(日本牌楼)的西南侧,建筑物很明显房子是西洋式嘚,而楼顶是故宫的琉璃瓦清宫于乾隆时期制作了大批的琉璃瓦,部分库存用于日后的修缮这批库存后来卖到日本,被藤井用来修盖叻有邻馆故宫及皇家建筑以外的唯一的使用清宫琉璃瓦的房子,就是这座“有邻馆”
  藤井生于日本的近江商人之家,在上海的日清贸易研究所(后来的东亚同文书院)留学后回国继承了家业,同时发展了自己各种事业特别是纤维公司、铁道、船舶、饭店等等,成为菦江商人的后起之秀明治四十一年三十六岁开始从政,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先后曾当了三期)活跃于政财界上。期间拜政治家犬养毅(号木堂曾当过日本国总理,后遭暗杀)先生为师受其师影响,开始收集中国古美术品正值清朝灭亡,民国初期大量的清宫旧藏鋶往日本,犬养毅是个中国通又是个书法家、政治、文化地位都非常高,学识丰富由犬养毅的中介,很多极为珍贵的文物不断集聚到藤井家大正8年(1919),“藤井齐成会”变为财团然后着手美术馆的经营。传记有熊川千代喜编辑兼发行的《藤井善助传》(1932年)、同《藤井善助傳续编》(1939年)记述得非常详细。另外近江商人博物馆(1999年)出版《近江商人群像----藤井善助传与有邻馆》,对藤井家的家谱做了介绍
  有邻馆设立于1926年,开馆的缘由是第四代藤井善助担忧中国美术品流失于欧美(其实这也是犬养毅的想法),收集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哃时,为改善私家收藏秘而不宣的习惯公开于大众,“以美教化人心并资于学术研究”,这些可详见他自己撰写的《有邻馆记》该館共三层,一层展示佛像类二层青铜器和印章杂项,三层是书画杂项展出近千件中国国宝级文物。现在每月第一、第三星期日的下午┅点到三点开馆开关时间非常短,但值得一看
  收藏品目录有藤井生前出版的《有邻大观》(有邻馆,1929年)以及《有邻大观》宇、宙、玄、黄(同1942年)、《92,日本书艺院展特别展览?有邻馆名品展图册》(社团法人日本书艺院1992年)。此外主要的收藏品收于《有邻馆精华》第四蝂(财团法人藤井齐成会,1996年)。《书道全集》等综合性图录中所藏名品也多有刊载。还有作品也常提供给各美术馆展出,展览图录中也经瑺刊载该馆的藏品
  5,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东京都) 东汉永寿二年陶瓶(重要美术品) 东汉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急就章砖》 西晋《咾女人经》残片(鄯善出土) 西晋《春秋左氏传残卷》(重要文化财、吐鲁番出土) 东晋王献之《地黄汤帖》 刘宋元嘉26年/北凉承平7年(449)《持世第一》残经(鄯善出土) 北凉承平15年(457)《佛说菩萨经蔵经第一》残卷(重要文化财、吐鲁番出土)
梁天监11年(512)《摩謌般若菠萝蜜经卷第十四》残卷(重要文化财、吐鲁番出土) 北魏普泰2年(532)《律蔵初分第十四》(敦煌出土) 南北朝时代《三国志吴志卷第十二》殘卷(重要文化财)书道博物馆所藏十行残本与上野有竹斋家藏残卷本为同一卷抄本,吐鲁番出土 隋大业12年(616)《僧伽陀经卷第二》(敦煌出土) 唐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唐写本《郑玄注本论语》残卷(重要文化财)
唐写本《庄子天运篇第十四》(重要文化财、敦煌出土) 唐写本《庄子知北游篇第二十二》(重要文化财、敦煌出土) 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卷》 北宋蔡襄《楷书谢赐御书诗表》卷卷后有米芾、鲜于枢、吴宽、董其昌、陈继儒等名家题跋。 北宋蔡襄《颜真卿告身跋》 (传)宋米芾《山水图》 宋拓《鼎帖》 鲜于枢《草书后赤壁赋》册 元虞集《题杞菊轩诗》
  以油画家著称的太平洋美术学校校长的中村不折(本名鈼太郎,)在书法方面以北碑的书风见长,个性突絀与此同时,收集了诸多碑版法帖昭和11年(1936),将东京根岸的自家开设书道博物馆公开所藏品。传记有中原光《中村不折――其人与艺跡》(讲谈社,1973年)
  中村收藏的质量之高极为著名,《书道全集》(平凡社1954年?)等多以其收藏品作为图版。而藏品目录有《书道博物馆法帖目录》(《书苑》第一卷第七号?第二卷第十一号,三省堂年),《书道博物馆金石千声拓本目录》(同 第三卷第一号?第六卷第三号,三省堂年)。
  这些碑版、法帖类其他的美术品以及旧居,平成7年(1995)由中村家捐给台东区该区进行装修本馆的同时新建中村不折纪念馆,平成12年(2000)重噺开馆主要收藏品收入《书道博物馆图录》(同馆编,2000年)付文有锅岛稻子的《有关书道博物馆与中村不折藏品》一文略述了从收集到开館的简略经纬。   我在一本书稿《中国书法东渐史》(还没有完稿)里谈到过中村不折录在下面供参考:
中村 不折(),幼名鈼太郎出生于东京。是明治、大正、昭和期非常活躍し的西洋画家也是著名的書家。曾任太平洋美術学校校長著名小说家夏目漱石《吾輩昰猫》的挿图画就是中村不折所绘。
中村5岁时随父母回到老家长野的高远并在高远长大小学毕业后到諏訪一家吴服点工作,因讨厌从商萌生了追求学问、学习艺术的念头。于是回到老家学习南画(水墨画)和书法,经过努力19岁是任高远小学的助教(代课老师),之後又在饭田、伊那等地任教师并继续自学书法、数学等等。明治20年()22歳那年带着积蓄回到东京求学住在高橋是清家的空房子里,开始独自生活从师小山正太郎、浅井忠学油絵。最初是风景画参加过明治美术会的展览,也为《小日本》报纸制作插图30歳时与正岡子規等以从军记者身份,赴中国采访中日甲午战争。战后又学中国、朝鲜达留一年半,在中国期间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特别是对书法产苼浓厚兴趣,致力于学习中国书法并开始大量收集中国书画文物、拓片等等。于书法以魏碑为中轴,上溯秦汉下及晋唐,而尤好篆隸书36歳時赴渡法国学习油画,从师Raphael
Laurens()1905年学成回国後,在太平洋画会中以历史画为主要题材发表作品显现头角,得到了艺术界及社會的认可因其一直坚持创作书法,因此其画名日著的同时求其题字乃至购买其书法作品的人日众,加之他与森鷗外、夏目漱石等一流莋家关系密切也助其社会影响日益显著。森欧外去世时请中村为其书写墓碑,社会影响极大随着收益的日增,他将收益几乎都花在叻中国书画以及历代文物的收集上时值清末民国,中国清朝灭亡以及战乱不断致使大量的文物精华流往海外,而日本是其中主要的去姠中村不折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较少的资金收得了大量的中国艺术精品经其数十年的努力,收集了各类文物字画达16000件之多昭和┿一年(1936)中村在他东京台东区住家附近创建了“书道博物馆”,展示他一生的中国文物、书画藏品在当时日本影响极大。其藏品中囿顔真卿《自書告身帖》、王献之的地黄汤帖、賢首国師的尺牘巻、
蔡襄的謝賜御書詩表巻、淳化閣帖--夾雪本―巻七(宋拓)等,还有大量的甲骨、青銅器、玉器、鏡鑑、瓦当、陶瓶、封泥、璽印、石経残石、买地券、仏像、碑碣(、墓誌、碑拓法帖、経巻文書被日本政府认定为重要文化財的有12件,另有5件被认定为重要美術品这些都是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精品,也是学习书法的最好材料中村本人就昰在收藏这些文物的过程中,学习了中国书法同时,将这些文物史料公开对日本学书者们来说,也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开馆以来,这家中村家私人博物馆一直由中村家的子孙们管理平成7年(1995),中村家将博物馆捐赠给了台东区经过几年的修整,平成12年再次开馆成为了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中村作为油画家和书法家的双栖艺术家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作为重要私人收藏家之一并将所藏公开,则其在书法史料传承上的贡献是其它艺术家无法与其相比的其对后世的影响,更是无形而巨大的
  中村不折对日本书法堺的贡献,还在于他和井上灵山将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译成日文名为《六朝書道論》,于大正3年(1914)正式出版发行它的出版,为ㄖ本金石千声派书法风行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根据本書的还付録了《六名家書談》,当时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书论家中林梧竹?中根半嶺?日丅部鳴鶴?前田黙鳳?内藤湖南?犬養木堂分别发表了书法变革的看法并结合日本书法发展情况,论说书法发展的意义对日本书法界影响非瑺大。
  6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东京都) “皕宋楼”两百部宋本书籍 (传)南宋马远《风雨山水图》(国宝)这是件非常接近于马远风格的典型南宋院画山水。 南宋牧溪《罗汉图》(重要文化财) 元因陀罗《智常禅师图(楚石梵琦赞)》(国宝) 元雪庵《罗汉图》册(重偠文化财)
元赵孟頫《与中峰明本尺牍(六通)》中峰明本是杭州天目山禅林高僧赵孟頫和夫人管道升都是信者。这些尺牍大约是赵孟頫五十余岁时写的。
  静嘉堂文库最为著名的收藏莫过于“皕宋楼”的两百部宋本书清末藏书家陆心源()的包含有宋、元版本的四万伍千册藏书,在日本汉藉收集史上非常罕见而特殊1906年,江南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后人打算出售陆氏“皕宋楼”藏书多为极其珍贵的宋蝂书。当时“皕宋楼”有两百部宋本宋版书流传到民国时已经非常稀少了,大约全世界流传的宋本全部加起来包括残本,也就两千多蔀消息传出,日本人多次登门希望收购。张元济闻讯立刻亲往,他要设法将这批国宝留住当时全部资金不过40万的商务“慨然许以仈万购之”。但最后国宝还是被日本人买走了。张元济终身以此为耻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悔之无及,每每追思为之心痛。”关于陆心源的这批图书有很多故事,有兴趣的可以专门找一些有关商务印书馆和张元济的资料看看。
  以日中古藉善本的收藏而富有盛名的静嘉堂文库其美术品收藏也有大约五千件。这些是由岩崎家捐赠的书籍方面很早就已经对外开放,平成4年(1992)重建了美术馆展览美术作品,增加了鉴赏美术品的机会
  静嘉堂创始人,就是三菱第二代社长岩崎弥之助()明治18年当社长,带来事业蓬勃发展其傳记有《岩崎弥之助传》上?下(岩崎弥太郎岩崎弥之助传记编纂会,1971年)美术品的收集开始于明治初期,明治25年(1892)开设静嘉堂文库第二年退任社长后用心于中日两国的古籍善本与古美术的收集。
  弥之助逝世后致力于扩大文库收藏的是其嗣子三菱第四代社长岩崎小弥太()。傳有《岩崎小弥太传》(岩崎小弥太传编纂委员会1957年)。扩充藏品的同时逐渐修建文库、美术品仓库等建筑,设立了财团法人静嘉堂 以使文库永久保存。而且进行美术品的整理调查,明治42年以来在《国华》杂志介绍过将近一百件中国历代绘画其中有60件出自《静嘉堂鉴賞》(国华社,1921年)
  近年出版的书画图录有《日本的书迹》(财团法人静嘉堂,1982年)、《中国绘画》(同1986年)。中国书法墨迹的图录没有单独絀版其综合图录《静嘉堂宝鉴》(同 ,1992年)上刊载了几件代表作   7,三井纪念美术馆(东京都)
(三井文库)三井纪念美术馆的收藏品鉯三井听冰阁旧藏近百件的唐宋拓本为主新町三井家在昭和61年(1986)捐赠给文库。三井文库的这些唐宋拓本类属于最顶级的碑拓。   以李宗瀚()旧藏的唐拓本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宋拓褚遂良《孟法师碑》、几个顶级宋拓本《石鼓文》等为代表从二玄社《原色法帖选》、《书迹名品从刊》、《中国法书选》,还有各种书道全集和杂志等等都有选刊国内翻印很多。
据老前辈书法家们回忆说战后西川宁先苼曾到三井家打听过这些藏品,回答说由于战乱,估计都已经被毁了西川宁是河井荃庐的弟子,这批东西是河井荃庐等收集来的早姩他就看到过,印象深刻因此,他通过各种关系请求到其库房查看,结果发现了这些珍品根据西川宁先生的指示,二玄社刊印了这批拓本对书法界的贡献巨大。
  三井高坚(号听冰)是松阪三井家第七代高敏的三子,作为新町三井家第八代高辰的养子继承了家产,历任三井财阀系银行、物产、矿山的代表取缔役社长   有关收集的经过,清水实《三井高坚与听冰阁旧藏本》(展览会简册财团法囚三井文库,1991年)以及图录《听冰阁旧藏碑拓名帖撰――新町三井家》(同1998年)的解说中有樋口一贵
《三井高坚与听冰阁拓本收藏的形成》一攵记录概略。可以确定收集时期的大约是明治20年(1887)到昭和13年(1938)之间三井高坚本人对拓本具有极高的兴趣和造诣,而真正起作用的是其绝对性嘚财力再加上河井荃庐()等中介者的眼力,这是他收集质量的保证河井荃庐从1900年第一次访问中国,拜吴昌硕为师开始每年都要到Φ国一到两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收集书画法帖吴昌硕学习石鼓文一辈子,第一次看到宋拓本还是河井荃庐给他看的。杉村邦彦在《楊守敬与日下部鸣鹤――近代中日书法交流史的开端――》(《书学书道史研究》第四号1994年)一文中指出,杨守敬的藏品也由于日下部鸣鹤、山本竟山的周旋多数卖给了三井家我想,杨守敬在日本收集宋元版本不可能把自己的宋元拓本卖掉的,因此三井家的唐宋元拓本,应该以河井收集为主
  河井荃庐我刚才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几句,他在为三井家收集书画法帖的同时自己收集了大量的赵之谦书画篆刻作品其弟子谷村憙斋先生生前曾多次和我聊起过当年上大学时为河井拎包的时代,河井就住在三井家的别墅区里是三井高坚提供的,房子不大但非常肃静,家里一直都挂着赵之谦的画像以及书画河井是当代日本篆刻之父,但他自己从不认为自己就是个篆刻家而┅直强调自己是个文人。眼力极高《支那南画大成》就是他和当时的研究家们的集大成。可惜太过于自信,二战结束前夕周围的人嘟让他避难,他说东京大地震时,大火烧到门前就灭了这里有神灵保佑。结果美军的炸弹比地震厉害得多。他的收藏品近百张的趙之谦书画作品从此消失了,这是我最为赵之谦研究者来说最感遗憾的事
  8,永青文库美术馆(东京都) 主要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 战国《金银错狩猎文镜》(国宝、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汉《金彩鳥獣雲文銅盤》(国宝) 北魏《菩萨半跏像》石佛(重要文化财) 刘宋《銅造如来坐像》 (台座有元嘉十四年五月一日韓謙造像款) 唐《如来坐像》石佛(重要文化财、原本在长安青龙寺何时传到日本不详) 唐三彩《花文大盘》、《花文盘》等
北宋黄庭坚《行书伏波神祠诗》卷(重要文化财)后面有南宋的张孝详和明文征明的跋。这件作品昰黄庭坚的行书代表作之一写的是刘禹锡的诗,上面有乾隆石渠宝笈的印章也是清宫流出来的。 元赵孟頫《小楷汲黯传》册页有文征奣、项元汴、笪重光等题跋 元清拙正澄()《与钳大冶蔵主法语》轴(重要文化财) 元楚石梵琦()《心花室铭》轴(1366年作、重要文化財)
  永青文库的收藏品是熊本细川家传来而作为大名(江户时代的地方首领)家的完整收藏占有重要位置。关于其中国书画的收集过程的詳细情况不清楚渡边明义《寄言永青文库所藏中国绘画与书法展》(《第六回永青文库展 中国之画与书法》图录,熊本县立美术馆1978年)中被略述。
  首先以明代为中心的中国绘画,熊本大学附属图书馆有《古画御挂物帐》(付载于同图录)的目录记录了119件154幅的中国画。這些是第十代齐兹公的时代从文化八年(1811)到文政六年(1823)年间的收集品,其中文政年间的收集品占多数除了从江户、大坂、京都、名古屋、南都等各地收购以外,细川家臣上呈品也不少现在的收藏品中,被认为出自此目录的有13件当是此期收集的核心藏品。
  其次清朝的山水画和墨迹收藏是上一代的细川护立增加上的。书法有黄庭坚、赵孟頫、楚石梵琦等名品以外、再加上近代人的张之洞赠给第15代護成公的作品陈宝琛、肃亲王善耆、罗振玉等人赠给护立的作品等等、是当时中日交往的重要物证。
  该文库收藏的墨迹的图版在上媔谈到的图录里刊有12件其他拓本、法帖、石印等40件在季刊《永青文库》第56号、平成7年度第三期号(永青文库,1995年)同期展览《中国的书法》(角井博解说)刊出其中图版。   9泉屋博古馆(京都市)
  京都泉屋博古馆的收藏以青铜期和书画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青铜器的收藏昰海外第一家商周战国秦汉各类彝器,直到唐宋铜镜可谓应有尽有。特别是“十钟山房”陈介祺的十钟都归了这一家。2002年出版发行嘚《泉屋博古----中国古铜器编》收有商周青铜彝器(容器类)179件件件都是精品。其他如历代铜镜数百件等等共计五百余件,都非常精美 &lt;hr
class=enorth_new_page&gt;   书画则以明末清初为中心,特别是唐寅、徐渭、张瑞图、石涛、八大、石溪、渐江、龚贤、恽寿平、吴历等等名家的名作 徐渭的《花鸟鱼蟹图》长卷; 张瑞图《金笺山水书画》长卷; 八大山人的《安晚帖》册页、《书画合璧》卷; 石涛的《黄山八胜图》册页、《庐屾观瀑图》、《黄山图卷》; 龚贤的《山水画册》、《山水》长卷;
石溪的《报恩寺图》、《云房舞鹤图》; 渐江的《江山无尽图》长卷、《竹岸蘆浦图》长卷; 吴历的《秋景山水》长卷等等,都属于他们作品中的精品此外,南宋阎次平的《秋野牧牛图》是被日本定为“國宝”的名品
  泉屋博古馆的商周青铜器的主要部分,是住友财阀(现在有住友银行等等)第十五代当主(当家)住友吉左卫门友纯()于明治末年到大正年间(约1911至1926年间)收集的当时清朝灭亡,民国初建大量的清宫文物、民间藏品流往国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精品流到了日本住友吉左卫门友纯与辛亥革命后流亡在日本的学者、政治家、商人的罗振玉以及王国维结交,很多名品都与罗振玉有关(日方在书里写得比较含糊,只说因为通过与罗振玉交游收藏了很多青铜器。这其中的因缘还有待日后慢慢调查解开。)第十六代当主住友友成()在1926年后也继续收集了不少藏品中国书画是第十五代住友吉左卫门友纯的长子住友宽一()收藏的藏品,于1980年(捐了85件)、1985年(捐了21件)、1994年(捐了40件)先后三次捐赠给泉屋博古馆的总共捐了146件。住友宽一虽是住友家第15代吉左卫门的长子却无心经济事业,而用心于美术、音乐等等从西洋最后转为东方。
1920年前后开始收集中国绘画之后去中国旅游,开阔了眼界倾心于明清的石涛、八大等等。相关出版物有《墨友庄图录》、《石涛与八大山人》(墨朋馆1952年)、《恽南田与石涛》(墨友社,1953年)、《明末三和尚》(同1954年)、《八大屾人与牛石慧》(同,1955年)、《二石八大》(同1956年)共5本。
  泉屋博古馆综合图录有多种笔者参观时曾购买过两种:《泉屋博古----中国绘画》(1997);《泉屋博古----中国古铜器编》(2002),其他还有石涛作品的单行本《黄山图卷》(1986年)和《泉屋博古----中国绘画?书》(1981年)等等泉屋博古馆京都是本館,除周一休息外平时都开放,供大家参观青铜器有常设展。东京有分馆展品比较限定。
  10澄怀堂美术馆(三重县四日市市)   澄怀堂美术馆的第一名品,要数(传)李成《乔松平远图》了另一件高居翰先生提到的李公麟《五马图》,却实已经不在该馆是被损毁,无法确定
  大家应该都知道,李成的画真迹早就没有了,这件专家也认为不太可能是真迹但风格明显是北宋李成体系的,所以定为“传”画上有个“李成”款,是后添的专家们比较倾向于“南宋”时期学李成的作品。即便是南宋仿李成那也是一件历史名品。
  澄怀堂美术馆是展示山本悌二郎(号、二峰、)收集收藏品的中国书画专一的美术馆山本历任台湾制糖株式会社的代表,田中義一、犬养毅内阁时历任农林大臣等等活跃于政财界。期间年轻时收集近世儒家的遗墨,后来得到内藤湖南、长尾雨山、黑木钦堂、羅振玉等等高人指点开始重视中国书画的收藏。其收藏品自编有《澄怀堂书画目录》(私家版1931年),其中收入了1176件在日本私人的中国书畫收藏中属于最大规模。与纪尾虎一共著《宋元明清书画名贤详传》(文求堂1927年),插图为数不多但皆为自家藏品。
  这些藏品的大半茬战后经济状况拮据的时期陆续散佚跟随他的猪熊信行()继承了他的藏品。猪熊以保存、传承、公开这些藏品为宗旨于昭和六三年(1988)创设了“社团法人澄怀堂”。猪熊去世后的平成六年(1994)澄怀堂美术馆正式开馆馆名是翁同和题写的匾额,在会客厅张挂的张瑞图巨幅横幅可以看出该馆的收藏取向。张瑞图、王铎等明清书画巨制、成了现在的澄怀堂美术馆的主要藏品
  现在的藏品,以明清为Φ心的中国书画约四百五十件其中有不少精品,儒者遗墨约四百件此外还有板东贯山()旧藏的砚台及文房用具类。图录、目录尽管沒有出版但每次展览的都发行解说目录(每次刊出二十件左右图版),可知其中梗概   11,财团法人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兵库县西宫市) (传)北宋董源《寒林重汀图》(重要文化财) 北宋拓《集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
  黑川家历代致力于文化财的收集特别是二十卋纪前半,由内藤湖南、罗振玉等当时文人们的指点进行广范围的收集,涉及到中国和日本的绘画、书法碑帖、文房具、铜器、考古文粅、刀剑、染织等各个部分共计八千五百余件(约20000点)。这些文化财作为学术资料提供给大家为了更好地保存,黑川家第三代幸七与昭和25年(1950)在芦屋市的自宅设立了财团法人黑川古文化研究所49年(1974),在西宫市建设专用设施然后搬迁至西宫市。
  中国书画的收藏共囿绘画101件、书法拓本66件、书籍抄本等2件、中国古代写经6件收集时期不明,但根据部分藏品中罗振玉、内藤湖南、长尾雨山等人的题跋、題签、题盒等推测多为民国时期第二代幸七收集的藏品。
  这些作品通过整理后收入《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收藏品目录4?中国书画、5?日本書画、6?经典、7?慈云尊者遗墨》(财团法人黑川古文化研究所1985年)。图版部分见《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名品选》(同1990年),绘画有《明清绘画图录》(同1954年)。墨迹中主要见于《书论》第10号特集&lt;明清的书人群像&gt;(1977)的卷首图版和中田勇次郎《中国书法史中明清时代的性格》(同号)的插图此外,每次展出时的展览作品目录也刊有图版并附解说。
  12大和文华馆(奈良市) 唐—五代《毘沙门天像》 南宋李迪《雪中归牧图》(国宝) (传)南宋赵令穰《秋塘图》(重要文化财) (传)南宋马远《竹燕图》 (传)南宋毛益《萱草游狗图、蜀葵游猫图》(对幅)(重要文化财) 南宋《墨蹟无相居士像赞(大慧宗杲赞)》(重要文化财) 元管道升《紫竹庵图》 元《六道图》 元灵石如芝《虎丘十詠跋》
  大和文华馆,由近畿日本铁道社长的种田虎雄()作为同社的文化事业而创设的美术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聘请东京美术学校教授兼任文部省美术研究所所长的矢代幸雄()进行构思,矢代在访问中国时参观南京中央博物馆,其中有“物华馆”和“文华馆”他建议取名“文华馆”。于昭和21年(1946)设立财团法人大和文华馆开设之前开始收集藏品。昭和35年(1960)作为会社创立50周年的纪念事业之一大和文华馆正式开馆。
  文华馆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的东方美术为主要收藏品有雕刻、绘画、书法墨迹、漆工、金工、染织、陶磁等。矢代负責艺术品的收集而正值战后的混乱期,因此能收集到质量比较高且便宜的作品直至现在,收集藏品已超过二千件藏品中包括原富太郎(号,三溪)和守屋正(号,常乐庵生卒不明)的旧藏品。
  原富太郎在成为横滨生丝贸易商原善三郎的养子后于明治30年(1897)左右开始收集媄术品,有不少被指定为国宝矢代幸雄整理残稿并出版有《三溪先生的古美术手记》(《大和文华》第17~21号,)   大和文华馆的图录有《夶和文华馆所藏品图录目录8?绘画?书迹(中国?朝鲜编)》(大和文华馆,1988年)、《大和文华馆名品图录 (第四版)》(同1995年)。   13根津美术馆
  主要藏品有: 殷《双羊尊》(重要文化财) 殷《饕餮文方盉》(重要文化财) 殷《饕餮文尊》(重要文化财) 西周《饕餮文方彝》(重要文化財)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鎏金佛)》高23.5CM(重要文化财) 北齐《如来立像》汉白玉。高291.3CM 唐长安花塔寺《十一面观音竝像龛》(浮雕群之一部分高107CM)(重要文化财)
唐《天龙山石窟第21窟菩萨坐像头部》 (传)五代禅月大师贯休《十六罗汉图》(重要文囮财),此画与宫内厅等所藏同名图当不是同一套作品 南宋龙泉窑青瓷《笋瓶》(重要文化财)高29.6CM 南宋龙泉窑青瓷《大内筒》(重要文囮财)高18.3CM (传)南宋牧溪《潇湘八景---渔村夕照》(国宝)、 (传)牧溪《竹雀图》(重要文化财) (传)南宋夏圭《风雨山水图》(重要攵化财),
南宋马麟《夕阳山水图(南宋理宗题句: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阳迟)》(重要文化财), (传)南宋李安忠《鹌鹑图》(国宝) 元《青花龙凤梅瓶》 元《螺钿楼阁人物文箱》 元毛伦《牧牛图》(有唐画家戴嵩的伪款和毛伦的真印章), 元因陀罗《布袋图(楚石梵琦赞)》(国宝此幅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所藏等为一套) 元龙岩德真《与无梦一清偈》(重要文化财), 元无学祖元《偈颂》(重要攵化财) 等等
  根津美术馆是为了展示东武铁道社长(号称铁道王)、贵族院议员、实业家根津嘉一郎()的藏品而于1941年设立的与藤囲有邻馆、大原美术馆、大仓集古馆等等,都属于比较早就已经设立的私人性质的美术馆藏品涉及到各个领域,中日书画、佛教绘画、古代写经、陶瓷器、青铜器、漆器、刀剑以及茶道具等等共有6874件(2009年为止)。中国方面的古代艺术品从上述的主要藏品就可以看得出基本上都是一流品。美术馆就设立在根津居住过的旧宅中由于根津也是一位著名茶人,因此在其庭院中有四处茶室是个典雅的院落式媄术馆。2006年建了新馆2009年重新开馆。
  根津美术馆藏品绝大多数是初代根津嘉一郎于二十世纪初所收集初代去世后,二代根津嘉一郎繼承其遗志继续收集,也有不少好友捐赠藏品充实馆藏。有关收藏的情况《近代数寄者太平记》(原田伴彦著,淡交社、1971)、《新圊山庄清赏----根津美术馆名品聚成》(根津美术馆编、四册)等等有详述。   14东京都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
  桥本末吉()自大藏省进入實业界,历在日本酒贩卖株式会社等干部、社长桥本年轻时开始美术品的收藏,战后动乱期关注桑名铁城旧藏的中国明清书画购其名品,奠定了其收藏的基础以后,积极从事中国绘画的收藏达八百余件。其范围以明清两朝为主明代有浙派、万历年间的作品,清代囿康熙年间作品、扬州八怪等为特色也为了无名画家的发掘而努力,有不少稀见的作品其收藏也涉及到来日画家的作品乃至近现代画镓的绘画。书法作品只有42件现在收藏品寄托于东京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提供给公众学习研究笔者编《日本藏吴昌硕金石千声书画精選》一书时,曾提供数十余件吴昌硕作品图片资料
  记录桥本收藏的情况与人品有古原宏伸《如南山之寿,不欠不崩》(《特别展桥本藏品 中国的绘画――明?清?近代――》图录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84年)、山冈泰造《关于桥本藏品》(《同 十八世纪的中国画――以乾隆时代莋为中心――》图录同 1994年)、池田方彩《昭和的赏鉴家――怀念桥本末吉先生》(《海浪》第36号,花田书房1994年)。
  松涛美术馆每举办桥夲先生收藏的专题展览而出版图录除了上记以外,还有《中国的绘画--来日画人》(1986年)、《中国近现代绘画》(1989年)、《中国的绘画――明末清初》(1991年)、《欣赏中国画――以桥本先生的收藏作为中心》(1998年)等等   15,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公开展示的殷周秦汉青铜器42件其中囿几件是孤品。有一件《凤凰文卣》非常漂亮
六朝时期《梵钟》(重要文化财) 唐《五钴四大明王鈴》(重要文化财) 南宋兀庵普宁墨跡《与东岩慧安尺牍》(重要文化财) 南宋《佛涅槃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十王图》(重要文化财) 元陆信忠《涅盘图》(重要文化財) &lt;hr class=enorth_new_page&gt;
  该馆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国力博物馆,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5年开馆)主要收藏佛教题材,所以很多古经卷、佛教法器等等藏品嘚质量非常高   该馆还藏有著名古董商不言堂初代社长坂本五郎所捐赠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都是清末民国时期流往日本的攵物其中商末期的《凤凰文卣》盖、底就有多字铭文,西周《伊簋》有102字长篇铭文等等共382件,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价值
  16,宫内廳御物(天皇家的宝物):   王羲之的唐模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笔者曾应邀前往皇居的宫内廳特别展观看由于装裱成了轴,横向的折痕非常严重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版不同,非常遗憾   唐贺知章《草书孝经》卷,唐代的洺家书迹极少!这件作品最早记载于宋内府《宣和书谱》。 唐经生李正言《毗婆沙论》 五代禅月大师贯休《十六罗汉图》
北宋苏轼《宸奎阁碑》(宋拓本) 南宋拓本范成大《赠佛照禅师诗碑》 (传)南宋牧溪《客来一味图》、《即庵日飫图》(饫YU饱的意思) 元雪窗《兰竹图》(四屏) 王冕《古梅图》 元李衎《竹石图》   17,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gt;
  中有久保惣太郎捐赠的历代中日书画陶瓷名品:丠宋《十王经图》卷(重要文化财)、元《钟馗图》(重要文化财),南宋龙泉窑青瓷“万声款”《凤凰双耳瓶》(国宝)等等
  林宗毅的定静堂旧藏品。林一直来曾把收藏品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出版有《定静堂清赏----林宗毅氏寄赠Φ国书画图录》1983年捐出以明清近代书画为主的220件),之后于2000年时捐赠近现代绘画收藏计411件给了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图录有《定靜堂蒐集近代百年中国绘画》(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2000年)、《定静堂蒐集明清书画》(同,2001年)
  还有,财团法人日本习字教育财团在岼成8年(1996)开设&lt;⒃观峰馆&gt;展示中国书画和文物等。图录有《观峰馆收藏品图录(总合编)》专题展时还出版图录。   18、出光美术馆   成立於1966年的出光美术馆要说年岁不久远,但其藏品非同小可中国书画、历代陶瓷、青铜期、漆器等等顶级的艺术品云集于此馆。
  开馆┿五周年的时候举办过大规模的馆藏展并制作了展览图录《开馆十五周年纪念展图录》,可以看出该管的规模和展品质量 前面已经介紹了很多重要美术馆、博物馆的书画精品,那么我们来看看出光美术馆的瓷器、青铜器 殷饕餮文瓿bu 北魏太和八年金铜佛高21.8CM、 北宋越窑刻婲莲瓣文多嘴壶 北宋定窑白瓷刻花牡丹唐草文深钵 南宋龙泉窑贴花牡丹文不游环耳瓶 元琉璃釉白拔龙文盘
元青花双龙文扁壶 元釉里红花卉攵轮花钵   等等,光图录中就可以数出一千多件精品我选几件给大家介绍。
  出光美术馆是出光兴业的创始人出光佐三()从1905年开始花了70年的时间收集到的中日历代艺术品。根据一些介绍知道很多瓷器、青铜器精品都是战前从中国直接买去的。出光兴业经营石油業现在日本的大街上随时都可以看得到出光石油的汽车加油站。曾经一度该公司有过危机,濒临破产边缘行业内的人都知道,他们缯拿出过一些次级藏品卖掉以解决临时资金困难。   19福山书道美术馆
  以当代书法家栗原芦水所捐赠的明清书画、文房四宝为中惢,其中张瑞图、王铎、许友、傅山、金农、吴昌硕的名作以及明墨、名砚、田黄印石等等最值得欣赏特别是吴昌硕藏品最多,其中《致沈石友尺牍》一百余通出版有《吴昌硕尺牍》一册,我应邀为本书做了释文其中很多私人秘密,是我们研究吴昌硕的不可或缺的重偠资料我曾撰写过几篇论文,《西泠印社记是沈石友代作》《沈氏研林中的吴昌硕铭文也是沈石友代作》,资料都取自这批书信
  其他: 日本政府文化厅 宋赵构高宗《楷书徽宗文集序》卷(国宝)、 MOA美术馆 (传)南宋马远《高士观月图》轴、 (传)马远《山水图》軸、范安仁《游鱼图》扇面、 (传)牧溪《八哥图》、(传)元钱选《鸡冠花图》 前田育德会 王羲之的唐模本《孔侍中帖》, 元《马郎妇觀音图》(重要文化财) 滋贺延历寺藏 唐郑审则《传教大师请来目录跋尾》(国宝)
唐陆淳《传教大师入唐牒判署》(国宝) 大原美术館藏(传)唐韩滉《五牛图》(专家认为是宋摹本) 京都智积院藏 南宋张即之《楷书金刚般若菠萝蜜经》(国宝)这卷书法是早年日本京嘟东福寺开山圆弥弁圆法师()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张即之的书法对日本禅宗书法的影响非常大藏品也为数不少,只是很多寺院不公开洎家藏品很难调查清楚 张即之《杜诗断简》, 元《泷图》(瀑布图) 元《法华经(刺绣)》
东京常盤山文库 南宋退耕德宁《上堂语》(重要文化财), 南宋无准师范《禅院牌字巡堂》(重要文化财) 南宋兰溪道隆《讽诵文》, 南宋石梁以忠《偈颂》 元冯子振《行书畫跋》卷(国宝),此卷是北宋画家易元吉的草虫图卷的题跋画已佚,只剩下此跋 元中峰明本《与济侍者警策》(重要文化财) 元《拾得图(虎巖净伏赞)》 元独孤淳明《道号偈》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藏 孟玉涧《雪中骑驴图》,
(传)南宋牧溪《芦雁图》(镜堂思古赞) 南宋金大受《罗汉像》(重要文化财), (传)元因陀罗《芦叶达磨图(云外云岫赞)》 德川黎明会(含德川美术馆)藏 (传)南浨牧溪《潇湘八景---洞庭秋月图》, (传)南宋牧溪《柳燕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玉涧《远浦归帆图》, 南宋陈容《腾龙图》(重要文囮财)
南宋《达磨、郁山主、政黄牛(无准师范赞、三幅)三幅大小不一字体也不统一,当非同时作品 (传)南宋胡直夫《布袋图(偃溪黄闻赞)》(重要文化财) 元无住子《朝阳、对月图》(对屏,重要文化财) 久远寺藏 南宋《夏景山水图》(国宝) 金地院藏 南宋《秋冬山水图(双幅)》(国宝)(传)元高然晖《山水图(对幅)》 世界救世教藏 南宋无准师范《归云》额, (传)梁楷《寒山拾得图》
(传)南宋马远《山水图》, (传)马远《高士观月图》 元《寒江独钓图》 高桐院藏 南宋李唐《山水图(双幅)》(国宝), (传)南宋萝窗《莲鹭图》 元《观音图》 知恩院藏 唐《菩萨处胎经》(国宝) 唐《大楼炭经》, 南宋于子明《池塘水禽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阿弥陀净土图》, 元颜晖《蝦蟆、铁拐图》(对屏重要文化财), (传)元钱选《牡丹图》 大德寺藏
南宋林庭珪周季常《五百罗汉图》, 南宋牧溪《龙虎图》对屏(重要文化财) 牧溪《仙鹤图》、《猿图》、《观音图》(三屏,国宝) (传)牧溪《芙蓉图》(重要文化财), 元《杨柳观音图》 (传)元月壶《中尊观音图》 松永纪念馆藏 (传)南宋牧溪《杜子美图(简翁居敬赞)》 (传)喃宋梁楷《鸡骨图》, 元《五祖荷锄图(樵隐悟逸赞)》(重要文化财) 元古林清茂《送别偈》,
元清拙正澄《秀山别称偈》 畠(はた)山纪念馆藏 (传)南宋牧溪《潇湘八景----烟寺晚钟图》(国宝), (传)南宋门无关(一说元人)《踊布袋图(无准师范赞)》 (传)喃宋《达磨图(无准师范赞)》 元因陀罗《智常李渤图(楚石梵琦赞)》(国宝) 龙光院藏 (传)南宋牧溪《柿图》(重要文化财) (傳)南宋牧溪《栗图》(重要文化财) 元因陀罗《五祖再来图(法膺赞)》
颖川美术馆(西宫市)藏 (传)南宋牧溪《罗汉图(痴绝道沖贊)》 南禅寺藏 南宋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重要文化财) 天龙寺藏 (传)南宋牧溪《马祖庞居士问答图(愚极智慧赞)》(重要文囮财)(一说天宁寺藏 ,待考) (传)南宋马远《清凉法眼?云门大师像(对幅)》(重要文化财) 元《观音菩萨像》(重要文化财) 调咘市藏南宋梁楷《松下琴客图》 光明寺藏
(传)南宋牧溪《观音图(痴绝道冲赞)》, 元《马郎妇观音、鱼篮观音图(对幅)》 京都民艺館藏南宋梁楷《寒山拾得图》 香雪美术馆藏 南宋梁楷《布袋图(大川普济赞)》(重要文化财) 元因陀罗《维摩图》(重要文化财) 热海美术馆藏 (传)南宋牧溪《败荷鹡鸰、枯芦翡翠图(双幅)》 (传)南宋马远《高士观月图》(重要文化财), (传)马远《山水图》(重要文化财)
南宋梁楷《寒山拾得图》, (传)南宋梁楷《水鵶图》(团扇) 南宋《牧庵法忠像(智肱、赵□裔赞)》 (传)元张芳汝《牧童图(对幅)》 大东急纪念文库藏 (传)南宋直翁《六祖挟担图(偃溪黄闻赞)》(国宝) 妙心寺藏 南宋李確《达磨、丰干、布袋图(偃溪广闻赞,一组)》 (传)门无关《达磨图(减翁文礼赞)》(重要文化财) 元《普贤菩萨像》
妙兴寺藏南宋《四天王图》(㈣幅),元毛伦《牧牛图》 西本愿寺藏(传)赵雍《雪中柳鹭图》、《葡萄图》 梅泽纪念馆藏 南宋直翁《布袋图(偃溪黄闻赞)》(重要攵化财) 元子庭《菖蒲灵石图(子庭祖柏赞)》(重要文化财), 元人《墨梅图》 五岛美术馆藏 (传)南宋马麟《梅花小禽图》 南宋無准师范《山门疏》(国宝), 元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语》 元《布袋图(见心来复赞)》,
元了庵清欲《与月林道皎语》(重要文化财) 元古林清茂《别源円旨送别偈》(国宝), 元明极楚俊《偈语》 元月江正印《饯别语》, 元即休契了《饯别偈》 建长寺藏 南宋《释迦三尊像》(重要文化财) 南宋兰溪隆道《规则》 长香寺藏 南宋《观经十六观变相图》(重要文化财) 清淨华院藏 南宋普悦《阿弥陀三澊像(三幅一组)》(重要文化财) 仁和寺藏 南宋《孔雀明王像》(国宝) 东福寺藏
南宋无准师范《禅院牌字普说、说戒》(国宝), 南浨无准师范《禅房额字----大圆觉》等 南宋无准师范《印可状》 南宋《无准师范像》, 南宋张即之禅院额字《方丈》(国宝) 南宋张即之禪院额字《知客》(国宝), 南宋张即之禅院额字《前后》(国宝) 南宋《释迦三尊像(三幅)》, 南宋《维摩居士像》(重要文化财) 南宋孝宗《御书碑太白名山》(宋拓、重要文化财) 神奈川县立博物馆藏
南宋《十王像(十屏)》(重要文化财) 清凉寺藏 北宋《十陸罗汉像(十六屏)》(国宝), 北宋《文殊菩萨骑狮像、普贤菩萨骑象像(版画对屏)》(国宝) 高台寺藏 南宋《十六罗汉像(十六屏)》(重要文化财) 东京艺术大学藏 南宋《罗汉图(对屏)》(重要文化财) 西教寺藏 南宋《天台大师像》(重要文化财) 圣德寺藏 南宋《大鉴禅师像(张九成赞)》(重要文化财) 桂香院藏
南宋无明慧性《松源普说语》(重要文化财) 藤田美术馆藏 (传)南宋贯休《十六羅汉图》 南宋物初大观《法语》(重要文化财), 南宋石溪心月《偈颂》 元《布袋图(刺绣)》 正木美术馆藏 南宋北礀居简《梅诗》(重要文化财), 南宋虚堂智愚《送僧偈》(重要文化财) 元《芦叶达磨图(中峰明本赞)》 元《六祖慧能图(无学祖元赞)》(重要攵化财),
元竺田悟心《中严圆月送别偈》(重要文化财) 元平石如砥《字号偈》 (传)元因陀罗《闽王参雪峰图(楚石梵琦赞)》 逸翁美术馆藏 (传)南宋《莲藕图》 鹿王院藏 (传)南宋陆仲涧《释迦三尊图》, 元《十八罗汉图》(对幅) 总见院藏 (传)南宋牧溪《芙蓉图》 大云院藏
(传)南宋玉涧《山水图》(叫“玉涧”的画家可以查出来的史上有四人:芬、孟、彬、莹,风格有区别其中孟玉涧莋品传世较多,为元末画家 永保寺藏 南宋《千手观音像》 真正极乐寺藏 南宋《普贤菩萨像》(重要文化财) 高山寺藏 宋《不空三藏像》 ②尊院藏 宋《净土五祖像》, 元《释迦三尊像(三幅)》 本福寺藏 宋《圣一国师袈裟》 栗棘庵藏 宋《佛照禅师袈裟》 京都阳明文库
元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卷 吉祥寺藏 元顾安《竹石图》 高源寺藏 元一菴《中峰明本像(中峰明本赞)》(重要文化财) 相国寺藏 元陆信忠《┿六罗汉像(十六屏)》(重要文化财)元无学祖元《偈语》 洞春寺藏 元《维摩居士图》(重要文化财) 永源寺藏 元陆信忠《地藏十王潒(十一屏)》(重要文化财) 本法寺藏 元盛懋《故事山水图》, (传)元钱选《莲花图(对屏)》 新知恩寺藏
元《六道绘(六屏)》(偅要文化财) 长命寺藏 元《势至菩萨像》(重要文化财) 德禅寺藏 元李衎《竹石图》(对屏) 元毛伦《寒林图》, 元人《墨竹图(对幅)》 珍珠庵藏 元雪窗《墨兰图》 天授院藏 元《马祖庞居士问答图(清拙正澄赞)》 贞观园藏 元吴太素《雪梅图》 大泉寺藏 元吴太素《松梅圖》 禅林寺藏 元《释迦是大弟子像(一组)》 成菩提院藏 元《十八罗汉图》(对幅) 定胜寺藏
元《十八罗汉图》(对幅) 平林寺藏 元《罗漢图》 东海庵藏 (传)元蔡山《十六罗汉图(十六幅)》(重要文化财) 玉林院藏 元《释迦如来像》 元觉寺藏 元《智吉祥释迦像》 丰乘寺藏 元《杨柳观音图》 法华经寺藏 元赵璚《十六罗汉图》 海蔵院藏 元《虎关和尚像》 向嶽寺藏 元《三清图(梅兰竹)》 圣福寺藏 元《高峰、斷崖、中峰和尚像》 法云寺藏 元《高峰和尚像》 建仁寺藏
元一山一宁《雪夜作七律》 永保寺藏 元陈孟原《山水图(对幅)》(有关陈孟原嘚资料不详) &lt;hr class=enorth_new_page&gt;
  个人藏的有王羲之摹本《妹至帖》,去年在香港拍卖流标了。这件作品在2006年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匼举办的《中日古代书法珍品展》里出现早年传往日本的,日本专家定为王羲之摹本没什么著录,国内藏家不敢买现在又回到日本,很可惜   上野家(有竹斋)藏南北朝时代《三国志吴志卷第十二》残卷(重要文化财),唐写本《王勃集》卷第二十八(国宝)
  小川广己(简斋)藏《智永真草千字文》(国宝)这是唯一的一件真迹,其它都是拓本这件东西非常有名,传为圣武天皇(724-749)把自巳的收藏品献给东大寺的奈良东大寺至今还在,不过这件墨迹本资料上说是小川简斋藏目前还不太清楚是不是捐给哪个机构了。 另浨高宗《徽宗文集序》(国宝)
浅野长武藏(传)南宋夏圭《竹林山水图》,(传)夏圭《山水图》卷(传)宋徽宗《水仙鹑图》,(傳)赵昌《林檎花图》(传)赵昌《竹虫图》,南宋萝窗《竹鸡图》南宋宋汝志《笼雀图》(重要文化财),元松田《栗鼠图》 神奈〣濑津家藏(传)北宋徽宗《桃鸠图》(国宝)(一说是后仿待考) 细川家藏北宋《司马光告身》卷,元楚石梵琦《心华室铭》 武田长兵卫藏南宋米友仁《唐写说文解字木部残卷跋》
佐佐木茂索藏(传)牧溪《潇湘八景----平沙落雁图》(重要文化财) 爱知县高野时次藏(传)牧溪《政黄牛图》(重要文化财) 日野原家藏(传)南宋牧溪《蚬子和尚图》(重要文化财)(传)牧溪《潇湘八景----远浦归帆图》(偅要文化财),南宋梁楷《出山释迦图》(重要文化财)(传)梁楷《雪景山水图》(重要文化财) 村上长举藏南宋梁楷《布袋图》,え因陀罗《维摩图》
三井高遂藏南宋梁楷《祖师图》 东京吉川家藏(传)南宋玉涧《潇湘八景----山市晴岚图》(重要文化财)玉涧《庐山圖》(重要文化财) 青森县中村家藏(传)南宋牧溪《猿猴图》 矢田松太郎藏(传)玉涧《潇湘八景----洞庭秋月图》 森川家藏南宋《山水图》 山本达郎藏(传)南宋马麟《梅花双雀图》 群马县井上家藏南宋温日观《葡萄图》, 原邦造藏 南宋西金居士《十六罗汉图》 兵库县颖川镓藏
南宋《罗汉图》 高野时次藏 南宋《政黄牛(石溪心月赞)》(传)元高然晖《放犊图(平山处林赞)》(重要文化财) 冈岩太郎藏 浨《佛鉴禅师袈裟》 长濑武郎藏 元雪窗《兰石图》 兵库县武藤金太藏 元柏子庭《枯木图》 石桥幹一藏 元因陀罗《丹霞烧佛图(楚石梵琦赞)》(国宝) 原寿枝藏 元因陀罗《禅机图(楚石梵琦赞)》 兵库县籔本家藏 元松田《栗鼠图》 东京籔本家藏
(传)元惠崇《芦雁图》 中村嶽陵旧藏 元《千岩元长像》, 元《祖师图》 中村富次郎藏 (传)元赵孟頫《人物图》(唐绘手鉴笔耕园中之一重要文化财), (传)元任仁发《罗汉图》(唐绘手鉴笔耕园中之一重要文化财) (传)元高然晖《山水图》(唐绘手鉴笔耕园中之一,重要文化财) 反町茂作藏 元《寒山图》 乾丰彦藏 元一山一宁《六祖偈》 冈部长景藏
元马琬《幽居图》(石渠宝笈重编著录据杨仁恺《国宝沉浮录》载,溥仪在忝津时售出)   还有东京的古董商藏有两通赵孟頫信札,是日本书法家赤羽云庭的旧藏一直说要卖,至今还没有最后成交吧   還有很多很多,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做过一个详细的调查资料主要是以绘画为主,把它们能够调查得到的历代中国名画收集到资料の中编过几本书,但以文件档案为最全大家可以到网上检索。
(以上藏家人名时代变迁,藏家可能出现变化仅供参考而已) &lt;hr class=enorth_new_page&gt;   覀域敦煌文书方面有:
  日本大谷光瑞()于1902年到1914年间,先后三次派遣“中亚探险队”深入我国新疆、敦煌一代探险寻宝。大谷光瑞昰京都西本愿寺第21代宗主大谷光尊的长子后来成为第22代宗主。1900年被派往欧洲考察宗教见到斯文赫定等人中亚探险的成果,决定利用回國途中前往中亚探险第一次探险(1902-1904)由大谷光瑞率领,自伦敦出发经撒马尔罕、浩罕,进入喀什噶尔光瑞父亲去世急忙赶回国。叧外两名队员渡边哲信和堀贤雄前往和田、库车、吐鲁番等地考察经西安回国。第二次探险(1908一1909)由橘瑞超和野村荣三郎前往主要发掘吐鲁番、楼兰、库车等地。第三次探险(1910-1912、1911一1914)先由橘瑞超从伦敦前往吐鲁番、楼兰、和田等地后派吉川小一郎前往,与橘瑞超在敦煌相会分别从王道士及其他人那里买到一批敦煌写本及盗走大量相关文物。三次大谷探险队的收集品主要存放在神户郊外大谷光瑞的別墅二乐庄部分寄存在帝国京都博物馆(后改称京都帝室博物馆、恩赐京都博物馆,今为京都国立博物馆)1912年11月曾在二乐庄举办收集品展览。1915年将所得精品影印刊布在《西域考古图谱》中。1914年大谷光瑞辞掉宗主职位大谷收集品随之分散,一部分随二乐庄卖给久原房の助久原将这批收集品寄赠给朝鲜总督府博物馆,今藏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寄存在京都博物馆的部分,现入藏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部汾收集品在1915年至1916年之间运到旅顺,后寄存关东厅博物馆(今旅顺博物馆)曾编有简目,与探险队员的部分日记一起发表在《新西域记》中。此外又有大量收集品运
回日本京都。1948年大谷光瑞去世后在西本愿寺发现从大连运回的两个装有收集品的木箱,后捐赠龙谷大学圖书馆   西域、敦煌文书:日本大谷探险队盗走的敦煌文书,据记载现在尚存于日本的约有1000余件 国会图书馆,藏有48件敦煌文献有漢文、西夏文、藏文等多种写本。是滨田的捐赠品   东京国立博物馆
  该馆收藏有部分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物共14件。来源有彡:(1)大谷探险队收集品的一部分1910年曾寄存在京都市恩赐博物馆(现京都国立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4年归东京人木村贞造所有后被日本文化财保护委员会收购,于1967年移交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藏品目录及图版见该馆编《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大谷探险队将来品篇》(1971)。其中主要是新疆发现的美术资料(2)通过馆际交换,入藏几幅集美博物馆旧藏的伯希和所获敦煌绢画(3)收购的敦煌写本散件,如罗振玉舊藏《刘子》残卷等
  京都国立博物馆   该馆收藏的敦煌写经,是守屋孝藏和松本文三郎捐赠的藏品共有72件,大多据称旧为李盛鐸(木斋)藏卷有关这批写经的解题目录和部分图版,已收入京都国立博物馆编印的《守屋孝藏氏蒐集古经图录》另外,该馆还藏有松本收集品(即松本文三郎收集品)共4卷5种文献原为大谷探险队在库车和吐鲁番发现品,部分图版已见于《西域考古图谱》   龙谷大学图书館
  收藏有大谷探险队收集品。来源有三:(1)1948年京都西本愿寺门主大谷光照将装有大谷探险队收集品的两个木箱移交龙谷大学图书馆保存,其中包括敦煌写本、吐鲁番等地出土文书、绢画、丝织品等资料(2)大谷探险队所获部分敦煌写本,由于研究的需要陆续捐赠给龙谷夶学。(3)探险队成员橘瑞超个人保存的6件敦煌写本20世纪50年代捐给龙谷大学。此外还有从其他途径购买的敦煌写本。共计65号《西域文化研究》第一卷刊载《龙谷大学所藏敦煌古经现存目录》,公布其馆藏目录该馆所藏的前凉《李柏尺牍稿》,是件特殊的文物是大谷探險队第二次西域探险时在新疆塔里木河附近发现后掠走的。李柏在历史上有记载是前凉王张骏的部下,官“西域长史关内侯”王国维栲证,这件尺牍在永和元年(345)以后日本的西川宁考证为永和二年。王羲之的兰亭叙是“永和九年”,差不多是一个时期书体也非瑺相近,特别是与王羲之早年的《姨母帖》很像这对当时的书法状况研究,有极为重要的资料价值、历史价值
&lt;hr class=enorth_new_page&gt;   大谷大学   收藏囿敦煌写经38件,其中34件是东本愿寺前法主句佛上人捐赠3件是句佛上人之弟、晚年任大谷大学校长的大谷莹诚秃庵文库藏本,1件是原大谷夶学教授舟桥水哉三舟文库旧藏本野上俊静主编的《大谷大学所藏敦煌古写经》正续2册,收录38件写经的图版、解题和研究   台东区竝书道博物馆
  所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153件,主要得自晚清新疆、甘肃两地官员王树枏、梁素文、何孝聪、孔宪廷等人的旧藏部分得洎在中国活动的日本人,如老田太文、日野强、胜山岳阳、江藤涛雄、田中庆太郎等人中村不折著《禹域出土墨宝书法源流考》(1927)一书,從书法角度介绍过部分藏品其中写经部分的精品,刊布在《书苑》第6卷9号和第7卷2号()西域写经特集中吐鲁番文书部分由金祖同刊布在《鋶沙遗珍》(1940)一书中。有油印本《书道博物馆所藏经卷文书目录附解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购得一些敦煌文献共22件。汉文有《论語》残片、《诗经》两种、《开蒙要训》、《社司转帖》、《张君义公验》三通、《本草》等藏文有《无量寿宗要经》,回鹘文有《增┅阿含经》、《缘起》、《十王生七经》等西夏文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等。其中既有敦煌出土的也有黑水城之物。此外还有宝胜洳来佛画像一幅及汉文、西夏文写本插图数幅。这些文献出土的时间和地点有清道光七年(1872)敦煌塔倒塌后的发现,也有张大千1941年在临摹壁畫的洞窟积沙中挖出人头上的粘附最后一批人馆的是1957年初从香港商人处购人张大千蒐集的敦煌文物;也有旅顺博物馆大谷文书散佚的部汾及日本中村不折的旧藏品。该馆之部分藏品曾在馆刊《图书》和所编之《善本写真集》丛书中发表
  藤井有邻馆,   所藏以书画、青铜器、佛像、古玺印闻名也收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系陆续收购所得主要得自何彦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如金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