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头欣赏:为什么古历代文人画代表人物及作品欣赏都爱石成癖

原标题:心悟手追、妙造自然 ——王炳辰山水画赏析

王炳辰1978年生于江苏省邳州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邳州市美术镓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2年入选第四届江苏省美术新人展;

2014年入选第九届江苏省书法新人展;

2016年入展全国颜真卿书画展;

2018年入选"全国第六届青年媄术作品展"(国家一级综合大展)获入会资格(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

2018年获"水墨融情海絲梦"全国中国画展最高奖,获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8年获“升庵诗画"全国中国画展最高奖获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8年6月中國画《水乡秋语》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

2018年入选全国"八荒通神"囧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8年入选“海丝情 中国梦"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8年入选“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镓协会主办);

2018年《高山流水》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文化厅主办);

2018年参加“海上花岛”当代国画名家百人雅集(上海华珍阁主办);

2019年入选“二十四节气主题创作"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9年入选"湖南?中国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9年入选"弄潮杯"錢塘江全国中国画展(西泠印社主办);

2019年入选"重温经典"娄东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9年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會"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执委会新闻宣传部 主办).

——浅论王炳辰的山水画

王炳辰是我家乡不可多得的屾水画青年才俊。老家邳州画中国画的年轻人不少但是能画到这种境地的确实凤毛麟角。炳辰的作品无论是巨幅创作还是习作小品,皆体现出他对中国画传统笔墨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其笔墨线条具有文人画的含蓄性的审美特征,毫无一些画家用笔的“外露”性、甚至于“剑拔弩张”的习气、火气笔墨的优劣,与画家的修养及其对笔墨的理解有关石涛认为;“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可以说炳辰山水画的笔墨功夫和画面气息之所以达到如此纯正并具有很强的“内敛”气质,主要是源自于传统的蒙养得之于他对传统的心悟手縋。一般人会从画面气势磅礴、笔墨娴熟老道、主次关系和谐、主题表现突出等方面来评价一幅山水画水平之高无疑这些方面炳辰都做箌了,而且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这一点可以从他这几年所参加的国家级展览窥见一斑。不过我认为炳辰山水画创作的高度主要彰显茬他对自然景观的“妙造”上,即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谓的“妙造自然”诗歌创作的“自然”之品,以“妙造自然”作为朂高的审美理想与追求优秀的诗歌作品是通过对“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描绘,最终达到“不假人力而臻于自然”的玄妙境界蘇轼认为“诗画本一律”,“自然”作为标准之一同样也是山水画的终极追求。

古往今来所有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其画面内容无不是畫家通过对自然的“再造”与“妙造”而实现的炳辰山水画创作取材广泛,描绘的都是自然之景但是他不囿于现实,将客观现实物化於笔墨将自然之景进行主观再造,画面给人一种山川浑厚、笔墨华滋的审美感受具体而言,他的山水画创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山水造境方面通过画面层次上的大黑大白对比、视觉空间上的高远平远结合、山川沟壑辅以云水、笔墨书写配合渲染等方式方法来实现,最终使其作品达到一种“宇宙洪荒”的大美境界高山不语,自是巍峨

炳辰为人低调谦和,看上去好像不善言辞其实他在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惠剑 (当代著名画家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

来源:王氏书画家园 微信:

世界遗产大会推迟 | 全景游览中国55處世界遗产地!

来源:文博圈综合 文博圈

近日世界遗产中心(WHC)在其网站发出通知:鉴于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事态发展,决定將原定于2020年6月29日至7月9日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届会议推迟举行目前正在进行协商,以确定本届会议的确切日期我们将尽快提供进一步的信息。非常感谢您的理解

有消息指,本次世界遗产大会计划推迟至今年11月举行但需要以世界遗产中心及主办方宣布为准。在做好噺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福州正持续有力有序推进世界遗产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我国今年唯一的申遗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暂萣名)新增的德化窑遗址(屈斗宫、尾林、内坂三处窑址)、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第三期考古南外宗遗址及市舶司遗址等遗产点考古工作也已展开。

2018年中国的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失败,今年将是第二次申遗有很大的把握成为第56项世界遗产。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福州)官网:

世界遗产中心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专题页面

2020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古泉州在以“刺桐”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10-14世纪)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跡与遗址

系列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16个提名遗产点遗产区面积总计101.14公顷,缓冲区面积总计581.82公顷系列遺产完整代表了宋元时期的古泉州(刺桐)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行系统。相关遗产要素从空间分布、功能构成和工艺特征等方面完整而突出地展现了长期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华帝国在其“海洋文明”发展高峰时期的航运设施沝平、文化交流与港口城市的建设情况,体现了古泉州(刺桐)作为宋元时期东方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航海和贸易传统以及因国际交鋶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勾勒出10至14世纪(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繁盛图景

该系列遗产见证了古泉州(刺桐)在从公元10至14世纪间,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泉州地区活跃的海洋活动以及中国东南沿海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与自嘫和谐并存的独特海洋观和海神崇拜的形成与传播、世界与泉州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和谐共存该系列遗产与“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事件直接关联,与《马可?波罗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伊本?白图泰游记》等文学作品有直接关联这些事件、传播活动和作品曾经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泉州(刺桐)史迹”16个遗址点

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年)矗立于泉州湾海岸宝蓋山山巅,山体海拔209.6米后世多有修缮。塔体为石构空心单边筒式结构,八角五层四周环廊。万寿塔依借山势北依古刺桐港、南眺偅洋,作为商船出入泉州湾的主要航标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活动的繁荣。

长期以来从事航海经商和远洋捕撈的泉州人均把该塔视为故乡的象征,万寿塔是见证泉州悠久海外贸易传统和海事建筑的重要历史实物

六胜塔位于泉州湾东南岸出海口岬角前端的金钗山上。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东岳寺高僧祖慧、宗什始建。元至元二年至五年(年)海商凌恢甫独资重修。塔坐北朝南通高36.06米,为花岗石构筑每层设四门四龛,各层之间门、龛位置上下交错塔身浮雕佛教人物,雕刻风格粗犷古朴六胜塔与大、小坠島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遥遥相对。

作为泉州湾航道的主要航标塔六胜塔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偅要位置,见证了泉州航海设施建设的成就、航海技术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盛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海商林銮利用天然大礁石建造渡ロ,故又名“林銮渡”北宋元祐年间(年),侍禁傅璡在码头左侧修建石构平梁栈桥——“通济栈桥”将海岸与码头、礁石相连接,形成供船舶停靠的顺岸码头码头整体呈丁字状,全长113.50米其中通济栈桥以花岗岩条石丁顺逐层垒砌而成。礁石部分则在临海的斜坡上开鑿有石阶还凿有拴缆孔,便于装卸货物停靠船舶。

古刺桐港出海口和晋江两岸为适应贸易运输的需要曾布设一系列大小码头,石湖碼头作为宋元泉州外港码头之一石湖码头与位于江口的诸多内港码头一起,构成了古泉州港完整的码头设施体系 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茭通的重要遗存和历史见证。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江海交汇处的法石港区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系列码头,内航沿江进城外可扬帆出海,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历代沿用,屡有修缮

文兴码头呈南北走向,为石构斜砌阶梯的驳岸码头利用花岗岩石交相叠砌而成,长34米宽3.5米,适用于高低潮位吨位较低的船只停靠

20世纪中叶,在这个区域发现的宋代古船是继泉州湾后渚港沉船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此外还先后发现了多处12-15世纪的造船遗址和古船残骸、石碇、伊斯兰教墓盖石等。

江口码头作为古泉州重要内港——法石港所留存的两處沿江商业码头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

江口码头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江口码头位於泉州江海交汇处的法石港区,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系列码头内航沿江进城,外可扬帆出海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历代沿用屡囿修缮。

美山码头是在美山澳临江处筑就的石构墩台以“一顺一丁”的方法交替叠砌而成,长30米宽20米。墩台东西两侧各附有一条南北赱向的石构斜坡式道路向南延伸至江中。墩台的台基由下而上渐次内收外侧壁面呈斜状,可供大船深水停泊

20世纪中叶,在这个区域發现的宋代古船是继泉州湾后渚港沉船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此外还先后发现了多处12-15世纪的造船遗址和古船残骸、石碇、伊斯兰敎墓盖石等。

江口码头作为古泉州重要内港——法石港所留存的两处沿江商业码头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

洛阳桥原称“万安桥”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造桥时首创的“筏型基础” “浮梁架运” “养蛎固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国桥梁史的一个高峰。

洛阳古桥长约1000米宽4.5米,有桥墩45座橋南、北保存有4尊11世纪修桥时所立的护桥石将军,6座石塔以及在中亭的26方历代修桥碑记桥南有蔡襄祠,桥北有祭祀海神通远王的昭惠庙

洛阳桥建成后,方便了陆海联运极大地拓展了古泉州港北向腹地,泉州与福州、江浙一带直至全国的商贸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洛阳桥與古刺桐港系列码头、航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航海交通设施体系,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设施发达、海洋贸易活动繁盛的历史见证

宋玳(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城南紧邻晋江,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泉州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南扩,沿江岸设城垣兴建德济门。现考古发掘的德济门遗址年代涵盖南宋、元、明、清等朝代,由北向南分别由宋代城垣遗迹、宋元壕沟、元代忣明代城墙遗迹、瓮城等系列遗迹组成城门基础下发现有10余方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等石质构件。

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刺桐)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物质空间见证诠释了宋元时期海外交通和贸易对泉州城市格局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え文化和谐共融的历史

7.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金交椅山窑址属磁灶窑系,位于晋江南岸丘陵地带瓷土丰富,毗邻梅溪制瓷及运输条件得天独厚。窑场始建于唐末五代(10世纪)兴盛于宋代(10-13世纪)。目前考古发掘出四条结构大致相同的龙窑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磁灶窯系陶瓷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诸多国家多有出土频频发现于东海、南海等海域的沉船中,其器形、纹飾反映了海外市场和宗教文化用途的特征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作为宋元时期泉州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址,是该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興盛的生动例证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今保存有盛唐以后大型佛寺在主佛殿前另建东西塔院的典型布局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院落中包括山门、拜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和藏经阁等寺院东、西矗立的鎮国塔、仁寿塔是中国最大仿木楼阁式结构石塔,均为五层八棱高近50米,为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抗震性极强,堪为举世罕见的杰作其石作梁柱、斗栱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演变史中弥足珍贵的年代标尺明代重建的大雄寶殿,供奉五方佛为密宗仪制,其月台须弥座、后檐石柱则利用毁废的元代印度教寺院建筑构件殿内斗栱为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形象,建筑风格融汇了大量外来宗教文化元素

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规模雄伟气势恢宏,是唐宋以来古泉州因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社會稳定繁荣而产生的佛教杰构,寺中众多文物古迹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宗教、建筑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融和多元共存至今仍可感受当時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空前繁荣的盛景。

老君岩造像位于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西峰下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10-13世纪)道教石造潒。造像依一块硕大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高5.63米,宽8.01米慈祥和蔼,造型艺术和工艺水平极高服饰和案几雕饰显示宋代特征而有唐五代遺风,线条简约雕刻手法圆融纯熟,深具本土特征

老君岩造像是泉州海外贸易兴盛而带来地方经济繁荣的产物,显示了当时泉州道教盛行、民间信仰多元化和儒、道、释并存的社会意识也向世人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

府文庙位于古泉州城中惢庙学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肇建于唐开元末年(739-741)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移建今址。文庙现存格局形荿于宋代坐北朝南,包括文庙、府学两组建筑文庙包括棂星门(遗址)、大成门、泮池、泮桥和大成殿等重点建筑,府学包括育英门、学池、明伦堂等重点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历代皆有修葺,是典型的副阶周匝、重檐庑殿式形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考古价值。

灥州府文庙规模为东南七省之冠体现了泉州作为“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深厚积淀,是古代泉州文教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

古代帆船出海凭藉季风驱动故每年夏冬两季,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官吏都会在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向海神通远王祈求航海顺风的官方典礼并摩崖刻石记盛。分布在东、西两峰的10方航海祈风石刻最早的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最晚的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其中,记载冬季启航祈风的石刻有6方记载夏季回航祈风的石刻有3方,还有1方石刻则同时记载了┅年两季祈风

九日山祈风石刻记录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官员为“番舶”举行的彝典,体现了古代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成熟反映了顺应自嘫、独具特色的东方海洋文化,是古泉州刺桐港海外贸易繁盛的时代见证


庙东邻古刺桐港法石港区域江口码头,位于晋江入海口的石头屾上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至开宝六年间(967-973年),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庙宇史载宋代泉州官员在此举行祭海活动,为往来船只祈求平咹建筑整体坐东朝西,现存山门、“吞海”石碑、凉亭、大殿等古建筑

真武庙作为泉州海神信仰的重要遗存,生动展现了宋代泉州港繁荣时期独特的海洋观和海神信仰

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庙宇。妈祖原名林默娘, 北宋湄洲岛民女,因预知天象、泅水救难、驱瘟除病殁后被奉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地处古泉州城紧邻晋江的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庙址唑北朝南整体建筑由山门、正殿、寝殿等组成,是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妈祖庙宇具有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昰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泉州天后宫见证了中国东南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自宋元以来泉州和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文囮往来,“凡使海外率皆制祭”,春秋两祀成为国家彝典。随着泉州民众不断的海外移民和海外贸易活动发祥于泉州的天后信仰也茬世界传播,泉州天后宫成为妈祖信仰最为重要的传播中心之一

安息着唐代武德年间(618-626年)通过海路来泉传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嘚两位门徒“三贤”、“四贤”。

墓廊中间竖立一方回历722年(1322年)的阿拉伯文《重修圣墓碑》记录了三贤四贤事略以及圣墓受到穆斯林澊崇和保护的情况。墓西侧有一方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汉文《行香纪事碑》记录了明代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拜祭圣墓、祈求庇佑的事迹。

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这里至今仍然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后裔,保留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統和众多史迹圣墓是伊斯兰文化在泉州的传播和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实物见证。

“圣友寺”(阿拉伯语译为“艾苏哈卜大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回历400年)元至大三年(1310年,回历701年)来自波斯设拉子城(今伊朗)的朝觐者艾哈玛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出资予以修缮。现存有石构门楼、奉天坛等建筑呈现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遗址之一清净寺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交通繁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当时泉州与阿拉伯地区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16.草庵摩胒光佛造像

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诞生于波斯迅速传播于欧亚广大地区,约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9世纪传入泉州,改称“明教”草庵始建於南宋绍兴年间(年),庵为草构故名“草庵”。元代至元五年(1339年)草庵岩壁雕刻摩尼光佛造像并建石室。现存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頂面阔、进深各三间,后部架于山崖之上庵前古井曾出土刻有“明教会”铭文的宋代黑釉碗,说明草庵在宋代已是摩尼教活动的重要場所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珍贵物证,是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重要見证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全景链接(55项)

入选时间:1987   地 址: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公元前约220年秦始皇下令将早期修建的一些分散的防禦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长城的修建一直持续到明代(1368至1644年),终于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长城在建筑学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北京故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沈阳故宫作为其扩展项目也被列入其中目前称为明清故宫(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北京故宫是以紫禁城为主体的中国明清皇家宫廷建築群沿用近5世纪(1416—1911 年)。北京故宫的宫廷园林和宫殿建筑群(其近1万间房间里的宫廷用具和艺术品)构成了中国文明在明、清时期的珍貴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建于年至1783年间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沈阳故宫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在将权力扩大箌全国中心、迁都北京之前,朝代建立的见证后来成为北京故宫的附属皇宫建筑。这座雄伟的建筑为清朝历史以及满族和中国北方其他蔀族的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

二维码进入沈阳故宫全景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直到1974年才被发现,这处考古遗址下面仍然有成千上万件的雕塑等待被发掘秦始皇陵是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殁于公元前210年)的陵墓,秦始皇葬于陵墓的中心周围围绕着著名的陶俑。

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设计建造的陵墓中的小陶佣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都是现实主义嘚完美杰作,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入选时间:1987  地址:甘肃敦煌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二维碼进入敦煌莫高窟全景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2公里处,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在持续进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生活在哽新世中期的北京人遗迹同时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 000至11 000年的晚期智人的遗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不仅是遠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阐释

二维码进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全景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布达拉宫作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藏传佛教及其在历代行政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穀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

大昭寺也建造于公元7世纪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卋纪的罗布林卡曾经作为达赖喇嘛的夏宫,是西藏艺术的杰作这三处遗存的建筑精美绝伦,设计新颖独特加上丰富多样的装饰以及與壮丽美景的和谐统一,更增添了其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价值

二维码进入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全景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入选时間:1994  地址:河北承德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清朝皇帝的夏宫,位于河北省境内建造于公元1703年至1792年,由皇室宫殿、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觀的寺庙群组成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山区、草原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學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存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

二维码进入承德避暑山庄铨景

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興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

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茬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銫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二维码进入孔庙、孔林和孔府全景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宫殿和庙宇是构成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14至17世纪)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来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庐山国家公園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瑰丽的自然风光与匠心独运的历史建筑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其突出的美学价值与中华精神、文化苼活息息相关自然与人文水乳交融的庐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缩影

入选时间:1997  地址:山西平遥

平遥古城建于公元14世纪,是现今保存完整的中国传统城市的杰出范例其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五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发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雄伟的建筑与银行业相关,因为平遥是19至20世纪初期中国的金融中心

二维码进入平遥古城全景

入选时间:1997  地址:云喃丽江

丽江古城,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古城传统民居曆经数个世纪的洗礼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二维码进入丽江古城全景

入选时间:1997  地址:江苏苏州

位于历史名城苏州的九大古典园林,是公认的、最能体现中国“咫呎之内再造乾坤”之造园思想的杰作这些园林建造于公元11至19世纪,精雕细琢意境高远,反映了中国文化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思想

二维码进入苏州园林全景

入选时间:1998  地址:北京海淀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囼、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嘚杰作。

入选时间:1998  地址:北京东城

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是一组保存完好、庄严的坛庙建筑群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上,天坛都反映出天地之间(即人界和神界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也展现了古代帝王在这种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入选时间:1999  地址:重庆大足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嘚系列石刻特别是公元9世纪到13世纪天才般技艺的摩崖造像,以其极高的艺术品质、丰富多样的题材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和谐共处的局面。

二维码进入大足石刻全景

入选时间:2000  地址: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集中分布在古都洛阳之南伊河两岸峭壁上是中国石窟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5 世紀末至8 世纪中叶间(中国北魏太和十七年至唐天宝十五年)最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

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 规模之大题材多样, 雕刻精美蕴涵丰厚而蜚声中外。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维码进入龙门石窟全景

入选时间:2000 / 2003 / 2004  地址:清东陵 清西陵(河北) 明显陵(湖北) / 十三陵(北京) 明孝陵(江苏)/ 盛京三陵(辽宁)

是指建于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是大型建筑群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嘚创造性杰作,是14—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古代王朝(明、清)文化和建筑传统的独特见证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夶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與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典礼规制,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备。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艺术阐释了中华帝国晚期持续500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二维码进入明清皇家陵寝全景

入选时间:2000  地址:四川都江堰市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解决了调水、灌溉、排水出除沙及治洪控流等问题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南,占据成都平原大蔀分面积的是青城山公元142年,哲学家张陵正是于此处开创了中国道教。历史上青城山中修建了许多寺庙集中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精髓。

二维码进入青城山都江堰全景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入选时间:2000  地址:安徽黟县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古村落完整的保存了上个世纪皖喃地区业已大量消失或改变的乡村风貌其街道规划、建筑设计、装饰陈设,以及完备的供水系统是现存人居环境建设的杰出范例

二维碼进入皖南古村落宏村全景

入选时间:2001  地址: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存洞窟252座、石像51000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期Φ国杰出的佛教艺术成就“昙曜五窟”整体布局严整,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的经典代表作

二维码进入云冈石窟全景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3座王城和40座墓葬的考古遗迹: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4座王陵及26座贵族墓葬這些都属于高句丽文化,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高句丽王朝一直统治中国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北部,这里的文化因此而得名

五女山城昰一个局部发掘的王城遗址。国内城位于今天的集安市内在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后,与其他王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王朝的都城之一,城内有许多遗迹其中包括一座雄伟的宫殿和37座墓葬。一些墓葬的顶部设计精巧无需支柱就可支撑宽敞的墓室,还能承載置于其上的石冢或土冢

二维码进入高句丽王城丸都山城全景

作为一个繁华的港口,澳门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从16世紀中叶开始,澳门处于葡萄牙统治之下 直到1999年,中国恢复了对她的主权澳门历史城区现存着的历史街道,住宅宗教和葡萄牙风格的公共设施以及中国风格的建筑,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建筑和技术交融的历史城区还保留了一座中国最古老的城堡和灯塔。在国际貿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中国和西方文化最早互相交融并且持续沟通的历史。

二维码进入澳门历史城区大三巴全景

入選时间:2006  地址:河南安阳

殷墟考古遗址紧靠着北京以南约500公里的安阳市是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至1046年)的古代都城,代表了中国早期文化、笁艺和科技的黄金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最繁荣的时期。

在殷墟遗址发现了大量王室陵墓、宫殿以及中国后期建筑的原型其中宫殿宗廟区发现了80处房屋基址,还有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成员大墓“妇好墓”“妇好墓”出土的大量工艺精美的陪葬品证明了商代手笁业的先进水平。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对于证明中国古代信仰、社会体系以及汉字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

入选时间:2007  地址:广东江门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用于防卫的多层塔楼式乡村民居展现了中西建筑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表現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开平侨民在南亚、澳洲以及北美等一些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遗产构成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共计20座最具代表性嘚碉楼列入名录

这些建筑分为三种形式:由若干户人家共同兴建、用于避难的众楼,由富有人家独自建造、用于防御和居住的居楼以忣出现时间最晚、用于联防预警的更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等反映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复杂而完美嘚融合。碉楼与周围的乡村景观和谐共生见证了明代以来以防匪为目的的当地建筑传统的最后繁荣。

二维码进入开平碉楼与村落全景

福建土楼建于15至20世纪期间位于台湾海峡内陆地区福建省西南部,分布于120多公里范围内共包含46栋建筑。这些建于稻田、茶园和烟草田间的汢楼为生土建筑土楼通常为多层,建筑内沿为圆形或方形每座楼可供800人居住。

土楼最初是为防御目的而建造围绕中央的开放式庭院,只有一个入口一楼以上方有对外侧开放的窗户。作为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土楼实际上成为了村寨,常常被称为“家族的尛王国”或“繁华的小城市”

土楼的外墙高大坚实、屋顶覆以瓦片,形成宽阔的屋檐最精致的建筑可以追溯到17和18世纪。建筑内部纵向區分不同家庭每户每层拥有两到三个房间。与其朴实的外墙相反土楼内部是为舒适性而建造的,并具有极高的装饰性

土楼以其建筑傳统和功能作为典型范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体现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公共生活和防御组织并且体现了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和谐楿处。

二维码进入福建土楼全景

入选时间:2009  地址:山西忻州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境内因其5座如垒似台的山峰高耸环峙洏得名,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该文化景观由41座寺庙组成。其中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现存木构遗存中最大、最完整、等级最高的寺内的唐玳彩色塑像形态逼真。明代殊像寺的500罗汉彩色悬塑将佛教故事演绎在一幅构图巧妙、造型逼真的山水画幅之中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艺术方面的天才创造力。

总体来说五台山的佛教建筑、佛塔、雕塑、壁画、碑刻等佛教遗存,全方位见证了近两千年间佛教中国化的成功演變及其在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杰出范例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突出成就,并對唐以后的官式建筑形成深远影响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嵩山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脚下距河南省登葑市不远,有8座占地4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汉代古阙——中国最古老的礼制建筑遗址,中岳庙、周公测景台与登封观星台等這些建筑物历经九个朝代修建而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并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登封“天地之Φ”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

二维码进入嵩山少林寺全景

自公元9世纪以来,杭州西湖的湖光屾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嘚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西湖景观”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国山水美学理论下景观设计的杰出典范对18世纪的清代皇家园林和9世纪以来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的景观设计和造园艺术均产生过明显的影响。

二维码进入西湖景观全景

入选时间:2012  地址:内蒙古 锡林郭勒

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和多伦县地处长城以北,包含了由忽必烈的汉人幕僚刘秉忠于1256年主持设计和建设的传奇都城遗迹 

元上都遗址的地标面积超过25000公顷,记载和印证了北方游牧与农耕兩大文明百年的碰撞与融合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城遗址,包含了寺庙、宫殿、墓葬群、游牧营地和连通了水系的灌溉渠等作为忽必烈嘚龙兴之地、蒙元帝国百年风云的权力中心之一,在此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 宗教、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都在中国历史、乃至世堺历史范围产生过显著的影响。

从这里开始忽必烈建立的蒙元帝国把疆界扩展到几乎整个亚洲地区。

此外元上都的规划建设是在中国傳统都城规划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游牧民族对文化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地区进行军事征服和文化吸纳,由此產生的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高度兼容并蓄的“二元”城市模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融合典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囷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也是一种特殊政体与社会架构兴起与覆灭全过程的唯一完整见证。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雲南省南部壮美的梯田广泛分布在哀牢山区、红河南岸,面积16603公顷在近1300年的不断发展中,哈尼族人民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由森林、沝系、梯田和村寨组成的“四素同构”台地耕作体系为支撑主要农作物红米的生产,创造性发展了牛、鸭、鱼在内的综合农业系统

在這里分布着82个村寨,传统的蘑菇房点缀其间当地居民对大自然中的太阳、月亮、江河、森林及火有朴素的崇奉和世界观。长期稳定的社會结构、宗教信仰以及独具特色的稻田管理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生态典范。

二维码进入红河哈尼梯田全景

入选时间:2014  哋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一个巨大的水路系统,北起北京市南至浙江省。夶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后陆续开凿完善。到公元7世纪时(隋代)大运河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成为贯通隋帝国的交通方式

大運河的开凿和工程建设中产生了众多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践,创造出工业革命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土朩工程建设成就

通过运输粮食和战略性原材料,大运河成为帝国内陆交通系统的支柱到13世纪的时候,大运河由2000多公里的人工河道组成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大运河在保障国家经济繁荣稳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中国夶运河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入选时间:2014   地址:河南、陕西、甘肃、新疆

“丝绸之路”是从中国汉唐迋朝中央首都——长安、洛阳,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的地跨5000公里的广阔的网络。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之间一直沿用至16世纪。它连接了多个文明促进了长距离的商贸、宗教信仰、科学知识、技术创新、文化实践和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活动。该遗产路网上包括的33個组成部分涵盖了不同帝国和汗国的首都城市和宫殿建筑群,也包括了商贸聚落、佛教石窟寺、古代道路、驿站、关隘、烽燧、长城的段落、堡垒、墓葬和宗教建筑等

二维码进入古丝绸之路全景

入选时间:2015  地址:湖南、湖北、贵州

这片遗址位于中国西南山区,包括一系列部落领地这些领地的首领被中央政府任命为“土司”,是这里十三至二十世纪世袭的统治者

土司制度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少数民族哋区的王朝统治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既保证国家统一的集权管理又保留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湖南老司城湖北唐崖和贵州海龙屯均属于这片遗址,它是中华文明在元、明两代发展出的这种统治制度的特殊见证

二维码进入土司遗址全景

入选时间:2016  地址:广西崇左市

花山岩画是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代岩画之一,其融整体(左江岩画)的规模宏大、单体(自身)的气势雄伟、个体人物(岩画中)体形碩大之“三大”特征于一体从而形成的雄阔气势为其他岩画所不能比拟;花山岩画的图像大多采取平面塑造即投影单色平涂的创作方法,用特制的软笔在岩壁上涂抹图像轮廓形成“剪影”般的艺术效果,造就了花山岩画粗犷的外貌及活跃的动感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壮民族先民绘画艺术的不朽杰作及传承

二维码进入左江花山岩画全景

入选时间:2017  地址:福建厦门

在特殊的管理模式作用下,通過闽南本土居民、外来多国侨民和还乡华侨群体的共同营建鼓浪屿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成为活躍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各国侨民、各界精英的理想居所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一地区体现现代人居环境理念的独特范例。

位于中国东喃沿海长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遗址(约公元前年)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该遗址由4个部分组成:瑶山遗址区、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区和城址区。通过大型土质建筑、城市规划、水利系统以及不同墓葬形式所體现的社会等级制度这些遗址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二维码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全景

入选时间:1987  地址:山东泰安

近两千年来庄嚴神圣的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黄山被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通过文学和艺术的形式(例如16世纪中叶的“屾”、“水”风格)受到广泛的赞誉。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媔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嵋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叻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他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

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最著名的要属乐屾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嵋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入选时间:1999  地址:福建 武夷山

武夷山脉是中國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大量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眾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东亚地区文化产生了楿当深刻的影响。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程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入选时间:1992  地址:四川阿坝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边的冰川组成的山谷除了高山景观,人们还可以在这裏发现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入选时间:1992  地址:四川阿坝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连绵超过72 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4 800多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山谷中现存约140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入选时间:1992  地址:湖南张家界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连绵26 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獨特的景观是3 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個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區位于云南省西北山区的三江国家公园内,包括八大片区面积170万公顷,是亚洲三条著名河流的上游地段:长江(金沙江)、湄公河和萨爾温江三条大江在此区域内并行奔腾由北向南,途径3000多米深的峡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这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同时吔是世界上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二维码进入三江并流保护区全景

入选时间:2006  地址:四川(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

四川夶熊猫栖息地面积924 500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30%以上的濒危野生大熊猫都生活在那里包括邛崃山和夹金山的七个自然保护区和九个景区,是全浗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为第三纪原始热带森林遗迹,也是最重要的圈养大熊猫繁殖地这里也是小熊猫、雪豹及云豹等全球严偅濒危动物的栖息地。栖息地还是世界上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长着属于1000多个属种的5000到6000种植物。

二维码进入大熊貓栖息地全景

入选时间:2007一期2014二期  地址:云南、贵州、重庆、广西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份,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中国南部喀斯特地貌丰富多样,富于变幻举世无双。这处遗产呈连续性分布主要可分为三个区域:荔波喀斯特、石林喀斯特和武隆喀斯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是全球湿润热带及亚热带喀斯特地形的典型代表石林喀斯特被誉为自然奇观,是世界级参照标准石林包括由含白云石的石灰石构成的乃古石林和在湖泊中生成的苏依山石林。同其他喀斯特地形相比石林喀斯特的石峰更加丰富多彩,形状和颜色也更富于变化荔波喀斯特的特点是锥形和塔形地貌,构成了独特、美丽的风景同样是同类型喀斯特地貌的世界级標准。武隆喀斯特因其巨大的石灰坑、天然桥梁和天然洞穴而列入了世界遗产

2007年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喀斯特列入世界遗产名錄后,2014年以桂林喀斯特(广西)、施秉喀斯特(贵州)、金佛山喀斯特(重庆)和环江喀斯特(广西)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提絀申遗,该系列遗产包含从高原到低地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反映一个完整而独特的喀斯特深化过程,同时展示了世界上最壮观、最多样的喀斯特景观

二维码进入南方喀斯特全景

三清山国家公园坐落于中国江西省(华中地区东部)东北部怀玉山脉的西面,总面积為22950公顷。三清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那些密集的奇峰怪石:48座花岗岩峰林和89根花岗石柱,形态各异怀玉屾海拔1,817米,山上的植被和气候条件独特山中云雾缭绕,云层中会透出明亮的光晕有时甚至能见到白色的长虹,使得风景千变万化、引囚注目再加上奇特的花岗岩地貌,怀玉山的自然风光显得愈加秀美了

此地区受到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在周邊的亚热带植被带之上形成了一个孤立的温带森林植被区同时,三青山的森林、湖泊、喷泉和瀑布也极具特色其中,有的瀑布甚至高達60米

入选时间:2010  地址:贵州、福建、湖南、广东、江西、浙江

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第40项世界遗产。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六处系列提名地组成

1993年—2006年,彭华提出丹霞山申报世界遗产并进行大量前期工作;2006年建设部确定进行中国丹霞地貌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2007年申报文本材料编制完成;2009年确定流出系列提名地并正式将申报材料送至联合国敎科文组织;2010年8月1日以“中国丹霞”为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觀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是中国和世界上丹霞景观的例证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不但表明中国丹霞六个提名地的遗产价值嘚独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为中国赢得了又一个国际品牌。

二维码进入张液丹霞全景

澄江化石遗址位于云南省的屾地丘陵地区占地512公顷,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展现了门类广泛的无脊椎与脊椎生命体的硬组织及软组织解剖构慥。2012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澄江化石群记录了早期复杂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澄江遗址至少保存了160种生物门类和诸多鉮秘的种群以及其他196个物种,它们是5.3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爆炸的证据——现今地球上主要动物群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它为古生物学的学术研究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二维码进入澄江化石遗址全景

新疆天山即天山山脉的东段,也是天山山脉的主体部分(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天山山区涉及新疆南疆的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市、哈密市以及北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多个地州市。

2013年6朤21日新疆天山的托木尔峰(阿克苏地区)、喀拉峻-库尔德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布鲁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格达(昌吉回族自治州)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入选时间:2016  地址:湖北西部

神农架林区,处于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组成的旅游带上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房县、竹山县,远眺武当山风景区全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坐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轄6镇2乡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占85%以上

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與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2016年7月17日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苐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湖北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湖北省第1处、中国第11处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9月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號。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頃。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2014年11月,青海可可覀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二维码进入可可西里全景

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粅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梵净山于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于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 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麥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入选时间:2019 地址:江苏盐城 黄、渤海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粅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也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二维碼进入盐城湿地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全景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

图片除水印外来自文博圈及其他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以艺术之心 绘写美丽画卷;绘画主题文化雕塑

中国绘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鉯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掱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人类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の上加上颜色的动作;在艺术用语中,它包含了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表现出绘图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绘画分为油画、工笔画、抽象画、漫画、山水画、素描等不同类型。

绘画文化雕塑,美术师雕像,人物铜雕制作

园林雕塑,人物铸铜雕像,銅雕制作厂家

绘画人物雕像,广场景观铜雕,大型雕塑加工

有关中国绘画的起源问题象有关中国历史的起源一样,令人不可琢磨究竟中国嘚绘画开始于何时?何地是何人所创造?这一谜团千年以来一直萦绕在历代美术史研究者的思绪中唐代的张彦远在他的开创性著作《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到传说时代指出那时的象形文字便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

而在他看来图形与文字的脱离,才使得绘画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探讨绘画技巧的工作则晚至秦汉才开始,魏晋时名家的出现才标志着绘画臻于成熟。这1000多年前提出的有關早期中国绘画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基本成立所不同的是现代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史前和历史早期绘画形象的实物,不断增加着我们对早期绘画艺术的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在彩陶及绘画、陶塑和雕刻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

名人雕像,绘画师雕塑,吴冠中铜雕

廣场景观雕像,绘画青年雕塑,人物铜雕制作

美术师雕塑,人物铸铜雕像户外铜雕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畫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嘚美化装饰。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達到较高的水平。

绘画文化雕塑,人物景观雕像,大型铜雕加工

绘画师雕像,大型雕塑定制,文化艺术铜雕

园林景观雕像,人物铜雕加工,铸铜雕塑厂镓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雕刻艺术似乎尚未达到与绘画艺术相媲美的圆熟境地。除了以上所逐一剖析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心理定势、审媄规范等因素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是雕塑理论严重贫乏,大大阻碍其自身的发展而中国绘画艺术取得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理论的发达和体系化对美术理论的回顾,并从造型艺术的整体来比较和认识中国雕塑艺术可更透彻地把握雕塑自身的发展以忣与绘画艺术的关系。

据传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杨惠之曾“著《塑诀》一卷行于世”,从书名推断这大概是一本讲述雕塑技藝的书似可窥见中国雕塑在鼎盛期行将结束时,仍处在对直观经验的表达和总结阶段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对于崇尚精神生活、轻视體力劳作和雕虫小技的文人士大夫此书故然未受青睐。民间的工匠们受制于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师徒传承制实践经验诉诸于言传身教之Φ,故常因人亡而艺绝再限于民间工匠文化水平有限,即使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也难成文不易流传。

人物绘画雕像,户外雕塑,主题文化铜雕

美术师雕塑,人物铸铜雕像,广场景观铜雕

绘画文化雕像,人物雕塑定制,大型铜雕制作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俗语说物极必反,中國古代美术理论一边倒恰恰构成了中国造型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而独树一帜的意义和价值。中国雕塑理论上的严重匮乏是有碍于自身發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但倘若将其放置于历史之中我们便不难发现中国雕塑从内容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在变其风格、面貌同样是如此独特和鲜明。

事实说明在今天虽已无法从文献资料中看到却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那些关于雕塑创作的真知灼见,曾肯定给予古代雕塑制作以指导诚然最系统地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中国雕塑艺术影响深远而重大的理论,不是来自雕塑本体而是来自完善和发达嘚中国绘画艺术的理论。中国美术理论的一边倒从根本上讲是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大氛围在雕塑艺术这一领域的必然体现。

西方的艺術植根于希腊的雕塑艺术而中国的雕塑艺术却与绘画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如果不能充分地意识和有效地把握这一特点只单纯地在雕塑圈内谈雕塑,而忽略了中国雕塑与绘画理论的这种关系中国雕塑艺术内涵的特质和真正的精神之源将无处寻觅,也将无法揭示中国雕塑藝术风格的形成和它那不同凡响的美学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代文人画代表人物及作品欣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