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睡得足,黑眼圈怎么去除不露

足少陽膽經走向功能主治概况
发布时间: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十一) 足少陽膽經經脈循行走向 1.起於目銳?2.上抵頭角 3. 下耳後 4.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 5.入缺盆 6.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 7.出走耳前 8.至目銳?後 9.其支者,別目銳? 10.下大迎 11.合於手少陽抵手崸 12.下加頰車 13.下頸合缺盆 14.以下胸中貫膈 15.絡肝 16.屬膽 17.循脅裏 18.出氣街 19.繞毛際 20.橫入髀厭中 21.其直者,從缺盆 22.下腋 23.循胸 24.過季脅 25.下合髀厭中 26.以下循髀陽 27.出膝外廉 28.下外輔骨之前 29.直下抵絕骨之端 30.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 31.從小指次指之間 32.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主要病候中醫理論中肝與膽的關係非常密切,故膽經的失調可引致口苦、暈眩、頭痛、外角痛,此外,循經部位的疼痛如腋下、胸脅、臀部、下肢外側部疼痛等。主治概要本經穴位主治顳位、眼、耳、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  养生之道:临床证明,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食疗法:花生、芝麻、核桃仁、葡萄、香蕉、番茄、莲藕、韭菜、木耳、螃蟹、鸡肉、牛肉、海带等。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皮肤灰暗、无光泽、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力重是右上腹疼痛等。 循行概要膽經起於眼外角,其經脈主要分為兩條路線。其中一條支脈在體外行走,並前後交錯地循行於頭部兩側,繞過耳後方,行至肩部上方,再沿著胸腹的側部,一直循行至盆骨旁。另一支脈則進入面頰內,並在體內向下行,通過頸項及胸部,直達於膽,與膽聯繫。然後經脈繼續向下走,出於小腹,與其他支脈聯繫。盆骨支脈則繼續向下走,循著大腿及小腿側部,再沿著腳面,直達足四趾尖,另一小支脈則離開本經,行至足大趾與肝經連繫。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医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医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医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一般都来源于网络分享,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仅售12.00元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文献支持
中医园手机平台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中医园微信号十二经络养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十二经络养生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沈大夫教你养生~打了3个多小时 觉得好就分享下
本人在写之前篇日志《写给这个没有信仰的社会》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很大概的概括了一下这个社会的现状,主要讲的是一个人的追求问题。此篇我说的是关于中医、关于养生的内容,然而今天写这篇东西最根本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做人要多读点书多有点自己的思考,不要听闻社会上云云就去盲目的相信。本文也是在尹萌辰同学开心日志《莫让“张悟本现象”蔓延下去!!》(地址:/diary/view.php?uid=&did=)读后激发我写一篇反对中医江湖风气、宣扬正统中医养生方法的一篇文章。养生养什么?庚寅年四月的上海,极易感受湿邪,人有时候会觉得浑身出汗黏答答的、吃饭没胃口、精神萎靡不正有时候还会有头重脚轻的症状。你说这是病吗?如果你去看西医,除非你真的有病否则医生也至多告诉你“亚健康”(当然也可能说没什么,直接让你回去了)。一些中医小知识,读读对本文的理解会有帮助:1、&中医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2、&五行对应: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春夏(长夏)秋冬;怒喜思悲恐;酸苦甘辛咸3、&中医五脏:肾主骨、生髓、主水、主纳气;心主血脉;肺主呼吸,通调水道;肝主疏泄、藏血、情志;脾主云化,疏布水谷精微。&养生总则《黄帝内经》云:“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文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把上面一段《内经》原文看一遍,不过我今天重点要讲的就就是我讲文字加粗的三句话。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讲养生的书,甚至芒果台还专门做了个养生的节目。在这里我不想多说他们什么,因为可能看节目或者看书的同学专业知识有限我如果在此解释也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些书籍、节目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太多的江湖气息让我这个科班出身的小中医看得不不习惯。“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大意是,懂得养生的人,效法自然界阴阳之纲常,恰当得使用各种养生的方法,饮食有规律和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不随便做过分的劳动,如此一来便能保护人的身体和精神,尽终天年,活一百岁才去世。这句话讲的是如果你要身体健康甚至是长寿的话,基本要遵守的就是一个词“规律”。“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词句话不作文字解释,应该都看得明白,人如果过分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神那必定对身体健康不利。要补充的一句是,如果自己饮食、起居生活上出了问题而导致生的病那是医生帮不了你的。比如某些癌症,在此不作扩展。“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那些所谓的能使你身体虚弱的病邪和一些外感疾病,应该做好对这些致病因素的预防,精神上要“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十六个红字在稍后我会做详细解释,这句话说的是“性命双修”的一个道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那必须是心理精神健康和身体生理健康两方面的。养生术第一起居有常把起居放在第一个要说的养生的方法不是因为说起起居规律是所有养生方法里最重要的,而是这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即人和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人应该遵守自然规律,也是《内经》中所说的“法于阴阳这个概念。”对于“法于阴阳”中很重要的一个学说便是“子午流注”。古书云:“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沈大夫注: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上文比较难懂,本人从网上找了个比较好的图来解释上十二经络和时辰关系图:(图太大了,没贴上想看的去我百度空间:)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 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毒降火。&&&&&&&&&&&&&&&&&&&&&&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 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 “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养生术第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在总则中所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人高氏云:“吾人一身所持,精、气、神具足,足则形生,失则形死,故修养之术保全三者,可以延年,是以谓之三宝。…令人形槁体枯,专求草根木叶之药物以活吾命,宁是恃哉。”精气神,为人生之基础。精者,滋育身者也;气者,运于身者也;神者,主宰一身者也。精气神是否充足,乃是一个人身体健康之本。贪念、欲火和情志失常往往是精神无法内守的根本原因。对于贪念和欲火本人已经在《写给这个没有信仰的社会》(地址:/blog/6137289)中阐述的比较清楚,欲是人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但是无比遵守“无为”的原则,否则“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中医讲人之情志分为怒、喜、忧、思、悲、恐、惊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的正常情志,但是由于人有时候情志失常。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情志过甚又可以导致:思伤心、悲伤肝、忧伤脾、喜伤心、恐伤精、怒伤肾等等。其病机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所以不正常的情志会影响气机在体内的正常运行,故而一个“恬淡虚无”的一个心境对养身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术第三饮食有节《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如果说肾是人先天之本,那脾胃则是人的后天之本。脾胃其地位之重要《同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脾主运化,然脾胃云化之物位水谷精微,即我们平时所食所饮之物。这个饮食的内容比较多,在此就简略的阐述一下不作集体扩展。先从四季饮食性味说起,根据五行理论。中医讲食物、药品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根据不同的季节,饮食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春季勿多食酸味,减酸以养脾气。春,肝木正旺,酸味属木,恐酸味助木克土,令脾受病;夏季勿多食苦味,减苦以养肺气。夏,心火正旺,苦味属火,肺属金,恐苦味助火克金,令肺受病;秋季勿多食辛味,减辛以养肝气。秋,肺金正旺,辛味属金,肝属木,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冬季勿多食咸味,减咸以养心气。冬,肾水正旺,咸属水,心属火,恐咸味助水克火,令心受病。妙应真人养生十六不写道“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急渴而饮”。《枕上记》“侵晨一碗粥,夜饭莫教足”“寒不冻齿,热不灼唇。”这个是对饮食冷热的一个衡量标准。养生术第四和于术数作者不才,本人在之前三篇讲了很多废话。如果你看到这里那说明你有非常人的意志力,哈哈。有人觉得我不是在谈养生,其实你错了。如果你前面三篇的内容做不到,养生功做的再好也没用。那么现在开始,介绍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1、自我保健《寿世传真》“十要”与“十忌”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弹,齿要常扣。背要常暖,胸要常护。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睡要常曲。忌早起科头(作者:科头,不戴帽子),忌阴室贪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衣。忌热着晒衣,忌汗出扇风。忌灯烛照睡,忌子时房事。忌夏月凉水抹冬月热火烘,忌久观场演剧。2、养生功法-动功(导引)导引,是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以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柔软体操相近似,属气功中之动功。道教根据古人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认为人体也应适当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消化,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对于气功来说,特别是内功无师指导容易走火入魔。为此,本人特地介绍几个可以自己练的。八段锦(立式)、五禽戏。(以下视频是国家体育总局推广导引,可以放心练习)八段锦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视频:/v_show/id_XMTA3OTAyNjAw.html五禽戏:虎、鹿、熊、猿、鸟。&&&&&视频:/v_show/id_XODU0NzQxNjQ=.html3、养生功法-内功内功的种类比较多,比较实用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因是子静坐法》。当然有兴趣、有机遇比较好的是道家的内丹术。内丹术是炼丹术的一种,说到炼丹人们往往会想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长生不老丹。那个是外丹,内丹是将人看作一个炉鼎练炁的一门功法。当然这个最好是有师傅传授,照书搬练容易走火入魔(作者不是开玩笑)。对内功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我私聊。4、吐纳功法给大家介绍个六字诀: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养生术第五历代养生格言节选十八伤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极忧伤心,过悲伤肺,至饱伤胃,多恐伤肾,多笑伤腰,多言伤液,多睡伤津,多汗伤阳,多泪伤血,多交伤髓。&《枕上记》侵晨一碗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艾火熳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暧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土木为形象&&&求之有恩福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养生“十六不欲”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急渴而饮,不欲甚劳,不欲甚佚,不欲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走车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欲露卧星月,不欲眠中用扇。孙真人养生铭怒盛偏伤气,思多太伤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静鸣云鼓,晨兴嗽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须节五辛。安神当悦乐,借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孙真人卫生歌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信何能保此身。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减却苦,秋月辛省便加酸,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著,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未成疟痢。君子之人守斋戒,心旺肾衰宜切记。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伤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成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适者自安适。食时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大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肾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坐卧切防脑后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心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病渐侵。不同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频仟悔。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借命惜身兼借气,请君熟玩卫生歌。写于庚寅年四月初九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0-05 00:0010-05 00:0210-05 00:0610-05 00:1310-05 00:2010-05 00:3010-05 00:5410-05 00:5410-05 00:5710-05 01:39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眠不足黑眼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