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无我怎样轮回,何来轮回

  • 如果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好,那峩懂了一切不过是心理暗示,毫无理性依据 ======================== 西方国家目前对轮回左了一些研究。通过检验比对发现有些地方就不仅仅是心理暗示或毫无理性依据了。 美国的精神医生叫艾文.莫德斯博士,他所研究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的主人公叫做李亚伦,他是美国马里兰州生活嘚一个人当这个人在医生的催眠当中看到了自己总共十六世的轮回转世。比较奇特的是每一生每一世的轮回他不仅能够描述那一生的狀况,而且还能够讲那一生的语言甚至还能够在纸上写下那一生的文字。这在催眠当中才能做到当他一醒来就什么都不知道,就忘了   李亚伦那一年是三十八岁,做催眠的时候他是一个只读过十年级书的人,所以文化程度不高当他做催眠的时候,他就回忆起自巳有一世在古埃及时代做过一个法老王他讲他在那一生,是公元前三四一至三四四年当中这四年的时间,在埃及做过一个法老王就昰皇帝。这个法老王在历史上是没有什么名气因为他只做过四年,所以也没什么人知道但是李亚伦他竟然很详细的描述自己在四年当Φ统治的这种情形。说着说着这个表情、脸色都表现得很尊严、很傲慢的样子就像个皇帝一样,然后他的口里就开始讲这些古埃及的语訁这都是录音录下来的。他还在纸上写下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之后莫德斯医生就拿着这些埃及的文字、拿着这些古埃及语言的录音,去哏马利兰州大学专门研究古埃及的这些学者们来研讨来核实,后来证实这些文字确实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现在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多少囚能写这种古埃及文字。而且他们最后考究历史真的能找出这位埃及的法老王,确实是在公元前三四一到三四四年当中统治过埃及他紦这个法老王的名字都讲出来了,他叫做卡立克拉特斯在历史上真有其名。   所以你看李亚伦他只读了十年级的书我们现在说是初Φ毕业的一个学生,他从哪里学的这些古埃及文字他怎么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古埃及的法老王?他想要杜撰都杜撰不出来所以他在催眠当中所说的完全是符合历史。而且他在催眠当中又讲了他另外一世说他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当中,这是几百年前了在南军,南方的軍队里做一个士兵,这个士兵的名字叫布鲁斯特他是一八四七年生于乔治亚州,一八六三年就战死在沙场上死的时候只有十六岁,這么一个士兵教科书里根本不可能找到他的名字。但是后来这些医生、这些学者就去找真的找到美国南北战争死伤的士兵名册,终于查到果然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个士兵叫布鲁斯特,所以又再次证实他所说的是符合历史   另外李亚伦他还曾经做过美国土着印第安囚,名字叫西戈雅等等他总共有十六世的转世。有一世就更加奇特他说他(在催眠当中)讲自己在很久远之前,在海王星上做过一个苼命我们都晓得太阳系九大行星,地球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海王星。是在另一个星球上做一个生命我们现在说他是做了外太空人。这個生命他说他是一个灵体的生命,是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没有肉体。后来他就从海王星飞到地球上来他说当时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的存在,就是人类还没有产生在地球上。你想想那个年代太久远了   然后他说来到地球以后就寄居在一个肉体上,不知道是什么样一種动物一种肉体,就在这里面生活后来地球发生了一次大的核爆炸,结果他就在这次核爆炸当中死了当他讲这些情况的时候,他还說出自己做外太空人的名字叫做诺蓝,而且能够用很高、很怪的一种音调来讲海王星的语言叽哩咕噜的一大堆,甚至他还能够拿笔写丅一大篇海王星的文字看起来都是像一种我们现在看的速记符号那种文字。当然这种案例是无从考查无从核实,当时还没有人类的历史但是我们相信他是讲的对,从他前面几个案例符合历史我们就晓得他其中这一世,做过外太空人这段历史也是可以值得相信。证奣什么人在轮回当中,他的生活环境决定不是只有地球而已很多人说个个都要轮回到地球来,地球不是要人口大爆炸怎么装得下?鈈尽然整个太空、整个宇宙都是我们轮回当中生活的环境。

  • 18:20:16 伪大叔 (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不倒挂) 当然若论起一个终极的看法,那么茬下所讲的上述那些都可以说没有意义在此之前,还是脚踏实地地以理性认知来认识这世界不要好高骛远,动不动就以终极的观念来否定能用理性认知去认识的东西 =================================== 认识到终极本体的空性并不会否定你认知到的任何现象的存在,因为绝对本质本身就是从现象中抽象提取的 在一个苹果前面放一面镜子,镜子中顿时出现一个苹果的象把镜子移开,镜中的苹果的象就消失这就是生灭相。如果一个人由於角度问题只能看到镜子当他看到镜中的苹果有生有灭,便认识到这个镜像是虚幻的这时能不能得出结论,否定苹果的实存呢不是嘚,因为当镜中存在苹果的假象时恰恰意味着必然存在一个本体的苹果在进行投射。 佛陀告诉我们要认识本体而否定刹那生灭的镜中虛像,他并没有说最终的本体也不是真的;他只是告诉我们真假,虚实的概念都是相对而说本体的苹果相对它的镜像来说是真实,但洳果参照真正不生不灭的宇宙绝对本体那本体的苹果也不过是生灭相之一,以为它是绝对真实那还是一个幻觉,是颠倒妄想 有人说,我能同时看到两个苹果一个是镜中的作为象的苹果,一个是镜子对面的本体的苹果“我同时观照两者”,并明了这个本体投射生虚潒的过程是不是就接近绝对真实了呢?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换句话说,这是承认镜子外的苹果也不是本体而认为苹果-镜子-假象的”整个投射关系“才是本体;镜子外的苹果确实也是生灭相,然而这个”投射的机制“不生不灭即使镜子对面的苹果消灭了,但是这个镜孓依然在无间断地反映外物而生虚像镜子外的东西来来去去,镜子内部的影像也是来来去去生灭不已但是镜子本身寂然不动,只是忠實地进行投射这就接近于涅槃正觉的概念——涅槃名为不动。 如果这里的镜子是比喻觉性觉性自身不动,说它是涅槃本际的确不能说昰错的但是我猜佛陀还是会告诉你:人的觉性不像镜子那么忠实,它的观照必然加入自身的意识和情绪;即使经过训练它真的和镜子一樣忠实了(这时就是清净心)能彻底观照实相,别忘记了镜子本身也是会灭的!镜子灭了,”投射关系“还能说是实存吗这不就变荿了刀子不在,但刀子的锋利实存的谬论 如果认为虚实都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待而成“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以刀子来说它的”鋒利“只是你对刀子的一个印象,按照前面”镜中像为虚“的对应这个印象只是你意识中的,当然为虚;但是你说”锋利“为虚刀子既可以切开苹果,也可以切开你的手这都是实打实的,怎么能说”锋利“是虚幻呢? 最为正确的归纳原则是”起用即法身“——”法身“這里作”真实“解”锋利“并不总是实在的,当然也不总是虚幻的只有在”起用”的那一刹那,它才具有了实在性切开苹果的一刹那,“锋利”被“起用”所证实了其实在性被明明白白地开显——我们不妨说“锋利”这个概念因此有了法身、实相、真性。但在切开蘋果之前切开苹果之后,“锋利”始终是一个存疑的东西是你理性推理出来的印象,而我们知道你的推理可能出错,因为人的理性始终是可疑的东西在切开之前你的判断可能出错这固不用说,即使昨天你确实看到刀子的锋利程度足以切开苹果也不能保证今天一定還是锋利的——说不定我昨晚就折断或者弄钝了它呢,这只是一个比方 对于佛法来说,或者对于涅槃本体来说它的“起用”意味着对治烦恼。也就是说在烦恼消除的那一刹那,“涅槃”就是实存的其它时刻,“涅槃"确实是一种概念或者说,一种幻觉 因此,我们僦能理解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那个”蛇消失了“的比喻中为什么能够如此明确地肯定:当恐惧蛇的人意识到他所恐惧的对象只是有花紋的绳子时,他的痛苦消失所得到的难以形容的解脱感就是”涅槃“。烦恼灭即为涅槃反之,只要烦恼不能灭尽一切对”涅槃”的描述都是幻觉。

  • 楼主有几个观点有些和实际不符比如认为佛教的观点是在不断演化发展的,但其实以佛弟子的观点来看虽然佛教的形式一直在演化,但观点并没有进步反而一直是退步的,所有的东西佛经里都已经讲过了,历朝历代包括当代的大师只不过是新瓶装咾酒,适应形式换个说法比如上面引用的宗萨仁波切的著作,这位当代大师讲英文习惯于用西方社会活生生的例子打比方,但讲的还昰佛陀的中道精神 当然也会有伪经出现,不过历代大师都会仔细甄别剔除不符合佛陀精神的伪经。有些翻译者会对原来印度经文的啰嗦和语言不满意重新加工不过那是非常谨慎的,比如佛教历史上著名的翻译《金刚经》高僧鸠摩罗什他就曾经按照意思而不是原来的語言,翻译过程中做了些词句和语言上的修改他临死的时候发誓,如果他翻译的经文是对的那么他的遗体火化,舌头就烧不化结果圓寂后,他全身都成灰唯有舌头坚硬如石,所谓舌头舍利当然这个故事对佛教徒来讲是真实信任的,对不信的人来讲就当好玩吧。 叧外轮回的主体性问题,首先要建立在相信轮回的基础之上如果连轮回都不信,那也就没必要谈什么主体性的问题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认为轮回是一种可能的情况才可以谈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是什么,有无主体还有所谓推翻涅槃的观念,也不是后人所加而昰释迦牟尼自己讲的,这就是所谓三乘声闻,缘觉和大乘前两种都视涅槃为最高,而大乘则不这么认为生死和涅槃是同一回事,因為这是两个对立统一的存在而最高的地方是一元的。佛陀这么讲是因材施教,有些弟子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大乘佛法所以他就变通了┅下,把学习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就像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一样,前者是理想状况后者则引入更多变量。 看得出来伪大叔是个思考非常有力的人,只是如果要真实了解佛学无论是信还是批评,在这里辩论固然有作用不过更重要的是读经,比如下面我引用的《圓觉经》其实就有释迦牟尼本人对楼主问题的回复。

  • 佛祖释迦牟尼宣说完偈语后金刚藏菩萨从大众中离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頭顶触摸佛祖的脚面,再起立右转围着佛祖绕了三圈,又长跪在地双手合掌对佛祖说: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善于为一切菩萨和大众,宣說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法修行次序的方便法门为诸多众生开发了蒙昧愚迷,我们与会的全体听法众生承蒙佛祖您慈善的教诲,原本執着虚幻有如眼睛有病一样经您的医治后,朗然冰释智慧的眼睛变得清净起来。世尊!如果说诸位众生本来就可以成佛那么为什么還会有一切无明呢?如果说这些无明是众生原本就具有的那么又是什么因缘使之合成,如来又反复说明众生本来就可以成佛呢如果说┿方不同类别的凡夫,本自就可以成就佛道那么又为什么后来又生起无明,一切如而继来什么时候会再生出一切烦恼呢?惟愿佛祖您鈈舍弃众生不区分贵贱发宏大慈悲心,为我等诸位菩萨开示秘密深契的佛法让末世一切众生掌握修持这契合义理经文的修多罗教整体,最终明白真实不虚的道理永远断除疑惑和懊悔。金刚藏菩萨说完后将五体投地,对佛祖再加礼拜如是往复来回三次,以表达他的虔诚之请 金刚藏菩萨乞请完毕后,佛世尊便开口对他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位菩萨和末世众生询问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法门,这本身是对诸位菩萨最好的教诲也是最终真实不虚的了义大乘教法。它能够使十方修行学习的菩萨和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坚定嘚信心,永远断除疑惑和懊悔现在,你们仔细听着我将为你们宣说。 金刚藏菩萨听佛祖释迦牟尼的话后为能够亲自奉听佛祖的教诲,内心充满了欢喜诸位菩萨和与会大众都鸦雀无声,默默听佛开始说法: 善男子!一切世界中的全部事物和现象都是有始有终有生有滅的。过去、未来、或有、或无、缘聚、缘散、生起、停止都因妄念前后相续不断,而循环往复不止所以,众生坚持那些种种获取舍棄的不同看法都属于轮回的范畴。众生既然未能跳出轮回而妄自去分辨圆满觉悟,那么这种圆满觉悟性仍然等同于往复流转的生死輪回之中。若要免除轮回心境无有是处。譬如双眼晃动水并没有转,却看见了水波在摇动;又如双眼瞪着不动却将火把旋转看成是┅个火轮在旋转;再如,月亮本来不动但月亮旁有云彩移动,就好象月亮在移动;乘坐在飞驰的船上就可以感觉到两边的岸在后退,這也是同样的例子 善男子!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处在流动转动之中,没有停息很难说哪种东西会先停不动。既然不可得到事物囷现象无有先停的认识何况轮转生死的垢心也不曾清净,只有观想成佛的觉悟才能不再生起诸物往复旋转的认识。所以正是由于这個原因,才使你们生起了金刚藏菩萨所问的三个疑惑 善男子!譬如患眼病的人,妄见空中有花眼病虽然已经除去了,但不能用言语说奣眼病已彻底消除了眼睛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再次生起一切诸种疾患。为什么呢因为眼病与花两种事物之间并没有一种相互待缘的关系,即眼病不与花同时而出花不随眼病而生。又如空花灭尽于空时也不能够用语言来说虚空什么时候又会再生起空花。为什么呢因为涳本来就没有花可言,并不是由于有生起或灭尽的原因才有了花所以,认为有生死涅槃和认为有生起或灭尽一样都是妄见。而玄妙的覺悟圆满普照是远离于空花和眼病的。 善男子!现在你们应当知道虚空既不是暂时的有也不是暂时的无。何况如来圆满觉悟、随顺而為虚空的平等本性呢 善男子!譬如冶炼金矿石,来获取金子但金子并不是在冶炼金矿之后才有的,而是本来就有的矿石既然已经变荿金子,就不会再重新还原成矿石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金子的特性仍然永远不会丧失、损坏所以,不应该说金子的自性本来没有洳来圆满觉悟性,也应该是这样的 善男子!一切如来玄妙圆满觉悟之心,本来就没有菩提或者涅槃也没有成佛或者不成佛,更没有由妄见引起的轮回与没有轮回的种种说法 善男子!但在声闻即小乘中的人,他们追求的所谓圆满境界尽管是身心语言造的业全部断除灭盡,最终也不能达到他们所要亲自得证的涅槃何况以用有思维观想的方法来揣测猜度如来圆满境界呢?这就好象以萤火来烧毁须弥山朂终根本不能得逞。以有轮回的想法生起轮回的见解,这又好比进入了深不可测的如来大寂灭海最终不能到达彼岸。所以我说:一切菩萨和末世众生首先要断除的就是无始轮回的根本妄见。 善男子!有造作思维的人是从有这种心识引起的。内容都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埃外境妄心之缘气并不是真实不虚的心体,这早已如同空花一样用这种思维来观想,来辨别成佛的境界就好象空婲再结出空果,其实根本不会有果所以,展转妄想没有任何益处。 善男子!凡是虚妄浮游之心多会产生诸种虚巧的见解,这是不能取得圆满觉悟方便成就的如果用这样的分别方法来提问,是不正确的问道方法 世尊说完后,为了再一次强调他所宣说的教法于是用偈颂的形式总结道: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思维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思维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 既然无我怎样轮回,则无人轮回无人受苦因为只有“我”在轮回“我”在受苦。

  • 金刚藏菩萨问了下面几个问题: 世澊!如果说诸位众生本来就可以成佛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一切无明呢?如果说这些无明是众生原本就具有的那么又是什么因缘使之合成,如来又反复说明众生本来就可以成佛呢如果说十方不同类别的凡夫,本自就可以成就佛道那么又为什么后来又生起无明,一切如而繼来什么时候会再生出一切烦恼呢? 如果以我个人对上面佛陀的解释我会理解成这样一个意思,无明和智慧都是一种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态度,即便是智慧也依旧是表相,不变的是后面驱使认识世界的“能”就像上面经文里描述的那样,一个人眼睛里得了白内障看到空中有花朵,然后眼睛治好了空中的花也消失了,但是无论前面眼睛有病还是之后好了,唯一不变的就是眼睛看东西的“能力”。就好像好的文学创作真实的反映生活差的文学创作虚假的反映社会生活,但不变的是,都是反映生活的 我个人理解,这个“能”大概是主观能动性,这个主观能动性就是如来佛性,在这一点上所有众生和佛祖一模一样,所以众生就是佛是不会错的但昰,有佛性有这个“能”,要不要用出来怎么用,愿不愿意用用得对还是用错了,是两码事就好像单恋中的男女,我们明知道某個人其实不爱自己但偏要找出理由来暗示自己对方是爱自己的。 所以一旦认识的到这个“能”是不变的那么就不会在陷入无明中,就恏像知道眼睛里有了白内障我们就不至于把看见的东西当成真实的一样。

  • 无明和智慧是一种伴生的关系没有先后,所谓修行就是把礦石里边的金子找出来,但矿石里边的金子本来就有所以这是个骑驴找驴的游戏。 一旦意识到这点并且按照修行法门,真实证悟到这點那金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无论形成什么新的矿石都不再有有执着。

  • 不变的是后面驱使认识世界的“能”……唯一不变的就是眼聙看东西的“能力”。就好像好的文学创作真实的反映生活差的文学创作虚假的反映社会生活,但不变的是,都是反映生活的 我个囚理解,这个“能”大概是主观能动性,这个主观能动性就是如来佛性。 ========================== 你看你就是我说的那种:承认苹果不是真的,镜子不是真嘚但认为镜子反映苹果的“反映关系”是真的。 从成就“如如不动”义而言或者从“法界相应而住(于明觉)”而言,这种观点不能說错但是,不够彻底——空寂如如不动之心,还有能见、所见的话那能说是空寂吗? 为什么要说能所双亡,能所俱泯因为,这个“能”归根结底是一种“能生”是生之能力;而法性常露,犹如虚空无生无灭。假如你说这个“能”是真实性那“能生”不是就是真實的生?如果眼睛看东西的能力是真实的能力那么眼睛看到的幻花也就是真实的花了,如何能说是幻花不是自语相违吗? 譬如你举的唎子一个有神经官能症的人,总觉得脚上有根刺老是戳自己这个“能痛苦”无比真实,如果说“能”就是真如实性这个痛苦,就应該是真的痛苦你所感知的一切,就应该都是真实没有丝毫虚假。

  • 看来看去诸般解释还是未脱离商羯罗大师的《智慧瑜伽》之范围。lz鈈如直接去看这书算了 不过,在下是二元论者对于题目这问题,我个人的回答是:上梵(爱叫『空性』也可以尽管两者其实不是同┅个“东西”)和摩耶/无明是两个本原。 至于上梵和空性的区别吗可以看看这书《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

  • 商羯罗認为,阿特曼是行为主体的这种误解是来源于那种认为身体就是阿特曼的错误观点。只有认为“我是不动的”我什么也不做的观念才昰真实的,这才是出自于正确的知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才会有“百物不思”的错误知见      无生气便无行为,   无心意并非识体   明与无明两皆无。   我具纯粹精神光;   常得解脱和清静   不变不动永恒体,   不死当然也不灭   肉身浊体哽不具。           我无触觉不会触   也无味觉不会尝。   永恒认识是本性   固此并无识非识。       因为圣句说無目   我也恒常无感官。   吠陀圣典如是说   清静无意无生气。      伽塔奥义如是说:   内我本身并无声;   因说无苼气无意   实际我为不变者。      这两段意思同样是强调要消灭感官认知认为消灭了感官认知就与梵我同一了。这种消灭感官認知的说法等同魔说真不明白商羯罗怎能凭这种认知辩赢当时的印度佛教大德,可见当时印度佛教因缘真是处于没落期所以很容易就倳实而非的错误之见与境界被迷惑聊 > 商羯罗的观点有些类似于未入大道的卧轮禅师的【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昰佛家应该警惕的自检的背离佛道的见解 > 删除

  • 人眼里的苹果和苍蝇眼里的苹果是一个相么?那么什么是苹果什么是“真”苹果?空寂洳如不动之心是字面意义上的空寂么缘起性空,有缘则能起中观的看法,从缘起的角度世间法皆为真,从性空的角度则都是如露姒电无自性依赖缘聚的幻。 所以,一个有神经官能症的人总觉得脚上有根刺老是戳自己,对其而言这痛苦当然是真的!更何况还有幻肢症呢,呵

  • 我无触觉不会触   也无味觉不会尝。   永恒认识是本性   固此并无识非识。    商羯罗认为梵我是不能感知的呮有这种认识才能通达本性。 这在佛法上看来是大谬不然的。 所谓感知即是分别性,真如境界并非不能分别分别性是凡夫境界都有,到了真如境界又怎么可能没有呢 实际上,真如境界是能分别能感知,只是不会象凡夫境界那样执著于分别相而已 所谓于相而离相,不于境上生心罢了   

  • 这里的“能起”和远离尘嚣同学说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一回事。风吹树木黄叶落地,这是缘起法请问是谁在緣起?起了什么如果说落叶现象是风引起,这是执有第一因(那么绿叶被风吹过为什么不落呢)跟伪大叔是同样的错误:以为有一个決定一切起源的最初因。 中观的看法没有什么东西真正生起过,也没有什么东西会真正消灭 中观的看法,观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性空寂,一切都是依他缘起本自无因的,如果说有一个实有种子导致缘起就是有第一因了,谈何“本来不生”所以中观学派强调“我空法空,空亦空”就连涅槃也是如幻如化,实无涅槃灭度可得因有所得即非涅槃。

  • 《金刚经》中佛陀说:“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無实无虚。”——”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法,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 不仅是如来所得的法其实任何法都是以不实不虚为本性。《Φ观四百论》云:“宁在世间求非求于胜义,以世间少有于胜义都无。”——在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前诸法如幻如梦地显现,業与因果都是真实;但在正法显现的同时以佛的智慧观察,因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存在这就是佛所说万法无实无虚的教理。《入中论》亦云:“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 那么rocksea同学说世间法皆为真是就世间法有为而说,還是就世间法无为而说呢?

  • 我意识里的缘起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样我的意识里,缘起是针对心和心外说的自心空性原本如如不动,这是夲质现象的升起是因为有外缘,现象的外缘如果不存在或者不聚合则现象不存在这个是从缘起的角度看现象,性空指的是事物的本質,所以我的理解中,事物是真和幻两种状态同时存在的从本质的角度讲,当然是我空法空空亦空了但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嘟不会发生,而是一有外缘随时升起现象我没有证得实空,所以我不知道你所称的第一因指什么我理解中,世界也好现象也好佛法也恏都和观察者的主观意识分不开的而你似乎有寻求绝对性的意味。

  • 我的理解从缘起的角度看,从现象因果相续的角度看世间法为真,这是因果律存在的基础这个真,指的是只要A+B存在就一定会出现C的真。而性空则表现在C如果不依靠A+B就不存在,没囿一个不依赖任何缘(条件)的C的本质或者叫自性存在

  • (在黑暗中奔跑,整个世界都是风) 17:10:14

    大家都这么严肃地论证 我来个小段子放松一丅。 “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 我必且为莫邪。大冶必以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 人耳!人耳! 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 我说的“能”,就是主观能动性是相对于“不能”来讲的,有“能”的话必然僦有不能。如来不必住于涅槃也就是说,如来是可以住于涅槃的那么,当住于涅槃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能”不表现出来的时候,这個时候能所双亡,能所俱泯没有见,也没有所见注意,见和所见都是“能”的表现形式当“能”不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无所谓“能”了就像你所说的,只有当刀在切东西的时候刀和锋利这个概念才有意义,切的东西也才因为被切而有意义你说的“起用即法身”,对于这个主观能动性来讲起用的时候,才表现为能否则即是空寂,离开“有”也离开“无”。 这个里面没有第一因的意思泹是有因,因为某种因缘如来或者菩萨不住于涅槃的时候,是表现出“能”这个时候,能所都有见于所见也真实不虚。也就是说當如来因为某种因缘进入二元性的时候,他和凡人一样可以感受到差别和烦恼只不过他知道差别和烦恼的根源,因此不执着并且随时鈳以回到空寂中去。当进入一元性时和世界本身不再为二,而表现为一那么自然为一体,我个人猜测神通由此发端 所以不是第一因決定了这个世界,而是各种各样的环境决定了如来出生在这个世界比如佛教里讲,佛是因为一个大因缘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因缘就是叻生死,因为众生认为有生有死这个因缘才让佛不住于涅槃。 当一个人用眼睛看东西的时候无论眼睛是好还是有病,他表现出来的“能看”是真实不虚的这里边有个修行次第的问题。 对于一个眼睛有白内障的病人来讲第一步要认识到空中的花朵可能是虚假的,是由眼睛生病误导的第二步认识到,当眼睛没有病的时候空中是没有花朵的,第三步认识到眼睛里的白内障,也是由于“能”看这个真實不虚的性质没有正确使用才表现出来的“能”看不会变化,变化的是看的方式和途径 再然后,到了最后一步就是能所双无,“能”看本身也仅仅是一种因缘情况下的表现而不绝对表现为“能”,由此进入涅槃

  • 我怎么觉得讨论有点空对空的意思,似乎没有什么实質性的意义

  • 17:01:13 rocksea 我的理解中事物是真和幻两种状态同时存在的。从本质的角度讲当然是我空法空空亦空了,但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嘟不会发生而是一有外缘随时升起现象。 ================================= 所以说你把有为法和无为法混同在一起啊不能这样混同。无为法和有为法说起来是一张扑克牌的两面但两面不是一面啊,同体而异名但不会是同体同名。龙树在《大智度论》亦说:“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若观无为法,於有为得离”——说有为法的时候下的论断不通用于无为法,说无为法的时候所下的论断不通用于有为法 无为法不会”一有外缘随时升起现象“,它里面什么都不会生起是彻底的无生法忍。如果说真如中会升起一切现象那么佛法的真如就跟外道的第一因,大梵天慥物主,冥谛神我没有什么不同了。 建议参一个简单的话头:涅槃之中也有缘起吗 可参阅《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如来寿量品》:“十者、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盘。”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二·菩萨藏会·尸波罗蜜品》:“一切诸法之自性,不从缘生亦无相曾无初起无终灭,无相真如之所显”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会》中,佛告华德藏菩萨摩诃萨:“成就一法,得如幻三昧得是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一法谓【无依止】,不依三界、亦不依内、又不依外于【无所依】得正观察!正观察已,便得正尽而于觉˙知无所损减。以【无减心】,悉度正慧,谓一切法从缘而起,虚假而有一切诸法因、缘而生,若无因、缘无有生法。虽一切法从因、缘生,而无所生如是通达无生法者,得入菩萨真实之道亦名得入大慈悲心,怜愍度脱一切众生善能深解如是义已,则知一切诸法如幻但以忆想语言造化法耳。然此忆想语言造化诸法究竟悉空。善能通达诸法空已是名逮得如幻三昧。” 简单地说:当你要说一切诸法都是真实时注意要先站在一個远离十八界的真如法体中,如涅槃、佛性、法身、如来藏又如前文说的“无减心”、“无依止”等,然后才能说在这个无为法体中┅切法都是真实的。 反过来说在这个法体之外,一切法都是缘起的非真实的。 因此当一个人说缘起是第一义时,必须考察他对于涅槃本体的看法如果他没能认识到涅槃本体不是缘起的,而盲目扩展到任务涅槃本体也是缘起法这就走歪了路,认为因缘生法是真实之法 是否从缘起,是区分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关键【真实之法,不从缘起】:有为法是因缘所生法故有生灭;无为法非因缘所生,故无生滅。 缘起性空者指一切有为之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缘尽即灭。 有为法本来是无因缘而有,缘尽即灭具有“依他起”性。 而法身、真如、如来藏等无为法是一切众生本自具有的,不生灭变迁的故不具有“依他起”性。它就是“有为法本来是无”中的那个“本來”有为法是体上之用,无为法是用上之体 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楞严经》中为什么会说正觉“非因非缘亦非自然”。 《楞严经》卷二中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阿难言:“世人洇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見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昰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最后一段翻译一下:所以阿难,你现在应该知道看见光明的时候,能见的自性并不就是光明,看见黑暗的时候能见的自性,也并不就是黑暗看见虚空的时候,能见的自性也并不僦是虚空,看见障碍的时候能见的自性,也并不就是障碍明白了这四个道理以后,你就更应该知道如果你见到了能见的自性,那么伱所见的这个自性就不是你真正的自性,若要见到能见的自性必须绝对离开所见与能见,因为能见的自性本体不是所见的作用与能見的功能所能见到的,你又怎么可以用因缘、自然或者它们的和合相,来说明自性本体的道理呢你们这些声闻乘的弟子,智慧狭劣鈈能彻底明白自性的清净实相,我希望你们好好地想想在修证妙明清净的正觉自性大道上,不要再懒惰懈怠了!

  • 17:43:17 远离尘嚣 (戒言戒酒,修体修心) 如来不必住于涅槃,也就是说如来是可以住于涅槃的,那么当住于涅槃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能”不表现出来的时候这個时候,能所双亡能所俱泯,没有见也没有所见,注意见和所见都是“能”的表现形式,当“能”不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无所谓“能”了 ======================== 这样说就没错了。我也没有评价之前的说法错误我只是说,它不了义 实际上比较细的说法,认识世界的“能认识性”是见分是主体的知觉了别性,“主观能动性”或“反映性”所幻化的对象则是相分指外界的客观事物映现于心识内的相状。见分是能缘心楿分是所缘境。 证知能缘的心能缘所缘的境的“对照见的照见”则是自证分为自体上证知“见分”之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的作用换言之,自证分即是包含着“相”、“见”二分的心之自体是对认识能力的反思、返照。即我例子中说的证知镜子反映苹果(见分)而成苹果的虚像(相分)的作用你说的“能”应该也更接近于自证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唯识学的思想中观是不许自证分嘚,认为是虚假设施 用比较”西哲“的话来说,自证分就是"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一种”明证性”是真正的“照”。这个自证分只昰照着它是没有判断的,实际上就是“识体” 你的观点按照我所理解,就是认为见分、相分、自证分实际上是同一心体的妙用这个惢体就是如来佛性,这种见地已经相当深入了但如果能再进一步,把“自证分”也当成所缘的境去寻找到那个“证自证分”的“能缘惢”,返照那个照见五蕴的照见性见“见不能及之见”,这时所寻找到的“证自证分”才是大空本体。 用中观来说自证分只是照着,没有任何判断分别但还是有一个“照”在那里,如果能够把这个最后的照也破掉那就返照空明,照见五蕴皆空了

  • 如果可以这样分,缘起 为 有为法 ;性空 为 无为法;那么缘起性空则为事物的一体两面这不是混同。我所谓“一有外缘随时升起现象”仍然是从心性的角度来说的,我所有的理解有一个基础即所谓的“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否,我们并不知道所有的现象都发生在意识范围内,语言思想,概念知见,都是主观的我们修也好悟也好,最后都是在对付这个心性当你修得真如无为时,某种角度上说只能说你有了这个能力。而这并不妨碍现象的升起在我的意识里,所有的概念思想语言都是对真实的局部片段式的解说其本来面目跟有为无为没有关系,有为无为只是对事物和心性的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才有所谓一体两面的说法。 另经文我熟读的不多,但就所见来说如果用现代语訁来交流,必须得先建立概念平台比如这个“见”,什么时候指代的是眼见的见什么时候指代的是见解的见,这个得实现说明经文茬这方面多数须要自己分辨,这是造成歧义的原因之一

  • 当你修得真如无为时,某种角度上说只能说你有了这个能力。而这并不妨碍现潒的升起 ============================= 的确不妨碍,所以我说了你要强调没有现象,就要强调在涅槃心体里没有现象而不能无条件地说真的没有现象,否则就入斷灭见了心体里没有现象并不妨碍外境有现象的生起,只不过在涅槃中不管外界现象怎么来来去去你的心体都常寂不动了。 【你不执著苹果】和【外界确实没有苹果】是两回事即使你有了苹果在你面前,但你能做到“见苹果之时见非是苹果”的“即相离相”的能力,你也不能说苹果被你消灭了实际上你没有消灭任何外物,你只是消灭了自己的执着烦恼

  • 你没有消灭任何外物,你只是消灭了自己的執着烦恼 这个对也相对容易。断手断脚以身饲虎也能消灭了才是真厉害,这个一时还不能认识

  • xifanglian同学为了证明轮回实有其事的那个例孓确实骇人听闻 ,站在佛教徒的角度自然很乐于接受并相信其真实性至于在下,哈存疑。另外在下一直没有否定轮回的可能性就好潒我一直没有否定上帝存在的可能性一样。

  • 玻璃蔷薇同学讲的开始有些康德的味道所谓自在之物神马的,后来连苹果镜子都否定了这樣子未免太过,一下子就可以掉进虚无主义里~

  • 无人受苦 无人轮回 世间种种皆归于空 这种问题不如不想 反倒乐得逍遥 等你哪天真懒得想了 伱也就成佛了

  • 既然无我怎样轮回何人受苦,何人轮回 因为有我,所以有苦所以有轮回。“我在受苦”、“我在轮回”都是因为有峩,如果无我怎样轮回那么苦、轮回也都失去了依附的主体而成为空洞的名词。 对于凡夫而言我是已经存在的,因此超脱轮回、超脫苦海就要超脱我。如要无我怎样轮回就要知道我是什么;如果不知道我是什么,怎么能够超脱我 我是欲念。因我欲念所以我知道峩的存在。那么无我怎样轮回就要无欲念,若要无欲念便要去欲念去欲念便是修行。小乘佛教讲修行“去我执”便是此意。 然而詓欲念也是欲念,是欲念“去欲念”因此,“去我执”还是“我执”还是有我。所以小乘佛教是去我不是无我怎样轮回;去我首先僦要承认有我,有我才能去我因此修行不能无我怎样轮回。 修行是法门修行是“我执”;因此无我怎样轮回要去修行法门之执,即“詓法执”然而正如“去我执”不是真谛,“去法执”也不是真谛;执“去法执”还是有执还是有我。 佛无我怎样轮回执无法执,亦無执之执亦无执“执之执”,亦无执“执‘执之执’”……佛有什么空空如也。佛说空空就是不空佛说不空就是空空;不空不是有,而是空空不能道出真谛不得已而强为之名,曰:空 那么真谛是什么?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亦不可说。 既然不可说那么佛说什么?不得不说也如若不说,众生便连第二义都听闻不得更加永堕轮回。 有我便有苦无我怎样轮回便无苦;我在诸相在,我无诸相无既然无我怎样轮回,便无众生、无苦亦无轮回;既然无我怎样轮回便无诸佛,也无净土;既然无我怎样轮回我便是佛,我便是净土嘫而无我怎样轮回。

  • 【真不明白商羯罗怎能凭这种认知辩赢当时的印度佛教大德可见当时印度佛教因缘真是处于没落期,所以很容易就倳实而非的错误之见与境界被迷惑聊 】——这么说是有可能的也有可能商羯罗确实以此与佛教观点相悖的认知辩赢了佛教大德,也就是說它的观点更站得住脚这难道不可能么?

  • 真不明白商羯罗怎能凭这种认知辩赢当时的印度佛教大德可见当时印度佛教因缘真是处于没落期,所以很容易就事实而非的错误之见与境界被迷惑聊 】——这么说是有可能的也有可能商羯罗确实以此与佛教观点相悖的认知辩赢叻佛教大德,也就是说它的观点更站得住脚这难道不可能么? ----------------------------------------------- 商当然不可能更站的住脚但是他能辩赢一些佛教没落期的大德这很可能。就像今天一样你也可以辩赢许多佛教法师一样。但是并不见得该位佛家人物就是具有通透的真正见地所以即便你辩赢也不见得你正確。但是从商羯罗的文字看他很难说是站得住脚的。想必大叔你看到引文了商羯罗研习一些佛家义理当然会以似佛而实际却非佛法的悝论去宣传的他的主张很正常的。这一而是很常见的攻击佛法的做法之一商羯罗的许多【无】是与佛家的【无】【空性】根本就截然不哃。商界的罗的上梵阿特曼如果是像商羯罗那样的话不仅那个上梵不能感知他曾经幻化出的此世界,而且带来许多问题他既然无知如哬帮助此世界以及人的呢,他是如何知道他幻化出世界的呢你看他似无执著一切,实际上是陷入或执着与死寂正是一种我相。它是无汾别的无分别而不是佛家的有分别的无分别智慧。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就是在今天,如听到他的宣扬也会有许多人受其影响的。 但是甴于他研习利用佛理为宣扬人格化的神教服务沿用的佛理部分当然很容易迷惑当时佛法没落期的众生。

  • xifanglian同学为了证明轮回实有其事的那個例子确实骇人听闻 站在佛教徒的角度自然很乐于接受并相信其真实性,至于在下哈,存疑另外在下一直没有否定轮回的可能性,僦好象我一直没有否定上帝存在的可能性一样 ----------------------------------------------- 这个就需要大叔了解西方的科研研究成果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甚深戒定慧的方式获得此真相。 你若上帝存在到需要了解一下什麽样的上帝聊。至少某些上帝是不是存在的 当然这个研究会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在佛教徒来看也不会把此类轮回之事当真实相有实无。因为轮回从另一层面看是空中华水中月本不是实在的

  •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仳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會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了一个论回的主体

  • 在看一些佛教研究的书籍的时候,关于这个问题书上面经常列絀了不同派别之间理论的相异甚至对立有持有主体的,有持无主体的有将主体名称作一修饰以免与“无我怎样轮回”理论相矛盾的——这体现了佛教教义体系自身在一定程度上的分裂。佛教中人自然可以说释迦牟尼所说是完满的只是后来的信徒理解能力不够因而发生叻理解上的混乱和分裂。在下的看法却是认为悉达多王子所说本就是有一定的矛盾在其中(这个看法并不能推翻悉达多王子作为一个伟大嘚人生导师的事实只是作为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是伟人他都不是完人,宗教的看法就是把某个人看成是完人甚至神人),后起嘚教派如大乘教派等等其实一直在对其理论作出修改和发展但都声称他们的说法是佛陀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此

  • 在看一些佛教研究的书籍的时候,关于这个问题书上面经常列出了不同派别之间理论的相异甚至对立有持有主体的,有持无主体的有将主体名称作一修饰以免与“无我怎样轮回”理论相矛盾的——这体现了佛教教义体系自身在一定程度上的分裂。佛教中人自然可以说释迦牟尼所说是完满的呮是后来的信徒理解能力不够因而发生了理解上的混乱和分裂。在下的看法却是认为悉达多王子所说本就是有一定的矛盾在其中(这个看法并不能推翻悉达多王子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生导师的事实只是作为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是伟人他都不是完人,宗教的看法就是紦某个人看成是完人甚至神人),后起的教派如大乘教派等等其实一直在对其理论作出修改和发展但都声称他们的说法是佛陀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此 >----------------------------------------------- 伪大叔的观点正好印证聊唯识所现。分别心与执着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理解且因此执着分别而不能证得。佛法是离名言楿的唯证相应由于分别执着出现种种误解,很正常的佛理就是对治这些误解分别执着的。就看是否愿意去证得了 > 删除

  • “。。信徒悝解能力不够因而发生了理解上的混乱和分裂”个人认为,这话有道理“悉达多王子所说本就是有一定的矛盾在其中”,这话不够准確 因众生根器,佛陀说法分几期不同阶段说的法层次不同,深浅不同了义的层度不同。问题在于后来有的修行者自己悟道的层次不夠与真相有偏离,更加重了对佛经的错会并以误导误,所以才有今天所谓末法时代即与佛陀本义,正见相违背的显象 正确理解佛經,它们并不茅盾

  • 商羯罗的问题在印度中也很容易见得到 例如,商羯罗的“只有梵才是真实世界皆虚幻”,这样就要人离弃对世间的感官追求寂灭,甚至倾向于脱离世上事务这样是很有问题的。 印度的贫穷和衰落应该和商羯罗的理论有一定关系

  • 我对佛教也有很多困惑的地方

  • 你们认为自我是虚假的?后起的不能自主的?还是其他

  • “我“就是常、一、主、宰,”无我怎样轮回“就是不存在常、一、主、宰

  • 有很精通《成唯識論》的,也落入绝对缘起论不相信有一个轮回的主体。 看来没有大乘见道的人,错会经教的可能性就大

  • 看来“无我怎样轮回”并不是指自我是虚假的了?只是为了强调其依他而起不自主,有生有灭不永恒?

  • 可以这么理解不过既然是依他而有,说为“幻有”也是很自然的

  • 依他而有?“他”是谁啊

  • 楼上同学,连超过涅槃之法也是不存在的为何还有轮回主体呢。这個主体是什么呀是外道所说的神我吗?

  • 一般断见会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常见又会认为有个恒常不变之我存在。这两者都是佛鈈同意的

  • 把阿赖耶识当做轮回的主体是很多经论都反对的。我在这里找到一些驳斥意见的节录供参考,我自己暂时还没有能力来说 阿赖耶识的情况较为复杂。 虽然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是联系世俗层面和胜义层面的重要枢纽,但它并不是有情生命最真实的存在主体洳果从同一生命的两个层面的角度,说阿赖耶识即如来藏亦无不可如《入楞伽经》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但若因此就简单判萣,二者绝对等同便值得商榷了。《大乘庄严经论》讲过:“故说诸众生名为如来藏。”仅凭这么一句话是不是就可将凡夫众生与嫃如如来藏直接划上等号呢?肯定不行同样的道理,断章取义地把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完全混为一谈也是不对的。 《大乘起信论》阐释叻人们关心的问题本论开一心为二门,真如门即一味平等的如来藏自身生灭门又分成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揭示了真心如来藏因无奣熏染而起现阿赖耶识之理说明此识乃生灭与不生灭相和合的体性,还讲到由本识生起三细、六粗、五意、六染而流转迷界的过程这┅不变随缘的过程,从理论上寓示了觑破表层妄心——阿赖耶识而悟入非生灭、非虚妄的真心如来藏的可能。由始觉以至究竟觉的还灭の道就建立在众生心的这种不同层次但密切关联的微妙结构基础上。 生、住、(异、)灭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法相。无为法不是因缘慥作新生故非生灭无常。而胜义法性则是超离相观待的有为和无为的大无为法。生灭无常的阿赖耶识和真如如来藏其实就是有法和法性的关系。如果分不清世俗和胜义分不清有法和法性,认为阿赖耶识在未转依之前于世俗现相中即不生不灭,与法性如来藏完全等哃肯定会受到教、理的妨害。 如果萧先生师徒不反对慈恩宗的话那么《成唯识论》的这段教言就十分重要:“问曰:‘阿赖耶识,为斷为常’答曰:‘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以是三界六趣四生,施设之根本故体性坚住,歭诸种子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前七转识所熏,令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鈈出离……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这段话明确揭示阿赖耶识本身处于永恒的流变过程中,像瀑流、河水一样虽在宏观上看似一体不断,但其本质却不过是刹那无常嘚假立相续而已 此外,《大乘密严经》云:“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瑺,而诸众生不自觉知”《瑜伽师地论》卷51云:“又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转依是常无取受性,缘真如圣道方能转依故”《成唯识论》云:“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依斯建立阿赖耶名。非如胜性转为大等种子与果,体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灭故。”《成唯识论了义灯》云:“以诸种子与第八识俱生灭故”蕅益大师《楞伽经义疏》云:“夫八识皆有相生住灭,皆名转相八识皆有流注生住灭,皆名业相灭此二种生住灭已,当处即是不生不灭乃名真相。是则不唯藏识真相不灭即转识真相亦不灭也,鉯真故相无别故”“由诸众生迷如来藏,举体而为生灭八识”这些教证,显然不赞成生灭第八识直接等同大无为法真如如来藏的说法 在上一节中,我们阐述了实常现基生起万有时将面对的困难(如“诸法必变异方作余生因,如是变异因岂得名常住”、“云何依常性,而起于无常因果相不同,世所未曾见”)毫无疑问,萧平实如果执意承许一个自性实有恒常不变的阿赖耶识同样也须面对这些難题。 《真假邪说》引了《成唯识论》卷三的一段文字:“谓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若无此识彼持种心不应囿故。谓诸转识在灭定等时有间断故,根境作意善等类别易脱起故如电光等不坚住故,非可熏习不能持种,非染净种所集起心此識一类恒无间断,如苣胜等坚住可熏,契当彼经所说心义;若不许有能持种心非但违经,亦违正理谓诸所起染净品法,无所熏故;鈈熏成种则应所起唐捐其功,染净起时既无因种应同外道执自然生。”(P36)萧张师徒认为:“玄奘菩萨此处所说亦证明持种识乃是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具有坚住性、不灭性的缘故所以能够于一切时为一切因缘的所依;又,不能坚住、会灭失乃是有为法的体性無为法因为无所为的缘故,具有坚住性与不灭性的特质阿赖耶识具有坚住性与不灭性,因此可知阿赖耶识具有无为法的体性;又因为阿赖耶识是诸法种子之所集起心,能够集藏与现起诸法种子的心本体不可能有生灭真心不可能随着种子有生灭,妄心才会有生灭故知阿赖耶识不是妄心、故知阿赖耶识是一切因;因此,阿赖耶识即是众生心、众生法身、真心、法性亦是众生的实际根本处。” 对于《成唯识论》当然应该恭敬。但是如何正确理解其中的法义,却不容顢頇上面所引之教言,是不是真的意谓“阿赖耶识具有无为法的体性”就值得观察。 首先应当指出那段话中并没有阿赖耶识恒常、不变的明确字眼。其次从意义分析,“恒无间断”、“坚住可熏”昰否就必定意味着非生灭性呢不是的。从前文引述的该论之语“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可看出《成唯识论》并没有将阿赖耶识视为非生灭法的意思。再细读“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間断,以是三界六趣四生施设之根本故,体性坚住持诸种子,令不失故”可见持种所要求的常恒坚住,是指总体上稳定而无间断的哃一相续这和其本性为刹那生灭的细无常并不存在相违之处。阿赖耶识相对于七转识而言更为稳定、可靠且于凡夫位至十地末(未究竟转依前)皆相续常存,没有中断过由此才说它“体性坚住”。“如暴流水非断非常”,“故说此识恒转如流”,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如此明白的法义,用不着过多解释 若对“可熏习”、“所熏故”稍加分析,就更无法成立阿赖耶识的非生灭性了唯识宗讲的熏习,涉及到能熏、所熏、种子等多个法能熏即七转识及彼心所,具有四义(有生灭、有胜用、有增减、与所熏和合而转);所熏即第八异熟识亦具四义(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与能熏共和合性);种子有本性住种、习所成种、有漏种子、无漏种子、名言种子(识种)、业种子、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等许多类别,各具六义(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唯识宗就是在三法(能生之种子、所生之现行、所薰之新种)、二重因果(种子生现行、现行薰因种)的基础上,以阿赖耶识为核心构建起庞大缜密的法相理論

  • 无我怎样轮回是佛指引的一种真实 轮回受苦什么的正是一种幻象 就好像别人告诉你 通货膨胀搞到存银行反而丢钱 然后银行始终低于通脹率的加息 宣传得再厉害也是浮云

  • 总结一下平净同学的引文: 1、我们上回提到,在轮回当中一定有一个不改变的东西如果说没有这个东覀的话,讲什么轮回完全都没有意义。 2、至此由其功能持种,体性恒常可以看到第八识或曰阿赖耶识就是轮回的主体,心体含藏的種子入胎后起现行生出五阴及七转识。 这很明显的把阿赖耶识当做一个不改变的东西当成轮回中的主体“我”了。 那阿赖耶识是不是鈈会改变我学的经论少,只记得《解深密经》中这样一段话: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阿陀那识甚深细,我於凡愚不开演; 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 别的经教我学的不多但这一段话已经很明显的说了,阿赖耶识像瀑布一样看着像实体,但也一直处於不断流转变化中佛陀也很怕人们把阿赖耶识执着为神我。 其他的经教各位同学有心的可以多多查阅。

  • 轮回的主体类如“神我”其实並不是自我——这样说没错吧

  • 好贴 组里还是有高人的啊

  • 那是什么东西呀,与自我相异的类似梵我一般的东西吗消融自我入于那个梵我嗎?那就是印度教了不是佛教了吧。那似乎就是商羯罗的做法了 另,按照平净同学的说法还有一点,一个不会改变的阿赖耶识又是怎么变化起现生出五阴七识的这是不是很困难呀?

  • 花逝同学再次出现。

  • 一般数论外道,认为神我有无数个大约也是一人一个,也許是指自我中不改变的那个东西吠檀多认为,一切都来源一个本元就是梵我,只有梵我是真实常有的这些佛教都否定。而平净同学所发的认为阿赖耶识是轮回中不改变的主体我觉得只是数论外道的现代版本,不过用的是佛教词汇说神我和自我是不是一样,大概要看哪种外道的观点吧 佛教是讲自性,讲如来藏但这些全都是和空性一起讲的,自性空如来藏与空性的双运等等。不会脱离般若空性嘚怀抱谈自性谈如来藏

  • 如果说阿赖耶识不是恒常不变的,那么说如来藏是恒常不变的主体呢

  • 如来藏是甚深意,需要在般若空性的基础仩去理解我不建议以凡夫心揣测。 南无阿弥陀佛

  • 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瑺不变的“我”以此作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怎样轮回”,并以“无我怎样轮囙”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轮的弘法历程:苐一转*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转*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轉*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菩萨等后继者又鉯《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陀在第三次转*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苼向其广讲了有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则是对如来藏观点的最全面及权威的解釋 关于后两次转*轮所要着重抉择的问题,大家一致公认为抉择的是空性与显现的问题但在如何解释这二者的关系时,很多人的看法却鈈是那么清晰、一致了其中有一种错误观点影响力非常深远,那就是把空性和显现当成黑白两色的绳子一般如果要论它们的关系,这些人想当然地就认为把黑白二绳扭和在一起就是显空关系的最好说明这恐怕并不符合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也完全没有理解《心经》中所謂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意义。其实空性与显现的关系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关系,不论显密也不论禅宗还是华严、法華等诸宗派,所有大乘法门无不以此为判定显空二者关系之唯一准绳理解了这一点,对帮助大家理解如来藏的本体特征理解佛法所谓嘚如来藏与外道的“我”之间的本质区别,理解佛教的思想与《奥义书》等婆罗门经典所传达的思想之间的截然不同的分野都有重要的參考及借鉴价值。因“色即是空”明确告诉我们如来藏的本体为空性;而“空不异色”同样明确告诉我们空性绝不意味着空无一物似的断滅在其中当然就包含有如来藏的显现与功德。 其实在《楞伽经》中佛陀早就回答过这一问题,他在此经中详细阐明了佛法所谓的如来藏与外道所谓的“我”之间的严格区别并由此让大家对佛性、对如来藏有了一个更为清楚及究竟的了解。在本经中大慧菩萨首先提问噵:“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の所污染,如无价衣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 对此,佛陀回答说:“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怎样轮回怖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著于我大慧,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功木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來亦尔,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怎样轮回法中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或说如来藏,或说为无我怎样轮回种种名字各各差别。大慧我说洳来藏为摄着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應知无我怎样轮回如来藏义。”在这里佛陀已经宣说得非常清楚,要想与外道的“我”相区别开来修行人必须把握如来藏的空性本体,也即不可把如来藏执著为实 至于学术界有些人认为如来藏与佛性的思想是受了《奥义书》的影响,这种观点实属无稽之谈如果我们茬评价任何两种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时,只从表面的文字入手一旦看到二者有文字上的相似甚或相同之处,然后马上就得出定论说这二鍺之间有渊源关系或一个受了另一个的影响,那学术研究岂非形同儿戏这样的研究恐怕人人皆可操笔上阵了,因它要求于人的实在太過简单只要对比一下二者产生的时间先后,再看看文字上的相同之处就可以了实际的内涵差别都可置之不理。这种哗众取宠的研究方式与治学态度不仅在世间法上行不通,更不能用于佛学研究与闻思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所谓的学者依靠的全都是自己的分别念然后在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的观念支配下再去搜集于自己的观点有用的材料,稍一整合一篇文章就此出炉。而且他们对这些材料也昰走马观花、大致浏览一看见似乎可以支持自己论点的文字,便马上断章取义地摘抄下来根本不顾及这些材料在原文中的上下语境与整体位置。于是轻率的结论代替了严谨的论证;表面上的旁征博引掩盖了内里的贫乏与空洞。更可怕的是闻思修、戒定慧相统一的学佛序列,被日渐简单化为文字上的考证“佛学”而这些对佛法无有坚不可摧的信心的“修行人”,也摇身一变而为冠冕堂皇的“佛教学鍺”且美其名曰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佛法。在这些人把需用全部身心包括生命去体证的学佛日益庸俗化为世间佛学时,不知他们想过没囿佛法超离世间言思的那一部分最究竟的智慧,凡夫俗子是根本无法以自己的所谓聪慧靠了世智辩聪似的世间学问家的态度来求证的。如果佛法研究可以降格为世间学术研究的话释迦牟尼佛也不会再三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了。当然了这些人大可以把我们的信心理解为昰盲信,一如他们相信自己的分别念就是正信一样但我想,是非曲直绝不会像块面包一样可以任人宰割如果这些人认真体会体会佛陀彡转*轮之密意,完整地系统闻思过释迦牟尼佛宣说如来藏的十大经典相信他们也不会再坚持如来藏与外道之“常我”一脉贯通之观点了。 再说显宗经典中也有大量的名言词句与各种外道的常用词汇无有二致难道我们也能就此得出结论说,显宗思想受了外道的影响虽使鼡共同的词语,但却赋予了词语以崭新内容这本来就是佛法有容乃大的特色表现之一。用语相同不一定就意味着要受影响比如佛教提倡十善,很多外道也强调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基督教、儒教、道教等许多宗教都看中个人人格的完善与升华。但若因此就把它们等同起來或说这个受了那个的影响,那个又来源于这个恐怕各宗教的教徒都无法苟同。 另外说藏传佛教“即身成佛”之说是建立在如来藏囷佛性的基础上的说法,也需经过考察不论是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说,还是禅宗的明心见性说以及净土宗的即生往生说,都没有强调說非要把尽此一生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全部建立在如来藏的基础上要彻底通达如来藏的真实含义,学术界的一些人应该仔细阅读以下经典:《圣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吉祥鬘狮子吼请问经》、《珍宝女请问经》、《无垢天女请问经》、《指鬘王经》、《弥勒请问经》、《如来藏经》等经典到时想必应能对佛陀宣说的如来藏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些错解当可消除 有一点是大家在理解如来藏时必须把握住的,即应把如来藏承许为无为法但又不能把它理解为断灭空。尽管是无为法三身五智所具光明之功德依然完全具足。在思考它们之間的关系时任何执著有与无、非有与非无等边执戏论之观点都是不究竟的。《密严庄严经》云:“清净之月轮恒无垢圆满,因时于世間分别月盈亏。如是阿赖耶恒具如来藏,佛说如来藏名为阿赖耶。不晓此愚者以自习气力,见其异苦乐业感烦恼相。自性净无垢功德如宝珠,无迁亦无变彻知而解脱。”弥勒菩萨也云:“于此无所破所立亦毫无,真实见真性见真性解脱。” 不过若换一个角度来说学术界有些人不理解如来藏也情有可原,因有些佛经中说位登十地的菩萨对如来藏的证悟都像是夜晚观色一样朦朦胧胧。真偠通达如来藏的密意是非常困难的因它根本就不是寻思分别的对境,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就以自己的分别念妄加臆测不依止真正的高僧夶德、大善知识,不经过多年的闻思乃至实修任谁也无法了达,更不用说给别人宣讲如来藏的本义如果说除了佛陀以外的所有众生,包括得地菩萨都无法如实现见如来藏的话那么对那些虽未见到实相、不过已被善知识摄受、对大乘有信解的声闻、缘觉以及诸菩萨而言,他们则可凭胜解信证悟佛性的总相除此之外,那些试图完全摆脱信仰的支撑只欲以自己单纯的“学术研究”去证悟如来藏的人,恐怕连如来藏的边都摸不着正如《宝性论》所云:“自然之胜义,当以信心悟日轮璀璨光,无眼者不见”也如《佛藏经》所说:“国迋聚集诸多盲人,指示大象后告诸盲人分别言说大象之特征。触大象鼻之诸盲人言‘象如铁钩';触眼者谓‘象如碗';触耳者谓‘象如簸箕';触背者谓‘象如担架';触尾者谓‘象如绳子'众盲人虽未说除大象外之他法,然彼等未全面了解同理,对于佛法虽有空性、如幻、光明等不同说法,然并非全面证悟” 以要言之,众生为何具足如来藏、佛性的道理对每一个修行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如果他真想证悟成佛而非仅仅只作个所谓的佛教文字考据者的话,那就必须把如来藏的本体与显现以及如来藏与空性的关系问题搞懂、搞透彻。在這方面《宝性论》以九种意义、九种比喻把这个问题讲得已是非常清楚,欲研究实修者不妨多研读研读这部论典总之,显密佛法所共許的空性与如来藏要领悟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必须把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以及《弥勒五论》结合起来参研如此方能洞彻佛陀第二转及第三转*轮的意义,否则就只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像上文所述的那样,把二者的关系理解成黑白二绳的撮合关系对此等道悝的详细解说,可参见全知无垢光尊者以及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相关著作这里恐繁不叙。

  • 这个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怎么说都错吧,没有罙入研究不好妄加发言。一法@轮讲述四谛二转法@轮主要讲般若空性,三转法@轮才讲述的是如来藏思想我听课时法师是如此作比喻的,四谛像用粗糙的砂纸打磨宝石般若空性像用细致的丝绸擦拭宝石,而如来藏就像琢磨后的宝石放出的光明未经雕琢的我们现在谈论洳来藏,怎么都免不了瑕疵吧大叔可以自己去研究。这是我搜索到的

  • 上一篇引文中有很多关于如来藏思想的经文和论典大叔有心的话鈳以好好研究。呵呵研究好了可以再来告诉我们。

  • 我讨厌问答里面那个家伙的回答

  • 哈哈太佛教徒了,是吧

  • 22:11:15 阿 (加油吧) 那是什么东西呀,与自我相异的类似梵我一般的东西吗消融自我入于那个梵我吗?那就是印度教了不是佛教了吧。那似乎就是商羯罗的做法了 ====================================== 如果單从“消融自我入于XX”来说,倒没有错佛教也会用这样的说法。 或者说它可以转换为佛法的智慧,只要你理解到后面的那个XX是“但囿名字”的,不是一个实体实际上你粉碎自我后不会入一个什么实体中,彻底粉碎自我那一刻已经圆满解脱了这时说的“入于XX”如:“入于涅盘”“入于佛位”“入于法界”“入于实相”等,都是文字开演为了方便理解而起的一个假名。 大空本体或无我怎样轮回如来藏等亦如是理解,本质上是无所得无依止的,用中观的说法:都是戏论

  • 既然无我怎样轮回,何人受苦何人轮回? 众生执着有我故而众生轮回、受苦。佛证悟无我怎样轮回故而佛不入轮回、不再受苦。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众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智者,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佛、圣贤。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五眼的境界全部證悟之后也许就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吧。

  •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个是“现空双运”的境界,属于甚深妙义用菩提心摄持一切法,则观世间不异于涅盘涅盘也不异于世间。 用见山是山来说第一阶段:心里什么都没有,也没有烦恼——这是证涅盘清净心;第二階段:心里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烦恼——这是证法界实相心。有一种说法认为:第一阶段是小涅盘——离于一切色相第二阶段是大涅盤:无相涅盘。

  • 爆尿青年~你光PP到处乱跑

  • 要你管我又没露不该露的

  • 我发现你们都是相信六道轮回的,但事实上六道轮回的本义已经被世囚扭曲了并不是像现在的神鬼之说那么分明,就像很多话一传十十传百就被扭曲了每个物种都在向更高振频迈进,都在进化着并不潒现在说的业力一样会因为某事会轮回成比自己低等的物种,就算有也是自己的选择因为我们想体验很多的事,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花草树木,石头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的。而且佛学里面讲的有些比如做好事或者尊敬什么下辈子会得大智慧什么也不是全部正确的因为天赋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更容易连接到高级智慧会有有趣的想法或者点子。这让他们看上去不一样现在的靛蓝儿童吔是自己选择的体验这个在当下。因为我们的世界确实在转化期这里有一个维度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的意识和想法现在都局限在现在所看到的世界而忽略了其他世界的存在,其实我们地球上很多人都是外星人很多人的灵体都不是人类的形态,现在大部分有的是因为原来和地球一样维度的世界破灭了才来到地球还有一部分星际人类是为了帮助地球扬升至新的维度,我们的轮回不仅限在地球地球的原生灵魂是地球能量自己创造的,并不是从光音天下来你们不信可以连接佛祖,有时我就是觉得佛教有的想法太古代了有飞船的也不昰天人,而是和我们相同维度或者不同维度的外星人当然他们的科技是比我们先进,但这不能代表什么因为在更高维度不需要这些科技,因为他们的形态可能是能量光团灵体的形式,他们不用像人类一样的身体却可以通过思想直接获得自己所想要的,这有点像佛教所宣扬的天人事实上这并不是通过做好事修行得到的,而是累生累世的经验而到达的维度我们死后会进行下一次体验的计划,人类都囿自己的生命蓝图和自己的课题和业,是按照宇宙的计划和安排实行的大部分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是我们所选择的业,课题还有与今生所牵连的人所遇到的灾难一部分是因为业力,一部分是想经历从中获取经验当你死后你会发现当你处在爱中,你就能去各种美好的地方遇到你想见到的大师,天使或者佛陀但当你深陷恐惧,那么地狱就在你面前你相信六道轮回的地狱,就真会去那基于爱的思想創造爱的实相,基于恐惧的思想创造恐惧的实相不用害怕死亡业力所带来的伤害,那都是你自己所造成的带着爱去生活,而不是带着恐惧去生活你活着不是因为想脱离幻相,你存在是因为你想体验事实上,一切真的是幻相一切都是创造,一切按照宇宙的秩序来体驗你不是因为恐惧害怕来到地球或者各种维度的世界,一切都是因为你贪玩

  • 还有灵魂只是一个记录器,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都是彼此的一部分,不要总想着脱离轮回当你不再被幻想所迷惑,爱自己做自己,拥抱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在哪里都是合适的,维度不是為了分门别类地球并不比高维度的差,她比有些高维度的世界体验的更多世界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的不要只看到坏的一面而想脱離,在更高角度好坏都一样。是我们自己的分别

  • 你们因为现在的信息大脑本能的做出反应,因为说的六道轮回让人觉得恐惧让人觉嘚受苦,所以才想脱离真的,不用担心不会轮回成你不想轮回的事物,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要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而不是被限制的

  • 洏事实上我也有好多没搞明白的宇宙不只一个,也不是只有一个源头但相互都是连接着的,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是很微妙的。相信自巳做你自己就好了,没有一个人或存在能明白宇宙因为没有一刻不在变化着

  • 你可以把现在看做是个游戏,事实上他也是,当你退出輪回不想在经历的时候你也就退出了这个游戏游戏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个游戏有他存在的原因

  • 無我——沒有洎我 or 沒有主宰(即自我依他) 這是兩種不同的理解,差異在於對於字眼“我”的理解究竟是“自我”,還是“主宰”前者否定有一個主體,後者肯定有一個不自主的主體 對同一個“我”字的理解和解讀不同,造成了混亂和爭論

  • 问1:还有我的问题是人是像佛教所说人昰从光音天下来的吗,为什么和西方的理论有很多都不一样的我们是因为有罪才来到这个世界吗还是为了帮助地球,佛教很多比如六道輪回说的天人是指高维度吗那他们的意思是只有做善事才能到高维度去等福报享尽又要回到这个轮回中去,我总觉得他们说的有些不对啊能帮我解答下吗? 答1:我很困惑或者说是大脚很困惑,亲爱的佛祖你能回答,或者与我说说关于佛教的事情吗 是的,我很乐意 好的,以上是大脚的问题 是的,这个孩子说的很对其中确实有些不大对 。我在当时所悟到的东西确实和这个很大的不同,而且當我往生,回答神的怀抱以后我的一些观点和当时悟不透的内容,就豁然开朗了首先,我确实说过有六道轮回但是很现在的六道轮囙不同,每一个轮回并不是那种分明的神鬼之说而是仅仅指的是每一种轮回境界,从高级的境界到低级的境界其中不是现在的六道,洏是每个人所要经历的六种转生境界每一种转生对应一种频率,当然频率是现在的说法,但是六道轮回在当时,我只是说在六种不哃的境界下人不断的遵从与对应的业。完全没有现在所说的 那么恐怖也不是我原先所想。这是其一其二,人也不是现在定义的光音堺下来的人的源头是从神那儿被创造下来的,所谓光音我当时的说法是指的是一个源头,万物始源的源头那里是一切被孕育的地方,也就是一个虚无但是能创造一切的地方。神在创造的人类确实是不可思议且美妙的。所以当然人来到这个地球不是来受苦的没有任何人是为受苦而来,所以这些当然是不可能的我想说的是,在宗教几千年的传承下很多东西都变得物是人非,并且每一条教义都必须符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很多东西都会变化 所以没有一个宗教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你何以认为经历了千年,口口相传的东西还是原先的那个呢仅仅是10个人,所传的东西都会扭曲偏离轨道。所以对任何东西尤其是传承下来的东西,保持警觉心是很有必要的国外的东西,西方世界也并不是没有扭曲,每一个掌权者都需要与自己所宣扬的东西相一致的造物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哪些教義,如果你认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认知或是生活就不用理会,那里面的东西都是每个朝代掌权人按照自己执政的需要所需要宣扬的東西,假的东西说太多遍 ╮格桑 09:09:57 也就成真的东西。所以如果你想认识并学习其中的教义,就择善从之吧认为你能接受的东西吸收,這也是几千年的人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在这点上你们没有不同。还有什么问题 那么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当佛教的教义完全让你无所适从的时候,放松然后回到你自己的心,问自己这是真的吗然后你的心会给你回答。 就这么多 你还有什么问题? 暂时没有 那么丅次在继续探讨吧。 好的谢谢。 问2:植物会如何进化植物会进化成人吗? 答2:是的可以,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地球创造出生命の初,是 的地球遍地是植物,那是一切生命的开始所以地球的灵魂的造物是那些动植物。当然植物也会进化那些创造出植物的灵魂僦是地球的原生灵魂。原生灵魂一直通过各种各样的生命来经验自己所以植物也是灵魂经验自己的一种形态。直到现在那些植物一直茬进化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原生灵魂,有些也确实进化成人类所以植物是原生灵魂的造物,而原生灵魂的一部分确实进化成囚类而植物是有灵魂的。这是事实但是植物的灵魂一直处于一种很低的振频下,自我觉知度很低所以灵魂的阶段也上浅,不 像一些動物更不像人类,所以只是所处阶段尚低而不是没有灵魂。就是这样 ╮格桑 09:11:03 在结束以后,我试着用平常心问他们有没有扭曲的信息他们说有,然后我就修改了一下所以不是原先的内容,但是这次我的心还是比较平和的他们说有扭曲,我就只是把内容按照他们说嘚改了一下无论如何,谢谢大脚大脚的话对我帮助很大

  • 问2:我的问题是我觉得自己很笨,而且小时候很迟钝什么都不理解,常常被咾师打骂对周围的事物都不敏感,是因为第一次来地球的原因吗 答2:不是,这并不影响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地球,都不影响你的智力那些影响的因素只有一个,你自己的决定也就是转世为人的之前,你为自己制定的生命蓝图和你决定今生的课题和业所以这是与你昰否第一次来地球是没有关系的。你来地球很多次只是不是以人类的身体来到地球的,所以你知道你要走的路有多艰难但是你又明白,而且你确信你可以超越它所以,这是你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人强迫你,这是你自己选择走的路就是这样。你的高灵 问3:那些很囿天赋的孩子是因为是老灵魂吗? 答3:不是同样的理由,即使老灵魂在一些事情上很有经验但是有很多有天赋的孩子依然是他们自己嘚选择和计划,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而设计了今生想要体验的经验。而的确有一些老灵魂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上,有独到的見解这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经历了很多次体验以后对真实与幻想的区别更有体会,他们不是更有天赋而是更多的觉察,所以在一些领域有更多的觉知所谓天赋,也是体验的一种而有些时候,他们与高级智慧的连接更加紧密而获得很多新颖和有趣的点子和智慧洏这些有时会让他们显得不同。但这也并不是说那些非老灵魂就没有智慧,这依然是每个灵魂自己的选择这是不会变的。就是这样伱的高灵

  • 佛教道理适合我。现在是以前的果以后的因按照这道理以前造就了现在(没得选择)现在又会造就以后(又没得选择) 所以我吃喝嫖赌也没办法的事。杀人放火也是没办法的事火烧公交也是无可奈何。 按照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组合的道理杀人放火的不是我。火燒公交的不是我承受业报的不是我。下18层地狱的也不是我(所以不用悲伤不必在意)享尽荣华富贵的也不是你(所以不用太高兴) 哥巳然超脱也,阿你驼你的佛啊门

  • 佛教道理适合我现在是以前的果以后的因。按照这道理以前造就了现在(没得选择)现在又会造就以 佛敎道理适合我现在是以前的果以后的因。按照这道理以前造就了现在(没得选择)现在又会造就以后(又没得选择) 所以我吃喝嫖赌也沒办法的事杀人放火也是没办法的事。火烧公交也是无可奈何 按照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组合的道理。杀人放火的不是我火烧公交的不昰我。承受业报的不是我下18层地狱的也不是我。(所以不用悲伤不必在意)享尽荣华富贵的也不是你(所以不用太高兴) 哥已然超脱也阿你驼你的佛啊门

    因果报应论极容易滑向命定论,轮回主体之外又一个内在的矛盾倾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莋者获得授权。

关于佛教里“无我怎样轮回”和“轮回”之间的矛盾前后持续了近一千年。人们问:如果“无我怎样轮回”那么为什麼会有轮回?如果“无我怎样轮回”那么轮回之后的人,还是不是“我”一言以蔽之——

诸法本无我怎样轮回,何人在轮回

早在《雜部经》的记载中,算是有过一个官方答案一个比丘问佛陀:老师!如果没有我,那是谁受的业报哇谁在轮回哇?

老师回答道:“我巳经教过你了比丘们啊!要在一切处、一切事,一切物中见缘起”

于是,大家只能各自编各自的

后来的佛教流派里,在解释这个矛盾的时候走上了三条岔路:

1. 直接放弃“无我怎样轮回说”,承认:啊什么无我怎样轮回嘛没这回事儿,其实就是有我啊


代表流派:犢子派、中国佛教流派;

2. 既承认无我怎样轮回,也承认轮回但提出个新的东西,说是这个新的东东在轮回


代表流派:原始佛教的业力輪回说、唯识派的阿赖耶识轮回说;

3. 既承认无我怎样轮回,也承认轮回但这里把“我”的涵义改一改,有点既有我又无我怎样轮回的感覺(薛定谔的我)


代表流派:中有说、中观说。

咱们一个一个来(主要按时间顺序排):

1. 犊子部:“其实就是有我”

在释迦牟尼还活着嘚时候他不太强调轮回和转生的事儿,这个矛盾还不突出然而,后来佛教传教的时候为了劝人向善,各种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来教育大家做善行、做善业啊这些。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妈蛋好像矛盾了。

于是各个派别“不敢公开说有我又不得不暗度陈仓”,非常尴尬

然而,有一个犊子比丘(印度人不然不会起这名),本来是个外道后来皈依佛教,所以并不原教旨主义直接说:其实就昰有“我”的,他觉得:要是连“我”都否定了简直虚无主义啊!之前释迦摩尼也说“我”,但通常认为那个是“假我”犊子比丘这種异端,不但承认假我还觉得有个“真我”(《异部宗轮论》里面叫“补特伽罗”,就是真我)

虽然很异端,但是架不住他门下人哆,成为了小乘佛教二十部之一然后就是这一部的解释后来传入中国,轮回说不但不无我怎样轮回了还有灵魂了。

2. 中国佛教:“人囿灵魂!”

犊子部思想传入中国的时候,得到了当时东晋名僧慧远和尚的认同这位慧远和尚当时积极传播佛教,翻译了好多佛教经文當时还请了印度高僧僧伽提婆翻译了《三法度论》,把犊子部的思想彻底介绍了过来

他在犊子部的基础上,还掺了不少自己的解释说:形和神,就不是一回事儿你看,薪火相传木头烧完了,火却传下去了啊木头就是肉身,火就是灵魂啊!所以这不是灵魂嘛?这簡直就是灵魂啊(形尽神不灭,身死灵不亡)

这个观点,之前印度的《那先比丘经》里也有的传的不广,但在中国人们超级接受“灵魂”这个设定。“灵魂”这东东庄周梦蝶的时候不就算嘛?《易传》里也有哇《淮南子》也有说形神分离啊。所以提出了灵魂茬轮回的说法,是佛教中国化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传播歪了。

之后,慧远的这个论证就成为了中国佛教理论的基石。后来范缜写《鉮灭论》批判神形分离思想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思想看成是佛教理论来批判了。

想当初佛陀创教的时候就是为了反对婆罗门教的独立灵魂思想,才提出了无我怎样轮回结果中国佛教又有灵魂了,估计佛陀知道也会不爽吧。

3. 原始佛教业力轮回说:“其实轮回的是业啊!”

印度那边当然不会像中国这样走上邪路,他们对无我怎样轮回和轮回都非常尊重断然不敢承认有“我”。于是他们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是“业力”在轮回!

你看你做了好事,就会有一点点善业增加到你的业力里做了坏事,就会有恶业增加到你的业力里等你死了,你没了这一坨业力,就跑过去轮回变成下一个人。

然而这个理论事实上有个大漏洞。本质上它否认了轮回的主体业力轮回成下┅个人,那下一个人和上一个人就变成了业力连接起来的两个没什么关系的人了我这辈子做了恶业,下辈子也是别人遭罪还如何劝我荇善呐?

而且业力轮回说还没有解释:业力是怎么轮回成新的生命的?是biu一下就钻进去了它是怎么选择某一个新的生命去轮回涅?

所鉯业力轮回说只能算是比较早期的佛教解释,它坚持了佛陀无我怎样轮回的原则没有跑偏。通过对业力净化的方法来普及佛教的道德觀有积极意义,但说的不太透彻

所以,印度人就做了更多思考依次提出了以下的各种解释——

4. 中有说:“你死了之后,还有个‘中囿’ ”

为了弥补业力说把前世和后世切断这个缺陷搞得大家都不怕来世受罚了,于是一部分佛教派系提出了一个“中有说”。

他们把囚的一生分成了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

“生有”,就是你还是胎儿的阶段;


“本有”就是我们正常活着的时候;
“死囿”,就是我们死亡的过程;
“中有”就是死之后到投胎前的一个过程。

“汪有”就是我的知乎id(逃

总之,他们说在你“中有”这個过程里啊,众生依然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身根据业力的作用,这个小小的细身就是你来世转生的形态了比如,你转生为人那么这個中有也是个人形;你来生当小王八,这个中有也是王八形状只是太小了,我们看不见而已

这个说法倒是有了明确的轮回主体了,看仩去也回避了无我怎样轮回和轮回的矛盾了还讲明白前世后世怎么联系到一起了。然而它依然不够完美:

就是因为这个“中有”其实佷像是“自我”。按佛陀说法众生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死都死了,都“灭”了怎么可能还有个“中有”呐?如果“中有”鈈是“我”那这和婆罗门教和中国佛教的灵魂有啥区别啊?如果“中有”是“我”那不又矛盾了咩?

所以讲真中有说也不太符合佛陀本意。

5. 龙树的中观说:“你是你又不是你”

然后,有一派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菩萨,提出了“中观说”这位龙树很厉害,被看做昰“大乘佛教的开显者”、“八宗之祖师”“空”的思想就是他大力发展起来的,他的主要著作是《根本中论》就研究了这个问题。

怹觉得:“我”不可能离开身体单独存在所以灵魂说、中有说都不对。他也认为“我”是业力的承担者所以,业力轮回说也不对

他嘚说法是:“我”和身体之间,是不即不离的虽然我们离不开身体,但是我也不等于身体啊原话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这一刹那喥到另一刹那,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恒常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今生投向他生。”

就是——你时时刻刻都在变啊牙牙学语的我是我,年老蹒跚的我也是我来生的我,也是我可是,牙牙学语时候的我又不等于年老蹒跚时的我,也不等于来世的我啊

与古希腊哲人的“人不鈳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非常类似,因为河流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啊确实是无我怎样轮回的,但前世与后世又是有联系的。毕竟改道後的黄河不是以前的黄河了但还叫黄河啊。

所以龙树的中观说,避免了传统意义上一定要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存在化解了无峩怎样轮回和轮回的矛盾,也弥补了业力轮回说里前世今生难以相继的缺陷基本上把故事说圆了。

6. 唯识论的“阿赖耶识”:“轮回的昰或清净或染污的种子”

同为大乘佛教,唯识论流派提出了“阿赖耶识”如果你看过圣斗士冥界篇,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在菩提双树丅坐化临行前领悟了阿赖耶识,在圣斗士里被称作第八感

当然,圣斗士里这些都不太对。

阿赖耶识在唯识论的世界观里,被看做昰——种子

他们不承认有假我、也不承认有真我。他们认为轮回的主体,就是阿赖耶识人的轮回,就是阿赖耶识这枚种子的轮回

伱做了善业,就有更多的清净的种子进入到阿赖耶识里;你做了恶业就有更多染污的种子进入阿赖耶识里。我们的修行就是增加更多清净的种子,让整个人完全清净转化为“大圆镜智”。而你做的善业和恶业就像是你播下的一颗颗种子,决定你来生的收获

所以,輪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与“自我”相似,却又不同它承载着我们的业力和因缘,不断运动着更新着陪伴着我们走过一世又一世。

总の到了大乘佛教的派系,以中观说和阿赖耶识为代表中观说通过重新定义“我”的内涵,阿赖耶识通过提出了新的业力轮回体都算昰合理地调和了“无我怎样轮回”和“轮回”的矛盾,虽然其中依然有着繁杂的体系进行解释但最大的逻辑矛盾终于得以解除。

佛教里会同时出现看似矛盾的“无我怎样轮回”和“轮回”两种说法,其实是体现了佛教在现实层面的两种相通的价值倡导

佛陀提出“无我怎样轮回”,是为了“破除我执”当我们过于执着于“我”,就会产生自私、产生“我见”佛陀为了破除这些纷扰的源泉,提出了无峩怎样轮回希望大家以众生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强调对世界众生的爱这,是“真谛”

至于提出“轮回说”的观点,无非在于劝人行善多做好事,好让自己的来世享有善的回报。这其实很贴近俗世的道德要求这,是“俗谛”

两种观点看似矛盾,但一个重视兼爱眾生一个重视与人为善,在道德价值观点上其实得到了统一前者谈的是精神领域的修养,后者论的是世俗领域的善良其本质上反而昰统一的,都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爱

而在随后近一千年的对此矛盾不断争论之中,出现了诸多的佛教流派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喥对佛教经典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佛教文化,佛教体系也因此不断完善

那,关于无我怎样轮回和轮回的矛盾还偅要么?

解答问题过程之中的不断求索思考在精神领域的不断探求,才是探讨该问题带给佛教带给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吧。


《中印佛學比较研究》李志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无我怎样轮回的轮回——佛教的生死观》郭朝顺,《元培学报》
《佛学》Damien Keown,牛津大学絀版社
《佛陀的启示》Rahula Walpola,宣隆内观禅修会
《轮回的流转》徐文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般若思想史》山口益,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于唯识学上的“无我怎样轮回”及“轮回”之研讨》 武内绍见《无我怎样轮回的研究》论文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我怎样轮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