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这些航母和长门战列舰大和这些战列舰地位有什么不同

查看: 6284|回复: 3
生命在于得瑟
精华19帖子威望57 点积分2631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huntercai 于
08:42 编辑
图鉴编号No.001
08:41 上传
1.页游版中的表现
★光荣的1号图鉴拥有者。也是普建与通常海域可掉落的舰娘中最强力的BB之一。
  〇其火力随着日雾岛改二的实装降至了第2位。考虑到长门拥有着能吊打切麦狂魔的其他各项属性,玩家们大可不必纠结这5点火力差。
  〇虽然单从破坏力来说伞级才是当仁不让的No.1,但这两位只能通过已完结的活动或者大建入手。
★也许是因为一直存活到战争结束的缘故,长门初期就拥有20运,改造后更是涨到了30。高运使得她成为了夜战中最值得依靠的BB,这也是大和级以及二改傻级所望尘莫及的。不断喂食小逗比能将她运高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〇改造前的运最大值为79,改造后与雪风一样上升至了99。
  〇日实装的榛名改二(41运)又把长门从最幸运BB的位置上挤了下来。
★尽管99的火力最大值相较于金刚级的98(雾岛改二为104)并无太大优势可言,但她在对空以及耐久方面却彻底压倒了傻级。
★高耐久会增加擦弹时的蹭血量以及被FBB一发入孕时的修理费,因此也不能说血长就一定有优势。
  〇由于火力与装甲的初期值设定得相当高,其几乎没有现代化改造的余地。
★长门的稀有度为6(目前第2高)且只有BOSS点可以掉落,入手十分困难。
  〇南西诸岛海域:2-4BOSS
  〇北方海域:3-2BOSS(需要纯驱逐舰编队才能进入BOSS点)、3-3BOSS、3-4BOSS
  〇西方海域:4-4BOSS
  〇南方海域:5-5BOSS
  〇中部海域:6-2BOSS
  〇除了稳定进BOSS的6-2之外,非深井冰且能带路到门口的图只有3-3和4-4。如果用潜艇偷渡的话则推荐3-4。
    ■2-4从罗盘娘以及地图纵深来考虑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3-2资源消耗低,但道中劝退率奇高,脸黑的话连续上拐也不是没有可能。
    ■3-3的道中与BOSS强度一般所以相对容易。但非提们纷纷表示窝是来逛家具城的。
    ■3-4的罗盘与撸爷往往会在收完水面舰队高昂的过路费之后把你甩到沟里,SS偷渡虽然消耗极低,但想在BOSS点拿到高评价难如登天。
    ■4-4虽然能带路到门口但罗盘娘依旧凶残,2/3几率出现在BOSS点的SS亦令玩家们S胜难求。
    ■5-5绝壁想太多。别以为脸好过了鬼畜的道中就能在BOSS点拿到S胜。
    ■6-2存在固定带路配置且BOSS点战斗力孱弱,不过道中的劝退与中破率极其感人
★由于掉落点有限,所以坊间存在着“与其去捞不如乖乖赌船比较好?”的说法
  〇低保大建可出。紫菜数量不限。
★另外,每次出击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与弹药也是其一大特征。
  〇尤其是弹药方面,改造前就高出金刚级18%的她在改造后更是要比傻级多吃33%,泡澡时费的钢同样是BIG7级。
   不计代价地拉长门出去刷图只会导致早秃封港并对其他舰娘的出击与建造形成妨害。
   看在娇喘有意提高改造后消耗的份儿上,一改前就把她练满或许是个可行的选项。总之请有计划地运用这位萝莉控。
    ■不过话要说回来,喵门吃得再多也只有某(lǚ)对(guǎn)姐妹的一半而已,只要最低限度地保证远征与任务收入基本上就不会被吃穷。
     所以说一切终究还是取决于肝。
★一式穿甲弹相关任务——「第二战队」的编成与出击点名需要长门/长门改参与。如果让她担任旗舰出门就能在第二战队的出击任务中听见「第一战队,出击!」这一超现实的台词。
★长门的舰名源自本州西南部,包含了现山口县一带在内的「长门国」。明治时代之后政治家辈出的长州藩也位于其境内。
  〇相应的,位于本州东北部并囊括了津轻海峡的青森县则有着「陆奥」的旧名。
★作为联合舰队开战时的旗舰,长门当仁不让地拥有着武者一般充满领袖魅力的性格。
 …但是如此威严的她却仅仅参加过两场海战。出场机会全被以吃撑为首的航妈们抢走了。
★对外公开时,军方隐瞒了其部分性能并宣称她的最高航速仅有23节。然而身为可以飙到26.5节的大家伙,长门当年绝对是一艘足以轻松甩开各国BB的高速战列舰。
 其在主炮威力及其他各项指标上也与陆奥一起位居BIG7之列。
  〇关东大地震时,装满救援物资全速驶往东京的长门被英国轻巡「派遣(D-30 HMS Despatch)」发现,从而使得她的真实性能大白于天下。
   然而,在这个各国舰船性能相继败露的时期,长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正面非难。
    ■事实上,当时的专家已经可以通过烟囱大小准确地推测出一艘船的引擎出力。
  〇不过列强暗中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知是戏说还是史实,总之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总统曾把「我们什么时候能占领11区?」这一问题扔给了手下的海军将领,
   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是「非我美帝不想吞,奈何日军有喵门」。
    ■在大舰巨炮主义的鼎盛时期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警戒,足以见得其性能有多么强大。
     当然这话背后还有着另一层意思。毕竟对于古今中外的军方人士来说「不可能=快把逆推的预算交出来」。
    ■按照1916年的汇率,长门的建造费约为4390万日元,换算到现在的话则超过3000亿日元。
  〇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长门级拥有IJN全部战列舰中最优秀的操纵性。
   反过来说,走直线时都歪歪扭扭的伊势级以及直线性能优秀但舵效不足,且转向时惯性惊人的大和级则是最难以驾驭的BB。*1
  〇另外,长门的前部船桅在设计时本打算采用三脚式,但在某位炮术士官的强烈要求(以至于与主持设计工作的平贺让中佐进行了激烈争辩)下改进为了更加稳固的七脚式。
   提出要求的士官为金田秀太郎大佐。也就是脑洞出了那个50万吨级战列舰计划的生父。
★年间进行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使得长门拥有了能与俾斯麦级等条约型战列舰 抗衡的实力,人称「最强的旧世代战列舰」。
 其实长门级的主炮在20000米距离上有着多达455毫米的穿深,足以击穿美军战列舰的垂直装甲,因此接受改造前的长门依然能于交锋中占据一定优势。另外,美军14英寸主炮在18300米左右的穿深为349~356毫米,根据战斗态势基本无法横跨20公里击穿长门*2。相同距离下,日本战列舰普遍使用的356毫米主炮却只有307毫米的穿深,同样无法穿透美方战列舰的垂直装甲。
 值得注意的是,长门级在舷侧垂直装甲的内部还增设了一层带有45度倾角的75毫米装甲板。美军所使用的短延迟引信(命中后迅速引爆战斗部的引信,日本海军采用的大延迟引信从命中到引爆需要较长时间)即便击穿了舷侧主装甲,也很有可能会在穿透内侧75毫米装甲前发生爆炸。
 由此,很多人也认为就算长门被击中,炮弹还是无法穿过关键部位对她造成实质性损伤。
  〇也许是因为在改造时延长了船体并更换了重油锅炉的缘故,即便是在没有对驱动系统进行强化的情况下,其航速也几乎没有下降。*3
   从与最大航速相差超过2节的大和在莱特湾飙了两个半小时的船却没有掉队这一点上来看,喵门似乎可以轻松地跑出超过设计指标的速度。
   不过大和航行时主要采用第四战速(24节)与第五战速(26节)*4,该标准已经达到了长门的最大战速,可见她在陪大姐姐时有多勉强自己了。*5
  〇当然这一表现并非毫无根据。长门当初就是作为联合舰队旗舰而建造的,因此在设计时强调机关部分的强度也不是没有道理。
  〇曾有人提出为她换装与重巡同等的引擎使其转化为航速29节的高速战列舰,不过该提议由于预算问题而被驳回。
    ■从莱特湾返航的途中,长门受到了美军潜艇「海狮(USS SS-315 Sealion)」的袭击但并未被击中,不过与她擦身而过的鱼雷却不偏不倚地炸沉了浦风。同样被鱼雷命中的金刚随后也葬身海底。
★其台词中的「第一战队」就是指日本海军最强、最精锐的战列舰部队。战队司令官由联合舰队(常设化之前则由第一舰队)司令长官兼任,是日俄战争以来实施舰队决战思想的关键部队。
  〇从竣工起至太平洋战争爆发,长门除了会在接受整备与现代化改造时离开舰队之外一直划归第一战队管辖。堪称精英中的精英。
  〇大和的服役虽然剥夺了她联合舰队旗舰的称号,但打伞大姐姐与长陆奥三人直到中途岛海战期间依然肩负着第一战队核心战力的职责。1942年7月,服役刚满一个月的武藏终于把长门与陆奥挤到了第二战队的编制里。
  〇由于伊势级为了进化成航空战列舰临时离队, 2艘长门级以及2艘扶桑级便扛起了整支第二战队的大旗(任务“编成主力战列舰部队「第二战队」!”应该就是为了重现这一场面)。
  〇虽然陆奥有幸参加了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但长门与不幸姐妹只能过着终日在本土待机的每一天。
   1943年1月,第二战队的直属上级——第一舰队麾下新增设了一支以驱逐舰为主的老练部队:第一一水雷战队(龙田、电、雷、响)。而当时的IJN也有意要将第二战队打造成所谓的训练部队。
   这是因为,第一舰队花名册上的船大多会被一线部队抽调得一干二净,而这批挑剩下来的鸡肋低速战列舰唯一的用途,也就只有训练刚入伍的新兵了。*6
  〇随着陆奥自爆以及伊势级的回归,第二战队的编制增至5艘战列舰。但她们依然未能获得任何实战机会*7。该战队最后也随着第一舰队的废除而宣告解散。*8
   失去了妹妹的长门只能与双伞重新组成第一战队,并参加了后来的马里亚纳海战以及莱特湾大海战。
  〇至于联合舰队司令部则依次从长门转移到了大和与武藏上,并经由最后一任旗舰大淀,最终于1944年9月迁徙至庆应义塾大学校园内的一处地下防空洞中。
★莱特湾大海战结束后,回到日本的长门受困于重油不足而转为了特殊警备舰(即军港里飘着的浮游炮台),默默地停泊在横须贺港里。
 考虑到她「再也没有出击的机会了吧」,其副炮、高射炮,甚至连航海所必需的船桅和烟囱都遭到了拆除。
  〇榛名的大部分武装也被拆解,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大部分火炮的只有伊势和日向等人。
   但是在硕果仅存的4艘战列舰里,唯有长门的航海舾装被扒得一干二净。
   →战后拍摄的彩色视频(2:00-4:10 )
  〇日,长门的舰桥在美军航母「埃塞克斯(CV-9 USS Essex)」「香格里拉(CV-38 USS Shangri-la)」「贝劳森林(CVL-24 USS Belleau Wood)」「伦道夫(CV-15 USS Randolph)」舰载机的攻击下惨遭破坏,包括舰长在内的大半水兵战死。
   尽管继任舰长下达了修复命令,但这一指示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得到执行。
★战争结束后,长门被引渡给了美国,并与酒匂及欧根亲王一起作为靶舰参与了在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核试验「十字路口行动(Operation Crossroads)」。
 仿佛是要向蹂躏了祖国的反人类兵器进行抗议一般,她用接近中破的身躯承受了两次核爆,并依旧海面上坚持了整整4天,
 日深夜至29日黎明间,长门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地长眠于了海底。其身姿就宛如一名宁死不降的武者孤独而壮烈地以身殉国一般。
  〇距离第1次试验(ABLE:空中引爆)的爆心(酒匂)最近的战列舰分别为700米左右的内华达(BB-36 USS Nevada,原定爆心)与阿肯色(BB-33 USS Arkansas),以及1500米左右的长门。
   在第2次试验(BAKER:水中引爆)中,远离爆心的内华达得以幸存,而靠近爆心的阿肯色则不幸沉没,与长门处在相近距离上的正规航母「萨拉托加(CV-3 USS Saratoga)」也在7小时后沉没。
   然而,距离爆心相对较近的长门在承受了两次核试验后却仅产生了一丝倾斜。据说在引爆BAKER前,美军还特意在长门的舰首处开凿了大洞并在舰体上设置了水雷。
    ■事实上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美国人凿过这个洞,水雷也是固定在甲板上的。这么做估计是为了研究核弹凌空爆炸对水雷造成的影响。
     而且,在船身上开洞本身就与证实核弹的反舰效果这一实验目的背道而驰,该说法八成也只是民间的谣传吧。
     听闻长门依旧坚挺于海面上的原舰长夫人更是留下了「这是数万人的英灵在水下支撑着她啊」的感叹。
  〇此后,「亲眼见证这番光景的美国调查团便将长门称作“Old Navy Never Die”」的消息不胫而走。
   ※实际上这可能是与在十字路口行动中真正坚持到最后的靶舰「纽约(BB-34 USS New York)」那句“Old Sailors Never Die”以讹传讹的结果。
    ■根据坊间说法,这句话曾被写在了长门的舰桥上,但纽约的文字却位于左舷,因此不排除两者没有任何关系的可能。总之真相目前依然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〇另外,虽说已经沉没,但长门却是BIG7中唯一将船体留存至今的家伙,而她也早已成为了当地贵重的观光资源。不过其残骸由于核试验的影响目前禁止游客接触。
    ■根据现有资料,想前往长门的沉没地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在现实世界见到她的芳容不仅要同时拥有土豪和脸帝属性,还得具有相当高的提督等级和潜水技能。
     沉没地的水深约为50~60米,没有高级潜水执照的人几乎无法抵达这一水深。考虑到潜水夫病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传统的水肺式潜水只能允许潜水员欣赏几分钟而已。
  〇据说在第1次核试验结束后发表的泳装之所以被称为「比基尼」,就是为了借核弹隐喻这款泳装的大胆与破坏力。
   虽然官方说辞中提到了「对氢弹的隐喻」,但这明显属于误传。首次在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氢弹试验是在1954年,而这次试验还意外导致了著名的「第五福龙丸事件」。
★建成与开战时的长门保持着战列舰所应有的威武容姿,但她在另一段时期内却换上了人称「长靴」的奇葩烟囱。然而,这在当时的青少年间反而**了无与伦比的人气。
  〇由于当初的2根烟囱在设计上存在着重大缺陷,前部烟囱排出的烟气会向舰桥方向倒流,从而引发越高级的军官熏得越愉快这种异常现象。
  〇另外,转为特殊警备舰并拆除副炮、防空炮、后部船桅以及烟囱的行为也造成了最后头重脚轻的诡异外观。
★由于大和在战时属于最高机密,因此对国民们来说,长门才是帝国海军的象征。
  〇当时的军宅们大体分成了战列舰长门派与航母赤城派2大势力,不过偶尔也会冒出水雷战队派的声音。
  〇其高涨的人气以至于在纸牌游戏中都存在「陆奥与长门乃日本之骄傲」的说法*9,普通家庭也大多会挂上她的照片。
★年,格力高株式会社(现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曾经为战列舰「长门」、巡洋舰「熊野」以及驱逐舰「吹雪」制作了一批景品模型。随后,格力高便开始向全体国民散发而带有景品照片的传单并宣称可以用附在自己商品里的印花来进行兑换。
  〇至于所需的印花数则为:吹雪60枚,熊野80枚,长门100枚。你确定有土豪能换到长门么…
  〇反正整个霓虹商界从古到今都是这个尿性。
★由于和金刚级一样安装了4座双联装主炮所以两者在外观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开战当时的分辨方法是:金刚级有2根烟囱,且三、四号炮塔被水上飞机设施隔开,
 长门级只有1根烟囱,航空设备则位于后部舰桥与三号炮塔之间,三、四号炮塔相邻并呈背负式布置。
 不过长门在竣工时以及长靴状态下与后期的金刚级一样有着2根烟囱,各位在分辨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长门与陆奥的副炮在改造后从20门减少到了18门,由此导致的奇特开口也成为了区分她俩的主要依据。一切都是预算的错
 只有长门的副炮处留下了不自然的开口。
 具体地说,改造后的长门级在前部侧舷上方布置了3门副炮,下方则有4门,如果大家发现4门副炮前方存在没有封闭的孔洞,就基本可以确定是长门了。
★也许是因为外表的关系,如果在谈论舰娘的时候出现对魔忍或者对魔舰的字眼,那十有八九就是指她。只不过捏他角色的名字和赤城更相近就是了,至于雪风,你真不是从隔壁穿越过来的么
★启动游戏以及读取账号时出现的小黑船(通称浮游丸)恐怕就是改造后的长门级。
★另外,角状发圈的原型其实是长门级前舰桥上部用于张挂信号旗的出挑。在前舰桥下后部的旗帜甲板和该突起之间穿上缆绳后,就可以根据状况升起不同的信号旗了
  〇与旗帜甲板处于同一高度的甲板上还设置了测距仪,(要知道测距仪一般都是固定式的)而这家伙居然可以围绕舰桥主轴进行自由旋转。
   虽然历史上有过把两个测距仪叠在一起等奇葩设计,但是可以沿轨道移动的脑洞产物却只存在于以长门级为首的八八舰队系列战列舰上。
★偷袭珍珠港时就是由她发出了「攀登新高峰1208」这种明摆着告诉美帝要干什么的密码电报。不排除喵门是个天然娘的可能性
 对此最为惊愕的恐怕要数美军的密码破译部门了。
 要知道陆军的「日出映山形」至少没把行动的时间剧透给英国佬
  〇其实这些都是扯淡。攀登新高峰1208是经过海军D号密码加密之后才通过柱岛中继站与东通电台线路发送出去的
  〇发出明文电报的其实是千叶县的船桥送信所。
有关日本的密码电文
★据说鹿儿岛同乡用鹿儿岛方言打的国际电话让美军在破译时经历了相当程度的苦战。
  〇虽然明知会被美军监听,但日本驻柏林武官野村直邦中将在乘坐U-511回国时依旧选择使用国际电话与外务省和日本驻德国大使馆串通时间。为了让监听的美军不明所以,他还特意让鹿儿岛同乡在电话两头进行对话。
   这通电话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窃听,不过由于鹿儿岛方言飞快的语速,美军连日方是不是在说日文都无法判断。鉴于美军自身同样使用了印地安的纳瓦霍语*10来编篡密码,所以他们不得不用亚洲地区的各种奇特语言来对电文进行验证。
   直到2个月之后,经由在美国陆军情报部门任职的鹿儿岛裔人的「翻译」,美帝终于弄清了电话的内容。
  〇也许是因为破译方言花费了太多的时间,U-511最终顺利抵达日本并改名为吕500加入IJN服役。
  〇日方最初使用这个花招是在野村中将出发的1个星期之前(即当年5月)。面对东京方面发来的「モ タタケナー」(已经出发了吗),德方则用「モ イッキタツモス」(即将出发)进行了回答。由于盟军的轰炸破坏了大量中继基站,因此利用国际电话的联络仅维持了一个月左右。
★战后,大洋渔业(后更名为MARUHA,现称MARUHA NICHIRO)借着重启捕鲸计划的当口前去向第二复员省(旧海军省)租赁能作为捕鲸母船*11使用的船只,而他们提出的舰船名单上就赫然列有长门的名字。
  〇当然,拿BB去当捕鲸船本身是一件很逗比的事情。捕鲸者们只是因为听说「有人在港口里看到了系留的军舰」,然后就想当然地觉得「看来可以用于捕鲸。就算不知道名字只要去借就没问题了对吧」并付诸实施。
   结果,对军舰一窍不通的家伙们逼着第二复员省把「横须贺军港里所有的舰艇」名单提交给了GHQ,长门之名也自然出现在了名单的第1位。
    ■他们最终借到的只有第一号级输送舰(第9号、第19号等,排水量不过1500吨。
    ■大洋渔业在其他方面也与海军有着不小的缘分,以至于能在横须贺军港旁边建设属于自己的工厂。此后,这块地皮又被大洋渔业的子公司大洋WHALES改建成了自家棒球队的练习场。即便是在脱离了大洋渔业(MARUHA)之后,此处依旧作为「横滨DeNA海湾之星综合练习场」(海湾之星球场)使用至今,观众们甚至可以坐在球场里欣赏自卫队的护卫舰。
  〇……造化弄人,由于维护后实装的大鲸只有在后半程海域才有掉落,于是便出现了带着长门捞鲸鱼的提督。捕鲸战舰长门居然以这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得到了实现。
★时光流逝到了21世纪。海上自卫队在日向级的经验之上又建造了一级新型直升机航母护卫舰「22DDH」。
 在为其命名时,「长门」曾一度作为最有力的候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自卫队最终还是选择了经历过2次世界大战并活跃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巡洋舰「出云」作为新船的舰名*12,长门那7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愿望就此成为了泡影。
  〇不过,民间却拥有着大量以「长门丸」命名的船只。
   川原砾所著轻小说「刀剑神域」中亦出现了一艘架空的泛用护卫舰「长门」。禁止吐槽人家的命名基准
★长门被引渡给美军前的最后一任日籍舰长,就是日俄战争期间在旅顺港封锁作战中与军神广濑中佐一起阵亡的杉野兵曹长之子杉野修一大佐。
★虽然长门遗留下来的物品并不多,不过有一名在战争结束后指挥引渡工作的美军军官把一面全尺寸军舰旗私自带回了美国,并在亲朋好友的怂恿下出席了日本的电视节目「开运!神马神马鉴定团」(播出)。
 担任节目主持的艺人石坂浩二单独出资买下了这面军舰旗*13,并转赠给了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大和博物馆)(赠与仪式的录像 )。该旗帜眼下正在大厅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详细经历。
  〇所谓军舰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军舰们为了表示自己隶属于海军而在舰尾悬挂的旗帜。诸位提督们不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长门的军舰旗尺寸出发,倒推出她实际的身材吧。
    ■海上自卫队的旗帜虽然规格相同,但还是因为某些大人的原因被称作自卫舰旗。
  〇长门的船体虽然沉没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但承载着军舰之魂的海军旗最终还是得以回归日本。然而,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清其海军旗上那些污点与血渍。不知道各位提督对此作何感想呢。
*1实际使用方面并未造成影响。
*2 美制16英寸主炮同距离上可以击穿412~448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几乎不把日本战列舰的垂直防御放在眼里
*3在模拟实战搭载2/3燃料并超负荷全力运转的情况下,建成时的长门级最大航速约为25.5~25.9节。改装完毕之后则跑出了25.3~25.8节,完全处于容许误差范围之内
*4 整场战斗中,24~26节的航速总共持续了18小时10分钟。最大战速仅运转了1分钟,输出功率更加骇人的「满负荷」也不过维持了9分钟而已
*5 考虑到当时榛名及羽黑的最大航速仅为26与28节,因此不排除舰队将航速限制在26节以下的可能性
*6 由古鹰级和青叶级重巡组成的第六战队在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中全军覆没,第三水雷战队调任至所罗门方面第八舰队麾下,第一水雷战队则前往第五舰队以执行北方的戒备任务。魔王们的第九战队因无用武之地惨遭解散,老式航母凤翔变身为训练航母,瑞凤与金刚级高速战列舰更是被以航母为主力的第三舰队相中。
*7 长门曾与扶桑一起前往特拉克泊地,并于1943年10月会同大和级战列舰与航母部队出港寻求与美军特混舰队决一死战,但最终一无所获。
*8 这其实只是为了将以水面打击部队为主的第二舰队与以航母机动部队为核心的第三舰队集中统编成第一机动舰队而布下的棋局而已。
*9指讲谈社「少年俱乐部」1930年新春号里附属的新款识物牌。其中还包括了「镇守府 横须贺 吴 佐世保」的卡片
*10 相应的情报员也被称为「密语者」
*11 宰杀、加工鲸鱼的船只。大洋渔业战前在小笠原群岛的母岛上拥有一座捕鲸基地,然而由于战后美军禁止日本人前往小笠原群岛,因此他们需要添置相应的船只进行替代。
*12要说不采用长门这一名称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她在二战期间曾担任过联合舰队的旗舰,一来也是因为其作为IJN的象征享有了过高的声誉。有言论表示是为了考虑邻国的感受,但「出云」自身也是侵华战争时期上海派遣舰队的旗舰。
*13 以鉴定价1000万日元买入。石坂浩二本人也是一位倍受景仰的军事模型家。
生命在于得瑟
精华19帖子威望57 点积分2631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huntercai 于
08:44 编辑
图鉴编号No.001b
08:44 上传
1.页游版中的表现
尽管没有大和级那样压倒性的火力,但是长门改却拥有战列舰中首屈一指的运。
高运使得她可以将夜战CI纳入考虑,因此相比其他BB,长门改在装备灵活性上有着独到的优势。
马路油的闪亮登场令人造祥瑞成为了可能,长门改的CI率也在马战神的自我牺牲下得到了有力保障。
此外,作为一项隐藏数值,其运的最大值达到了惊人的99。
  运的上限可以与雪风及雪风改平起平坐。这在所有BB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只不过30的初期值使得提督需要为她提升69点运才能喂满,养成起来比祥瑞辛苦得多。
  具体来说需要44只马路油改。
    一次喂5只马路油改固定加8运,于是5×8就能喂到64。接着只要随便喂5点就能达到上限。
    如果结婚的时候加了超过5点运的话那就只需要40只小逗比改了。
    详情请参照WIKI的现代化改造页面。
征服者, 积分 5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5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514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一个一帖,200多个船呢
仗剑飘零一散仙
征服者, 积分 63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2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37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好~~~~~~~~~长& && && && && && && && && &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先声明,我对日本历史并没有什么太深的研究,纯属个人瞎琢磨,只是在煮酒没有搜索到类似帖子,所以想补一个。文中肯定存在很多硬仗,煮酒的达人们请不吝赐教小弟,再次谢过了。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直接从维基百科扒过来的)。有时候直接就叫Carrier,仅从英文字面分析,应该翻译成“飞机运载者”,之所以我们称之为“航空母舰”,是源于日语汉字(同胞们别自卑,其实近代中国只要是跟先进科学技术有关的名词,几乎99%都是直接从日语扒过来的,不过想想日语中的汉字本来就是唐朝学咱们的,咱再学学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  
之所以突然想818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最直接原因就是最近“日向”号(ひゅうが)的服役(日入役),已经编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八八舰队”。虽然日本自称“日向”号是直升机护卫舰,但是根据张召忠在做客腾讯网时所说的判断航母三原则(一是有飞行甲板,二是有机库、升降机,三是有航空指挥系统,http://news.hainan.net/newshtml08//.htm新闻地址),“日向”号就是航母,虽然广大军迷对老张诟病甚多,其嘴里跑飞机的毛病也确实存在,不过对于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他的判断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况且,个人感觉,老张其实也有他的苦衷,比如保密原则,或者他本来就是站出来迷惑对手的,反正他能干到少将没点真才实学也难。基本世界各国都把“日向”号当作航母看(至于日本海军对此舰的真实定位,谁又能知道?),很简单,光从排水量上来看“日向”号满载的排水量18000吨(标准排水量13950吨)已经跟意大利海军13850吨加里波底号航空母舰、西班牙17000吨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英国皇家海军21000吨无敌级航空母舰不相上下,说她是轻型航母一点不过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日本海上自卫队有时候就像体育比赛里隐瞒年龄以大欺小的运动员,明明自己已经20好久,愣说自己才15、6岁,于是套用个判断标准,就等于是给日本海上自卫队测测骨龄。   “日向”号基本数据:(引自简式战舰年舰)  舰级概观  舰种 直升机驱逐舰 DDH  舰名 令制国命名法  前型 白根型护卫舰  次型 无  同型 DDH-182  竣工 下水  结局 入役  性能诸元  排水量 13,950吨(标准/基准)  
18,000吨(满载)  全长 197m  全宽 33.8m  吃水 7.0m  锅炉 LM2500燃气涡轮引擎4具  动力 COGAG 2轴 100,000马力  极速 30节  燃料 柴油  舰员 360人~490人(似乎有6名女兵编制)  武装 16具Mk41垂直发射系统  
可装16枚ESSM防空导弹  
或12枚ASROC 反潜火箭  2具三联装324mm鱼雷管  舰载机 3架SH-60K  
1架MCH-101  
11架各型海自直升机  其它 QSS-XX声纳  
FCS-3对空搜索雷达  
OPS-20改 海面雷达  武装 2具20mm方阵快炮  
12.7mm机枪  
另有一姊妹舰编号DDH-182(“日向”号是DDH-181)预定于今年内下水,2011年加入现役。    
另外日本海上自卫队大隅级运输舰有时候也被外界看做航母,现有三艘入役 LST-4001 おおすみ (大隅)
LST-4002 しもきた (下北)
LST-4003 くにさき (国东)从现有图片上得知,跟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航母”的区别是在不大。  
不过大家暂时可以放心得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这些所谓“航母”都是轻型,“日向”号最多搭载11架直升机,换成真正意义的舰载机F/A-18大黄蜂那样的也就是7、8架的样子(而且“日向”号还要先经过改装,大黄蜂才能上舰),基本上这种轻型航母主要是配合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执行反潜任务。(这几年我们的潜艇确实比较活跃哈,光轻津海峡就穿过N次了)。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不过事先声明,这帖子可不是只介绍日本海军航母的性能的,上面这些因为处于和平年代,“日向”号也才刚服役,没什么故事可扒,以后就不一样了,暂时定下次先写“赤城”号。以人格担保,绝对不弃楼,哪怕只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看。  “日向”号大隅级运输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长见识。
  错别字太多了,“硬伤”打成“硬仗”,第二张图片发出来才发现居然那么小,唉,人生总是充满遗憾
  日军航母貌似比美军脆弱很多。日本航母总是一艘一艘沉没。而美国人的企业号等总是修好了再用。  看来两国的工业水平真是没得比
  反对楼主的观点    日向号怎么改装也无法满足F18A的起落条件的 毕竟F18需要300米跑道    日向唯一可以期待的固定翼飞机是F35
  作者:paikemm 回复日期: 21:53:13 
    反对楼主的观点        日向号怎么改装也无法满足F18A的起落条件的 毕竟F18需要300米跑道        日向唯一可以期待的固定翼飞机是F35      ----------------------------------------------------  可能我的表达有问题,我只是拿F/A-18打个比方,至于“日向”到底能搭载什么样的舰载机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也许英国的“鹞”式更好,但是也超不过10架。这点飞机在直接海上作战(没有路基航空兵的支援的前提下),很难看出有什么效果,除非下挂的都是核弹。“日向”本身的定位反潜用的直升机航母(除日本外各国基本公认)吨位太小,真的没必要用舰载机,效果有限。试想,一个航母战斗群里一共才10架舰载机,还要分成预警机、对舰攻击机、歼击机,任何一个有点理智的海军都不会这么无聊。
  日本不会采购海鹞的。这种飞机的作战半径太小。美军也只有两栖登陆舰有,正因为对其性能不满,才要求开发F35    另外 现有的E2要上日向 也有难度,没有弹射设备的话,是飞不起来的。    但是别小看F35 一旦装备 哪怕只有4架,就可以对一个师的登陆提供空中支持。    至于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日向不是航母。问题是他就是航母,但是不同与一般航母,是带有相控阵和垂发的航母    现代作战,在脱离陆基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只有美国才能叫真正的航母编队。其他国家的基本都属于外强中干形式。    日向的建成,并不是想变成进攻型航母。其核心价值还是在有争议海域,保护自己的88舰队的对空和对潜的安全。
  当年日本人是一艘一艘的造航母,美国人是一堆一堆的造.光埃塞克斯级就二十四艘,几乎等于日本建造航母总数(还包括了改造和改装航母).  美国人的经济力是航母大战取胜的关键.二战中日本航母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3艘,而美国是七十多艘,还干过两年造50艘航母的壮举  企业号倒是运气好,日美开战前的约克城级三舰中只有它存活了下来.
  作者:paikemm 回复日期: 22:20:24   -------------------------------  我的主贴里一直在说“日向”是航母。不然我开这个帖子干什么?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她能不能搭载舰载机、搭载什么样的舰载机的问题,而是他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你说的甲板长度,弹射器的问题,这都可以看作细节,也许对中国这种从没有过航母的国家是个技术瓶颈,但是对日本这种早在70多年前就拥有航母的国家实在不算个事,F-35是好,美国能给吗?用航母舰载机支援陆地作战的意义有多大?陆地上随便找个机场起降数十架战斗机就很容易对付航母舰载机(当然是双方实力接近的前提下),要支援陆军为什么不用武装直升机?阿帕奇反坦克可是相当厉害的。
  作者:amlen 回复日期: 22:41:01 
    当年日本人是一艘一艘的造航母,美国人是一堆一堆的造.光埃塞克斯级就二十四艘,几乎等于日本建造航母总数(还包括了改造和改装航母).    美国人的经济力是航母大战取胜的关键.二战中日本航母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3艘,而美国是七十多艘,还干过两年造50艘航母的壮举    企业号倒是运气好,日美开战前的约克城级三舰中只有它存活了下来.    --------------------------------  日本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并不是不能造航母了,是造了也没用,没有足够的石油开动航母,零战到了43年就已经不怎么管用了,同样的舰载机对轰日本吃亏,而且,最重要的是,日本缺乏优秀的飞行员,偷袭珍珠港的那批飞行老鸟已经差不多死光了
    你说的甲板长度,弹射器的问题,这都可以看作细节,也许对中国这种从没有过航母的国家是个技术瓶颈,但是对日本这种早在70多年前就拥有航母的国家实在不算个事  =================    70年前的航母和现代航母差得太远。根本不是同一档次的事情。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她能不能搭载舰载机、搭载什么样的舰载机的问题,而是他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    日向是否适合做航母 这是个伪命题    日本自己也只称之为直升飞机驱逐舰。这个就象深圳和天津的那2条苏联航母一样,人家本国只叫载机巡洋舰。日本有没有能力造航母?当然有。    至于美国是否会卖F35,根本不是问题。F15都能卖给日本和韩国,何况F35? 美军的战略就是 第一轮防御由韩国和日本负责战机消耗。然后轮到关岛的F22出面。    至于有阿帕奇为什么还要F35?这是因为阿帕奇是陆军装备,F35是海军装备。美国三军的装备研制是各自负责的。对于美军陆战队而言,F35才能是他们头顶的保护神,毕竟在抢滩的时候,直升机是没有空战能力的。而F35兼备空战与地面掩护性能,能够携带空空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对于海军一线指挥官而言,自己能指挥飞机远远比空军高性能飞机实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军也成立海军航空兵的缘故。而陆军也搞自己的陆军航空兵。
      作者:paikemm 回复日期: 00:30:22   ---------------------  我的观点一直就是,“日向”号是航母,是直升机航母,她符合判断航母的三要素,稍加改装可以搭载舰载机,但是没有改装的必要,如果你的立论跟我是大体一致的,这样说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
  作者:黄金地 回复日期: 00:08:54 
        你说的甲板长度,弹射器的问题,这都可以看作细节,也许对中国这种从没有过航母的国家是个技术瓶颈,但是对日本这种早在70多年前就拥有航母的国家实在不算个事    =================        70年前的航母和现代航母差得太远。根本不是同一档次的事情。  -------------------------------------------------  我无意于抠字眼,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日本70多年前就能依靠当时的技术自己搞出航母,现在的技术不会比以前差吧?就算自己搞不出,解决不了搭载舰载机的细节问题,总可以引进吧?貌似日本引进先进军事技术的国际环境比我国要好很多,而且我前面也说过了,“日向”号最适合搭载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改装搭载没有必要舰载机,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搭载十架左右轻型垂直起降战斗机总可以吧?况且,谁能保证10-20年之内不会产生一些火星科技?“日向”的姊妹舰还没下水,以后改装还有机会。再一次重申我的观点:日向”号是航母,是直升机航母,她符合判断航母的三要素,稍加改装可以搭载舰载机,但是没有改装的必要
  作者:paikemm 回复日期: 22:20:24    至于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日向不是航母。问题是他就是航母,但是不同与一般航母,是带有相控阵和垂发的航母  日向是否适合做航母 这是个伪命题        日本自己也只称之为直升飞机驱逐舰。这个就象深圳和天津的那2条苏联航母一样,人家本国只叫载机巡洋舰。日本有没有能力造航母?当然有。  ------------------------  自己看看你说过的两段话,你的立论到底是什么?
  再次感谢来我这个帖子里讨论的朋友,来的都是客。再次声明,我并不是什么史学达人,军事强人,文章中难免出现硬伤,望各位朋友们能予以指出,再次不胜感谢。但是如果非要死抠细节真的没必要,言多必失,说的多自然错的也多,如果真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那么这种“白马非马”“苹果不是水果”的辩论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再次申明我的立论:“日向”号是航母,是直升机航母,她符合判断航母的三要素,稍加改装可以搭载舰载机,但是没有改装的必要。如果你的观点跟我基本相似,就没必要抓住本文的细节不放,如果立论跟我有巨大差异,还望不吝赐教,一会更新
  蒸汽弹射器不怎么好造,日本不一定造的出…
      作者:rhythm_911 回复日期: 0:59:57 
    蒸汽弹射器不怎么好造,日本不一定造的出  -----------------------蒸汽的好像现在只有美国有,其他国家没这个技术貌似也有航母在海上
  我的观点还是那句话:日向是否是航母,是个伪命题    你我说他是,他主人说不是。    你说他是直升机航母,他给你上个F35又算什么    美国人造两栖登陆舰(三要素都具备:一是有飞行甲板,二是有机库、升降机,三是有航空指挥系统)上面有直升飞机和海鹞,是否算航母?
  作者:paikemm 回复日期: 22:20:24      至于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日向不是航母。问题是他就是航母,但是不同与一般航母,是带有相控阵和垂发的航母  --------------------  那请问阁下这句话何解?
接上文,“赤城”号(あかぎ)航空母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按照日本海军命名惯例,航空母舰的命名应以神话中出现的飞行动物或者祥瑞来命名,如:凤、隼、龙、鹤(这里是原文:神話に登場する動物を含む空を飛ぶ物の瑞祥から採られる。鳳凰、龍、隼、鶴など。これに基づき日本海軍最初の空母は「鳳翔」(ほうしょう)と命名された),日本第一艘航母命名“凤翔”( ほうしょう大正11年12月27日,即1922年竣工,排水量7470吨,这艘船以后再专门介绍),不过有的资料显示,日本还有艘更早的水上机母舰“若宫”号,建造于明治34年10月,即1901年,排水量5895吨,似乎比那个“凤翔”号也小不了多少,可能是没有机库的缘故,而且从名字上看也不符合航母的命名原则。  
“赤城”号,的名字来源于赤城山,也不符合上面的命名原则,原因很简单:她本来是按照战列巡洋舰天城级来建造的,首舰“天城”号(日开工,横须贺造船厂。日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许可决定一航空母舰的最终面貌被恢复建造。日开始航母改建。日关东大地震发生船体遭到彻底破坏。日,经过堪察证实已无修复价值于是被废弃。1924年解体,引自百度知道)、三舰“高雄”号(看到这个名字有点恨)和四舰“爱宕”号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在1925年解体。“赤城”号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仅存的改编成航母的幸运儿,但是舰名并没有按照航母的命名规则而改变,一直沿用“赤城”号。  《华盛顿海军条约》原文可参照这里,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5%8D%8E%E7%9B%9B%E9%A1%BF%E6%B5%B7%E5%86%9B%E6%9D%A1%E7%BA%A6&variant=zh-c太长了就不贴出来了。基本意思就是规定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即战列舰,battleship)与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之比大致为5:5:3:1.5:1.5,对于主力舰的总吨位与数量,航母的排水量上限、火炮口径与总吨位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已经在建的超出条约的主力舰与航母要立刻停止建造直至解体等等。此条约的重大意义在于让美国海军与海上霸主英国海军的地位第一次到达了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这是从英国海军16、17世界分别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海军之后的头一遭!而日本也正式跨入海军大国行列(地位远超老牌的海上强国意大利跟法国),同时条约规定禁止在距离日本5 000~6 000千米以内建筑海军基地,美国被剥夺了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群岛建筑海军基地的权利,便利了日本舰队在亚洲海洋乃至西太平洋的称霸地位。另外各国在按规定建造“条约战舰”之外,利用条约漏洞把战列舰改装成航母的或者进行其他改装的例子相当多,变相地增加自身的海军实力,“赤城”号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赤城”号基础数据(简式战舰年鉴):  概观  舰种 巡洋战舰→航空母舰  舰级 天城级(2号舰)  制造厂 广岛县吴市吴海军工厂  动工 日  下水 日  服役 日  退役   结局 日日军自沉  除籍 日  性能诸元  标准排水量 29,500吨  
36,500吨(改装后)  满载排水量 34364吨  
41,300吨(改装后)  全长 260.67米  
249.17米(飞行甲板)  全宽 31.32米  吃水 8.71米  动力 技本式蒸气涡轮引擎8具驱动4具螺旋桨  极速 31.2节  续航距离 8200浬(16节)  出力 133,000匹  乘员 1,630人  舰载机 标准66、备用25  舰戦18、舰爆18、舰攻27(1941年12月)  武装 新造  
10座20厘米舰炮  
6座12厘米连装高角炮  
14挺20毫米连装机枪  
改装后  
6座20厘米舰炮  
6座12厘米连装高角炮  
14挺20毫米连装机    
号完工后,2天后加入现役。“1935年到1938年“赤城”在佐世保海军船厂进行了与“加贺”号类似的现代化改装。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飞行甲板,并将原先中下层飞行甲板改为机库,扩增机库的结果使得航舰平时战备机增加为66架;上层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一直延伸至舰首用立柱支撑。升降机3座。舰桥改成岛式,考虑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特别的安装于舰体左舷,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并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实践表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由于某些原因采用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发生的事故更多。”(冒号以内内容引自维基百科,基本也就是说改进了作战性能,加大了机库,增加了搭载舰载机的数量,为以后再造航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等等)。  “赤城”号的历任舰长:  1.梅津良太郎 大佐(日就任)舣装员长   2.小林省三郎 大佐(日就任)   3.山本五十六 大佐(日就任)   4.小林省三郎 大佐(日就任)再任   5.北川清 大佐(日就任)   6.原五郎 大佐(日就任)   7.和田秀穗 大佐(日就任)   8.大西次郎 大佐(日就任)   9.柴山昌生 大佐(日就任)   10.近藤英次郎 大佐(日就任)   11.冢原二四三 大佐(日就任)   12.堀江六郎 大佐(日就任)   13.松永寿雄 大佐(日就任)   14.寺田幸吉 大佐(日就任)   15.茂泉慎一 大佐(日就任)   16.水野准一 大佐(日就任)   17.寺冈谨平 大佐(日就任)   18.草鹿龙之介 大佐(日就任)   19.伊藤皎 大佐(日就任)   20.长谷川喜一 大佐(日就任)   21.21.青木泰二郎 大佐(日就任)   
需要指出的是,南云忠一在珍珠港、印度洋攻略跟中途岛战役中,并不是“赤城”号的舰长,他是“赤城”号所属的第一航空舰队(以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与瑞鹤号6艘航母为核心,共载有飞机441架),“赤城”号是第一航母舰队的旗舰,所以南云一般总是在“赤城”号指挥(当然,“赤城”号沉了之后他换到了轻巡洋舰“长良”号上继续指挥)。这里稍带一提,南云舰队在中途岛击沉的唯一一艘美军航母“约克城”号,恰恰为别是在舰队副司令阿部弘毅以及“飞龙”号舰长山口多闻的指挥下实现的,南云基本上没有一点功劳,中途岛对于南云来讲可算是完败(不过对于一个生长在海军大炮巨舰时代的传统海军军官来说,南云指挥航母舰队的水平可算中上了,后面再讲这个)。  “赤城”号作战经历:  
对于一艘1927年服役的航空母舰来说,确实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赤城”号配合日军海军陆战队轰炸上海,以当时国民政府的海军水平对阵“赤城”号,几乎等于裸奔,小舢舨对巨舰不说也罢。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赤城”号在长江流域、华南、海南一带作战也没什么好说的,大炮打蚊子。不过有点疑问,按理说1938年“赤城”号才完成现代化改装,是资料出错,还是先打两炮再回本土改装下再回来?  
日,“赤城”号作为第一航空舰队旗舰参加袭击珍珠港,过程不说了煮酒的达人们估计都扒烂了,反正美国的8艘战列舰或伤或沉或废,短期内全部失去作战能力,使得日后的珊瑚海跟中途岛美军只能依靠航母作战(新时代的开辟有时候是要伴着镇痛地)。至于阴谋说的可以歇歇了,就算罗斯福再有胆量,舍得拿8艘“过时”的战列舰换取美国人民同意参战,那300多架飞机跟2000多美国大兵可是明摆着的,直到中途岛战役美军航空兵实力与日军对比一直处于劣势,这难道也是故意的?这么打下去要是日本运气再好点,把整个西太平洋乃至夏威夷阿留申都拿下来,难道美国太平洋舰队要从阿拉斯加开始反攻?另外此次战役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日军派出的轰炸机跟攻击机编队都没有配备降落伞,是过于轻敌还是对自己经验丰富的航空兵老鸟的自信?个人认为后者因素居多。  
印度洋攻略也没什么可细说的,虽然英澳联合海军也有航母以及一些巡洋驱逐舰,但是战役的过程基本可以形容为“用价值50万美元的战斧去攻击价值100美元的塔利班帐篷”(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好像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赤城”号在印度洋的攻略的作用肯定比不上“马来虎”山下奉文手下第25军的“自行车机动战术”,毕竟最终占领还是要靠陆军。  
中途岛:“赤城”号的最终归宿。  
也是战役过程从略,献丑不如藏拙,面对煮酒的达人们,咱还是低调点。“赤城”号最终的命运是在严重受损后被日海军自己用鱼雷击沉(沉没于昭和17年6月6日,即1942年)。中途岛虽然南云确实衰到了家,但是偶然中也透露着必然,日本海军总不能一直走运。对于珍珠港袭击,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越性(见http://www.geocities.jp/torikai007/pearlharbor/1941.html鸟饲行博研究室)也就是说,中途岛正好差不多是在一年这个坎上,早晚的事,不可能总是把胜利寄希望于对手的不断犯错。另外南云的个人素质一直被广大军迷诟病,说中途岛应该换成井上成美(貌似他珊瑚海也就是打了个平)或者山本亲自指挥。其实换谁应该都差不多,都是受到大炮巨舰时代军事理论教育,对于指挥航母都是门外汉,只能在实战中摸索(当今《美国海军条例》规定,担任航空母舰舰长本人必须曾经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还要去军事院校进行多少年的培训云云)。而从世界第一批航母普遍服役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海军航空兵成为兵种到太平洋战争开始时不过才20多年的历史,向日本海军的王牌飞行员如渊田美津、坂井三郎之流,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资历担任航母舰长(尤其在日本这个论资排辈相当严重的国家,南云不死,山口多闻这样的少壮派就不可能上位)。美国虽然也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但是美国可以输,可以撤,虽然从阿拉斯加甚至美国西海岸出动航母编队展开反攻比较搞笑,但是美国就算失去西太平洋跟日军媾和,承认西太平洋为日本海军的专属势力范围,说到底也就是小败甚至是平手,等过几年新航母造好了咱再慢慢玩。而日本则不然,损失的优秀航空兵无法得到补充(菜鸟跟老兵的没得比),另外,南云等人一直存在的心理压力是必须要一直胜利才能保证日本海军的优势,珊瑚海打个平,中途岛一败形势就立马逆转。总归一点,好运气不可能总是在一边,无敌闪电战遇到莫斯科的寒冬一样要抓瞎。于是那所谓的最后5分钟或者该到位的侦查机出了故障,发出的电报没有收到什么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最后说句题外话,个人感觉,南云忠一不管在日本海军还是世界海军范围来看,都还算是中上的指挥官,珍珠港算大胜,中途岛完败也算称职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尤其在不甚知己,更不知彼的航母对战时代。而且南云失败,他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与航空参谋源田实中佐也有很大责任。由于自己经常也去铁血逛逛,现在我们有些FF们眼睛都长到了头盖骨上,动不动就灭日超美的,连俄罗斯都不放在眼里,我就试问你们,咱们海军从北洋水师到现在,有哪个指挥官敢说能力完全超过南云,更不用说伊东佑亨、东乡平八郎之流了,作人,还是低调点好。  
“赤城”号就这样吧,下次写写“信浓”号。  “赤城”号“赤城”号
  还是有错别字,不过应该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 :)
  说到赤城,说到南云和他的机动舰队,其实珍珠港和荷印攻略后日本关于西进,南进或东进的战略决策过程更引人入胜和值得检讨,个人觉得倒远比珊瑚海和中途岛更精彩。希望看到资料罗列外更多楼主自己的东西:)
      作者:madridchen 回复日期: 14:51:28 
    说到赤城,说到南云和他的机动舰队,其实珍珠港和荷印攻略后日本关于西进,南进或东进的战略决策过程更引人入胜和值得检讨,个人觉得倒远比珊瑚海和中途岛更精彩。希望看到资料罗列外更多楼主自己的东西:)  ------------------------  这个帖子是介绍单舰为主,数据的罗列是必须的,另外关于跟很太平洋战争的大方向,把单舰扯进去似乎不妥,而且太平洋战争中(包括侵华战争中),日本的大战略除了“南下”跟“北上”之争之外,就是有个模糊的大东亚共荣圈而已,至于那个传说中的“田中奏折”,由于太来历火星了,只有中文版没有日文原版,很难说算不算战略决策,整体来说,日本在二战中只有战术没有战略,如果硬要给她安个战略,应该是打倒哪算哪
  lz啊,《战争史研究》的旧日本海军系列已经是最终版了,不要再做填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坑了吧……
  作者:ztxc007 回复日期: 16:02:01 
    貌似有“出云”号航母的说?  ================  出云是日俄战争时期的装甲巡洋舰,后来落后了降格为海防舰,担任过日军长江分舰队旗舰,沾过中国人民的鲜血……  战研中曾说,近些年国内常有记者指责模型摊主出售“大和”、“长门”等旧日本战舰是忘记国耻,殊不知当年鬼子根本不舍得把这些宝贝战舰投入中国战场,倒是真正参加过侵华的“赤城”、“加贺”之流在市面大行其道无人管……
  作者:pzkpfw 回复日期: 16:30:36 
    作者:ztxc007 回复日期: 16:02:01        貌似有“出云”号航母的说?    ================    出云是日俄战争时期的装甲巡洋舰,后来落后了降格为海防舰,担任过日军长江分舰队旗舰,沾过中国人民的鲜血……    战研中曾说,近些年国内常有记者指责模型摊主出售“大和”、“长门”等旧日本战舰是忘记国耻,殊不知当年鬼子根本不舍得把这些宝贝战舰投入中国战场,倒是真正参加过侵华的“赤城”、“加贺”之流在市面大行其道无人管……  ========  出云是十九世纪英国造的,是烧煤的蒸汽机动力。日在江田岛附近一颗450公斤的炸弹在5米外的地方爆炸由于实在老旧把船底给震裂进水而倾覆至80°,战后被扶正在附近船厂解体。
  LZ帖子专讲单舰,这个倒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担心可读性也许会不理想哦,呵呵,毕竟现在很多军事杂志对日本海军的资料还是搜集得相当全的了。  但是我不太同意日本战略是打哪算哪哦,日本以美国为假想敌由来已久,他可不是没有自己的战略的哟。。。。也学LZ误解我的意思,我说的太平洋战争中的西进南进东进之争,LZ说的是整个二战的北进南进,呵呵,说的不是一回事哈。  还有你可以说日本战略规划能力差,但是不等于人家没有战略嘛,就好像中国队足球踢得差,但和巴西队打怎么也是国际A级赛事啊:)
      作者:madridchen 回复日期: 18:46:20 
    LZ帖子专讲单舰,这个倒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担心可读性也许会不理想哦,呵呵,毕竟现在很多军事杂志对日本海军的资料还是搜集得相当全的了。    但是我不太同意日本战略是打哪算哪哦,日本以美国为假想敌由来已久,他可不是没有自己的战略的哟。。。。也学LZ误解我的意思,我说的太平洋战争中的西进南进东进之争,LZ说的是整个二战的北进南进,呵呵,说的不是一回事哈。    还有你可以说日本战略规划能力差,但是不等于人家没有战略嘛,就好像中国队足球踢得差,但和巴西队打怎么也是国际A级赛事啊:)      ------------------------------  谢谢观赏,欢迎常来。日本的战略规划确实乱七八糟,“九一八”说他根本就是几个少壮军官的私自行动也不为过,另外日本的一大特色就是海军跟陆军的争吵,互相作为对方的反对派,就是有好的战略也让他们给吵黄了:)
  作者:pzkpfw 回复日期: 16:26:46 
    lz啊,《战争史研究》的旧日本海军系列已经是最终版了,不要再做填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坑了吧……        -----------------  我开头就说过了,这个坑肯定要填完,哪怕只写给自己看:)
  留个脚印
  小日本亡我之心不死
      作者:人在南京飘 回复日期: 20:07:02 
    小日本亡我之心不死  -------------------------------  暂时来看,由于她终归是个被阉割的国家,军事实力的发展受制于法律跟老美,再往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作者:leekuo56 回复日期: 20:46:39 
    写单舰也是完全可以细细八来的,因为和写战役视角不同    但是楼主可能没有占有那么多资料,于是列完死数据就开始无论证无论据无推理的随手乱写一气    给个忠告,以楼主这些文的水准,换一些论坛发比较好    发在煮酒,给我鸡立鹤群之感……    ---------------------  觉得我水平低可以直接无视这个帖子,至于资料的引用,只要大方向没错,以后资料可以慢慢加。
  作者:尼布加尼撒 回复日期: 01:13:46 
            作者:rhythm_911 回复日期: 0:59:57        蒸汽弹射器不怎么好造,日本不一定造的出    -----------------------蒸汽的好像现在只有美国有,其他国家没这个技术貌似也有航母在海上    -----------------------------------------------------------  蒸汽弹射器是英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发扬光大,从技术上说搞这东西并不难,但英法的国家战略用不着自己花大价钱搞,从经济上考虑,用美国的比较划算,当然英国当年没用它,还因为其古板的海军思想和国会上军费之争,其实从原理上讲蒸汽弹射并不难,只要用蒸汽的高压推动活塞即可,但问题就在于材料和密封精度,这也恰恰是我国的软肋.
  天皇陛下! 万岁!!!!
大日本帝国万岁!!
  作者:Deathmemory 回复日期: 21:22:45 
    作者:尼布加尼撒 回复日期: 01:13:46                    作者:rhythm_911 回复日期: 0:59:57          蒸汽弹射器不怎么好造,日本不一定造的出      -----------------------蒸汽的好像现在只有美国有,其他国家没这个技术貌似也有航母在海上        -----------------------------------------------------------    蒸汽弹射器是英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发扬光大,从技术上说搞这东西并不难,但英法的国家战略用不着自己花大价钱搞,从经济上考虑,用美国的比较划算,当然英国当年没用它,还因为其古板的海军思想和国会上军费之争,其实从原理上讲蒸汽弹射并不难,只要用蒸汽的高压推动活塞即可,但问题就在于材料和密封精度,这也恰恰是我国的软肋.        ==============================  我们造航母的软肋太多了:空指系统、弹射器、舰载机....除了瓦良格那个壳子,我看就没几样咱们不是软肋的技术
      作者:Deathmemory 回复日期: 21:22:45 
    作者:尼布加尼撒 回复日期: 01:13:46                    作者:rhythm_911 回复日期: 0:59:57          蒸汽弹射器不怎么好造,日本不一定造的出      -----------------------蒸汽的好像现在只有美国有,其他国家没这个技术貌似也有航母在海上        -----------------------------------------------------------    蒸汽弹射器是英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发扬光大,从技术上说搞这东西并不难,但英法的国家战略用不着自己花大价钱搞,从经济上考虑,用美国的比较划算,当然英国当年没用它,还因为其古板的海军思想和国会上军费之争,其实从原理上讲蒸汽弹射并不难,只要用蒸汽的高压推动活塞即可,但问题就在于材料和密封精度,这也恰恰是我国的软肋  -----------------------------  我国造航母的软肋太多了:空指系统、弹射器、舰载机....除了瓦良格那个壳子,我看就没几样咱们不是软肋的技术
  新造航母的弹射器从哪来,这是个我很感兴趣的事。
  唉。。。。。。....
  弹射器就是一个长汽缸,美国航空母舰是蒸汽的二战日本是内燃的。蒸汽弹射器要耗费大量蒸汽对锅炉影响非常大,内燃的是靠汽油蒸汽和化油器汽车发动机是一个道理。关键是汽缸和飞机的结合,日本有人提出过“磁性结合”但是因为战败而不了了之。
  不错,顶个,楼主继续
  作者:liking25 回复日期: 15:02:38 
    不错,顶个,楼主继续  。。。。。。。。。    拍    
  作者:尼布加尼撒 回复日期: 01:13:46 
            作者:rhythm_911 回复日期: 0:59:57        蒸汽弹射器不怎么好造,日本不一定造的出    -----------------------蒸汽的好像现在只有美国有,其他国家没这个技术貌似也有航母在海上    ===  蒸汽弹射器是英国人发明的,后来英国的重型航母都退役了,也就不存在弹射器的问题了
  大隅级运输舰 (おおすみ型輸送艦)是日本自卫队所属之两栖运输舰。海上自卫队将本级舰艇归类为运输舰,但是它并不具有前开式战车进出大门,也不能直接登陆沙滩。功能上接近两栖突击舰,但Globalsecurity.org 军事评论网站标明“此专案最初是来自小型防卫航母暨水雷防御计划(MCM),但是名称在政治上有疑虑,所以改为两栖舰计划”,一般认为海上自卫队使用此型战车登陆舰搜集小型航母必须具备的相关经验,为更大型的直通式飞行甲板船舰累积相关基础。    LST-4001 おおすみ (大隅)  建造:三井玉野   下水:日   竣工:日   所属:护卫舰队 第1输送队   母港:吴     LST-4002 しもきた (下北)  建造:三井玉野   下水:日   竣工:日   所属:护卫舰队 第1输送队   母港:吴     [编辑] LST-4003 くにさき (国东)  建造:日立舞鹤   下水:日   竣工:日   所属:护卫舰队 第1输送队   母港:吴      两栖运输舰、战车登陆舰   
  前型 三浦型运输舰   次型 无   同型
  竣工 日   结局 现役   性能诸元   排水量 8,900t(标准/基准)  13,000t(满载)   全长 178.0m   全宽 25.8m   吃水 6.0m   飞行甲板
  锅炉 三井16V42M-A 2具   动力 2轴 27,000马力   极速 22节   续航距离
  燃料 柴油   舰员 船员135名,其他人员330名   侦察系统 {{{侦察系统}}}   武装 20mm方阵快炮 CIWS   装甲
  舰载机 无,但飞行甲板可停靠CH-47两架  或其他各型海自直升机   其它 90式战车10辆  LCAC登陆气垫船 2艘   Mk137雷达干扰丝发射器四具   
  其它 OPS-14C对空搜索雷达  OPS-28D海面搜索雷达  OPS-20导航雷达      同型舰   1.1 LST-4001 おおすみ (大隅)   1.2 LST-4002 しもきた (下北)   1.3 LST-4003 くにさき (国东)   
  作者:尼布加尼撒 回复日期: 23:17:49    
    作者:amlen 回复日期: 22:41:01       当年日本人是一艘一艘的造航母,美国人是一堆一堆的造.光埃塞克斯级就二十四艘,几乎等于日本建造航母总数(还包括了改造和改装航母).      美国人的经济力是航母大战取胜的关键.二战中日本航母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3艘,而美国是七十多艘,还干过两年造50艘航母的壮举      企业号倒是运气好,日美开战前的约克城级三舰中只有它存活了下来.        --------------------------------    日本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并不是不能造航母了,是造了也没用,没有足够的石油开动航母,零战到了43年就已经不怎么管用了,同样的舰载机对轰日本吃亏,而且,最重要的是,日本缺乏优秀的飞行员,偷袭珍珠港的那批飞行老鸟已经差不多死光了  -------------------------------------  错,日本的确造不出来,因为缺少钢材,
  不知道那个空袭珍珠港的日军指挥官渊田美津中佐这一仗后来干什么去了?他是有经验的老牌飞行员,而战争打到后期日本有经验的飞行员差不多死光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门号战列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