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综艺侮辱中国人人把观音由男变女,算辱教吗

许越、薛瑛:《神秘探索》观音与西王母之谜
&(本期嘉宾——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松) 有人说她虎齿豹尾,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凶神;有人说她容貌绝世,是让人长生不老的仙女;还有人说她确有其人,是游牧民族的女酋长,还做过几天周穆王的情人;那么她究竟是人还是神?她又来自哪里?王母娘娘的真实面目即将为您揭开……
&&&&一、神奇壁画突现人间
&&&&2003年7月的一天,陕西到北京的高速公路天然气管道正在紧张施工,突然工人们脚下的土地急速地向下陷了下去,一个大坑出现在人们面前。有人喊“挖到古墓了!”,现场的人不知所措,就在这时一块色彩鲜艳的壁画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一时间,人们看呆了……原来是这个工程正好经过一片汉代的墓地,推土机从上面过时,一下子承受不住,地面就出现了一个大坑。当时所有的人都跑进去哄抢墓地里的陪葬品,场面非常混乱,后来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个事情,开始着手调查,考古队也赶来调查,被哄抢走的东西大部分也被追查和收缴回来了。
&&&&其实这个墓很小,最高的地方不到两米。人在里面根本不能直起身来,左右宽度也就是两米左右。古墓所在地是陕西、山西的交界处,地处偏僻。古墓在挖掘后,由于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存,墓内壁画被整个揭了下来,运回到了西安,这之后古墓回填,上面公路也通了,从此关于这里发生的一切就只剩下这幅壁画。
&&&&由于当时是2003年“非典”时期前后,谁都不能够去,所以古墓发现以后,只去了一个新华社的记者,拍了一些照片,以至于新华社要写个报道,却不知道从哪儿写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东西几乎没人见过,连考古队也没见过,甚至连学术界都没见过。
&&&&这个壁画,跟我们看的博物馆画是两个概念。我们在博物馆看画是一幅一幅的,而那个墓里面的壁画则是铺天盖地的,全部地方都画满了,非常的壮观。但是这些壁画绘画的内容却非常罕见,考古学家也不能确定壁画上描绘的究竟是什么内容,画它是出于何种目的。这个墓里,两墙画壁画。墓顶呈弧形,画的是天上的景象,各种星星和关于星星的一些神话。另外,墓壁一侧还有墓主人和妻子的像,两人坐在一辆很大的马车上,周围有很多奇怪的动物在吹着笛子。他俩对面的就是西王母的壁画。西王母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神,她的盛行时间比观音菩萨还要早上几百年,地位和人类的祖先女娲一样重要。后来逐渐变成具有女性化与温和化的慈祥女神。相传西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中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整个的西王母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半传说、半神话,加上有一些历史的对应点的很模糊的一个传说。
&&&&中国古代的人想,人死了以后,一定得要有一个更稳定的、更好的去处,一个能永久居住的地方。所以,就要把自己想象的,最好的生活画出来。而在这个墓里,很显然,去西王母的极乐世界,正是墓主人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难以想象的古代动物音乐会
&&&&西王母的像出现在这个墓中,可能还不是最奇怪的,奇怪的是,这壁画的内容,更像是一堆动物在开一个Party。
&&&&我们现在一般说到神的时候,常提到佛、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这些是我们知道的最高的神,可是在汉代的时候,还没有这些神,这个时候最高的神是西王母,西王母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一个神,就是王母娘娘了。
那这幅画里面,哪些动物是我们可以来解读一下的呢?首先让我们先来完整的介绍一下这幅画面。在这个动物乐队中,蟾蜍处于指挥的地位,而龙则是在跳舞,龙跳的舞特别有意思,有点像什么呢,龙的底下有一些小盘子,汉代人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叫做七盘舞,就是将七个盘子扔在地上,人就在这个盘子上跳来跳去,不能跳到地上,都要踩在盘子上。这条龙就在跳这个舞,当然它底下的盘子不止七个,多一些。此外每一个表演的动物前面,都有一个小酒杯,就像大家跳完舞还要喝一喝酒一样。再往底下看,则是一组金石之声,编钟、罄之类的乐器。中国古代进行所有重要的典礼的时候,最重要的乐器就是金和石,金就是铜的编钟。石就是磬,石头的一块一块地敲。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
&&&&这个世界的主人是西王母,她在一个很高的五色山的山上,这个五色山,在壁画中显示为一个像蘑菇云样的东西,五色山是中国神话里面,象征西王母住所的昆仑山,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一般人上不去,上不去,那西王母吃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靠三青鸟。关于三青鸟,这是一种神鸟的名字。一种说法解释为三只青鸟,三只鸟飞上去轮流给西王母送东西吃。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三青鸟是凤凰的前身,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色泽亮丽、体态轻盈。传说是女神西王母的使者,人们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青鸟吉祥,幸福的寓意一直被流传至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企业名为青鸟,就是想借助青鸟的吉祥,青鸟的幸福佳音,让他们的企业蒸蒸日上。
&&&&我们知道西王母在中国的神话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掌管不死之药。谁都想不死,都想长生不老,怎么办?就得求西王母,所以西王母当时在汉代的时候是非常普遍的一个信仰,老百姓都信仰西王母,都想长寿。
&&&&汉武帝是中国最有名的皇帝之一,曾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他活着的时候,特别想见西王母,传说后来终于有一天,见到了西王母。汉武帝见到西王母开口就问,能不能给他不死之药。西王母也没跟他客气直接回答道:“你这个人现在的品行,还没有达到这个份上,修炼的还不够,所以现在还不能给你不死之药。想要达到不死的人,应该是圣人这样的人,我不能让那些有缺点的人永远不死”。不过西王母也没让汉武帝太失望,还是送给了他几个蟠桃,没错,就是后来《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那个蟠桃。三千年一开花,六千年一结果的那个桃子,据说吃了能延年益寿。汉武帝吃了以后,觉得非常好吃,于是悄悄地把桃核留了下来。希望能把仙桃带到大汉帝国去。不过他的这个小动作还是被西王母给发现了,最终收走了他的桃核。虽然没有拿到仙果,但汉武帝见西王母的故事却传了下来。各位注意了,他见的是西王母,可是不佛祖、玉帝,由此可见汉代人还是比较崇拜西王母的。
&&&&三、西王母的身边都有谁?
&&&&为什么生活中令人厌恶的蟾蜍会成为神物?为什么月亮上会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们有什么寓意,又代表了古人什么样的美好向往呢?
&&&&在关于西王母的传说中,有一个动物一直跟着西王母,就是蟾蜍。蟾蜍长得并不可爱,但是却成为了西王母座前必有的神物,为什么它会一直跟着西王母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仰望天空,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闪烁的星星,就是明亮的月亮。月亮上有着黑斑,那是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这些景象在现代人的眼中再普通不过了。可是古人在往上面看的时候,他看到的不是环形山,是什么东西?是一座宫殿,一位美女,还有一棵树,树旁边有只玉兔,还有一只蟾蜍。
古代人相信,那位美女就是后弈的妻子,为了保护长生不老药不被坏人抢去,情急中吞噬了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从此长生不死了。百姓们听说了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玉兔在月亮上面算是捣药的一个角色。而玉兔之所以总是出现在西王母的身边多少与它在月亮上的身份有关。那么蟾蜍又不能够捣药,为什么也会一直出现在西王母身边呢?
&&&&其实,在古人的眼中,蟾蜍有个神奇的能力。大家都知道,蟾蜍和青蛙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功能,就是冬眠。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些动物一定要钻到土里去。古人看到蟾蜍冬眠的现象,以为他们死去了,就像人被埋到土里,埋到坟墓中一样,但是当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它们又会从土中自动的钻出来,如同又活过来一般,死而复生。蟾蜍就因为这种“死而复生”的本领,成了一个被神话、被崇拜的对象。
&&&&西王母身边还有一只很神奇的动物——狐狸,这可不是一般的狐狸,它有九个尾巴,也就是我们传说中的九尾狐。九尾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兽,据说,当一只狐狸活了超过一千年,就会变成九尾狐。然后逐渐变成艳丽的女人诱惑男人,相传它的每条尾巴都有不一样的法力。人们熟知的《聊斋志异》中狐狸精的原型就是九尾狐,我们现在常说的“狐狸精”也出自九尾狐的传说,可是为什么西王母身边会有狡诈魅惑的狐狸做侍从呢?
&&&&汉代人相信,狐狸死的时候,一定会把自己的头朝向出生的家乡,这表示它死后,不忘自己的家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狐死首丘”。这就体现了一个孝,将来不管是到了什么地方,另外一个新的生活开始了,还得怀念自己的父母,还要怀念自己的家乡。所以西王母的身边就有了这样一只代表着孝道的狐狸。
&&&&关于西王母绘画最早的记录,是在《山海经》里。《山海经》中,大概有三处提到了西王母。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最早的西王母是一个半人半兽的生物。拥有兽的凶猛和灵活,以及人的智慧。《山海经》早期的文献中,说她是什么样呢?长着人的面,但是有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身子,是一个人和兽的混合型。而这种图像,在山东滕州一块画像石上,曾经出现过。那上面也有一个西王母的像,长着虎牙,嘴两侧有一些像虎的须,两边很长,上面写了三个古体字——“田王母”。估计是那个工匠写错了。因为西没有繁体字,而西和田在字形上比较接近,所以误刻成了田王母。
&&&&一般早期的西王母图像,在画像石上,都是没有字的,唯一的只有一例,也是在山东,在一面春秋早期铜镜上,写了西王母三个字。大家知道,到了汉代铜镜已经成为家里,尤其是妇女非常重要的财产,铜镜上面开始有很多西王母的像,也常常会写上西王母三个字。而这个时候的西王母就不再是人兽结合的样子,而是汉代的标准像——一个中年甚至是老年妇女的形象。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个形象呢?这个跟中国人当时文化观念的转变有关系。中国人早期的时候,想像中的神,一定是跟普通人不一样的,不仅长得外形上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到了汉代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认为,众神跟我们人长得都是同一个样子,所以后来慢慢的,中国所有的神,都开始变成人的形象。这个实际上,间接的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我们现在知道的,在洛阳附近,有一个汉代的壁画,里面有西王母像,画的就是一个白头发的老太太。后来慢慢的,汉代人觉得这个西王母是一个老太太,不太可爱,不太美丽了,所以后来西王母的年龄就开始逐渐缩小了。到了汉代以后,魏晋时期西王母就变成三十多岁的人了,这个年龄一直传到现在。魏晋以后,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传统的西王母信仰开始改头换面,进入到佛教之中,观音由男变女就是这个原因。此外,在道教中,“歪脖老母”,都是西王母的变形。
&&&&四、王母娘娘的老公不是玉皇大帝
&&&&神仙里面有男仙和女仙,可见神仙也有性别,那么男仙之首应该是谁呢?那就是东王公。既然有西王母啊,那就有一个东王公跟她相对,东对西,母对公。这个东王公又称东王父,是扶桑大帝、东华帝君,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战国以后凡是描写西王母的书,必然要相应提到东王公,且常常将他摆在西王母之前。那么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他和西王母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中国人的神仙信仰,早期时候,还没有成双成对的概念。大概在公元一百年左右,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个神,叫东王公,中国人就给他制造了一个配偶。因为我们当时汉代比较流行的是阴阳对称的观念,西王母是阴,所以要给她制造一个阳的对应;她是西方的那就要有东方的;她是女性的,就要对应找个男性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制造出来一个东王公。东王公这个神就是一个男性的老头了。
&&&&五、王母娘娘的蓝颜知己
&&&&一直以来,不管是西王母还是王母娘娘,在人们心中,都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可是,在西晋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有关西王母的传说。
&&&&那是在西晋初年的时候,当时烽火连天,社会动荡,河南汲郡出了一个盗墓贼,名字叫“不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盗掘了一个大塚,发现里面有大量竹简。这个不准不知道这些竹简的价值,拿它来点火把搜寻宝物,后来官府清理现场,发现这里原来是战国时期魏王的墓,而那些竹简,居然是几部惊世骇俗的古书,一段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传奇姻缘就此浮出水面。
&&&&这段历史在《史记》中有专门提到,说是周的一个王,曾经在西巡的时候,见过西王母。《史记》原是多数人认为比较可靠的一部历史书,但是这句提了以后,很多人开始不太相信它了。因为周的范围有多大呢?那可不像现在的中国这么大。西周的范围顶多相当于现在三四个省,面积其实很小。它以陕西为中心加上河南、河北部分地区,以及湖南,可见它并没有太大的范围。所以大家对这一段话不太相信,都认为有些神话色彩。直到后来魏晋时期“不准”的墓发掘以后,慢慢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就是清代后期,中国的一些文人越来越重视出土的竹简,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些传说是有历史依据的。
&&&&慢慢地,关于周穆王和西王母的故事,纳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而不再是以一个神话对象来对待,甚至有人在考虑西王母是不是确有其人。因为在这部战国时期的竹简上提到的内容,跟《山海经》中描述的一样,由此可见这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文献。
&&&&这个时候就有了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相信竹简上所说的是历史事实,周穆王确实西巡过,但是具体西巡到哪儿呢?这就说不准了。范围最大估计也就到甘肃地区,这是当时周的范围,你说他西巡能够巡到外国去吗?就算他巡到外国,出了西周能够到哪儿去。况且那个时候没有很好的交通工具,所以即便周穆王真的西巡了,也不会走太远。
&&&&按照历史的逻辑来推的话,他应该是在周的国内西巡。如果要有西王母的话,她也就在甘肃、青海一代,不管怎么说,这两位算是凑到边境线上见了一次。
&&&&按竹简上说法,周穆王去见西王母,带了一些最珍贵的东西,有百管,其实是一种乐器,这就是如果今天一国领导去见一个另外一个国家或部落的首领,必须得带上见面礼一样。由此推断,这个西王母可能也是某个部落的首领。
&&&&据说周穆王与西王母是在一座山上见的面,那个山的名字倒也很有意思,叫做弇山,上面是个合,合起来的合,下面是一横两竖,这个字是比较怪的一个字,这个弇山,也许不是一个实际的山,因为弇字它本身是一个隐藏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实际上是有玄机的,是一个被隐藏起来的地方,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周穆王去见了西王母以后,就在弇山之下,刻了一个很大的石碑,上面写西王母之山。当然这山一般人是上不去的,只有神和神之间能见面的。
在传说中西王母是住在昆仑山的,而昆仑山到底在什么地方,却不确定,根据古文献来推断,这昆仑山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山,怎么说呢?我们现在知道的昆仑是指在新疆青海境内的,新疆南部,跟巴基斯坦边境交界的一片地方,就是和田这片地方。但是,当时昆仑这个词实际上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一种象征,它是一个概念中的东西。
&&&&昆仑到底在哪一个地方呢?按照《山海经》来推断,应该是在四川,古人称之为西部,西部很远的地方。《山海经》中提到,昆仑“在流沙之滨”,流沙指的沙漠。那么我们在四川附近能够想象到的流沙之滨,那就是甘肃、青海一带了。所以按当时的推论,大概位置有一点类似于祁连山这一块地方,就是敦煌附近。
&&&&六、中国的西部很神秘
&&&&关于西王母和周穆王这段传说中的历史会面,其实还有其他的诠释脚本。有人说,西王母其实是一位来自外国的女王,也就是传说中的示巴女王。示巴女王是在西方传说中的一位女王,据说她是阿拉伯、印度一带某个部落的女王,长相俏美,有智慧的头脑,深受部落人们的敬仰,她与以色列国王所罗门曾经产生过一次高峰会谈,后来据说两人还产生了感情,不过最后这段感情还是无疾而终。
&&&&惊人的巧合在于,示巴女王,这个示和西的读音相近,而巴呢,是方的古音,因此这样翻译下来,示巴女王也就是西方女王。她所统治的国家在也门一带,而周穆王名叫满,全名叫周穆满,这个周穆满上古的读音和所罗门是相同的,难道这只是巧合吗?直到近代,埃塞俄比亚仍然自称是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血脉。那么示巴女王究竟是不是我们传说中的西王母呢?
&&&&关于西王母,我们现在对她还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不管是从历史学,还是一些实物的证据来看,她显然是中国人关于西方的一个神话,当时在地中海沿岸,从欧洲的南部到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确实有个信仰,叫做地母信仰。地母信仰就是关于一个女神的。最近一个新的出土材料很有意思。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土耳其,人们发现了一个泥塑像,那个泥塑像就是一个女神,她呈坐姿,两手自然摆放,身体两侧一边一兽。这个女神像,有多少年的时间呢?距今7000年,相当于我们的半坡早期。
&&&&这个女神像,是在地中海沿岸一个神话中的人物,比我们现在中国所知道的任何的女神像都要古老,我国红山文化曾发掘出大型女神庙,出土了许多女神像,距今五千年。我们所说的西方的那个国王——西王母,是不是就是她,这个现在谁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完整的材料,现在只有靠想象去填补中间的空白。地中海近东地区的女神信仰十分悠久、顽强,在一神教基督教进入这一地区后,女神信仰成功地改造了原始教义,这就是天主教的)崇拜,据传说死在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城,这里恰恰是原先崇拜女神的中心地区。这种强在的信仰是否向东影响到了中国,还是未解之谜,我们也许从西王母传说中看出蛛丝马迹。【,在希腊神话中也叫,是罗马神话中的守护神,也是奥林匹斯山上的月亮与,还代表母性与贞洁,管理着大自然,她是太阳与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孪生妹妹。她与阿波罗一样:喜欢森林、草原,因而也是。照神话里的说法,狄安娜身材修长、匀称,相貌美丽,又是处女的保护神,所以她的名字常成为“贞洁处女”的同义词】
&&&&古时候,随着中国人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跟周围交往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西部概念也就慢慢地越来越远了。以至于到最后昆仑就转到了新疆一带,那是古人当时能够想象的最远的地方,再后来这个昆仑又向西移了,移到哪个地方去了呢?史记里面讲到张骞不是出使西域吗?张骞出使西域他的目的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一个军事目的,可是后来他回来以后,给汉武帝报告了很多他在西方的所见所闻。
&&&&所以现在我们能找到很多关于当时西方一些国家的记录,这些都是当时根据张骞和他手下人的描述来记录的,西方有什么国家,往西方走几千里又有什么国家,再往西走几千里又是一个什么国家都有详细的记录。其中史记里面就记有一条,有一个地方叫大秦。这个大秦在汉代是一个很有名的国家。其实大秦就是现在的阿富汗,在大秦以西的地方有条河,当地长老告诉他们,说那条河叫若水。而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昆仑山下有条河就叫弱水,不过这个弱是强弱的弱,当时张骞等人通过翻译介绍,误以为若水就是传说中的“弱水”,于是立刻启程去寻找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可惜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不过从此昆仑的概念再次西移,而且搬出了中国的版图。
七、西王母坟墓惊现人间&&&&日,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湟中县清理一批古墓的时候,发现了一支精美的犬戏牛青铜鸠杖首,在一巨鸟的长喙上,铸有两头正在哺乳的牛和一条猛犬,有的专家惊呼这就是西王母的权杖!进而认为这个墓葬群就是西王母及其属民的墓地。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应该说单凭仅有的资料并不能说明那个地方就是西王母的根据地。虽然在当地发现了权杖,但这个权杖只是对它的一个认定,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手杖。在汉代的时候,有一个对老人特别优待的政策,有的时候是60岁,有的时候是70岁。老人有很多的特权,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上公共汽车免票一样,那怎么样证明你是一个老人呢,出门的时候,人家凭什么优待你呢,就凭这个拐杖。这个杖不是自己去拿的,是政府发的,所以这种拐杖,我们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发现拐杖头上,确实是铜的,但由于是地方政府来制作的,所以样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出现了一些奇怪造型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那个地方找到的权杖是不是西王母的,这个还很难说。
&&&&八、我们的文化从西来?&&&&其实一直就有人在说,中国的文化是从西方过来的。近代中国刚开始跟西方有接触的时候,在西方的那些探险家大量的到中国来以后,中国的仰韶文化的发现,我们很多的彩陶文化,在青海、甘肃发现的彩陶,跟在西亚发现的彩陶非常相似。所以当时就有一些国外的学者就说,中国的彩陶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我们现在人类大家要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人类起源的问题,其实牵扯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人类是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来起源的呢?还是在同一个地方起源以后,向各地方去扩展的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观点,有人认为,我们像其他的动物一样,各地都有,比如鱼,各地方都会有鱼;鸟,各个地方都会有鸟,所以各个地方都会有人。可是,现代的一些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这点不太支持,自然科学从DNA的分析上,我们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基因的差别非常的微小,所以西方有一些自然科学家,就从这方面来研究,有一些自然科学家认为,所有的人,不管是亚洲的、非洲的、美洲的、欧洲的,大家都来源于非洲的北部,我们现在把它称为共同的祖先,通过DNA的分析,我们能够知道,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中华文化许多文化因子确实是从中国西方传过来的,比如青铜冶炼、战车的使用等等,近年来中国学者也越来越多地认同了这一观点。
&&&&西王母存在与否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的研究话题,虽然她的真实身份还在论证中,但是西王母文化却如实地记录了中原汉族与西部民族之间万古不变的亲亲之谊,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渊源。
许越、薛瑛:
&&&& (本期嘉宾——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朱岩老师)
他,是男是女?他,是人是兽?他,怎么会长出这么多的头颅和手眼?观音究竟又是怎么来的呢?秘境观察邀请专家学者,与您一起追踪一个异教神祇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佛教徒眼中普度众生的漂亮妇人?
&&&&一、观音的真实身份
&&&&在电视剧里或者是男孩子带的那种小玉坠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观音是女人容貌,面容比较慈祥,脚底下踩一个莲花,左手拿一个净瓶,右手拿一个柳枝。总体说起来,就是慈祥、美丽的一个化身。
&&&&可是,来自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观音却是一个留着两撇漂亮胡子的男人。有的甚至面目狰狞,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好打交道。再看四川大足石刻中的观音,形态各异的一千只手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令人叹为观止。而在河北承德普宁寺内的观音像,却是一个有42只手的菩萨。那么,“观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二、观音到底长什么样?&&&&在《西游记》里,我们看到的观音菩萨总是救这个救那个,非常慈悲。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也是观音菩萨把他解救出来,等于说观音菩萨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观音菩萨法力无边,据说他会变成各种形象来启发人们,有时候还会变成一个美女来诱惑别人,然后让这个人来觉悟。观音很可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神,被引进到佛教里的,说不定可能跟圣母玛丽亚还有一定关系。
&&&&其实观音菩萨是随着佛教的经典传入中国的,而早期的佛教是没有菩萨信仰的。有人说观音菩萨是来源于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当中一个双马头神。释迦牟尼在一部经书当中,也谈到这个骏马就是观世音菩萨,说他原先是一匹带有两个头的神马。这匹马本身就有神力,他跟观音菩萨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能够使求子者怀孕,能够让公牛产乳。而且他很善良、乐于助人。当时在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相望的一片海域里,传说就有种黑风海难,还有人说叫做罗刹鬼难。因为斯里兰卡这个地方盛产宝石等宝物。那么印度人很早就喜欢到斯里兰卡去做一些贸易,或者说做一些宝石的生意。当时走海路非常危险,所以民间就兴起了一个双马神的传说。人们遇到困难、遇到危险的时候,双马神就会鼎力相助。后来有很多学者认为,观音菩萨可能就是来源于这个传说。最近有一位叫李力安的学者,他有一个说法,关于双头马驹的这种信仰,有可能是后来被大乘佛教当做一种菩萨信仰给吸收过来。那么咱们这个佛教当中,观音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形了呢?
&&&&三、观音如何由兽变人
&&&&早在佛教尚未产生前,观音就已经出现在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他慈悲和善,救人于苦难。那么观音是怎么由兽身变为人形的呢?
&&&&在大英博物馆里,早期佛教的纪念建筑上,都是用菩提树或者一对脚印代表佛陀的。根据《佛经》里记载,释迦牟尼个人非常反对人们给他画像、塑像,他临死的时候,他的一些弟子说,“老师您留个影,给我们做个念想吧。”释迦牟尼拗不过这些弟子,就同意了。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给他画像,必须要隔着一条河给他画,不能看他的脸,只能画水里的倒影。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寺庙里,佛像身上都是一道一道的。其实释迦牟尼这么做是想提醒人们,在早期人们看到的并不是佛陀本身,他本人是非常反对这种偶像崇拜。
&&&&佛教造像实际上不是印度佛教的传统,印度佛教当时传到西域地区,而这些地区当时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人按照他们的理想塑造佛像,于是当地一部分人接受了佛教以后,认为也应该给佛陀造像,就按照希腊人塑造神像的传统塑造佛像。所以我们发现最早的佛像也是在公元后出现在今天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而释迦牟尼在公元前486年就已经圆寂了。也就是说这个造像是在佛教发展四五百年以后的产物。那么这个造像传统逐渐的就开始在佛教信仰地区扩展开来,最后就变成了整个佛教信仰地区的一个传统。
&&&&&为什么不提倡造像呢?这和佛家的信仰有关。在佛教的信仰当中,没有一个神。在最早期的佛教当中,人们对于佛教的学习是要通过自身的一种证悟来达到佛陀的智慧。最早的佛教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要智慧解脱。但是这种解脱不能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那么释迦牟尼就讲,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你自己对所有的经典,以前流传下来的传统,导师讲的话,对这些东西持审慎的态度。通过观察、禅定来了解事物是否与原则一致,如果是一致的时候,才可以去奉行。有点类似现在说的实践出真知。
&&&&而观音的造像,在此后也逐渐形成、演变。他既然成为了大乘佛教当中的菩萨,他就不应该是一个非人形的兽。我们能看到所有的菩萨,在印度的时候,造像都是人形。当然他有化身,跟双马神的关系,后来被认为是一种吸收进来的关系。而观音造像最早也有马头观音的造像,马头观音的造像还是个马的样子。
&&&&四、观音为何是男人?
&&&&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呢?有人说他男身女相,人们给他弄了一个非常慈祥的外形。最早的经典当中记载,佛陀在给观音授偈的时候,就喊他善男子,也就是说,是一个男儿身。还有的经典里记载,叫勇猛丈夫观世音。所以说观世音在佛教的大乘经典里他是一个男人,在印度大乘佛教当中,菩萨都是男人,没听说有女人的。因为在印度大成佛教当中有一个说法,就是如果要成佛、成菩萨,女人也要转成男人身才可以。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印度大乘佛教中对女性会有这样一个衡量,或是对男权为什么这么看重呢?
&&&&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佛教认为女性比较柔软,可能意志上比较脆弱,比较容易动感情,没有男人那么坚强,所以,她可能在意志上不够坚定。
&&&&伟岸大丈夫、温柔美妇人,观音的造像有着千奇百怪的造型,那么观音究竟是男还是女?观音性别的背后是否也同样隐藏着秘密?
&&&&最早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刚开始创立佛教的时候是没有女人的,他只有男性弟子,没有女性弟子,女性弟子是后来才有。当时他家族的养母、他的前妻,这些人受到他的教化的感动,也发誓要出家,跟他一起修行。当时释迦牟尼是持反对态度的,他避而不见。后来他的一位弟子叫做阿难,阿难看到这些女人很可怜,在外面哭哭啼啼的。佛陀又不同意,这个阿难就充当了一个游说者。出来进去几次,释迦牟尼后来才勉强答应了。但是要求专门成立一个女性僧团,叫做比丘尼。比丘尼僧团,跟比丘分得很清楚。现在我们觉得观音菩萨是女性的,其实,只是按照我们心中想象的去认为。在经典当中有这样的记载,观音菩萨他有所谓的三十三身,有很多种变化,他也可以应众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状态,幻化成不同的形象,那其中就包括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儿童。那好,说到这儿,观音菩萨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在人们的膜拜中由男人变成女人呢?
&&&&五、观音在中国的性别转变
&&&&观音的出现早于佛教的诞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观音的形象又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从一个男人变为了美妇人?
&&&&在咱们国内有很多的男观音像,比如说在河北平泉出土的,北魏太和年间的铜铸观世音立像,他的外形就非常粗犷、威武,而且衣饰也很朴素。到了唐朝开始,就出现了观音的女像了。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唐朝的大画家吴道子就是特别擅长画观音。他笔下的观音往往是垂珠带钏,形象特别的秀美。所以久而久之,老百姓都觉得,观音可能就是个女的了。也有人认为,在唐代的时候因为非常崇尚女性,所以大家都慢慢地把观音女性化了。&观音菩萨最早在中国的造像当中,的确是男性。准确说观音佛像由男身变成女身,大概是在魏晋时期。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社会非常混乱,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几个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一般百姓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那么人们就需要有一种精神寄托,精神上的力量。当时在魏晋时期,很多人比较崇拜女神。比如像曹植有洛神赋,实际上就是对女神的一种赞扬。所以当时人们对于女性的温柔,人们都寄托着一种希望。所以从魏晋时期开始,观音逐渐的就开始出现一些女性的形象。唐之前还是以男性形象为主,直到唐之后,到了宋代,观音基本全部变成了女的。
&&&&还有一种不确定的说法,就是说观音菩萨的生日,她的诞辰有人说是农历二月十九,有说是六月十九的,还有说是九月十九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在印度的经典当中是没有这个说法的。所以我们说的观音的生日,是我们中国后来的一些自造的典籍当中再衍生创造的。比如说观世音那些传记、化身,是按照传说当中,妙善公主的生日来记载观音的生日,所以现在就有了所谓很完整的观世音菩萨的一些履历。
&&&&六、千手观音的奥秘
&&&&相传妙庄王久无子嗣,50岁后才得三女,当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时,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而执意出家。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
&&&&这是一个民间关于观音的传说,妙庄王为了纪念妙善的牺牲和贡献,就令工匠把她塑造成一个全手全眼的形象。但是这工匠误听成千手千眼了,所以有人说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的来历。也有人说,这是观音菩萨的佛法无边,他可以变成千手,千手千眼代表着无上的法力。还有人认为观音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有可能原来是全手全眼的意思,翻译的时候弄混了?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观音信仰也传入中国,他走了两条路。一条是走正规佛教的路,另一条是走民间的路。观音菩萨的变化跟民间的这种传说关系很大。千手千眼这个像源于密教。我们看到密宗当中千手千眼这种造形非常多,因为它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实际上千手千眼也是一种比喻,是表达观世音菩萨的能力。一些法师们包括净空法师也讲,实际上佛教的佛像他是一种教具,起到一种教化作用,并不是表示就是有这么一个真实的千手千眼,这么一个菩萨,而是表示菩萨的这种能力。
&&&&在中东,人们会看到一种手心里长眼睛的传统工艺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千手观音。这是当地的居民挂在家里的,用来辟邪的。为什么在中东也会出现类似的神像?这是因为,宗教产生的地区基本都在中东到南亚这一片区域,相互之间一定是有影响的。作为佛教来讲,又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一种文化。所以佛教吸收当时的周边的一些文化这是很有可能的。比如说佛教在中国,最后发展成独特的中国的大乘佛教。就拿禅宗来举例,禅宗实际上跟真正印度的大乘佛教,可以说关系极其的微小。禅宗实际上更加倾向于儒道的东西。当然禅宗对宋明的一些理学家,也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所以说作为佛教来讲,它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过去老人有过这么一句话,说“万教归一”。不管是什么教,都是让人向善的。只是讲法不同,教理都是一样的。
&&&&七、为什么会有送子观音?
&&&&在观音菩萨众多形象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画面,面慈心善的观音菩萨腾云向人们缓缓走来,而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百姓称她为“送子观音”。“送子观音”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在众多不同的观音佛像中,我们还常常能看到观音抱着一个孩子,或者是把孩子放在腿上面,这就是常说的送子观音,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也是受香火比较多的。
&&&&送子观音形象在中国出现是在明朝以后,这一形象正是中国人改造观音信仰最成功的一个典范。因为中国人祈求多子多福,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实际上这是中国人儒家思想的一个产物。
&&&&据说新航线开辟后,我们东方的瓷器被运往西方的时候,西方人最喜欢的,最受欢迎的就是我们的观音,因为西方人认为观音像和他们的圣母玛丽亚特别像,尤其是送子观音看起来就更像了。
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时候,有很多西方的传教士和一些商人,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广州这一带经商。当时他们请大量的中国工匠来塑造圣母玛丽亚怀抱圣婴耶稣的形象。有点像现在的加工工业,传教士和商人带来样子,然后由中国工匠来做。碰巧的是,这个地区也正是在当时制造送子观音最火的一个地方。这是文化上的一种离奇巧合。
&&&&可以说观音在咱们国家的佛教中是形象最多的一个神了,甚至在民间还有三十三像,就是说这观音有三十三种不同的形象。那除了刚才咱们说到的送子观音、千手观音,还有水月观音、白衣观音、自在观音。为什么在咱们国家,观音的形象会有那么多呢?
&&&&观音信仰传入中国以后,一部分走的是正统的佛教路线,另一部分就是混入到民间,跟我们民间很多文化混在一起。包括跟中国的孝道文化,跟道家的一些文化都混在了一起。特别是曾经在上古中国广受崇拜的西王母,后世普遍化身各种民间的“娘娘”信仰,与观音结合到一起。
&&&&民间的观音信仰,把他和民间很多真实的人,或者是传说的人结合起来了,形成不同的观音像,比如鱼篮观音、妙善、白衣观音、送子观音等。然后他形成了很多的民间的信仰,所以他的造像也就非常的多。这就使得观音的造像什么样的都有,尤其民间非常的多。
&&&&八、观音形象的寓意
&&&&随着佛教传入到中国大地,观音信仰与中国文化逐渐融合,观音成为众多佛教造像中形象最丰富的一位,那么他的形象都有着怎样的寓意呢?
&&&&观察仔细的人会注意到,不管观音有着什么样的动作和形象,大部分观音像都是身穿白色的衣服。不管是佛教,还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其实挺忌讳一身白衣的,为什么把观音这个像塑造成一身白衣的这么一个形象呢?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白衣观音来源于密教的经典,密教当中的白度母,等等。跟这个可能有点关系。那么在这个密教经典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说白即是菩提,诸佛菩萨都生于白色莲花之中。所以白色莲花的这种信仰,可能就是白衣观音的来源。
&&&&在《西游记》中,每位菩萨都有自己的坐骑。比如说文殊菩萨骑的就是一只青狮,普贤菩萨骑的是一只白象,观音菩萨骑的是一只朝天犼。观音这个坐骑,这个朝天犼,这是一个纯粹中国人的一个瑞兽。因为我们说龙生九子,其中有一子就是犼。这个犼,我们在很多地方能见到。比如说华表上面,那个就叫犼,也叫望天犼。我们看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上也有。这个形象代表了下达天意、上传民心,如果说观音坐在莲花座上,或者站在莲花座上,这是典型从印度传过来。这个朝天犼,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加上去的。
&&&&而且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个观音的画像往往是站立着的,或者是他坐在一个莲花台上,有的时候是莲花台、莲花座,包括须弥座。
&&&&越到后期的佛像,造的须弥座越复杂,上面有很多莲花,很多还有其他一些纹饰。那个莲花瓣很多,开始的时候,莲花瓣都比较少,后来是越来越多。这个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莲花不仅在佛教当中有特殊的含义,它在印度文化当中也有特定的含义。无论是在婆罗门教,还是在当时的沙门或者其他的一些流派当中,都很崇尚莲花。因为印度很热,那么莲花正好是开在夏天。我们看印度的佛教经典里,把印度的这种天气引起的燥热称为热恼,烦恼的恼。人一般是在不觉悟的时候,处在热恼之中。那么莲花出于水中,水是很清凉的,所以佛教当中很多地方都讲清凉,我们现在去五台山,五台山还有别名叫清凉山,具有很浓烈的佛教色彩。而且,莲花是从瘀泥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它具有一种很重大的意义。就是说出瘀泥而不染。我们众生是从烦恼当中出生,我们如果能够觉悟,就是同莲花一样不染。所以,莲花在佛教中寓意非常深刻,运用也是很广的。
九、观音为什么生气了?&&&&现在人们能看到一种“马头观音”,他双眼上吊,獠牙显露,面有三目,头发倒竖,头顶马头,而“十一面观音”里,则有十一张脸面,面貌不一,重叠而上,有如宝塔。正面三面为慈悲相,左侧三面为瞋怒相,右侧三面为獠牙上出相,中间后一面则作暴露大笑相,顶上一面作佛面。十一面上各戴宝冠,宝冠中有阿弥陀佛像。观音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很少有看到观音表现出这么多面的样子,一般我们看到的观音总是慈眉善目,但是,这十一面观音的确是观音的一种。观音像现愤怒相,最多出现的是在密宗当中。但是他一般都是观音菩萨的某种化身,比如像马头明王,他现愤怒相是一种化身,那么在大乘佛教的思想来看,愤怒与慈悲是一体的,当然从表面的解释是这样的,就是说他现愤怒相,是慑服众生的烦恼。那么从更深的道理上来讲,他就如同烦恼即菩提,就是说由愤怒转为慈悲,这是一种智慧。智者可以把愤怒转为慈悲,可以把烦恼转为菩提。怎么转呢?那就是看你的智,如果说看这个像的人们,能从这里面体会到佛教的智慧,那么就可以达到他的目的了。
&&&&佛教中四大菩萨有文殊、地藏、普贤和今天我们说的观音菩萨。如果问一般的老百姓,这四个菩萨谁最大?回答一般是观音菩萨,知名度一定比较高。佛教里有观音菩萨,在佛教里面出现的人物,在中国土产的道教里面,作为一个神,也有他一定位置的。人们到道观里也可以看到观音像。观音菩萨应该是佛教的,怎么会坐在道观里呢?而且还是受香火,很多人也去给他拜。原来在道教里,观音又被人称为慈航道人,他是引渡众生的,这个形象是道教从佛教引进的。
&&&&但是实际上,四位菩萨中文殊菩萨代表大智,就是智慧,观音菩萨代表大悲,普贤菩萨代表大行,是对佛法的实践,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因为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要渡尽地狱的众生,他宁可到地狱去,“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代表大愿。那么在这四种当中,当然智慧是首位的,因为智慧是解脱的先提条件。也就是说文殊菩萨是排在首位的。可是在中国,这四大菩萨的信仰兴起之后,观世音菩萨,跟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非常有缘。观音菩萨,他在净土经典当中,本是阿弥陀佛的一个助手。但是净土经典里头也谈到,净土信仰者在临终的时候,如果能够正面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么临终的时候,观音菩萨会来引路。所以把观音菩萨也叫做“引路菩萨”。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被选为引路菩萨呢?因为他在阴界修行的时候,他修行六根圆通。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圆通指的就是说,他的六根,比如说眼根、耳根都是非常圆通的。他圆通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听到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求助的声音。可以看到十方世界一切的困难,所以他能够循声救苦。
&&&&十、身边的佛教&&&&观音随着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性别由男变女,而且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形象也变得丰富多姿,那么观音信仰以及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的语言文字、思维习惯中究竟有多少佛教留下的烙印呢?
&&&&人们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告诫自己不要过于追求欲望。其实这句话原来是出自佛经,现在则经常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引用,意思也简单了很多。
&&&&在佛教里面,这个色不仅仅指的是异性,色指的是物质,也就是说我们人所相对的各种境界,都叫色。用咱们现在的话讲叫物质存在,客观存在,都可以叫做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源于《般若波罗密心经》,就是玄奘翻译的这部《般若波罗密心经》。这部经在佛教当中被抬得很高的。般若经典以金刚经为首,那么金刚经当中,心经可以体现金刚经的精神,它是智慧的最高浓缩。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把这些东西看成没有,他是在一种高度的智慧、观察。心经中第一句就谈到了,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指的就是观世音。观自在菩萨行般若波罗密多时,五运皆空,渡一切苦。后面就谈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实际上他是在一种深入的禅定的状态下,来观察事物。发现事物没有永存的道理,都是有生有灭。既是有生有灭的东西,就不是一个长的东西。那么佛教就称之为无常,这种无常性就是空。所以任何事物,包括我们的生命都是一样的,在条件具足的情况下,这个生命就出现了。那么一旦条件没有了,这个生命就灭亡了。世界、宇宙,包括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是这么一个规律,所以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空性,万物都有空性。但是他空中又能生出有,如果要是全空就没有价值了。那就不会有我们了,也不会有智慧了,这种智慧实际上是色空不二的。如果理解了这个色空不二,就理解了佛教的最高真谛。
像类似这样的佛教经典被用到生活中的话还很多,比如说,现身说法、盲人摸象,还有五体投地等都是。他们经过历史的历练,慢慢就变得很生活化了。如果您有闲心,翻开成语大辞典,还会发现,每翻上三五篇,都会发现一句跟佛教有关的话。我们用的很多成语中,像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最普通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词语其实都来自佛经。这种发现让人惊讶,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把佛教吸纳进来,佛教也成为了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观世音菩萨手持念珠,便问佛印观世音手持念珠何用,佛印随口答道:“念观世音菩萨。”东坡想正好难为一下佛印,便问:“她自己就是观音,念自己的名号干什么?”佛印不慌不忙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佛教思想中,有一些也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在《阿含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位比丘在林中经行,他每走一步就生怕自己踩痛了草地。每说一句话就生怕自己惊醒了草木,每吐一口痰,就生怕自己污染环境。这样的环保意识,相信即使是今天,也值得我们学习。
&&&&再说现代人常说的智慧这个词。智慧这个词实际上是出自印度佛教。在大乘佛教和原始佛教中都谈到了智慧,智慧翻译过来叫做“般若”。当时翻译经典的时候,因为有些词用我们中国现有的词是不能够译它的,所以就把它音译过来,那么般若就是音译过来的。音译过来在我们中国话里,可以把它解释为智慧,但是这种智慧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聪明,不是这个东西,它是深层的东西,不是很浅薄的东西。
&&&&我们日常说的聪明,可以理解为耳聪目明,中国人创造这个词也很好,但是耳聪目明不能被看成是智慧,佛教的智慧是要在正确理解佛教原理和正确实践佛法的过程当中才能实现的。
&&&&这种智慧是禅定当中所产生的智慧,实际上禅定也叫做“思维修”,“思维修”它是古印度瑜伽当中的一种,思维修的意思是说,要训练自己的思维,可见,智慧是和思维相关的。
&&&&比如说观世音菩萨,他的大智,虽然他是以慈悲为主的,但是他也同样具有智慧。那么这个智慧解脱,则是我们平常人,或者说平常的,大家关注不到的。我们人生当中怎么样运用智慧,让烦恼转为菩提。如果我们是一个很爱发脾气的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这个智慧把它转过来。
&&&&这就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现在的人心都很浮躁。那么佛教的禅定,是要求人心要安静。要清凉,而不是热恼。现在这个社会大家跑来跑去,都比较急功近利,比较热恼。过去有一句话叫“无欲则刚”。没有欲望人什么都不怕。这也就是说他有了智慧了,他才能够做到怎么样让自己无欲。如果能够真正做到无欲则刚的话,每个人都会生活得非常快乐,也非常简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星驰不满侮辱中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