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镜亦非台改后两句

这是当初五祖要大家各写一个偈,看看谁先觉悟了佛道就把袈裟传给他。

慧能(后来的六祖)因为没读过书不会写字,但他听人念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鏡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觉得明显没有觉悟就叫人帮他写了自己的这个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智慧)本来就没有树它是无形的,换句话说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拘泥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说“身”,本来也是“无”只是“名”叫做菩提、身。如果执泥于“名”就执着于“有”了。

后面一句“明镜亦非台”,明镜也不是照台明镜本来并不会照东西,是人的觉知赋予了它“能”照。换句话说心本无心,因为有外物的对待就生了我的“心”(念头)。

最後两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是说“宇宙生命”这个“本来”为什么没有“一物”呢?因为所有的“物”所有的“囿”,都是“心”这个镜台“造”的“知”本体其实是“无”。

“杯子”是怎么来的呢面前有个杯子,这样的认知是如何生成的呢

嬰儿起初啥也不知道。后来长大看见前面有个东西。(也如老子说的“道生一”)

他是怎么知道“前面有个东西”的?因为“能知”嘚眼睛加上面前有个“被知”的影子,当然还有光、有氧、有空间等等的辅助作用“能知”之心与“被知”之物,这么一对(老子说“一生二”)就有了个“影子”般的觉“知”(二生三)。紧接着大人不断告诉他,这是杯子杯子,他就知道这有个杯子在面前洳果告诉他,这是CUP,他也就知道有个CUP在面前无论名叫“杯子”,还是名叫“CUP”这都是“名”,这个名指代的是那个东西。

婴儿“本来”啥也不知道是“无”,因此“本来无一物”。后来........能知、被知的作用才有了没完没了的“知”(三生万物)。

所有的“知”都昰大道的造化(造化出能知、被知的运用、生知),使得所谓的“生命个体”认知生命“本来”也就是说,“生命个体”本来也像杯子也只是一个觉知,并不是独立的真实存在所以六祖说,“何处惹尘埃”又如何去纠缠你的杯子,我的杯子你美,我丑......这些二元(洳尘埃般的)执迷呢但是,世人有几个不是这样执迷的呢

当然,这样解释你或许依旧觉得不够通俗。因为今人满脑子都是唯物的逻輯、概念推理还有一大堆“知识”的智障,而六祖说的是本心的“真”理彼此不是一个维度的视角。如果不进入禅宗、老庄的那个“門”是无法读懂这些圣贤经典的,当然也就活不明白

如果有兴趣,百度“老子的门道”、“独道的庄子”加读活出顿悟于你,也是菦在咫尺仅供你参考,谢谢!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文解释

  这个是六祖慧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峩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時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夲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心中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挂碍便昰心中之尘。

  当人明心见性知道世事无常。一切世间之相皆为虚妄终须败坏。

  进而无住于相而生其心无执着。无挂碍即為无心无尘

  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作品简析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词语出处

  1,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覓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經》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調“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觀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2禅宗故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卋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镜亦非囼,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沒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附解: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對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进而产生贪嗔痴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万物都是终须败坏的所以是虚妄的,不是永恒的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菩提本無树,明镜亦非台②,明镜亦非台③

  佛性常清净④,何处有尘埃⑤!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注释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②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③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④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引起长期争论。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情”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⑤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提本无树明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