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清代知府是几品

绍兴知府张明道(横渠)表明他是张载的后人
张子祠、横渠书院、张子墓历代修葺考
张世敏 张立华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关学”创始人,陕西眉县横渠镇张子祠,书院是张载读书讲学著书立说的地方。现就横渠书院祠、墓始建及历代修葺情况略述于下。
张载祠原为横渠崇寿院,(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场所)传说张载15岁居家横渠大振谷口为父守陵,他一面耕种田地,奉母教弟,一面去横渠崇寿院读书,从15岁到38岁考中进士,张载一直就读于崇寿院,后来因他被邀到开封,长安以及武功绿野书院,扶风贤山寺等地讲学,门徒一时聚集,到了熙宁三年(1070年)张载辞去朝中崇文校书回到横渠,正式设馆讲学,关学此时也已基本崐形成,直到张载去世之后,他的门徒们为了怀念他的功绩,才把崇寿院改名为横渠书院。
张横渠墓地的前身为张载父张迪墓地,宋仁宗明道二年张载之父张迪病逝于四川(时为知州),家议归葬开封,15岁的张载与母亲及弟张戬护父灵柩越巴山,奔汉中,北出斜谷,行至眉县横渠,突闻前方发生兵变,加之路资不足,无力前行,遂将父柩安葬于横渠南之大振谷口之西的迷狐岭上,由此全家定居于横渠大振谷。熙宁三年,张载之弟语犯王安石变法,由监察御史里行被贬为公安县令(今湖北江陵)九年,又被贬为司竹监(今周至司竹镇)。三月张戬暴卒后,也被安葬在父墓西南侧。十年,张载二次辞职朝中太常礼院,西归眉县横渠,途中病逝于临潼馆舍。元丰元年,安葬于横渠大振谷父墓东南侧,与弟张戬墓左右相望。眉县志载“张子墓,人呼仙人坟”。张横渠墓从宋明道二年(1033)修建张迪墓到公元1985年,最后一次维修、绿化,历时952年,共维修、绿化5次,现依次和横渠书院祠按朝代略叙于后。
张横渠祠又称张子祠,于元代元贞元年在原横渠书院旧址上始建。元朝统一中国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他的关中封地推行汉法,“崇文尊儒”取得了成功。元成宗铁穆真继承了这一治国方针,继位后即诏、为大儒营建特祠供祭祀观瞻。元贞元年(1295)年,张子祠奉诏兴建初名张子特祠。张子祠从始建到最后一次重修(光绪九年1883年)历时580多年,前后共修葺14次。横渠书院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因书院也建在祠内,称“后祠前书院”式。书院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最后一次重修,共修葺9次,历时460年。现就张横渠祠和张横渠书院,以及张横渠墓从元代直至清代所经历的修葺情况略述以下。
元代仁宗延佑4年(1317)阳陵人李中出任眉县教谕,经过眉县时拜谒张子祠,荐礼毕,见祠内破烂不堪,回县后找主簿刘楫商议重修,以副观瞻,广宣圣教。刘楫允诺后第二年兴建,当中刘回乡为母奔丧,由县尉杨粹代为督办,历经三年竣工,由文礼恺撰写了碑文,刘楫守孝三年后,回眉重游张子祠,见内没有书院,遂又筹划,于泰定三年完工,为后祠前书院,刘楫再次请文礼恺作记。
明王朝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继续推行“崇文尊儒”,并以八股文试士,理学(新儒学)被朝庭重视。洪武十四年(1381年),眉令林思正重修横渠书院,并设“梅林花卉”于其中,没有维修张子祠,也无碑记。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年-1448年)参政戴弁,年富共同倡议修过一次。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陕西提学使戴珊拜谒张子祠后,将其破败状书呈巡抚阮勤,阮即下檄凤翔府同知李克恭,通判范吉重修张子祠,书院并茔域。范吉将筹划重修之事亲自上报阮勤,阮路过横渠特作怀古诗“寥寥村落实堪伤,东亩西畴大半荒,惟有横渠祠下水,滔滔二派与天长。”一诗,成化十八年(1482年)由知县史贤亲自督修,戴珊下缴同时扩大茔域。费时三年,于成化二十年,全部工程竣工,戴珊为这次重修撰写了碑文。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参政谢绶,提学副使杨一清下檄眉县知县刘翱,责令维护好张子祠及墓,刘集工对茔域周围段落筑墙圈护,栽植橡树500余棵。对原有老松树加以保护,这次将茔域扩大为40余亩,并建祭奠设施用于春秋致祭,并派专人司管祭祀,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年)凤翔府守巡蔡承之来横渠拜谒张子祠,礼毕,见祠地窄狭,殿宇矮小,便呈书王汝蕴巡抚要求扩建,后经准许对张子祠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张子祠址、面积等无明文可考,仅在清代《眉县志》中有所记述。明世宗嘉靖初,进士出身的吕泾野(高陵人)和状元康海(武功人)专程前来横渠拜谒张子祠。康海并题“关西一人”,吕泾野题“三秦之光”,并各做诗一首。嘉靖十八年(1539年)陕西按察司佥事,南京刑部郎中白镒前往横渠谒拜张子祠做诗一首:“学释谈兵用世竦,中庸看罢道无余,潜心井地布前代,立论订顽示广居。理窟遗言人事备,驴鸣妙契性天虚。关西夫子高风远,景仰斯文拜里闾。”嘉靖三十六年(1537年)华阴人许宗鲁前往横渠拜谒张子祠,见白镒诗后,续作一篇:“道启乡先哲,名垂世大儒,宫墙犹阙里,祠宇故横渠,撤坐缘归正,悬铭为砭愚,生平勤仰止,何日一抠趋。”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关中发生了大地震,凤翔知府刘泾来横渠拜谒张子祠,看到断壁残垣,房塌木折,破败不堪地凄凉祠院。到县后责怪知县吴守礼,他住进县署,命知县立即鸠工集材,重建张子祠,这次修殿5间,还修有厨房、仓库、门房、书斋等,竣工后无人撰写碑文。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史部尚书胡松来陕巡视,特意来眉县横渠参加张子祠的“释菜”(素食祭奠)典礼,知县郭子文恳乞撰文,胡松慨然应诺,在碑文中他对张载的学识、道德、政治主张等大加赞颂。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姚继先对横渠书院督修过一次。万历三十六年(1606年),陕西巡抚余懋衡景仰张子学说,听到张子祠“岁久祠圯”后,下檄凤翔府,令其重修,费用采取民捐县助筹集,于次年竣工,余懋衡撰文,刘九经书丹,强思撰碑额,并刻有张子讲学图。
清顺治二年(1645年)张子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张文运之子,张承胤时为张子祠奉祀官,他与凤翔张子后裔修建,张子茔墓,并兴建石门、石马、石碑坊。对墓地再次进行绿化扩大,当年完工,并请在朝监察御史李大年为石门提写了“宋代儒尊”四个大字。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时任眉县知县的梅遇谒祠,看到兵灾之后的张子祠破烂荒凉,捐俸修过一次,同时修井田二渠。竣工后张载后裔张琨(时任永寿县令)专程来张子祠祭祖,并撰写了《井田渠碑记》一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陕西督学许孙荃视学关中,拜谒张子祠时,看到祠内衰败不堪,于是,自已筹划重修了张子祠,并作了碑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銮舆周巡。先在山东曲阜孔庙,亲自主祭孔子,后又御书“万世师表”匾额,高悬于孔庙大殿,并将这次盛曲颁渝全国,后又把这次殊荣推恩于五大儒(周敦颐、程颖、程颐、张载、朱熹)并举行谒祠大典。还御书“学达性天”匾额,派差官分赴四处悬挂,陕西督抚宪司接到谕旨,便派专官柴月桂前往总办重修张子祠事宜。这次重修增加了后殿,以安张载父张迪(涪州公)之灵爽,同年又令眉令陈石林亲自督修横渠书院,康熙二十四年,工程竣工,举行了谒祠悬匾仪式,陕西督抚两宪大员及凤翔府、县官员都整冠礼服,稽首礼拜,大典仪式极为隆重“远近聚人万众”。督学许孙荃在大典后,撰写了《重修横渠庙记》碑文。康熙五十一年(1721年)不知何人对横渠书院进行了修补。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刘椽为张子祠敬立“张子故里”四个大字石碑,碑背为眉县张子二十代孙邑庠生张明行,张明忠敬书的碑文。碑文除歌颂先祖张载的功德外,还对张子祠、书院面积、四址作了记载。这是多次修复张子祠的第一幢有面积的记载,碑文记载“张子祠占地十亩,阔十丈,长六十丈,东南靠大路,西址壕,北止民地。”乾隆十八年(1753年)悬挂在大殿中央的“学达性天”御匾金字脱落,丹朱消蚀而成了一块旧木板。祠宇也由于连年秋雨而踏毁。凤翔知府朱某呈请陕西布政使唐某,唐又呈请陕西巡抚钟某,请求重修张子祠,得到批准后于乾隆十九年开工重修,当年6月竣工,全部工程用银597.3两。乾隆二十七年(1768年)眉县知县纪虚中奉命对张子祠作了一次重修,竣工后纪还请在京的状元王杰(号惺园,韩城人)为张子祠,书院撰写楹联,王杰即作楹联二幅奉回。第一幅:道并二程关学无殊洛学,法制三代性功即是事功。第二幅:三代可期井田夙愿经时略,二铭如揭俎豆能往阐道功。这两幅楹联均无横额,后经制成板对永久悬挂。道光三年(1823年)眉令褚裕仁上任后来横渠拜谒张子祠“见其堂宇倾危,遗像剥落,墙垣颓废无存,不重修不知为祠矣。”亲自带头捐银,鸠工集材,越三月而竣工,并扩墙九十丈以固其蕃卫,完工后之秋天,亲自撰文立碑,并为书院门庭悬挂“张横渠先生讲学处”横匾。光绪九年(1883年)前眉县知县赵嘉肇,现任知县颜璇敏,三原五品衔举人贺瑞麟,进士出身的户部主司事眉县里人王步瀛等倡仪修建张子祠,得到各阶层人士赞同,于是鸠工集资,重修了张子祠,竣工后举行了谒祠仪式,并由赵嘉肇撰文,颜璇敏校阅,王步瀛书丹立石作志。贺瑞麟作楹联崐一付:“近马帐而传经砭愚订顽百代均沾化雨,设虎皮以讲易经明德立群论共被春风。”光绪十一年,眉县知县张会林等人筹资对张子祠内的书院进行修建,这是清代至今最后一次修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康梁变法,废除科举,眉县西寨举人王象贤归里,隐居横渠书院为山长(校长)曾书写楹联二幅,张子后裔一直立案沿用,第一幅:云树森森默想闲居气象,水田漠漠堪追往日经纶。横额:道并二程。第二幅:一代口碑留蜀道,千秋血食在秦中。横额:张子氏祠。
民国及以后
辛亥革命肇建了中华民国,约在民国初年,张子祠内横渠书院改为“学堂”,并编有校歌。民国12-13年()“学堂”又改名“眉县横渠高等小学堂”,民国21年(1932年)朱子桥将军来陕西赴扶凤,眉县等地救济灾民,来横渠张子祠书院,观后提写“学究天人”匾额挂于横渠学堂,民国22年(1933年)于佑任由陕西省长邵力子陪同登太白山,下山后来张子祠谒拜后,题写:“母校千秋”并撰联一副。“忠效仁爱信义和平,礼仪廉耻国之四惟”。民国25年,横渠高等学堂又改名为“眉县横渠镇中心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张子祠内的“中心小学”改名为“眉县横渠小学”。1957年张子墓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悬挂在大殿正额的康熙帝御笔“学达性天”金匾被摘。祠门前的“张子故里”石碑被置于院内荒草中,祠内高约五丈余的合抱古柏被伐,大部分石碑被当时学生搞勤工俭学砸毁烧石灰,张子墓园内的石门石牌坊全被破坏,墓园内橡树大部分被盗伐,年全国出现乱砍滥伐风,墓域仅余部分橡树全被盗完,原有墓园100余亩被侵吞到不足20亩,1985年,眉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张子墓进行了绿化,将墓园扩为37.5公亩,并绘制出张子墓规划图,1978年11月,横渠专业中学撤销与横渠小学合并,成立横渠中学,校址仍设张子祠内横渠书院,后来横渠中学(内设小学)陆续迁往新址,但横渠医院又迁入祠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文物的保护日益重视,眉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将医院所占张载祠一部分搬迁,并成立了张子祠文物管理所,同年将它列为县级首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一九九零年又批准为省级保护单位。1991年省文物局已拨专款,计划分三期修复张子祠,于一九九八年完工,省文物保护中心已绘制了张子祠修复图纸,全部系仿古建筑,一期工程已于当年九月顺利开工,截止目前大殿和讲学堂已基本建成并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通过验收。可以看出,随着汤峪森林公园的兴建,张子祠的修复,眉县必将成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横渠族谱》及其族系迁衍考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张载辞职太常礼院,西归眉县途中,病逝临潼馆舍,元丰元年(1078)安葬在眉县横渠大振谷父墓南侧。张载殁后,家中仅留妻郭氏与一子张因,迫于生计,郭氏携幼子张因往依河南南阳娘家。张因寄居舅家,长大后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亘古及今九百余年,其后裔迁衍多处,以原籍眉县为故里,滦州(今河北滦县)为发祥地,分别迁衍于长沙、南阳、镇江、南昌、苏州、福建、淮安、沭阳、荆门、凤翔等地。这些张载族系,有的虽然知道本族是横渠先生后裔,但由于多次徙居,世袭中断,仅以定居时的先祖为始祖,冠以张载后裔,建立家谱;有的地区与眉县张子故里族系虽有书信联系,目前尚无谱牒可考,现仅就能联谱归宗的族系后裔迁衍情况及各地现有的《横渠族谱》形成,初步考证如下:
张载后裔迁衍
张载之子张因居住河南南阳后,成家立业,再未回眉县故地,这是张载后裔南阳族系繁衍的开始。后来金兵入寇,宋室南迁,金国为了笼络人心,赠张因为“朝列大夫”。到张载第三世,即张因之子张炎时,金国又赐为“中奉大夫。”并迁居陕西凤翔府,四世第十张昶授“奉议大
夫”。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生五世张晋于凤翔,及长,凤翔被兵所围,张炎携孙张晋及张晋之弟张智走富州(今陕西富县),病居太原。后来张晋仕元,任“军器局事”。后因寇,张晋年少志壮,愤然思曰:“我本宋臣,为金克取,五世不复,将何待乎?”遂又依元,意欲借元复宋,元朝加封张晋“兵马都提控事”、“定远大将军”及“睢州防御使”等职。后因复宋失败,张晋气休不仕。元太宗六年(1234),赐第于燕,封食邑于河北滦州(今河北省滦县)。张晋因见滦州有横山,追思祖号“横渠”及昌黎(唐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诗句,遂于其居室题匾曰“横云清逸”。张晋殁后即葬于滦州城西。从此开始了滦洲族系的繁衍。及至八世张谷勉,适值明朝建国,被选为贤才,初任明朝绍兴府同知,继任长沙府知府,谷勉生二子,长子张士荣、次子张士名。后来张谷勉于长沙,其子护送父柩归葬滦州,士荣、士名因久居长沙,不便北迁,葬父后复回长沙定居,张蕗常虼擞挚剂顺痴攀献逑档姆毖堋南宋初年,金人侵占陕西,张载之孙张端携家族离关中,入四川,走贵州,最后定居福建汀州上杭一带,为了和原有张姓区别,被称为客居张氏,又开始了福建张氏族系的繁衍。
南宋高宗建炎初年,张载四世孙张选,以“东京团练副使”随从高宗赵构南渡镇江,在江西建昌(今南昌)南城住家。五世张一俊,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为“吴国广州都作院总裁”,定居苏州,殁后葬于苏州阊门草桥,从此开始了苏州张氏族系的繁衍。明神宋万历四十八年(1620),因兵灾为害,滥杀乡民,张一俊后裔张庆芝携两个侄子由苏州迁至桃园县(今淮安),在县城东门外二里处定居,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因当地遭受水灾,张庆芝后裔又迁至淮安河东恩福乡黄家嘴居住。后来张氏四安、沭阳等地张氏族系已繁衍至十七代,约六千余人。
六世孙张霆,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为皇城司佥法“舍人”,七世孙张日明于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任“浙西帅干”。其弟张日中,南宋度宗时中进士,曾任“平江路通判”(即今江苏吴县)。后来随文天祥勤王,抵御元兵,空坑(今江西永丰县君阜乡)兵败,张日中身受数创,犹奋力杀敌,手刃十余人,后因寡不敌众,中箭殉职,事后文天祥哭之有“绝域耻为元地辱,封疆甘作宋臣忠”之句,死后葬于江西南昌。元天顺已己年(1328),因红巾军起义,江淮左右兵灾连年,张日中之孙张道钟、张道铜携眷弃南昌、走京兆,两人分道扬镳,张道钟携眷属,近至湖北荆门紫林铺,在后港西湖院定居,由此开始了荆门族系的繁衍,为了与当地原住的张姓族系相区别,人们把张载居住荆门的后裔称“南张氏”。荆门张载后裔至今已繁衍到三十三世,将近两千人。张道铜携眷到江苏,在镇江定居,开始了镇江族系的繁衍。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陕西关内道按察司副使、凤翔知府沈自彰,久慕张载学说,深感张载三、四世也曾居住凤翔,且府属眉县,为“张子故里”,建有墓地和张子祠,竟无后裔继承,欲觅张载后裔迁居以安灵爽,即广为问讯。时有冯从吾(字仲好,陕西长安人,进士出身,曾任观政礼部,后改任御吏),因直谏当朝时弊,被贬职归里,居家二十六年,悉心攻读“关学”,杜门著书。闻讯后,给沈自彰来信告知滦州张载一支后裔情况,并附送《滦州志》与《张氏族谱》。沈自彰获讯后,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以知府名义给直隶永平府发文,请求永平知府在其所属滦州张载后裔中选择品学兼优者,迎归凤翔府及眉县张子故乡居住,经都察院文球先生给予“勘合”批准,永平府知府史文焕开出关文,并具文申报陕西巡抚备查后,由滦州资送张载第十四世后裔州庠张文运及其三子张承绩、孙张元福、张元寿、张元祥到凤翔府。张文运、张承绩、张元祥安置在眉县,置地西柿林村,安家落户。三人在横渠张子祠内张子书院讲学任教,俸祀先祖,为表示张子故里后继有人,张承绩改名张承胤,从此开始了眉县西柿林族系的发展。西柿林张载后裔至今已传至三十一世,共计八十四户四百余人。张元福、张元寿安置在凤翔,置地齐村安家落户,并仿眉县横渠张子祠规族系已繁衍到三十世,共七百余人关于迁居在长沙、南阳、福建汀州上杭、苏州等地的张载后裔繁衍情况,有待于进一步溯源考证。
《横渠族谱》及《碑谱》的形成
据初步考证,张载后裔在全国繁衍十多个地区,其中世系相连、有谱牌可查者共有五处,形成六个《横渠族谱》、两座《碑谱》,即《眉县谱》、《眉县志谱系》、《凤翔谱》、《齐村谱》、《荆门谱》和《淮安、沭阳谱》。滦县“横渠书院”存有许庄、沈自彰所撰两座石碑,称为《碑谱》。
明嘉靖八年(1529),张载五世孙张晋在滦州所建的“横渠书院”已朽旧倾圮,且被僧尼占用,知州赵叶不忍废弃,迁出僧尼,仿原样重建“横渠书院”,镌立石碑,请许庄撰写碑文。许庄,字德正,进士出身,曾任陕西宝鸡知州,后来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和《三十二郡志》。许庄应知州赵叶邀请,欣然命笔,将张子后裔由一世写到七世,并将张载、张晋生平作了详记(附许庄碑文)。到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沈自彰从滦州迁移张载十四世后裔张文运等之后,即根据冯存吾所送之滦州《张氏族谱》和《滦州志》,着手编纂《张子全书》和《张氏族谱》,由一世张载编到十四世张文运等西迁凤翔、眉县为止,并予以刊印。
明崇祯十六年(1643),江苏武进县进士出身的吴方恩任滦州知州,仰慕张载学说,又一次主持为滦州“横渠书院”树碑,与滦州名士董瀛海联名给凤翔知府沈自彰写信,请他撰写碑文,沈遂以自己所编纂的《张氏族谱》为依据,将张氏世系由一世张载直写到十四世张文运等西迁为止(附沈自彰碑文)。许碑与沈碑镌立时间上距一百一十五年,许碑记至七世,沈碑记至十四世,两碑确立了张载后裔在北方的世系,是难得的张氏谱牒渊源史料。沈自彰任凤翔知府时,亲自主办张载后裔西迁故里事宜,既根据《滦谱》及《滦州志》编纂《张子全书》、续修《张氏族谱》,又为滦州续撰第二块石碑碑文,其用心良苦,功绩卓著,堪为后世敬仰。
原居住在南昌的张载九世孙张道钟,因兵乱携眷属弃南昌,走京兆,迁至湖北荆门后港西湖院定居后,到崇祯十六年,即明末的前一年(1643),因宰相张居正倡导兴修长湖水利,西湖院沉没水中,便又迁居荆门后港镇一带。清雍正六年(1728),由居住在荆门的张载十四世后裔张宗俊询访碑记,编纂荆门《张氏族谱》,宣统三年又作了续修,并进行刊印,此即荆门现存之《横渠族谱》。
原滦州《张氏族谱》目前虽尚未找到,但两个“碑谱”却为《滦谱》提供了佐证。沈自彰根据《滦谱》所编纂的《张氏族谱》早已绝迹。所幸的是眉县、凤翔张载后裔几次续谱,却都保存了《沈谱》的基本内容,继承了两个《碑谱》的世系史实。
清康熙时,时滦州迁来的张载十六世孙张元祥,根据手抄之《沈谱》,续编眉县《横渠族谱》,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张元祥之四世孙(张载十九世后裔)张明行再作续修,并予以刊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刊印本悉被丢失,西柿林张子后裔存一本。民国三年(1914),一位自称姓刘的军人,声称他是陕西省督军陈伯生的副官,并出示证件,将刊印本《横渠族谱》借去,一直未还。民国四年(1915),张载二十五世孙张几士、二十六世孙张正统参照《横渠志》和《凤翔谱》,重新整理出族谱,即现存的眉县《横渠族谱》此外,清代《眉县志》所载《张氏谱系》,主要记述张载后裔在眉县的世系,记到二十五世为止,其记载方法、世系名次与眉县现在的《横渠族谱》完全吻合。
凤翔张子后裔于清道光元年(1821),由二十二世孙张连捷根据《沈谱》续修族谱,记到二十三世。清光绪九年(1883),二十四世孙张述铭恐怕谱牒失传,于是将沈公祖印本及二堂祖张连捷墨本编为一牒,续至二十五世,这就是现存的凤翔《横渠族谱》。
居住在江苏淮安、沭阳的张载后裔,以由苏州迁居淮安时的张庆芝为世祖,编纂家谱,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庆芝六世孙张仲和作了续修,以隶、篆体铸印三本。道光二十五年(1845),庆芝八世后裔张凌鹤、九世后裔张只南对家谱又作了重修,先修老茔,后修草谱,光绪十八年(1892),十一世后裔张彦再作续修,此即现存的淮安、沭阳《族谱》。
六谱、两碑内容的异同及其历史价值
现存的六个《横渠族谱》,由于凤翔、齐村二谱基本一致,所以合称为《凤翔谱》;《眉县族谱》及《眉县志谱系》内容相似,合称《眉县谱》;许庄碑文和沈自彰碑文,主要记述张载后裔繁衍世系,故分别称为《许碑谱》与《沈碑谱》。六谱、两碑虽有地方族系及略之别,但世系清晰、时间确切、相互关联,历史真实,为进一步研究《滦谱》、《沈谱》以及南方各个族系的繁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荆门谱》文字简练,有序和派目,对七世张日中抗元殉职、九世张道钟从南昌迁至荆门以及荆门族系的繁衍作了详细记载,为其它族谱所未有。但《荆门谱》只在“序”上记述了张载,而在正谱上未列入世祖,一至六世空档,七世从张日中记起,列为世祖,详载了荆门族系的繁衍,世系清晰,与滦州《碑谱》及《眉县谱》、《凤翔谱》世代吻合。由此分析,除《荆门谱》编纂较晚外,主要是荆门张氏后裔对远祖缺乏考证,世系层次不明,单纯记载地方族系。
《凤翔谱》最为完备,严格采用“五世一钻天”的格式列谱,文字简练流畅,装订正规。《眉县志》所载张氏族系,纯属世系记法,虽然过于简略,并把张载之父张迪作为一世记载,但该谱在五世张晋的后面却用小字注明“走富州、病居太原,食邑滦,为滦人。”在十四世张文运后面小字加注“袭博士、复归于眉故,明史言,眉人也。”其资料价值可贵,为其它族谱所未有。《眉县谱》与《凤翔谱》均按《沈谱》排列,并对《沈谱》中的原始资料保存完整。《眉县谱》、《凤翔谱》与《许碑谱》、《沈碑谱》均将张载作为一世记载,而且十四世以前各代宗子完全一致。由于张载后裔在眉县、凤翔分居两地,谱牒又先后由数人分别编纂,因而从十四世迁居以后,就形成两个世系不同的族谱。淮安、沭阳等地张氏族系本来是由苏州张载五世后裔张一俊繁衍而来,但因与苏州中断联系,自张庆芝以后自立族谱,因此上溯世祖不清,但为进一步研究张氏南方后裔提供了重要依据。再将六谱、两碑在七世以前详细比较,可以看出除《许碑谱》将张贵作为张载长子,以二世记载外,其它谱、碑都没有张贵这个名字,只把张因作为二世记载。至于沈碑、许碑同在滦州镌立,而沈碑未列入张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对于张载的遗著及某些历史事件,六谱、两碑记载不尽相同。比如《眉县谱》和《许碑谱》记入张载著作,而《凤翔谱》、《荆门谱》和《沈碑谱》未记;《眉县谱》在记述时,把张载所著的《语录》及《经学理窟》错记为张戬著作;《齐村谱》记述八世张谷勉为“遇明朝革命”,而《眉县谱》却错记成“遇清朝革命”,对其弟张能鳞也错记为“清凤翔知府”。《许碑谱》记述六世孙张昌时,为“六世孙进士昌及弟勖与眉人赵衍肄业于院。”《沈碑谱》
在记五世张晋时,为“五世康侯先生、仕元……其生平事业,见于赵司业讳衍《神道碑铭》。”许、沈两碑均记述了眉人赵衍及其《神道碑铭》,不唯现存的《横渠族谱》未作记载,且明、清两代《眉县志》也未记入。《沈碑谱》将十四世张文运迎归凤翔府的经过作了详记,是宝贵的史料。总之,现今保存的六谱、两碑是珍贵的文史资料,它为进一步探索张载后裔在全国的繁衍、为研讨张子关学提供了依据。
(1)本文笔者张世敏为张载眉县二十八世后裔;张立华为张载荆门二十九世后裔。
(2)许庄、沈自彰碑文由河北省滦县政协文史办唐向荣提供。
(3)淮安、沭阳族谱由江苏沭阳县张载后裔张辉提供。
附一:滦州横渠书院碑文
横渠先生,先世本大梁人;父迪,知涪州事,卒于官,遂侨寓凤翔眉县。
宋仁宗朝,先生举进士,为祁州司法,历渭州佥判,召为崇文阁校书,同知太常礼院事。
先生自幼学古力行,初喜谈兵及内典,后感文正范公语,乃逃佛老,潜心《易》学,尝坐虎皮谈《易》。见河南程氏,始叹曰:“二程之学,吾不及也。”后神宗问治道,以“渐复三代”对。于执政不合,遂归居横渠谷口,终日危坐,心与道融,关西之士,翕然宗之。其著述有《文集》、《易说》、《礼乐说》、《论语孟子说》、《语录》、《正蒙》、《东西铭》,皆扩前圣所未发者,卒谥曰“宣明”。淳祜初封“眉伯”,从祀圣庙。
有子曰贵,金赠“朝列大夫”。
孙曰炎,仕金为“中奉大夫”、“石州刺史”,封“开国侯”。
曾孙曰昶,官“奉议大夫”,行华亭“县令”,赐“绯鱼袋”。
五世孙曰晋,官“军器局事”,因夏人入寇,愤然思曰:“我本宋臣,为金克取,五世不复,将何待乎。”遂借元复宋,元即以晋行“兵马都提控事”,后进“睢州防御使。”致仕,赐第于燕,并食邑于滦。晋见滦有横山,追思祖号,乃题其居曰“横云清逸”。又在城东南隅筑书室,奉先人手泽,以安灵爽,匾曰“横渠书院”。
六世孙进士昌及弟勖,与眉人赵衍肄业于院。
七世孙德,登皇庆壬子进士。奏请就禄侍养奉祀,许之,授本州学正,后升永平路教授。迨国朝编里,其裔遂为在城社民。世系微晦,书院渐已倾圮,乃为僧尼所占,名曰“小寺”,几不知为贤哲遗踪矣。嘉靖己丑,赵公叶逐僧尼,复为讲堂三间,东西厢各三间,井一,门二,维时执政冯钦辈,微予为记,予谨案始末,以传于将来。
大明嘉靖己丑仲春 许庄谨记
明:沈自彰碑文
横渠夫子,先人讳迪,大梁人也。仕宋仁宗朝,繇殿中丞,刺涪州,多惠政,治家有善教。卒于官,诸孤幼不克归,侨寓凤翔眉县横渠镇之南大振谷口,遂家焉。
夫子登嘉佑二年进士第,历官至太常礼院。弟戬,亦登进士第,历官监察御吏里行。夫子以道学名世,与周濂溪、程伊川、朱新安并垂千古,家于眉县。
二世曰因,金赠“朝列大夫”。
三世曰炎,仕金“中奉大夫”。
四世曰昶,仕金“奉议大夫”。
至五世康侯先生,仕元,历官“定远大将军”,“睢州防御使”。遭金克毁宋室,晋借元复宋,拒寇有功,因天意在元,气休不仕。元太宗六年,赐第于燕,并食邑于滦,乃宋端平元年也。尝忆横渠祖号及昌黎“云横秦岭家何在”句,题其室曰“横云清逸”。其生平事业,见于赵司业讳衍《神道碑铭》甚详。
六世讳昌,登元进士,历官翰林院学士。
七世讳德者,曾登元仁宗皇庆元年壬子进士,因守先人茔祠,告授本州儒学学正,后迁大宁路儒学教授,入祀名宦“乡贤”。
我高皇帝荡清中夏,文明肇兴。夫子八世孙讳谷勉者,编籍于州之在城社,应选举贤才,授绍兴府“同知”,历官长沙“知府”。
九世士荣,十世玉,以府庠生终。十一世景,以驿宰终。十二世梅,十三世复孔,隐居不仕。十四世曰文选、文运。文选子四人:希颜、希曾、希孔、希孟,俱绝。文运入州庠,子三人,曰承嗣、承绪、承绩。承嗣早卒,遗子二,长元福、次元寿。承绪子一,元瑞。承绩子二,长元祥、次元贞。
窃惟夫子关西奉祀,自富州播迁后,即无有继者。至神宗朝,宜川张君讳尧辅者,甫除滦守,夜梦夫子附其背曰:“汝今敕滦,吾之后在滦,汝其表扬之。”张于下车释菜毕,即问夫子后裔,文运答曰:“某其后也。”谱系历历可征,张守力为申请,未果。其书院原在小南街,乃康侯先生所遗,岁久倾圮。万历十四年,改移西关外,春秋祭享,载诸祀典,文运承奉多年。
万历戊午春,不佞守凤翔,接乡尊冯公讳从吾手札,并《滦州志》、《张氏族谱》,始知横渠之后在滦,关中无人而有人也矣。遂移关永平道府,择其裔之贤者,取回原籍,时有督院文公讳球者,给“勘合”,知永平府史公讳文焕者,给关创,文运乃携子承绩及孙元福、元祥归关西旧里。熹宗时,文运授五经博士,世袭;元福、元祥并为奉祀诸生。承绪与元瑞、元寿、元贞乃居滦奉祀。自兹以往,仕眉者有世爵之荣,在滦者有宫墙之望。吾知先生绝学,自可常明于千古也。
崇祯十六年,武进吴侯来守滦阳,精研理学,雅慕先贤,欲建碑以垂永久,遂与高阳董瀛海孙二博士具状,以书院碑文请。不佞曾起后裔于三千里之外,独不叙遗踪于五百年之内耶?谨就世次而详记之,令奕世不忘云尔。
陕西凤翔知府沈自彰撰
大明崇祯十六年仲秋谷旦
张子后裔 张世敏(Tel: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府是几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