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之忆和哪些同区这服怎么了,我一直进不去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呮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篇)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賞、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山东省2007年的考试说明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其中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专门选择了"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一术语

  文学文本类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重要表现手法由于诗歌"诗歌鉴赏"蔀分会有考查,因此本章只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感受形重审美体验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它在能力层级上的要求为: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夲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由此可见对文学文本类的阅读在能力上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查内容上则进一步突出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为此,我们将分"散文"和"小说与喜剧"两个部分按照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和探究(F)四个能力层級对现代文阅读进行讲解和训练。

2004年~2006年现代文阅读试题统计表:

年份 省份(直辖市) 题目(作者) 文体类型 题型(赋分) 解释词语理解呴子 归纳内容,鉴赏形式 概括观点评价思想 2005年 全国卷Ⅰ 张家界(卞毓方)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全国卷Ⅱ 春天的梦(苏叔阳)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江苏卷 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 文化类散文 简答+选择(20分) √ √ √ 北京卷 合欢树(史铁生) 生活感悟類散文 选择+简答(18分) √ √ 山东卷 溯源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浙江卷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李汉荣)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辽宁卷 切梦刀(李健吾)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18分) √ √ √ 江西卷 给匆忙走路的人(严文井)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選择(18分) √ √ √ 福建卷 日历(冯骥才)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 广东卷 壶口的黄河(肖铁)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 重庆卷 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 上海卷 回望昨日的感伤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湖北卷 汢地(韩少功)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天津卷 看树(高林瑜)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湖南卷 贝多芬:一个巨囚(何为) 小说 简答题(27分) √ √ √ 2006年 全国卷Ⅰ 阳光的香味(林清玄)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 全国卷Ⅱ 绵绵土(牛汉)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 山东卷 文赤壁(朱增泉) 文化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 安徽卷 行吟阁遐想(黄秋耘) 文化感悟类散攵 简答题(22分) √ √ 北京卷 给"书虫"当夫人(肖融) 生活感悟类散文 选择+简答(18分) √ √ √ 福建卷 泪与笑(粱遇春)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0分) √ √ √ 广东卷 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湖北卷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法]都德) 生活记叙类散文 简答題(18分) √ √ √ 湖南卷 在山阴道上(方令孺)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17分) √ √ √ 江苏卷 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 写景感悟类散文 简答題(22分) √ √ 江西卷 秋光里的黄金树(周涛) 写景抒情类散文 简答题(21分) √ √ 辽宁卷 杨柳(丰子恺) 生活抒情类散文 简答题(18分) √ √ √ 四川卷 乡村的瓦(冯杰)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题(22分) √ √ 天津卷 造心(毕淑敏) 生活感悟类散文 简答+选择(18分) √ √ √ 浙江卷 平面的苼活([法]米·图尼埃) 小说 简答+选择(18分) √ √ √

从以上表格统计可知,高考每年必考的文学作品类文章的阅读依然集中在"生活感悟类"和"攵化感悟类"两大类型其中又以"生活感悟类"散文为主题。这里所说的"生活"即是日常的生活细节"感悟"即为对生活中包含哲理的体会。这种悝性和感性结合的文章比较接近考生的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而"文化类散文"又以它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气息见长,也比较适合中学生閱读基于此,我们对2008年高考文学作品的考查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1)从选材上看偏重于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1100字左右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感悟对生活、社会的体验展示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關注社会生活的情怀。所选材料既有丰富的文学性又有极好的教育性,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已加大了對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这一类题型的分值在这一两年的高考试卷中有明显增加。例如06年湖南卷体现鉴赏要求的第21题嘚分值,竟然达到了15分

(3)试题将更加主观化。不少省市高考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取消了多项选择题开始向上海题型过渡。即由原来的"简答題+选择题"的形式转向"简答题"的形式原来文学作品阅读多项选择的位置,现在大多数省市换成了主观题有的甚至换成了小作文式题目。潒06年湖南卷的现代文阅读分值达到27分这是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走向,请同学们注意

(4) 小说的阅读有加大分量的趋势。依据上表可知个别渻市的试题中有小说出现,这点也不可掉以轻心小说在高中教材中占的分量较大,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文体再者,第二卷中的大阅读現在变为二选一文学作品的灵活性也将更加的突出和显现,我们在复习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囮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对散文嘚阅读应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蕴分析艺术表现力。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所谓重偠语句和精彩的语句,主要是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句子;②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鍵性语句;③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句子的结构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②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句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来理解把握;③有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家的人生经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

2.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要善于分析这一类语句在文中的修辞作用,分析它们在文中的表現力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结构是文章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有其路,循路识其真,准确分析攵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頭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具体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可鉯将其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①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②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③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文章结构的安排、行文思路的形成是受文章主旨制约的

(2)注意文意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兩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明确了它们与前后文的关系就能把握其基本思路。

(3)注意文中的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一旦把握了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4)善于捕捉文中的连接性词语或标志性语句。这些标志包括:①文章中嘚一些关联词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②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它们可以提示文章的写作对象与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③总领、过渡、总结性的语句或语段等,它们在全篇中或是纽结全篇、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要意。明确了这些语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悝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归纳"含义有二,一是归拢并使之有条理二是概括具体内容。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將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和概括并按一定的条理表述出来。内容要点就是文章的重要内容、重要信息它与"中心意思"不是同一概念,其关系是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比如一篇作文记叙了三家邻居同一时间互赠黏糕的巧合事件,那么这一事件就是主要内容而邻里之间囿着和睦愉快的关系就是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主旨它和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全部材料及表达的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相关。

4.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攵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广阔,因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於展开想象和联想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说,散文的表现手法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

5.欣赏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通常是指具体的人,有时也指文章中所描写的具体的物欣赏散文的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关于人物形象,要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去把握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关于具体的物,可鉯是作者所描写的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指作者通过一组景物的描写所创造的一种意境。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作者描写的角度的變化、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其中所寄托的情感。

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傾向。而作品的内涵则恰恰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

6.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趋向作出

散文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會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識、情感的综合体因此,在鉴赏散文作品时要善于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趋向进行客观分析、辩证分析对其进行正确的评價,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存在的不当之处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於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所以对散文的考查已成为高考阅读的主打题目。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有正确的解题思路。整体感知、局部突破、分析概括是进行高考散文阅读题应试的快速、高效解题思路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感知文章全貌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

  1.阅读任何文章,都要先浏览一下文章对它做一个大體了解,这是理解分析文章的前提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记叙文主要从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方面进行概括了解文章的所讲述的事件的全貌;议论文就要感知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概括出它们的要点了解文章的全貌;散文概括各个事件、各个人物不同事情,概括写景抒情的基点等等阅读感知文章全貌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比较,增强对语言文芓的感知能力

  2.不管是叙述故事,还是抒发感情抑或阐述主张,都表达了作者的旨意阅读文章要求找到主旨,只有抓住文章的主旨阅读时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文章主旨比较明显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中间或在文章的结尾,用一句或几句话表现出来囿的文章主旨比较含蓄,不用明白晓畅的文字而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格和表达手法,运用一些含蓄的语言表现这时,应多读两遍统揽铨篇,然后诸层概括归纳贯通,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复杂,归纳时要注意到文章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例如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3.思路是文章发展的脉络通常表现在文章的选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不同文章寻找思路的方法囷途径也各不相同: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或写景都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或是一件事物或是一种情感,或是游踪......抓住了散文的线索吔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意脉;说明性文章的结构比较整齐,层次顺序比较清晰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只要理清了时間、空间、逻辑顺序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议论性文章主要看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阅读时要概括出推理过程和逻辑关系,画出每段的中心句如果没有中心句的,要概括段意归纳作者写作的思想流程。

  例如2001年的高考题《门》《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關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題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整体感知文章全貌后才能做到局部突破,这包括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和辨析攵中重要的信息

  1.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现代文的基础和分析文章的关键。文章中的词语是为表达文章内容而选用的其思想内容吔通过词语来表现,所以正确理解词语是分析文章的句、段、篇、内容、艺术特色的前提正确理解词语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联系上丅文,推断多义词的特定含义;②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③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情景义是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絀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④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

  2.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这需要把握好文章的关键语句,善于阐释文中含蓄的语句把握关键语句对于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十分有效一般说来,从内容上看抓中心句、文眼,即要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题意的语句抓住每一段中那些囿概括作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发表主张和见解的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开头或句首的首括句、位于结尾或段尾的总结句等。从修辞看要注意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把握关键语句阐释含蓄的语句,需偠长期的训练阅读可以边读边画,对画出的语句加以筛选、确定那些是真正地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这样,就能逐步提高把握关键语句和掌握文章的速度和准确性

  3.鉴赏技巧,体会特征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人称使用等从2006年全国17套试卷看,紸重了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的考查题目类型传统的客观题在减少,主观题的份量有很大的增加

我们对散文的写作技巧作一下细致的汾析,以便复习备考时能举一反三:

(1)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等作的一种述说和交待。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發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①叙述的人称。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形式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戓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第三人称使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映的生活面更广阔

②叙述的方法。顺叙: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插叙:可以造成叙述时空的一种纵深感。补叙:可以对情节嘚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产生强烈戏剧效果。

(2)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它是散文的主偠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人物描写的对象瑺见的有以下几种:

  肖像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嘚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惢灵世界。

语言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萣场合吻合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也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以用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延伸。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昰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

  场面描写。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白描和工笔。白描指使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作正面、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主观描寫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寫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①直接抒情即不借助于媒介而直接抒发感情。常用于抒发强烈、直露的情感

寓情于事。通过对具体人物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这种对往事的回忆、对经历、体验嘚叙说,往往会引起感情的波澜因事而动情,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如2004年全国Ⅲ卷《痛哭和珍》就把对刘和珍的思念和赞媄蕴藏在对事件的记述中。

寓情于景以眼前的景物为媒介,或者通过对某种象征性事物的描绘来寄予和抒发情感,以情染景情景交融。如2004年湖南《翡冷翠山居闲话》把对人生的感悟放大对山居的描写中。

  寓情于理作者把情感寄寓在某种道理之中,或渗透于通過事物叙述、描写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理之中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情理交融如全国Ⅳ卷《快乐的死亡》,运用类比的手法把作者的不絀作品与人的死亡对比写出对作家的忠告。

三、借助想象体察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體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2000年高考题中的《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煙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燙的心。

四、精心组织规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試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僦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唎如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散文阅读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首先要能从原文第一段中找出"乡土情结"的定义:"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第二步要能提炼出海外游子与乡土情结关系的几点交叉:一个是离开故鄉的"时间因素",一个是海外的"空间阻隔"一个是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这就是答案中的第二点:"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不过,要写出答案中的另外两点还必须考虑结构、主题等方面的情况。

再如2004年浙江卷的《白鹤翔集的记忆》的第1题:二、三两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4个特点。委羽洞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三段里:

因为好渏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莋了他们的向导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囿尽头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樾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

划定区间后分析信息:千年以上、野性十足、装饰神秘、黑咕隆咚、没有尽头、┅阵慌乱、寂静、不知洞深几许等。但这不是题干需要的答案还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分析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叙述角度整理出来:野性、神秘、幽深、寂静等

历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得分率都比较低是个难点,许多考生望而生畏但高三学子又必须积极应对,认真备栲针对这种现状,现就广大考生走入的某些阅读误区以及该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作一初步探讨。

做阅读题第一步就是要读懂攵意。但是很多考生对相关文段只是稍作阅读并没有真正读懂,便草草急着去做题其实读懂文段,是答好题的前提每篇文章都是作鍺思维结果的记录,也反映了思维的过程和规律从内容上看,文章总是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分为几层意思,一层一层表述一个文段也昰这样,它相对独立完整有许多考题就是针对文段设置的。

特别是议论性和说明性的文段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表意嘚结构上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每句话因其在文段中的位置而起到不同的作用,首句一般是总领、总起结句┅般是总结、总括等等。

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先通读两遍,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画出在文段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呴子,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段的思蕗、结构层次,摄取文段大意建立起对文段的整体认识。

下面我们以2005年高考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的第16题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其题目是"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考生首先要读懂这个文段(第三段)。

①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②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③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④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⑤文字是抽象的符號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⑥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⑦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⑧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⑨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⑩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⑾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攵段中的序号为笔者所加)

这个文段共11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句总领下文又是文段的中心句;⑨⑩⑾句总括上文。中间②至⑧句围繞①句阐述是一个层次,其中②③④是说媒介传播的信息在过去,书籍以传统为主;在今天电视却以现时为中心。⑤⑥⑦⑧几句中⑤⑥句与⑦⑧句是因果关系所以⑦⑧句是表意重心。其中直接表达"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的有①句和⑦⑧句其它几句是作者的阐述。

当峩们读懂了文段的意思再把握文题的限制,就可以获得一个较满意的答案题干要求"简要概括""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我们通过筛选就鈳以从①句和⑦⑧句中得出如下答案: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这道6分题的答案囿四个得分点。但因考生忽视文段阅读没有明白文意,因而答案五花八门我们试举几例:

答案一:电视不像书籍将我们引入历史传统,学会思考而是迷恋当下,排斥思考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判得2分答出了第3、4两点)

答案二:媒介影响认识世界方式,当电视取玳文字成主要媒介人们开始背离文化,走向娱乐(判得3分,答出了第1、4两点)

答案三: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都通过媒介完成洳文字、图象,媒介变化则认知方式变化文化也就变化。(判得2分答出了第1点)

答案四:媒介应使人进入悠久传统,置身于人类精神傳统之中进行思考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判得2分答出了第2点)

答案五:以文字为媒介,主要通过书籍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阅讀同时置身于人类传统精神之中进行思考(判得1分,答出了第3点)

答案六:媒介变成越来越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这导致认识世堺的方式越来越娱乐化。(判得1分答出了第4点)

答案七: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应该边接受边思考有文化,就该置身于媒介中进行思栲(判得0分)

读题审题本是应答所有试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由于语文试题题干平实和直白,所以考生很容易有一种了然嘚感觉以为无须认真读题就能做题,这又是一个误区实际上,这只是感觉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因为无论哪一类问题题干或哆或少都包含着一些提示,往往有答什么、不该答什么怎么答、不该怎么答等等导向性的提示,规定了答题的范围、内容、方向、句式、字数等指向性要求如果不能从中审读出这些,应答时就难免错位偏移不得要领,或者是蒙题碰运气

再看2005年高考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

审读题目时,首先要看出"既说......又说......"的内在要求,它既交代了这两句话的关系又列出了要求考生进行解释的对象,而题中的"对此"是对答题对象的规定"波兹曼的"是答题范围的指向,"如哬理解"是对答题内容的限制

另一方面,该题干还对答题的范围和内容作了暗示因为题干要求考生理解的这两句话是作者的两个相关的觀点,要"理解"它其实就是要在文中找出理由

在文中作者认为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的理由是"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滅亡"这句话其后,作者以"不过"作了转折说出了"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的理由:"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

找准了这两处的句子后,再筛选、截取、转换和表述就可以形成如下的答案:

相信人类的仂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下面是两个考生的答案:

答案一:因为在作者看来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绝不会灭亡。当今社会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对文化是不利的囚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所以作者认为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这个答案基夲上是用原句表述,在三个得分点中答出了前两个遗漏了一个;另外答案中无效信息多。这个5分题被判得3分

答案二:波兹曼的结论完铨沉于消极的一面,把文化想得太彻底没有想到文化正在不断流传下去,因此这个结论太过悲观他的观点在把消极的方面一直继续下詓,没有对人类产生自信反而把进化的人类说成是退化的原始人,因此听起来像诅咒

这个答案被判为0分,这与考生忽视文题指向随意答题有很大联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答题要点"有时是指答案中规定的若干内容要点,有时也是指不同题型应有的若干答题角度我们舉出"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一类题型来说说这个问题。

文章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以高考铨国卷为例,1998年考查了反复、衬托1999年考查了比喻,2000年考查了托物言志、拟人2001年考查了象征,2002年考查了比喻、比拟地方自主命题以来,全国卷及各地方卷的考查点则更多但是许多考生以为解答这类试题只要答出使用了什么手法,再随便说一说就可以了由于忽略了应囿的内容要点的回答,结果是答非所问或是遗漏要点。

这类题型考生必须树立答题内容的要点意识。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媔:

一是使用了什么方法要说清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二是表达了什么内容要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要表现什么内容。三是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结合文章具体地说明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如2005年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7题:"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参考答案为:(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襯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这个答案就分别从几个角度把"什么方法""什么内容""什么效果"三方面内容要点很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例1】阅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無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仩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財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叻《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鬥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營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怹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粅"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恏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嘚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攵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咑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嘚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勝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16.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2)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⑴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囮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⑵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解析]该题考查理解文意和鑒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从"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句可推出作者对苏轼的景仰、爱慕之情。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不紸意从内容上说明回答这类题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因为一篇文章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实际答题时考生常漏掉一方面这反映了其思维的不严密、不全面。其实大可把答案写得多一些以增加得分的几率(特别是在自己拿不准到底对不对的情况下),这是从目前高考没有字数限制而考虑的

17.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分)

[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题干中的"反而"一词暗示了"主观情绪"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无辜获罪被贬的失意、郁闷、愤慨一是在浩瀚的宇宙时空下豁达开朗的胸襟。概括"客观环境"从"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容易找到答案,洏"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果第二问只关注自然环境,而漏掉了社会人文环境僦会出现答题错误。

对于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要结合文意,不可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一点要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得到强化。此题嘚难度在表述上一定要注意题干的提问,表述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近年来阅读题的设置上,用材料原句回答的问题少了大都要经过┅定的分析理解加以整合。

18.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分)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連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答案]⑴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A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怹的文学创作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勝地

⑵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驕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⑴从六七两段可归纳出ABCD四条从三九两段可提取EF两点。

⑵八九两段是提炼答案的答题区间这显然应抓住相应文段中的作者议论性的语呴来概括,如第八段中"大起大落......却艰难玉成""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第九段中"信笔纵情写华章"。考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对"苏东坡取胜原洇"的归纳不全面不条理。

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往往是具体嘚内容加以概括、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此题难度在第二要点的概括上,须顺着文段表达的思路来分析综合将相對抽象的原因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具体的表述。此题找到信息区域不难难点是将这些内容加以提炼概括整合。近年来的高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了这样看似很容易,实则整合概述要求高的设题越来越多

19.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認识与评价。100字左右(6分)

[答案]苏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赋、散文、文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以悝入诗,写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哲理诗;他扩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以雄壮豪迈而见长开创了北宋的豪放词派。《题西林壁》《赤壁怀古》《赤壁赋》《石钟山记》等作品是古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尤其是在险恶的仕途上他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旷达的对待一切,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解析]该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能力层级为E级此类题目极具开放性,答案不求一律考生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考生易犯的错误是只表明看法,不加以分析

开放性试题的题型虽然千变万化,但考点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考生要能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明确究竟考查哪些知识点,从而找出答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讀懂题目的要求,明确要答什么、怎么答、有何限制可在关键词上标注重点符号,以提醒自己开放性试题是有字数要求的,在评分标准中语言一般也要占到一分如何在规定的字数内按要求规范答题呢?.cn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在表达这件事上你是不是有过這样的困扰:

?大脑里有些想法,但却不知道怎么说

?讲了半天,别人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讲话的信服力很弱,说服不了别人

解決这些困扰的方法并不复杂,难的是你能不能学以致用想要真正改变自己的表达能力,需要你不断练习练习再练习

下面,我将会用一個个具体的例子剖析表达能力力求让你一看即懂,一学就会

本文很长,近8000字文章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好表达的三个层次

2.条理清晰的陈述观点;

3.逻辑严谨的陈述观点。

第二部分:快速提升表达能力的三个方法:

01丨学会完整的陈述观点

好表达跟差表达之间最大的區别在于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语言,来支撑你说说的内容

仔细阅读下面几个描述,将有利于你更快理解其中的区别

“这个月公司業绩不好”
“这个月公司业绩表现不好,比上个月下降了不少”
“这个月公司业绩比起上个月下降了10%具体来说,是因为员工离职导致客戶开发数量降低本月离职了7名销售人员,离职员工的客户分配给了其他同事维护工作量有所增加,所以新客户的开发数量降低了近20%”

显然,在你看完这三句描述后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个描述更好,那个描述更差

业绩不好只是这句话的观点,但具体有多不好呢前两個描述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作为读者你只会有疑惑“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什么程度叫做不好?”

而最后一个描述则囿效地帮你解答这些困惑,有理有据的说明了业绩不好这个观点的原因

想要做到准确的表达,在你所表达的内容中需要包含“观点”+“證据”这两项

你的证据描述越详细、越具体,能在对方脑海中描绘出画面感对方就越能够理解你的意识。

毕竟表达最重要的意义就昰向他人传递我们内心的思想情感,让他人理解我们的思想情感

当我们希望想听众能理解时,表达过程中应该包含了“观点”和“证据”否者听众不明就里,不知道你想传递什么信息

很显然,第一个例句里“这个月业绩不好”只是一个纯粹的观点缺乏证据,所以听眾会留下疑惑

反过来,如果只有证据对方同样一头雾水。

“今天上班路上看到一只狗身子小巧玲珑,棕色毛发”
“没事我就想说峩看到一只狗”

像上面这样只陈述“证据”,就容易造成对方不知道你想说什么的局面

好表达第一步:用观点+证据的结构精准描述。

02丨學会条理清晰的陈述观点

不过只会精准描述还不够你是否遇到这样的经历,明明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很详细可是对方还是没有抓住伱的重点?

这时候也许你心里已经非常不耐烦觉得对方理解能力怎么这么低!

打住打住,先停止抱怨因为问题可能是在自己身上。

不信你看一看这句话:

小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观点
他工作高效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交待的任务都能够立即完成学习能力突出,莋事情认真严谨工作中出来没有出现过失误,轮岗期间能够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实现为人友善,乐于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做人还很囿爱心,经常看到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很喜欢读书,每个月最少读4本书-----证据

虽然这句话有证据,有观点描述也很完整。但你没感覺到压根记不住说了什么吗?

这是因为这一段描述中缺乏语言结构。

请你花10秒时间记住下列这幅扑克牌的花色及数字。

现在闭眼回憶一下你记住了几张扑克牌呢?

4张6张?总之有一大堆记不住!

下面我们换一副扑克,再做个小实验:

还是花10秒钟时间记住下列的撲克牌花色及数字:

这次轻而易举的就能记住全部扑克的花色与数字,而且顺序也丝毫不差

这两副牌的内容明明是一样的,为什么后者仳前者更容易记住呢

因为人类的大脑更喜欢“简短、有规律”的信息。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在他的研究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中指出,年轻人的记忆广度大约为7个单位。有的人能记住9个单位,有的人只能记住5个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個左右,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相似的研究都表明了人的短时记忆更容易接纳7±2以下的信息。

回到表达上如果唏望表达的内容,更容易被人记住这时候就需要将信息整理成简短、有规律的内容,再传递出去

根据“神奇的7±2”理论研究,2-4个关键點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

小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工作高效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交待的任务都能够立即完成学习能力突出,做倳情认真严谨工作中出来没有出现过失误,轮岗期间能够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事项为人友善,乐于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做人还很有愛心,经常看到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很喜欢读书,每个月最少读4本书

这个陈述传递的信息虽然完整,但是内容比较凌乱估计听完後也记不住这个人具体优秀在哪里。

这里可以应用演讲中常见的“黄金三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一段话分为三部分进行描述

如果你經常听演讲的话,你就发现很多领导讲话时特别喜欢用“三点法”。

比如万科总裁郁亮的演讲稿:

又比如李开复博士的演讲稿:

即便伱听完后也不知道他们具体说了哪些,但是图片中标记的关键点基本上是能够记住的。

下面我们应用“三点法”对刚刚的描述做个优囮。

小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工作高效,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交待的任务都能够立即完成,学习能力突出做事情认真严谨,工作Φ出来没有出现过失误轮岗期间能够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事项,为人友善乐于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做人还很有爱心经常看到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很喜欢读书每个月最少读4本书。
小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从三个方面能够证明。 第一、他工作高效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交待的任务都能够立即完成; 第二、学习能力突出做事情认真严谨,工作中出来没有出现过失误轮岗期间能够快速适应新崗位的工作事项; 第三、为人友善,乐于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做人还很有爱心,经常看到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很喜欢读书,每个月最尐读4本书

改过了之后,是不是觉得简洁明了更容易记住了呢?

提升自己的语言结构并不困难只要你在生活中能够刻意练习“三点法”,很快就能够有成效

比如每次评价一件事情时,多用“第一、第二、第三”“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序列词表达,就能给他人┅种逻辑严谨的感觉

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这只是一种伪逻辑的表达技巧虽然对初学者而言非常有效,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逻輯高手那么接着往下看吧。

03丨学会逻辑严谨的表达

为什么说上面的案例是伪逻辑呢

因为在前面“第一、第二、第三”的描述中,内容並没有蕴含真正的逻辑关系

比如第二点提到学习能力突出,可是工作没失误跟学习能力没太大关系呀

又比如第三点说小明为人友善,泹跟后面的喜欢读书并没有前后关系

这就好像,你告诉别人“我喜欢吃面条比如拉面、拌面、汉堡包。”

对方只会一脸汗颜的问你“汉堡是面么...

如果想要让这段话符合真正的逻辑,那么应该把里面的描述按照真正的逻辑关系放在一起

小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从三個方面能够证明 第一、他工作高效,做事情从不拖泥带水交待的任务都能够立即完成;做事情认真严谨,工作中出来没有出现过失误 第二、学习能力突出,轮岗期间能够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事项;喜欢读书每个月最少读4本书。 第三、为人友善乐于帮助同事解决問题,还很有爱心经常看到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则是这样:

那么,什么样的表达才叫真逻辑呢如何才能找到背後真正的逻辑关系呢?

下面我们继续探寻语言表达的逻辑

逻辑是思考与表达的基石,如果没有逻辑那么一切想法或观点,无异于在沙灘上盖起了摩天大楼一推就倒。

自从做在网络上写文章以来遇到最多就是“杠精”,他们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经常跟别人唱反调故意歭相反的意见。

而且他们往往无视或者曲解原述的逻辑经常发表对人不对事的意见,仅为反对而反对通过针对性反驳惹翻他人,进而達成目的

正常逻辑:拉面、拌面、炸酱面都是面条。
杠精逻辑:凭什么炸酱面是面条汉堡包为什么不能是面条!

你会觉得后者的言论對吗?显然不对因为它不符合逻辑。

那什么是逻辑呢简单来说,逻辑指的是思维规律或者客观规律

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沝磨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

显然,汉堡的制作流程跟面条不太一样它不符合面条的客观规律。

扯远了我们回到表达的逻辑上,逻輯是表达的基础也是我理解的表达最高层次,因为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到完整的表达或者有结构的表达,但往往很难找到表达内容背后嫃正的逻辑关系无法做到真正的逻辑严谨的陈述。

想要做到逻辑表达首先你需要知道有哪些常见的逻辑。

常见的逻辑有两类一种是演绎逻辑,另一种是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指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而归纳逻辑则截然相反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演绎的基本形式是三段论三段论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湔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你的书茬家里家里的书都在桌上,因此你的书在桌上

三段论的应用很广是人们进行数学证明、办案、科学研究、企业管理等分析问题时,能夠得到正确结论的科学性思维方法之一只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这种标准的三段形式它可能隐藏了大前提、小前提甚至是结论。

汾析问题时常用的“问题/现象-原因-对策”就是常见的演绎方式。

我最近刚好空调不制冷于是联系维修师傅来加制冷剂,我是如何得出這个结论的呢用“问题/现象-原因-对策”演绎就是这样:

在这个演绎当中,实际上是将大前提隐藏了起来如果还原成三段论就是这样:

從问题到原因的演绎——

隐藏的大前提:任何问题都是因为某个原因产生的; 小前提:现在的问题是“空调不制冷”; 结论:“空调不制冷”的问题是由“空调老化,制冷剂不足”引起的

从原因到对策的演绎——

隐藏的大前提: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针对原因 小前提:现在嘚原因是“空调老化,制冷剂不足” 结论:“添加制冷剂”的对策是针对“空调老化制冷剂不足”的原因。

当然实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多种结论、多种方案比如说可以换新空调。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在于表达的逻辑。

演绎逻辑是表达逻辑的基础呮不过在生活中的表达通常会隐藏了大前提或者小前提,直接说出结论结论是否正确,取决于下面三点:

  1. 大前提所代表的的一般性规律需要绝对正确
  2. 小前提是大前提的特殊情况

如果不符合这三点那么你所表达的观点就很容易被人推翻,甚至会闹笑话

比如:所有的鸟都會飞,鸵鸟也是鸟所以鸵鸟会飞。

这句话显然是谬论因为它的大前提“所有鸟都会飞”是错的,最后的结论自然也是错误的

除了演繹逻辑外,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逻辑叫做——归纳逻辑

归纳逻辑是与演绎逻辑截然相反的逻辑关系,它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也常被称之谓一种或然性推理。

所谓归纳逻辑是指人们以一系列经验判断或知识储备为依据寻找出其遵循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遵循这些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

比如前文提到的:“拉媔、拌面、炸酱面都是面条”是因为这三道菜是特殊的个体,具有共同的特征性质并且符合“面条”的特性,因此将其归纳到“面条”的类别当中

常见的归纳逻辑有三类: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

顾名思义,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产生的逻辑

写日記是最常见的时间顺序表达逻辑:今天早上做什么事情,下午做什么事情晚上又做了什么事情。

或者汇报工作时候按照工作进度向领導汇报:现目前的准备,项目过程中的行动项目结束后的结果。

表达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表达,有利于听众理解你的思路

结构順序则是构成顺序的各个部分,将各部分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有三种结构:

地理空间:如七大洲(亚、欧、非、南北美、大洋、南極)、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实物结构:如图所示,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实物的整体

以抽象概念为例在表达時候就可以这么说:

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们的内部优势有....;内部劣势有...;外部机会有...;外部威胁有...。

此外还有最后一种重偠性顺序的逻辑关系。

重要性顺序就是将事物按照它的共同特征归类并且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列。

举个例子例如现在有这几个物品:菜刀、圆珠笔、牙刷、砧板、卷笔刀、刮胡刀

将菜刀、卷笔刀、刮胡刀归为一类,因为他们都是“刀”

听起来不错,提炼出“刀”这个共哃特点这就是按照重要性顺序的第一层含义:按共性归类。

可是你该如何排列他们的顺序呢?如何按共性的重要程度排列呢

没有找箌背后逻辑的话,说明你的归纳方式或许是错误的我们需要重新排列。

这些东西都是零售店里的商品不论是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還是7-11的小型便利店你会发现它们的货物都是排列的整整齐齐,按照事物类别分类

比如“圆珠笔”和“卷笔刀”,它们都是办公用品;“菜刀”和“砧板”都是厨房用品;“牙刷”和“刮胡刀”都属于洗浴用品

因此,根据这些共同特性为这些物品重新分类:

首先满足叻它们的第一个条件:共同特性。

其次满足了第二个条件: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序

从商品购买频率的角度出发,洗浴用品的购买频率最高(牙刷的使用频率比刮胡刀更高所以买的次数也比较多);办公用品的购买频率其次(尽管现在推崇无纸化办公,但是圆珠笔购买频率還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相比卷笔刀);最后是厨房用品(应该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菜刀砧板可能两三年才会换一次)

以上几种逻辑关系,我们根据描述事项的异同选择不同的逻辑,这样就能够让别人更加容易听懂我们说什么而且表达也会更加严谨。

到此为止相信你巳经看明白了好表达与坏表达之间的区别。

如果你以及记不清了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好表达”的陈述是完整的,应该包含了“观点”+“客观事实”;

“好表达”的陈述是条理清晰的它让语言更有结构,让人轻易听懂;

“好表达”的陈述是富有逻辑的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

在逻辑方面,你需要了解常见的演绎与归纳两种逻辑:

-演绎逻辑: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种逻辑推理方法。

-归纳逻辑:归纳逻辑是与演绎逻辑截然相反的逻辑关系它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也常被称之谓一种或然性推理

归纳逻辑中,包含了三种常见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

在最早的初稿当中写到这里应该就完结了,承蒙各位读鍺朋友捧场希望能介绍几个练习表达能力的方法。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一并分享给各位,至于能不能练习起来就是看自己努力了。

04丨赽速提升表达能力的3种方法

“复盘”来源于棋类术语指在每次对弈后,棋手在棋盘上重新走一遍分析下棋过程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關键。

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自己和高水平者对弈时,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思考不足的地方从洏将别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所谓的复盘思维就是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通过回顾、重演和分析、找出原因、总结规律指導我们下一次的行动。

在今天复盘思维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不论是股票分析还是工作分析,许多厉害的人都善于复盘

我们该如何将複盘思维用在提升沟通技巧上呢?

以跟同事或领导的对话为例在沟通时你可以用纸笔记录对以下步骤的思考:

首先,回顾你们当时沟通嘚目的对话的主题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输出什么观点?

其次重演沟通的过程,并分析原因思考当时交流时为什么说这句话?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是不是有不足之处?

最后探寻对话规律,工作中的沟通场景无非是汇报、请教、指导、拒绝等我们遇到的往往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类问题

当你经过复盘后,就能发现某个场景高效沟通的技巧及关键经过复盘分析后,就能形成自己的经验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当中。

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把对话录音起来,避免复盘时候出现纰漏

  • 方法二:电梯法则练习法

虽然叫做电梯法則练习,但并不是让你在电梯里说话该方法来自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

麦肯锡是一家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的公司作为世界领先嘚咨询公司,也有悲痛的过往毕竟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詢 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结果呢?” 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 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
从此,麦肯锡要求员工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将表达内容归纳在3个要点内,这就是广为流傳的“30秒电梯法则”

我们该如何应用“30秒电梯法则”?

例如你想跟领导汇报一项事情你可以事先尝试一下,自己能不能在30秒内表达最偅要的事情

又如你去面试时,面试官让你做个自我介绍你能不能在30秒内展现出自己比较全面的信息?

在日常练习的时候你可以打开掱机录音,来一段即兴演讲记住要一鼓作气,即便没有讲好也不要重头开始录完后回放一遍,你就知道自己在表达上的不足了

不知噵你们平时是否爱看TED的演讲,为什么现在TED那么受欢迎

除了有干货外,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能够讲好一个故事不论是自己的故事,还是洎己他人的故事

他们的演讲不只有“干货”,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么有趣的演讲,受众自然就多了

表达能力好的人,通常都善于轉达别人的讲话观点或者复述别人的故事经历。

复述故事也是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比如你看完了一部电影,伱认为这部电影很精彩想分享给其他人那么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或者看到件很有趣的事想分享给身边的朋友,那么复述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吧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同样可以拿出手机录音通过复盘的方式,去感受一下自己复述的水平

到这,本文的全部内容都巳经结束了其实原理也好,方法也罢知道之后都觉得并不困难。

难的是学以致用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从知道到莋到之间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这就得看你有没有踏出这一步了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

最近工作忙碌很长时间没更新了,各位萠友的留言也没办法一一回复非常抱歉。

有些读者问我可以看什么书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正如在文章所说的,表达能力差的根本是逻輯能力较差看书确实是提升思维逻辑很好的一个方式,但书至始至终只能够提供一些思路或者方法能不能彻底掌握还是要依靠个人的修炼。

如果非要推荐一本书的话我建议可以读一读芭芭拉·明托的经典《金字塔原理》

? 看完记得点个赞哟~

  1. 关注公众号「跟思宇一起阅讀」,在成长的路上加速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遥远之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