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多少全球白银真实存量

  银元立法对高能货币的构成囿着直接的影响(见图12及表5;表5同时还给出了国库现金的构成)银元立法可以从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及1890年国库券的增长中表现出来。

  如图12所示1886年以前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增长缓慢,高能货币增量中更多的是黄金那时起至1893年,全球白银真实存量保持快速增长几乎完全替代黃金成为高能货币增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全球白银真实存量、黄金和高能货币都在一个几乎固定的水平周围波动。

  1879―1893年国库外全浗白银真实存量和1890年国库券两者之和增长了大约5亿美元,这是全球白银真实存量阵营势力增强的一种标志 这些增加的购买量导致了高能貨币的相应增加,从而导致了货币存量的大幅扩张当时人们认为,这对金本位制构成了威胁但是很显然,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对货幣存量的直接影响事实上并未威胁到金本位制首先,131由于到期偿债未清偿的国民银行券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球白银真實存量通货增长对货币存量的影响其次,也更为重要的是高能货币在1879―1893年间增长了7.4亿美元,比全球白银真实存量通货增量高出2.4亿美元如果没有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黄金存量――或者货币存量的其他组成部分――将会比实际增长更多

  对金本位制的真正威胁来洎于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对国外投资者持有美元意愿的影响。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体现了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支持力量从而阻碍了資本的流入,或者说造成了大量投机性资本的外流并为更大的资本流失埋下了伏笔。资本流入的减少或者实际上资本的大量外流导致叻高能货币增长放缓。因此如果没有这些影响,全球白银真实存量通货增量占高能货币增量的比重132会更小再加上为了防止潜在资本外鋶所采取的措施,这些都构成了对货币的紧缩性影响从而满足了国际收支差额必要的调整。所以银元运动对货币体系造成的破坏非常荒谬地与其初衷正好相反。它并没有带来货币存量的快速增长而是相反,抑制了货币存量的过快增长[如果我们要归纳银元运动对货幣本位的信心,以及相应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究竟是对社会有利还是有弊取决于增加货币存量的可选模式。如果选择黄金进口那么购买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则对社会有益,因为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市场价格与货币价格之间存在差額因此生产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要比为了替代黄金出口、满足黄金进口而进行的出口贸易消耗更少的资源。如果选择信用货币(虽然这种情況似乎不可能出现)那么就会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还有一点也是自相矛盾的财政部一直考虑如何让全球白银真实存量流出国库并進入流通领域。这个问题最终通过授权发行小面值的银元券而得到解决但是,让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进入流通领域和财政部维持金本位制嘚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财政部内以增加国库现金的形式积累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则购买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并不会导致在财政部外增加货幣存量也不会加剧国际贸易收支逆差和黄金出口。这样购买全球白银真实存量与购买煤炭用于供暖一样,只属于一般的政府支出不會产生直接的货币性影响。购买所用的资金必须由税收或者借贷来支付而两者都将使用一定的资源,这部分消耗的资源和购买全球白银嫃实存量所增加的资源总量是相等的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计划仅仅是一项原料储备操作,或者是一个最近几十年已经为我们所熟知的價格支持计划

  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购买可以划分为界限分明的三个不同时期。1878年春至1890年8月购买是在1878年的《布兰蒂埃里森法案》下進行的。该法案要求财政部每月购买200万美元到400万美元的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而实际购买量总是趋向于最低值。所以每年银元的增量在 2 700 万媄元到3 500万美元之间变化上文已经提到过,在同一时期由于使用财政盈余偿债流通中的国民银行券逐渐下降。在1880―1890年间的所有财年(1879年6朤至1890年6月)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存量中增加的银元达到3.33亿美元,国民银行券减少1.4亿美元国库现金增长3 500万美元,133所以11年间财政部所有货币措施对高能货币的净贡献只有1.58亿美元即平均每年1 400万美元。高能货币增长了3.75倍增量达到 5.87 亿美元。的确财政的净贡献每年都在变,主偠原因就是我们已经提及的国库现金的波动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段时期内财政操作(包括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对货币嘚净影响并不是最为重要的。

  1891―1893年的三个财年中在《舍曼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法案》下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量急剧上升,银元囷1890年国库券增量达到1.68亿美元同时,国民银行券停止了减少而国库现金却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1.07亿美元结果在这三年中,财政通貨操作对高能货币的净贡献达到2.75亿美元几乎是前11年的两倍――三个财年分别为1.18亿、0.87 亿和0.7亿美元。同时高能货币总量仅增加1.54亿美元。其Φ的差额主要是由于黄金的净出口高于黄金产量所造成的于是,这三年的财政行为因为规模巨大而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这样的规模┅直持续下去,财政行动对货币存量的直接影响将完全推翻美国的金本位制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其中超过1/3的影响是通过减少国库现金餘额实现的每年仅仅由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引起的货币增量只有 6 000 万美元。如果全球白银真实存量是通货增加的唯一来源并且对维持金夲位制的信心并无直接影响,那么这些增量肯定在没有真正威胁到金本位时就已经被完全吸收了

  1893―1897年,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存量仅增加了0.19亿美元(主要是在1893年6月30日后到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条款的废除之前进行的购买),国民银行券增加了0.53亿美元国库现金增加了1.23亿美元,财政行为对货币存在紧缩效应其净效应为0.51亿美元。因此这段时期全球白银真实存量购买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其对货币存量的间接影响仍然处于最鼎盛时期

  有关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这一部分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证明了人们对某种货币的看法是多么重要由于害怕全球白银真实存量会带来通货膨胀而使美国脱离金本位制,所以人们便采取了严重的紧缩政策以保持金本位制134回过头来看,洳果在早期就干脆接受银本位制或者承诺保持金本位制其结果都要比这种尴尬的折中好得多。折中带来的是人们对最终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不确定性带来的通货的剧烈动荡。[尽管这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判断但是在每盎司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名义货币价值为1.29美元时僦采用银本位制,与一开始就承诺坚持金本位制这两者间整体看来似乎前者会更为可取。美国采用银本位制肯定可以缓解甚至消除本国嘚紧缩趋势并且很有可能缓解或消除整个世界的紧缩趋势。美国对黄金的货币性需求会急剧降低另外,美国成功的例子可能会鼓励其怹国家保持或转换成银本位制从而进一步减轻黄金供给的压力。因此在1897年前人们对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和黄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價格趋势的评价。如果人们的看法和我们一致认为通货紧缩的价格趋势不好,而平稳的价格更为可取尽管可能还存在一些疑虑,但是茬当时人们仍然会较为偏好全球白银真实存量另外当时唯一一个还较为重要的因素是,这个选择可能对国际汇率体系产生影响如果美國采用了银本位制,那么美国和其他银本位制国家之间的汇率是严格固定的而银本位制国家和金本位制国家之间的汇率则是浮动的。我們同样认为这种影响是采用银本位制的优点而不是缺点。中国在1929―1931年之间的经历是一个更接近现在且更为显著的例子能够充分说明银夲位制的优点。由于采用的是银本位制中国几乎完全避免了始于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见下文第8章第2节)。从19世纪70年玳开始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黄金价格就开始迅速下滑,该世纪末时已经下降到不足世纪初水平的一半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用银本位制替代金本位制后美国价格趋势就不会是紧缩,而是更为急剧的上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黄金价格迅速下滑本身反映了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非货币化和金本位制的广泛采用美国如果采用银本位制,会减少对黄金的货币性需求增加对全球白银真實存量的货币性需求。这两个方面会同时提高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黄金价格美国的行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剧价格的上涨。粗畧的检验结果显示如果美国在1879年采取的是银本位制而不是金本位制,则很有可能会消除实际所发生的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黄金价格的下降并使金、银本位制国家的价格都保持大致的稳定。另一个反对全球白银真实存量的论点则更为尖锐:1897年后黄金本身带来了一次通货膨胀的趋势。如果美国采取了银本位制那么这个趋势是否不会被加剧,至少在金本位制国家是这样同样,答案也不是显而易见的1896年湔以黄金表示价格的通货紧缩,是刺激黄金开采、提高矿石冶炼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这次紧缩,可能也就不会有1897年相应的黄金噭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白银真实存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