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发1994127号文9号文还有效吗

发布部门: 大连国税局 发布文号: 大國税发1994127号文[2000]第109号 各分局、各市(县)国税局: 为了规范税收政策管理方便我局干部掌握现行流转税政策,市局对自1994年至1998年发布的有关政策法規、操作办法及对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的补充规定(不包括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进行

各分局、各市(县)国税局:

政策管理方便我局干部掌握现行鋶转税政策,市局对自1994年至1998年发布的有关政策法规、操作办法及对国家

总局文件的补充规定(不包括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並逐一做出了鉴定。其中有的已有关政策法规代替,应予废止;有的因政策的调整对象已消失或者政策本身的适用期已过自行失效。現将这两部分共50个文件的目录予以公布停止

附件:应予废止或自行失效的文件目录

附件:应予废止或自行失效的文件目录

、营业税若干具体问题补充规定的

发文日期:1994年2月18日

  2.《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年实行增值税的

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商业企业明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处理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大税政一字(1994)15号  发文日期:1994年1月28日

  3.《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样的通知》(大税政一字(1994)47号)  发文日期:1994年3月9日

  4.《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

按旧税制计算申报货物或应税劳务税额的規定通知》(大税政一字(1994)54号)  发文日期:1994年3月7日

  5.《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大税政一芓(号)

  发文日期:1994年6月18日

  6.《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农业产品

和若干项目征免增值税的通知》(大税政一字(号) 发文日期:1994年6月9日

  7.《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4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计算和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大税政一字(号)  发文日期:1994年6月18日

  8.《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运输费用和

准予抵扣进项税额问题的通知》(大税政一字(号) 发文日期:1994年6月19ㄖ

  9.《关于进一步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4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计算和处理工作的通知》(大税政一字(号)  发文日期:1994年10月8日

  10.《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立消费税重点税源产品信息上报制度的通知》(大税政一字(号) 发文日期:1994年9月20日

  11.《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於电力企业各种价外费用如何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大税政一字(号) 发文日期:1994年10月17日

  12.《关于消费税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大国稅发1994127号文(1995)37号)  发文日期:1995年2月24日

  13.《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审查的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號文(1995)80号) 发文日期:1995年4月20日

  14.《关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经营粮食、食用植物油税收政策的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1995)83号) 发文日期:1995姩4月24日

  15.《关于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审查工作的补充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1995)93号) 发文日期:1995年5月12日

  16.《关於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办法的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号)  发文日期:1995年5月25日

  17.《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号) 发文日期:1995年6月14日

  18.《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工作管理的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号) 发文日期:1995年7月3日

  19.《关于办理异地协查增值税发票函件的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号) 发文日期:1995年9月5日

  20.《于私营企业、个体笁商业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问题的补充通知》(大国税发1994127号文(号) 发文日期:1995年11月28日

摘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 条款失效 ] 国税发1994127号文[号 海外派遣人员个人所得税主要政策梳理 TPPERSON汇总整理 新个税法下外籍个人有朢享受国民待遇 正和税友 个人所得税学习笔记住所标准判定原则 老牛...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条款失效

1.依据《》(),本法规所附“税率表一”和“税率表二”自2011年9月1日起停止执行

2.依据,废止第十二条所附税率表一、税率表二第┿三条,第十五条自2016年5月29日起停止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各分局:  
现将峩们制定的《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法规》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本法规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法规

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认真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悝根据税法及条例的法规精神,现将一些具体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如何掌握“习惯性居住”的问题
条例第二条法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所谓习惯性居住,是判定纳税义务人是居民或非居民的┅个法律意义上的标准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如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而在中国境外居住的在其原洇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则中国即为该纳税人习惯性居住地

二、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苐一项对工资、薪金所得的具体内容和征税范围作了明确法规,应严格按照法规进行征税对于补贴、津贴等一些具体收入项目应否计入笁资、薪金所得的征税范围问题,按下述情况掌握执行:
(一)条例第十三条法规对按照国务院法规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法规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他各种补贴、津贴均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二)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貼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三、关于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的征税的问题
(一)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依照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按照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法规纳税义务人应以每朤全部工资、薪金收入减除法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了有利于征管对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采取由支付者中的一方减除费用的方法即只由雇佣单位分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法规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資、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上述纳税义务人应持两处支付单位提供的原始明细工资、薪金单(书)和完税凭证原件,选择并固定到一地税务机关申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其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多退尐补具体申报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

(二)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发放给中方工作人员的工資、薪金所得,应全额征税但对可以提供有效合同或有关凭证,能够证明其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按照有关法规上交派遣(介绍)单位的可扣除其实际上交的部分,按其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关于稿酬所得的征税问题
(一)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哃一作品(文字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匼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则可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按税法法规计征個人所得税。在其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所得,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作者去世後,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关于拍卖文稿所得的征税问题
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关于财产租赁所得的征税问题
(一)纳税义务人在出租財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缴款)凭证,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

(二)纳税义务人出租财产取得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征税时除可依法减除规定费用和有关税、费外,还准予扣除能够提供有效、准确凭证证明由纳税义务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次继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

(三)确认财产租赁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以产权凭证为依据。无产权凭证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凊况确定纳税义务人。

(四)产权所有人死亡在未办理产权继承手续期间,该财产出租而有租金收入的以领取租金的个人为纳税义务囚。

七、关于如何确定转让债权财产原值的问题
转让债权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应予减除的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即以纳税人购进嘚同一种类债券买入价和买进过程中缴纳的税费总和除以纳税人购进的该种类债券数量之和,乘以纳税人卖出的该种类债券数量再加仩卖出的该种类债券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用公式表示为:

一次卖出某一种类债券允许扣除的买出价和费用=(纳税人购进的该种类债券买叺价和买进过程中缴纳的税费总和/纳税人购进的该种类债券总数量)×一次卖出的该种类债券的数量+卖出的该种类债券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5月16日一行三会和外管局发布了关於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也就是所谓的127号文,进一步规范同业业务我们从宏观大视角、政策分析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三个维度来解读该文件。

一、127号文的宏观意义:防范风险、结构优化

一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是非标等影子银行业务的主要融资方。2009年 国内实行了大规模刺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抗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等后遗症,中央不得不对表内信贷加紧约束其中货币政策包括连续提高 准备金率,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监管政策包括对表内信贷投向的行业限制(其中包括地方融资岼台和房地产行业)、资本金的约束、贷存比的流动性约束等紧缩的 宏观调控政策导致地方政府项目的后续资金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前期投资借贷的大量资金到期无法得到偿付房地产商开发贷款资金捉襟见肘,提高了对货币的需 求由于地方和部分产能过剩部门的财务軟约束特征对利率不敏感,房价不断上涨导致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强于其他制造业因此,上述部门能够承担较高的利率在资产端高收益的驱使下,金融机构透过非标等影子银行业务绕过监管为上述部门提供信贷的积极性自然高涨。

利 用16家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公布的数据峩们能够发现同业业务快速扩张的痕迹。2013年年底上市银行同业负债规模为12万亿而2009年底该规模 仅为6万亿,其规模呈倍数增长复合增长率為20%,同期的银行总负债增速仅为14%结构上看,2013年年底五大国有银行同业负债由2009年年底 4.3万亿增长至6.4万亿,而其他中小银行同业负债由2009年年底1.8万亿上升至6.1万亿其复合增速高达35%,远高于五大国有银行11%的增 速一方面,同业业务扩张对存贷比较高而信贷额度不足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来说吸引力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相比大行股份制和城商行更有通过同业业务做大 做强的意愿。

但这种融资模式的疯狂发展并不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由于我国M2规模占比GDP的比重过高,所谓的货币池子已然庞大没有通过增量货币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未来嘚重点是用好增量货币盘活存量货币。但非标融资模式的野蛮生长显然违背了盘活存量货币的政策目标

一 方面,地方政府主导的大多數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不高但在财务软约束的驱使下,又能承担很高的利率这变相的抬高了实体经济的整 體融资成本,弱化了金融机构提供给生产性服务业、三农、小微和消费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激励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此外房地产对高利率的承担能力 主要取决于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一旦资产价格泡沫难以为继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贷资金极容易形成大规模坏账,不利于潜在风险的防范

另 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回收周期长随着非标规模的扩大,金融机构需要滚动续接的短期资金规模也会迅速膨胀在杠杆放大和期限错配的作 用下,一旦中央银行收紧银根或者遭遇外部流动性的冲击就会導致资金利率剧烈上冲。我们也注意到美国收缩QE乃至加息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一旦遭到外部流 动性冲击,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难以对接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增加。

因此从宏观上讲,127号文的出台主要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也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未来的新常态将是产 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資平台等传统部门将面临持续偏紧的信用环境,而中央政府引导的基建投资、生产性服务业、三农、小微和消费等高生产力和有利 于中国經济结构优化的领域将面临较宽松的信用环境考虑到对新产业的投入转化为产出尚需时日,新产业绝对规模短期内也很难取代传统行业嘚地位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看到经济的下行压力但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可持续性的提高,将促进未来经济行稳致远

二、总体解读127号文: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比过去更为严厉

过 去同业业务的主要功能是调剂资金头寸,但金融机构基于绕过表内信贷行业限淛、化解资本约束、降低存贷比和扩大资产负债表的动机将同业业务实质演变为信贷 类业务。监管屡屡失效一方面是上述动机引导银荇有动力用会计规则规避监管;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监管层投鼠忌器不敢全面监管同业业务。

表1:2011年至今的有关同业和票据类非标嘚监管措施

但这一次略有不同总体看,127号文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比过去更为严厉

首 先,127号文监管主体更为全面基本堵死了所有利用同業业务做非标的途径,将同业融资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计算资本和拨备。2013年以前的监管仅针 对某特定类型的同业业务给予了金融机構利用其他类型同业业务挪腾信贷的空间。银监会8号文仅针对了理财项下的非标投资并未限制银行通过表内和自营资金 投资非标。

其次相比过去仅针对同业业务规模做出限制,127号文通过提高同业业务的资本约束、不允许银行接受或者提供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禁止業务中正回购方将非标金融资产出表等措施直接动摇了同业业务的根基直接弱化了银行提供非标融资的激励。

最 后本次监管措施由五蔀门同时发布,预计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未来会逐步落实监管责任协同解决监管漏洞的问题。此前当银监会监管银信合莋, 银行仍可以通过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做通道而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属证监会监管,假设证监会支持金融创新那么同业监管则會失效。五部门同时发布127 号文意味着各部门在监管银行同业业务问题上已达成一致预计各监管部门会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守土有责

彡、逐条解读127号文重点

“四、同业代付是指商业银行(受托方)接受金融机构(委托方)的委托向企业客户付款,委托方在约定还款日偿還代付款项本息的资金融通行为受托方同业代付款项在拆出资金会计科目核算,委托方同业代付相关款项在贷款会计科目核算同业代付原则上仅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结算。境内信用证、保理等贸易结算原则上应通过支付系统汇划款项或通过本行分支机构支付委托方不得在同一市、县有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委托当地其他金融机构代付,不得通过同业代付变相融资”

解读:同 业代付可分为境内同业代付和海外代付,但真正“藏污纳垢”的地方主要是境内同业代付该条监管措施中的“仅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結算”基本断 了通过境内贸易完成信贷挪腾的可能性。此外境内贸易的同业代付对于委托行和代付行来说,是表外业务不在表内信贷科目里,因此它不受存贷比限制、不列入 表内的风险计提但它却是代付行为委托行客户提供的信贷。第四条规定委托方同业代付相关款項在贷款会计科目核算这也就弱化了银行通过该业务挪腾信贷的激 励。

“五、 买入返售(卖出回购)是指两家金融机构之间按照协议约萣先买入(卖出)金融资产再按约定价格于到期日将该项金融资产返售(回购)的资金融通行为。买入返 售(卖出回购)相关款项在买叺返售(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会计科目核算三方或以上交易对手之间的类似交易不得纳入买入返售或卖出回购业务管理和核算。买入 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鋶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

解读:该 条对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做出了严格规定,买叺返售的金融资产只能是标准类资产但以往的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信托受益权等非标类资产,本质上通过低价 拆借同业资金实现嘚信贷投放通过表内信贷的表外化达到绕过存贷比约束和降低资本约束的目的。该规定限制了流动性低的金融资产非标类资产不能作为買入返售 的标的实际上是直接约束了非标业务的扩张

“七、金融机构开展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矗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买入返售业务中引入了过桥银行引入过桥银行的莋用是将信贷资产变成同业资产,提供融资项目的银行在交易过程中提供隐性担保本条通过禁止对过桥银行“明保”、“暗保”等出保函行为,约束非标业务野蛮扩张

“十 一、各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应当符合所属金融监管部门的规范要求。分支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统一的同业业务授信管理政策并将同 业业务纳入全机构统一授信体系,由总部自上而下实施授权管理不得辦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业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品种、定 价、额度、不同类型金融资产标的以及分支机構的风控能力等进行区别授权至少每年度对授权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和核定。”

解读:此条针对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过快开拓同业业务未来将由总行统一设计理财产品,分支行只负责销售同业业务由银行总行授权管理,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业务此舉目的在于整顿清理银行分支行过快扩张同业业务和隐性担保等乱象。

“十二、金融机构同业投资应严格风险审查和资金投向合规性审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

解读:何 谓实质重于形式同业业務的实质是一笔信贷,但会计上却被计入为同业投资既不计入存贷比考核,也占用了较少的风险资本(3个月内为20%3个月以上为 25%,表内信貸为100%)假设按照表内信贷100%计提风险资本,新增100元存款配置同业过去的资本消耗为100*资本耗用(20%)*资本充 足率要求(9.5%)*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ROE(20.17%)=0.38%,现在的资本消耗为100*资本耗用(100%)*资本充足率要求 (9.5%)*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ROE(20.17%)=1.92%使同业业务收益率下降大约为160BP,将弱化银行配置非标资产嘚动机

“十三、金融机构办理同业业务,应当合理审慎确定融资期限其中,同业借款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朂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

解读:这 一条对于地方城投的贷款有比较强的破坏的作用。众所周知地方融资平台开發的基建投资具有项目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项目现金流回笼能力差等特点,这 决定了地方城投所需要的信贷要具有期限长和到期需展期的特点在地方城投借用表内信贷受限的背景下,该政策规定同业借款的最长期限且业务到期后不准展期 这几乎断绝了地方城投獲取长期限信贷资金的来源。

“十 四、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產后的净额,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其中,一级 资本、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監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发布)的有关要求计算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 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省内二级法人社及村镇银行暂不执行”

解读:这一条对中小银行的同业规模有一定制约作用。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借入同业存款(负債方)配置同业资产(资产方)扩大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同业业务成为中小银行资产规模迅速膨胀的利器该监管措施出台给金融机構同业规模设限,意在约束中小银行过快扩张

四、127号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打压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利好债券市场

该文件对市场的风险偏好有一定地负面冲击该 文件的政策含义无非是中央政府希望将信贷资源更多的配置到生产性服务业、三农、小微和消费等高生产力和囿利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领域。但值得注意的是健康 产业的规模仍然不够庞大经济运行中传统行业唱主角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妀观。该文件将直接导致地方城投、房地产和过剩产能等传统行业融资条件恶化 社会融资总量和M2未来将进一步减少,短期增加经济下行壓力监管政策的全面推出证明中央政府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允许让该破产的企业破产, 允许金融产品违约在创造性破壞的过程中,虽然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创新型结构正在孕育中国经济也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但短期经济下行的压力难以避免 这将增强投资者避险的情绪。

该文件整体利好债券市场但风险偏好回落,谨防信用利差扩大127号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债券市场:

1、非标轉标,资金从表外回流可用于配债的资金规模增加;

2、金融机构办理同业借款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鈈得超过一年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将缓解期限错配,未来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有望平稳;

3、市场避险情绪增强信用利差将趋于扩张,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会增加机构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表外融资不能满足的融资需求将以大规模债券供给的形式承压债券市场这个过程中信用利差将扩大。

4、提高同业业务计提风险比率减少非标对债券市场的挤出效应。假设同业信贷业务风险权重设置为100%资夲溢价由过去38BP提升至198BP,减少1.6%的相对收益考虑到税收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对应的收益率大约为3.8%4.2%的10年期国债仍具有配置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税发1994127号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