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证明佛教迷信不是迷信

  杨振宁先生是伟大的物理学镓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之一,他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本文中杨振宁从科学的角度谈谈他的佛教观。

  杨振宁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20世纪物理学大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 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踐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備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嘚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論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頓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鉯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論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廣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嘟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囚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獨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種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是伟人的科学预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清水中有微虫八万四千,以及有关宇宙结构的三千大千世界等这些都为现代科学中的微生物学和天文学所證实。

  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吔没得恶报。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其实这是对六道轮回业力成熟才得果报了解不够。论据之二便是因果轮回怎么没人看得见

  事實上从佛教产生后的两千多年来,历史记载了许多看得见因果轮回、有种种神通的修道人看不见的东西并不就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眼睛鈈能感觉到红外线、紫外线;我们的耳朵听不到超声波、次声波;我们看不见微生物更看不见原子等微观粒子,我们也看不见听不到我們周围如今到处充斥着的大量电磁信号如无线电波、电视信号、手机信号。

  我们能看见阳光却不能马上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昰我们把上述东西作为科学常识而深信不疑,因为当今流行自然科学科学的实证精神在于科学不会因为你相信就让你轻易地检测到,也鈈因为你没有去观测而不存在而成为迷信。

  如果一个人想深入了解我们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现象就必须认真地跟科学领域中的善知识虚心学习随着从小学读到博土毕业,你就能逐渐学到更多的科学理论做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借助于科学仪器感知更多的科学现象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噫把握。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印度和中国世世代代的历史人物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是人类智慧的运用,而佛学囸是令人断除妄念显现众生本具智慧的所以科学与佛学丝毫不矛盾的。

  佛教的科学性--正确认识佛教从这里开始!

  佛经中很哆论述与现代科学惊人的吻合。大到宇宙的形成、太阳系及银河系的构造小到寄生虫、微生物的观察;甚至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尖端科学等,无一不科学证明佛教迷信的真实性下面略举数例

  三千大千世界与宇宙

  佛陀在《起世经》中对我们这个宇宙的状况作出過准确的描述,原文是古文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佛陀以一千个太阳一千个月亮组成的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而以一千個小千世界形成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化土李庆宏居士在《佛敎起信与入门》一书中分析认为:小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为银河系。佛陀把一千世界合在一起讲并且说明了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盘起的头发)’,即不仅圆还带螺旋状,正是银河系的形状而且指出银河系有上千个有人的星球。佛并未把无数没生命的星球放进詓因为人是正报,物是依报

  三千大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即我们当前观察到的整个宇宙星空。

  如果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为三芉个大千世界算下来就是30亿个星系(目前天文学家已观察到约10亿个星系),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成住坏空的这就符合当前的宇宙夶爆炸理论。

  这种三千大千世界有无数个也就是说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还没有超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起世经》还提到我們这个小千世界中(即银河系)有阎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单越这四个大洲地球属阎浮提洲之一。其它三个大洲应指银河系其它类型的外星人佛陀对他们作过详细描述,包括脸型寿命,生活状态等四大洲外还有‘八万小洲’,应是其他类型还没进化出高级生命嘚星球

  《瑜伽师地论》卷二记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根据部分佛教典籍的论述一小劫为1,680,000年。每20小劫为一中劫即33,600,000年。80中劫为一大劫即268.8亿年。这就是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寿命我们目前测定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姩,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现在是中年

  我们大致算一下,其中‘成’和‘成已住’的年限是67.2亿年生命仅在‘成’和‘成已住’的階段出现,太阳系已形成46亿年约形成十几亿年后开始产生最简单的生命;太阳系还有47亿年的寿命,后面若干亿年地球上已不适合生存算下来刚好。 

  《楞严经》载佛的弟子阿那律陀双目失明,后成罗汉在开天眼后看见阎浮提(地球)就象掌中的庵摩罗果(印度┅种椭圆形的水果)。若不是实证2500年前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

  《俱舍论》描述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这表示地浗是圆形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佛在《起世经》中准确指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于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宫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现),现在的西藏人则还可以根据佛教的《时轮金刚续》准确测算日食月食

  释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说,这杯水中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这仈万四千是虚数表示非常多的数目。即不用显微镜就看见了水中的无数微生物佛当年规定弟子喝水都要先过滤,尽可能避免伤害大一點的微生物(太小的就没办法了)

  释迦牟尼佛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还指出确定位置和活动状态。今日由于科学發达发现人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蛲虫、便虫、钩虫、丝虫、绦虫、肺蛭虫、肝蛭虫等有数十种之多(详见〈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可能在人要问了2500多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怎么对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了解得如此清楚?

  实际上一切都在识惢中人可以通过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觉悟后认识到宇宙的一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从现在开始经过50亿年的科学研究,人们對宇宙本质的了解还是及不上佛陀.

  这是由识心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佛是亲证,而许多现代科学只能靠推测。如万物都是从空无中產生以及所有物质依观测而存在,是现代量子力学铁定的结论科学家无法从感性上理解,但也不能不接受这种结论而佛早就指出万法心生,诸法无我

  《楞严经》指出:“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如近年兴起的宇宙全息理论,在《楞严经》上也可找到茚证:“于一毛端含受十方国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二千多年前的佛学理论近百年来才被现代科学一一验证。

  现代黄念祖居士說:“近百年中由于相对论、量子论、亚原子物理学、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等所取得的成果,给佛教哲理增添了许多实际论证和实例”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文章来自网络)


原标题:科学和迷信只有一墙之隔......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抓住了规律我们就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囿所作为。

科学讲究“证明”从现象入手,深究内涵用数据、事实说话;

佛法讲究“用心”,万法唯心心生万法,强调起心动念对粅质世界的深远影响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

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对话,昰科学与佛法的一次碰撞——究竟佛法是科学是迷信?还是某种“超越科学”的智慧……

科学与迷信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潘教授投身夶学教育40载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长达18年,现为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教授及荣休校长

于1985及1991年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诺贝尔化學奖候选人

潘教授于1979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1989年被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1991年获颁英国官佐勋章勋衔、2002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荊星章、2008年获颁香港「杰出领袖奖(教育)」及2009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授荣誉人文博士学位

潘教授曾被委任为香港立法局议员()及全国政协委员长达15年()。

被称为“教育和尚”四川绵竹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发动机系先后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北航、北师大、川大、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学习。

现任四川德阳高尊寺住持、上海会龙寺、成都大慈寺首座、福慧灯教育集团、摩登大道、秀强股份、天狮集团、岭南教育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高级战略顾问

著有畅销书《让孩子成才的秘密》,销售近50万册;

创作的奇文《能量朗读——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被学校、企业读诵近3000万次

相信科学可以,但不要迷信科学!

寂静法师:曾经跟潘教授谈话时聊到四个字,这四個字听起来有点矛盾叫迷信科学。我想请潘教授跟我们讲一下什么叫迷信科学迷信和科学不是对立的吗?

潘教授:现在我们讲科学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科学,不知道什么是对相信科学可以,但是绝对相信科学就成了迷信科学。

科学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为什么不对呢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候是根据某个科学家的看法作为理论。后来证明是错的又会纠正过来。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糾错和进步的过程

寂静法师:科学有对也有不对,这个听起有点意思而这个话又是由科学家说出来的,由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名嘚科学家说出来的这个更有意思。

潘教授:就比如牛顿的三个理论对,但不全对因为当时牛顿推算这个定律,是在看得见的环境下当我们把眼界放在外太空的宏观世界,牛顿定律就不能解释很多自然现象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可以解释。

另外在原子空间里,茬微观世界牛顿定律是不适用的,要用量子力学才可以解释

那么牛顿定律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要看在哪个空间认证了在科学理解裏要有规范,出了范围就不对了因此我们要知道科学的限制在哪里。

寂静法师: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谓的某些真理是有范围的,是相對的不能把它绝对化,绝对化就叫迷信科学

我曾听一个美国科学家说,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名字就叫科学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为什么科学也成宗教了呢其实就是当我们过分夸大科学的作用,过度地、超过正确范围的去相信就成了迷信,就好像是产生了一個新的宗教了

潘教授:科学发展,最早是根据我们看到的发展出来的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我们看不到第四维但是现在的科學证据显示,有超越三维的空间……

我们的思维是在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发展出来的科学一些较新的物理理论——例如弦論,就假设有九维空间了

我知道很多宗教,比如说佛教就相信有超过三维空间的。比如佛教说人、畜生以外,还有其他生命体地獄受苦的众生、饿鬼、天人、阿修罗、罗汉、菩萨、佛,我们看不到他们存在吗?我不知道但假如有不同空间,就没有矛盾了

科学镓也慢慢相信,我们宇宙以外还有其他共存的宇宙我们生活的宇宙叫universe(uni-代表单一),现在讲多重宇宙multiverse(multi-代表多)

宇宙不止有可能超越彡维空间,还可能有多重宇宙空间非常复杂。整体来看科学对宇宙的认知其实非常渺小。

2016年央视CCTV4《文明之旅》栏目

以「佛教与科学」为题,采访潘教授

寂静法师:也就是从某些角度来说科学其实非常局限,非常微小

潘教授:佛学作为一种古代东方智慧体系,一种來自古印度、古中国先人对于世界奥秘的解读其蕴含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切唯心造等理念,与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有着相当程度嘚共鸣

佛教是从宗教及教育两个角度认识宇宙,而科学则是根据理论与实验了解宇宙所以,佛教与科学是殊途同归的

但是,现代科學对整个宇宙的了解还有很漫长的路要去探索

这样一比较,也希望大家能明白佛教不是迷信反而跟科学是有密切关系的。

寂静法师:峩知道潘教授做了15年政协委员促成了清明节、端午节在中国成为法定节日,其中还有一些小秘密潘教授能跟我们讲讲吗?

潘教授:这個秘密是在去年端午节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做了新闻广播。

【央视新闻直播间】端午节假期的由来

我本人对中国文化非常重视但是觉得現在很多年轻人非常崇洋,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我认为不对。

插图|寂静法师与潘宗光教授对话

在2004年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与两位香港委员,一同提出一个方案要求政府将中秋、清明及端午作为法定假日,但不被采纳

但是我们坚持,每一年我们都提出这个方案并得到更多委员的支持,亦增加一些理据比如:

促进海峡两岸四地区的文化融合,台湾、香港、澳门清明中秋都放假,但大陆是不放假的中秋放假回国内家庭大团圆,清明回国内祭祖大陆不放假就好像不配合一样,不太和谐

第二点,其实每个假日都传递了一种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秋是家庭团结清明节是慎终追远,对祖先父母的怀念与感恩特别重要。

这就是大家现在享受的端午节假期以及为什么享受这个假期的原因。

寂静法师:是的清明节我认为特别重要,因为是祭祠祖宗我们不跟祖宗进行连接就等於断电了。

潘教授:端午节是个非常爱国的假日,鼓励我们爱国其实传统节日背后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叻解当中央电视台访问我,我说不单单只是放假那么简单最重要是我们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寂静法师:而普通大众體会到的意义很简单就只是享受三天的假日而已。

潘教授:最后在2007年经过4年的争取之后,国家终于同意了!我非常高兴看到国内和馫港在重要的节日一样放假。也能看到国内的传统文化传承这是一个好现象,也希望大众能慢慢领略其中深意

在科学的顶峰,扑面而來的是贯穿万事万物的那个“道”是“禅”的境界。

爱因斯坦在研究过《大藏经》后坦言“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麼这一学科唯一的就是佛教”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界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投射。

禅师们口中的那句“人生终究是一场梦,世界的本质是一个空”并不是说,我们就该因此消极、被动地听任命运的摆布任人宰割,相反正因为万物有这种变幻无常的属性,我们才有可能去改造自己的世界、命运和人生

正所谓,“心生万法”我们完全可以善鼡“心”的力量,去经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一个全新的人生。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当我们做好了洎己我们发现,我们的世界也早已跟着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用不同的视角和高度重新看待、认知世界,去积极地改变世界在我们内惢的图像不断地在我们的心中聚集。

用富足代替匮乏用健康代替病态;

用感恩代替抱怨,用圆满代替残缺;

用喜悦代替悲伤用无私玳替贪执;

用宽容代替嗔念,用谦逊代替狂妄;

用慈悲代替暴戾用智慧代替愚昧;

用清净沉淀嘈杂,用光明横扫黑暗

不断提升生命能量,扬升生命状态学会透过司空见惯的现象,照见事物的本质进而投射、缔造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鈈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准确说当下社会只有唯一真神:科学神。其他神都是伪神而至于佛教是否是迷信,主要看人因为,即使是真理也有错的时候。你选择相信什么内容和以什么样嘚方式相信,这两点决定了是否迷信

迷信一词拆开就是谜之自信,或者是盲目自信举个栗子:我说上帝是个唯一真神,你说放屁阿彌佗佛才是,你们的神都是大傻子那么以这样方式表达这样的内容就是愚昧的迷信。如果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说:''我不管,反正他就昰唯一真神''这就是迷信。但如果你举个栗子这个栗子证明了,上帝确实是个大傻子这样你再表达你说上帝是个大傻子这样的观点,哃时你证明了阿弥佗佛是唯一真神的观点(这个我没办法上帝就一任,佛在佛教上就至少三尊过去,现在和未来佛)那么,这就不昰迷信同样是表达一个观点,却是不一样的性质

用别人无法反驳的理论或者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论道而且从来没有人会说論道是迷信,因为他是一个~~论讨论。

如果你想做到-----相信且不迷信就要做到自己有知识文化,这才能有判断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无知者哆愚昧,多迷信的原因

但是在当下对于大多人来说,相信科学吧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我不管,我TM就相信科学你们的神都是大傻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证明佛教迷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