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杨淑英 合肥工业大学写首诗

从前的婚礼是一首诗,走着走着就白头了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得走上几个小时的路,但那时的人们似乎很有闲,每逢亲朋戚友生日或者喜事,总会提着几个用黄皮纸、苜蓿线包扎的片糖、白糖、乔饼啥的“包公”去串串门、走走亲戚、喝喝小酒。聚在一起时,不会打牌、玩麻将,电视也只有固定的几个频道,吃吃花生、嗑嗑瓜子、聊聊家常,人们常常是乐呵呵的,挺幸福、知足的模样。听老一辈的说,那时候的婚礼都很简单,甚至是困难,但是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结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六十年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了巨大变化。大家跟着'内蒙古时间'来细数一下中国历代的婚礼,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幸福。
五十年代:婚礼简朴,政治挂帅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这是建国后颁布的首部法律,可见婚姻在社会生活中之重要。从此以后,“组织”开始影响中国人的婚姻,结婚要打申请,领证需要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婚姻的主导力量是政治,婚礼的突出特征是简朴。
五十年代,一切要体现出“新”,革掉很多老习俗。干部显然是这一时期“新”的主要代表,与干部联姻,是很多人的梦想。至少在汉族社会,传统和中西合璧婚礼消失了,一种新的婚礼取而代之。打点打点老岳丈,孝敬孝敬丈母娘,算了;吹吹打打迎新娘,旗袍西装结婚照,免了。然而再“新”的婚礼也有三个“旧”的元素清晰可见:结婚——男女可以在一起合法生活;婚礼——告诉大家能在一起合法生活了;结婚证——合法共同生活的法律凭证。
五十年代中后期,逐渐增添了向毛主席像鞠躬的内容。五十年代后期,婚礼形式颇有一波两折的意味。随着社会秩序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有些职工条件改善,分了房,买了自行车,大跃进时盛行结婚不误生产,下班骑车接回新娘,亲朋好友喝喝小酒、闹闹洞房,但无非是搞几个小菜,包顿饺子……这种略有抬头的“小康婚礼”却因“三年困难”到来,很快消亡。
日,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50年代天津市人民ZF颁发的结婚证书
北京市第十四区农民袁荣和本区杨淑英情投志合,于日在新婚姻法的保障下举行了正式结婚典礼。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婚姻法实施后在农村里自由结婚的风气已很盛行。日,湖南省醴陵县白兔潭村农民全裕盛(中)和孙桂华(右)向区政府登记结婚,司法干部把结婚证书递给他们。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52年,化工设计专家陈冠荣与黄鹂在北京结婚。陈冠荣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年,在美国匹兹堡加尼基理工学院学习,获化工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化工设计的技术领导工作,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日,北京西单区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召开街道宣传婚姻法群众大会。这是和睦家庭中的许德贵老大爷对大家讲他过去打骂子女的情形。
1953年,河南省鲁山县开展婚姻法宣传后,自由结婚人数逐渐增加。图为范光太和钟秀荣领到结婚证书。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骑兵通讯班班长董世贵和河北省劳动模范高桂珍在朝鲜前线某地举行结婚典礼。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57年春节,辽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新郎)和俞凤仙(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60年,婚礼告别革命
物质匮乏虽然贯穿着改革开放前30年,但从未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样严峻。因为“三年困难”,食物、物资有关部门工作的职工,突然在择偶时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个年代,有至亲在这种部门工作的人,都可以向你讲述物资匮乏时期的“幸福生活”。 这个时侯,婚礼已不单纯是简朴,而是困难。中国人热情好客,终生大事宁可委屈自己也绝不能不讲点面子。很多人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粮票、烟票、糖票,办一场简朴婚礼,结果欠下一屁股巨债。这一时期婚姻的另一个负面产品,就是诞生了大量身材矮小,体质羸弱的孩子。但是随着困难时期逐渐熬过,文化大革命却从天而降。家庭出身、职业成份完全主导了婚姻。总体而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红五类最好找红五类,黑五类最好找黑五类;但是一些条件优秀、长相出众的女子往往会嫁给综合条件远不如自己,家庭出身好的男子,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
六十年代的结婚证
六十年代的婚礼,与参加婚礼的宾客一起高唱歌《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北京一对青年工人的婚礼。他们收到的彩礼全是日用品。
文革开始后,“红宝书”和“红袖标”是当时最“革命”的标志,也是照相馆里必备的时髦“道具”。上图为1966年一对红卫兵夫妻的结婚照
1964年藏历年期间,西藏拉萨市郊章热村的青年贡堆(左)和强巴卓噶(右)举行了结婚仪式。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七十年代:政治婚姻从高潮走向衰落
初出生的一代逐渐进入适婚年龄,比起老一辈,他们所受的教育致使他们更为“根红苗正”,经过文革头几年的洗礼,战斗激情更加汹涌澎湃。政治仍然在婚姻中占据绝对优势,婚礼的革命意味空前浓烈。
恋爱常常以“探讨革命工作,交流革命思想”的名义悄悄进行,经历了破四旧,立新风,革命婚礼革命办。这时期结婚照开始流行,组织批准后,拍张手握红宝书,心向红太阳的结婚照。婚礼上,散些水果糖,请领导和贫下中农宣读革命誓言,算作证婚。痛说革命家史,倾诉战天斗地的豪情,忆苦思甜之后,一拜毛主席,二拜领导(父母不在身边),三夫妻对拜。
七十年代末,“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改革的春雷在中国上空响动,婚礼逐渐恢复了往昔气象。家中摆上几桌酒席,鸡鸭鱼肉猛吃一番,五魁手哥俩好大喝一顿,这样的婚礼已不罕见。
70年代末,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开始添置“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1975年,浙江省桐乡县坝桥大队农民社员俞阿良(右二)送他的儿子俞新元到女方张建华(左一)家结婚安家。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79年,共青团武汉市委为59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结婚典礼,并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八十年代:三大件开启崭新生活
“ 政治在婚姻中压倒一切的优势开始衰落,人品、外貌、家境、学识在婚姻考虑中所占比重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大踏步地朝着金钱婚姻的时代迈进。个体户找对象时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结婚仍然不很奢华,但一般得有“三大件”或者“三转一响”,才算具备了结婚的基础。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为三转,录音机,为一响。并非有了这三样才能结婚,但结婚有这三样,可称得上最体面的婚礼。那个年代,买到这些东西不容易,除经济原因外,往往需要通过关系才能备齐。八十年代末,三转一响也不好使了,逐渐被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所替代。
原汁原味的传统婚礼虽未出现,但传统婚礼的因子顽强地“死灰复燃”,更多地体现出土洋合壁,今古融合,地方自创的特色。订婚、迎亲、哭嫁、拜堂、揭盖头……已不少见;西装、旗袍、婚纱比比皆是。
可能送钱更加省事,结婚贺礼逐渐从脸盆、床单、被褥变成了票子,贺婚的票子五毛、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不断水涨船高,每涨一次,人们的血压就会升高一截。对于那些不再有至亲结婚的人来说,每月接到几个“结婚请柬”,恐怕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摸摸干瘪钱袋,心里骂几句娘,走,吃酒席去。靠工资吃饭的家庭,这个月又得勒紧肚皮了!
日,在首都的一辆公共汽车上,新娘吴树润(北京皮件厂司机)在新郎李长乐(北京长空机械厂司机)陪同下,换乘三次公共汽车由女家到男家举行婚礼。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日晚,前中国女排队员周晓兰和前中国男排队员侯晓非在女排训练基地福建漳州举行结婚典礼。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日,99对青年男女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集体婚礼。美联社摄影记者尤聂耳(右三)、路透社摄影记者爱德华(右二)正为一对新人拍结婚照。
1989年,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李进优老人和刘云春老人经自由恋爱终成一家人。在此之前他们分别失去了自己的配偶。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90年代:气派热闹是关键
结婚变成一件能赚票子的事儿,它就有了商机,可以变成一个产业。结婚能赚钱,帮你搞婚庆能否也分一杯羹,可以!1990年,首个婚庆公司——“紫房子”在北京正式营业。最初,它还是国营的婚庆公司,但却不是新生事物,只不过重操旧业。民国年间,紫房子就为很多政要名人操办过婚礼,五十年代被公司合营,随着这个行当一起退出历史舞台。
从此之后,婚庆公司像雨后春笋般诞生。中国人婚礼的排场越来壮观,自行车队、摩托车队迎亲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豪华轿车排成长龙迎娶新娘也不算稀罕。亲朋友好友中酒量大、能言善辩、幽默风趣的人,常被选为婚礼总管;这个时代,他们因为“不专业”,被更加高水平的专职司仪所替代。
礼金继续疯涨的同时,酒席就像不搞“计划生育”的磨菇群般疯狂繁殖,几百桌、甚至数千桌的婚宴只是“毛毛雨”。反正酒席越多,票子越多,吃完了再付饭钱。人们似乎“人情味”更“浓郁”了,曾经一面之缘,居然也接到请柬。大款老板在择偶中成为强势群体,世纪之交,没有“票子+车子+房子”,最好莫考虑一场“体面”的婚礼。
1997年夏,藏族青年摄影家觉果和汉族姑娘廖勤在藏北纳木错湖畔举行婚礼。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90年代的婚礼,最贵的是一台3000元的彩电
日,两对新人在上海“海洋世界水族馆”内举行一场“海底婚礼”。图为28岁的新郎李明(右)在水底为24岁的新娘倪莺戴上结婚戒指。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总体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贫乏,在较富足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也该结婚了。对于这个群体,婚在车子房子票子的物资基础上,个性张扬,思想前卫的成了婚礼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十一世纪是个躁动的年代,是个活跃的年代,政治因素在婚姻中已降到忽略不计的程度,金钱和排场也可能变得不是首要追求,简约浪漫更大家青睐。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姐弟恋、“翁杨恋”早就提不起人们的好奇心。个性化恋情,个性化婚礼已得到充分的尊重理解。很难说,什么人适合当配偶,什么婚礼最受欢迎,一切皆凭自己的味口。
海底婚礼正方兴未艾,“草地婚礼、沙滩婚礼、烛光婚礼、水上婚礼、鲜花婚礼”开始萌芽,目前虽未成为主流,但婚庆公司看准了这个市场,为迎合城市白领的口味,为他们量身打造各类个性化婚礼。
如果法律许可,思想开放的新人类不乏有敢偿试“裸体婚礼”的先驱,实质上这些婚礼在港澳台地区,早已稀松平常。这方面,个性化婚纱照先走一步,总是西装白纱,多么老土,像亚当夏娃一样,拍组裸体婚纱照已有很多新人尝试。
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29对中国新人在玫瑰婚典结束时抛花束。这是中国新人第一次在俄罗斯举行集体婚礼。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20世纪50年代复古可口可乐主题- 婚礼
二十一世纪,我们流行个性电子请柬
这样,远在异乡,好久没联系上的亲朋好友都能通过邮件或微信收到您的电子请柬了
礼金神马的,再也不用担心收不回啦~ 因为有红包可以发!
我们的婚俗观经历了革命训练、个性启蒙、价值回归的艰辛旅程,现在正朝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迈进。80后以及90后,必将成为中国婚俗继续“解放”的主力。
有人说三十岁之后的十年八年也只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之前的三年四年也许就是一辈子的记忆。于我,二十岁时的每天每月,已好似一生一世的记忆,丰富到存满记忆的硬盘,即使不常开启,亦永远存留。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内蒙古社区报只关注内蒙古新闻
内蒙古时间网源于内蒙古原创故事新任首席经销商杨淑英就职典礼-原创视频-搜狐视频
新任首席经销商杨淑英就职典礼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玫琳凯第50位新任首席经销商杨淑英就职典礼
推荐出品人
原创热播榜  在加入玫琳凯之前,我下过乡,在大型国企当过学徒,做过产品成分光谱分析员,也在机关从事过工会工作,甚至在随先生去到深圳后,我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美容事业。但因竞争激烈,美容院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随后我又尝试了其他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最终都以失败或放弃而告终。2001年,为了挽救病危的弟弟,我毅然转卖了在深圳的美容院,只身返回兰州。然而弟弟最终还是黯然离世,人去财空之时,我选择回到深圳。就在我对人生对未来极其迷茫无助的时候,我认识了玫琳凯。在使用产品的一个月后,我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玫琳凯美容顾问。  想着自己曾经拥有的美容从业经验和美容知识,我感觉获得玫琳凯事业成功指日可待。然而,不上美容课的销售方式,或不遵循讲义内容进行的美容课总是带给我“零销售”的结果。经过深刻反思后,我终于明白了在玫琳凯必须用玫琳凯方式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于是,我开始认真学习玫琳凯产品知识和美容课讲义,严格按照公司的文化和各项制度来要求自己。就是这样不服输的精神,让我打破了白板课的“魔咒”。每天完成至少20个邀约和5堂美容课。一个月后,我顺利成为了“明星”美容顾问,二个月后成为了“红外套”美容顾问,最终于2002年实现了用9个月的时间成长为玫琳凯授权经销商代表的梦想!  成为首席授权经销商代表,可以说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女性认识玫琳凯、走进玫琳凯,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让更多女性能够体会到“圆梦”的意义和价值,让身边的女性因为玫琳凯而活出生命的意义,迎接更美好的未来!{a}{b}{c}{d}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关注关注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淑英告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