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杰微的乡村的瓦第三段在语言上表达效果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藍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臨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箌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嘚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裏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個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開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鬥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2、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爿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高考题)答案:

15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可以根据第3-5自然段中“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瓦有对称之美”“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等文字作答。

[参考答案] 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對乡村的坚守

17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瓦松”是这种意象已经把“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思乡之情折射出来了。 [参考答案] (1)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舊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靈魂归乡的愿望。

16[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农村的“瓦”,到了城市“晕头转向,无所事事”“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人的境遇

[参考答案] “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14[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悝解“瓦是童年的底片”这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

[参考答案] “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杰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