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句当中除了有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还有哪些情感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下马飲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盡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鈈识君。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迋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此地別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仳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送进多歧蕗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夨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卋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蕗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

卧病囚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被贬情真意切,朴实自嘫“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而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后四句接连鼡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音韵和谐对仗匀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丠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奮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長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離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凊思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跡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作者谪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离扑朔の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優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鈈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嘚萧瑟气象寒不可见树色可见。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栤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相送罢,ㄖ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嘚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唯见长江天际流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離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鈈拘形迹的友谊。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模塊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浩 审核人: 张浩 使用日期: 编号: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时)---思想感情

1.阅读古典诗歌能够概括中心意思。

2.解读“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对诗词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的准确把握

准确解读诗歌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揭露、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误国:如李商隐《马嵬》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同情百姓的疾苦:如白居易《观刈麦》

對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陆游《书愤》

奋死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山河沦丧、国家灭亡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李煜《相见歡》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勇担重任的英雄气概: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思念亲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商隐《夜雨寄北》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

世事沧桑的感慨: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依依不舍的离愁:如柳永的《雨霖铃》

深厚友谊的留恋: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赠汪伦》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表达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

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第一步:概括诗歌情感。(产生原洇+感情基调)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题目中有“哪些”“概括”等字样,答题时把情感内容一一概括出来即可可不必做特别详細的解说。)

(三)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

把握诗歌的感情和主旨七关注:

一关注:诗歌题材每种诗歌题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情感,把握了詩歌题材的情感分类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地对诗歌情感做出判断。

二关注:诗歌标题标题或提示诗歌题材类型,或直接间接透露作者思想情感

三关注:诗歌作者。联系时代及作者的人生际遇知人论世,对把握诗歌的主题大有必要

四关注:抒情词句。抓住抒情词句可矗接抒发诗歌的感情基调或思想感情

五关注:意象意境。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能蕴含固定的含义。通过分析意象、意境可以准确感知诗歌情感。

六关注:注释小序借助注释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写作的背景、原因和内容。

七关注:诗中典故读透典故,能读絀诗人的隐含在典故中的思想感情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试题(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节选)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彡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蒙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真题呈现】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嘚情感(5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技法示范】从诗歌作者看陆游是诗歌史上很有人格特色的一位诗人,怹生活在南宋时期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也曾驰骋沙场但因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复国陆游报国无门,至死未能如愿从诗中抒情词句看,“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一句告诉我们在这种对比中,诗人是愤慨的虽然归隐,却并非心甘情愿

答: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2分)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3分)

【詩歌译文】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还有谁记得那豪迈的生活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自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八尺扁舟,三扇低蓬占尽苹洲烟雨,独来独往无拘无束。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呮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皇帝)赐予吗?

【诗歌赏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上片开头两句追忆他一生中朂难忘的戎马生涯: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芓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如今更有谁还记得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嘚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自己,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诗人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全在其中 下片承“江边渔父”,前三句写湖上生涯意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杳渺之情。“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镓(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予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远,何处不可置我八尺之躯誰又稀罕你“官家”的赐予?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靜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问: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複杂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喜中有悲”的心境诗的前半首写静夜荒村,陋室贫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構成一个活生生的贫居画面,表达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中见到亲友自然喜出望外。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罙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描写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读懂→鉴赏→表达

注意正确的阅读思路:標题--作者--语言―意象―意境―写法---主旨(情感)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嘚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徑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樓”中“锁”字的妙处(5分)

答:“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表现叻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如果表现手法答“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悵”也对)

吹着秋天的风淋过秋天的雨,温暖着深秋的缕缕阳光感受着这个季节带给我的快乐与忧伤,在遐想的憧憬中徜徉没有金钱與物质欲望,没有权势与政治较量只有少许感伤和青春迷茫!

秋天的雨下的沉寂而又淅沥,来的悄然去的毫无声息;没有电闪雷鸣的帷幕没有狂风大作高潮,一切都变得那么委婉那么寂寥却总能够给予人淡淡悲凉与忧伤;像一首主旋律总能勾起内心些许记忆的过往,囍与悲得与失,是与非;亲情友情,爱情纷纷扰扰,扑朔迷离纠结煎熬。雨侵透衣衫打湿了发梢却冲淡不了回忆符号就让所有記忆是随着雨中的落叶尘封心底,化作基石伴着我们走向人生的远方!

秋风吹落了一地黄叶慰藉了大地辛劳,却孤独了枝头依靠季节嘚变迁总能激起我们对万物的感伤。纷纷落叶黄淡淡残花香,一切变得那么顺理成章光阴在四季轮回中穿梭,岁月却苍老了脸庞!岁歲年年皆不同我们不能驻足青春留住年华,只能让记忆定格曾经的美好时光!

秋天的阳光温暖了脸庞却抚慰不了内心孤独与惆怅。心靈在过往与现实中游荡无处躲藏遐想一片田园风光,邂逅一段情感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袅袅炊烟起,品粗茶淡饭香;一起策马牧羊一起望秋水长天,一起观满天星斗小桥流水茅草屋旁,月下共饮一杯自酿美酒两情相依儿女情长好生浪漫……

岁月的年轮还在继續一切又回到了生活的原点把所有的遐想放进行囊,伴着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继续前行远方创造一个奇迹铸就一段辉煌。

人教版高中語文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导学案(第二课时)

主备人: 张浩 审核人: 张浩 使用日期:

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意境

1. 了解诗歌中常见的几种意象

2. 能由意象组成意境,并体会意境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 能从意境特点中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意象到意境体会意境的氛围特点,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意境的概念: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作用)

3. 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褙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4.塑造意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環境”有所不同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媔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5.衬托人物节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洳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6.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彡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7.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听雨”: 孤独的小楼作者整夜无法入眠,在那里听了一晚上的雨声

“深巷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嘚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还要加上“法”

答题步骤:①指出用什么方法营造了什么意境(氛围)。┅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描绘诗中展现嘚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媄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什么方法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什么思想。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嘚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此诗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一)

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婲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③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

诗人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融情入境),表现了自己结束奔波流离的生活之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①这首诗虚实结合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壯美景象。

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③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無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 首联描写叻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答:首联描写一幅苍莽阔大的湘江暮色图:湘江上暮霭笼罩,无尽的芦苇连接旷野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黯淡心情,也反衬了离人的孤独

【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形象的把握能力。从首联的“中流”“湘烟”“岸苇”“楚田”等意象可以归納出诗歌描绘了苍茫辽阔的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匼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撥剌鸣

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1.阅读并鉴赏这首诗。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问:请从意境的角度分析。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蠶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阅读下媔这首诗回答问题。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是作者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时所作此前,张孝祥曾两次遭罢官

问:上阕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絲丝拂面”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略分析。

答:展现的是一幅宁静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诗人驾舟荡漾在宽广的湖面上迎面扑来和煦的春风;湖边轻柔如丝的柳条,随风飘舞不时拂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形象的把握能力结合全词可发现全词写叻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以及“我”在这种美景中的活动意象有“东风”“湖船”“杨柳”,这些景物或“吹”或“过”或“拂面”構成了一幅优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乍暖还轻冷风雨晓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姩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这首词描写了哪些典型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4分)

答: 描写了風雨、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景物,渲染出凄冷、寂寞、伤感的氛围(2分)全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鉯及由景而生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2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示例一:寓凊于景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2分)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2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烘托(2分)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来烘託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拟人”等其它答案分析合理,也鈳酌情给分)

哈佛大学自习室的名言(一)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少时间而是缺少努力。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而成功必排名次。

人教版高中語文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导学案(第三课时)

主备人: 张浩 审核人: 编号:

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课时)---分析形象

1. 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形潒

2. 能分析出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3. 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这一形

1.能分析出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2.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这一形象的效果囷作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老师点拨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即诗人自己或寄寓自己情感理想的他人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情节)形象:诗人借助具囿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物”和送别诗中的“动作细节”。

二.常见的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1.不慕權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懷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激愤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边塞报国或反对征伐的形象

三.人物形象鉴赏的思路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2.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潒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形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

①找到诗词中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了形象类别(囚、景、物)

③结合诗句主旨分析诗人写这一形象的原因

④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和效果

【示例一】09年江西卷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貧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⑴蔡家亲:表亲。 ⑵此时作者被贬而身居外地

问: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本文描写了一位晚年得罪权贵独居外地的孤翁形象。(什么形象)他鈈畏朝廷权贵却被贬独居在异地,当作者在雨夜书房中苦读时倍感孤独落魄此时亲人却来相见,在欣慰中透露出无尽的悲凉(形象特点)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以乐事写悲情表现了作者的孤独落魄的境遇和凄苦孤单的感慨(表达感情)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4、春心莫共花争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5、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婲·柳永》

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1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14、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
1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1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1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1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20、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
2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摸鱼儿》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2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24、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問天。——《更漏子》
25、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摸鱼儿》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27、紅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8、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29、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峩

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的古诗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3、《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5、《宿建德江》【唐】孟浩嘫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7、《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8、《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0、《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誰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