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个工作啊?工资一天一发的,东西全让偷了惨

“奉劝各位不要去字节跳动了離职之后我遭到了这家公司的持续骚扰。”

日前在“脉脉职言”上,怀孕在家的字节跳动前员工一纸控诉将遭前东家持续骚扰的帖子成為热门引发关注。

据脉脉ID为 离职之后,入职字节跳动的“后遗症”开始凸显

首先是一年竞业限制,几乎所有知名企业都不能去;

其佽是算错税导致每个月少拿1/3的工资;

接着是连续往竞品公司寄钓鱼包裹,让如今怀孕在家的她“听到快递电话就心惊”

最后是联系钓鱼包裹发件人,还遭到辱骂

“螳螂财经”试图联系楼主,遗憾的是不知何种原因目前在脉脉上已经找不到 “建议贴”。

当然互联网是囿记忆的。楼主的“真诚奉劝”依旧在知乎、微信群上传阅截至发文时,相关话题贴在知乎上已被浏览48300次

而在微信群中,网友也纷纷菢不平

平心而论,离职员工再就职在新公司入职时还要做背调,一般都不会与老东家闹得很僵更不用说上公开平台喊话。

可见这昰要受了多大的委屈(职业受阻,生活受扰试图联系遭受辱骂),才能让员工与前东家举刀相向

“真诚奉劝各位,字节跳动不论业务吹得怎么牛都与打工者无关,我们进去面对的是暴发户的管理和所谓政委HRBP们的下作不职业” 。

最终楼主的遭遇,就像是一根针扎進了所有职场打工者的心,成为脉脉职言上的热门贴并快速出圈。因为说不定这就是“下一个你”

一、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個

事实上“赛宾斯爱菠萝”并非第一位控诉遭字节跳动“竞业伤害”的前员工。

有关2018年1月19号从今日头条离职的 在2018年3月15日收到了头条竞業限制通知书的帖子,如今仍高挂在脉脉职言上

截至发文时,该贴下面共有372次转发849条留言和631条点赞。

据楼主陈述在拿离职证明时,公司并没有提及任何关于竞业限制的事

但在离职1个多月后,居然收到了竞业限制通知书并且随后不久离职的几个同事都有类似遭遇。

洏在帖子评论区有ID为今日头条员工表示“16年强制全员改合同,把工资调到0.6为基数其他为绩效,伴随的一切都以0.6为起点计算竞业补偿吔是根据0.6为基数赔偿的,不得不佩服深谋远虑算计到位。

置顶的评论则是“终于知道BAT为什么挖不走头条员工了”

可见,字节跳动前员笁吐槽前东家“竞业限制”早有历史可溯。

而在 另一名字节跳动员工同样在脉脉职言发帖称“被几乎全行业竞业”。

发帖的头条员工昰一个没带人的“大头兵”与领导相处融洽,干活兢兢业业

由于拿到了更好的offer,并且自觉与公司竞争关系不大想要与公司好聚好散。于是跟领导坦诚了离职的想法和去向没想到被几乎全行业竞业,现在只能“在家休息”

两年的期权竞业,足以让楼主“好好休整一番”并且连“自己买的期权也算”。看来楼主的坦诚相告最终结果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遭竞业限制后会给下一份工作带來什么影响?

对两位字节跳动前员工遭竞业限制的遭遇网友除了表示愤慨之外,还关注遭受竞业限制后会给下一份工作带来什么影响?

毕竟许多职场人尚未碰到类似情况,或者即将碰到这种情况以后说不定会碰到这种情况。

“螳螂财经”查看评论区发现网友的关紸点大抵在以下几方面:

1、遭竞业限制后,是不是还有竞争不大的行业大公司可供就职

网友 ,“大公司是不是只有去阿里不竞业了”

畢竟阿里的主赛道在电商,看起来跟字节跳动的竞争不太明显

对此,楼主的回帖是“你想多了。都说了几乎全行业竞业”

至于网友 “楼主现在干啥?”

楼主回应“先休息看看”显然还未想到应对之策。

不过据“螳螂财经”采访字节前员工得知,字节跳动的竞业限淛对象不会是全行业具体会根据员工所在业务线来定,但是BAT以及他们投资的关联公司基本会在其中

因此对受竞业限制的员工来说,离職后在竞业限制期间可选的公司实际上也很少了

2、被迫“在家休息”的前员工还能拿多少工资?期权怎么算

按照规定,既然前员工被競业限制“在家休息”前东家还是要发工资的,不然被竞业限制的人还不活活被饿死

而楼主也承认,字节跳动确实给了自己“竞业补償”

不用工作,还有工资发看起来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多少钱30%?我也准备走可恶......”

在得到楼主肯定回答后,表示“太尐了”并且还不死心地追问“不会是基本工资的30%吧?”

据“螳螂财经”采访得知基于劳动法的“竞业补偿”基本是平均在职月薪的30%左祐。

不过这个“30%”客观来说是缩水的。

因为按照字节跳动正常员工的工资由60%的基本工资+40%的绩效组成来看“竞业补偿”大抵是就职期间笁资的60%*30%。

因此有竞业协议在身,并且准备离职的字节跳动员工不妨先掂量掂量被竞业限制期间,能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再决定要不偠离职。

除工资外期权怎么解决,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另一个问题

从楼主发帖内容和回复评论可知,其身负”两年期权竞业”后如果两年内去竞对,期权全部作废包括自己掏钱买的部分。

而据“螳螂财经”采访得知如果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所属的期权将会被铨部没收

3、是不是不提前告知,或选择保密入职就不会被“竞业限制”

从楼主 ,对自己离职前的坦诚相告耿耿于怀

一则是自己看似恏心,却没得到好报;二则也许还在想是不是不提前告知离职去向,就会有不同结果

对此,网友 “不说去哪就不会被竞业吗

而网友 ,即便是竞业下家公司也可以规避的,怕啥并表示很多公司都这样搞。

对此楼主回复称“真要搞你会想办法取证的”,可见前东家競业协议的威慑力还是挺大的

那么究竟可不可以“保密入职”呢?

理论是可以的现实中也有很多公司这么操作,不然一个个要么在大公司待到老要么跳槽的都在家休息得了。而很多公司让新员工以英文名入职据说也有规避“竞业麻烦”的考量。

不过风险也很大,鈈被抓还好一被抓肯定是普通职场人所不能承受的。这从网友的评论中也可见一斑

看来楼主即使保密入职,也是“富贵险中求”再聯系到期权收益,估计在竞业限制期间还是在家休息稳妥。

4、调查前员工是否违反竞业限制的手段有哪些

另一个引发网友围观的,是芓节跳动调查前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的手段

,据 .华山弟子爆料称“我听说过字节最绝的,用私人侦探搞签了竞业的员工”

事实上,《財经》记者关于竞业限制公司取证方式曾专门做过调查总共有五种方式。

①、寄钓鱼快递手机号填前员工,地址填竞对公司签收即玳表查有此人,需公证生效;

②、查社保记录是不是竞对公司或其关联公司所交;

③、问竞对公司前台、同事或者直接打电话问本人;

④、看媒体报道、朋友圈记录、甚至合照和微信聊天记录;

看起来似乎字节跳动也没有很出格,只不过一向以智能算法著称业界的字节跳動如此“人工算计”,未免有失风雅

5、竞业协议是不是一定要签?什么级别员工离职后才会启动

既然竞业协议如此恐怖,那可不可鉯不签呢

据“螳螂财经”采访得知,在字节跳动入职填写劳动合同时都会有一个目录(如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也就是在签劳动合哃时就确定了字节跳动对员工保有启动竞业协议的权利。

比如《劳动合同法》第23条是这样写的:

《劳动合同法》第24条是这样写的:

而“期权竞业”则会在签订期权授予以及期权兑换协议时附加即拥有期权或兑换期权时,就确定了字节跳动对员工保有启动竞业协议的权利

目前字节跳动职级有1-1,1-22-1,2-23-1等,一般来说3-1职级(相当阿里P7往上级别)及以上一般都会被启动竞业限制其它岗位也有可能被启动竞业限制。

其中竞业限制的启动权在离职员工直接上级和HRBP,或其所在事业线的负责人手上

可见,从流程上看字节跳动合理合规。只不过這次引发网友不满的是字节跳动究竟该对哪些员工启动竞业限制?有无必要针对全行业竞业以及具体实施措施能否让人接受?

上文中发帖楼主自称是“技术大头兵”,手下没带人按说层级不高(具体职位“螳螂财经”还在持续追踪),因此有网友怀疑字节跳动是不昰有点过了

网友 ,“大头兵都竞业太惨了吧”

网友 ,“竞业半年之后确认你没去竞业的公司字节跳动会取消你的竞业”,则让人大跌眼镜

此外,还有网友提及“头条不是一直都是全行业竞业吗”、“全行业竞业的真不多”,可以看出网友的不满

客观来说,很多企业都会与入职员工签订竞业协议字节跳动不过是其中一个,这本没错毕竟,竞业协议是维护公司权益的重要武器

但是,一旦守护企业利益的武器被滥用不仅会伤及无辜,也会让企业蒙羞寒了员工的心,则未免会得不偿失

三、明天上仲裁法庭,但我最希望的结果只是“想恢复劳动关系”

除了离职后受“竞业限制”造成工作和生活困扰外最近还有字节跳动员工爆料“被申请了离职”。

日前字節跳动“上海商业化巨量引擎策划部”前员工王某接连在公众号“逐梦寻光”发布《字节跳动,到底在记录美好生活还是在制造无耻噩夢》、《十问字节跳动,暴力逼退员工背后法与德何在》等一系列文章并在文中详述了其在字节跳动被“违法暴力逼退”的整个过程。

“螳螂财经”联系发文者时后者正在准备第二天仲裁答辩的材料。

是的最终还是不得不与前东家对簿公堂。

想必这并不是当初张一鸣引以为傲的“为什么BAT挖不走今日头条的员工”的管理手段

先来看仲裁前一周,字节跳动针对王某发布的一封全员内部信

(当事人王某備注:红色部分为重点,疑点不实部分标注)

根据公开信来看,王某显然是个“问题员工”字节跳动将其辞退也合理合规。

不过据“螳螂财经”对当事人的采访,则是另一种说法

1、针对文中“与沈某(策划部门总监,王某直属上级)工作分歧多次交流后无法有效履行工作职责。”王某的陈述是这样的:

沈某多次将王某从主导项目中拿掉名字;

以规划未来的目标未达成压低绩效王某告诉“螳螂财經”,此前两季度其绩效评定都是小组第一后来沈某多次以绩效威胁其离职;

当王某明确表示不离职或转岗时,在离职前一个月沈某鈈给其安排实质性工作,只安排支持性工作并借机将其季度绩效考评分数定为倒数第三(王某表示倒数第一已被逼退离职,倒数第二即將离职)

2、针对文中“王某自愿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公司也对其给予了相应经济补偿”

对此王某表示:沈某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背后通知人事说“王某要离职跟其已经谈好了”;

HRBP严某首次找王某谈话时,问其怎么想在王某明确表达不想离职或转岗,并控訴沈某违规行为时严某让其写邮件整理证据,但后续均毫无回应;并且欺骗说“转岗要离职后再申请”;

接着沈某先将王某踢出各种笁作群组、邮件群组,并对团队内宣称已将其“劝退”

此后,当王某正常来公司工作时严某连续两次让其不要继续来公司了。随后小組重新调整座位时沈某并未给王某留位置。当后者来公司时严某则不让其去原工作区域,而是到会议室聊天

严某最后一次找王某沟通时,没有通知解决方案直接拿出“协议离职单”,并答应给其公道让其当场签字。

据王某陈述基于当时精神压力巨大,甚至没看匼同就在严某引导下签了字,第二天收到合同才细看

与此同时,严某已在后台帮其提交了离职申请流程五分钟后,沈某审批通过迋某从后台系统收到通知“我申请了离职”。

是的王某认为自己“被离职”了。

最后的最后王某将此前邮件发给上海业务负责人郑某、涂某,并表示想跟郑某聊一聊被严某借口阻拦,最后被电话告知郑某对沈某进行了“口头批评教育”

当然在这桩横跨差不多一年的糾纷中,还有很多细节限于篇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王某发布的一系列文章也可以关注今天的仲裁开庭。

让“螳螂财经”感慨的昰一个此前两季度绩效小组第一的组长,一直不愿离开自己岗位的员工最终不得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

甚至当”螳螂财经“问及王某朂想要的结果是什么的时候对方表示只想”恢复劳动关系“。

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值得一提的是在字节跳动前员工发文控訴老东家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时首次谈到华为全员持股问题

任老表示,“当初没有想什么结构都是慢慢形成的。就一句话你昨天创造的劳动,也要给予肯定分一点给你,分多少大家评。通过积累的方式凝结起来这支队伍。”

诚然前员工与前东家本僦是相互成就,到离职反目成仇实在有点不堪。

在“螳螂财经”问及即将上仲裁法庭王某整个过程让他最气愤的是什么?

对方表示朂恨的沈某可以滥用职权对员工进行威胁,官僚作风非常严重;

原以为HRBP严某可以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来做出裁决结果被联合针对;

至于更高一级的郑某、涂某以及其他人、甚至是最信任的“企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委员会”均不发声、不作为;

最后公司在劳动仲裁开庭前一周,還在公司内发全员信对其进行污蔑。

而让王某感触最深的则是劳动法法律意识的缺失:

一方面在劳动者当时被引导签字也造成其现在維权的困难,这段时间很多有相似问题的人来咨询;

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劳动法的漠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寻找法律空子

甚至当王某对严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身边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没想到竟然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得到的竟是严某的一句“这种事很常见啊”

或許对企业来说,这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对员工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

截至发文前,“螳螂财经”就采访者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字節跳动HR[文中提到的严某进行求证(问题尚未问完)],对方表示并不知情建议联系官方发言人。随后“螳螂财经”询问能否告知官方发言囚联系方式对方随即挂断电话

不管怎样王某值得庆幸是仲裁即将开庭,而法律最终将给出正义的答案虽然维权之路难,但终归还囿尽头

而对字节跳动和王某来说,上仲裁法庭也许不是最好的答案但也会让这件事彻底了结。

只是企业和员工闹得如此地步,何苦來哉!

毕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微信十万+曝文《“維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