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名句后人评价

《颜氏家训》读后
《颜氏家训》读解点睛《颜氏家训》简介《颜氏家训》是一本家训类教育书籍。经过颜家后人再三翻刻,因此也成了家训类教育书籍中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它成书于隋文帝杨坚时期。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即《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内容广泛涉及儒学、佛学、道家、玄学、史学、文学、音韵、训诂、风俗习惯以及当时各地的生活方式,“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定典故,品弟文艺”,内容的确“曼衍旁涉”。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也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书中还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如:赞成北方妇女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和买卖婚姻;提倡锻炼身体以养生,反对苟且偷生和炼丹服药追求长生;认为仕宦出处,要听其自然,反对钻营官职,贪图利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其中《文章》篇专谈文学问题,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归心》篇宣传佛教思想,这也说明颜之推思想的复杂性。《书证》、《音辞》两篇讲古书训诂、音韵问题,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有人便据这《归心》《书证》、《音辞》等篇将《颜氏家训》归入杂家。作者北齐颜之推(531~590后)。之推字介。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梁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以之推为其国左常侍。后随绎子萧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侯景陷郢州,几乎被杀,因救获免,押送建业。侯景之乱平息后,还江陵。萧绎称帝,任为散骑侍郎。西魏攻破江陵,被俘送长安。不久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仕齐20年,不忘故国。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后病逝。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多次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深怀忐忑之虑。曾著《观我生赋》叙其生平,文词清远,后世多将此赋与庾信《哀江南赋》并称。原有文集,已佚。诗仅存 5首。曾被王士□推为北魏、北齐间最优秀的作品(《古诗选》)。《颜氏家训》有清代赵曦明注本、卢文弨补注本,近人严式海补校注本。今人王利器先生有《颜氏家训集解》。《颜氏家训》,使该家族出了许多人材。颜家十几代人都极为富贵荣耀,担当朝廷要职,这与颜氏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颜氏族人在世所得家产最终往往散放社会,只留给后辈这本祖训,并训谕后人谨遵不违,这才有了严家十几代兴旺。这些事实印证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族生存竞争的重要意义。现代暴发户总是昙花一现。某市曾于九十年代评出“十大青年企业家”,当年他们是何其风光,却没有几个想到禀祖训,立家规,塑造家学文化。到今天,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十大青年企业家”只剩下寥寥无几。其他人要么犯案进了监狱,要么难以支撑而宣布破产,更何以谈三代富贵?与古人相比,差异实在太大。这一个月来,点睛目不旁视,专注于该书,把该书翻译了一遍(尚未校对完成)。同时也写了些读后感,欢迎各位不吝指教。日序致言行得体,举止高雅——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在农村,我们常听到对孩子一种评价语:“没家教”或“家教好”。指的是孩子有没有教养、风度、气质,也就是他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高雅。人们普遍都认为,“教养、风度、气质”等不只是先生老师教育的结果,更主要是家庭父母熏陶训练的结果。一个人走到人前亮相,他说的几句话,他走的几步路,甚至几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体现出他的家庭印记。在过去,是世家贵胄还是山野村夫,一看就明了。那么怎样做才能言行得体,举止高雅呢?当然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而如果能够从小得到“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训练,也许有点希望。“规行矩步,安辞定色”这句话来自《颜氏家训、序致》,全段内容如下: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译成现代文,大致如此:我家的家教门风,一向严整周密。我过去在孩童时,就受到引导教训;常跟着两位兄长,早晚都要向父母请安(接受礼节训练)。坐立行走,都有规距;能从容的说话,有镇定的神态;走路说话小心翼翼,时刻都像拜见父母。父母常对我们说些鼓励的话,询问我们的志向爱好,勉励我们补短扬长,无不恳切实在,语重心长。年刚九岁,就成孤儿;家庭离散,亲友萧疏。长兄的抚养教导,辛勤劳苦;但他仁心太厚,威严不足;引导训示,不能切实。虽然读过《礼记》《春秋三传》,偏爱写些文章,常被一些平庸的人所熏陶感染,因此言行放肆,不注意细节的修养。到十八九岁时,才知道立志学习。但习惯成自然,终难洗心革面清除陋习。二十岁以后,大错已经不多。但常常是心与口作对,性与情比强;到傍晚才知道早晨的错误,今天又悔恨昨天的过失。自我怜悯没有受到良好的家教,才至于有这样的境况。追思平日的志向过往的行为,真是刻骨铭心;不只是把古书上的教诲,再抄一遍念一遍啊。所以写这二十篇留存家中,作为你们的后车之鉴罢了。《序致》部分是主要交代写《颜氏家训》这本书的目的,着重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培养个人心性的重要性。字里行间,洋溢着小时没得到必要的“家教”而造成自己幼时心性不修,而成人后常常“夜觉晓非,今悔昨失”的深深遗憾。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也是颜子推先生那个时代的高贵的人,必须经过充分的礼仪训练,“规行矩步,安辞定色”,以养成士族家庭成员必备的风度气质,也是西方人常说的上流社会成员的必备的风度气质。现在,在经过二十世纪近100年的平民化过程后,贵族教育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因为中国大地上不复存在贵族。然而贵族教育中究竟有没有我们的现代教育所需要的精神资源呢?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已经非常单纯:聪明。只要孩子聪明,他干什么都行。因此大多在培养孩子的智力水平上下功夫,而有谁注重了心性培育、习惯养成的教育?有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进行礼仪规范、风度气质方面的训练?因此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没家教”了。即使能教育到有点礼貌,也不复有那种“安辞定色”的气质了。到入学读书了,也是同样的标准:只看孩子的成绩,其他什么都可忽略。我就亲眼看到过不少聪明得很,成绩很好的孩子,但习惯很差,如不会收拾书桌,东西用到哪放到哪;礼貌差,别人帮了他,也不知道说声“谢谢”。更多的是,聪明是聪明了,成绩也不错,但脾气极差,自以为是,还很难合群,更谈不上礼仪教养,都是从小没得到心性培育、习惯养成教育的结果,马加爵只是一个极端而已。而且更突出的一个现象是,除了“聪明”与“成绩”是向上看齐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大多是向下看齐的,那就是所谓的培养大众意识。我们现在学校的基础教育,它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风向标。学校教育也就是大众教育,目标无非就是“文字扫盲”,“普及知识”,直到今天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也没有跳出这个层次。因为目标定位是大众教育,所以就没有必要去学习那些过去称为得体的言行高雅的举止之类的繁文缛节了,好象平民阶层就不需要礼仪规范了,“老大粗”是一面光荣的旗帜;因此古代“小学”的课程如“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之文”也就从学校教育扫地出门,只剩下“书数之文”;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认字、算数就行。将来如能凭此混饭,就很不错了;而如果能够不被比自己素质更差的人所骗,那就更了不起了。这就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总体文化定位。这种教育的结果是识字率的上升与文化重心的下移。过去那种深沉浑厚的高雅文化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我常为一些要中国学生去得诺贝尔奖的教师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但我们的教育目标既然定位在“大众教育”,只需要敏捷的反应能力,与那种奖项所需要的高级人才,需要培养的是超强的记忆力,长时间的注意力,敏锐的洞察力等能力,走的是两条道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在心性培育与习惯养成方面早弃之如敝履,知识的积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目标只集中在能力的训练上;而能力的训练又只集中在敏捷的反应能力方面,其他如学习及工作、生活的基础性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等都已经淡化或回避不谈。说是培养孩子的敏捷的反应能力,其实是让孩子们凭小聪明打发这黄金岁月,将来也凭这样的投机技巧混社会,似乎人生的目的就是把这匆匆百年的时光打发掉。整个儿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市侩,因为市侩们只需要能把眼前的钱捞到手而不需要有长期意识;因此只要敏捷的反应能力就行,其他能力的培养如记忆力与注意力等素质的培养都是多余的,浪费的。而家庭教育已经退位到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并重;当然也只以智力的培养作为唯一的目标,以每小时计费的“家庭教师”,除了教育孩子英语数理化以提高考试成绩之外,还有教其他的吗?即使是送孩子去学音乐舞蹈、学书法美术,也不是以陶冶性情为目的,而是以“会不会”“能不能”为目的。家庭教育中“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等培育心性的教育已经变成陈腐的象征、嘲笑的对象,不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育”基本上成为“智育”的代名词,似乎现代人,只剩下一个大脑。社会教育更是趋向于流俗。表现在文化上的,就有比方说“Q版”啦,“戏说”啦,“无厘头”啦等等看似机智其实浅薄的搞笑的东西。君不见《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在皇宫中挑战容嫫嫫的滑稽镜头么?现代社会就是在呼唤小燕子那样的个性,而不需要繁文缛节,因为那意味着没个性。讲究“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那是在培养“小老人”,是老“腐儒”。甚至于就有人提出为什么要尊敬老师长辈?要人人平等!因此讲究礼节,就是提倡等级;讲究纪律,就是抑制个性。就在这样的教育新理念支持下,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都在有意无意地培养着未来的危险分子:说是培养平民意识,又不是培养安分守己的良民;而是鼓动着现在把课堂搞乱,以便将来能把社会搞乱。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然而这样“质胜文”的“野”教育就叫“基础教育”,也叫“普及教育”,也叫“义务教育”。那么是否就像英德等国当年的“大众教育”?如果是,那么,英德等国当年在“大众教育”之外,还有“精英教育”作为补充,他们在培养劳动大众之外,还有一个培养精英人才的机构(“文法中学”或“文科中学”,这种教育模式为“双轨制”),能够培养出“文质彬彬”的绅士淑女。因此,他们培养的结果有普通劳动者,也有文化精英;因此也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我们今天这个基础教育有什么目标导向?“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四有”新人?拿什么来训练,以保证我们的孩子具有“觉悟”加“文化”?光靠各种课外复习资料的训练加上三月五日学学雷锋做一天好事,就能够“四有”?是的,我们有学习、纪律、卫生、两操的“四项竞赛”,我们有行为规范达标的“达标生”评选,但这些仅是一个文明人最基本的底线而已;我们就只满足于此么?我们考虑过提高一个层次,进行一下这“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训练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虽然不能企及圣人的境界,我们就不能把“君子闺秀”作为教育上的更高的目标追求么?而一定要是已经死了的某人(譬如雷锋、赖宁)呢?现在有些学校把“绅士淑女”作为培养目标,这就是一种很有眼光的追求。它起码脱离了平庸化、流俗化的倾向。这种目标的推广与提升,会使社会、家庭都形成一种对高雅的追求,使人们对人生,对文化有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可能会逐步抬高文化的重心;这也许就需要颜之推先生关于“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训练。而且这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更需要以家庭教育为主体,以造就言行得体,举止高雅的“有家教”的彬彬君子。人生,就应该追求高尚,高雅,高贵;而绝不应该追求低级,庸俗,低贱。整个二十世纪的“向下看齐”的文化平民化运动,应该就此打住!从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的绅士淑女的培养目标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对那种高雅的风度气质的追求——一种对更完美的人生的追求,而不只是对温饱的追求。基础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甚至是社会的媒体,都不能只是以培养做人的底线为目标,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更高的目标,鼓励进行的“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训练,鼓励把人培养成言行得体,举止高雅、文质彬彬的君子。这,也就是《大学》中“止于至善”的目标与导向。——《颜氏家训》读后感系列之1
《颜氏家训》简介这是代序部分。言行得体,举止高雅这是读后感的第一部分。
我电脑里有这本书 可是一直没时间看一会看看
中国古代的好书太多了!家教文化也基本随古代文化的没落而消亡了。
这是作者推荐的另一本家训经典。读读这样的书,比读时下那些时髦的家教“绝招”要好一千倍!千古家训,万世流芳我国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于世。宋代的家颐在《教子语》中开宗明义就提出:“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古代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家规、家诫、家范、宗范等形式进行的,而这些家庭教育读本则统称为家训。中国家训的历史可谓源远而流长,从周公《诫伯禽》开始,各种家训陆续面世,散见于各种经子史集之中。直到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发扬光大,集为系统,立言垂范,蔚然成风。晚清名将曾国藩虽然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深谙“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的道理,其留下的家书家训,论文论学,修身修德,情真意切,极为感人。因其教子有方,曾家代有人才,子辈有外交家曾纪泽及算学家曾纪鸿,孙辈有诗学家曾广钧,曾孙辈则有教育家曾宝荪。一个著名家族的兴盛绵延不能不说有家训的惠泽贯穿其中。同样,一个民族的兴盛延绵也是如此。中国历代都有一批经过家训的蒙养,从而进一步受到良好教育的儒雅俊才,他们胸怀家国天下,秉承尧舜之德、周孔之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使得古代中国出现汉唐之盛世,雄踞东方,千年不败。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这种优秀传统和“洗澡水一起被泼掉”,出现文化断层,导致世风日下,弊端丛生。困惑彷徨中,我们正在重新回望和思考历史。这意味着传统文化必将批判性地回归和建设性地延续。古代家训多以散文、诗歌、格言等形式,用精炼玲珑、琅琅上口的语言,阐述立身之要,处世之宜,为学之方,劝诫子孙铸伟岸之人格,养浩然之正气,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历代“家训”类著作,公开印行的就有117种,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多,举世无匹。这是先民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中国家训经典》一书,就是对这份智慧宝藏的挖掘。编者组织了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及古汉语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经数年的搜罗、整理,从历代家训园地中撷取300余篇,编撰成书。本书选编名人名作,纵贯古今,内容涉及修齐治平,立功立言立德等,体现了历代出色家长的智慧灵光和教子真经。当然,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属宗法社会,家训中也存在时代烙印,有历史的局限性,虽然本书在选编的时候已经有所取舍,但仍需要我们阅读时有所辨别。家训中谆谆教诲的是要家人和孩子忠恕、慈孝、勤俭、廉洁等。尤其是对读书,中国人更是世世代代,耿耿萦怀。韩愈教育儿子读书要勤:“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陆游要求儿子读书要趁少壮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吴麟征强调多读书的好处,说得可谓通透:“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天自佑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闲,邪闲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教育儿子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他深刻地指出:“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这些哲理警语,常理常道,可永世为范!家训的可贵之处,还因其纯粹和真诚。“人之爱其子孙也,何所不至哉!爱之深,故虑焉而周;虑之周,故语焉而详。详于口者,听过而忘,又不如详于书者,足以垂世而行远,此家训所为作也。”的确,这些面对自己的至亲所作的深情嘱托,是一个人终生的体验感悟之言,必无曲言阿世之嫌,字字句句,都是由血泪凝成,自心肺流出,拳拳之意,殷殷切切,寄深望于来者。亦惟其如此,家训之所以能卓绝千古,流芳万世。(《中国家训经典》 翟搏主编
海南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书,叶叶害人.
做难做的事才是人要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养的目的与此相同。
请问gavinfly读过几本古书?现在社会上的害群之马,就是因为没被古书“害”过!鲁迅的“不读中国书”是那个时代的激愤之词,并非真正主张。鲁迅自己就饱读中国诗书,否则鲁迅就不成其为“骨头最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民族魂”了。
事实证明,颜之推的家教比较失败长子思鲁与妻不睦又与其子师古隔情唐太宗则说颜师古是一流学问但是侍奉亲长和为官上得不到任何称许全是咎由自取,应好好警惕把他贬谪到远地颜之推在乱世则是与家族兄弟分隔,事迹甚少其实他自己说圣人之说已经完备,魏晋后多是牙慧希望家训只是作为治家家规,振奋子孙而已可惜也没达到,三代尽墨,嘿嘿
谢谢楼上各位的参与,欢迎提供各种观点和正反事例。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从古人的文献中汲取精神资源,不是把古人的话当圣旨去执行。
现在社会上的害群之马,就是因为没被古书“害”过!----------------------哈哈,这话在理。五四时期的人,尚有资格骂一骂古典文化,都是饱读旧书的人。现代人么,真正有资格骂古代文化的比大熊猫还少。我以为,《论语》至少要读它一百遍才有资格骂孔子。少一遍都不行。
忘了再给楼主提一下,现补上。
生活在那个时代当然摆脱不了当时的思想,总有人说什么古书害人,其实是这些人缺少分析判断能力,是不善于读书。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关键是你能把握大方向。中国的古代典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正好像真主赐给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一般。我等若是不知运用,真乃愧对祖先。
又臭又长,忍受不了,弃之而去,中国古书,和现代理论比,太薄弱了
谢谢楼上各位的参与。继续往下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思考在《教子》一章中,颜子推先生提出了孩子必须及早教育的观点,这对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有很重要的启示。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口是),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用现代文说,大致如此:有上等智力的人不需要怎样的教育就能成人成才,属智力低下的人无论怎么教育也不会成器,而绝大多数智力中等的人,不教育是不行的。在古代,圣贤的君王有胎教之法,怀孕刚三个月,孕妇就出去住在另一宫中,眼睛不看不正当的事物,耳朵不听虚妄的声音,所听的音乐、所吃的东西的滋味,以有一定的礼法节制着。将孕妇的一言一行,写在玉版上,藏在金柜中。出生后一颦一笑,都由指定的师傅保姆引导教习他如何施行仁孝礼义了。一般的人家即使不能如此,也应该从婴儿开始教育。当能辨识人的脸色,懂得人的喜欢还是恼怒的表情后,就要加以教诲,让他去做就去做,让他停止就停止。等长到几岁,可让他知道做什么会遭处罚。父母平时有威严而又有慈爱,那么子女就敬畏谨慎而生孝顺之心了。我看现在世上,不少父母没有教育只有宠爱,常不能做到这些。吃喝游玩,千依百顺;应该惩诫时反而奖赏,应该发怒制止时反而笑着允许;等到他有点懂事时,认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等到孩子骄横傲慢已经成为习惯,才要去制止他,即使你打死他,也树不起父母的威严,天天怒骂他也只能增加他的怨恨。等到他长大成人,最终成为无德的败家子。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这个意思。俗语说:“教媳妇要在刚进门时,教孩子要在婴儿时。”这话确实不错!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颜子推先生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有条件的情况下,要进行胎教;没条件的,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也就是及早的进行教育,而不是等问题出来了,才进行教育。他还引用了当时“教子婴孩,教妇新来”的谚语来论证。这教诲,在颜子推先生看来,就是有规有矩,“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以达到《序致》中说的“规行矩步,安辞定色”的目标。因为教育不是学点什么技巧三两天能完成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心性培育、习惯养成才行,而及早的教育,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效果。我们现在的父母,在孩子幼小时起,就对他千依百顺,常常是“宜诫翻奖,应诃反笑”。即使明知孩子的要求是不恰当的,也会满足他;明知孩子在做错事,也不阻止他。这样的现象,在现代家庭中真是见多不怪了。根本没有“让他去做就去做,让他停止就停止”的想法,因为这不是家长们不懂教育,他们是太懂了:他们这样的做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据说如果这样“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了,就会养成“奴才”性格。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奴才呢,当然是要当主子的了,于是只好自己先给孩子当奴才。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在培养新时代的主人,而不是奴才!——在某些理论家的内心深处,就有这么一种厚重的“主子奴才”情结;什么都往这儿扯。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现在不少孩子在婴幼儿时代,几乎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为教育,就包涵了引导与规整,而不合规矩的,在引导无效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强力进行规范。打个比方说吧,当孩子向公路中间跑的时候,你做父母的会怎么样?等他“懂事”后自己跑回来?当然不,在引导、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不管孩子是否哭闹,都会把他拉回来甚至“提”回来,因为那里有你看得见的危险。而当某些看似不危险的事情上,比方说,吃东西时,随口乱吐,或者吃一半丢一半等等,你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引导、劝阻甚至强行纠正了呢?须知,小错不纠,到他懂事了,会“谓法当尔”,把这样当应该的。再举个例说,我就看到过一家四口追着一个孩子满屋子跑,像围猎似的,干什么?原来是捉住他喂饭!喂了一口,又跑;几乎每餐饭都要化去全家人近一个小时时间。诚如颜子推先生所说的“饮食运为,恣其所欲”。这种千依百顺会有什么结果,是不难预料的。回想我的孩子小时候,当然是“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就餐有一个很简单的习惯:必定在餐桌上完成;从来不会出现这样壮观的场面!因此,在他九岁那年,有一次我们都不在家,他就能用电饭煲自己煮饭吃,并到晚上请了一个住在附近的同学来家陪同看家;以后,他一人在家度周末,或者去同学家拜访,我们都很放心,更不要说住校了:因为他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现在已经考进浙江大学读硕士了,虽然没当什么主人,也还没沦为奴才呀!做父母的,都不希望看到孩子哭叫,总希望看到孩子欢笑。但如果为了孩子的欢笑而不顾规矩,那就过分了。对孩子的及早教育,就是养成孩子的守规矩的习惯。千万别信什么孩子守规矩会养成奴才性格的胡说八道,应该相信不守规矩才可能养成罪犯性格的至理名言。孩子必须早教,必须及早培育他的心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等到坏习惯养成了,再叫去他改正。那样的话,就会出现“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的结果。这与《学记》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礼记、学记》中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早教,就是在“未发”时,禁止了孩子的错误行为;在“当其可”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免得到时候“扞格而不胜”,“勤苦而难成”。因此,养成孩子守规矩的好习惯,虽然可能会使得孩子一时哭叫,但能换来他一世的欢笑。此一本万利的生意,如何不做?“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孩子及早进行规范训练,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比你赚多少个亿的家产留给他都强。无论你留给一个败家子多少家产,他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挥霍掉,而你培育他平和的心性、养成了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一辈子都用不完甚至他的子孙都用不完的财富。——《颜氏家训》读后感系列之2
抱歉,我又有一篇文章和搂主的读后感之二“撞车”了,望各位“笑纳”。我看“时髦家教”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孩子:大大咧咧,甚至无法无天。他们想怎样就怎样,谁都不怕,对谁都没礼貌,谁也管不了。一个长相挺秀气的小姑娘,小时候很可爱,由于父亲的放任教育,到了八九岁完全变了一个人:粗野蛮横,一脸“杀气”。但看得出这位父亲嘴上不说,心里还挺自豪的——你看我这孩子多么聪明活泼!可是,作为旁观者,眼看着这么白净漂亮的女孩变得如此鲁莽,不伦不类,感到的却是遗憾甚至悲哀。从来,礼仪就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无论古今中外,不管男孩女孩。这不过是古老的常识,一万年也不会改变。我们说张扬孩子的个性,并不是要听其自然,任其妄为,而是指在正当的思想和行为上敢于尝试,勇于担当。西方曾经十分强调过绅士淑女的教育,经过黑暗的中世纪后,提出“人的解放”,但从来没有解放到要抛弃作为人最起码应该有的教养——礼仪。人是群居的,是社会动物,懂得礼仪和节制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表征。文艺复兴后的几百年里,人性的解放固然带来了生命力的欣欣向荣,但当适度的解放变成了过度的放纵时,不但会造成社会混乱,也是对人性的亵渎和对自身生命的戕害。西方人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反省。如果我们不对这段历史加以考察,还以人性越放纵越时髦,那就贻笑大方了。中国人讲中庸之道,讲“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比西方极端的“神道”或“人道”更值得玩味。一些家长常说,我并不希望孩子有多大出息,只要他做一个普通的快乐的人就行了。呵呵,你怎么知道孩子做个普通人就会快乐?这只是你自己想当然,或者说穿了,只是因为这样的教育理念正时髦着。如果你基于这样的心理,一切由着他懒懒散散,快快乐乐,等他长大了发现自己远不如人,他会快乐吗?说不定他认定这辈子要干一番事业才能快乐,而且他意识到自己原本可以更优秀的啊……望子成龙是中国人最古老最执著的愿望,怎么突然就无所谓了?诚然,无论父母怎样期望如何努力,肯定不可能个个成龙成凤,但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如果我们“取法乎下”,连想法和要求都没有,那能得到什么就可想而知了。我不是说做普通人就一定不好,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成为普通人,而是觉得为人父母者不应该先入为主,你还不知道孩子会怎样就放弃对他的期望和教育,这是不负责任。还有诸如“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只表扬不批评”,“爱孩子就别管孩子”,“让孩子尽情地玩”,“从小就要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民主和快乐”,“我不会强调早期教育”,每天要和孩子互相说三次“我爱你”……这些流行的教育口号和时尚,不必认真追究就能发现其别扭和荒谬的地方。时代在变化,但人性是永恒的。“为人不自在,自在不为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类通过几千年的探索、总结出的一些教育常识任何时代都不可忽视。如果说“不打不成器”有不妥当的地方,那么今天的“快乐教育”不见得就是灵丹妙药。教育是一门微妙的艺术,有自身的规律,也有其特定的土壤。在中国这片辽阔而厚重的土地上,家庭教育的全盘西化是很难想象的,而且,真的有必要吗?西方人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探索发明了很多“寓教于乐”的法门,其中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在古老的中国,用蒙以养正,勤苦攻读的办法同样造就了无数早慧的大师级人才,他们大多20岁左右就已成大器。我们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必一定要全盘否定自己,相反必须先清点自己的家底,保存自己的优势,摆正自己的位子,才能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每个时代都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都有其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或特点,都会有一些观念和行为比较“时髦”。而“时髦”从来就是值得警惕的东西,教育则更为复杂。如果只是一件衣服,过时了扔掉就行,但阶段性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因此,面对“时髦家教”,家长要再三思之,谨慎行之。无论时代风云怎样变幻,保持朴素务实的心态总是好的。
好贴, 期待下文家若不家, 国将不国.
谢谢楼上两位的支持与鼓励。
所谓贵族精神我以为至少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练武,要强身健体,培养尚武精神。因为贵族家国一体。国家灭亡也就是家庭灭亡。而对一般草民而言,谁当统治者都无所谓。贵族国家不会产生民族主义;二是要学习诗歌辞赋以陶冶情操,这样就不会因为尚武而变成为暴徒。六艺中,“射”肯定是军事技术。春秋时的战争形式是车战。我怀疑所谓的“御”也是军事技术。贵族是食利者阶级,但贵族精神一旦产生,就演变成一种独立的东西,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或国家精神。
御,使马驾车也御是六艺中最低等的。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古时候不会驾车就像国外不会开车,寸步难行。另外在战争中,御术的高明,也可以提升战斗力。要学会开车不难,但是要开好车,要象舒马赫一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御也如此。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颜氏家训名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