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公司做公司普通员工个人总结的坏处

你好大哥然后就是我们几个人,嗯开了家公司,然后法人学我有好处和坏处都有什么呀

原标题:把不合适的人招到公司嘚5大危害

微说HR-第1043期 责任主编:苏耀云

【执行力不强的12个原因】1)目标不确定;2)战略不清晰;3)指令不明确;4)渠道不畅通;5)人员不到位;6)结构不合理;7)职责不清楚;8)轻重不分;9)跟踪不到位;10)标准不统一;11)奖罚不分明;12)团队不合作

【认可是职业经理最大嘚需求】职业经理人在职场中最大的需求就是认可,认可的方式表现为:授权压担子、背后猛支持以及薪资加奖励没有这三种方式,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离开时迟早的事

【把不合适的人招到公司的5大危害】1)耽误了这位员工本人的职业发展;2)团队力量削弱;3)带来工作仩环节的不可靠因素;4)带来双方都不愉快;5)增加企业沉没成本。所以一个企业,如果一个人难以胜任职位或者说眼前胜任而未来沒有太大的发展后劲的话,对人对已均不利

【提升执行力的PDCA法则】1)Plan:没有周密的计划,想要有好结果只是妄想;2)Do:结果不会因你计劃了多少而改变只会因你做到了多少而改变;3)Check:员工不会做你想要的,只会做你检查的没有过程监控,等你爬到梯子顶才发现它靠错了墙;4)Act:做好了奖励并保持

【360度不能作为考核的手段】1)违背基本管理原理:只有被考核者的上级才拥有对他的考核权力;2)违褙绩效考核提倡什么就考核什么的原则:员工基本无明确目标;3)耗费企业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巨大;4)没有最佳观察角度:直接上级財拥有最佳观察角度;5)造成同事之间互相拆台、互相排挤。

我想换工作有人推荐我去做保險,

1、保险在中国还是很有发展市场的,我国的投保率还是很低,中国人的保险保障意识还不够强,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人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参保所以,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市场还是广阔,有很多业务等待你去开发。 2、做保险销售的初期是很辛苦的,需要经常在外面约见客户这吔是你熟悉保险行业最有意义的一个阶段,有很多酸甜苦辣等待你但只要你热心的帮助每一位客户,你也会得到劳动付出后的来自客户嘚感激保险是爱与责任的载体,很容易让人热爱上这个职业 3、如果你是转行来做保险,那你要先接受系统的培训需要考一个上岗职業资格证,有的保险公司只给你一本书让你交钱报个名,就回家自己复习等着考试有的会进行培...

  1、保险在中国还是很有发展市场的,我國的投保率还是很低,中国人的保险保障意识还不够强,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人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参保。所以,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市场还是广闊,有很多业务等待你去开发
   2、做保险销售的初期,是很辛苦的需要经常在外面约见客户,这也是你熟悉保险行业最有意义的一个阶段有很多酸甜苦辣等待你。但只要你热心的帮助每一位客户你也会得到劳动付出后的来自客户的感激。保险是爱与责任的载体很容易讓人热爱上这个职业。
3、如果你是转行来做保险那你要先接受系统的培训,需要考一个上岗职业资格证有的保险公司只给你一本书,讓你交钱报个名就回家自己复习等着考试,有的会进行培训友邦是这样的:培训一个月(无底薪),其中A课程是上课学习职业资格证嘚内容2个星期,需要交60元的考试报名费117的课本费,课本也可以不买向朋友借,向主管借向班主任借,考试是联网机考考及格(60鉯上)后,交15元办代理证不及格可以交60元重新报名重新考。
  然后还有2个星期的B、C课程学习保险产品和销售,交50元的资料费这期间,公司会和你签约签约需要找2个本市户口担保人,交500元的押金辞职后60天退还押金,主要是展业证和收款收据的押金还有20元办工资卡和證件。
  看起来需要交钱的名目还不少我当时也挺不情愿,但是后来理解就好了 4、你的发展前景:从经济上看,做业务员时期是没有底薪的只能靠业务提成和奖金,奖金是看业绩的晋级以后就有底薪了,还可以提你自己部门的业务奖金月收入会过万,再晋级月收叺就是几万了。
  保险公司是个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内部人际关系不那么复杂,很好相处晋级也是全看业绩。 以上是我能提供给你的意見希望可以帮助你做出选择。 jalen_hu@

一这是个老问题。虽然我没在知乎答过但是“毕业生、实习生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是个初级职业发展规划中的经典问题

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经典而千篇一律的正如开复老师所言,大公司的制度、流程、体系、规范;小公司的灵活、重任、自由各有优势

三,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在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时候第一重要的不是“企业规模”。排序是行业、专业、个体环境接下来才是规模。

四ok,还是就题论题我们暂时不谈前几者,假设行业和专业同样的情况下我们来谈“企业规模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今天我们尝试给出一个和以往结論不同的答案。正题

在这里,不再跟大家讨论制度流程规范体系灵活自由收入以及累或者不累的问题我们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來看一看

好了,时间来到你毕业三年之后你要跳槽 or 创业了。


此时你在大公司夸张一点,假设你在苹果干到了一个基层主管。若是跳槽没得说,只要你肯投简历这个行业所有公司都会给你面试机会。
此时你若是在小公司夸张一点,假设你在罗永浩的锤子(假设錘子招毕业生)干到了一个部门经理(其实难度很大)。若是跳槽很抱歉,你可能会有困难因为三年之后锤子这个公司可能倒了,吔可能什么东西都没出来

五年之后,你在苹果此时就应该有猎头打电话挖你了。而你在锤子还是那句话,你得等到锤子牛逼了才行

十五年之后,你打算创业了若你是苹果的管理层,你拉风投的相对就比较简单若是锤子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是有殊途同归的可能

所以,很多的经典讨论中所忽略的问题就出来了。是什么是大企业带给你的品牌。对的职场品牌。

拿开复老师(颤抖太不敬了)來说,大家是怎么认知他的当然是微软、苹果、google这样的大牌企业担任要职,接下来才是现在的创新工场

拿唐骏来说(竟然拿唐骏和开複老师并列,再次不敬了颤抖),若没有微软的经历谁认识他?陈天桥会请他当ceo各位又有多少人此前就知道紫金矿业的?

罗永浩洳果不是当年有新东方这个大牌给他光环,今天哪来的风投做锤子

没错。你想象一下三五年后,你是腾讯的某主管更好就业还是锤孓的某部门经理更好跳槽?

大企业的职场品牌价值在过去被最最最最大程度上忽略了。

此外还有平台。比如说现在被神话的张小龙老師(抱歉又不敬了)是当年做foxmail的张小龙更受风投欢迎,还是说今天把微信做成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产品的张小龙更受青睐呢如果没有騰讯这个大平台,张小龙老师自己能做出这样的成就吗

综上,考虑到职场品牌、企业平台两大因素:

毕业生选大公司,错不了五、這就是结论了?

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提起最佳雇主,那是“巨大中华”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技术。而现在这几个企业什么情况大家应该有了解。至少是打不过BAT的

当年我的同学面试华为的时候,华为hr是这么说的:你进了华为干上5年。这个行业你有立足之地了你说你是华为出来的,这个行业任意一家公司都至少会给你面试的机会的。这就是华为在当年的品牌所以他hr才有这样的自信。这也是前文谈到的品牌价值

我那个大工科学校,进it业是许多人的首选当时提起门户网站,不是bat而是新浪、网易、搜狐。


我有一個师弟也是我们校会主席,在众多offer的利诱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腾讯。虽然当时腾讯地位没有现在这么垄断但是他去了,大概三四年嘚时间就成长成为骨干,并且一干就是7年

我说这个是神马意思呢?我是想说最大、绝大的公司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第一考虑的是朂具成长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有机会。


大家一定会说你又神棍了,我怎么知道这个公司未来会怎样啊
给大家两个方法,一个是看过往的年度业绩发展情况(百度公司名加营业额即可)若是这个公司前年100亿、去年130亿、今年计划200亿的业务规模,这就说明它在稳健的增长亦不冒进。
第二个方法也很重要关注企业治理,在网上可以搜“最佳治理+公司名”这样的关键词这种奖项往往意味着公司的规范。雖然这种奖项多且杂需要一些个人对评奖机构的鉴定能力,但是你知道像“脑白金”这样的企业,一定不会跟最佳治理沾边的

综上,首先是具有潜力且有一定规模的品牌公司(如我师弟7年前选腾讯)再次是治理优秀的大公司,除非你怀揣一颗5年之内创业的心(前提昰你有足够的家底吃饱饭)否则请慎重对待创业型公司。若想创业等你15年后在腾讯做到管理层,那个时候风投会更青睐你

最后还是補一句知乎的经典桥段:上北大还是上清华这样的事情就不要苦恼了,有活干才是正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普通员工个人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