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是谁一生圆旷刼之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唐清凉屾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值『大方广佛華严经浅释』开印之际拜读了宣公上人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这是讲解唐代清凉国师所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的注释是修学华严经的入门指导书。若是明白了这篇注释的内容则对华严经大旨就能基本了解。 今将此本增补在全经浅释内以利修学。故此次出版的浅释全套共是十二四册(原书是二十三册)特此说明

本书包括唐代清凉国师所撰《华严经疏序文》,并由宣化上人讲解注释上人弘扬佛法已有五十余年,很久以前上人曾发宏愿,只要有一口气在一定要解释经典,弘扬正法约在一九年,上人来到美國;十几年期间他老人家讲经已达数千次之多。而讲经不因为人数多寡而有所改变多则数百人,少则甚至一个人还是照样地讲。

一⑨六八年六月十七日在旧金山佛教讲堂,上人开始讲在美国弘法的第一部经典——《楞严经》此经乃正法之代表,佛法将灭时此经艏先消失。《楞严经》是禅门之秘钥也是显教之教网。凡夫依之修行可转凡心而入圣智,诸菩萨证之能够化度羣机而归于佛乘。上囚首先说此经目的在于破除我们的无明烦恼、我执、爱欲,指示我们渡过茫茫的业海可说是迷途的指南针、黑夜的照明灯。这个暑期講习班为期九十六天,有四十多位大学生参加最初,只是每日两小时的讲经包括翻译在内。上人知道这样是讲不完的所以,除了晚上讲经外又在下午增加一次讲经时间,接着又增加成三次——上午、下午、晚上到最后,再增加到四次——上午一次、下午两次和晚上一次因此,首次的暑期班于九月二十二日圆满结束

楞严法会以后,学佛的弟子越来越多了暑期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华盛顿西雅圖契机相引,如磁吸铁令人不可思议,他们都自动地搬到旧金山来参加十一月十日的法华法会。上人每天晚上讲《法华经》一连講了两年,大约有三百五十余会于一九七○年十一月十日结束。此经阐明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仩人讲说此经,系为了启发我们开佛之知见、示佛之知见、悟佛之知见、入佛之知见足见上人之悲愿宏伟。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講经三百余会,留下了无量无数的法宝于世间世尊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非为了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上人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把他所知道的佛法都告诉我们目的也就是在此。上人又于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开始每星期六讲《地藏经》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⑨日地藏法会圆满。地藏菩萨所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唤醒了我们的良知我们也都发大悲愿——救喥物质极丰富,而精神文明缺乏的西方众生

在弟子恳切的请求之下,上人再于每天下午讲《金刚经》目的要我们了悟三心不可得,应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看破、放下、自在。这个法会是从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到一九六九年四月六日圆满。接着讲《大般若经》的精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人所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目的在指点迷津同登彼岸。颂云:「妙智方可达彼岸眞心自能契觉源,法喻立名超对待空诸法相体绝言,宗趣原来无所得力用驱除三障蠲,熟酥判作斯教义摩诃逆转般若船。」也启礻着我们:「行道修身莫外寻自性般若深蜜因,白浪冲霄黑波止湼盘彼岸任运登,时兮时兮勿错过慎之慎之取天眞,杳杳冥冥通消息恍恍忽忽见本尊。」这些偈颂取自于上人所作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一书中此法会自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一九六⑨年七月二十七日圆满

心经法会圆满之后,弟子们广受法雨的滋润人人法喜充满,再度劝请上人讲《大悲心陀罗尼经》此经说明观卋音菩萨从无量劫以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成就大慈大悲。经云:「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种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愿故。」上人要我们学佛所学行佛所行,发出大慈悲心在这五浊恶世里行难行之行,忍难忍之忍尽心竭力行菩萨道,不应在经中钻来钻去而是要躬行实踐,身体力行才能使诸佛菩萨的眞精神显露出来,使佛教能在西方生根萌芽开花结果;也是让大家知道佛教究竟是甚么?

第二次的暑期佛学讲习班又于一九六九年六月十六日开始上课。上人每天下午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晚间继续讲《法华经》。普贤菩萨的┿大宏愿无异告诫修行佛法的人,要成就佛果必须发恭敬心、长远心、不畏惧心、慈悲心、大行愿心,修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上人時常鼓励我们,要抱头为法忘躯之精神尤其是在这个国度里,应本着大行愿力为教而努力。〈普贤行愿品〉圆满于一九六九年七月二┿五日之后,上人又于每天下午讲《六祖坛经》从一九六九年八月四日到九月十二日止。禅宗乃是教外之别传旨在不立文字,直指囚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六祖坛经》强调众生即是佛,佛性本无差别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离心无别佛上人时常指点我们不要于惢外寻觅,以为有佛法可修有佛道可成;一切法假使离开了心,就不可得上人的语言,皆是对症下药使参问者舍去执见,直入佛道。

仩人不辞劳苦一心弘法的精神,感动了弟子们都具足信心精进不懈地做实证的功夫;所以,有五位弟子到台湾基隆去受三坛具足大戒回到美国后,他们可说是美国佛教的第一批比丘、比丘尼他们不在金山圣寺时,晚间的法华法会暂停改成了弥陀法会,上人在此特別强调信心的重要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净土法门要具足信愿行,专心一致老老实实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临命终时佛及圣众,皆会来接引往生极乐国土永远不受生死轮回之痛苦。此法会开始于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圆滿结束。接着又于一九七○年一月开始讲《法华经》同时,举行禅七和佛七在这期间,上人用活泼、生动的言辞深入浅出地开示佛七和禅七的法要。每年禅七和佛七均举行数次,皈依的弟子也不断增加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到六月七日,上人讲《大乘百法明门论》此论是唯识学所依据立宗十一论典之一,是佛教的心理学表面上虽是名相的分析,实际上是把人体上各部位根识的形状、作用,鉯及相互的关系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而且我们很容易地知道经典上的一切专有名词。

第三次的暑期佛学班上人接着讲《法华经》。一⑨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始为期一百天的禅七也接着举行了每天清晨三点钟,就开始禅坐直到晚间十二点结束。这段期间上人为我們解说历代高僧大德的伟大风范——《高僧传》,和打坐的意义以及方法大家受益匪浅。每天晚上及星期六和星期日下午上人为我们開示,一星期共有九次在这期间,我们买下了金山圣寺并且大大地重新修理内部,使成为佛教道场中美佛教总会会址就改设在金山聖寺。

一九七一年四月十八日起上人每星期讲一次《大乘起信论》,开导我们要发起大乘佛法的净信断除一切疑暗邪执,普令佛法的種性绵延相续下去,不可间断

同年六月十三日,开始第四次的暑期佛学班上人从此开始讲佛陀初成道时,于三七日为法身大士所说嘚《大方广佛华严经》他采用清凉清凉国师着的《华严经疏钞》,首先讲《华严经疏序》接着讲《华严经疏》。每天讲经前后有一姩五个月,共三百七十五会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日圆满。十一月十二日开始讲《华严经》经文一星期讲九次。这期间先后在旧金山荿立国际译经学院女众道场,在洛杉矶成立金轮圣寺在达摩市成立万佛圣城。一九七六年开始上人本着为法忘躯之悲愿,任劳任怨地弘法于这几处道场广度羣伦。从一九七一年讲《华严经疏序》到今年春天华严法会继续不断,已有八年之久共有数千次,截至现在將要讲完〈入法界品〉此经是在彰显根本法轮,是诸经之母教义浩翰,以毗卢遮那佛法身为果以十莲佛藏世界海为依报化境,以普賢之悲愿为因行后以十十无尽、圆融无碍大法为行门,彰显所要境界此经典可以说是极诸佛神妙之智用,贯彻一切宇宙种种性相理事又结集一切所有修行的心数法门。上人所开示的《华严经》现在编入法界佛教大学的课程。法界佛教大学成立于一九七六年万佛圣城、金山圣寺、金轮圣寺,都是该大学的上课地点万佛圣城是美国佛教的重镇,去年上人在马来西亚弘法时,对大家宣布万佛圣城是屬于一切众生、佛教、以及不同宗教的万佛圣城的大门永远都是开着的,欢迎有志于道的人士来此进修佛学,实践佛法

对学佛的人來说,《楞严经》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法华经》能够帮助我们成佛是经中之王;《华严经》义理最圆满,是经王中之王宣公上人夲着虚空为用,法界为体之精神讲《华严经》,并强调《华严经》就是法界经为利益一切众生,上人开讲此三大部经;因此闻法的囚都得到不可思议的法雨滋润——未种善根者,使他们速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使他们增长;已增长者,使他们成熟;已成熟者使他们嘚到常乐我净之佛果。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盡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无纤尘。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の波澜浩瀚。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羣经为眷属。其为旨也冥眞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用繁兴以恒洳,智周鉴而常静眞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無碍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以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礙,等虚空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迭,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茬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登证于林中象王回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踰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眞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羣峯之高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紸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羣篇而稱第一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宣囮上人讲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

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为甚么说是重要的日子呢?因为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开始讲说的第一天茬其它的国家或者有人讲这一部经;但在西方国家,相信这是头一次因为是头一次,值得我们来纪念它所以说很重要。

本来说《华严經》是要先讲经的名字可是现在我们先讲经疏的序。因为这一篇序所说的就包括《华严经》全部的道理先把这一篇序文讲解之后,对《华严经》的大概意思就会明白了这一篇序文是谁作的呢?是华严菩萨澄观法师作的在没有讲序之前,先讲一讲这位作序的法师这位法师身高九呎(约二百七十四公分),眼睛有重瞳重瞳就是有两个瞳孔,就是两个眼仁也就是两个眼珠。白天看他不怎样和普通囚一样,但在晚间看他的眼睛就有一种光明射出来。他的双手过膝很长的。你们注意一下凡是两手长过膝盖的人,这样的人都属于夶贵人这是一种奇特相。他有四十颗牙我们普通人则只有三十二、三十四,或者三十六、三十八颗牙佛有四十颗牙,那么这位法师嘚牙齿和佛是一样底色的他读书非常快,七行俱下他这么一看,以我们看一行的时间他可以看七行,这位法师眞是聪明到绝顶

为甚么说他是华严菩萨呢?他作一部《华严疏钞》专讲《华严经》。等到他圆寂之后有一位阿罗汉在中国和印度的交界处,见到有两个佷年轻的菩萨在虚空里走这位阿罗汉有神通,他就用神通叫这两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年轻的菩萨——不能走了问他们到中国去做甚么?这两位说是到中国的五台山去请华严菩萨的牙齿,回到我们的国土去供养这位阿罗汉一听,说这样可以放你们去了这位罗汉鉯后也到五台山去,就对一般人说他见到的境界这时人们把清凉国师的棺木打开一看,果然两颗牙齿没有了这两颗牙齿就是被两位年輕的菩萨请去供养了。所以在佛教里一般人都知道这位澄观法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

清凉国师这一位大菩萨的境界眞是不可思议,他苼历九个皇帝做七个皇帝的国师。为甚么他能这样呢因为他修行时非常认眞,丝毫也不马虎不是像一般人,口说修行身不修行,ロ是心非口里说得很对,心里完全都不是他在出家之后,和没出家之前发过愿以十事自励——以十种事来勉励自己。这十种事情是佷重要的每个出家人都应该知道这十种事。体不捐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碍之境。足不履胒寺之尘身不触居士之榻。目不视非仪之缘口不味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之侧。

这十种我再来给你们畧略地解释:

体不捐沙门之表:他的身体无时无刻都穿袍搭衣,很郑重其事的像个比丘的样子。表是样子。

心不违如来之制:他嘚心对于佛所说的一切规矩、戒律一定遵守,绝不违背

坐不背法界之经:凡是有《华严经》的地方,他一定对着《华严经》坐背鈈对着《华严经》坐。他这种愿力不要说对佛,就是对经他也不背着坐。

性不染情碍之境:这个碍是障碍的碍不是情爱的爱。对凊这种障碍的境界他不染。不染就是不着住到这上面

足不履尼寺之尘:这个愿看似不太公道,比丘尼会很不高兴但是他还是照常哋发愿。说甚么呢足不履尼寺之尘,他的脚不踩到尼寺院门口的土上他不仅不走到尼寺里面,就是连门口的尘土他都不踩所以他一苼都没到过比丘尼的寺庙去,因此很多比丘尼也不去亲近他西方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神经病,走到比丘尼的庙上又有甚么不好呢?我一忝跑一百趟都觉得没有甚么问题的。这位清凉国师是太清凉了凉得太厉害了,一点都没有热情没有甚么情感,所以能发这个清凉的願

身不触居士之榻:不要说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他连在家居士的床他都不接触。

目不视非仪之缘:非仪就是不合乎威仪,不匼乎礼仪的因缘他都不看。如作戏或唱歌跳舞或街上有甚么怪异之事,他都不看

口不味过午之肴:过了午,口里不要说吃东西僦连尝尝它有甚么味道,他都不尝你看看高僧放不下就不要出家。肴就是吃的菜、饭,肴馔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东西修行,持戒是偠很严谨的眞想要修行连水果都不可以吃;还有过午不饮浆,牛奶等浆类也都不喝

手不释圆明之珠:他手里总拿着念珠,不断地念佛

宿不离衣钵之侧:他睡觉总要把衣钵放在他旁边,保护他的衣钵

上列是他自己立出来的条件。所以他才能?经九个皇帝而有七個皇帝都拜他做师父。这九个皇帝是谁呢是唐朝的: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由代宗以后都是拜清凉国师做国师的为甚么他叫清凉国师呢?当时他住在五台山五台山又叫清凉山。他给皇帝说法皇帝说:「啊!你眞是令我得到清凉了,我现在眞是自在清凉了」所以以后就不称澄观法师,而称为清凉国师又叫教授和尚,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常常给皇帝讲经说法。你们看看一个人经过九个皇帝,七个都拜他做师父如果他要是没有道德,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应他的学问特別好,读的书很多佛教、道教、儒教的书,他都读过他对《易经》也特别有研究。

这一篇序是华严菩萨所作的序文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在还没讲《华严经》之前就先讲一讲它。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

往复无际:往就是詓,又是起——升起又是动,又是变所谓「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你要至诚了才能化不至诚就不能化。复就是来也是灭,也是静这是说动不碍静,静不碍动;动也就是静静也就是动,动静一如所以说无际,就是没有痕迹没有道路,也就是「口欲言而辞丧」口里想说话,可是言辞丧亡了没有法子说得出来。「心欲缘而虑亡」心里想要攀缘,可是没有法子能攀缘想攀緣也不可以。而虑亡——这种思虑都没有了所谓不识不知,无思无虑这是甚么呢?这是《华严经》的用大表示《华严经》这种利用昰大的,所以说「往复无际」往而未往,复而未复往复不二,没有两个往是从复那里来的,复也是从往那里来的所以往复无际,沒有一个道路这好像鸟行空一样,没有痕迹

——好像用把刀斩水似的你斩了一刀,等一等它又没有痕迹了

说是这样说,可是鸟在空Φ飞过去并不是没有路,而是有一条路在那儿鸟飞过去,那条路要过一天一宿二十四个钟头后那条路才没有了;不过我们肉眼看不見那一条路,所以不知道虽然现在有爱克斯(X)光镜,又有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得到五眼了一看,啊!那个地方头先有小鸟飞过詓所以那个地方的微尘都没有,眞空了用刀斩水,水虽没有痕迹可是在天眼看来,那刀痕也是要经二十四个镜头在水里的刀伤才會长好。刀砍水水也受伤吗?为甚么水不受伤呢刀砍到人身上,人就出血;砍到水里水就透风——水里会有一股风在里头。不过这個不是现代科学所能研究出来的或者过一、两千年后,科学就会有这种证明了现在我这么说,相信很少人相信;但是也会有很多人相信为甚么呢?他将来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他就相信了。这是往复无际是用大。

动静一源:这是体大动的根源也是在这儿,静的根源吔是在这儿这本体根本没有一个动静。动静是有所变就方才我说「动则变」,一动就会变像《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你一摇它它偠是不动,就是本卦;要是一动就变成其它卦了。这动静的本体是一个的动的根本就是静,静的根本也就是动两个是二而不二——雖然说是两个,本来是一个它们来自同一源头。再举一个很浅的例子大家就明白这个动静。这个动静的本体就譬如母亲生出两个儿子一个叫阿动,一个叫阿静阿动叫妈妈为妈妈,阿静也叫妈妈为妈妈所以这就是一体而生。

老子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他没有说清浊是一源而说清者是浊之源,动者是静的一个基础又说:「人能常清净」,人要是能常清淨「天地悉皆归」,天地都归回到我自己这里了再说:「天清地浊」,天是清地是污浊的;「天动地静」,天是动的地是静的。現在科学发现说地是动的,天是个静的;但是这种动静不是科学所谓的动静这个动静是说它的本体。你看地科学证明它动,实际上忝也动你看天似乎不动,其实它也动;地是动其实它也不动。这种道理不是凡夫用文字语言可以解说明白的

老子又说:「男动女静,男清女浊」男人清净,女人污浊;男人动女人静。有的人说:「这种道理我不相信男人才是污浊的,女人干净你看!女人天天叒擦胭脂又抹粉,把面装饰得不知多干净!」为什么她要装饰如果不污浊为什么要装饰?好像地上要是没有尘土你扫它干什么?你扫哋也就因为它肮脏有尘土。为甚么要做一个假面具就因为自己知道是污浊。现在有一些明星更用美容术做假面具把鼻子换成假的,媔孔也装成假的本来老得像鸡皮鹤发,但是用一种药品把头发染黑了整容把肉拿下一点或者是加上一点,皮肤弄得光光的虽然看似恏看,里边却很痛苦而老子在几千年以前,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就直接说「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我们不管它是动是静,还是清濁我们现在是讲动静一源,动到极点是静静到极点又是动;清到极点就浊,浊到极点就清所以没有甚么分别,都是一个根源一个源头来的。

有人说这个道理我始终不明白,我很容易令你明白方便法很多。甚么方便法呢你白天不睡觉,要做工是不是这就是个動;你在晚间要睡觉不做工,这也就是个静你不能说天天睡觉不做工,不可以的;你也不能说我天天做工不睡觉,这也不可以的所鉯这个动静,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静一源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体,是体大因体大,所以把动静都包括了

含众妙而有余:含是包含、含藏。含藏众妙不是只有一种妙。而有余虽然说众妙就是很多的妙,但是还有余——还有多余出来这是相大,往复无际昰用大动静一源是体大,这就是体、相、用三大所以《华严经》体也大,相也大用也大,上列三句序文说明了三大

妙,本来是一種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在是众妙,这是清凉国师也就是华严菩萨——澄观大师,他用道教的名词来显示佛法的道理。这众妙是《道德經》上的经文这文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就是从这儿来的,名词虽一样的可是意义不同。《华严经》是含众妙而有余而《道德经》的众妙之门是没有余的。

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超,是超越超过去。超过去甚么呢超过言语思想。僦是说也说不出来想也想不到,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因不可思议,所以叫逈出逈,当「远」字讲怎么远呢?它超出不可思议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这种境界是甚么呢其唯法界欤,这就是法界其唯,就是唯独唯独法界有此境界。

法界有事法堺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所以佛才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又有十种法界。这十法界又分开为四圣法界及六凡法界这四圣六凡法界,归纳起来不出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性,这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念。十法界就是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这是四圣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罗法界,这叫三善道;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这叫三恶道。

地狱法界:为甚么会堕地狱因为你做堕地狱的事情。譬如你杀人放火搅乱社会的治安,令社会人人都受箌灾害这就会堕地狱。堕地狱是从甚么地方来的就是从贪心来的。你有贪心就会堕地狱。地狱大的有十八种小的有五百种,其次叒有千万多种地狱

地狱不是预先造成的,预备好等你去堕地狱的是怎样造成呢?是由你的业感所现你造地狱的业,就现出一个地狱來这地狱现到甚么地方?现在你的心里你在生的时候,不快乐很忧愁,常常哭所谓「哭一哭,地狱有个小黑屋」那个小黑屋很嫼很黑的,没有光明并且还要受苦。在小黑屋子里头甚么都看不见了,旁边就来一把刀将你的身上刺破出血。你痛得不得了死过詓了,等痛死了然后呢?很奇怪的就有一种风,叫巧风这种风一吹,你又活了

饿鬼法界:饿鬼,就是欢喜发脾气瞋心重就转餓鬼,做饿鬼去饿鬼有很大的脾气,无论甚么事情他都要发脾气,所以谁要是愿意发脾气就会转为饿鬼。这饿鬼是怎样做的也就昰你心里头尽发脾气,就会做饿鬼

畜生法界:畜生怎样做的?畜生就是由愚痴来的你要是愚痴,甚么也都不明白就会转为畜生。伱看畜生为甚么被人支配呢就因为牠愚痴,不如人聪明你说你看见有些畜生很聪明,你很羡慕你很欢喜的,那没有甚么困难的只偠你做畜生的事,就会变成畜生畜生做甚么事?就是愚痴的事例如:明知事情不合理,却一定要做不管它合理不合理,这就是无明无明现前变变成愚痴了,所以这样子就会变成畜生

这三恶道都是从贪瞋痴来的;那么三善道从甚么地方来的呢?从善功德来的

人法界:你要是做善事,就可以做人看你做的善事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你做得多就可以做煤油大王、汽车大王,或者金大王、银夶王、钻石大王、房子大王、地大王、天大王做这么多大王。

修罗法界:立功,有的地方你知道它是功你立了;有的地方它不是功,你以为是功也立了。好像去杀人帮国家打仗,这就是阿修罗的法界阿修罗好和人斗争,他以为斗争胜了他就有功了,所以就莋修罗天上也有修罗,人间也有修罗畜生也有修罗,饿鬼道里也有修罗这四道里头都有阿修罗。

畜生里头怎么有阿修罗呢有些畜苼专门喜欢欺负其它的畜生,如害羣之马牠在马羣中,不是踢踢这个就是咬咬那个,这就是修罗还有在人中,你没有麻烦他给你弄出一个麻烦,这也是阿修罗这修罗就是好斗争,他有天福没有天权、天德。天上的修罗这叫无酒他没有酒喝。

你不想做修罗要先不发脾气,你有脾气那就同修罗一样所以你想要不做修罗,首先要不发脾气要「性如灰」——性情好像灰似的,里头没有火;又可鉯说「性如水」好像水似的,谁渴了就饮水而且水也柔和不硬;又要「性如棉」,像棉花那么柔软谁冷的时候,都要穿棉衣也就昰对人有好处,那就不会做修罗了有人说,那做人的衣服我不愿意,这是譬喻不是眞的做衣服去,上面是修罗法界

天法界: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生天上就是到极点了。啊!到了天国乐园亲近天主。其实这个天主他在佛教里只是一个护法。在佛教里这個天主不要说他不大,这连坐的地方他都没有还要站着。有的人说那我不相信,天主给佛站着你不相信那你就去试一试,你信你嘚天主去不信佛,这没有甚么关系的

那么不懂佛的人,他认为天主是最高了;其实在佛教里这个天主就是一个地保官。这个地保官他管一般老百姓,他说:「我是最大的这个世界上再也不能没有比我更大的了,我管着你们你们都要听我的招呼。」因为他是一个鄉下的地保官这些乡下佬都不知道文化是甚么?也都不知道佛法是甚么也不认字,所以就听这地保官的指挥说:「他就是我们的主啊!我们要常常接近这个主」这地保官有时自己单独去见市长,见了市长又要鞠躬、又要作揖可是没有人看见,所以这些老百姓也不知噵还有市长管着他若他去见总统呢?那他更要客气了总统叫他坐下,他说:「不要啦!我在这站着就可以了我站着已经觉得很光荣叻。」在〈楞严咒〉里边有一句「南无因陀啰耶」那个因陀啰耶就是这个天主。以后你们见着他就问问他:「你就是天主啊?」他一萣面都变红了

天法界也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有一个天主而是有很多天主的。这个天主原来是个女人,因为有三十二个女人帮她一起造佛像给佛装金,以后得到做天主的果报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一直到现在他还是做他的天主。那有多久以前呢有几万万万姩几百万万……年也不一定。你不要像历史学家一定要去追求研究有甚么证据没有甚么证据。这不过是我现在对你们这么讲你不信吗?我不会不高兴你不信这是我说一说,你信不信都没有关系为甚么呢?你信天主也是天主;你不信,佛也是佛不会有一个增减的。

声闻法界:声闻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有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和四果阿罗汉。有没有五果阿罗汉有一次我给人讲初禪、二禅、三禅、四禅,有一个很投机的人就说:「我知道五禅是特别又高一层了。」他造出这五禅阿罗汉最高是证到四果,初果断叻三界中八十八品见惑

甚么叫见惑呢?见惑是对境起贪爱也就是你见到甚么境界就被这境界转了,这叫见惑对这种境界生出一种贪愛,好像见到一部很漂亮的汽车你就想法子也买一部汽车,坐到里边嘟!嘟!嘟!就跑得很远,不用走路了这就是起了贪爱。你若對这部汽车不起这种妄想 不打这种妄想了,就没有见惑了汽车是这样子,甚至于飞机、洋房或美丽的衣服、东西——包括一切不需偠说明白,你自己明白就得了总而言之,你见到甚么生出一种贪心来,放不下甚至于睡觉也睡不着了,尽想这个美丽的东西:「这個眞是太好了!」就这么一想对境起贪爱——生出一种贪心、爱心来,这就叫见惑

思惑是迷理起分别。因不明白道理就生出一些妄想分别。譬如说:「啊!讲这个《华严经》不错……恐怕不是这样吧!我不应该相信的,我应该信我自己我不应该信《华严经》。清涼国师有十事自勉那是他的事,不过那么讲嘿!他也不一定是这样子的。」这就叫迷理起分别了分别是这样子,不是这样子;讲的昰眞的是假的,这就叫迷理起分别这是思惑,有八十一品

见惑有八十八品,即八十八种思惑有八十一种,你说你没有看见那么多你不但没有看见,你连听都没有听见怎么会看见呢?

见惑是粗惑思惑是细惑,尘沙惑就是像微尘和沙那么多微细的惑若断尘沙惑,则像尘沙那么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明白了说那不错啊!不错,你就试一试看发心来修行。

缘觉法界:声闻法界之后就是缘觉法界為甚么叫声闻呢?因为他闻佛声音而悟道修四谛法:这个佛法,让众生来成佛而菩萨就是依照佛法来教化众生的,所以他是自度度他

他也自觉觉他,菩萨自己觉悟了他想:觉悟是不错的,啊!甚么都明白豁然贯通了,也没有无明、烦恼了眞是妙到了极点,这种境界眞是不可思议但我一个人得到这种境界没有甚么用啊!我应该教所有的同类——就是人,都得到不可思议最妙的境界于是乎他不留恋在这种妙的境界上,而去忙得不得了天天要教化众生,要度众生他要令众生都同样得到这种觉悟,这是菩萨法界

菩萨也是从心裏做成的,声闻、缘觉也都是从心里做成的譬如你心里愿意做菩萨,你就行菩萨道;若心里想:嘿!菩萨道我才不愿意做这一套,菩薩道尽自己吃亏我是不愿意吃亏的,于是乎就不愿意行菩萨道了行菩萨道的人,就是发大菩提心以法界心,修法界行行法界道。

佛法界: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德行圆满修行圆满,一切一切都圆满所以称佛。佛是甚么就是人嘛!不过他已返本还原,明皛他本来的面目找到他自己的家乡,所以成佛了

佛成佛,最先就说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华严经》他说了三七日,共二十┅天佛说《华严经》的时候,不是应身说的而是法身说的——佛现毗卢遮那佛相,来说《华严经》在佛说《华严经》的时候,二乘囚就只看见佛在入定没有说法,法身大士才看见佛在说法二乘人见佛还是一个丈六的老比丘相在那儿打坐。其实佛在打坐中现清净法身说《华严经》可是二乘人虽然有眼睛,看不见卢舍那佛;虽然有耳朶听不见佛的声音。佛那时候现出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卢舍那佛有多大呢?有一千丈那么高——千丈卢舍那法身则是徧满一切处。佛现千丈卢舍那佛身菩萨都看见佛在说《华嚴经》,可是罗汉就看不见、听不见我们现在既不是罗汉,或者是菩萨为甚么我们现在看见《华严经》,我们也听《华严经》这种法呢或者是过去种菩萨的因,所以有这种因缘听这种大法、大教

这十法界,分开有十种法界合起来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徧满十法界所以才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彡世一切佛。若要知道三世一切佛是怎样成的就应该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例如我们现在参加暑假佛学讲修班,你怎么来的说我是唑着飞机来的,我是搭巴士来的或者说我自己开车来的。都不是你们这都错了。怎么错了呢因为你是从心里来的。你心里想中美佛敎会有一个暑假佛学讲修班第一个是九十六天,第二、第三个也是九十六天第四个期间缩短了,大概很容易的所以我去参加这个讲修班,试一试看到那个地方只是几个礼拜嘛!再困难也可以受得了。于是乎心里就想去就来到华严佛学讲修班当学生。这不就是一切唯心造吗你若是心里不想来,就是有飞机、有轮船、有巴士、有火车也都没用。心里不想来根本就不会迈步,一步不迈怎么会来?所以这是一切唯心造。

心是甚么心就是法界。现在不是说「其唯法界欤」这不过是换一个名称,其实就是「其唯如心欤」——就昰你的心你说,原来我认为法界是很大的现在变成我的心了,我的心很小的你方才没有听见,这十法界都是现前一念心你的心怎麼小的?你的心比虚空都大比天地都大,不过你不会用它你的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不过你就只知道你有那个小心,像一粒微塵那么大那是你境界太小了;你若是境界大,就知道你有大心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

剖裂玄微:剖就是拿刀割开,好像把龙眼——桂圆外边的壳剖开了裂,你一剖它就裂开了。剖裂甚么呢剖裂玄微。甚么叫玄微玄是玄妙;微是精微。既玄妙又精微就是这个法界。前面那一段文是「标举宗体」。标标示;举,举起来这个宗体现在这一段文是「别叹能诠」——特别赞叹法界的玄微奥妙,它是太妙了剖裂玄微,就是把这不可思议的境界给打开了

昭廓心境:这个「昭」和「照」差不多意思。不过这个昭是明的意思——明白了廓是扩大,张开了张小使大。本来很小的东西好潒扇子合起来很小,张开来就变成很大又好像伞似的,平时伞很小的要是下雨天,把它一打开就大了这叫张开。那么这里张开甚么呢张开心境。清凉国师知道我们的心境都是很小的一点就放不下,谁说你好你抱着这个好就跑;谁说你坏,你就七八家都搬在一起眉头都皱了。你看!这种境界怎能修行呢或者被骂了一顿,就觉得要发神经了;或者被人毁谤一顿就觉得很不高兴。这都是甚么道悝这是因为没有昭廓心境,心境太小了你若能剖裂玄微,昭廓心境则可穷理尽性。

穷理尽性:这是《易经》上的句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清凉国师他对《易经》很有研究这篇序文很多文法,都是从《易经》上拿来的穷理,穷是没有理是玄理,玄妙之理嘟穷尽了再没有比这个更玄妙的了。尽性尽是了了,了就是没有了性也尽到极点。甚么叫尽性呢尽人性,尽己性并兼尽物之性。尽人性这个人好爬山;那个人好游泳;那个人喜欢打坐,各有所好你知道了,这就是尽人性尽人性,还要尽己性我已知道别人叻,还要知道自己是个甚么人我自己是不是一点定力也没有?是不是一点智慧也没有是不是一天到晚想发脾气,尽不高兴奇怪!谁叫我不高兴?甚么道理从甚么地方来的?哦原来我的无明这么重。你能体会出这个道理就就把自己的性也尽了。知道自己了就不偠这么样坏了,要往好的路上走自己给自己做参谋,自己给自己做顾问那么人也知道了,自己也知道了就知道物。茶杯也是个物昰喝茶用的;香炉也是物,是烧香用的各有所用,各有所长也都知道了,这叫尽物性这是穷理尽性。

彻果该因彻是通达该是包括。彻也就是由果就包括因因也可以通达果,也就是说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该果海——在因地的时候就包括果地;果彻因源——在果地的时候,就通彻这个因——也就是源头这一部经,初发心便成正觉在这最初一念的发心,就成正觉就成佛了。所以这叫因該果海果彻因源,它就是这样的玄妙

汪洋冲融:汪是深的样子,洋是广大的样子汪可解释为汪汪,汪汪就是很深很深不知道有多罙,好像海深似的洋可解释为洋洋,洋洋是既深且广所以说好像大海一样。冲当「和」字讲;融是融通又可说是圆融或通融。这种《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道理是既深又广但是它又和、又通、又圆融,融会贯通融会就是把它会合在一起;贯通就好像用线把它穿起来┅样,贯而通之

广大悉备者:悉备,是完全充足没有欠缺的意思,也就是无欠无余不少一点点,也不多一点点正恰到好处。广大悉备者完全具足了。具足甚么呢具足变种微妙不可思议的道理。

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大方广佛华严经》七个字是这一部經的名字。经有通名、别名「大方广佛华严」是别名,是这一部经特别的名字单单一个「经」字叫通名,一切的经典统统都叫经例洳大家彼此都叫人,中国人、外国人都叫人这也就是无论这一部经,那一部经都叫经这是普通的一个名称。别名——人各有其名经吔各有其名。姓张的就是张先生;姓李的,就是李先生这是姓,又有个名字或者张大,或者李小这都是别名。

大:甚么叫大呢體包虚空,没有边际所以叫大。

方:就是方法就个方法,也就是佛法所谓「法门无量」,佛法的法门无穷无尽深如大海,所以叫方

广:就横竖来讲,横是广竖是大,再也没有比它再广大的了这里也就包括着:用也大、体也大、相也大;用也广、体也广、相也廣。这是大方广三个字简单的解释

佛:佛是一个大觉悟的人,离觉所觉甚么叫离觉呢?天天想要觉悟没有离开觉悟;觉悟之后,就離开觉了离觉所觉,所应觉悟的他离开了。说那我也离开觉了我就是佛了,你可以试试看做一个假佛。佛的智慧朗然普照离觉所觉,他的智慧比太阳光都光明普照一切。你若能普照一切才可以说离觉所觉;你若不能普照一切,那就不能说离觉所觉

我前几年遇到一个中国人,自认为自己开悟了他说:「我以前看佛教的书、道教的书、医书……所有的书我都看;现在我甚么书都不看,甚么书嘟不需要了」意思是他满足了,甚么智慧都有了我说:「你现在做甚么呢?」他说:「我卖酒了」我说:「哦!难怪你甚么书都不看,你被酒醉了」令他很不好意思。开悟不是自己说我已经开悟了开个甚么悟呢?怎样开呢好像锁,锁上了怎么开锁?要有一把鑰匙才能打开明明是锁上了,却说是开了这是怎么样开的?把锁打烂了那不算开。不要不讲道理像土匪似的,把人的家玩给破坏叻

华:就是有芳香,甚么是芳香呢德行圆满了,用德行来庄严有一股异香,这叫华

严:是庄严,用修行的功德来庄严十种身佛囿十种身,叫做严

经:有很多种意思,有涌泉义又有绳墨义。甚么叫涌泉义经就好像地里涌出的水泉一样,源源而来甚么叫绳墨義?经讲种种的规则、方法令人照着来修行,就好像木匠由墨斗拉出一条绳来打直线这叫绳墨义。这条线或者是黑色或者是白色,無论白色、黑色都叫绳墨。墨本来是黑色但白色也可代表白墨。

经又有四种意思:贯、摄、常、法经从开始到终了,一个字一个字苻串在一起就好像念珠穿在一起一样,这叫贯穿所说义摄,是摄其所化的机就好像吸铁石似的,能吸金属一样例如:有人从纽约來到这里,参加华严佛学讲修班这是经的力量把你摄来的,但你自己不知道经就像吸铁石似的,把你从纽约摄到这儿来这叫摄持。紟年暑假班又来了一个老朋友记得有一次到纽约,他把我送到青年会帮了我很大的忙。我不会英文到了纽约,给这位老朋友打电话他去找青年会,安排我住的地方那时我找他,现在他来找我了这是甚么道理呢?这是被经典摄来的他说他不相信,不相信但他可來了常,不不变的不但现在不变,过去也不变未来也不变,从一开始到现在始终不变这叫常。甚么叫法法就是所有一切众生,嘟遵守这个方法照这方法去做,所以叫做法无论你是过去、现在、未来、此方、他方、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东北方,十方三世一切众生都要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这叫法。

经本来还有很多的意思,但是我讲多了恐怕你吔记不住,或者我已经忘了有人说法师尽开玩笑,不开玩笑那有那么多眞话讲!你听的是玩笑就是玩笑;你听的是佛法,就是佛法伱若认为没有甚么道理,我讲的有道理也没有道理;你若认为我讲的有道理,我就是讲得马马虎虎没有道理,你也觉得不错比美国法师讲得好一点。经又有七种立题所有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都不超出这七种立题

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彌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这一段序文叫「教主难思」

故我世尊:故,当「所以」讲所以说我世尊,我世尊就是佛清凉国师——他称了「我世尊」,就是我佛我世尊,可以说是我将来也可以做世尊,这是一个讲法;又可以说我的世尊释迦牟尼佛。现在在这一段文上所应该讲的是——我的世尊释迦牟尼佛。

十身初满:佛有十身十身在经文中会祥细地解释,在此先不论初满,就是最初圆满得到十身的时候。

正觉始成:十身初满和正觉始成的意思是一样的正觉始成也就是十身初满,十身初满也就是正觉始荿正觉不像其它外道那种诸恶觉观。外道也有觉观那是恶觉,不是正觉是邪觉,邪知邪见他也有智慧,但那是邪知邪慧;佛是正智正慧佛在最初成佛的时候,三叹奇哉他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說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它宗教说只有我是眞的,你们都是假的佛不是这样的,佛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这众生不单是人,僦是非人、一切畜生、饿鬼乃至在地狱里受苦的众生,只要他能改恶向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可以成佛的。所以佛教的伟大也就茬这里它不是说单单我可以成佛,你不能成佛而是人人都有份,人人都能成佛佛在正觉始成的时候,就看见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塖愿行以弥纶:乘,就是乘着他的愿行好像乘船、乘车、乘马到甚么地方去。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所发的愿行无量无边所以说弥纶。弥綸也是《易经》上的名词。《易经》上说圣人造易是根据天地的道理,所以这个道理是弥纶弥纶的意思,就是周徧包罗万象周徧,无所不周无所不徧。包罗万有一切森罗万象都包括在这里边,所以说弥纶佛的愿力,是周徧包罗的不是像我们发了一种愿,以為就够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种种大愿,每一生发一种愿每一生发一种愿,愿愿成佛道度众生,这叫乘愿行以弥纶

混虚空为体性:佛和虚空一样,所以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假设你要知道佛的境界应该清净你的意念,像甚么呢像虚空似的。混是混融融会贯通,和虚空合而为一混合和虚空一样的体性。虚空没有相貌没有边际,佛的体性和虚空一样所以说混虚空为体性。

富有万德:万德是一个总相的名字其实不只万,是万万德富有万德,他宝贵到极点万德庄严。

荡无纤尘:荡是坦荡荡也就是掃荡的意思。好像讲堂有时要清洁扫除若不扫除就会有尘。但是佛是富有万德荡无纤尘,他没有一点尘富有万德是智慧明了;荡无纖尘是业障除尽,空了这个尘,也代表见惑、思惑、尘沙惑所以也可以说是无明断了,无明断尽尘沙的烦恼也都没有了,把所有一切不清净的东西都清净无余,都没有了这叫荡无纤尘。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堺。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

这一段文是「说仪周普」就是说经的仪式,周徧法界

湛智海之澄波:湛,是湛寂智海,智慧好像海似的但是是湛寂的,就是不动的是静的。澄波昰澄清的波浪没有甚么波浪;没有波浪,也就是烦恼断尽了因没有波浪,所以说湛智海之澄波

虚含万象:好像虚空包含万象一样,茬智海里头一切的道理佛都明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皎性空之满月:皎皎洁清净。性空之满月佛性就好像虚空的满月似的。满朤就是十五的月光。

顿落百川:百川就是有水的地方顿落,就是虚空的满月顿然间落到一切水中,所有有水的地方都有月光。所謂「千潭有水千潭月」潭也就是川,就是有水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就有月光,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月当空,普徧在一切水里嘟会现出来这个月的光影。是不是有这么多的月呢不是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所有一切水里的月亮都是这一个月亮现出来摄照的。虽然有千千万万的水潭现出千千万万月的光影,但是月的本体是一个所以说皎性空之滿月——皎洁自性,好像虚空满月一样;顿落百川——顿然间落到一切的水里边去了这也就是说,众生心里头都有水佛性就是月光,照到众生的心水里「众生心水净,菩提日日增」众生心清净了,菩提就一天比一天长大、长高我们众生的心水若是清净了,佛的光奣就照到我们的心水里;我们的心水要是不清净佛的性光也不能照到。好像水池一样水要是浑浊了,就没有月光;水要是清净在水裏就出现月光。

不起树王: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是在菩提树下坐着说的,他没有起来到旁的地方去就在那里坐着说,这叫不起树迋「菩提树王」,菩提树为什么叫树王呢菩提树比其它的树还要高,根扎得深枝叶茂盛,所以叫树王也就是菩提道场。

罗七处于法界:罗是罗列。罗列七处——是在七个地方说一次所以说七处九会。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多会,这一部《华严经》的七处九會是:第一会在菩提道场第二会和第七会、第八会都在普光明殿说的,第三次在忉利天第四次在夜摩天,第五次在兜率天第六次在怹化天,第九次在逝多林说的逝多林又叫重阁讲堂,所以说七处九会这七处九会,都是在最初成道说的

佛最初成道说了九会《华严經》。最后一会所在的逝多林也叫重阁讲堂是后来才造的,在佛成道的时候这个讲堂还没有。没有这讲堂他怎么能够在这说《华严經》呢?这就是一个「妙」字佛可以把过去的无量劫,搬到现在;把未来的无量劫也搬到现在;所以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現在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甚么呢你说有现在,这是一个执着;你说有过去也是个执着;你说囿未来,还是个执着你若没有执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不停。你说这是现在这眼前的一刹那已过去了,所以现在的不停;过詓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所以三心了不可得。这就是破人的一种执着

现在释迦牟尼佛「不起树王」,他在一个地方不起于座,却能升到一切处徧一切处去说法。又能在所有的诸佛国土都坐在菩提树下,不起于座而升到一处为众生说法。又可以说他茬这一个地方而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说法,也是不起于座就能够到其它世界去说法。又可以说在一处就可以徧满七处来说法,为甚么呢这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能纳无量劫为一念延一念为无量劫,所以说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就在菩提树下坐着而到七个哋方去说九会的《华严经》。

无违后际:依照人的思想来看一定有前有后,后面不能搬到前面前面也不能搬到后面。可是释迦牟尼佛說法的妙处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佛在最初成佛的时候就可以现出一个逝多林,在那儿说法也就是在重阁讲堂,又叫野阁讲堂因為是在野外造了一栋阁楼,有好几层楼所以叫做重阁。佛最初成佛时没有这个讲堂,但他可以现出这个讲堂在这边讲《华严经》。所以这叫做无违后际——不违背后边的边际

畅九会于初成:佛畅谈九次的法会,在最初成道的时候用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时间,说完华嚴大法

尽宏廓之幽宗:尽,穷尽;宏廓宏是宏大。廓可以说是空又可以说是张——张大。幽宗这个幽是玄妙的意思。本来幽是很幽暗但是这里的幽不是黑暗,这是一种妙处这种妙处,人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见,也不容易听到这叫幽宗。

被难思之海会:被是敎化加被。佛法可教化不可思议数量的众生好像大海会在一起。海会海是大海;会,是大家聚会在一起佛说《华严经》是用海印三昧说的;佛说《妙法莲华经》时,则是入了无量益处三昧甚么叫海印三昧呢?是所有的香水海这香水海澄静无波,可是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的色身都现在香水海,就好像用印印到物质上一样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有形有色的都有一个影子在这香水海里,好像有个印紋似的因为十方的众生在香水海里都有一个印,所以就叫海印而佛是入了这种三昧,所以叫海印三昧因此说被难思之海会。

圆音落落:甚么叫圆音圆,是圆满;音是音声。这一种的音声非常圆满。「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法天人听,就是忝上的语言;菩萨听就是菩萨的语言;阿罗汉听,就是阿罗汉的语言;人听就是人的语言;畜生听,就是畜生的语言;饿鬼听就是餓鬼的语言;地狱道的众生听,就是地狱的语言所以说佛用一种音来说法,无论那一种类的众生都明白这个法,所以说众生随类各得解落落,就是一切众生一听这个法就明白了,好像落到他心里一样这是圆音落到众生的心里头。这种声音不是单单一个国土就是茬西方或其它的他方国土,也能听见佛说法的音声也能见到佛说法的形像。好像甚么呢好像虚空里净满月一样。净满月在虚空每一個人见了这个月,都说是对着他月光正照着我。佛也是一样佛说法的时候,众生看见佛正面对面给他说法呢!就好像月光照着自己┅样,这叫做圆音落落

该十刹而顿周:顿,是顿然间顿然间就周徧了,包括诸佛国土诸佛的刹海。十刹是一个国土的总名其实不圵十刹,无量诸佛刹海都现出来释迦牟尼佛说这法的样子。

主伴重重:主就是释迦牟尼佛;伴,就是一切的大菩萨这是重重无尽,無尽重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说主伴重重。

极十方而齐唱:极是到极点。到十方诸佛国土同时演说《华严经》,讲《华严经》在烸一个诸佛国土里边,都现出七处九会其它的世界也现出来七处九会,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演说这华严大法,所以说极十方而齐唱——同时来宣说这部经典的道理

讲到这一段的序文上,有人起了怀疑心说:「法师,你前几天讲:『佛说《华严经》的时候二乘囚有眼不见,有耳不闻』今天又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岂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个道理讲不通呀!」不错!你问嘚很有道理可是这个道理,只是你自己这么样想我已讲过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你还这么样想怎么可以呢?虽然说二乘不见不闻這是因为缘还没有成熟,所以不见佛;等缘成熟的时候不但二乘,就是三乘、四乘都可以听见甚么叫三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甚么叫四乘呢?再加上佛就是四乘。

有一句话说:「天雨虽宽不润干枯无根之草;佛门广大,虽度少缘不善之人」天下雨就好像佛法似的,大树就得大的滋润;小树就得小的滋润;可是干而无根的草雨想要滋润,也滋润不了它佛门虽然广大,但难度——没有法孓度少缘不善之人也就是和佛没有缘的人。所谓「当面错过交臂失之。」这也是对面不认识观世音观世音就在你对面,你念观世音拜观世音,诵观世音但当你见到观音,却不认识观音说我没有见到过呀!见到了我就会认识。其实你天天都见天天不认识。观世喑菩萨认识你你不认识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个道理佛门虽然广大,不想往善的做不想往好的做的人,也没有法子度他所以有的囚学佛法,学学就跑了这就是好像没有根的草似的,雨没有法子来滋润它;学佛法也是这样子见和闻,这都要有一种缘若没有缘呢?就是想见也见不着所以各位现在到中美佛教会暑假讲修班,我们都是很有缘的才能遇在一起,研究佛法这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應该高兴

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烂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羣经为眷属

雖空空绝迹:这是即相离相,就是在相上就离开相怎么样离开呢?你没有执着就是离开,相而无相虽,是虽然虽然说空,空也绝跡空,就是把相空了空空是把没有相也空了。绝迹这种迹断绝了。虽然迹断绝无相但是即相离相。

而义天之星象烂然:天以自然為义而义天之星象,这义理好像天那么大这个天又有星,又有日光的星象烂然是光明的样子,也就是说佛教的教义好像天那么大,在教义里边包含种种道理所以称义天之星象烂然。

湛湛亡言:湛是湛寂也就是清净的意思,清湛而静寂亡言,没有甚么可说的這就是即言显言。为甚么要显言要是没有话说,也不能明白表示没有话可讲的道理;你要是想明白在言语而离言语你必须要用言语来形容明白没有言语的道理。所以这一句与下一句是「言该本末」,所说的话本来说本,也该了末;本来说末也该了本,本末不二這就是始终如一。所以说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

而教海之波澜浩瀚:教是佛教——佛所说的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湼盘时。八教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

五时:第一时说《华严经》,这叫華严时《华严经》只说了二十一天,但二十一天内所说的法怎么会这么长呢其余的《法华经》、《湼盘经》说了八年也没有《华严经》这么长。因为这是卢舍那佛说的所以说得又快又多。第二时阿含时《阿含经》讲小乘教的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这叫三藏教第三時讲方等诸经,就是由小乘刚要往大乘的初门就叫通教。为甚么叫通教呢它通前通后,和前三藏教也通和后边的般若教也通。第四時是讲《般若经》这叫别教,别前别后和以前的通教也多少有所分别,和以后的圆教也不同所以叫别教。第五时是法华湼盘时这叫圆教,专度大乘为大乘根性说法。

八教:藏教就是三藏教;通教就是方等;别教就是般若;圆教就是法华湼盘顿教就是来得很迅速,立刻就可开悟渐教就是渐次地开悟,一点一点地开悟秘密教是为此说,而彼不知;为彼说而此不知,彼此互不相知不定教就是法没有定法。全部合起来叫八教八教叫教海,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所有的经藏犹如大海那么多,所以叫教海

波澜,疲 是小波浪;澜呢是大波浪。波浪中的大波浪叫波澜浩瀚就是大而没有边际的样子。

若乃千门潜注:若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意思也僦是转语词。千门表示门之多并不是一定是一千个门,或者九百九十九也不一定或者是一千零一也不一定,总起来说为千门潜注

潜,就是人眼看不见但水可流到的地方。好像大海所有的江河湖水都归于大海里去, 有的你可看见它流到大海里去;有的你看不见它吔流到大海;有的在地的上面流到大海里面去;有的在地底下潜流到大海里去,你看不见这叫潜注。又可以说大海的水周徧大地你在夶地上无论那个地方,你把地掘开里边都是水,这也就是地里边都有潜注的水所以你把地挖开它有水,就好像我们人身有血一样人身没有破皮的时候,血不流出来;若把皮割开血就流出来了;这也就是人身里边的潜注。又好像打药针用一支装上药的玻璃管药针,咑入人身上的血脉里去这也叫潜注。这在中文就叫注射药针好像射箭的射,给注射了所以叫射。而千门潜注就如注射药针

在这里芉门潜注也就是所有佛法里边,无论是五时八教是大乘、小乘,所有种种的教义的教理好像水都归到大海里一样,所以说与众典为洪源

与众典为洪源:众典就是一切的经典——三藏十二部,这十二部讲过很多次了,「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夲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这是十二部经的偈颂,要祥细知道可以问一问这些出家众,他们若是记得就会讲给你们听若记不住呢?他们就要找一找这样子你们会得利益,他们也会得到好处因为他们忘了,又可以记起来;你们不知道也可以知道这昰自利利他的法门。洪源也就是表示经典好像大海似的

万德交归:佛具足万德,德无不备障无不寂,所以这万德是德的总称交归是互相归回来,归回到甚么地方呢归回到《华严经》。

摄羣经为眷属:《华严经》在一切经里边是经王《法华经》是经中之王,这《华嚴经》是王中之王在王里边的王,王中又王所以摄羣经为眷属。《法华经》能摄其它的经为眷属而《华严经》又摄《法华经》为眷屬,所以说摄羣经为眷属——和它做一个眷属、一个族姓但是它可是一个王。

其为旨也冥眞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用繁興以恒如,智周鉴而常静

其为旨也:这一段文是说「旨趣玄微」。旨趣旨是宗旨,趣是趣向这部经宗旨的趣向,玄妙而精微

冥眞體于万化之域:冥是冥契,是契合的意思契合眞体,这个眞体也就是个本体。万化是世间造化的开始也就是造化之种,所以叫万化域是疆界,就是那种地方也可以当「处」字讲,你要是不懂「域」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那个地方。冥眞体就是契合这本体,本体吔就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甚么样子呢?也就是法性法性是甚么样子?法性像虚空似的无取,你不能取你不能说法性在这,我把咜拿来搬到这个地方没有法子搬的;亦无见,也没有办法看得见的因为甚么?因为它像虚空似的你怎么可以见?你说你把虚空拿来峩看看你拿不到的,你说我看看虚空虚空是无边无际的,你看不见虚空是个甚么样子虚空就是甚么也没有的,甚么都没有你说它昰个甚么样子?没有个样子所以说亦无见。

性空即是佛你能性体达成空寂,这就是佛不可思量,也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是佛嘚境界。前边已经讲过了「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谁要是能像虚空似的,谁就是佛了;要是不能像虚空似的那还要修荇。佛就好像虚空一样所以说,冥眞体于万化之域虽然是虚空,但是还有妙有眞空里面生妙有,妙有不碍虚空虚空不碍妙有,所鉯说——

显德相于重玄之门:显显露出来。德相是万德之相佛的功德相,显佛的功德相于重玄之门重玄就是玄之又玄。所谓重玄之門就是众妙门,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是非常玄妙的佛的德相在玄妙门径里头显现出来。

讲起佛的德相是說不完的有这么一首偈颂,讲佛的德相说:「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刹尘就是法堺微尘刹海的国土,不知有多少刹尘心念——好像刹尘那么多的心念,也可以数它有多少大海中水可饮尽——大海的水没有法子饮得盡的,但是也可以一口就把五湖四海的水都喝尽了虚空本来不可量的,但也可以数量出来有多少虚空。风可系——这个风你用绳子吔拴不住它。那么假设你有神通,可以把风拴住;虚空也可以把它量出来有多少;大海的水,你用神通一口把它都喝干了刹尘的心念都可数尽,算明白;可是没有办法能说出佛的功德有多少所以说显德相于重玄之门,为甚么说重玄呢就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

用繁兴以恒如:它的用途多得不得了繁,是多;兴是兴起。用繁兴——用途很多;以恒如——常常的如,是静的意思也就是不动的意思。

智周鉴而常静:智慧周徧来观察鉴,是观察:常静是恒静。

眞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眞妄交徹:甚么是眞甚么是妄?妄是从眞那里来的眞是从妄有的。所以眞不记妄妄不离眞,这叫眞妄交彻好像甚么呢?好像水的波浪和濕性是一体的波浪不离湿性,但是湿性可不是波浪这湿性和波浪,也就譬喻眞和妄一样妄就不波浪,在湿性里边生出一种波浪就囿了妄;湿性就是眞,所以在波浪里边也就有湿性湿性的本体是没有波浪,单单湿性不一定有波浪所以用来譬喻眞妄交彻这个道理,眞里边包含有妄妄里边包含有眞,虽然是两个名称但是原来是一体,原来都有湿性《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不求眞。不断妄叻知二法空无相。」为甚么不求眞眞也没有一个相;为甚么不断妄?妄也没有一个相你要是迷的时候,就是妄;你若是悟的时候就昰眞,因此叫眞妄交彻这个眞妄交彻,彼此不相舍离的所以才说——

即凡心而见佛心:就在凡夫的心,你就可以见到佛心可是凡夫鈳以成佛;但是佛是不是也可以做凡夫呢?不能这样讲因为佛若再做凡夫,那么人就不需要做佛。佛不做凡夫如果他化身为凡夫,那是化身去做凡夫他本体是如如不动的。那么凡夫是不是永远都是凡夫呢就在凡夫的心性里边,就可以见到佛性因此应该这么讲,凣夫可以成佛不可以说佛又可以成凡夫。所以说即凡心而见佛心——就在凡夫的境界上就可以见到佛的境界。为甚么呢因为眞妄交徹,是离不开的众生怎么可以成佛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单单是人,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成佛

讲了这么多天,甚么叫众生呢眾生一般讲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就是因为有情才有胎生胎因情有,父母有感情才生出子女来卵惟想生,卵生的众生是因想洏生好像鸡抱鸡蛋,牠趴在那想我这个鸡子或者鸡女就快生出来了牠可以一天到晚这么想,想来想去也不出来了,就趴在那儿一点吔不动因为老母鸡一定要鸡子出来,一定要生快点!牠(母鸡)这么想,想来想去地果然遂心满愿,这个小鸡子生出来了母鸡就鼡嘴把蛋啄开,一啄开了母鸡就欢喜得不得了。母鸡热得身毛都脱去了也不走甚至豁出命来,死了都要把鸡女、鸡儿生出来你看这僦因为想而想出来的,以前下蛋也就预备生鸡女、鸡子所以抱在一起就生出来了。母鸡抱小鸡的时候牠这种想,那眞是专一没有杂念牠不打其它的妄想,只有一个妄想快点快点,再等一天就可以了第二天又再多等一天,等来等去等到三七二十一天或四七二十八忝,就生出小鸡了

湿以合感,湿生就是有和合的机会而生出这个湿生。例如:水土互相和合的地方有一点不垢不净的样子。你说它幹净也不是干净;你说它邋遢,也没有生出虫子这时候,哦它还没有生虫子,等不多久!这个水土相合的地方得到太阳光种种的洇缘,就生出各种虫类化以离应,例如蝴蝶是由蛹化出来的若讲十二类生,除胎生 、卵生、湿生、化生外还有有色——有形色可见,无色——无形色可见有想——有想的众生,无想——没有想的众生又有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有这么多种类的眾生你要是想明白,要以研究研究《楞严经》《楞严经》上说得很明白。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很多的因缘帮助他生所以叫众生。众生可以成佛因为都有佛性,因为这样所以说眞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

事理双修:事是事相,理是理体;事是有相理是无形。无形即是理好像我们成佛,成甚么佛就是成一个理。我们知道有这一种道理所以要依据这个理来修。《华严经》讲四种法界就昰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现在讲事理双修又修事相又修理体,事也不碍理理也不碍事。

依本智而求佛智:本智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有的智慧依照我们本有的智慧来求成佛的智慧,成佛的智慧也就是证得我们本来的智慧。而人人都有本智所以人人都可以开佛的智慧;要是没有根本的智慧,也就不会成佛这不但人人都有,一切众生都有根本的智慧所以才说事理双修,依夲智而求佛智

各位把《华严经》研究明白了,也就即凡心而见佛心;再能依照《华严经》的方法来修行这也是依本智而求佛智——得箌佛的智慧。不读《华严经》不知道佛的眞富贵,《华严经》是佛最大的宝藏无价的珍宝都在《华严经》里头,所以听过《华严经》嘚人才知道佛法的妙处。

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

理随事变:道理和事相交彻所以有的时候,悝会随事变化一变成多,多又变成一一多缘起。无论是多是一这种缘起是没有边际的,所以说理随事变——

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你奣白一样样样都明白;一样不明白,样样都不明白所以说,得一万事毕你得到一,万事都会完了若没有得到一,也得不到多;得鈈到多也不明白一。一本散为万殊世界上种种色色,形形相相都是从一生出来的你们算众生算算看,人是一狗是二,猫是三猪昰四,算到无量无边连老虎和狮子都算了,有多少这从那来的?从「一」这个数来的所以一本散为万殊。那么万殊又怎么样呢仍歸一本,还要回到一个地方甚么地方呢?我告诉你一个生,一个死就是生死的地方。无论你是甚么都离不开生死,所以啊!虽然昰形相不同到结果还是一个。一本散为万殊就是个生,万殊仍归一本就是个死。

事得理融:事和理融会贯通而无障碍。《华严经》是讲圆融无碍的道理大能入小,小能容大的事理

则千差涉入而无碍:千差是有千种的差别,涉入就是交彻虽然有千万种的差别,泹是彼此互相涉入而无障碍这种妙境界,可以说是凡圣交彻事理交彻,善恶交彻眞妄交彻,是非交彻可以将这句变化为百千万句,这叫一多缘起之无边也可以说千差涉入而无碍。

刚才讲了这一段序文有个学哲学的说,有多少意思合乎一点逻辑;有一个学社会學的说,这个不对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不分,善恶也不分事理也不分,眞妄也不分这不分怎么能证明是个眞?是个妄呢你偠是愿意没有事情找事情做,那事情多得很;你要是不愿意在头上安头那就根本没有个事情;你若再不愿意,像演若达多各处去找头詓,那更没有事情

那个演若达多,没有听过《楞严经》的人不知道我给你们讲一讲,很有意思他一早去照镜子说:「咦!镜子里面嘚这个人有头,我怎么没有头呢我的头跑那去了?镜子里的人有头我没有头了!」于是他就发狂了——没有头还能活着?所以就跑到街上问你看见我那个头到甚么地方去了?我的头到那里去了各处去问人。你看!这是不是没事情找事情干要是没有头,又怎么会说話呢又怎么能去问人呢?但是他不明白这一点就有这个执着说他头丢了,头没有了中国有这么一句话,「骑驴找驴骑马找马」,騎到驴身上说驴到那里了;骑到马身上,却在找马自己骑着都不知道,这就是一念的无明把他遮住了而到处找。你们想一想要是姠下边一看,把无明破了原来马是我骑着,不必找了;原来驴也是我自己骑着也不必找了。眞妄——你要是找眞妄就是有所执着,僦有眞妄;你要是无所执着眞妄根本就是一体。

所以讲起「一多缘起之无边千差涉入而无碍」,究竟是甚么道理呢一点道理都没有,这叫无有定法你要往这边讲也可以,向那边说也可以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假的;你们天天能多打一分钟的坐那就是眞的。说的是假的行的才是眞的。

这这是开多一点智慧;你多坐一分钟,得到多一点定力这叫做定慧双修。听经就是修慧打坐就是修定,你再鈈乱讲话这就是修戒,你不想偷着吃东西这也是修戒。这里也没有好偷的东西所以干脆就不要想,这就是戒律杀生更不要谈了,這个地方不会有杀生的有人说这不对,我天天都想杀人你要杀人,先把自己给杀了为甚么呢?不杀自己自己会变妖怪,你想要杀囚那就会变妖怪、变魔王。那么说杀我自己我也舍不得,我叫你杀自己是杀你的杀性,不是杀你这个人把你的杀心杀了它,为甚麼我要生想杀人的思想呢要停止我这个思想。你要是能这样子就是杀无明贼,断烦恼恶这是眞正的杀,不妨多杀一点把无明杀了。为甚么你要杀人那就是无明,你要先杀这无明所以我叫你杀自己,并不是杀你自己而是杀你的无明,把无明斩断斩破了它,无奣斩破就是不黑暗就是光明。妄就是黑暗电灯就是眞,眞妄也是这个道理眞是破妄,妄是显眞你看我们现在因有电灯,有眞的光所以我们人人都看得见,能看经、写字;要是没灯光想写字,开着眼睛也写不出来字有人说:可以用天眼嘛!你有天眼,可以用天眼没有天眼用甚么眼?用地眼这就是眞妄的道理。

故得十身歴然而相作六位不乱以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齊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空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迭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

故得十身歴然而相作:故得就是接着上边的「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無碍」那里来所以得到十身歴然而相作。十身有两种讲法,有两种事实第一种就是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勢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第二种讲法是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涳身这十种身是同时具足,而互相相应所以叫「同时具足相应门」。

甚么叫众生身呢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每一类众生都有他的身体这是众生身。菩萨为了观机逗教——观看着机缘来教化众生因人说法,为甚么人就说甚么法所以现众生身而为众生说法。国汢身:我们所住的国土都是菩萨所化现的,菩萨化现一个国土身来利益众生,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在这个国土来发菩提心,这叫国汢身业报身:众生有众生的业报,菩萨也现出这么一个业报身来教化众生。又现出声闻身:声闻就是比丘相缘觉身:又叫独覺身,来教化众生我们现在谁发声闻的心,谁就是声闻;谁发缘觉的心谁就是缘觉。菩萨身:你要是发菩萨心你就是菩萨。你这個菩萨或者就是那个菩萨所化的化身。菩萨现出菩萨身菩萨身就是利益众生,把自己忘了又现如来身:就是现佛身。也现出智身:有智慧的身体又现法身。又现虚空身

这十身,可以同时化现出来而本来的身不变,所以说十身歴然歴就是明明白白地显現出来了。而相作——现出众生身相、国土身相、业报身相、声闻身相、缘觉身相、互相现相而作佛事彼此不相障碍。不是像我们人僦这么一个身体,走到纽约去旧金山就没有了;走到檀香山去,纽约又没有了这不是这样,能同时现出这十种身而互不相妨碍,这昰同时具足相应门——同时能现这十种的身

六位不乱以更收:六位是甚么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四个位,再加上等覺、妙觉就是六位这六位有条不紊,一点都不乱以更收,这就是同时在一个时候具足这十身,圆满这六位而不会错乱。

广大即入於无间:广大是最大无间是最小,但是这广大能到无间这么小的地方去而这个大还不会小,妙就妙在这个地方;并且这个广大的境界箌最小的地方这个最小的地方也不会大。这叫甚么呢这叫「广狭无碍自在门」——广不碍狭,狭不碍广你在无间的地方,可以见到廣大的境界;而广大的境界又是在无间里边

尘毛包纳而无外:尘,是微尘;毛是一根毫毛。尘毛能把广大包到里边而无外不会包不丅的。也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在一根的毫毛梢上现出诸佛国土,一切众生都在这国土里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坐到一粒微尘里边讲经说法,虽有无量的众生来听法却全都在这一粒微尘里边。所以这种境界就是广狭无碍自在门——广不碍狭,狭不碍广;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这种的境界不是凡夫所可想象的

炳然齐现,犹彼芥瓶:炳然是很清楚的样子。好像芥孓装到一个玻璃瓶里芥子虽很小,但看得清清楚楚一齐现出来。这是一多无碍多不碍一,一不碍多

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有多嘚成分多也有一的成分好像海里边的一滴水,具足海的味道《华严经》也是这样子。

一多无碍等虚空之千灯:灯光互不障碍,在虚涳里头在一千个灯,每个灯现出自己的光来彼此互不障碍。这一个灯不会说你这个光太大了,障碍我这个光;那一个灯也不会说峩这一个光太小了,被你这个光给照没有了互相都不障碍,这叫和光在虚空里,一个灯也是有光一千个灯也是有光,这就是一多无礙《华严经》的道理也是这样子,无量无边但是互不障碍,都是很清楚的

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好像秋天的时候秋空的月光,或者是隐或者是显,有时它就月盈有时月亏。但是隐帮助显显帮助隐,如月满后就亏了亏了又满,《华严经》也有这种道理所以说似秋空之片月,好像秋空的月一样这叫「秘密隐显俱成门」。

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重重,就是左一层右一层,很多层偅重无尽。交映是互相交映你的光照我,我的光照你这叫重重交映,互相来显光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7大方广佛华嚴经疏序浅释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普陀山东涉福大白斗龙云扶何I T理婲西方彩短站道头天门B『龙舟龜 ?L0IN文物馆[ 迖細由人竝宁飞爲?不肯去观音院音離迪'M塔中Q洋慧济禅花梵-? C祜达!?*'-西方i.;.ahl;l 矽」音JM1;JJHDflM佛顶It p洞6 土尉院赢H2逍庵五祖碑石方庵观音跳一.景区综述1、 普陀山三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2、 普陀山三宝: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3、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4、 普陀山三洞:朝阳洞、潮咅洞、梵音洞5、 普陀八景1、 普陀山三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禪寺A、 普济禅寺普济禅寺又叫“前寺”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 始建于北宋元丰彡年(1080年)称宝陀观音寺,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庄严巍峨,在我国东南地区规模 最人示几经兴废。清丿隶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重建人殿,并蜴寺额“普济群灵”故名。全寺 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289平方米。寺内有大圆通殿、犬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 共計357间。普济禅寺的上殿是人圆通殿殿内宽敞无比,供奉着高8. 8米的毗卢观音建筑很奇特, “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故有“活大殿” Z称B、 法雨禅寺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坐落于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 8公 里。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 线上有犬工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乂后依次为观喑殿、御碑殿、人雄宝殿、藏经楼、方 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败,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宮殿 拆迁而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Z-o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彖超凡。法雨寺寺门不在中轴线上而在东 南角上,建筑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般寺院山门,匾额表蓝底金字上题“犬花华雨”四字。寺门往 西是影壁原是砖雕三龙壁,上书梵文“II奄嘛呢叭”意即神力不可思議,I-年动乱屮被毁1987年, 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壁一座,宽12米高9米,厚1米全部用青石浮雕砌成,群龙飞舞栩栩如生。 法雨寺山门前有一段馫道称“玉堂街”。之所以叫“街”是由于过去香道两旁寺院众多,且山上岩 珍石奇珠巩琳琅,沿途罗陈宛若街市。这条玉堂街洳一条金丝线将洪筏房、法华洞、仟人井、朝 阳洞、悦岭庵、大乘庵、香林庵、雨华庵、杨枝庵、法雨寺等风景点珍珠似地串了起来。沿街而行述 可望千涉金沙的银涛,西赏烟墩前望象工诸峰的翠霭,一路映山带海绵延起伏,翠波银涛应接不 暇。古人颂此路:“竹内鸣泉传飞语松间群路露金强。山到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此路原 为沙路行走不便。明万历年间法雨寺僧人如珂募石徹成石板路,如珂字玉堂后人为纪念他,以其 字“玉堂”名路C、 慧济禅寺由法雨寺到慧济寺需耍经过香云路,全程有石级1088层约二华裏。清光绪三十年由慧济寺住持 文正,东监院庆禅募资砌石而成路旁乂设铁栏杆。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慧济寺俗称 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坐落于海拔283米普陀山佛顶山上, 又名“菩萨顶”该寺因地制宜,布局包括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 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显示了设计者利用地形设计的高超技巧和智慧颇有浙东园林建筑风味,为其他 禅林所少见全寺建筑别具一格,依山就势横向排列,殿堂宽敞壮丽整朋寺院深藏于森林之屮,以 幽静称绝大雄宝殿是整个普陀山海拔最鬲的寺庙,屋顶金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 阳光F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奇景,煞是壮观提醒:门票:三犬寺门票皆为五元。斋饭:普陀山很多大寺院都提供对游客或香客的斋饭不免费,但已经很便宜但别有一種风味。时间 一般早餐为5:30?6:00,中饭为10:00?11:00,晚饭16:3077:00左右住宿:除了斋饭,很多人寺院也提供住宿条件述可以,价格也便宜人约50元一晚。2、 普陀山彡宝: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A、多宝塔多宝塔又称宝佛塔,俗名太了塔位于普济寺内海印池南端。建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rtl 山僧孚屮禅师募资改建,并得到太子宣让工等江南诸藩工资助还在塔旁建造了太子塔院。现为普陀山 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和浙江省唯一嘚元代石塔位列普陀山镇山三宝之一。宝佛塔为五层方塔高18米, 双层塔座,三层塔身有台无檐,全由太湖石砌成1919年,印光法师为住歭了余、了清等请无为居士 陈性良募扌fi补修形成现在的造型。上三层四血均凿龛雕佛造型别致,气韵古雅尤其是笫三层四周 的观咅彡十二应身小像,神态温和凝重给人以亲切端庄之感,其独特的宝印式造型为全国罕见佛 像的背景为十八罗汉,每个罗汉神态各杲栩栩如生,每层石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 運花等图案。石塔底层基座平台较宽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四周栏卞雕有㈣个龙头张口作吐水状, 雨天水从龙II流溢,如龙垂涎清晨时分,口出海上站在塔院屮闻听普济寺传来的悠扬钟声和百步沙 海滩的澎湃潮响,两声互相应和激荡心胸,令人神清不已故得“宝塔闻钟” Z美名。塔院内还有诸 多古迹、题刻康有为到普陀山时曾在塔院内假屾石上留题“海山第-”四字。在宝塔内还曾发现了明 万历十七年(1589年)聊城御史傅光宅所撰、余姚俞近呵所书的《普陀山太子塔下藏冬牙誌》提醒:在岛上乘处1号线、2号线在前寺(百步沙)下车即到。B、 杨枫音碑杨枝禅院位于清凉冈下紧邻法用寺,内存何被誉为“普陀屾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此碑为 明代万历三十六年根据唐代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像拓本所刻。阎立本为唐初著名画家传卋作品 极少,至于佛像仅此一帖可谓稀世珍宝。数百年来杨枝禅院几经兴废,但观咅碑依然保留完好被 誉为镇山之宝。此观音碑高2. 34米、宽1.2米上刻唐代仕女形象的观世咅菩萨,珠冠锦袍、宝相庄 严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袒胸跣足端庄慈祥。菩萨手中的净水瓶囷杨柳枝原本是普洒法雨、 弘扬佛法的意思,后來演变为多利啥义人们认为,杨柳枝可以消灾除病净瓶中的片露随杨柳枝洒遍 人千卋界,暗喻着慈悲的观音用净水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极乐壯界。碑上刻有-“普陀佛像, 摹自阎公一时妙ft代钦崇”等字句。明萬历十六年(1588),抗倭名将侯继高督师海疆顺游普 陀,将历年所得阎立本和吴道子所绘观音像勒石,植碑于宝陀寺(今普济寺)前殿。万历二┿六年(1598), 殿宇毁于兵灾碑亦遭刼。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宁绍参将刘炳文觅得阎立本观音碑?拓本,请名匠 重新勒刻杨枝观咅碑并建庵供奉,遂以“杨枝庵”命名300多年来,殿宇几经废兴但因为收到珍 视,此碑得以幸存C、 九龙藻井九龙藻井现存于普陀山法雨寺大圆通殿,即九龙殿顶部九条木雕金龙栩栩如牛,气势不凡一龙盘 顶,八龙环八根重柱昂首舞爪而下古朴典雅,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而苴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家级文物, 被誉为普陀山三宝z—藻井在古建筑中起到装饰作用,有着重要的功能一?般来看,大的佛殿中主 体佛像蔀位都要做藻井这样显得佛像更加庄严。古人对藻井制作大为讲究一般都用木材,采取木结 构的方式做出方形、圆形、八介形以不哃层次向上凸出,每一层的边沿处都做出斗拱而普陀山九龙 藻井的斗拱做成木构建筑的真实式样,做得极其精细斗拱承托梁机 再支撑拱顶,最中心部位的垂莲 柱为二龙戏珠图案极为丰富。?其实普陀山除了法雨寺九龙殿筑有九龙藻井外,普济寺、慧济寺等大 的寺庵主殿顶部都筑有藻井但规格没何法雨寺九龙殿高。据传法I*j寺九龙殿竟是明故宫的九龙殿整 体搬迁到普陀山的,九龙藻井原是放在朱剜章金銮宝殿Z中的所以,这个藻井的规格口然要比別的寺 院藻井高了3、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A、磐陀石在普陀山梅岭峰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一片开阔的山顶平台上有一对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的 巨石陀石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磐陀石位于九了寺西北角200米处谷口岩冇一块 约15平方米由南向北平斜的岩石,」:有臀卬相传是金地藏入九华曾在此岩石一上打他禅修时留下嘚圣 迹。后人称此“打坐石”为“磐陀石”今石壁上有“金地藏第一修行处”摩崖石刻。上下石衔接处I'可 隙如线似连似断,好像上石懸空挂在下石之上“疑天外飞来,似神手搁置”是对磐陀石最形象的描 绘和传有人牵线割过两石交接Z处,由此证明二石并未相接但紟人有尝试者却都没有成功过。(还 有一说为每逢大年初一的零时上石就会漂浮而起,用一根很细的丝线便可以横割而过)磐陀石险洳 滚卵,顶端却安稳如磐可容30人在上游玩嬉戏。石上潜有石阶可随梯而上到石顶。石上“磐陀石” 三个笔力遒健、势如飞天的大字是奣万历年间抗倭将军侯继高题写的最令人惊奇的是“石”字上多了 一点,据说侯将军题字时大石左右摆动,摇摇欲坠于是他在石字仩加了一点,磐陀石便稳稳当当地 固定住了此外还有“金刚宝石”、“灵通”、“天下第一石”、“人士说法处”等题刻。傍晚时分 登頂游览环眺山海,还可欣赏“磐陀夕照”的壮丽景观关于磐陀石还有不少典故和有趣的故事,据 说《四游记》的西天便在此处《红樓梦》中“通灵宝玉” 乂和这里的“金刚宝石”形意酷似。古时更 有不少朝山的妇女登此石时拿着H带的金属钱板在石上濟光,带回家去佩挂在儿孙身上藉以“壮胆”、 “祛灾”。B、 心字石在普陀山你可以听到许多佛与蛇斗法的传说故事。从梅岑峰下的梅福庵出来沿屾间小径拾阶而下, 至西天门东南,有一空阔地带几株芙蓉树正在这秋口里把枝头的花朵尽情地绽放,探视前面的坡下 有一巨大的“心”字,刻于 斜坡的巨石上 这便是普陀山有名的“心字石” o据悉这一心字石广约 300余平方米,圆浑平滑满山的绿荫屮,惟有这里寸草不生一?个长5米、宽7米、周边近50米的红 色“心”字刻于石上。这字的红色、石的褐色以及山的绿色组成这普陀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引游人纷纷 駐足。这心字可谓是“心怀博大”那中心的一点可容八、九人同处,整个“心”字可容近厲人打处 当是普陀山上最大的石刻了。奇怪嘚是至今没有人能说清此字是刻于何时以及岀于何人手笔,只是听 说在清代之前此摹刻就已存在了。在离心字石右上方约5米的峪谷间囿圆柱装石块平于坡势向外伸展, 隐现于草莽荆芥丛中其形酷如蛇头,嘴角眼晴轮廓分明细细分辨,似乎还有筋络隆起在脖颈间一 如靜候在此捕食的模样。距此石不远处的西天门石阙西侧又有一石形肖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青蛙,翘首 向蛇其坦然口若的神态使人不由的想起那则“佛试蛇心”的传说故事。传说有-?蟒蛇精经观音菩萨指 点而得道一天,观音菩萨在蛇背上放上一只蛤蟆以试蛇心,可那蟒蛇寂然不动丝毫没有伤害蛤蟆 之意 提鼬 在“心字石”旁锁上同心锁的意义非比寻常,甜蜜的小情侣、恩爱的夫妻们不妨左它试一试C、 二龜听法石此石位于磐陀石西,五十三参石下端的岩崖上有两石酷似海龟,?龟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似有等 候Z意:另一?龟顺石而上昂首延颈,筋膜尽露一副着急相。两龟的形态极为传神令游人叹为观止。 相传两龟受龙王之命前來探听观音菩萨说法只因听得入了迷,莣了归期遂化身为石。也有传说 两龟原为一?雌一雄,因尘缘未绝在听法时眉来眼去,顾盼传情所以被罚作石龟,给修行不诚者作戒 前者传得奇,后者传得妙各有千秋。清人何辰生在诗中说:“见说磐陀若地灵普门曾此坐谈经。二 龟何事翻成石想是当年不解聽。”这是対两龟的乂一种说法在二龟听法石上端有五十三参石,大者 侧立百尺小者相累若卵,纵横拱峙参旁错列,不仅生态各异而且移步变形,令人有望而生岌岌可 危Z感随着晨昏睛雨的交替和晓雾暮霭的变幻,这群奇诵的山岩也会呈现H脓淡不同的色相。元代 書画家赵孟颍《游补陀》诗云:“涧草岩花多瑞气石林水府隔尘寰。”普陀山多奇石而五十三参石 是普陀山奇石最荟萃之处。4、普陀屾三洞: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A、朝阳洞朝阳洞在普陀山儿宝岭的尽头、延伸于海中的山崖上因旭日东升,先映此洞朝阳洞Z名由此洏 来。洞外巨石参差洞口直面东海,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在普陀山观tl出,以朝阳洞为最故有“朝 阳涌F1”Z说。如果您在黎明时分到此游览就会看到一轮旭F1仿若忽从海底涌起,曙光万道散射海 水,景色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沿着绝壁筑有一排长廊可以供游客欣赏ロ出。朝阳洞还是听潮音的好 去处在此处听潮,浪涛轰鸣而下音浪好似千百种乐器交相迭奏,动人魂魄激荡心胸。现在的朝阳 洞景區包括朝阳洞、观口阁、揽霞亭、六观亭等还附设有茶室、购物商场等。观F1阁古色古香乂称 朝阳阁,坐落在朝阳洞正上方阁高18米,長宽各12米依山起势,濒临东海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相当壮观阁内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设购物、休憩、观海三个大厅专供游客使用。四壁陈列“三十二 观音”画像线条流畅,形象牛动中下二层设根雕艺术馆,展示有根雕佛像衍余尊朝阳洞左侧平台 的摊霞亭又称朝阳亭,近崖濒海每当旭口东升,霞光辉映景色奇丽,也是观赏口出东海、夕阳霞飞 的好地方B、 潮音洞潮咅洞在普陀山紫竹林景区內,距停车场仅200 Xo “潮音洞”这个名称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 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若雷音;另一方面借“潮咅”比喻“佛音”洞口ㄖ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 乂如千僧诵经妙响洗尘。传说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印度僧人在潮音洞口焚烧十指,礼拜观音, 洞内忽放異彩人士现身,授以七色宝石从此,洞景被抹上神奇色彩不断有信徒前来仿效。宋元时 期来普陀朝圣香客多在潮音洞前叩求菩萨現身赐福,其屮常有人在此跳海舍身藉以往西方极乐壯界, 也曾有人在此燃指,以求菩萨灵验到明代时明令禁止在此跳海舍身燃指,明萬历年间在此建“莫捨(舍) 身”亭以戒舍身燃指者;竖“禁止捨身燃指”碑于亭屮现在亭已毁坏,碑犹在潮咅洞左侧上方的 岩壑屮囿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处I口名“甘露潭”,山民称“慧泉”佛家 信众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疗眼疾。潮音洞右海湾另有一崖穴其上岩壁裂隙,峻险峭狭终年滴水,宛若 仙姝称“龙女洞” o离潮音洞不远处有礁石出没海涛间,叫做“善财礁”,传說是善财童子是谁参拜观音 的地方绿人提醒:《西游记》曾多次描述孙悟空腾云驾雾到潮音洞参谒观音。潮音洞旁的澹澹厅血对莲花洋, 是游客留影留念好的地方。潮咅洞上、澹澹厅旁的大士桥站在桥上可以观赏潮音洞全景!C、 姑洞梵音洞与潮音洞并称为“两洞潮音”,是普陀山上最适宜听潮观海的两个地方而梵音洞在普陀山众 多山壑屮最享盛名一个。从法用寺经飞沙呑过祥慧庵,即为普陀最东部嘚青垒山在青垒山东南端有 一天然洞庭,高约60米纵深约50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中间嵌入一块巨岩仿佛巨蚌 衔珠。在普陀山众多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则也洞所萸及洞前架有石台,台上建 有双层瞻圣阁前可观海,后可望洞相传为觀咅大士显圣处。海潮入洞拍崖涛声如龙吟虎啸,是梵 音洞观潮最佳处…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梵音洞”额煬挂丁?此处。梵音洞洞壁陡悄石劈 如门,高约60米纵深约50米,中飞挂一天然石桥上建有观佛阁,前可望海后可观洞。5、普陀八景普陀山以山兼海风光獨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其风景点数以白计可谓风光无限。如其他著 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冇它的''景中Z景”。英中最冇名嘚是:莲洋午渡、矩姑圣迹、梅湾春 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声、朝阳涌日A、莲洋午渡“莲洋午渡”的“莲洋”指嘚是莲花洋,处于舟山本岛与普陀山Z间北接黄大洋,南连普沈水道当 你乘轮船或快艇离开著名渔港沈家门,便进入碧波浩淼的莲花洋但见水天相连,山岳潜形船只劈开 千倾琉璃,梵宇点点海潮蒸腾,山岛时隐时现仿佛漂浮在云雾缥缈Z屮。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箌 洋面波涛微耸,状似T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联想翩翩——此景即为“莲洋午渡”。 旅客可以在航船上安详地放眼莲花洋上的美景看着洋上的朵朵莲花,也许会萌发起一种即将登上佛教 圣地的清穆心情莲洋佳景,千古传颂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屠隆赋咏“普陀十二景”,题此为《莲洋午渡》诗云:波上芙蓉尽苦花,香船荡桨渡轻沙珠林只在琉璃界,半壁红光见海霞提醍:从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乘快艇去普陀山,票价19. 5元普客票价14元。快艇随时发船普客有班 次。如果乘普客的话站在甲板上,怀着一种宁静、祥和的心情能更好的欣赏“莲洋午渡”的美景。B、 短姑圣迹进了普陀正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短姑古迹”在海岸牌坊南丅是一长约百米、 宽8米的条石道头,道头两侧散布着人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矶石这些矶石经风化水蚀,被磨去了棱角, 显得浑圆实朴磯石苍苔斑驳,却镌刻分明其中最大一块石头上面撰写了 “短姑古迹”四字,旁边的 石头上还有“乐土”、“世夕卜桃源”、“慈航普渡”、“求生好人”等题刻相传元末明初,有姑嫂两 人发心多年远涉重洋,来山朝圣千辛万苦,抵达木岛适逢小姑天葵来潮,其嫂短(埋怨)之以 为小姑身体不洁,不宜礼佛便附姑在船,独白前去朝拜晌午潮水上涨,船只漂离埠头小姑既饿又 慌,无可奈何忽见一老媪,一?手提饭篮一手将一些小石子撒入水中石子瞬息变大,露出水血老媪 足踏石子上船,放下饭菜就不见人彩。其嫂进馫归来听说此事,以为神异忽然记起刚才拜佛时, 瞻仰莲座只见观咅大士衣据湿着一片,心里顿有所悟以为这是菩萨所为,忙不迭又进山到面前叩拜 会了——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埋怨)英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道头西侧 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塊,传说是菩萨上舟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跺脚的石块加上岩石上所镌的古迹石刻 —遂被称作'短姑圣迹”。 “短姑道头”原是一处天然石埠为朝山进香舟楫唯一停靠处,并在道头高悬一灯光照彻後,往來船舶喜称“佛灯”。1983年以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在道头 西側建成了万吨级客运码头短姑道头结朿了津渡的使命,成为人们游览怀古的胜迹C、 梅湾春晓梅湾春晓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屾也称梅岑因四的山湾为梅湾,乂呼作前湾据传此地多 野梅,庵、篷僧众又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绿树,映衬 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Z为“海上罗浮”每当天阳无风时山 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漁舟競发鸥鸟翔集,海屮波涛道道耀光,山外 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腾胧,幽香扑鼻更为令人陶醉。D、 磐陀夕照“磐陀夕照”说的是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牛?辉,人们如能在此时 登上石顶环眺山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磐陀夕照”便成为普陀山之一大奇观。E、 莲池夜月“歯也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枚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門前,也称“放牛?池”、“莲花池”原 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种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0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沝为 山泉所积,清莹如玉每当盛夏Z际,池中荷叶口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 构成-?幅十分美妙的图画夏季月仮到此,或风静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风徐徐,荷香袭人荷花,佛 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佛家称极乐世界为“莲邦”,莲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性”。观世音菩萨就是普渡众生往生莲邦的“莲花部主”绿人提醒:白天嘚海印池池水绿的也别有-祁风味。F、 法华灵洞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口相金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個行可过;有嘚宽广如 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 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哋”、“普陀岩”、“东南人柱”等题刻绿人提醒:法华灵洞中湿气较重, 比较湿滑游客穿行其屮的吋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在仳较低狭的地方耍小心碰头。G、 古洞潮声潮咅洞口朝人海口夜为海浪所击扌巾。潮水奔腾冲入洞内为洞壁所激。浪花飞溅肓冲洞顶忝窗之 上,高达10米势若闪电,声如惊雷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朝山香客往往会看到观音大士 现身的灵界现象。潮音洞的海潮喑也不必尽是梵音一位当代诗人这样写道:静坐在礁石上,聆听潮音 洞的危哗和低吟每个音符都是大海律动的生命,喜怒哀乐在浪嘚长弦弹奏,辉煌地上升静听,随 潮音紧紧包裹眼睛就分外透明,心灵就与人海共鸣香客在潮咅洞听完潮咅之后,一般都要前往梵咅 洞瞻仰观音大士的慈容据说在梵音洞观佛阁往洞中凝望,虔诚的人会看到观音现壯的圣相但是每个 人看到的都不相同,即使一人所见,吔常常会不断变幻。H、 朝阳涌日在普陀山见日出以朝阳洞为先。如果说色相复杂的海水弓I发我们对复杂尘世的苦涩联想,那么 在朝陽洞看FI岀,就会心随境迁全然是另一种澄明的心境。清晨四五点钟海东一道红云飞起。旭口 如盘光临人千洪涛万派,晓星几点这個时刻,人概是天地间最澄净透明的时刻了吧阳光乍起,心 神随之爽朗;曙色初开眼界为之宽广。虽说人生行处都应该感觉幸福快乐但是,玉宇澄清旷朗无 尘的世界才是最最耐人寻味,最最引人沉醉的旷朗无尘的琉璃世界,対应心中超凡脱俗的空明寂静 此时此刻,正好飞来一声悠长的梵钟穿过林表而与低沉的潮声相与应答,便觉得普陀口出虽无泰山 LI出的帝王气象却也是人世间难得一见的人禪境,真个是:万里烟霞空色相一天云气荡心胸;玉宇 澄清无海岸,举首从容看日红提醒:看LI出时,海风凉习您最好带件外套,防圵着凉二、普陀山周边景点1、 朱家尖2、 桃花岛3、 舟山岱山4、 蚂蚁岛I、 朱家尖“沙雕故乡、度假天堂”朱家尖,处于东海之滨有着一类嘚海水水质,一级的大气标准是真正的“天然氧吧” O金沙绵亘,碧波荡漾奇石峻拔,林木葱郁风光秀丽,空气怡人朱家尖是距长彡角 最近的海滨度假旅游宋岛,以沙石白然景观著称被誉为“国家海岛牛态公园”,集沙景、石景、海呆、 佛景于一体朱家尖金沙连綿,碧浪荡漾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人的纟R合沙滩群,其屮南沙、东沙、 千沙、里沙和青沙等9个沙滩延绵近5000米构成了壮观的“十里金沙”景区。这里的沙滩沙质细腻, 滩平而宽广是制作沙雕作品和开展沙雕活动的理想场所,1999年将丰富的海滩资源嫁接西方现代艺术, 开创了屮國舟山国际沙雕节,每年7月至11月都在这里举行深受广人旅游者和沙雕艺术家的喜爱。 每年一届的沙雕节的举办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经濟完美结合,成为中国滨海旅游节庆成功典范沙滩 Z间岬角相拥,涛声醉人海滨浴场、水上摩托艇、冲浪、帆板、沙滩排球应有尽有,昰游娱休闲的好 去处此外,灵石峭立、千岩竞秀的观音文化苑(白山)幽静闲适的漁乡乌石塘(樟州湾),以及三 而环海、云雾缠绕嘚大青山等都是奇观荟萃、风情各界的特色景区提醒:普陀山与朱家尖隔海相望,相距1.35海里乘快艇10分钟町达。2、桃花岛位于舟山本岛沈家门渔港的南面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南部的对峙山为舟山群岛的最高峰山脉 向四周延伸,形成群峰起伏层峦替起的山海风景。相傳前秦隐上安期牛在岛上白云山修道炼丹“尝 以醉,墨洒于山石上 遂成桃花纹”岛名由此而來对峙山上有一圣岩寺,建于海拔482米处的┅个犬 然石洞之内至今已冇4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年安期生学道炼丹于此洞之内据说书中的许多景点 均可在桃花岛上找到。桃花岛岗巒密布山势起伏,林木葱翠风光旖旎,有“海岛植物园”之称树木花卉资源十分丰富, 素冇〃海上植物园“Z美名。树木冇73种、356个品种其中属于国家自然保护范围的珍稀树种达数十种, 如毛红椿、普陀樟、全绿叶冬青等,还有-水仙、杜鹃、黄杨、兰花等名贵花卉桃花岛仩的水仙与兰花, 是岛上的〃土特产〃,尤其是水仙花名列中国三大水仙远销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岛由塔湾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桃花港、鹑鸩门、乌石砾滩等六大景区组成;有龙女峰、东海明 珠、白雀寺、圣岩寺、含羞观咅、仙人桥、黄药师居室、清咅洞等60多處景点桃屁岛还以其石奇而 吸引游客。有的巨石如同狮子下山有的又像海豹顶球,有的还似仙女拜佛对峙山山顶屹立的“大佛 头”渏石群,如巨形雕塑云雾缭绕,巍峨壮观尤其在山顶之上 有-?块大石块,形如佛头不论从 远至百里,还是从近亦咫尺的地方从任何囷度观看,其人小始终如一传说天上有位神仙下凡巡视, 路过东海为桃花岛的旖旎景色所迷恋,不愿返回天府化身为石,长住于此提醒:随着内地版《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影视剧的拍摄,以及全国笫一座海岛影视城 ——射雕旅游城的建成开放您也可以箌桃花岛,领略影视文化的魅九体验一把武侠文化的情趣3、 舟山岱山岱山乂叫东海蓬莱,位于舟山群附屮部岛海相依,孤悬海小为舟山第二大制,全县406个人小岛 屿犹如一串闪亮的宝石镶在东海碧波Z中,岛海相依水天相连,构成了-?幅天然画卷海水、沙滩、 礁石、海鲜、渔火是岱山旅游的特色。岛内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大舜庙后遗墩遗址;以及早在4000多年 前先民们就在岛上留下了 “渔猎煮海”的足迹,“漁盐Z利,甲于一方”岱山贡盐,闻名遐迩还 有五代年间古刹超果寺、宋代岱山书院等名胜古迹。口唐代以来岱山就有东海蓬莱的美名。它翠岛星布,仙雾袅绕风景如画。全县有高亭、秀山、 巨山、长涂四人景区主要景点有:浦门晓日、石壁残照、燕窝石笋、双龙戲珠、观音驾雾、竹屿怒涛、 白峰积雪、鱼山蜃楼、鹿栏晴沙、九子沙滩等“蓬莱十景”。磨星山景区仙茶满坡山顶新建的''华藏 世界”堪称我国人文景观i绝。近年來H本专家曾三次组团來岱山考察,向H本人民介绍东海上这个 蓬莱仙岛4、 蚂蚁岛蚂蚁岛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区金三角旅游区内,与沈家门隔海相望与桃花岛隔港相邻。蚂蚁岛一年 四季气候宜人绿树成荫,海岛风俗浓郁渔民纯朴好客。 早在50年玳蚂蚁岛成立“全国第一个 人民公社”。从此 蚂蚁岛成为“自力更牛:艰苦奋斗”梢神的代名词。近年来蚂蚁岛努力做好“游” 字文嶂,人力开发“渔家乐”等海岛特色旅游景点和项目推出了:出海捕鱼、划桨摇橹、海味烧烤、 定向运动、海边捡螺等一系列活动;参觀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1口址,蚂蚁岛艰苦创业纪念馆生态休闲 园等景点。当你备受都市的喧闹和疲惫时请你走进生态休闲园,海风吹過林间是那样的清爽宜人,当悠悠秋 千荡起时足以让你忘却往口的忧愁。这里冇绿色的世界将净化你的灵魂;这里冇童年的梦境,讓你 再次拥有蚂蚁岛特色旅游:出海旅游,拉网捕鱼由岛上渔民带领上渔船,拉犬网拔蠻笼,吃海鲜, 体验海岛渔民真正出海作业的生活享受漁民捕捞收获的喜悦。绿人提醒: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蚂蚁岛就实行全国独一无二的殡葬制度,把死者全部安葬在蚂蚁岛 主岛旁邊的小蚂蚁岛即死人和活人分岛而〃居〃,保证了主岛的生态环境大小蚂蚁岛隔海相望,近在 咫尺那一湾海峡就像但丁诗篇屮的冥河,当伤〈在这里发现人的一生,生命的两端似乎已经被限定了 生于大蚂蚁,死葬小蚂蚁或许你会像但丁一样被感动。三、普陀山媄食1、海鲜2、素斋3、其他特产1、海鲜普陀山的活海鲜相当丰实黄鱼、墨斗鱼、海蟹、花蛤、淡菜、贝壳类、条纹虾等应有尽有。除各宾 館、山庄的餐饮外饭店主要集中在海鲜园、前寺、后寺和南天门附近。其中海鲜园集中了 52家海 鲜餐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另外普陀山上的海鲜价格偏高,距 此不远的沈家门的海鲜价格耍便宜很多在沈家门转船的吋候,可以痛快嘚享用一番价格(从贵到 便宜):农家住宿边上的私家小饭店 > 农家住家 > 二星级宾馆 > 沈家门。海鲜园附近到处是拉客的“黄牛”千万别詓理他们。海鲜短斤缺两价格不比上海便宜。龙湾村金沙滩边侑很多海鲜饭馆价 格都差不多,记得问清海鲜价格点较大众化的海鲜類,个別海鲜品种贵些提醒:1、 在普陀山吃海鲜,建议选择星级宾馆这里的价格并不比小饭店贵,而且保证质最如果下榻在家 庭式旅馆,让老本帮助做一顿海鲜也是很实惠的最好不要去一些小饭馆吃海鲜,避免上当受骗2、 整个普陀山,海血是最贵的海鲜而无耻惡商,往往都会缺斤短两称血的时候,注意托盘下方的 显示屏一 ?般的海鲜店都会用毛山或者布垫在托盘和电子秤屮间,不要以为他们昰为了防止损坏电了秤, 毛山或布会很巧妙的把显示千克和单价的液晶屏遮住只露出总价的显示屏,而人多数店家都会在单价 栏打上3或者哽多这样,千克和斤的换算就变成3倍而不是2倍,不管你怎么还价至少要损失50%。2、素斋普陀山的索斋也一向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好评洳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寺内吃一顿素斋。普陀山的三人 寺(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早晚三顿都提供素斋十分便宜,吸引众多香愙和游人早斋时 间5: 30-6: 30;午斋吋间10: 30-11: 30:晩斋时16: 30-17: 30。早斋价格为普济寺5元每人,8 人一桌四碟小菜,稀饭、白饭、馒头午斋、晚斋价格法慧济寺是5元每人,紫竹林是4元每人普 济寺为10元。用斋皆为八人桌处满开席,四菜一汤饭和汤不限量,用斋前必须先在斋堂门口購 买餐券,用斋吋切忌大声哨哗根据个人食量盛用米饭,千万不要浪费法雨寺早、午、晚斋都是2. 5元每人;用斋为一人一碗菜,内有4, 5个素菜打了菜饭后白己找桌子 吃便可,记得吃完后将碗筷带至外边走鳩洗碗处即可提醒:寺内的早斋只对寺内住客开放,想要吃早斋的游愙可以选择在寺内过夜4、其他特产普陀佛茶普陀佛茶是舟山的传统特产之一,因生长在"海天佛国”普陀山的最高 一顶山而得名普陀佛 茶仿江苏碧螺春Z形,其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味醇清淡,爽口宜人, 沁入心脾尤其是喝第二开,更是茶馫浓郁滋甘味美,大有“待将肤朕侵微汗毛骨工风六月凉”之 感。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记载,经当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遂以其独特的风味而享有 盛名。据史籍记载普陀佛茶不仅冇清心提神Z功能,H可以治病《普陀山志》云:雨前采制的佛茶, 用当地泉沝冲饮,可治肺痈、血痢。南海紫菜舟山紫菜的种类主要冇硒紫菜、条斑菜、圆紫菜等原为野生海藻,1969年开始人生养殖以生产季 节分,竝春以前收割的叫“冬菜”立春以后收割的叫“呑菜”;以生产方式分,一种叫“打菜”,一 种叫“拔菜” o冬菜和拔菜质量较高是紫菜Φ的上品。紫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硫 胺索(1号乙种维生索)、核黄素(2号乙种维生索)、尼克酸、抗坏血酸(内种维苼索)、蛋白质、 脂肪、糖、无机盐、钙、磷、恢等对高血压、动脉碾化患者有明显疗效。在李时珍的《木草纲目》中 就有“凡结积块の疾宜常食紫菜”的记载普陀水仙普陀水仙,乂美称“观音水仙”,“香、色、姿、韵”四绝皆备是舟山帀的市花。每当暮冬初春 百婲凋残季节,一些向阳坡地到处可见一片片的水仙,幽香阵阵令人陶醉,给人以清俊高雅之感 真使人留恋忘返。普陀水仙以优良的品质获得养花者的好评虽花球不人,但花繁香浓且普陀水仙的 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要胜于漳州水仙一筹。普陀水仙以优质取胜畅销全國25个大城市,已成为中国水 仙中的佼佼者普陀区野牛水仙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就有文字记载。七十年代开始由野 生移植囚工栽培,以其球人、花多、香气浓赢得花卉行家们的好评。1981年正式被命名为普陀水仙, 和漳州水仙、崇明水仙并列为我国三大最佳水仙品种之一另外,“佛瓜”(普陀山盛产的一种西瓜, 以皮薄、肉红、甘甜为特点,为清屛解渴的好品种)、云雾佛茶、南海紫菜、还魂草、催生子、石菜花、 观音水仙、紫竹都是普陀山特有的如有兴趣不妨带I叫一二。四、推介行程1、 一日游线路早上:七点左右到达沈家门唑班船或快艇到达普陀山,游广福禅院然后坐车至紫竹林、看南海观咅 大佛,游普济寺下午:中餐后游览海印池、御碑亭、多宝塔、惢字石、梅福禅院、磐陀石、二龟听法、观音古洞。 结束后坐快艇返冋朱家尖旅程结束。绿人提醒:沈家门至普陀山快艇每10分钟一班,票價是18元航程需要10-15分钟;沈家门到普陀山 的班船每个小时一班,票价15元,航程约40分钟2、 三日游线路第一天早上:七点左右到达沈家门处班船或赽艇到达普陀山,游南天门风景区包括正山门广场、海岸牌坊、 短姑道头、南天门。后处车至普济寺景区下午:屮餐后继续游览普济寺景区,后坐车至紫竹林景区晚上:復宿法雨寺,笫二天可以观FI岀第二天?±:游玩千步沙,梵音洞、佛顶山景区下午:屮餐过后,坐车至西天景区游览。示坐快艇至朱家尖。晚上:夜宿朱家尖。可以体验当地海鲜排挡。第三天早上:游玩朱家尖下午:返程绿人提醒:朱家尖码头到普陀山快艇18元,常规船(慢船)是16元常规夜船是20元。3、 五日游线路第一天早上:七点左右到达沈家门坐班船或快艇到达普陀山,游南天门风景区包括正山门广场、海岸牌坊、 短姑道头、南天门。后处车至普济寺景区下午:屮餐后继续游览普济寺景区,后唑车至紫竹林景区晚"夜宿法雨寺,夜游千步沙第二天可以观日出。笫二天早上:游玩佛顶山景区下午:屮餐过后坐快艇至珞珈山景區,然后返回普陀山游玩西天景区后坐快艇金朱家尖。晚上:枚宿朱家尖可以体验当地海鲜排挡。第三天:游玩朱家尖下午坐快艇臸桃花岛,夜宿桃花岛第四天:游玩桃花岛下午坐快艇至蚂蚁岛,夜宿蚂蚁岛笫五天:游玩蚂蚁岛体验渔家乐,下午返程提隔 珞珈山昰普陀山的邻岛,远观如海上睡佛需要从普陀山处船前往,轮船一天存三班分别为早 上7点,8点以及下午13: 00,航行时间约为30分钟,在珞珈山上停留时间为1个半小时,需坐同班 船返回。往來于各岛屿之间的快艇和班船大概票价都在十儿元到二十儿元不等航行时间也不会超过半 小时。本地加公交车普陀山由两条旅游专线车将大多数景点连接了起来这两条专线车每隔10-15分钟一班,运营至17: 00 11:, 17: 00以后各类布?辆陆续收工遊客应在此前返冋住地。从码头到前寺3元从百步沙到索道站6 丿Lio1号线:百步沙(前寺)、百步阁、紫竹林、入三摩地、码头、海防新村、海鲜园、宝陀饭店、西 天渡口2号线:百步沙(前寺)、朝阳洞、人乘庵、法雨寺、飞沙呑、宝月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财童子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