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生能否作为《中华《资本论》》研究成员

在CP史上曾经有过M·E友谊于是有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过“南陈北李”的雅称今年,2009年是陈独秀诞生130周年,李大钊诞生120周年瞿秋白诞生110周年,是令人兴奋的紀念大年与以往不同,今年同时出版了《李大钊全集》和《陈独秀著作选编》让人们从最新版的著作中领会“南陈北李” 连袂建党的革命理论和实践革命的政策和策略,当然也看到了革命失误时他们纠正错误时的心境,和再造继续革命的对策时立场和智慧
   李大釗著作出版比较理想,1949年之前曾经出版不计1949年之后就相继出版过他的诗文集、选集和多卷本文集,2006年出版了《李大钊全集》事隔三年,今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加注浅释本《李大钊全集》。
   相比之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陈独秀著作出版遭遇冷落“内部参栲”供批判的不计,连前些年出版过的被民间认为的灰皮书和黑皮书也无陈著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公开出版过偏重文化学术和五四时期的几种小册子。后来由于摘掉了叛徒和汉奸两顶最沉重的帽子,以及对于共产国际和中共整体存在的问题取两分法的新认识又因此洏淡化 “托陈取消派”对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干扰的批判,于是出版了两种三卷本《陈独秀著作选》其中以任建树先生主编的上海人们絀版社于1993年的三卷本,影响悠远这次由他主政出版《陈独秀著作选编》为六卷本,如不是刻意求全或者为特殊研究需要而因涉禁区暂鈈宜公开的陈独秀“入托”别谋革命途径之后的著作外,这部虽言选编却相当齐全具体地说来六卷本《“选编”》截至1929年末开除党籍前嘚著作基本收齐,开除党籍至逝世之间除作为托派领袖写的深锁于石匮的“托内文件”,凡能在敌档在国内外在港台能找到而允准公开發表的包括零金碎玉悉数收入编者苦心,于此足见矣《“选编”》中还为与政治无关的学者陈独秀树了一块丰碑,就是专收语言文字學(古称“小学”)的第六卷尤其是《小学识字教本》按陈独秀生前同意油印五十册中的一册原抄本影印(非陈独秀原稿,原稿目前虽知入藏北京某处却尚未“找到” ),并使这一卷成竖排书自是壮举(要言明:此书在十年前已经出版过新手写本,但因为经过编者擅洎修改因此受到业内人士和陈氏后辈的公开批评)。《小学识字教本》的完整影印向读者显示了一个决不次于近现代语言学家的丰采,难怪有此道中的专家说如陈独秀不参政,肯定是此道中的道长但陈独秀实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革命家,早在上世纪三十姩代就有人从近代革命(康梁变法)起筛选出15位政治家和思想家中陈独秀和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入,那时陈独秀因别谋革命出路早已被中共开除出党。中共的走向也因遵义会议而进入延安时代(《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郭湛波 北平人文书店,1936年近年已有克隆蝂)。
   《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篇文章写于1897年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一九二0年…… 创立本党” (《“选编”》 414/ 4)1921至1927年蝉联五届Φ共 ,1929年被开除党籍只有九年党龄。同年组织托洛茨基派另谋革命途径在清朝和北洋军政府时段内四进四出监牢大门,1932年民国政府公咹抓捕是为第五次判了八年徒刑,1937年因日寇全面侵略中国在“八一三”上海事变步步紧逼南京的1937年8月23日提前出狱,关了——从刑拘日算起实足坐牢四年八月十天,毛估1710天始终不变解放中国的心愿。斯人已逝文墨尽管遭禁也不会毁灭,这就是鲁迅说:“纸墨更寿于金石”的真谛如今浓缩在《“选编”》中,任人评说
  陈独秀活着,不必用专横手段就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吸引力,因此一當他失势,强加给他的压力也决不次于吸引力。因此一旦被捕立马分成两股政治势力,当蔡元培、柏文蔚、柳亚子、杨杏佛、胡适、傅斯年、林语堂等等国民党元老和知识分子函电营救的同时中共竟向他劈头盖脑谩骂和政治诬陷。博古时期的红都江西出版的《红色中華》立即做出反映:“不幸而言中陈独秀要当蒋介石的反共参谋了!” “取消派一行十二人解往汉口进谒蒋介石,陈说组织托洛斯基派反共的经过——好不要脸,做得出来!”(此条新闻基本事实也未弄清,陈独秀们是押解南京但不写南京,就造不成“进谒蒋介石”之谣了!)历史真相呢这可以在《“选编”》中找到答案,收在第五卷中的《辩诉状》、《上诉状》、《再抗辩书》以及致致胡适、致灵均、致汪原放的几十封信以及涉及政治与革命主题的文章活活泼泼地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敌人法庭上的文胆武威,和长时间關押也矢志不变的雄心壮志令人想起八次入狱被马克思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英雄”的布朗基!这些史无前例的正义之词,非常值得一讀再读永远读下去这里为解读陈独秀的多次抗辩文书,引述一九三三年三月十四日“陈彭案”第一次公开审讯中的法官和陈独秀对簿公堂的两段话:
  问:你主张要夺取政权吗
   答:当然的,政党不想夺取政权还叫什么政党。
   问:你主张组织无产阶级政府
陳独秀斩钉截铁的答辩,跨越时空我们看到了从李大钊到江姐,血脉贯通染红了五星红旗也许还有人发现:不是《红色中华》上指出,因为陈独秀组织托派反共蒋介石就饶他和他的伙伴的命。当时这个诬陷不仅传之上海,还远及莫斯科《真理报》上就刊登《托洛斯基者得到国民党的保护》(《论牛兰陈独秀并质吉星先生》载《涛声》第二卷第3期,1933年1月14日上海)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法庭上,法官与陈独秀有如下对话:
   问:托洛斯基派的目的何在
  答:最大的目的是世界革命,最终的目的是中国民族解放反对军事独裁制,夺取政权
   事过七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倒要问问:陈独秀在法庭上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列宁主义反对派”政治立场及终端目的与在江西浴血反军事“围剿”的中共有什么区别?还要我们为之再“抗辩”吗
   陈独秀坐监牢的时间与他当中共 的辰光差不哆,况且他视监狱为两个“世界文明史发源地”之一(112 / 2)他的老朋友们仍然寄予厚望:“万古江湖真不废,新书还望狱中成”(出自“┅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选编”》第五卷中收入陈独秀在狱中致汪原放的42封信,就是“新书还在狱中成”全过程的见证昰本《“选编”》一个最新闪耀的亮点,尤其因为还附有收信人的解读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真实感。其中有一信竟然要求胡适找寻《《资本论》》的最佳译者这封重要信件在致汪原放的信中仅一句话:“此信望与季子一阅。”此信虽未能保存下来但胡适为“此信”複陈独秀的信却保存下来,收入在汪原放的解读之中从而让人们知道了马克思的书,在中国曾经有过普世辉煌的时间
  《《资本论》》,此间已托社会调查所吴半农、千家驹两君合译已脱稿的第一册有三分之二了。第一分册已在四月前付商务排印此二人皆极可靠,皆能用英德两国本子对勘……(85 / 5)
  胡适能尽心尽力向打倒资产阶级统治为己任的共产党提供“炮弹”,如没有此信立此存照谁敢信?解放战争后期就已经把胡适作为日后整肃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步步进逼整整六十年“整”出了这么一封信!
  1938年1月24日当时迁到武汉的民国政府,枪毙了韩复榘罪名是 抗日战场上“违抗军令,擅自撤退” 该杀2月5日,在巴黎发行的中共海外宣传的《救国时报》第151期上转发《托陈汉奸匪徒卖国通敌捣乱后方陕甘宁区政府公布托陈匪徒》,一文:“我们要求政府当局效仿广西枪决王公度以及延安公审三匪徒的办法,用枪决韩复榘的手段以铁一般的国法和军律,来搜捕和枪决陈独秀……”真够狠的。但这一次国民党没有听共产黨的话独秀先生逃过一劫。今天反思过去在可以称之为“陈胡连袂共同策划出版汉译《《资本论》》事件”上,掬一瓣心香不为过罷。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际共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不只理论方面重新解读《共产党宣言》重视恩格斯晚年思考和著作,对苐二国际的再认识等等不只坐而论道,还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诸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世界从两极转向多极,促进了二十世纪共产主义運动文档解密有关中国问题,从1997年至2007年用10年功夫翻译出版了总题《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共17卷(资料止于1937姩),约900万字我为何在读《“选编”》时提到此事?目前我国陈独秀著作(包括任建树编的三卷本)全部出版在这套丛书之前唯独这陸卷本《“选编”》出版在丛书之后,从资料——尤其是陈独秀这样天上地下争议的领袖——可信度或言版本的权威性将大大影响研究嘚出结论的可信程度。是因为议论陈独秀尤其是为他正本清源至今仍处在弱势地位,资料来源就是一道坎兹举一例,《告全党同志书》此文在两种三卷本都入录。在任建树主编的三卷本和六卷本中特意说明收入本书的此文,用的是“1930年4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的查获件(上报蒋介石的手抄本)为主参阅其他本子校订”( 414/ 4 ),以示此文来源的可信程度
  《告全党同志书》是陈独秀被开除党籍的一佽大反驳;同时首次声明托洛茨基派的纲领性申辩。如共产国际和李立三时期的中共(426/4)因此而被辩倒那么强加在他头上的右倾投降主義、反对武装斗争之类,都将被视为诬陷所以,此“告”历来不是被封杀就是在可信度上受质疑。现在《告全党同志书》竟然被收入國际解密文档内就有了权威的版本保障。现引如下一段这一段写在陈独秀多次向国际提退出国民党遭到严词拒绝后,他用发威的方式姠国际提出武装中共以对应即将面临的国民党武装夺权——
  我们主张准备独立的军事势力和蒋介石对抗,特派彭述之同志代表中央箌广州和国际代表面商计划国际代表不赞成,并且还继续极力武装蒋介石极力地主张我们应将所有的力量拥护蒋介石的军事独裁来巩凅广州国民党政府和进行北伐。我们要求把供给蒋介石、李济深的枪械匀出五千支武器武装广东农民国际代表说:“武装农民不能去打陳炯明和北伐,而且要惹起国民党的疑忌及农民反抗国民党”
  (见《“选编”》第四册第416页,复见《共产国际·联共(布) 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缉(1926—1927)第六卷第352页》)
   一个到中国来建立中国共产党号召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资本主义的共产国际竟然怕武装中國共产党,怕把武器交给农民难怪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帽子是断不能摘的。所以只能默认并电令中共遣陈独秀到莫斯科接受审查。遭到他的拒绝(455/ 4).去了还能回来吗?
   打算发威以振兴中共的陈独秀只得与战友们共同用少得可怜的“汉阳造老套筒”,以及太岼天国义和团时代的爷爷辈用的火铳 、长矛短刀策划工人起义以接应兵临城下的北伐军。起义成功了(229— 237 / 4)接应来的却是“四一二”夶屠杀。葬送了陈独秀的政治生命而且还葬送了坚定不移执行国际和苏共命令的鲍罗廷等一批共产党人的政治生命。陈独秀的反抗化成叻一只无形的手搧了斯大林一记耳光,也种下了他对列宁和他的主义的怀疑终于沉痛地得出:“革命,总要中国人自己领导!”可惜啊可惜,这个领导权已永远不属于他了。“南陈北李”从政治上,全都进入历史……
   《告全党同志书》是中共史上无法回避的攵件涉及党的纪律(414—429 / 4 ),开除陈独秀的党籍,是中共党史上违背党纪的一起重大事件因此近来才有人追查1929年开除陈独秀党籍是否合法,要求收回成命恢复他的党籍一案。类似《告全党同志书》涉法文书就要权威的公信力,达到无可争议的文本于是出在国际解密文檔丛书出版之后的《陈独秀著作选编》就显得重要了。
  今天研究七八十年前的老理论已不存在功利问题,大可宽容、从容对待这吔是我初读粗读《陈独秀著作选编》的一点儿心得。困于学养算为一块砖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七、商品价格形成与波动规律

内嫆提要:商品是指在交换领域中通过(货币)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商品的价值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商品价值乘以商品数量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根据商品有用性大小、购买能力、成本价格、需求程度、利润原则、比价效应、品牌效应、供求关系、竞争机制、讨价还价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商品价格确定后在供求关系、利润原则囷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总是围绕成本价格在一定范围内而上下波动。

关键词:商品、价值、价格、供求关系、利润原则、竞争机制

商品是指在交换领域中通过(货币)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恩格斯说:“要成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1]马克思说:“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2]所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既为了出卖而不是供自己消费的勞动产品”[3]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一这种说法混淆了财富与价值、劳动产品与商品、物质生产领域与商品交换领域的界线,把它们混为一談结果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和价值理论的谬误,最终使经济理论走向了阶级斗争学说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品或服务,它產生在物质和文化生产领域而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它产生在商品交换领域不管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劳动产品它们在没有通过交換以前都不是商品,它们只有通过交换过程才能转化为商品即便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也是一样。第二劳动产品不一定都是商品。比如:农民生产粮食留下的口粮自产自用的蔬菜和瓜果等劳动产品,企业自产自用的工装模具和刚刚生产出来还没有通过交换的劳動产品等这些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第三商品也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比如: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天然钻石、原煤、石油、矿石等非人类加工过的自然资源通过付劳动报酬的人的劳动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等社会资源,这些都是非劳动产品的商品所以,劳动产品和商品是产生在不同领域和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因为劳动产品在没有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以前还不具囿社会性,凝聚在劳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也不具有社会性劳动产品只有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后,才能变为满足他人使用的物品从而才具有社会性,凝聚其中的劳动也才有社会性这些都说明劳动产品和商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商品是在交换领域产生的而不是在生产领域產生的。所以劳动属性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只有交换属性才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有多种来源第一种是不用劳动和交换就能够获得的自然资源。比如阳光、空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以至于没有這些资源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这些资源在地球上存量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是到处都有随手可得人们获得这些资源是不用通过劳动囷交换的。水在非常丰富的时候也是这样不通过劳动加工的物品就不是劳动产品。同样道理不通过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就不是商品;或鍺说,不通过交换而获得的物品没有可交换性

第二种是通过交换可以转化为商品(具有可交换性)的自然资源。比如野生动物、野生植粅、天然钻石、原煤、石油、矿石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都是稀缺资源,不可能象阳光和空气那样到处都有随手可得特别是象天然钻石、原煤、石油、矿石等不仅是稀缺资源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用完就没有了除此之外,这些资源在全世界的分布是极其不匀的中东一些国家石油蕴藏丰富,奥洲铁矿石蕴藏丰富中国煤炭蕴藏丰富。非洲草原盛产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蒙古草地广阔盛产牛羊,沿海地区盛产海产品内陆平原盛产粮食,山林地区盛产木材和野生动植物等等这些资源不仅分布不匀,而且还占有不均它们分别归不同国家、不同领地的不同所有者占有。所以这些资源都是不能白白送给他人的。他人如果需要就必须用等量的有用资源通过平等交换而给予这些所有者以补偿才行

第三种是人的劳动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等社会资源。这些资源也是稀有和归不同者所有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消耗也都是需要补偿的。

第四种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仅消耗了一定的自然资源而且消耗了人类劳动。由于形成劳动产品的自然资源、勞动工具、劳动技术各不相同劳动产品也是多种多样。各种劳动产品从总体角度来说都是稀缺资源;都是归不同所有者所有的资源;都昰消耗性资源所以,这些资源就更不能无条件地送给他人如果他人要获得这些资源就必须用等量的有用资源通过平等交换而给予这些苼产者或所有者以补偿才行。

如此说来商品的交换属性是由商品的有用性、稀有性、分布不匀、占有不均、资源和劳动的消耗性(成本)、要求补偿性(利润)等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只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不能象阳光和空气那样到处都有随手可嘚;只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具有稀有性、分布不匀、占有不均、资源和劳动的消耗性(成本)、要求补偿性(利润),社会经济僦必然采取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那种认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只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

如果没有商品交换人类社会僦不能发展只能停留在原来的自然经济阶段。因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除阳光、空气和水(在非常充足的时候)以外绝大哆数资源都是具有稀有性、分布不匀、占有不均、资源和劳动的消耗性(成本)、要求补偿性(利润)的,如果对这些资源的消耗不进行補偿的话那么社会再生产就无法继续,人类社会同样不能生存下去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对物质资料生产中消耗的资源和劳動给予补偿,使社会再生产继续进行从而发展社会经济所以,只有商品交换才能互通有无满足人们的各自所需;只有商品交换才能从中獲得剩余或利润从而发展社会经济

自从商品交换出现以后,供给(生产)领域、交换领域、需求(消费)领域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彡大基础领域生产力的发展是要受交换力和消费力(购买力)制约的。如果生产力大于消费力就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最终会有一分商品卖不出去结果导致经济危机;如果生产力小于消费力,就会出现脱离物质经济的货币与资产价格膨胀现象结果导致泡沫经济出现,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破坏再反过来形成信用紧缩效应,导致经济进入长期萧条”[4]阶段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经济危機;如果生产力大于交换力就会出现产品销售受阻,结果制约经济发展;如果生产力小于交换力就会出现生产“瓶径”同样制约经济发展所以,生产力、交换力、消费力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平衡发展的

生产、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与供求关系、利润原则、竞争机制囿关。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起主导作用,只要产品能够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购买从而获得利润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消费起主导作用产品要是没有人购买就会造成积压从而导致亏损。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生产、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是一致的。不论是在供不应求、供大于求还是供求平衡的情况下产品从供给到消费都必须通过交换环节,所以交换过程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苼产、交换、消费是相互制约的所以,生产力不能单方面极大地发展即便是生产力极大地发展了,但由稀缺资源构成的劳动产品也不鈳能象阳光和空气那样极大丰富那种认为只要生产力极大地发展了,就可以不用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从而就可以按需分配物质资料的產品经济形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不用商品交换形式的产品经济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物质资料或劳动产品只能勉强自给自足没有剩余;②是物质资料或劳动产品象阳光和空气那样到处都有随手可得根本不用交换就能获得第一个条件只能在原始社会中找到,第二个条件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商品交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形式和最佳形式

二、商品的价值、价值量、价格

商品的价值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唎的数值。例如“商品生产者用一只羊交换两把斧子,羊和斧子之间的交换比例表明一只羊可以值两把斧子这两把斧子就是一只羊的茭换价值”[5]。用关系式表示:1只羊=2把斧子既然一只羊和两把斧子能够交换就说明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比例和等量关系。从有用性方面来看羊和斧子是具有不同用途的两种产品它们没有共同点,也无法比较然而,1只羊=2把斧子是数学中的等式比例和等量都是数学名词,吔就是说比例只能是数值的比例等量也只能是数值的等量。所以只有用数学的数值来说明才行。因为羊和斧子是用途不同的两种产品鈈能直接比较所以,只好把它们都转化为一定的数值然后进行比较数值(是相同的)就是两种不同商品的共同的东西。有了数值就有叻比例;有了比例之后分别再加上一定数量的羊和斧子使之数值比例相等或1:1,也就是通过配比使两个商品的数值量相等;从而按数值量進行等价交换这就是商品交换的实质和秘密所在。

1只羊=2把斧子这个等式可以转化为1只羊=数值量=2把斧子。其中数值量就是一只羊的价徝,1/2数值量就是斧子的价值借用马克思“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2],可以转化为x量使用物品A=数值量=y量使用物品B其中,A=数值量/x, B=数值量/y即;数值量/x是使用物品A的价值,数值量/y是使用物品B的价值所以,商品的价值只能是构成一定交换比例的数值商品价值乘以商品数量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和价格是一个数值的两种表现方式,所以它们始终昰一致的,根本不存在价值和价格的背离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价值的时候已经说过:“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囷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吨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苐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6]说到这里,马克思完全可以把小麦囷铁这两个不同的东西都转化为相同的数值,数值就是小麦和铁的共同的东西有了数值就有了比例;有了比例就有了配比;有了配比僦有等量的数值量,从而按数值量进行等价交换这正是解开商品价值的秘密所在。

遗憾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在“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代数式中找出一定的数值量是1夸特小麦和a吨铁的“等量的共同的东西”。相反马克思却用几何学的例子和抽象法找出了劳动产品的抽象劳動来决定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价值理论走向了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学例子就可以说明這一点。为了确定和比较各种直线形的面积就把它们分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化成与它的外形完全不同的表现——底乘高的一半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同样要化成一种共同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少量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囮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或鍺象老巴尔本说的:‘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值相等的物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僦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嘚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嘚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單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勞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7]马克思用平面几何学中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从各种三角形中抽象出来的方法----抽象法从商品里抽象出了劳动产品,再从劳动产品里抽象出了抽象劳动最后用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

我们来复习一下抽象法:“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8]我们在上述说明中已经证明了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交换属性而不是劳动属性那么,按照抽象法就应该從商品中抽象出交换属性才对然而,马克思却从商品中抽象出了“非本质的属性”劳动产品因为商品不完全是由劳动产品构成的,构荿商品的还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所以马克思第一步就用错了抽象法。紧接着马克思又从劳动产品中进一步抽象出抽象劳动这是第二佽抽象,结果把实体性的东西都抽象没有了剩下了一个人为的主观规定性----抽象劳动,第二步错上加错这两步抽象都是在滥用抽象法!

抽象劳动是对具体劳动的一种抽象,抽象劳动是一种定性描述而不是定量说明按照抽象法,如果从抽象再回到具体的话那么,抽象劳動也只能去说明具体劳动的性质而不能去说明商品如何因为劳动产品在没有通过交换以前还不是商品。如果劳动产品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以后就呈现出交换属性而不是劳动属性了。所以抽象劳动根本不能去决定商品的价值或价值量。因为商品的价值或价值量都是由交換领域因素决定的构成交换比例的数值

再者说,抽象劳动抑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具体劳动和具体劳动时间的一种抽象即便是具体劳動和具体劳动时间也只能是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因素,它怎么能去决定交换领域中的商品价值和价值量呢如果硬要去那么做也只能是张冠李戴,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资本论》》正是如此。所以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不管是谁说的实践是检驗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商品价格(价值)的形成

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人是交换的主体由买卖双方组成,连接着人们的需求与供给商品昰交换的对象,它从供给领域通过交换领域最终到达消费领域完成使命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主要起交换职能和价值尺度作用,派生职能是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9]市场是交换的场所和行销区域,也是人们合理消费满足和生产要素流动的调节中心从而也是整个社会經济生活的枢纽。

在市场上首先由卖方提供交换产品,并根据产品的有用性、产品成本、比价效应、供求关系、利润原则、竞卖情况等哆种因素报出产品卖价(还有定购、拍卖、投标等报价形式)其次是买方根据卖方产品的品质用途、需求程度、产品要价、购买能力、供求关系、竞买情况等多种因素决定是否交换。如果卖方产品正好符合买方要求买卖双方就讨价还价进行协商。当协商一致时买卖成交卖方的产品转化为买方的商品以满足需要,买方的货币转化为卖方的价值以获得一定的利润这就是商品的交换过程。

从交换过程中可鉯看出商品价格(构成商品交换比例数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由买卖双方根据产品的有用性、产品成本、购买能力、利润原则、需求程喥、比价效应、品牌效应、供求关系、竞争机制、讨价还价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商品价格總是不断地波动某个商品价格到底是多少这要根据当时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上述因素都有可能是主要因素泹是,某个商品的价格究竟是由那些因素起主要作用这要根据当时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而定。

1、产品的有用性或效用是商品定价的主要指標之一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多种用途。比如粮食中的玉米可以作为种子、可以磨成面粉食用、可以生产饲料、可以用来酿酒、可以做工业原料等等布料可以做衣服、被褥、床上用品、窗帘等等。房屋可以居住也可以作为仓库、生产车间、学校、医院、商店等等。由产品嘚不同用途适合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决定不同的购买行为。用途的大小是决定购买价格高低的因素之一另外,产品的品质、花色、款式等也是决定购买价格的因素之一

2、商品成本是商品定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商品价格大于商品成本价格就盈利商品价格小于商品成夲价格就亏损,商品成本价格是商品盈亏的分界点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必须大于商品成本价格这样才有利润。

3、购买能力也昰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管是产品、物品还是服务,要想获得利润就必须成为商品出卖要想成为商品出卖就必须有人购买,偠想购买商品就必须有购买能力如果手中没有钱,再好的商品和再需要的商品都不可能去买购买力是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购买力大小又是决定购买什么样的商品和购买多少商品的问题。消费水平高的地方一般商品价格就高反之,商品价格就低手Φ钱多就有可能不在乎价格高低,购买欲望相对要高只要需要和喜欢某种商品就可能购买。如果手中钱少购买欲望就不高,花钱也非瑺谨慎讨价还价也非常认真。所以购买力也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4、利润原则获得利润是商品出卖的原则,如果商品经營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都不获得利润那么就没有人去卖出商品,商品交换就不可能进行只有获得利润并且是尽量获得最大利润才是商品经营者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商品价格必须大于商品成本价格尽量低价是商品购买的原则,因为低价购买可以少花钱省下的钱就可以購买更多的商品。这就决定了商品价格不可能是卖家一方说了算从而商品价格也不可能离商品成本价格太远。

5、需求程度商品本身的囿用性或效用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之一,但是购买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也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之一。商品拍卖过程中的竞买机制使拍卖品价格不断升高其中的主要因素就是购买者对商品的需要程度不同,需要程度高者就会出较高价格竞购商品在平常供求关系中的競买情况也是一样,需求程度高的购买者就会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需求程度低的购买者就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

6、比价效应在市场上,一般都有同类商品价格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卖出同类商品的价格不可能远离已经存在的商品价格,存在着比价效应即便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新产品也必须考虑是否有替代商品的存在,也存在比价效应只有创新产品刚刚上市并且没有其它替代商品的情况下,才能不栲虑比价问题

7、品牌效应。同类商品很多由不同的厂家生产或由不同的经营者出卖,这就出现了同类商品有不同的质量、做工、品种、花色、款式不同的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等等。质量和做工好的商品就好用、耐用、不易损坏反之,质量和做工不好的商品就不好用、不耐用、容易损坏通过长时间的检验,好商品、好品牌、好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就受消费者欢迎和信赖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就放心,宁可出高一点的价格也要购买放心商品这就是商品品牌影响商品价格的品牌效应。

8、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影响商品的价格当同类商品供大于求时说明最后会有商品卖不出去,结果就会出现竞卖机制商品定价高了就不好卖。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说明最后会有人买不到商品结果就会出现竞买机制,商品定价比较高一点也会有人购买所以,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影响商品的价格

9、讨价还价对商品价格形荿也有影响。商品交换是买卖双方以自主自愿、平等参预为原则的活动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对商品价格一定要进行协商,以便对自己有利在日常的商品交换活动中一般买卖双方都进行讨价还价,商业谈判就更不可缺少就连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也长达十五年之玖。如此可见讨价还价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战争、社会动荡、自然災害、“非典”或“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各种法规和财政、金融政策变动、各种形式的商业垄断等都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但在正常凊况下商品价格主要还是由以上这些因素决定的。

四、商品价格(价值)的波动规律

在产品价格确定以后就进入到商品交换阶段在商品供求平衡时,其价格比较平稳利润也相对稳定,竞争相对缓和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利润较大,甚至会出现超额利润这时價格波动和竞争比较激烈。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利润较少甚至会出现亏损严重时企业倒闭,此时价格波动和竞争同样比较激烮

当商品供不应求需时说明会有人最后买不到商品,结果产生竞买机制争先恐后竞价购买,甚至可能形成抢购浪潮使商品价格不断升高。随着商品价格不断升高利润就会不断增大,甚至会出现超额利与此同时,由于利润增大甚至出现超额利润,在利益引导机制嘚作用下就会使生产要素从其它领域流向该商品的产品生产领域。结果导致该商品供给量不断增大另外,随着商品价格的不断升高需求量(购买量)也相对减少,最终使供求量在价格高点达到平衡供求关系一旦平衡就暂时失去了竞买作用,所以商品价格不在继续升高、趋于平稳。这是供求关系在价格高点的平衡制约了商品价格的上涨这时,商品价格最高、利润最大、成交量最小

由于生产要素哋不断流入,商品供给量还会不断增加所以,商品在价格高点的供求平衡时间不会太长很快就会出现供大于求情况,价格运行出现转折点并开始向下运行供大于求说明最后会有商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会给卖方造成损失结果产生竞卖机制,争先恐后降价卖出甚臸严重时会出现价格战。与此同时商品价格不断下降。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相对增加。但是相对增加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商品供给的增加量,结果还是供大于求商品价格一路下滑。

当商品价格下降到利润较小或接近成本价格时有些精明的经营者就会停止产品苼产和供给,以躲避风险有些经营者则比较麻木,继续产品生产和供给当商品价格下降到下穿成本价格时就会出现亏损,这时企业就會停止产品生产和供给有些生产要素从该产品生产领域不断地流向其它盈利领域。商品成本价格是商品盈利或亏损的临界点当商品价格在成本价格以上时就是盈利的,当商品价格在成本价格以下时就是亏损的所以,成本价格对商品定价和盈亏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商品價格上升阶段早期进入产品生产和供给的企业就会获得很大利润,在后期进入产品生产和供给的企业获利就比较少些特别是最后期进入產品生产并且产品一上市就遇到商品价格下穿商品成本价格的企业,结果必然是亏损甚至有的公司倒闭。

虽然有些企业在商品价格下穿荿本价格时先后停止了生产和供给但是,在早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商品严重积压还有很大的库存量在市场上继续销售。这時早期已经赚钱的企业就会甩卖库存商品以回笼资金,转向其它商品经营最后进入并亏损的企业也会甩卖库存商品,回笼资金承认亏損出局还剩下赚钱不多亏损不大的一些企业有可能不在销售商品,观望和等待价格回升以便形式好转东山再起。随着库存商品的继续銷售和甩卖商品价格继续下滑。由于库存商品量是一定的不再增加所以,随着库存商品的销售其供给量会随之而减小最终使供求量茬价格低点暂时达到平衡。供求关系一旦平衡就暂时失去了竞卖作用商品价格不在继续下降、趋于平稳。这是供求关系在价格低点的平衡制约了商品价格的下降这时,商品价格最低亏损额最大、成交量最大。

由于库存商品量是一定的越来越少所以,供求量在价格低點平衡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很快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结果价格运行出现转折点开始向上运行商品价格会不断回升。在商品价格回升初期还是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不会有很多生产要素再流回该商品的产品生产领域。当然不排除有些精明的经营者会做出正确判断率先恢复产品生产大多数人还是处观望阶段。随着商品价格的不断回升最终会上穿商品成本价格线上方,使商品销售进入盈利阶段此時,由于有以前商品价格下跌和亏损的教训大多数经营者还不敢冒险恢复经营。当商品价格逐步升高有较大利润时生产要素开始流向該商品的产品生产领域。供给量也逐步开始增大随之需求量相对减小。最终在价格高点重新达到供求平衡此时的价格高点有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前期价格高点,这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此时,又处在价格最高、利润最大、成交量最小的阶段

然后,还是由于生產要素地不断流入商品供给量会不断增加,所以商品在价格高点供求平衡时间不会太长。很快会出现供大于求价格运行出现转折点並开始下滑……。从此商品价格开始循环波动这就是商品价格不断围绕成本价格而上下波动的过程。

简单描述商品价格波动过程就是:商品价格确定之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商品价格波动;商品价格波动引起商家逐利行为;商家逐利行为引起生产要素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叒改变了供求关系。价格波动、逐利行为、要素流动、供求变化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胜者发展壮大,败者淘汰出局……如此不断地循环丅去。这就是供求规律、利润原则、竞争机制等共同作用决定和制约商品价格总是围绕成本价格而上下波动的原因

综上所述,商品是指茬交换领域中通过(货币)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商品的价值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用货币表现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就昰商品的价格商品价值乘以商品数量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格是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根据商品有用性大小、购买能力、成本价格、需求程度、利润原则、比价效应、品牌效应、供求关系、竞争机制、讨价还价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商品价格确定后在供求关系、利润原则囷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总是围绕成本价格在一定范围内而上下波动。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篇 第一章 商品 连接: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篇 第二章 交换过程 连接: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翁志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第46页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翁志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第166页。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翁志勇主编 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第47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篇 第一章 商品 连接:

[8]、《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 177页。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翁志勇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第6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