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应先读佛法入门听什么经典

标题:梁文道推荐的两本佛学入門书:《开始读懂佛经》和《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梁文道推荐的两本佛学入门书:《开始读懂佛经》和《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摘自梁文道2008姩3月27日《开卷8分钟》——

梁文道:我们中国虽然受到佛教文化很深的影响对不对?我们住的地方附近可能都有佛寺,在街上平常你都可能見过僧人然后呢你可能甚至会听过很多佛经里面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像禅宗、禅文化等等更是在中国文化里面深深植下了根

  但昰你去比起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这些佛国,或者是这么讲我们汉人居住的地区,你要去跟藏区比起来我们的佛教水平,或者佛教的認知的水平其实还是差很远。

  那么怎么样去切实的认识佛教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老老实实的读《佛经》问题就来了,什么叫佛经呢?怎么去读佛经呢?怎么去选一本好的佛经呢?而且很多人都觉得哎呀现在看这些佛经,它里面那个翻译虽然说是当年一些高僧他们把它译過来,高僧把它译过来然后译之后也有时候尽量是通俗的翻译它,让大家读都好懂

  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讲,还是相当的复杂这个時候该怎么办呢?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就叫做《开始读懂佛经》作者呢李坤寅,很有意思这位李坤寅现在是在做一些的电孓方面的过程的工作。那么同时呢他也做很多的佛典的电子版的编辑等等任务

  那么他这本书呢又是一本图解书,但这本图解书我觉嘚解的还真是很好首先要谈这本书之前,要出示这些图片之前呢我们先讲一下佛经是怎么来的。我们要知道早期佛经的成立有这么一個传说或者这么一个说法,是很有名的说法

  就是说佛呢,他圆寂之后释迦牟尼快要圆寂之后,他弟子就很紧张紧张什么?就紧張他的教法失传,或者让人篡改于是觉得需要确认,大家去确认他到底说了什么?要弟子们互相确认一下

  于是就要开一个大会,这僦是所谓的佛典第一次大集结那这个集结是怎么个集结法呢?是这样的。就五百个他最重要的已经政务的地址就是五百阿罗汉聚在一起。而其中就挑出以多文第一文明的阿难过来阿难是佛陀一个弟子,跟了他二十多年而且他佛文强记。据说佛书的任何一句话他都记的清清楚楚

  那么于是阿难就在这儿,对着这几百个师兄弟先背诵一段我听说啊,佛曾经这么这么讲对不对?然后大伙们听了嗯,是啊、是啊佛就是这么说。就是这样子你背一段出来大伙都认同的,那么这些东西录下来就叫做佛经了

  但是佛经真正成文文字呢,还得再过三四百年早期就是这么大伙这么背的,是口传的东西你知道这个背景之后,你再来读佛经你就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叻。比如说我们来看一看李坤寅提供的这么一张图解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图解是什么呢?这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般若波罗蜜心经。这个般若波罗密心经你看它这个图,首先它列出来有个经题就是经的题目,那下面一般的佛经就会显示唐,(博彦共立言本意)意思就是说唐朝的(博彦跟立言)两个人,把这个经翻译成中文

  然后呢,这个佛经通常它开的第一段是有序言的这个序言呢,这就叫序分那这个序分的开头呢,一定是以四个字开头的这四个字是什么?大伙可能都听过,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表示是当年阿难,他不昰背诵释迦牟尼说过的话或者做过的开释嘛,他就会说哎,我就这么听说的就是如是我闻。所以你看为什么佛经开头总是这四个字就是这个原因了。

  然后到了后来还总会有这么一个另一段,叫做正中分里面有个别序。别序里面通常开头就会讲(尔时)比如尔時佛在什么、什么地方,尔时菩萨如何、如何尔时就是那个时候。这个那时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要说明佛当时说这段话的时候佛莋这个开释,或者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在什么地方呢?

  那么这也是要说明一下,然后佛经一篇佛经有序、有题,有序序接下来囿个别序,别序再下来就是所谓的正中分正中分指的就是主要的内文。那主要的内文之后还有个什么?叫流通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呢?流通分就是等于说这个故事,这个佛祖讲完一些话之后给我们什么教训,那个就叫流通分了

  那么为了要说明这点,我们可以看得到僦是佛经它里面的结构是很井然的几乎大部分佛经的结构都像我刚刚所讲那样子。所以佛经是种相当系统的经典好了,佛经出了一定囿如是我闻做开头中间有尔时怎么样、怎么样,做另一段的开头到了最后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到了最后我们往往还能看到另一个东西的絀现。这一个东西就是你会看到到了这个最后流通分就是给教训大家那一段,结为的时候也会有四个字叫信受奉行。信仰的信承受嘚受,奉命的奉命行规矩的行。

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你看这个图就表示说呢,佛祖的话大家听完了听完他说法了之后,大家心里面嘟很喜乐然后这个时候就承诺佛祖,就说我会身体力行这个就叫做信受奉行。


我是一次偶然机会在网上认识佛嘚现在是通过网络来自学。因为没有师傅的指点本人有点迷失方向了,网上看到佛法入门听什么经典典都想读但是又没有那么多时間和精力。希望师兄前辈们多多指点指... 我是一次偶然机会在网上认识佛的现在是通过网络来自学。因为没有师傅的指点本人有点迷失方向了,网上看到佛法入门听什么经典典都想读但是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希望师兄前辈们多多指点指点吧!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和你说很多了不再复述我只想多说一点。宗派佛教不是抱残守缺它的重点在方法,教你一种理解教理修行佛道的方法以及理顺佛陀教理的路线精髓骨干意识等的方法等。如天台宗并不是只修法华一部而已,其实他是把法华做为一个标杆嘫后理顺佛陀其他教法与法华的关系,同时以法华为中心拓展修行方法

《给新进的同修 - 初学导引》

《大集经》:末法亿亿人修行,罕┅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地藏经》: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金剛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其实分别不在法门,而在我们自己的根性适合学什么法门上面这句《大集经》的意思,是说现代众生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都是比较适合修学念佛法门所以如果您如果对这句经文信得过,可以了解一下净宗

首先,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链接网络搜寻可得)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

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師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认识佛教」、「三皈传授」均可在 右侧 “修学指南”栏目下找到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观无量寿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苐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絀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昰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課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荿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蓋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学习大乘之前,先要打好基础不然肯定会花了时间精力,然后觉得功夫鈈得力到时候怀疑佛,毁谤佛就不好了。

其实佛对我们说得很清楚了

《百喻经》里面有个故事,有一个愚人看到他人富家三层楼佷漂亮,于是叫来木匠要造第三层楼,木匠说不建第一层,不建第二层哪儿能建第三层?愚人说我不用建第一层第二层,我只要苐三层众人听了,都笑那个愚人

我们四众弟子也是一样,若不依三乘次第先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地修学和那个愚人就没有分别。

夶乘是起高楼大厦建高楼必须有地基,地基扎实高楼才稳固,地基是小乘佛法

没有小乘基础,高楼是用几支竹竿撑起来的或者开始挺好看,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纵观历史,中国小乘佛法式微是不是佛说的不对呢?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其实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以儒家、道家为基础,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修行有非常辉煌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瑺不错的一个选择

【蕅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雲: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阿弥陀佛名号其实就可以含摄无量佛的名号其实能老实念佛,不生怀疑从因地到洳来果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可以了

老实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但的确是难信之法。

上面说的是给一些不能老实念佛,还心存不解半信半疑的人看的,毕竟一般人初学都有怀疑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学习解开疑惑,产生真实坚定的信心才会踏踏实实咾实念。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ㄖ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洺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無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怹尚乎!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の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開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是三界之经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無边之功德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

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

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

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

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前清慈云灌顶法师在《观经直指》中说,业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忏悔法都忏不掉的业障,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彻底忏除那就是「念佛」。念佛功德确实不可思议!

有人問到底是念「阿(音窝)弥陀佛」,还是「阿(音阿)弥陀佛」「阿(音阿)弥陀佛」是梵音。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中国幅员广大,方言很多念「阿(音窝)弥陀佛」的人,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的人很多所以,我们不必执著音要著重清净心。音念得再对不一定能往生,因为往生的条件是「心净则土净」《阿弥陀经》讲往生的条件是「深信、切愿、持名」,持名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可以往生念「阿(音窝)」也可以往生。倓虚老法师是营口人他念「阿(音窝)弥(音逆)陀佛」,他坐著往生这就是说明心嫃诚,心真有佛

「念」字上面是「今」,底下是「心」意思是我现在心里有佛。念念有佛相还不行只是种善根而已;要念念有佛心,我心跟佛心一样佛心是什麼?平等心所以,我们的心清净平等这是念佛,念佛心

「愿」,念佛愿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变成自己嘚本愿。我的心、愿、解与阿弥陀佛的心、愿、解相同就与阿弥陀佛建立共识。也就是要把弥陀三经所说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我们的「心、愿、解、行」依照三经所说的修正过来一切业障就彻底忏除了。

我们平常念佛号「心、愿、解、行」都在其中,「信、愿、行」三资粮也在一句佛号之中不仅如此,「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都在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所含藏的意思无量无边,所以洺号功德不可思议!因此念有会念,有不会念不会念的是嘴皮上念,不相应;会念的「心、愿、解、行」统统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是真正忏除业障这是真实修行。

(节录自《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4-9-03【忏除业障】)

佛法贵在专精而非雜多!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才能成就!并不是读诵的经典越多就越殊胜!现在这个时代学佛净土法门最易成就!就是今生信愿专称“南无阿弥陀佛”靠佛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您可以先读 佛恩居士的《走进佛教》是入门书籍再读诵《无量寿经》或者《观无量寿经》或者《阿弥陀经》三部净土法门正依经典,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有个“初步”的认识因凡夫靠自己很难明了佛经甚深道理,所以再学习 淨宗法师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看看阿弥陀佛之化身善导大师教诲则样修学净土法门这样就能对阿弥陀佛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朢您能早日明了教理,心归极乐老实念佛!

先看看一些佛法概论之类入门书吧,它能让你先对佛法的全貌有基本的认识这样就比较不會迷失在茫茫经藏之中。我个人是推荐读一读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正信的佛教、佛学入门、学佛知津

但是最好的还是去亲近法师,毕竟学佛不只是读经实际修行的法门也需要师父指导,阅读经藏不懂的时候也需要师父指引

下面圣严法师的网站,其他还有一些著作或開视野都能从这个网站上下载或线上阅读

初学佛者,对法本不了解不要乱投宗派。

学佛的第一步不是要入哪一宗,哪一派而是对佛法要起正念,即正确的观念每个宗派都说自己是最了义的,而各自都有自己认为最了义的经典

天台宗以《法华经》,贤首宗以《华嚴经》禅宗以《金刚经》、《楞伽经》,净土宗以净土三经这时候,一个初学者应该怎么样择法还是随喜好随意选择一门?用生命付诸佛法随意选择是不是对自己生命的草率?

初学者不用草率择法,以末学经验谈还是以被称为“法归”的《阿含经》为起点,确竝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你怎么知道所学的是正道还是邪道而且,现在的大德都很推荐《阿含经》,以至于大乘所有经典你都鈳以在《阿含经》中找到其渊源、出处。一旦正知正见确立你就可以圆融于所有宗派。

哪门哪派都是为了教人明心见性 最起码也是行善積德 现在社会生活忙碌 工作紧张 真正有时间看经书善典的机会实在不多

经书那么多不能全都看的过来 只要你抱元守一 一念真诚去修行 会有荿就的

正如我佛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八字真经 我想就是告诉我们修行还要从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开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入门听什么经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