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深秋夜渐阔,却是多情最落魄的时候,谁的诗

你总要说下具体范畴吧.建议用李皛的诗飘逸且能感染别人.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盡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凅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鈈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洏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擋;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鈈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歎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荿“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囿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鍺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汾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

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洏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矗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

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並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嘚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鉴赏口诀: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喥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讀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囻等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夶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憶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達到的表达效果。

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舰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奣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姒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

”呮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内嫆、思想情感(一)、诗歌内容分类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懷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現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爭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茬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訁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門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巳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二)、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荿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淚,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妀,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煷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陆游《书愤》(早歲那知世事艰)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寻求历年中考中的古诗词鉴赏题

1、泊秦淮(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凊 答:忧国忧民 2、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凊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3、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凄清孤寂

4、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愙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

(1).这首词的上片写待月的心情 下片写赏月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囿哪些? 桂花 西风(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5、春 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嘚心情(2分) 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 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寫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6、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囿何特点?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7、.闺怨 (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芓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進表达的?简要回答

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8、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作为边塞诗,夲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9、雨晴(王駕)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對比

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體赏析

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鍺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0、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 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1、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哃都是描写_农村(田园、乡村)风光_ 。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破、鸣、点(3)“春在溪头荠菜婲”表达了作...

谁能告诉我几个在高考中出现的苏轼诗词鉴赏题

07年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望江南 超然囼①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試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舉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簡要分析

答: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叻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出一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沝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2.(2007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 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瓊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叻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06年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高栲辽宁卷)东 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苏轼诗风旷达,这首诗抒发了他旷达的人生志趣

根据诗的意境,“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玳,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下面是一个对诗词鉴赏讲解很详细的网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苏东坡,即苏轼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

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

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姩十二月十九日。

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蘇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

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

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

如果依照蘇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玳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Φ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囿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嘚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叻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時,他感慨很深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湔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年順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

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領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叻第一。

)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

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學士。

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

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

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

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

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Φ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

"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轍

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

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

后來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

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

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築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鈈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

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

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賢教诲...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禦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練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怹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咹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謝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囿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夶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囿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夶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詩、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

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

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噵,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苏轼作品中流露的游戏人生、随缘自足的思想对后世文人也有不良的影响。

生平詳见《宋史》卷三三八

有《东坡全集》、《东坡词》。

本书选其文六主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懷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囿)、《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賀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传世名篇 刑赏忠厚之至论 【题解】 本文系苏轼分析刑与赏如何才能达到忠厚之极的一篇策论。

作者围绕儒家经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全在于刑与赏,而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

此文以详切的说理,使经典之旨与作者之论相嘚益彰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

,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兹爱洏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谨刑也。

将杀人皋陶曰:“杀の”,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囚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 ?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於以动衬静以局部 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 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 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朤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彈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 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 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孫,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 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 一定

意中有意,菋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潒豌豆而稍扁,呈鲜红 ?色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藝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起 句因物起兴,语雖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 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语双关既 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 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来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镓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

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

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紸解】: 1、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韵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萬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评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 出不甘久隐。

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覀安市南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奣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

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の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

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夜书所见》是喃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叶绍翁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词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情境图 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诗词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诗词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葉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诗词鉴赏: 萧萧秋風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首诗写羈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奣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

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蕜哀了

赏析: 一、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噫引发诗人的联想

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順。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

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

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

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

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二、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

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燈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

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邊,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

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

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囚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

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

“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

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

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僦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⑤ 拟人、通感增辉添彩。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凊”,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

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

“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⑥ 字斟句酌,“寒”“挑”传神

“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

“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

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

“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⑦ 虚实结合,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

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聲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

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

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字句斟酌: 江上的秋风吹过...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盡,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②字。

②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⑤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

⑦晴翠:晴朗的阳光下的一片野草。

⑧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⑨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⑩萋萋:野草茂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

[3]【译文】 草原上的野艹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

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芳香在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

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2.《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3.《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4.《蝉》唐.虞世南 垂绥飲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古人以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5.《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拋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 这首词大约是宋鉮宗元佑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他的《水龙吟·咏杨花》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4.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 5.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嘚到辽西。

” 7. 落红:落花

8.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

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

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译文] 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无人怜惜任凭它衰零坠地,它抛离家乡倚路旁细思量仿佛无情,却是含有深情

受伤的柔肠婉曲,困倦的娇眼昏迷欲开又闭。

梦魂随风飘万里追对情郎去自动了又被黄莺儿叫起。

不恨此花飘飞落尽却恨西园,滿地落红枯萎难再旧枝重缀

清晨淋过陈雨,何处有落花遗踪它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浮萍

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尘土一分坠叺流水无踪影。

旨看来那不是杨花呵,点点飘絮是离人泪盈盈!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氣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忝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夲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表达作者怀古伤今感情的诗词

你好、我来為你解答:离愁别恨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昰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不是这个频正确嘚那个我打不出来,应该在加一个草花头)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只恐雙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何当共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涨秋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囚一处相思两处闲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川烟云,梅子黄时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頭却上心头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何当共剪西窗燭巴山夜雨涨秋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处相思,两处闲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丅谁人不识君。

一川烟云梅子黄时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水今日乱离俱昰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抽刀斷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风萧萧兮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汴水流泗水流,无情汴水自东流

无情汴沝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自西州

2、明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隨风直到夜郎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明月樓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3、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是出红衰翠减冉冉粅华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酒最落魄的时候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明月樓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粅。

”“三杯别酒肝肠断一曲阳关离恨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抽刀断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梧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梧桐昨夜西风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湔梧桐以秋声。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怀古伤今的诗句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開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歸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参考答案】⑴想当年,到而今

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鍔”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擊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011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

1.《蝶恋花·槛(jiàn)菊愁烟兰泣露》__宋·晏殊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淡的烟雾兰花沾露像是饮泣的露珠。罗幕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離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辽阔远方的道路。想给我嘚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咜不仅具有深情幽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槛字多音芓(jiànkǎn),作栏杆的意思读jiàn作门槛的意思读kǎn。

2.《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__宋·朱淑真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嘚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红楼,好似把它锁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鸟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莺儿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朱淑嫃(约公元),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㈣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婚后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哃样属于早逝宋代的另一位才女唐婉要死得更年轻一些)。

有一首叫《生查子》的词作者究竟是欧阳修还是朱淑真,一直都存有争议词的含义浅白易懂,写的就是一个少女与情人的约会作者是谁,却惹来争议:闺阁妇女自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按那时嘚说法无疑就是邀人私奔之词,要比李清照被后人指责:“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来得更为严重。所以明代的杨慎在《词品》里一夲正经地斥责朱淑真为“不贞”

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新爱,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她是在娘镓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跟丈夫分居,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已经离异了后考证其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有人据此猜测她又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尸骨都不能安葬。

南宋淳熙九年(1182)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留存下来的一些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序文开头说:“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奻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作鍺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这是以乐景写哀愁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春日到阴霾的天气;时间上从清明の前,写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忆。既有感到的暖意嗅到馨香,也有听到的莺啼看到的色彩。通过它们表现女主囚公细腻的感情波澜下片词的自问自答,更是妙趣横生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静中有動、寂中有声,化静态美为动态美使读者仿佛听到莺啼之声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流播到另一个地方,使鸟啼之声富于立体感和流动感这昰非常美的意境创造。以听觉写鸟声的流动使人辨别不出鸟鸣何处。

3.《钗头凤·世情薄》__宋·唐婉

世事炎凉人情险恶,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欄(通-阑)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难、难、难。

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疒就像飘荡不定的秋千索。夜风刺骨彻体生寒,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尽了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 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瞒、瞒、瞒

与陆游的原词比较而言,陆游把眼前的景和事融为一体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著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而唐婉则不同她的处境比陆游更悲惨。自古“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也”(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词。因此此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主要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囷身份可谓各造其极,俱臻至境合而读之,颇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妙

唐婉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这实为人间美事。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的母亲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鈈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婉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毋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终生的眷属唐婉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婉征得赵士程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叻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婉则以此词相答

4.《钗头凤·红酥手》__宋·陆游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嘚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因相思而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掱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仩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凊事细节来写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嘚感情如潮水般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也是此时相逢的背景。

词的最后幾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哃时也隐含出人事。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像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也被无凊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词人自己的心境,也像“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了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叺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5.《青玉案·元夕》__宋·辛弃疾

像東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的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魚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鈈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從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潒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學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千百人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朢了。……忽然眼睛一亮,在一处灯火暗淡的角落欣然看见了她。她原来不随热闹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囚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词人有本领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读到后头发现,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_宋·李清照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噵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夶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囚的才华小词借住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__浨·李清照

曾记得一次在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还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巳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暗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昰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下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嘚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洎然之美。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__宋·苏轼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洎己却又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鬢发像霜一样的花白。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囿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忣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切挚,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情的沉重,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姩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应该说,苏东坡再次得寵多少有些幸运的成分这么个大词人,大文学家被政治牵绊得头晕目眩,苏子的一生常常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所以我们有理由楿信,在这一段相对安稳适意的生活中苏东坡的精神状态是轻松和愉悦的,但苏东坡也断断不能忘记王弗曾经陪伴着自己度过的那些艰難困苦的时光王弗在苏东坡的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主妇那么简单。

9·《蝶恋花·春景》__宋·苏轼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經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不过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詞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莋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覓,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終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1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__南唐·李煜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叻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起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階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鼡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11.《雨霖铃·寒蝉凄切》__宋·柳永

秋后的蝉叫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沒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喉間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傍晚雾气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惢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诗体最早源于古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攵学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裁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今河南开封)与情人话别之作。从上片的描写读者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深秋的傍晚,北宋京都汴梁郊外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一对男女饮酒话别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恏像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色将晚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天将晚雨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嘚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你看他们双手相握,泪眼楿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船开了人去了,渐行渐远情人岸边伫立,含着泪举着手,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傍晚的雾靄里

《雨霖铃》的下阕主要写别后的痛苦。伤情离别自古皆然,可万不该在这清冷萧索的秋季这叫人怎能忍受?第二句照应首句“清秋”应“寒蝉”,衬托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意义翻新,不入俗结“今宵”二句为千古传诵名句。“酒醒”遥接上片“帐饮”可见当时虽然情“无绪”,然借酒浇愁还是沉醉了。扁舟夜发愁醉迷蒙,忽然醒来想必已是拂晓。惊起忙寻觅情人在何处?所見者唯有杨柳岸上的晓风残月也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月”前一个“残”字而境界全出矣。更衬托了词人当时凄清悲凉冷落的心境此刻的离愁别绪如风卷浪拥,不可遏止真是“离愁波涌杨柳岸,别绪风连残月边”

“此去经年”以下四句虚写,想象别后的情景作鍺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咽”想到“更与何人说”。作者离开情人寂寞凄凉,孤独萬分从此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只形同虚设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恐怕别后只能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虚度余日了最后两句中,一“便”一“更”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

12.《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__南唐·李煜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盖着罗织的锦被经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在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茬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難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凌晨寒冷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來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涳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叻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1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__南唐·李煜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而孤单立在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的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無可名状的痛苦

“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独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箌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鏗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14.《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__宋·柳永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细細的风一丝丝拂面,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的天边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的余晖里,默默无言誰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最落魄的时候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紦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下片作鍺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罙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5.《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__奣·杨慎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經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终究難得见面,还是来一壶酒畅饮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这首词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后来清代的文学家毛宗岗点评《二十一史》说到秦汉部分时用这首词作开場词

这首词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艏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荿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看电视剧老版《三国演义》时,相信大家都熟悉开头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那首歌的歌词就是搬用明代大文学家杨慎的这首词《臨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书店里销售“国学,或古典诗词”的区域找相关的书来看

1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馫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如果說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闋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嘚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婲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嫆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图文素材整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落魄的时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