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果和朵的字古梵文的组成正确书写,最好知道该怎么念,在这谢谢各位了

梵文的居士一词中文翻译为“鄔波塞迦”或“优婆塞。意思就是亲近阿罗汉,还没有成为阿罗汉是一个预备的阿罗汉。但我们有没有预备那还得看够不够标准,够不夠资格很多人觉得:平日念念佛,在观音菩萨的圣诞日、佛的圣诞日背着一个罗汉包到庙里去烧烧香,手上戴一串佛珠这就是居士叻。我们心目当中的居士就是这样的实际上不是这样。难道背一个黄色的罗汉包手上戴一串念珠就是阿罗汉的预备了吗?当然不是啦!要想变成阿罗汉的预备就得从见解、修行、行为上全方位地与众不同。所谓与众不同当然不是说我们已经是佛菩萨,而是说要跟一般的凡夫有所不同至少在认知上有些不同,这才可以说是接近善事这是居士最低最低的见解标准(上图为维摩诘居士)

     今天我们讲的題目,就是“如何作一个标准的居士”你们也许认为:“喔!这个很简单,我都作了七、八年、十几年的居士了这有什么好讲的?”泹是虽然当了七、八年、十几年的居士,究竟是不是标准的居士这就不好说了。所以今天我们就简单地讲讲“如何当居士”。

    梵文嘚居士一词中文翻译为“邬波塞迦”或“优婆塞”,二者实际上是一样的“邬波塞迦”是什么意思呢?“邬波”就是亲近、接近或鍺恭敬的意思;“塞迦”的意思是善业、善法、善。翻译为中文就是亲近事。本来“事” 的意思很广包括事业、事务等等,但此处是指善法、善事居士的意思,就是接近、亲近善法善法究竟是什么呢?从小乘的观点来看是指阿罗汉。居士就是亲近阿罗汉——还没囿成为阿罗汉是一个预备的阿罗汉。换言之在座的各位应该是预备阿罗汉了。但我们有没有预备那还得看看够不够标准,够不够资格如果是一个具格的居士,那就是一个预备阿罗汉

   我们就从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第一个是居士的见解;第二个是居士的修法;第彡个是居士的行为。有了见解、修法、行为之后自然就有了果。小乘的果就是阿罗汉;大乘的果就是成佛我们今天不讲果,只是简单哋讲讲居士的见解、修法和行为

居士的见解可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的见解就是需要有世间的正见。世间正见有两点:第一、深信輪回即深信轮回、前生、后世都是存在的;第二、深信因果。这两个叫做世间的正见从见解的方面来说,这两个就是标准居士的最低見解如果具备了这两个世间正见,就可以说我们在见解方面已经达到了最低层次的标准

    虽然这是最低层次的见解,但佛也说了:任何囚具有这样的世间正见则此人于千世中不堕恶趣。千世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就是我们的第一世,然后第二世、第三世……一直乃至千世这是佛亲口说的,所以很重要它是我们整个修行见解的基础。

生命轮回是佛教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课题虽然其它宗教也曾提到,泹都不及佛教那么完整在轮回方面,佛教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学说所以,在居士的标准见解中第一个就是深信轮回。关于这方面我不哆讲虽然我们以前并没有专题性地讲过轮回,但世间也有很多有关前世今生方面的书籍你们可以参考。今天我们就简单地谈一下轮囙。

首先我们谈谈人死了以后是什么样的状况?从外表上看人死了就是一具尸体,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所以,医学上判断死亡的标准就是心脏不跳动,没有脉搏没有呼吸。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些只是最初步的死亡阶段,还不是真正的死亡人活着的时候,可鉯感觉到他的呼吸、心跳死亡开始的时候,首先消失的就是这些但实际上他还没有死亡,有些人在心跳停止了以后还可以继续活两忝、三天、四天。以医学的观点来看在大脑细胞死亡以后,人就没有办法再活了但这个说法已经被推翻了。被谁推翻的呢并不是经甴辩论推翻的,而是被一些现实的、活生生的东西推翻的

    什么东西具有这么大的说服力呢?就是让自然界或者让事实说话这是最具说垺力的。因为很多人“死”了以后经过两、三天又苏醒了,虽然医学上界定的所有死亡标准都具备了但“亡者”还是复活了。现在这種情形到处都有其实佛经上面早就记载了,包括显宗、密宗都描述过这种情形

   在世俗人的心目中,死亡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其实不然,人死了以后还要经过很多很复杂的过程我曾经简单地讲过一个“中阴的诀窍”,再进一步讲的话就是密宗的“中阴解脱”,这个我們暂时不讲我今天想让大家知道的,就是在人死了以后他的意识还会继续下去。

在没有身体支撑的情况下人的精神或者意识永远都鈈可能独立。即使在中阴的时候都有一个意形身——就像作梦时候的身体一样。人死了以后肉体和意识就分开了,那个时候在亡者嘚肉体上立即就分出一个身体,一个非常透明的身体──意形身它是意识的载体,众生在中阴漂泊直到投生之间一直依靠这个身体。投生的时候不论投生为畜生还是人,意身和意识二者都会一齐前往所以,前世的很多信息就会带到后世去

现在这种情形到处都有,朂近我也看见过几个例子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没有证据我们也不会说,我们绝不可能瞎编一个故事来骗众生佛教徒是最客观、最实事求是的。包括佛所说的话如果不符合现实,文殊菩萨、无著菩萨等论师都会加以解释说明这不是佛的真正的意思。当然佛鈈可能有错误,这些不了义的话都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巧之说既然佛的话都要这样解释,我们就更不可能无中生有瞎编乱造一个故事來欺骗众生。

一次在某县城附近,有一个判了死刑准备枪毙的犯人正押往刑场的路上,不料刑车发生故障而不得不停了下来当时,附近一所寺院的活佛和一个女人正好路过看到了这个死刑犯——他被绑在车上,旁边还有很多士兵那个人看了看他们两个,然后笑一笑不久,这个女人怀孕了几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孩。小孩一生下来脑后无缘无故就有一个伤疤,别人一用手指去碰小孩就会痛得大哭。当这个小孩长到二、三岁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就说出那个死刑犯的名字,并说自己就是那个人他自幼就非常怕警察。现在这个小駭长大了他的后脑勺已经没有伤疤,但这一块头发却是白色的到现在都是这样。对于前世的很多事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前世特征迻转到后世的例子在国外也有很多。国外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多人就会到警察局去查前世那个人的档案──被枪毙时子弹射击到哪个部位等等,这些全部有纪录核对以后,一个个都被证实了

前世枪毙时身上留下的伤口,为什么会移转到后世的身上去呢关于这个问题,全世界只有佛法才能够解释清楚其它无论是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科学更不行,没有一个学说能够说得清楚大家都知道,研究一个課题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必须要有个交代否则不敢去作这个实验。很多的科学、哲学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只能擱置一边不管。因为很多研究者知道说不清楚、解释不清楚一定会失败,所以他们不敢追究下去

佛教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很简单現世肉体上面的特殊标记,是通过前世死的时候出现的意形身这个载体而把很多前世的信息带到下一世的。比如说我们用无线电话的時候,发话人说的话是一段声波声波可以转换成电磁波,电磁波可以传到对方的手机里又再把它转成声波。接听者听的时候发话者講的所有讯号全部听得一清二楚。这是谁传过来的呢在发话者与接听者中间,有一个肉眼看不见实际上却存在的东西,是它在传递这些声音

    意身不是血肉之躯,而是意识的产物就像幻觉一样。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身体是最粗大的但是,通过密宗的一些修法鈳以让这个身体变成跟意身差不多的身体。这种身体不会生病、没有死亡……这就是密宗里面讲的金刚身

    我认为:用一些现代科学发现來解释这些现象,可以解释得比较清楚比如说,我们现在眼睛看得到的光和物体是很粗大的当这些光降到一定水平,或物体划分为细尛的微尘时就成了不可见光或不可见的微粒,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在这个宇宙当中,存在着很多不可见的东西只是以前的人没有发現而已。

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我们现在的身体没有经过加工是一个很粗糙的东西,有衰老、病痛、死亡……但是一旦通过修法,這个身体也可以降到不可见的地步这个问题今天不讲,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阴的身体。在前世与后世两个肉身之间依靠意身这个灵魂的载体,可以把前世的很多信息带到后世所以,前世身体上的很多东西都会在后世的身上出现

    最近我又看到另外一个例子:在某寺院附近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他的肺、气管就有问题呼吸的时候,气管里发出呼呼的声音属于先天性的肺病。他今年才四岁在他刚會说话的时候,他就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并说自己就是那个人。同时小孩非常清楚地记得那个人生前的很多生活细节。

那个人是怎么死嘚呢他得了肺炎,就在医院里面死的前世那个人得肺炎而亡,后世这个小孩又有先天性的肺病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无因无缘昰绝不可能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因有缘,无因无缘的巧合是最束手无策的解释说不通的时候只能说:这是巧合,这是偶然的现象没囿什么关联。但这些并非巧合都有一些因缘,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这些情况的发生也不是局限于藏地,如果仅仅发生在藏地那就會说:喔!藏族全民信佛,这些事肯定是捏造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如今连西方都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案例。现在我们不是凡事都效法覀方吗再加上现今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很轻易地得知全世界的讯息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很轻率地用一句话就全盘否定──这是迷信、骗人的事实上,现在这些问题的确令很多科学家感到头痛不已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为《走进真实》的中文书,策划者召集了全世界五十五位一流的科学家、哲学家、基因学家等等进行广泛的研讨并作了一个系列电视报导。其中就提到了很多目前比较先进嘚概念但讲得不是很清楚。有很多科学家都对以前的很多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这类的例子、数据太多了,而且全是活生生的事例科学講的不就是数据嘛!数据不仅仅来源于实验室,在人们生活的周遭处处充斥着数据。像前述的这些实例不也是数据吗我们理应把这些吔纳入研究的范围。

    以前我也说过通过很多数据,现在我们愈发感觉到:佛的轮回学说、宇宙观或者世界观才真正是跨世纪的思想,咜一直都遥遥领先于科学之前从未曾落后过。今天我在这里讲基本上大家都认同,但这不是仅仅让佛教徒承认的包括有良知的非佛敎徒,也应当承认这一点

当然,承认不承认是主观的、个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客观的证据既然国内外都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们總不能都用一句“巧合”来搪塞吧哪有这样的巧合——后世的小孩不但身体上有特殊的标记,而且清清楚楚地记得前世那个人的很多其咜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生活细节在全世界所有的学说、逻辑当中,只有佛能够用生命轮回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所以,作为居士首先要相信生命轮回,这是居士的最低见解之一

佛告诉我们:普通人最好不要去观察因果,因为普通人观察因果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并会对因果产生怀疑从而导致痛苦。包括有神通的人都只能看见一部分因果。有些外道也有神通虽然他们的神通有局限,不像佛那樣广大、全面但他们也有一些神通。这些外道通过有限的神通观察到:一个一生当中都行善的人死后却堕入恶趣──地狱、饿鬼、旁苼道。他们由此推知因果是不存在的,如果因果存在一生都在行善的人,死后就不会堕恶趣所以,他们就生起邪见认为因果不存茬。

  有一部佛经专门讲外道的这些错误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

以前我们就讲过:因果不是今天作明天就成熟;或者是这一生把种孓播下去,下一世就成熟因果中间有可能会间隔很长很长的时间,即使有神通的人也只能知道一个片段,而不能完全了知因果如果通过其它的方法来观察,就更加困难了一般人只能间接地了解因果,想要直接去了解的话除非是有很深广的神通。

如此说来我们是鈈是没有办法证明轮回、因果的存在了?办法是有的比如说,科学家要研究一个很细微的粒子他首先需要一个电子显微镜之类的仪器,光靠眼睛是没有办法的同样,法称菩萨在因明的《释量论》中就讲到:在观察因果的时候由于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见因果嘚存在所以,我们首先就得依靠佛的语言但佛可不可靠呢?佛说的会不会有什么漏洞呢因此,我们首先要证实佛说的绝不可能有错誤具体的证明过程,在《释量论》、《量理宝藏论》里面都有

    因明里面讲了很多很多推理的方法,但最关键的核心就是要证明佛说嘚话是可靠的。如果我们佛教徒都认为:喔!佛说了算佛说了不需要观察的话,那就没有必要读那么厚的一本书了

因明里面没有信仰嘚成分,就是针对一个完全不相信佛的人(当然在文化层次上肯定要有一定的水平)面对面、实事求是地讨论若干问题。因明里面的“洇”就是指证据或者数据。因明就讲因和数据不讲信仰。通过一步步的推导最后证实──佛说的不会有问题,不会有错误只不过茬有些时候,针对某一类众生的想法佛也会说一些适应他们的话,这是由闻法者千差万别的文化背景、思想状况等等所导致的是度化眾生的一种方法。佛自己也说:你们不能认为经书里面的内容百分之百都是正确的有些不符合现实,是我故意这样讲的

除此之外,佛嫃正说的了义之法即使到现在都找不出任何瑕疵。多数现代人认为在二十一世纪,科学等各方面的进步和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昰直到今天我们有没有发现佛说的话里有任何一个错误?没有佛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一直都走在科学的前端科学和佛法相比,反而有一定的距离至今仍远远落后于佛教。这不是我在信口开河只要是公正的地方,无论任何一个场合面对科学家也好、哲学家也恏,我都敢说这种话

虽然了解因果的最终方法是这样,但我们也可以侧面地去了解因果比如说,同样聪明的两个人去做同样的事情囿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关系,但结果一个人成功另外一个人不成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多人会说是巧合,但是不是巧合呢佛說:任何一个事物的因,都有近因和远因远因发生在久远的时空,近因则发生在当下

比如说,我们今天生病了这个病的来源有可能昰一万年前或者几千年前的某种原因,这个叫做远因我们看不见;近因则是现在我们不讲究卫生,或者是饮食失当等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嘚远因和近因的结合,导致我们的生病现代人往往只看近因,而忽略了远因所以很多事情都解释不清楚,仅仅从物质方面解释就囿很多事情现在没有办法证明。随着科学的日趋发达以前很多学者的理论,比如我们熟知的牛顿的很多理论都已经被推翻了由于科技鈈断地跃进,不少的学说都无法逃脱被超越、被推翻的命运但为什么千百年来独有佛的学说屹立不动呢?

因为佛是证悟者已经攀上智慧的圆满顶峰,由制高点往下俯瞰、往下解释这些事情所以佛法就不需要什么改革,也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新发现佛法永远不会随着時间的推移而被淘汰。科学等世间学说确实有这种需要因为它是由低处往上走,从无到有、越来越好一直都是往上发展的。第二个相信因果的主要依据就在于此

除了佛的语言以外,是不是根本没有办法证明因果的存在呢也不是。还是有的但最主要的是,佛告诉我們一个凡夫去观察因果存不存在,他最后是得不到结论的比如说,在没有任何仪器──电子显微镜等等的情况下想看看原子以下的粒子,比如说质子、中子、夸克等等到底存不存在我们的眼睛能找到答案吗?不可能的反而,如果我们过度地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會认为:喔!我的眼睛看不见,哪有什么质子、中子哪有什么微粒的运动?物体是静止的我明明看到它是不动的。哪有什么运动的电孓这样就想当然地否定了微粒及其运动的存在。西方哲学在二千多年当中一直有这种观点后来慢慢有了电子显微镜等等,利用这些科學仪器就可以看到事实的真相所以很多人才相信了。当科学知识和常识发生冲突以后科学必须通过仪器与研究成果把常识推翻,之后財能建立一个比较理想的见解

同样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仪器而是逻辑与推理方式。因为现代人非常傲慢——过度地相信自己的眼睛、鼻子等器官和仪器眼睛传给自己的任何一个信息,都无条件地相信眼睛说是白色,就认为是白色;眼睛说是红色就认为是红色。问題就出在这个上面这种思想把我们束缚了。我们一直都认为:我的眼睛看得见的才有看不见的就没有,就是神话故事如此一来,我們的思想就得不到解放

佛法也要用“解放思想”这个词,谁要被解放呢凡夫要被解放。因为凡夫过度地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所以看不到世界的真面目,看不到时空的真面目现在我们要推翻的,就是自己的眼、耳、鼻、舌的见解以及所有世俗间的见解。因为今天峩们在讲最低层次的因果所以没有必要讲这么深。现阶段我们就是要相信佛的话,相信因果是存在的不能凡事都轻率地归结:这个昰巧合,那个也是巧合反正自己说不清楚的,都是巧合这样一味地固执己见,就根本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近因和远洇,比如说这个手表的近因,是手表制造厂工匠的手艺但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我们的意识,只有意识的习气爆发的时候才会出现手表,这就是远因但我们只能看见它的近因。至于远因谁肯承认这个手表是从我们的心里产生的呢?如果一提到这个话大家就认为是唯心主义。其实不是唯心主义理由我以前讲过了,今天就不再重复

    佛法跟基督教等其它宗教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要囿强有力的、实实在在的证据或者数据有了以后才可以接受,否则就不接受所以,中国的有些老一辈学者曾经说过我们对佛法的信任不是迷信,而是智信说得很好──不是迷信是智信,由智慧产生的信心

但基督教却不是这样,从它有史以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基督教还是要求信徒必须无条件地相信虽然爱因斯坦、费曼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都说了:科学没有办法推翻上帝的存在。但仅仅科学不能推翻就能成立了吗不是。你自己应该提出一个证据来说服人人们才能相信;仅仅是科学不能推翻,就可以承认叻吗当然不可能。这就是佛教与基督教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人觉得:平日念念佛,在观音菩萨的圣诞日、佛的圣诞日背着一个罗汉包箌庙里去烧烧香,手上戴一串佛珠这就是居士了。我们心目当中的居士就是这样的实际上不是这样。难道背一个黄色的罗汉包手上戴一串念珠就是阿罗汉的预备了吗?当然不是啦!要想变成阿罗汉的预备就得从见解、修行、行为上全方位地与众不同。所谓与众不同当然不是说我们已经是佛菩萨,而是说要跟一般的凡夫有所不同至少在认知上有些不同,这才可以说是接近善事这是居士最低最低嘚见解标准,再没有办法低了;再低的话就没有什么见解了。

我们具不具备这些最低的见解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问自己:第一个、我有没有深信因果;第二个、我有没有深信轮回如果没有,就没有居士的见解了

    佛说:见解就像人的眼睛;修法和行为就像人的脚。先用眼睛看然后脚跟着走。如果眼睛看不见那往哪里走呢?怎么样走解脱道呢解脱道在哪里我们都看不见,就像盲人一样那怎麼走路呢?所以没有见解一切都免谈。如果连最低的限度都达不到的话就根本不是居士,至于修法就更谈不上了

佛法不像世间的知識,世间的知识不一定用得上比如说,如果我们在大学里读一个专业以后再改行的话,说不定整套知识都用不着了佛法不是这样,學到的就要去用如果不用,学了也没有价值等于没有学。我们讲佛法就是要讲修行、见解上面的体会。如果要谈有没有进步也要從实际的体会、实际的经验上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

中等的见解是什么?中等的见解就是中观的空性不是证悟中观的空性,证悟当然哽了不起此处不是指证悟,而是指能够了解、理解中观空性比如《中论》、《入中论》等中观论著中讲到的空性、无我,或者没有那麼广的诸如我去年讲过的麦彭仁波切的《人无我的修法》、《法无我的修法》,还有《心经》等比较简略的空性如果有空性的见解,僦是中等的居士见解

    所有的佛教术语,都有严格的意义按照严格的梵文意义来解释,“见解”不是指一个模糊的观念而必须要坚定鈈移、深信不疑。比如说对无常有坚定不移的认识,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无常绝对是无常,没有一个例外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財叫做见解其它的概念都不叫见解,而只是一个概念

总结一下刚才的内容,就是说:我们对轮回有没有坚定不移的认识对因果有没囿坚定不移的认识?如果有的话那我们至少具备了最低层的居士见解。如果不但具备这一点而且在此基础上对人无我、法无我、空性吔有坚定不移的认识。虽然还没有真正证悟但深信不疑,认为任何一个物质都是空性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有这样坚定不移的认识就昰空性的见解,也是中等的居士见解

    证悟和见解有什么差别呢?佛教认为:坐禅时候体会到的感觉一般不叫见解,而叫做证悟或者智慧——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从禅定中出来以后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这个观念或认识──毫无疑问,一定是空性一定是无常,这一般不叫智慧以智慧和见解来区分的话,就叫做见解

    证悟和见解我们都需要,如果不信因果又怎么会信因果不虚呢?如果不信輪回连轮回自身都站不住脚了,还谈什么下一世、轮回痛苦等等呢都没必要了。所以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等等,都建立茬此二者的基础上

    中观的证悟和见解也是这样。如果能在坐禅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空性就叫做证悟。

“体会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头疼的时候这个疼是什么样自己能亲身感觉到,这不是书本上写的——因为什么神经、什么细胞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反应,僦称为疼——现在不需要书就完全能感受到痛这就不叫见解,而叫证悟从这个状态当中出来以后,在我们的心里还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现在没有刚才的体会但是,在我坐禅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现在我看到的这些东西就是空性。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心就叫做空性的见解。空性的见解与空性的智慧这两个要分清楚。

中等的居士见解就需要有这样的境界。大镓有没有自己去观察。如果中等的见解没有下等的见解也没有,从佛法、修行上来说就等于没有眼睛;如果有下等的见解,虽然目湔还没有空性的见解那就还没有完全失明,我们的眼睛至少能看见一点东西虽然不是看得很清楚,但是能看见一点点

    上等的居士见解是什么呢?就是光明如来藏和密宗的见解密宗的见解我们暂时不讲。密法认为:一定要有基础才可以听密法;没有基础听了也没有鼡。所以就不讲了以后再说。

我去年讲过的那些空性修法我认为就是密宗的观点、密宗的境界,至少是密宗境界的一部分你们一定認为密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一直要求我讲密宗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讲密宗的话,到时候有可能你们会失望的你们会发现原来也没囿什么别的东西,以前讲的那些就是密宗只是改了一个名字而已,其它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你们自己不相信,没有修;如果修的话这個证悟就是密宗的证悟。如果有密宗的观点或见解的话这就是居士最高的境界,最高的见解

没有一本书里分过什么居士的下等见解、Φ等见解、上等见解,上、中、下是我分的我为什么这样分呢?我是根据佛的一转*法伦、二转*法伦、三转*法伦的核心内容来分的

一转*法伦基本上讲的是轮回、因果等等,如果你们有这种见解就是低层次的见解;二转*法伦主要讲的是无我、空性,如果你们有无我、空性嘚见解就是中等的见解;当然,密宗是所有佛法里面最高的境界证悟了密宗,再也没有更高的境界了

居士的这三种见解大家有没有?你们一定要反省一下如果没有,那以后到底要不要当居士想当的话,要怎么样当凭什么来当?这很重要我们不是靠外表,而是靠内心——内在的修行、智慧等等来当居士在外表上,我认为你们还是要和普通人一样不要脱离“群众”。你们都要上班单位上的哃事怎么样,你们就怎么样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跟他们同流合污以外,其它方面尽量顺应大众这样别人可能会开心一点。如果整天背一个黄包包拿一串念珠,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只会让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在内在、精神上与众不同就够了。

以前很多人认为精神是不值得考虑的,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从而忽略了精神其实并非如此,在量子物理當中精神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你们翻一翻量子物理的书籍看看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怎么说的。我上个月见到一个美国博士是在大学敎佛学的。他说:当我怎么讲都讲不通唯识宗的时候我就跟学生说:“就是海森堡说的观点”。海森堡的说法比较接近于唯识宗但唯識宗并不等同于海森堡的观点。

科学家们已经认同越进入微观世界,精神就越有地位现在谁再像以前那样说“精神算什么,它只是大腦的产物”之类的话就已经不可能再占据什么统治地位了,所以精神是最关键的。打个比方说一部电脑要做一件事情,全靠软件程序;同样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不论修行也好做世间法也好,全都是精神在推动如果没有精神,人不就死了吗所以,精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居士的三个见解。

   居士的修法是从守戒开始的。守戒也是一种修行而且是最关键的。我碰到过很多的居士虽然巳经皈了依,他们也自以为当了好多年的居士但居士五戒还没有受,这是不合理的要当居士,就要有戒律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偠在墙壁上画画,墙壁是最关键的没有墙壁就根本没有办法画画。同样戒律是所有修行、智慧的基础。虽然戒律有很多的层次但我們不能连一个戒律都没有,只要有一些自己能够持守的戒律就可以了不是说你们统统都要守出家戒。如果没有戒就不算真正的居士,所以要守戒

很多人一听守戒,就觉得非常害怕:唉呀!一守戒很多事情就不能做了好可怕!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嘟有法律,法律实际上也像戒律一样是控制一些人的疯狂行为的手段。但却没有人说国家不应该有法律有了法律以后就不自在、不自甴了,这个太可怕了!大家都认为法律是需要的没有法律的话,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比如说,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在人口拥挤、车水马龍的大街上就会交通拥堵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为有了规则,我们才可以比较顺利地上路戒律也是一样,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守戒是必鈈可少的第一步。

修行首先要修什么呢就是修四加行。这是最关键的你们知不知道波音747飞机有四个发动机,每个发动机有八万公斤的嶊动力总共是有三十二万公斤的推动力,有了这么大的推动力它才可以承载那么多东西。如果一个发动机不行了三十二万就减少了仈万;两个发动机出了问题的话,就只有十六万公斤的推动力;如果三个发动机不行了而飞机又在青藏高原上空飞行的话,飞机就有可能会撞到山上你们好好想想,如果飞机在地面上没有这四个发动机是什么状况肯定飞不起来;如果在空中四个发动机同时没有了是什麼状况?飞机一定会坠落下来的同样,倘若没有四个加行就没有推动力了。推动力把我们推到什么地方就是推到解脱道上面,所以我们一定要修四加行。

    现在有些地方的某些人在传授佛法的时候居然给一些居士说:你们的根器非常好,不需要修四加行居士们都鈈知道,听了很高兴于是到处宣传:“我是利根,根本不需要修四加行我的上师说了,我有可能前世已经修了所以现在不需要修了。” 反之如果有人给他们说:“你一定要修加行,不能不修”这样的话大家都不高兴。

   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呢因为你们喜欢听这种話,所以他们自然会迎合你们说这种话;如果你们都不喜欢听奉承之语自然就没有人会对你们说。大家都担心说出去的话会令对方不高興如果我说“你是利根,你不需要修加行”会令你不高兴的话,我肯定不敢说了

    当然,如果对方说的“可以不修加行”之类的话对伱没有什么影响那也没关系;但若你也真的这么认为:“我已经很不错了,不需要修加行了”那就糟糕了!

    你们可不可能不需要修四加行呢?不可能的一定要修加行。

前几天我碰到一个人他说他在一个地方闭关了六个月。我问他修了什么他说他的上师对他说:“鈈需要修出离心,不需要发菩提心你在鱼市场看到那些鱼时,就念念经给它们洒点甘露水就可以了,这就是菩提心出离心、菩提心鈈需要修,你只需要放松、看心就行了”我不禁惋惜地对他说:“你在山上的六个月全部浪费了,没有任何意义!”当然话也不能这樣说,他那六个月也不是做别的事情还是在修法嘛,至少他认为是在修法所以肯定不是纯粹的浪费。但我为了打击这种说法所以才這样说,但若说不是浪费也很难在六个月当中完全放松,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也说了: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都在放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都不加规范所以今天什么收获都没有。那样散乱就不可能有什么进步,再这样放松下詓会有什么结果呢你们自己看看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说得非常清楚所以,四加行是第一个必须要做的功课四加行修好以後,出离心就有了前几天我也说过,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凡夫都往前走但是,一旦有了出离心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往回走。不修四加行我们就不可能回头。

四个外加行修完以后就要修五个内加行。很多人在修加行的时候先不修外加荇,而先修内加行为什么先修内加行呢?因为内加行当中有很多计数要完成一定的数量。很多密宗上师在传法之前会先问你有没有修完五个内加行,如果说修完了就可以传;一般不会有人问你有没有修外加行所以有些人就把四加行丢了,只修五加行这样的修法不昰很好,以后大家无论是刚开始修加行也好或者是重新修也好,还是先修四个外加行

释迦牟尼佛转珐錀的次第也是这样:第一转珐錀嘚核心思想,就是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等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无我的修法,其它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修的时候第一个就要修外加荇。外加行修完了以后就修内加行做一个居士,特别是学藏传佛教的居士这两个是一定要修的。如果实在是年纪太大、体力不支的话像顶礼这样的修法可以不修,而用其他修法来代替

    在修加行的同时,念佛也很关键所有的居士都要念佛,不要说居士连高僧大德嘟念佛。

有些人认为:念佛是那些没有文化的老太太、老头子的事情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怎么可以去念佛?我们应该修更高档的法这是错误的想法。念佛是一定要念的谁也不能放弃;同时要修四个外加行和五个内加行,这两个修完了以后就可以修空性、修密宗,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修加行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培养出离心修四个外加行这是下等的修法。下等的意思是最基础的意思,并不是說出离心是很下等的、不值得修的出离心是我们走向解脱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修法

出离心修完后,中等的修法是大乘显宗的修法,也就是修菩提心并在此基础上修无我空性。这个修法为什么是中等的修法呢因为,这个修法还没有涉及到最上等的修法比如像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大手印等修法,所以这个修法也不是最高的;又因为这个修法比小乘的无我修法、出离心的修法要高┅层所以属于中等的修法。

    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出离心的修法。没有出离心修什么样的法都不能成为解脱之因。如果我们有了絀离心行善、念咒、放生之类的善事或者修行才会成为解脱之因。

   上次我们也谈到过为什么我们要流转轮回,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思栲;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也要去思考,这两个是很重要的但很多人都拿不出答案。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人,不是牛鈈是马,牛马为什么是牛马而不是人;很多人也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除了佛法以外,没有┅个人能真正地找到这个答案

这两个问题虽然只是一个常识,但这两个常识对我们的修行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思维这些内容。思維之后就会知道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不是别的,既不是像基督教所说的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那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贪心——贪欲的心,它让我们流转于轮回当中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生存的意义只有求解脱解決生、老、病、死的问题,自利利他除了这些以外,其它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值得成为生存的意义

    这样思维好以后,就会生起出离心這个修法是下等的基础修法。虽然是下等的修法对我们目前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修法我们很多人不一定有出离心,虽然自己认为有出離心但实际上有没有很难说。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走上解脱道。

    下等修法——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修完后就会生起出離心,出离心生起后中等的修法就是菩提心和空性。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我曾经讲过很多次,很多人都有《慧灯之光》以前没有听过嘚可以看书,所有菩提心修法当中最具体的修法就是那些修法,不需要再讲了

    上次提到过,我们现在预防很多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僦是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很多保险。买这些保险的目的就是预防万一遇到了什么问题而提前作出的准备。但是有些更需要保险的問题,我们却没有保险

    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所作所为的一切就是为了生存——短短十几年、几十年的生存。但十年、二十年过去後在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生命相续还会存在那时我们会没有任何准备和保险。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真正的保险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永久的、终极的保险为了整个生命轮回,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需要买一个这样的保险。这个保险不是拿钱去买洏是要用慈悲心去修,有慈心、悲心才可以修菩提心很多大乘经典里面说,一旦有了菩提心并且没有舍弃这个菩提心或者菩萨戒,此囚永远也不会堕入恶趣这是肯定的,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的重要性这两年我讲得比较多,大家基本上知道这些道理但只是知道洏已,实际上有没有菩提心很难说即使有,但够不够标准也很难说

如果没有菩提心,或者只有一个造作的菩提心没有标准的菩提心,就缺少了最关键的保险我们现在买的所有保险,都是暂时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亡,因为没有任何可靠的保险没有任何的准备,峩们的投生就会非常危险所以,仅仅从自己的利益来说在这方面都一定要有准备。这个准备首先就是菩提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修空性囷无我。菩提心也叫做大悲心空性见也叫做智慧,菩提心和空性见是佛教的精华二者的有机结合称为“智悲双运”。

一个凡夫如何修智悲双运呢我曾经也讲过,在没有修空性的时候先修慈悲心、四无量心;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生起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发起来鉯后就去受菩萨戒,这样心相续中就有了菩萨戒与菩提心智悲的“悲”就具足了;然后是证悟空性——进入空性状态时,不会有明显嘚慈悲心因为对我们这种初入道的修行者来说,慈悲心毕竟是一种思维一种分别念,而空性状态是不允许有分别念的

没有分别念的涳性和有分别念的菩提心怎么双运呢?在没有修空性之前发过菩提心受过菩萨戒,而且这个菩提心和菩萨戒一直都存在在此基础上再證悟空性,就是智悲双运因为,虽然在进入空性状态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分别念但由于之前已经具备菩提心、菩萨戒了,现在这个菩提惢和菩萨戒依然存在此时心相续当中既有菩提心和菩萨戒,也有证悟空性的智慧意识的一半是菩提心,另外一半是空性这就叫做智蕜双运。一个凡夫的智悲双运就是这样

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就是中等的修法我们现在有没有这种境界?每个人都要好好想一想当然,如果你们问我:你有没有呢很惭愧!我现在还没有,但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虽然现在还没有,但至少在往这个方向走至少心里面囿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希望你们现在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那有没有往这个方向走呢?如果没有往这方向走的话你们想想会是什麼情况。

你们天天吵着要讲密宗讲大圆满。我为什么不讲我不讲是为了对你们负责。我虽然没有证悟密宗、大圆满但嘴巴上讲还是沒有问题的,但这样的讲法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你们如果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行或者不好好护持密乘戒的话反洏会有一些害处,而且弊大于利所以,我先不讲很高深的密宗修法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真正实修开悟的人说过佛经上也提到过:洳果真正能够体会中观的空性,其实也就是密宗大圆满或大手印的部分见解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们总是说太忙了没有时间修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的修法,这就是在认知上出了问题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因为在大家心中的天平上金钱的分量还是比解脱的分量重,两鍺权衡的结果还是选择了挣钱,所以没有时间修行;如果在我们的心目中解脱的地位高于金钱的话我们就不会说没有时间修出离心、菩提心之类的话了。

   在家人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肯定没有出家人那么清闲,但是如果意志坚定的话,还是可以抽出时间我知道,伱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比较努力的只要肯努力就好,修行不一定那么快就有什么结果我们也不需要急着要结果。只要往修行这个方向努力就肯定会有结果的。

以前我也给你们讲过这个故事:华智仁波切的一个弟子在山里闭关了九年就是专修菩提心。在九年的过程当Φ一直住在山里,不跟外界接触专修菩提心。可想而知他们有那么好的根基、那么好的环境、那么好的上师,还得修那么长的时间財有菩提心的话我们绝不可能一、两年就修出什么结果来,但是只要能往这个方向走,已经有了起步的话那也很不错,最关键的就昰有没有开始修

   我们一定要清楚,此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了,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一万年?十万年或者百万年?谁都不知道

你们经常说:我去问了空行母,空行母跟我说什么什么;我去问了瑜伽士瑜伽士跟我说什么什么。我也不否定空行母和瑜伽士的神通但轮回的问题不是空行母和瑜伽士能够彻底了解的,唯有佛才知道轮回是什么样、因果是什么样这个人的湔因是什么样、后果是什么样。其它人就算知道也只是一个局部,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问谁主要是自己去掌握。掌握什么呢唯一嘚就是菩提心。

    如果真正有一个不造作的菩提心的话我敢保证,从此以后这个人绝不可能堕落至少不可能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噵。这样就只需要考虑怎么样去度化众生为了众生我要做什么事情,而不需要考虑我以后会怎么样我会不会堕地狱、会不会投生为饿鬼等等。

很多人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一部车子每年都要保险,但为什么我们不为自己的来世保险呢生病了如果没有保险的話,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说我们也不一定有机会老即使老了,到时候也不一定会过得很苦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有一点可鉯肯定那就是我们肯定会死,死了以后肯定有轮回到时候我们肯定没有什么保险,这三个都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思维┅下该不该修菩提心、空性这是相当重要的。

我相信居士们都相当虔诚大家对上师、对佛法充满了信心,信心非常充足甚至有点偏高了,所以如果肯修的话,有这样的信心再加上一定的努力就肯定可以修出来。无论是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空性的见解也好嘟是修出来的,绝不是从天而降自然而然就冒出来的,所以修行非常重要这是中等的修法。

上等的修法就是密宗生起次第、圆满次苐、大圆满等修法。不过无论是生起次第,还是圆满次第全部都建立在出离心、菩提心和显宗空性的基础上。没有这些基础是没有办法修成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太着急。如果你们自己觉得出离心、菩提心都修得差不多了显宗的空性也修得差不多了,自己现在已经是修密宗的时候了那我当然也不排斥大圆满的修法,能够修大圆满非常好

但是,在这几年当中你们有没有听过我非常赞叹大圆满,或者昰说我们一定要修大圆满我想你们很少听我说这样的话,我现在也想不起来有没有说过这种话即使说也顶多是一、两句。为什么我不說是不是不重要?当然不是大圆满肯定重要,但如果我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大圆满才是至高无上的、最有用的其它的法都不如大圓满。”你们哪还有功夫修加行大家都忙着去修大圆满了!

不过,现在从哪里能得到真正的大圆满就很难说了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講了一整套的大圆满理论、大圆满修法现在公开讲大圆满的,就只有几个地方的一些老上师但因为这些老上师们年纪太大了,所以现茬也不怎么讲了只是让下面的一些弟子讲。虽然我相信在西藏的山里面还是有很多不知名但修行境界非常高的人,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囚在哪里就算知道,他们也未必肯传给我们所以,现在要获得一个真正的大圆满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不过我认为这不是很重要。洳果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非常稳固然后在此基础上,能把去年我讲的中观修法修得比较不错的话离大圆满也不是很远的距离;但若這些基础修法还没有修的话,那就很难了

    现在却有一些很恶劣的现象,很多居士正在修加行的时候却有人告诉他们:你不需要修加行,你是上等根基在前世的时候已经修了加行,现在不需要修了这样令很多以前发心修加行的人都不修了。简直荒唐之至!

    你们想想伍加行是修什么呢?五加行里最关键的就是皈依、发菩提心然后就是修金刚萨埵,遣除我们的业障作为凡夫,如果想不修这一系列的修法而获得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你们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实在在地修

    这些都是我特别要提出来说的,为什么要说呢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的修行和解脱所以我必须要说。如果每个人真的不需要修加行也照样可以成就,那我也不会勉强

    虽然我现茬没有讲上等的修法,但我们还是要知道:我现在修的是中等的修法在此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修法等我把中等修法修好以后再去修。目前只要有这样的发心就可以了

    居士的行为也可以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最下等、最基础的行为是什么呢首先是受居士五戒,如果不能五戒全受就在其中选择受一条戒、两条戒、三条戒或四条戒都可以。在受戒的基础上尽量地断恶行善。十善、十不善我们都知噵《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这是最基础、最下等的行为

在最下等的行为当中,还有两个问题我们要谈一谈:

    第一个是吃素的问题部分居士也许还没有吃素,如果是这样就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现在个别的居士,尤其是一些学藏传佛敎的居士看到藏传寺院的出家人或上师在吃肉就认为密宗是允许吃肉的,吃肉没有问题就这样,很多以前吃素的后来就不吃素了但這是错误的观点。

我以前也讲过藏地的僧众吃肉并不是密宗开许吃肉,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藏地很多地方气候条件恶劣,不出产水果、蔬菜加之交通不便,所以很多修行人只好选择三净肉但他们也只吃三净肉,不吃其它的肉

随着交通条件嘚日益改善,目前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善部分有条件的地方逐渐逐渐有很多人开始带头吃素了。不过在有些极为偏僻的地方直箌现在吃素还是很不方便,既没有水果也没有蔬菜,尤其是有些牧区吃素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所有的人马上都能吃素但这昰环境因素所致而非密宗的意思,也不是其它的原因我相信以后这个问题慢慢会改变的。

然而生活在汉地的学藏传佛教的居士一定要吃素,现在汉地有这么好的条件连不学佛的人都吃素,佛教徒怎能不吃素呢我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人还没有开始吃素,如果有的话┅定要从明天开始吃素除非有非常非常大的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想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困难吧!如果有是另外一回事。

我到很多藏哋的乡下去时也动员当地的牧民们吃素。怎样吃素呢他们不可能吃“长素”,但每个月的十五、三十或者是一年当中的佛诞日、成噵日等佛教的四大节日,或者一年中这四个节日所在的四个月或者这四个月当中的半个月不吃肉。你们想想那些条件、环境非常差的哋方尚且如此,你们更没有理由不吃素!

汉地的大乘佛法在吃素方面就有非常良好的传统,从梁武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藏传佛教因为环境的因素做得没有那么好;南传佛教因为要托钵化缘的关系也做得没有那么好。南传佛教的僧侣不是自己做饭而是每忝挨家挨户地托钵化缘,因为这些化缘的施主不一定都是居士他们当中有吃素的也有不吃素的,所以吃纯素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方面他們也不如汉传佛教。只有汉地的大乘佛教把吃素的传统保留得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要继续维持。学藏传佛教要学好的一面,不要学不足的一面当然这不能归咎于佛教,而是人的因素因为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做不到,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很优越了所以没有理由仿效他们的吃肉行为。

第二个问题是上师、弟子与金刚道友之间的问题。

    我现在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比如说,有些居士刚刚接触某个上师嘚时候认为这个上师很不错,然后就依止并接受了一些灌顶和密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对上师产生了负面的看法甚至有不好的态度,师徒之间产生了矛盾然后都很担心有没有犯密乘戒等等。很多人来问这方面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金刚上师与灌顶”(见文后楿关链接)这个专题中讲过,你们多数人也看了这篇文章也听了课,但看一次不一定能记住所以,这方面我们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还囿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我遇到过一些以前学佛学得比较虔诚的人过去一直认为自己的上师或道友是非常非常好的,后来因为看见个别囚的不正当行为就感到非常失望,以至于不学佛了

有关这些问题,该如何取舍呢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没有一个普通人的整个行为能够代表佛法,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承认如果非要有谁来代表佛法的话,我想:观音菩萨可以代表佛教的慈悲;文殊菩萨可以代表佛教的智慧除此之外,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无法代表佛教所以你们不能这样以偏概全。如果因为个别人的行为不好就归咎于佛教或者藏传佛敎,然后不学佛了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释迦牟尼佛是全知,他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判断是非的准则是依法不依人。如果你发现佛法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说我原本以为佛法是很好的,但是我在佛法中发现了问题,所以不学佛了如果是这樣的话,你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不学佛;但是,如果你是因为某个上师的行为或者金刚道友的行为不好便因此不学佛了,这就不合理

仩师、金刚道友的行为,是他们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佛法,也不能代表藏传佛教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划分清楚。要学佛可以自己好恏学,不去管别人的是是非非以后你们也不要轻易地把自称是上师、活佛的人看成佛,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我们当成佛是完全无误嘚是合理的,但一般不是很了解的那些活佛、上师、堪布我们既不能随随便便当成佛,也不能看到一点过失就毁谤如果你觉得有必偠依止,就按照密宗的要求在接触的过程当中慢慢去观察。密宗本身有明确的规定:依止一个上师一定要观察十二年密宗里面讲了很哆上师的标准,依照这些标准在十二年的时间当中仔细观察,如果这些标准都具备的话才可以依止。依止之后就不能再产生什么邪見,一旦产生邪见自己的修行就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

当然我以前依止法王如意宝的时候,没有经过十二年的观察你们可能也没有觀察十二年。对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不观察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我们的运气很好、福报很好,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上师鈈过,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有点不好说了,所以我们认为: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观察;如果没有依止的必要,我们也不觀察别人的过失别人有过失或有功德,在短期当中不一定观察得出来就算能够观察出来,对我们的修行也没有什么帮助

    学佛是要学佛的行为,不是学金刚道友或其他人上师或金刚道友不好是他们的过失,不是佛法的过失这一切错就错在我们自己——以前我们没有按照密宗的要求去观察;现在又违背密宗的要求去毁谤,这样可能永远都修不成密法只能修修出离心、菩提心等修法,所以大家在这個问题上一定要特别小心。

中等的行为是什么呢中等的行为是利益众生。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尽量地利益众生。虽然大乘佛教利益众生囿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归纳起来一共有六种,也就是六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就涵盖了所有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方法除此之外,平时茬日常生活当中凡是我们认为是利益众生的行为,都要尽量去做

    现在很多居士经常问到:虽然自己在发菩提心,但在实际的日常生活Φ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又做不到自轻他重等等,那该怎么办其实,佛也没有要求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就一定要去做这些事情,這些都是有过程、有次第的可以做到的尽量去做,做不到的就暂时放在后面

  如说肉体的布施,也即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众生嘚行为这是菩萨最高的一种布施,但是佛告诉我们在没有证悟之前不允许做这样的布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证悟之前这么做的话,還是有痛苦的;如果有痛苦则布施之后会后悔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能力所以佛告诉我们先不要布施自己的身体。先易后难能做箌的先做,做不到的可以放在后面我们虽然发了菩提心,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能用菩提心来处理,这是很正常嘚因为我们的修行还不到位,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着逐渐逐渐去做;等我们的修行到位的时候,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当初释迦牟尼佛也发心:等所有的众生度完以后我才成就。释迦牟尼佛早就成就了但众生度完了吗?没有佛是不是违背了自己的发心呢?当然不是佛和菩萨会发很多不会成功、不会实现的愿,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心呢这就说明他们的伟大——“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恰恰说奣了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勇气而非佛菩萨的过失。

    我的意思就是说佛也没有办法度完所有的众生,把所有利益众生的事情都做完我们僦更不用说了,但在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当中也有很多现在我们肯定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应该尽己所能地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鈈是外表上摆个样子给别人看而是要从内心深处真真切切地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在清净的发心之上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比如说我们去放生在外表上看,放生本来是一个利益众生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去放生的话表面上是利益众生的行为,骨孓里还是为了自己同理,在任何一个问题上修大圆满也好、修大手印等任何一个修法也好,如果核心是自己的利益就不叫大乘佛法。有关这一点以前讲了很多现在不再讲了。

下等的行为和中等的行为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范畴。

上等的行为是什么呢是密宗的行为。密宗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你们可以看一些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成就者们的传记,从中可以知其一二虽然密宗的行为很不可思议,泹所有的行为都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不论从外表上看来是怎样的,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利益众生的前提只是在方法、范围、力量方媔有别于显宗而已。通过这些不可思议的方法同样能把众生引导到解脱道上面。

    这些行为主要建立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上我們现在根本没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连什么叫做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不知道;虽然我们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大圆满实际上并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们更不知道。

    你们也许会想:大圆满怎么不知道就是心里面一切都放下,什么都不想、放松这不就是大圆满吗?這个不是大圆满以前和尚摩诃衍到西藏传了这样的法,结果闹出很大的矛盾到现在一千多年了,这个问题都没有消失

    真正的大圆满鈈是这样,不过大圆满是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很重要以后你们的出离心、菩提心修好了,可以去听大圆满

但是,去年我讲的那些空性修法你们可以修在修菩提心的同时,就修那些空性修法这也可以说是密宗大圆满的一种前期修法。这些空性如果修得比较好的话說不定到时候离密宗也就只有一点点的距离了,当然这个要观待自己的努力精进。这里我没有告诉你们具体的密宗行为只说了上等的密宗行为很了不起。因为这些现在我们做不到所以现在也不说。

总结而言见解有上、中、下三种,修行有上、中、下三种行为也有仩、中、下三种,总共是九种上等的见解我们没有;上等的修法至少目前我们还不能修;上等的行为都是密宗的,我们都做不到不过這也没问题,这并不表明我们永远都做不到只是目前做不到而已。但下等与中等的见解我们可以有下等与中等的修法我们可以修,下等与中等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做九个见、修、行当中的前六个,我们当下就可以掌握至于上等的见、修、行,可以暂时放在后面慢慢地修

现在藏地还是有一些老一辈的修行非常不错的上师,他们住世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你们当中可能也有以前在法王的座下没有听过大圓满的人,所以如果你们现在能够找到非常可靠的,真正有资格传密法、传大圆满的上师也可以提前听一听,也可以提前了解了解鈈然以后你们也许会后悔的——在西藏还有那么好的真正的修行人的时候,自己没有去听现在要听的时候全都圆寂了,这也是很严重的問题但现在就正式去修这些法,我想还早了一点我们还是要先修加行,这是很重要的

不过,这样的上师不是到处都有一旦依止了這样的上师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有任何邪见,密宗的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产生了邪见,第一个就是在密乘戒上会出现問题;第二个,自己的修行也不会增长密宗的修法,特别是大圆满的修行进步全都要靠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加持又要靠自己的信心當我们的信心被破坏的时候,修行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密宗就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事先你们一定要观察不观察就盲目地依止,说不定会絀现更大的问题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我这次要讲的就是前六个见、修、行,我们一定要去做;至于后三个以后自己去闻思修。

    如果具备前三个见、修、行就是下等的标准居士;如果具备中间的三个见、修、行,就是中等的标准居士;如果具备后三个见、修、行就昰上等的标准居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梵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