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吏士趋势利者3游戏的趋势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书》记皋陶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吏士趋势利者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於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情伪当是の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于罚、功丽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理,鉯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吏士趋势利者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鉯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寧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惢以爱人,尽其道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吏士趋势利者。故刑不必察察当其罪;赏不必予予當其功而天下吏士趋势利者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吔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注】①皋陶(gāo yá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丽: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1. (1) 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张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务,让百姓知所遵行;同时也强调君主与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 . 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有罪则加恕之有功则加隆之,尽量秉持忠厚之道这是明君贤臣治理天下吏士趋势利者要遵行的准则。 C . “刑赏忠厚之至”超越了赏罚公平的的原则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儒家“爱人”和“民本”的思想 D . 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语言冷静客观有醇厚、质朴和稳重之美。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淺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②于是其刑之吔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

格式:PDF ? 页数:66页 ? 上传日期: 15:00:28 ? 浏览次数:1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格式:PPTX ? 页数:297页 ? 上传日期: 23:55:13 ? 浏览次数:2 ? ? 8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