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阵法指什么阵冷兵器时代阵法指什么兵?

古代军事战场上的排兵布阵
古代阵法,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八门金锁阵”是为了使占星术更方便而用的奇门遁甲方位术。
一、鱼鳞阵
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
  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己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二、鱼丽阵
  &阵名:鱼丽之阵,也称鱼丽阵
  解释: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
 出处:《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
阵名内涵:”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
 优点: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三、雁行阵
古代阵法,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一般弓兵用,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本阵覆盖面较大,也可以用来包围敌军,但是冲锋能力不好,如遇到锥形阵,突破中军则容易全军大乱。
&  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
四、锥形阵
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锥形阵是一种古老的阵法,在当今出土的最早关于阵法记述的书籍《孙膑兵法》中就有锥形阵法的记录,孙膑将其列为十阵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阵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事实证明锥形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冲锋阵法。
根据兵书记载,锥形阵是一种前锋如锥的战斗队形,是一种强行突击的阵法。非勇悍无比的将领和精锐的攻击型部队无法使用。神武麾下,高敖曹、窦泰喜用此阵。因他二人都是勇悍无比,所率又多为骑兵。
五、八门金锁阵
“八门金锁阵”是为了使占星术更方便而用的方位术“奇门遁甲”,诸葛亮根据“奇门遁甲”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良,而编绘出完整的“八阵图”。
“八门金锁阵”是为了使占星术更方便而用的方位术“奇门遁甲”。后诸葛亮据此加以改良,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八阵图。
六、长蛇阵(又名一字长蛇阵)
长蛇阵是古代阵法之一,就是把军队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并根据情况变化。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如图)
阵型变化:
   1、击蛇首,尾动,卷;
&  2、击蛇尾,首动,咬;
&  3、蛇身横撞,首尾至,绞!
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两翼骑兵(古代机动能力强的兵种)的机动能力最为重要,所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详细方法就是在我方步兵阵群中设置陷阱,以两个步兵方阵协作阻止对手两翼骑兵运动,使其无法发挥其机动灵活的能力,再以强悍重骑兵为主对其蛇腹步兵发动强悍冲击,使其阵形散乱,无序!一举击溃步兵方阵,将长蛇阵切割成为三块,如此一来,长蛇阵各自为战,无法再以三方配合作战,阵势不攻自破。(图文搜集来自于互联网)
全面介绍中国古代阵法:&
鹤翼是古代战争常用阵形。不用猜也知道这是人类一定会发展出来的。因此是专供包围用的阵形,此种阵形,主将位于中央(多半是弓步兵),两侧是副将,两侧最好使用强的部队(骑兵为多),当敌人后方有我方部队出现时,两翼立刻可以拉长,跟我方部队会合,立刻形成包围。三国志五代中有说到,是唯一可以积极攻击的阵形,其实严格说来,他说的就是要形成包围圈。这种阵形的弓箭攻击力较不集中,所以不强,等一下会跟雁形去比较。&
鱼鳞是把兵团分成五到六段,一层压一层的阵形。主将的位置是位于中后方。请注意:鱼鳞跟锥形的不同点,就在于三角形的宽度,锥屋宽,而且鱼鳞在前方的部队,通常跟保护主将的是一样是很密集的,这样的排列造成跟锥形不一样的结果。由于锥形的部队比较散,所以互相推挤效果小,移动速度非常快,但是速度稍慢的。鱼鳞却可以突击(因为最前方的部队很密集,全军才不会被冲散,锥形却会)。不用看也知道,鱼鳞跟鹤翼都是;文官阵形,也就是主将不用在前面亲自带头攻击,而是躲在后面(例如武田信玄、诸葛亮)。但是鱼鳞防守力很弱,被人背后一冲,立刻全军溃散,因为背后露出太多了。
顾名思义就是在全军形成箭状的样子。主将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适合战斗力高的勇将,由于最前面的部队非常密集,所以也是突击阵形。请注意:所谓的突击阵形,并不是只有这种阵形可以突击,事实上所有阵形都可以下突击令,但是不见得能够做到突击效果(全军穿入敌阵不会被冲散)。也就是说,三国志五里面说的可以突击,是说真正战场上有突击的效果,而非只有此部队可以下突击令。此外,此种阵形的后方是一平行队形,所以在山地的移动效果相当好,当然此阵防守也是很弱的,因为背后露出太多。
顾名思义是车前方的横木,也就是英文字母X形阵,把队形排成X形有什么效果呢?最大的效果就是从前、左、右三方来的敌人,都如同前方一样(请注意两排的部队前方朝东北跟西北方),是个相当好的山地防守阵形(因为也是线形,所以山地移舆够)。
5、快长蛇&
是人的自然会发展出的阵形,这种队形专为山地移动用。事实上攻击,防守均不利,不过历史上描述这种队形常常会有,例如陈寿三国志:孔明观姜维阵形,势如长蛇。
在历史上却赫赫有名,车悬不是指形态,指的是涵义。车悬是一种骑兵阵,军队排成不互相推挤的多列。也就是说,这种是一车轮战法。谦信用此阵,说穿了就是要冲散信玄队形,取信玄的性命。
雁形是英文字母V字型阵,两翼相当近,所以弓箭攻击效果奇佳。但是由于包角太小,所以无法包住敌人只能做射击。此外,跟鹤翼相同,由于是线形构造,所以平地移动也不快。
偃月在古代赫赫有名,在唐代被当作宿营阵形。可能是韩信使用的背水阵,由于全阵成为一种奇特的新月状构造,其实在士兵被敌人追到河边,然后倒转回来想攻击敌军时,这种新月状构造就会出现。使用这种背水阵必须富有战争经验的将领(也就是三国志五中说的,勇名要够高
),要不然会控制不住士兵,新月状也不会形成(大家都吓的掉入河里)。唐代把当作宿营阵形是有道理的,因通常会找个依山傍水之处(有水,才可煮饭,有山才可砍柴)。也就是险地,特别需要这种阵形。
方圆不用多说,也是人类自然发展出的阵形。在印地安战争片中,白人常常把车子推翻然后排成圆状,全军枪口朝外,这就是圆阵。不用这种阵形机动力极差,因为可能有士兵要倒退走。不过防守力最高,因为根本没有背后。
10、阵与中国古代战争&
阵对于中国战争的影响,这个题目很大,个人能力有限,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海涵。
首先要分三个阶段,既大量骑兵投入实战以前为一段,骑兵对步兵为一段,步骑混合为一段,拟定三篇。本篇是骑兵大量出现以前。
骑兵大量出现以前,也就是秦、汉之前,从有记载的周到秦灭六国的这一段历史。这一时期由于骑兵还没有投入实战(虽然已用来侦察,传递消息)。中原各国的主战兵力依然是车兵和步兵,而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时常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作为标准。如此庞大而昂贵的战车部队自然要步兵的掩护(单纯的战车在弩兵、长戈、长戟兵面前很容易被消灭,原因就在于战车的冲击力有限,至少和骑兵比起来是这样),于是乎。步车阵便出现了(在此之前就有,但从没有像春秋,战国时对阵这么讲究)
有人会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阵纯粹是扯淡,那他是误解了,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的演义和影视将古代的阵儿戏化了(如一字长蛇阵啦,六丁六甲阵啦,九宫八卦阵啦,八门金锁阵啦,白痴的编导,虚假的道具,不合格的群众演员,蹩脚的导演,给人的影响就是假的,也难怪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阵都是假的)。真正的阵,或者说春秋至秦的阵,没影视剧中表现的那么复杂,很简单,大致分进攻和防守两种。
《孙膑兵法》中将阵完整系统地分为八种阵型:方、圆、锥行、雁行、钩行、玄襄、疏阵、数阵、火阵、水阵。后两种是特殊战法情况下才使用,一般以方、圆、锥为主。这三种是在打堂堂之阵时用,依兵力、兵士的战斗力、战车的数量不同而定,并没有多少玄机可言,只要队列整齐既可。【锥行阵】主攻,将最精锐的车兵放置前沿作冲击用。【圆阵】主守,车兵置于阵中央,方阵攻守兼备。车兵置于后,保证阵型有足够的厚度和反冲击的力度。
疏阵、数阵是以步兵打车兵的战法,类似于以后的散兵阵,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独自作战,尤以吴、楚用得多(战车少,倒不是装备不起,是用处不大,水网密集,不适合车兵驰骋)。【雁行阵】是弩兵的特殊战术,长处在于加大弩兵的正面远程火力密度。玄襄、钩行则较复杂。除非训练有素,才能运用自如,威力也大,相当于大兵团的兵种配合,以【玄襄阵】为例,弩兵在前阵,射完后后撤,车兵在两侧,长戟在中阵,长矛在后阵。讲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击,当时的中原可能只有魏、秦两国能列此阵迎敌。《荆柯刺秦》中有一段秦军攻韩的一段,列玄襄阵阵势的场景很好看,黑衣黑甲,战场上一片死寂,各兵种依次出击,很有气势。【钩行阵】则是标准的车兵终极阵法,预先将车兵排在钩的两头,中间放置弩、戟、矛诸兵种,由中间先出动攻击,两侧纵列的车兵出击,戟兵等集群兵种再跟上。
此外,还有林林总总的“阵”。比如射击时用“云阵”,包围敌军要用“赢渭”阵,奇袭用“阖燧”阵,而向山陵要用“封(那个字打不出,是封字半边加右边刀形)”阵,反正总加起来不会少于20种阵。(前面引用的大多是《孙膑兵法》中的阵型,也就是战国中期的事,估计比孙子,吴起所列的阵要全面,毕竟年代相差了百多年)&
说到列阵,首先要治兵,要使士兵做到闻鼓出击,闻金退兵的概念,具体到列阵时的排列,直击还是迂回,由两伍长之类的下级军官看中军旗决定,一伍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小的战斗集体,大致分(按步兵计)殳、戈、戟、矛、弩五兵,以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主(短兵缺乏也与当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不精,难以造出适合短兵相接的长剑有关),后又去殳加入大盾,这其中弩兵站第一排(近战时撤至最后)持盾兵站第二排(两军对射时到第一排),其下是戈、戟、矛三件长兵器。戈在最前,以横扫为主,主要对付对方的战车和战马,戟可扫可刺,属于多功能兵种。矛以刺为主,主要作战对象是对方的作战人员,各伍之间成纵列向前推进(伍为阵型之中最小的作战单位,四伍为一两,五两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皆为春秋以前兵制)。之间严格禁止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再直接一点就是说,不允许逞匹夫之勇),这大概也是秦以前单骑突阵的情况不多的原因(单独一辆战车,突击训练有素,配合精熟,基本以长戟,长矛为主要兵器的重阵,跟送死没什么巨别)。
再来重点说一说当时的兵器状况,也许会有助于了解为什么秦代以前阵那么流行。前面说了,青铜器时代短兵刃不可能做得很长,一般到50——80cm之间,这样短的兵刃,韧性又不好,易断,用来作主战兵器好像不适合。主战兵器最主要的就是稳定性,攻击性倒是其次,而以长戟,长矛和战车为主要兵器,近身的时候。特别是面对的是吴,越这类以短兵为主的步兵时会很吃亏(吴越的铸造工艺比当时的中原要发达,这点从越王剑可以看出来),毕竟长达两丈四尺(5.5——6米)的长戟运转起来是远不如只有60——80cm的剑的(虽然也有长一丈二尺的短矛,但那是以投掷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虽然也可以近战),结果是只要对手能抢进身来,则长兵器的一方几乎必败,为了有效地进行对抗,只有使对手不得近身,这就需要配合,也从客观上推动了阵的发展。只有戈,戟,矛有效配合,才能使对手不得近身这点道理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还有一点,秦以前由于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各国的常备军数量庞大且有效(既便是临时征召的士兵也有很高的战斗技能和很强的纪律意识,因为他们时常要被征召),也从客观上保证了阵对他们能进行有效的约束,也保证了将领们能有效地排出他们想要排出的,最适合战场形势和双方兵力对比的阵势,这一点很重要,也是这时的军队和以后的中国战争时大量的乌合之众的区别。(自汉以后,只有岳家军的步兵阵才能算是真正的阵,噢,还有戚家军)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天下重又大乱,涌现出两股有影响力的义军。一是西楚霸王项羽(名籍),二是汉王刘邦(字季)。应该说这时的步兵阵在中国几乎已发展到一个高潮,随着三十几万秦军主力被项羽在巨鹿击败,早期的楚汉争霸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兵团,有组织的将阵用于战争。这样比刘邦更强悍的项羽占尽了优势,一度将刘邦打得狼奔琢突,溃不成军。只是在韩信出现之后,汉军才凭借其出色的用兵,有效的战阵(二者缺一不可,再强的计策,再突然的奇袭,士兵不守纪律也是徒劳,试想汉,赵井陉之战,一万老弱汉军能击败二十万赵军,背水一战是不假,但若没有有效的阵,能坚持到汉骑偷袭成功吗?),终于击败不可一世,只凭勇力的西楚霸王。&
楚、汉争霸从总体来说,只是乌合之众的较量,有效使用阵的情况很少。汉帝国建立后,随着北方匈奴的屡屡入侵,汉军的步兵又几乎没有用处(战不能胜,胜不能追,败不能逃),只好凭借强大的国力组建庞大的骑兵集群,而骑兵又不大可能象步兵一样进退有序地列阵,(仪仗兵也许能做到,但大规模的骑兵再拘泥于阵而不能放胆突击,就将骑兵的优势彻底放弃了)同时也将步兵的阵近乎完全放弃。(只有弩兵的战术雁行阵还保留着)&
骑兵的战术大部份时间里就是正面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断敌后路等等,既使是骑兵战术的祖师爷匈奴人也只有这些。但这时的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琢磨出了一种新战术,车悬。(玩过三国八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另看过日本电影《天与地》的朋友也能从影片中找到一些汉家骑兵的影子,哪里面出现过车悬之阵)车悬其实也就是突击战术的威力加强版,但比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时甚至还有意将横列的间隔拉得大一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配合,等于一个骑兵版的锥行阵,不同之处在于宽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因为车悬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阵(至少相对步兵的阵来说是这样,并没有各兵种间有效的配合,纯骑兵的冲击战术),所以后世兵家大都不认为有此阵,如《曹操兵法》,《将苑》(诸葛亮),《百战奇略》(作者不详,成书于宋代)都对此阵抱不置可否的态度,个人认为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随着中国骑兵的衰弱,后人无法亲身感受其威力罢了。&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阵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状态,因为步兵只是处于守城,护卫的地位,不怎的要他们上阵厮杀。&
两汉之后,进入三国两晋,中国在骑兵方面对北方民族的优势丧失殆尽,(不管是战马的来源,数量,还是长于骑术的士兵,以致于当时评价一个将领武艺精熟也要用“弓马娴熟”来表示,而这在两汉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当时有大量的边地良家子)不得已重操旧业,又把阵这个东东给提了出来。但这时的步兵阵威力已大不如前,首先是阵所遇到的对手不同于战国时期了,当然自身也不同,多以步骑兵混合军队,总不能将骑兵放在步兵阵中吧?这样将大幅降低骑兵的威力,而不能将骑兵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这个将领几乎也就是个常败将军了。另外这时的兵员也大成问题,人口之少难以想像,能提起兵器上战场的更是少之又少,(如蜀汉政权,不足百万人口,兵员竟有十几万,怎么也想像不出这都是些什么兵?)这种结果使得这时期的兵员质量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也有少量精兵),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战争频繁,时间不等人啊,你还没训练好,敌军就打来了,只好上,而河西兵,岳家军都是经过常年的训练才出来的),对各兵种,个人需要紧密配合,并且要有非常严明的纪律的阵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那又怎么办?最典型的是曹操的打法,他可以说是深知阵的奥秒,不在兵的多少,而在纪律是否严明,士兵是否有足够的战斗力。(虽然道理很浅显易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很多庸才只知其形,不知其髓,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选其精锐,练成精兵,(时间非常长,也非常有效,因为他们的统帅是孟德)而以骑兵单独作战,执行诸如急袭,包围的战略目的。(所谓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将纯步兵为正阵,将骑兵作为决定性的力量,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求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是他能以两万兵击败十倍于已的袁绍军的主要原因。(从破黄巾得青州兵到对袁绍开战,近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诸葛亮所无法拥有的)又大败于赤壁的原因跟这也有很大关系。(水战,河流众多,不适合步兵摆阵,骑兵又没有突袭的空间,再加上大量新加入的荆州兵,其实这些荆州兵对其军队的战斗力是个负增长的因素,否则也不会溃败成哪样)相同的战例还有淝水之战,百万秦军一败涂地,(当中有大量新招入的新兵)而此之前,前秦军队几乎都是以弱敌强,却累战累胜,王猛还以十万步兵列阵击败了前燕的数十万铁骑,可见阵的威力。&
经过隋,唐短暂的二百多年的强盛之后,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军事上的低潮,反过来说,对步兵的阵,又一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宋军对外战争的累战累败,其步兵在战争中拙劣的表现引起了全国性的反思,不久,在中原又出现了一股重新起用阵对付辽,金骑兵的潮流,但由于宋的兵权大都由文官掌握(一个个高谈阔论,贪生怕死,男
盗女娼,当然有少数例外,如范仲淹等人),他们哪里懂得什么叫实战,于是乎一种种,一套套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奇形怪阵出现了,典型如:车轮阵,冲方阵,常山阵,八卦阵,风扬阵,龙飞阵,太乙阵,五花阵,弯阵,直阵,长虹阵,握奇阵,当头阵,满天星阵,重霞阵,六花七军阵,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而忘了一个根本性的条件,人,众所周知,宋代实行的是内重外轻的策略,换言之,就是精锐在内,老弱在外,凭这些老弱病残,能对付得了北胡的铁骑?这个神话也只有朝廷和哪些个文官们才能相信,结果是辽(金)人益轻宋军,每战无不奋勇直击,而宋军是但遇北人便走,无顾其他,还管你什么阵不阵的,命最要紧。&
这种情况持继了百多年之后,在抗金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位名将,岳武穆,他再一次将阵的威力发挥了出来,以步兵击败了号称无敌的女真人的铁骑,(岳家军中也有少量骑兵参战,但数量之少,和女真骑兵一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使当世乃至后世兵家不得不重新对阵的作用再作一番认识。其实呢,倒不是岳飞的阵法有多先进,凭岳家军军纪之严明,作战之勇敢,便是不列阵,每个人都单打独斗,也不会吃多大亏,当然了,这样的话要想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也是不现实的,嘿嘿。很多人认为岳飞所列的乃是“满天星”阵法(也有人认为是“七星阵”不过大同小异),我看过“满天星”阵法的布阵图,很复杂,非常复杂,必须要有人从中指挥(置于高杆之上,总观全局),而在与女真骑兵的战斗中,这种让你安心指挥,从容调度的阵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女真人的铁骑会直冲中军,挡,便是以血肉这躯扛对手的金戈铁马,不挡,便是弃中军。不管是小说,还是演义,还是正史都有岳飞亲自出战的记载,想想,连主帅都亲战了,哪来的中军护卫这个指挥枢钮?所以我更倾向于岳家军摆的是一阵复古的阵法“疏阵”,以数人为一小的战斗团体,长枪,长刀,刀牌,钩枪,朴刀等形成一个组合,一个个小的组合之间各自为战,既不用硬扛女真人的铁骑的冲击(很可怕的,还有重骑兵唷),又可以在敌骑冲击过后从侧面或背后袭击,这对士兵的胆气要求是很高的,想像一下,几个人,在对手无数的骑兵从身侧冲击过后,战场上一片烟尘,也不知已方还有几个人活着,恐怖。当然了,处于这种混战的场面也是步兵最有利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凭岳家军的配合,胜局基本已定。&
但血肉这躯终究没能抵挡住北胡们的铁骑,宋亡之后,中原历经了百多年的异族统
治,直至红巾军大起义及朱无璋的出现,提起明王朝,就不提不说到徐达,这是个用兵不亚于孙,吴的名将,当时天下割据,势力比朱明大的大有人在,徐达硬是靠着严明的军纪,有效的战阵将他们一一击败,一统中原(虽然名义上是朱无璋干的,但没有徐达,朱无璋只能看着中原的花花世界干着急,道理很简单,他打不过蒙古人的铁骑兵,凭那些乌合之众)由于小说中将徐达所用的阵描述得太玄乎,以致于后人普遍认为徐达可有可无,对于朱元璋。事实上,徐达可能是自岳飞以后,戚继光之前唯一能有效地使用战阵的人(至少从见载于史籍的东西来看是这样),虽然阵在很多人眼里是虚构的东西。(是不是虚构的,前文已经讨论过,不再赘述)他与岳飞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兵力比岳飞要雄厚很多(明军最强时达到过一百多万,虽然不一定都归他管),兵源也要好(虽以南人为主,但后期北方兵也不少),还有不少的骑兵(剽悍程度不亚于蒙古骑兵)和火枪兵。所以他比岳飞的难度,压力要小一些,但组织能力要比岳飞强。(岳家军最强时也不超过十万)也不拘泥于局部得失,大局观要比岳飞要强,怎么说呢?他的阵型更类似于扩大化了的古代的玄襄阵,以单一兵种为一个集群,然后一个集群一个集群地对敌军实施打击,(弩兵(火枪),骑兵,长枪,刀牌,校刀)直致敌军崩溃逃跑为止。(当然这时明军的个人战斗力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步兵中最强的,没有这个条件,孙武在这也没用)&
明朝很快的走向没落,土木堡一战更是损失精兵四十几万,以后国家武备松驰,士气不振,以致于数十人的倭寇入侵时竟视数十万明军不顾,长驱数千里,杀伤数千人,虽被歼灭,也从中可见明中后期兵士之差(也有很多地方,将校没有那么多兵,却多报名额,以吃空晌的原因,但差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直到戚继光的出现才有所好转(只是局部,因为他不是全国统帅)。“鸳鸯阵”,是很多人,包括我所津津乐道的战阵,虽然说他对付小股倭寇(千人规模,并且皆为步兵)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他以后在蓟镇游击将军对北元并没有取得很大战果,可以认定,这个阵作用一般,特别是对付明帝国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时作用有限。(这其中也有他在任时间不长有很大关系)。以后随着汉人仅有的一点血性都丧失的时候,再先进的阵,汉人也没有胆气来试着验证一下了,于是,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南京
大屠 杀”等等等等如此之类的教训。
&总的来说,摆阵也是根据地形来决定的,什么地形适合什么阵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请问这种阵要用什么兵打?_部落战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94,264贴子:
请问这种阵要用什么兵打?
那2只松鼠好烦啊,最近...
   --你有什么样的...
地图比较近 我前期一个...
直降200!魅族 MX6售1599元起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你们说实话,兵法阵除了门口那个,其他有啥用? ...
查看: 4659|回复: 12
UID3893608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20金钱1873 荣誉10 人气42 在线时间863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20金钱1873 荣誉10 人气42 评议0
本来只有几个人,我防守都是放门口弓箭上城墙的,门口离的近的还算勉强有用
其他阵离敌人那么近,放2个武将,明显是分散兵力啊
这样设定,体现不出多兵种联合作战的优势啊。
UID4764080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42金钱1398 荣誉1 人气5 在线时间1396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42金钱1398 荣誉1 人气5 评议0
可以在兵法阵消耗敌军主力,看有没有机会偷个营。站了兵法阵,反正你的主将不会被抓,我就是在兵法阵大败曹操的两路大军,他还对我用了绝道之策,兵力比我多10w.
UID637808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在线时间46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评议0
兵力分散有利有弊,你习惯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可有人喜欢分散兵力突袭本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习惯集中兵力就都集结在门口呗,这有什么可纠结的。
UID3893608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20金钱1873 荣誉10 人气42 在线时间863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20金钱1873 荣誉10 人气42 评议0
噢,这样啊,我一向是喜欢上来20多秒后来个远望之策看看敌人兵力分布,然后集中歼灭的,多兵联合
UID3893608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220金钱1873 荣誉10 人气42 在线时间863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20金钱1873 荣誉10 人气42 评议0
′罹幽 发表于
兵力分散有利有弊,你习惯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可有人喜欢分散兵力突袭本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习惯集中 ...
主要集中兵力的战术消耗小,输出高啊
说的也是,就当他是个普通阵好了
UID637808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在线时间46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评议0
ctermiii 发表于
主要集中兵力的战术消耗小,输出高啊
说的也是,就当他是个普通阵好了
PK版感觉攻城难度加大了。
如果己方集结兵力一点突破,很有可能被突袭本阵,如果己方分散兵力布防,也有可能被敌军各个击破。
所以每次我都带个会远观的参军
〓林月如怀中的熊熊〓蜀 治中
UID5954318主题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0积分1202金钱2585 荣誉45 人气254 在线时间3496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0积分1202金钱2585 荣誉45 人气254 评议0
′罹幽 发表于
PK版感觉攻城难度加大了。
如果己方集结兵力一点突破,很有可能被突袭本阵,如果己方分散兵力布防,也有 ...
每个人感觉不同吧 我觉得攻城只要不是极限攻城 士兵稍微多余电脑的话 野战攻城打着更简单
游侠剑阁工作组组长游侠游戏库大师
UID1069591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13积分43944金钱76079 荣誉565 人气681 在线时间19042 小时评议0
帖子精华13积分43944金钱76079 荣誉565 人气681 评议0
最关键的是,多了一种玩法。
 ★  ★  ?《银河英雄传说》
UID637808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在线时间46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评议0
自由之民 发表于
最关键的是,多了一种玩法。
吴 儒林校尉
UID4683892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1积分1635金钱7288 荣誉13 人气78 在线时间5174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6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5 积分
帖子精华1积分1635金钱7288 荣誉13 人气78 评议0
兵法阵和强化阵最大的用处是给AI冲脸用的,我感觉。
PK版AI冲脸很积极了。
UID6378086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在线时间46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55金钱1178 荣誉3 人气3 评议0
王守仁 发表于
兵法阵和强化阵最大的用处是给AI冲脸用的,我感觉。
PK版AI冲脸很积极了。
挺凶的。 ...
呃,,昨晚上我2了一次,从晋阳进攻洛阳,在中间那个据点跟曹老板军队遭遇,曹老板放了个魏武。之后我们就兵败如山倒了。我还纳闷曹老板的人为啥那么猛,后来一琢磨才知道,阵法加成+魏武。打得我就跟切菜一样轻松简单快乐自如。
UID2716151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800金钱7633 荣誉7 人气41 在线时间2790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8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00金钱7633 荣誉7 人气41 评议0
这样招数多种多样了。
UID2103701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859金钱2834 荣誉2 人气10 在线时间2469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8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859金钱2834 荣誉2 人气10 评议0
汉中防守阎行(是叫这个名字吧),一个二流武将,我看了下攻击300多
我想春天種下一顆搖錢樹 到了秋收時 讓錢埋沒我——兒時心愿
游侠荣誉会员勋章
为游侠论坛长期做修改器、游戏mod、游戏资源的会员可获得
大头像勋章
永久勋章,统一售价:8888金币。购买地址:待定
白金会员勋章
用户积分达到6000
《三国志12》汉化贡献勋章
《三国志12》汉化贡献勋章
精华数量达到10
发帖数达到10000
荣誉达到150
高级荣誉勋章
荣誉达到500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剑阁工作组资深组员勋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什么阵容克制兵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