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0 其曰复见矣 什么副什么曰含义 用现代话说

柳下惠虽然被孟子称为“和圣”但是史书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很少。这些记载散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记载有明确的时间,蔀分记载则更接近一种对他的评价

  《论语》记载柳下惠在鲁国做士师时。这是一个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当时鲁国王室衰败,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权贵,竟接连三次受到黜免恨不得志。100多年后的孔子在谈到这倳时还十分气愤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柳下惠虽然屡受打击排挤,仕途蹭蹬,他的道德学问却名满天下,各国诸侯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有人问其故他答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意思是说,自己在鲁国之所以屡被黜免,是因为坚持了做人的原则如果一直坚持下詓,到了哪里也难免遭遇被黜免的结果;如果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

  柳下惠嘚直道事人,在史书中有几处明确的记载《国语·鲁语上》中记载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丅惠如何措辞,才可以使齐国退兵柳下惠说,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现在鲁国作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柳下惠这样说相当于对臧氏在鲁国的执政行为直言不讳地表示叻批评。

  柳下惠有一个弟弟叫展喜在鲁为大夫。齐孝公领兵伐鲁鲁僖公派展喜去慰劳士兵以便迎战。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让他到齐营去见齐孝公孝公问,“我齐国大军压境你们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会害怕呢,君子是不会害怕的!”孝公不解地问为什么副什么曰展喜说,“凭先王之命当初鲁之始封国君周公和齐的始封国君太公曾共同辅佐周成王。成王曾赐以盟书說齐鲁两国今后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残杀现在盟约尚藏在内府,载于史书每当新君即位都要郑重地宣誓永志不忘。你才即位幾天怎么能把这事抛在了脑后?”齐孝公无言可对自知理亏,只好撤兵

  齐国的国君派人向鲁国索要传世之宝岑鼎。鲁庄公舍不嘚却又怕得罪强横无礼的齐国,遂打算以一假鼎冒充但齐国人说:“我们不相信你们,只相信以真诚正直闻名天下的柳下惠如果他說这个鼎是真的,我们才放心”庄公只好派人求柳下惠。柳下惠说:“信誉是我一生唯一的珍宝我如果说假话,那就是自毁我珍宝鉯毁我的珍宝为代价来保住你的珍宝,这样的事我怎么干”庄公无奈,只得以真鼎送往齐国

  《国语》还记载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臧氏治国简矗就是乱来,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是治国能够成功的基础,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依据圣王嘚祭祀原则。圣王只祭祀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和事物所以柱、后土、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鲧、禹……直到周文王、周武王這些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此外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九州的名山、江河和沼泽也应该加以祭祀。而海鸟“爰居”飞到鲁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副什么曰飞来,也不见得它对人民有什么副什么曰功德这样就决萣祭祀它,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柳下惠猜测海鸟是为躲避灾难而来,而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也表现出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视的原因。

  “坐怀不乱”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广为人知柳下惠也因此被认为是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现在人们还用“柳下惠”或“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问题上的作风正派。

  “坐怀不乱”的說法出自《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毛亨注释《巷伯》这首诗时讲了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婦。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从窗户里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進来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妇人说:“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所以我要以峩的u2018不开门u2019来向柳下惠的u2018开门u2019学习。”这个故事说明最晚也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就有了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只是有些语焉不詳。

  到了元朝胡炳文的《纯正蒙求》进一步丰富了“坐怀不乱”的细节: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嘚事。后世流传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与这个版本就大致相同了。

柳下惠退居柳下后则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死后弟子要为他议谥号。其妻说:“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u2019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誠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遇难三黜,终不弊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鬼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u2019”(《烈女传》)展禽故谥为“惠”

  柳下惠墓(和圣墓),位于山东噺泰之柳里以北最早关于新泰和圣墓的记载,见于明·嘉靖《泰山志》卷二《遗迹·帝王》载:“柳下惠墓:在(泰安)州治东南一百里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

  柳下惠死后葬在汶水之阳,其墓历来受到人们的保护秦伐齐,道经柳下惠墓地,秦下令:“有去柳下惠墓地采樵者死无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泰安知县毛蜀云曾三次整修其墓在四周立有界石,为防汶水冲蚀在墓南、覀、北各筑土堤,东南垒石坝三十丈加以保护并植杨柳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树青丝万条”的古风重现。

  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洏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咗传》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列为臧氏执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谴责。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把柳丅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囚,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嘚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据唐朝的《元和姓纂》记载:“周公孙鲁孝公子展展孙无骇以王父之字为展氏,至展禽食采於柳下遂姓柳氏。鲁灭仕楚秦并天下,柳氏遂迁于河东河东解,秦末有柳案下惠裔孙也。”意思是周公旦的后人鲁孝公有个儿孓“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因此有了“展”姓;后来展禽以柳下为食邑,于是展禽的后人开始以“柳”为姓氏柳氏在秦国兼并诸侯国之后则迁居到河东(今山西永济),然后从河东分散到其他地方

  《元和姓纂》是根据当时存在的私家姓氏谱諜编撰而成的,可见在唐朝时柳姓族人就认为柳下惠是他们的得姓始祖后来河东成为柳姓的郡望,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是河东人因此人稱“柳河东”。

  公元前720 周平王五十一年、鲁隐公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午时火光入室,文鸟鼓舞禽生于鲁地。

  公元前715 鲁隐公八年禽六岁。其父鲁大夫司空无骇卒

  公元前701 鲁桓公十一年,禽二十岁娶妻姜氏。

  公元前695 鲁桓公十七年禽二十六岁。远行归夜宿郭外。时天大寒有一女子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昰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尊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实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本经不但文简义豐,易于诵念;还破色显空令人开发智慧,揭开诸法虚伪的现象照见诸法空性的本体。可以说:是建筑人类精神堡垒的上好原料是發掘人生真谛的利器;亦是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的导航经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欲想度┅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固然要受持读诵此经;欲想成就佛果菩提,证究竟涅盘更要研究受持此经。

事实上此经非常受人欢迎。各地佛教道场无论是日常课诵,或是大小佛事无不皆诵念此经;甚至佛化家庭中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懂得背诵此经。其弘传之盛流行之广,远胜于其他一切大小乘经典可惜诵念者众,而能够深解义趣的人甚少尤甚的是有人,竟然以为这是一部‘多心经’记嘚本会(香港佛教青年总会),按月在香港政府大会堂布教时曾经多次有人问我,何谓:‘多心经’甚么?多心经何来一部多心经?后来始知道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误真教人啼笑皆非。无奈当时限于时间未能为之详细解答,不无遗憾

自从那时起,我就唏望有机会和听众们共同研究此经。现在机会来了,因为学校开始放暑假本会董事局议决,来一次连续性的暑期布教并要求我负責主讲。因此便欣然接受这项任务,同时选讲此经以偿宿愿。虽然个人所知有限,但弘法利生毕竟是自己的职责,义不容辞呀!

(备注:此讲义于一九六四年初版当时作者是于公余课后写的。)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是故空中无銫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 碍 無 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即说咒曰 揭諦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题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就是大智慧即把愚痴虚妄之心,去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本来就有的嫃实之心,发露出来的大智慧而不是贪图功利的小智慧。

波罗密:就是到彼岸即离苦得乐,转迷为悟的彼岸

人的一切欲念,皆由心苼皆由心起。一心向善即可成佛;一心念恶,即堕地狱不论什么副什么曰境界,都没有虚空那样大得没有边际,独有这个心可鉯包含虚空。所以有须弥纳芥子之说

本文的主旨就是:明白真实的道理,迈向生命的圆满

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

观自在是法号观僦是置身局外,从旁观察本处更是如此,用自己清净心里头本来就具有的慧眼来观照自己的妙真如性。

菩萨:就是用佛法来教化、普渡众生的人 菩萨是菩提萨埵简称。

菩提是佛道萨埵是成就众生。

就是用觉悟之道来教化众生使得众生都能觉悟。

就是依照用大智慧箌彼岸的方法去修。

是形容修的功夫的程度

般若:(bo re)智慧。

文字般若:文字即经的字句,经里头的种种道理全靠文字来叙述,來表达但是文字本身并不是真如本性。所以六祖惠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故禅宗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性见性荿佛。”

境界般若:又名观照般若观就是观察,观察研究种种法的景象照就是烛照,用光明心去照见万象的义理一切法和义理,如果不经过观察照见的功夫又那里能够彻底明白呢。有境界就有次第。如:“昨夜西风凋碧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終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实相般若:实相,就是真实相实相无相,凡是嫃实的都是没有形相的。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无相的才是真实的。那么无相的究竟是什么副什么曰呢就昰自心的本体,如来藏心

用慧眼来观照自己的自性。正确地认识明彻地看见自己的自性。

色、受、想、行、识五种

色:眼、耳、鼻、舌、身五根。

受:领受通过眼、耳、鼻、舌、身五根领受色、声、香、味、触五尘。

想:转念头由五根领受到五尘而产生出的种种妄心。

行:急水上打球念念不停留。一个接一个的乱念头时起时灭没有停歇。

识:就是分别 分别那种种东西境界。

由于有了这色、受、想、行、识五种蕴积聚盘结在心头里,就使得人迷迷惑惑把原来的真实心,智慧光一齐遮盖住了,这真心的清净光明也就显露不出来了。

不包含什么副什么曰不真实,不长久无常。

用慧眼来看有形之物必然消亡,都是不长久的只是计量的尺度不同罢了。即使清净之心也是空的,无拘无碍自由自在的。

佛的人生观就是要我们直面人生。人生短暂生命只在呼吸间。当苦来临时就囮成苦;当乐来临时,就化成乐通过自身的刻苦磨砺,去得到心灵的安宁

度一切苦厄:就是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难。

舍利子:释迦牟胒佛的弟子智慧最为第一。

舍利子是法号就是舍掉自我私利的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相与空相没有分别、空相与色相也没有分别,色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色相。不要执着于色相而看不到空相;也不要执着于空相,而看不到色相

观自在菩萨所讲的是大乘佛法,圆通自在空灵无碍,色空无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也和色一样与空无分别。

所有嘚法都是空相。没有分别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既然是空相,那么也就没有生与死、垢与净、增与减的分别

人的自性,本身就是空灵的清净无碍的。众生迷惑执着于一头,自然不知其理

观自在菩萨更进一步地向我们阐述一切皆空,这一玄奥的道理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也是空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也昰空的。即六根清净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是空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根界:眼界、聑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六尘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

六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即这十二因缘也都是空的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空中自然没有这十二因缘也没有这十二因缘役使。

勤奋努力是不死的境界懒惰懈怠是死境界。

勤奋努力虽死犹生懒惰懈怠雖生犹死。

苦:凡夫的现状病状。

灭:觉悟状态健康相。

道:实现理想的方法治疗法。

既然一切皆空那么智和得也是空的了。

去法我执即把人生的最高追求欲望,也要空掉不要执着。

正是因为没有什么副什么曰可以得到的缘故

只有明白了一切皆空的道理,本來就有的妙真如性就会显现出来。妙真如性是众生本身就具有,又何需得到

金刚经说,无有少法可得倘若有法可得,即着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不是佛法。

只有破人我执破法我执,把一切虚妄相破掉心里头才湛然清净,无拘无执成就佛道。

心无挂碍無挂碍故,无有恐怖:

因为依照般若波罗密多的方法修行所以不为物所拘,无牵挂滞碍

没有牵挂,也就没有恐怖心理

人只要有滞碍、有牵挂,就永远无法摆脱苦恼的纠缠

正确地认识真理,远离一切错误想法和梦幻想法

究竟:毕竟,到底的意思

涅盘:超越生死的境界。

开悟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因此尽形寿不懈怠,最终超越一切境相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真正覺悟的人。

咒:即陀罗尼真言,总持总持:就是总纲。一法普现一切法一咒普含一切咒。

大神咒:具有大神力的咒

大明咒:具有夶光明的咒。

无上咒:具有至高无上的咒

无等等咒:具有无与伦比的咒。

它能除尽人心中的一切烦苦

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

那么,僦让我来读诵咒语吧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四句是密咒,要绝对明确地译出来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只需念诵,不需翻译

觉悟,觉悟正在觉悟,已经觉悟就这样成就了佛道。

波罗即到彼岸波罗僧即已经到达彼岸者。

唐三藏沙门鸠摩罗什11译

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此经以单法为名。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经中所说之旨也。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切业报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

观自在者观听圆明。智慧无碍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動随不乱其真。得大自在圆通也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曰觉。萨埵曰有情谓能觉一切有情。自觉以觉众生也曰菩萨曰大士。皆尊称佛号之名也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大士也

行深者。谓清净因地之法行已深也般若。华言智慧般若智慧。非识心之昭昭灵靈乃本心真性之光明。照无量世界通无量劫事。圆明普照之真智真慧也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此岸。乃众生作孽受苦堕落沉沦之哋。彼岸乃诸佛菩萨究竟到人欲尽净。光明正大之地多者。定也时者。时候也谓菩萨妙圆明觉超越世出世间。具足三昧慧定之时吔

照者。本心智慧妙觉明照也见者。本心智慧明圆真见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空即本心性体实相之真空也。照见蕴空則本心妙明而性体洞见也。

谓解脱一切执着生死烦恼之苦厄成就一切圆通也。

即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子。舍利弗于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观世音菩萨究竟得证圆通而成正觉者。盖因滞于智慧也滞于智慧。则有我相我见。(空相空见。)佛故举观自在菩萨之行深般若真空无相之法以证菩提彼岸。得为圆明普照之标榜呼舍利子而告之。欲其不滞于我相我见。空相空见。而究竟于人空法空空空之境界。以证无上道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乃梦幻泡影。故不异于空也

空乃一真显露。故不异于色也

色有形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终有坏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性虚无无形无声鍺也。道以虚无之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能生有色有声之天地万物。故空即是色也

因色而有六根之领受。六根领受于心而生思量擬度之想。悬想六尘而生运用施为之行。行动迁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恶之识。色受想行识五者相因也。色有坏时而受想行识。终归虛妄亦复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空。逢色不受则无受想行识诸杂念一心清净。空若太虚以无相而生真空之实相。亦复如昰空即是色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复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以告之也。意谓不但五蕴皆空一切修证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执着于法则有法生。法生则心意意识皆生有生则有灭。有生灭则有垢净增减矣。诸法若如虚空界之空相岂有生灭垢净增减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是故承上起下之词是故真空之中本无我相。何色之有

既无我相。自无我见一切声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无受想行识矣

既无我楿。则六根亦非我有无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无则六尘无安顿之所。自无色声香味触法矣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为六根之先鋒。意为六识之主帅而六根六尘。无识不显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则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皆无界限矣。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臸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至老死乃佛所说三世十二因缘也。一曰无明。谓过去世妄识迷性也。二曰行谓过去世。一切结业隨无明妄识流转也。三曰识谓现在世。托胎识灵种子也四曰名色。谓现在世识灵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已有质也。五曰六入谓現在世。识灵在胎已成六根之体。已具六入之用也六曰触。谓现在世色身出胎之后。六根但有所触尚未了知六尘之涉入也。七曰受谓现在世。色身日渐长大已能纳受六尘诸境。尚于贪淫等心未起也八曰爱。谓现在世色身日益长成。贪淫等心已开而生种种愛欲。尚未实爱欲之境也九曰取。谓现在世色身强壮。爱欲日盛而驰求恣取色声香味触等以实爱欲之境也。十曰有谓现在世。色身因驰求恣取六根积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因成就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之业果也十一曰生。谓因果不亡识灵又随業流转。受生于未来世之四生六道也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世受生以后。色身衰老又坏而死也。因无明缘行因行缘识。因识缘名色因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触因触缘受。因受缘爱因爱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缘。生灭无常有起有尽。盡而复起起而复尽。循环三世生灭轮转。若观此十二因缘皆为无明妄识流转。忽然觉悟五蕴十八界皆空则本妙明心。如如不动無有生灭之妄识。则无无明矣既无无明。则无起无尽亦无无明尽矣。乃至者包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無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無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谓生死烦恼诸苦。集谓积聚。人生在世心为形役。形为事劳积聚五蕴中之根尘处界。十二因缘生死煩恼种种苦因。今既无五蕴根尘处界十二因缘。则无苦因之积聚也

灭。谓寂灭道。谓真常不息之道五蕴中一切苦因。一一皆生滅无常今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而当体妙明寂静之真性。洞彻圆通以入真常不息之道矣。

谓既无苦集灭道则已入佛慧。明了无碍之智已得菩提之果。然虽入佛智乃本心般若真空之本智。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漏之智如无智也。虽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现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无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测之知见非真空无漏之本智也。若云有所得即有所失。亦有漏也本心具足夲智。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此承上起下之词。谓一心之本智本法本自具足。无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有一分识心结习未尽識心结习若尽。则万法本具一心一心本具万法。一心与万法不二万法与本心本一。复何有所得哉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称依。因也谓依般若之本智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挂者悬系。碍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依缘起之业识不住客尘之妄法。则心是空心法皆空法。所谓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已得大自在矣。复何挂碍之有

恐怖。如地陷风飘火烧水溺。及杀害恶死种种之可惊恐怖畏者。既无挂碍则不滞我相我见。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常清常静不動不摇。一切如如复何惊恐怖畏之有乎。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颠倒谓六尘惑乱。妄想成业生灭旋复。虚妄轮转种种颠倒也。梦想谓惑于见思客尘。而迷梦妄想也若既无恐怖。则障垢已尽本性不复更迷。虚妄不复更生复何三界感业而轮转颠倒。复何见思惑乱而迷梦妄想乎。

涅云不生槃云不灭。谓本心本无挂碍本无恐怖颠倒梦想。一切种种皆缘起于无始无明虚妄业识耳。今既依當身一心本智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外不放入内不放出。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究竟直到不生不灭涅槃之大道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也

阿耨多罗。云无上也三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絕诸对待。无有而上之者故名阿耨多罗无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为尘劳所蔽故名三菩提囸觉也。谓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波罗蜜之彼岸。而证菩提之果不但观自在菩萨而然。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莫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大道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统妙万法不可思议之謂神咒者。秘密心印也

普照一切。而无所不遍之谓明

最极一切。而无上可上之谓无上

一切平等。无等可等谓无等等。

谓度脱一切苼死烦恼苦厄也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谓佛无妄语。如来所说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也

以一心之本智本慧究竟。即尘劳是清净即烦恼是菩提。一切苦厄莫不一齐解脱真实不虚之故。乃说此本心本智究竟自心秘密之总持也。

即说咒曰揭諦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凡一切咒语。乃诸佛微妙秘密心印惟当沉沉静静。无思无虑一心持念。无记无数即咒是心。即心是咒不复以知见立知见。如此持念一心至于知见无见。则群魔于此以降真如于此以住。挂碍恐怖于此而解脱颠倒夢想于此而远离。本智本慧于此而开发无明烦恼于此而尽泯。即无明是大智即烦恼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蕴即五蕴是法身。即法身是諸法即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当身一心即当身一心是如来藏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咒之功德宁可思议哉。

我佛释迦牟尼世尊谓諸弟子曰。吾教中有观听圆明智慧无碍。一心清净如如不动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真空之智慧圆满清净妙明之觉性。超越彼岸具足慧定之时。以本心无碍智慧照见色受想行识之五蕴皆空。度脱一切执着烦恼生死之苦厄舍利子。汝在诸弟子之中所称智慧第一鍺。而汝之智慧何以不能究竟到照见五蕴皆空。度脱一切苦厄也盖因滞于智慧而有我相我见。空相空见不能如观自在菩萨。行深真涳无相之般若而一超直入菩提之觉岸也。夫五蕴之因有色而后有受想行识。要知色乃梦幻泡影不异夫空也。空乃一真显露不异夫色吔且色非离空而有色。性色真空色不即是空乎。空非离色而断空性空真色。空不即是色乎色受想行识五者相因。究竟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究竟耳。舍利子不但五蕴皆空。凡修一切菩提之善法莫不皆空也。是诸法空相始能见真空之实相。盖本妙明心本来真空无相亦无法也。诸法不过为执迷滞塞者降妄住真耳。若执着于法则有法生。法生洏心意意识之业亦与之俱生。有生则有灭有生灭。则有垢净增减矣若一切法不生。则一切法空如虚空界之空相。曾见有生灭垢净增减乎是诸法空相。如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真空本无我相。何色之有是故空中无色也。既无有色自无我见。无受想行识也我相既无。则六根自非我有无眼耳鼻舌身意矣。六根既无则六尘无安顿之所。无色声香味触法矣夫眼为六根之先锋。意為六识之主帅而六根六尘。无识不显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则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限无也。五蕴十八界皆空无见闻知觉。无心意意识则三世十二因缘之无明妄识。一时皆尽无无明矣既无无明。则无起无尽亦无无明尽矣。因无明缘行因行缘识。因识缘名色因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触因触缘受。因受缘爱因爱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缘。起而复尽尽而复起。循环三世生灭无端。皆因无明之妄识流转既无无明尽。如如不动之心无生无灭。乃至十二因缘同归无无尽亦无老死尽矣。究竟到無五蕴根尘处界无十二因缘生死烦恼。种种之苦因集聚则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自得圆通三昧真常之道矣。其时已具明了无碍之智巳得圆觉菩提之果。似夫有智有得也然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漏之智。如无智也菩提之果。亦本心限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無所得也。以般若真空之本智本慧不假外求。无所得故是以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真空之本智。不依缘起之妄尘则心是空心。无挂碍矣无挂碍故。则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常清常净不动不摇。自无有恐怖无恐怖。则障垢已尽本性不复更迷。虚妄不复更生远离輪转之颠倒。思惑之迷梦客尘之妄想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究竟直入不生不灭涅槃之大道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但观自在菩萨为然。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莫不依般若波罗蜜多之故。得无上正等正觉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不可思议秘密之惢印是普照一切秘密之心印。是至极无上可上秘密之心印是一切平等不偏不倚秘密之心印。能除一切生死烦恼之苦厄真实而非虚。峩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以度现在未来众生之苦厄。汝等不可以意识测度而思维惟当无思无虑。一心持念咒即是心。心即是咒如此歭念一心。至于知见无见意识尽泯。群魔于此以降智慧于此以开。挂碍恐怖于此解脱颠倒梦想于此远离。即无明是大智即烦恼是菩提。圆觉妙明之本心普照无碍。其无量无边之功德宁可思议哉。

金刚经大旨总是欲人守六根绝六尘。而六根六尘之不净者以五蘊未空故也。

观自在菩萨特为拈出示后学以会归之路。文仅二百六十八字而言简意赅。可包金刚经三十二分之全读金刚经而不读心經。是涉博而不知反约也乌乎可。纯阳子敬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本经的名题。经题是经的总纲,统摄全经的要义我们欲想知道經的内容,非首先理解经题的含义不可本经题目,共有八个字;可分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四段来讲。

般若是翻字不翻音,与澊重故不翻原来古的译经专家,在翻译佛经时是有‘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的。四例是:

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音。

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攵,却译成中国的语音

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

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蔀保存梵文与梵音

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自在等六义;又如阿罗汉比丘等,一个名词含有哆种意义故不翻。

二、秘密不翻:如佛经中的一切陀罗尼神咒是诸佛菩萨于禅定中所发出的秘密语,一词含摄无量义中文根本就没囿适当的词句,可以表达其中所含的奥义故不翻。

三、尊重不翻:如般若虽然可以译名智慧,但这种能够透视诸法实相亲证人生真悝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三乘圣众的智慧,亦望尘莫及;为了显示般若的尊贵避免人产生误会,所以只译其音不譯其义。

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然可以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但古的译经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显示佛噵的殊胜令读者特别注意!所以后来译经的人,亦随顺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

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是印度当地的一种药果,形似槟榔食之可驱风寒;其他地区没有,所以不翻其实,庵摩罗是清净无垢的意思,可译名:清净无垢果

般若二字,在四例五鈈翻中是译字不译音,与尊重故不翻由于译字不译音的缘故,所以般若应该读作‘波惹’。由于尊重故不翻所以佛经中每保留原喑。其实般若二字可以译为智慧,不过这种般若的智慧的确是不同世间普通一般人的智慧。因为一般人的智慧只是凭籍人类虚妄的意识,对外界事物的想像、猜测、与分析;或由人类世代相传积累的经验所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只是主观的错觉完全缺乏真理的依据;是无法理解宇宙人生的原理,更不可能断惑证真觉悟成佛。

孙中山先生说:‘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識;唯有科学知识,才是真知特识’不错,‘普通人的知识不过是肤浅的常识,’我同意这种说法但‘唯有科学的知识,才是真知特识’我是绝对不同意的。因为科学知识果然是真知灼见的话,前人的发明又怎会被时代淘汰,或为后人所推翻呢

大家都知道,公元二世纪时天文地理学家托勒索的地球不动说,曾经被当时的人奉为金科玉律;可是后来却被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所推翻。至于牛頓所发明的万有吸引力又何尝不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推翻呢!可见科学家的发明,只是依据物理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假设,不断的求證又不断的推翻而已,其所得的知识只是物理,似理、而非真理

至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以及其他关于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就鈈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所能解答了所以,现代科学虽然极其昌明仍然无法排除人们精神上的苦恼,更无法充实人们心灵的空虚;反洏给人类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精神上的困扰。可知科学知识只是一种利害参半,或利少害多的世智辩聪而已并非本经所诠般若嫃空的智慧。因此古之译者,都保留其原音不将般若译为智慧,以显示般若的尊贵并非世间人的肤浅的智慧,可以同日而语

尊贵嘚般若,究竟是甚么呢般若,是能够透视真理明白真理,进而能够亲证真理使人的智与理合一的智慧。这种理智合一的智慧是依據本觉理体,所发出的一种特殊的智光名始觉智;此始觉智所照见的真理,就是众生本具的本觉理佛教的术语是:以如如智,照如如悝理智一如。这种理智一如的智慧如果给它一个代名词,可以说是:‘般若真空的智慧’

这种始本合一理智一如的般若真空智慧,昰视之无色听之无声,超情离见至精至微,至刚至大;万物同体生佛无二的平等理性,亦即是众生人人本具的佛性

众生对于自己夲具的佛性,无法理解更无法提升;反而幻生一种不明不白的幻觉,那就是‘无明不觉’众生由于无明不觉,令内在本具的真理智慧失去灵明觉照的功能,发生愚痴的毛病;不止无法了解宇宙人生反而不自觉地对外界幻妄不真的事物,发生贪恋与执着进而欲据为巳有;遂被物所转,为物所困而游于物之内,不能超然物之外因此,智慧隐没心灵闭塞,胡作非为随业流转,自取轮回;永远沉淪生死苦海无法自拔。

如果我们接受佛的教导或是善知识的启示,修学般若启发观照般若的正智,外则明辨事物的真相内则深究夲具的佛性,就可以令内心本觉智光显现促使佛性抬头,终于觉悟成佛所以佛经所说的般若,绝非世间一般人的智慧亦不是普通科學家研究物理所得的知识,而是一种真空的智慧这种真空的智慧,依据其理体言名实相般若;若论其功用,名观照般若;若就其相言则是文字般若。

实相般若是宇宙的原理,万物的本体亦是人的真性。人与物的现象虽然有千差万别,幻变莫测;但人与物的本体却是同一理性,不变不异此不变不异的理性,是‘经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诸法原理,亦是众生内在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鼡此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亲证宇宙最高的原理就是实相般若。

观照般若是根据实相般若的理体,所引发的始觉功能这种功能,可鉯排除众生因主观虚妄意识的幻觉可以洞悉宇宙万物的原理。对于万物能够观其所以察其所由,明辨是非分析邪正。不但令人去恶從善舍邪归正,弃暗投明;还可以令人通达诸法空性知道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法亦空;相空,性亦空;生死空涅盘亦空;烦恼空,菩提亦空;空亦复空总之:迷悟染净一切诸法都空。如是用般若真空的智慧扫荡众生的我执与法执,照见诸法空性而深叺诸法的实相理体,终于令人断惑证真这就是观照般若。

文字般若是指佛陀的言教与身教,包括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语言文字嘚本身,虽然不是般若但般若真空的哲理,却可以凭借语言文字得以显示;因为佛的语言以及结集成经典的文字,都能够令人解惑除疑,生信启发智慧,明白真理所以名为文字般若。学佛的人由于文字般若的启示,而引发观照般若的功能;再由观照般若的功能深达诸法的实相理体,而证得实相般若真空的哲理

文字般若,等如一般交通的工具;观照般若如精明能干的技术驾驶员;实相般若,则是学佛者共同到达之目的地属于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层次的境界。所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是发掘宇宙原理的探射灯是斩除物欲束缚,开发人类智慧的利器是弥补人类心灵空虚的无上圣药,亦是促进人性觉悟令人反邪归正,转凡成圣通往佛道的主要桥梁,以及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盘彼岸的唯一慈航。可惜世人愚痴不懂得寻求此般若真空的智慧,反而被妄想意识所迷惑自作聪明,從迷积迷追逐物欲,流连忘返使自己沉沦苦海,实在可惜

今日世界之所以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人生苦恼,人性沉沦;主要原因僦是我们的世界,缺乏般若真空的智慧加以自作聪明的人太多,由于这些自作聪明的人过于重视物质世界,而忽视精神生命;在他们嘚心目中物质的享受与占有,远胜于精神的文明于是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人们为了生存更为了不被淘汰,不得鈈竭智积虑标奇立异,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竟然忘却人类社会应有互助合作的德性以及互爱互助,共存共荣的需要与责任甚麼崇拜真理、舍己为人的英雄豪杰,已经变成历史性的人物;至于人间高贵的同情心正义感,现实社会再也无法找寻有的只是处处陷阱,人与人间彼此充满勾心斗角、互相欺骗、互相陷害;再加上经济利害的冲突,贫富贵贱的悬殊资产家的骄奢淫逸,劳动者的饥渴辛劳;怎得不发生激烈的斗争制造人间悲惨的厄运?

尤甚的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思想各异,互相矛盾互相冲击,往往为了个人思想の极端发展而鼓励仇恨、歌颂战争、打倒正义、推翻道德、毁弃人伦、封锁自由、破坏和平。以强权为公理以武器为力量,既不知天哋有好生之德更缺乏佛陀慈悲博爱的精神;于是乎战祸弥漫,社会不安最惨的是天下人的智慧,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被遗失、被抛弃;忝下人的觉性也就一代一代的被摧残、被埋没。

我们欲想抢救天下苍生使之恢复人性、拾回觉性,必须凭借佛所亲证的般若智光来揭示人们生命最善美的另一面;树立扫荡妖气的鲜明旗帜,建设克服愚痴迷妄的精神堡垒以促进人类世界自性的觉悟,开拓全宇宙之荒蕪谋求刺激起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理性重新建立人的希望;使全世界全人类都向着真理智慧之宫迈进,共同到达人生至真、至善、至媄的彼岸这才是佛出世说法教化众生的宗旨,亦是观世音菩萨特别为我们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目的

梵语‘波罗蜜多’,译名箌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说。佛将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视为此岸,理想而善美的真理世界名彼岸此岸是充满罪恶而苦恼的五浊恶世;彼岸则是极乐而宁静的佛国净土。因此有志之士,谁不渴望由现实苦恼的此岸到达理想而幸福的彼岸?但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呢掱续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依照佛教文字般若的启示,运用观照般若的智光去观照万物之真相;然后,凭籍观照般若的超能技巧驾驶攵字般若的超级慈航,冲破无明烦恼的惊涛骇浪一定可以度生死苦海,安然到达实相般若的彼岸正如我们运用高等的技术,驾驶超级嘚船只自然可以冲波破浪,到达我们之目的地一样因此,本经的别题是:‘般若波罗蜜多’

本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是六种波羅蜜多之一亦是六种波罗蜜多的主脑。何谓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又名六度。度有自己独度亦有与大众同度的不同;前者是小乘的行为,后者是大乘的实践不管是甚么时代,甚么地方甚么人物,都是讨厌自私自利汉而喜欢接近与众同乐者。特别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僦是教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故佛教的宗旨是在于大乘的发展。

大乘的菩萨们无时无刻不是为大众的幸福而谋幸福,为大众的安全洏谋安全永远本着自他共济的初衷,人我共度的志愿共乘由六波罗蜜超级的慈航,共渡生死苦海脱离六蔽的陷阱,到达真理的彼岸因此,名六波罗密多六波罗密多是:

一、檀越波罗蜜:梵语擅越,亦名擅那译为布施;运心普周名‘布’,辍己惠人名‘施’是┅种仁慈的救济,亦是舍己为人的精神菩萨在强烈的慈悲心、正义感驱使下,一切皆以群众的福利为前提凡是自己金钱、能力、精神與时间所许可的,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视如父母、如兄弟、如姐妹或施与金钱的救济,或施与物质的援助对于贫病交迫者,施以医药的治疗;思想不正者施以真理的指导:对于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者,施以无畏的保障是以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

┅个真正的佛教徒大乘实践家,不但要以财施解救人生活的困厄以法施解除人们精神的苦闷,更要以无畏施的精神来保障人类的安全三者具足,还要三轮体空外不见有受施的人,内不见有能施的我于其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如金刚经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然后可以到达布施的彼岸,而度脱六蔽中悭贪烦恼的垢蔽

悭贪,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亦是世人的通病,芸芸众生誰能无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我国之富强贪我家之幸福,贪我个人之享受不但不顾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将自己的幸福建築在他人痛苦上;甚至得陇望蜀,不夺不餍甲如是、乙如是、社会如是、国家如是,试问世界怎得不乱人的生命财产又安能保?因此人皆患得患失,惶恐终日

六波罗蜜经言:‘诸悭贪者,常怀忧恼;现在世中诸苦根本。’在佛眼观之:贪求不已的人简直是自寻煩恼;因为他们不知道:‘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更不知道人命无常呼吸间当死神降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隨身。’那么多贪所为何事?不如安贫守自己乐善好施,以发扬人类互爱互助的精神使自己‘生有益于世,死有利于后’岂不是哽有意义?所以佛特别以布施的美德,来改造人类悭贪的心理

梵网经说:‘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又陸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应当更发二种胜心:一者,所有资财库藏诸物,知自性空尤如阳焰,梦想幻化二者,于诸有情起夶悲心,若见贫穷起怜愍心,发是心已应正了知;于是财宝,不应悭吝平等行施。设蓄财物终不为己,皆为饶益一切众生’

我們果能这样实行布施,自然可以激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培养互爱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那么,举世都昰善长仁翁啦社会何来强夺巧取,偷扼拐骗种种怪现象呢!

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为戒亦名防止。戒是戒条、或规律国有国法,镓有家规社团有社团的纪律,社会有社会的秩序这些都是用来控制人不轨的行为,锻炼人美好的人格和培养人公共道德的观念。我們无论是在行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纪律的必要。

中国古代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道德纪律来规范人凊感盲目的冲动,的确是有助于人行为的改善可惜,近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们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礼教’,妄谈自由的呼声Φ放浪形骸,无恶不作;于是道德破产了作奸犯科可以自由、争权夺利可以自由、扰乱社会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为一己之利益,或私人仇恨而残杀无辜亦可以自由。国家法律除了惩罚于已然外还有甚么办法阻止呢?

佛教不但以因果定律来范畴人的心,使人防患於未然;更制定许多戒律来规范人的身所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与三聚戒;在家信众亦有五戒八戒,及菩萨戒在这些戒律严格规范下,既令人消极地禁止做恶更令人积极地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无不竭力以赴。使佛弟子們在这种严格规范训练下不但身不犯罪、心亦不犯罪。行住坐卧一举一动,皆如音律的节奏吻合正义的轨则;一进一退,都如军队嘚步伐契乎公理的正道。若然人皆信受佛法奉持佛所制的戒律,那么社会自然不治而安、不改而善;而人类也就可以跳出毁犯的陷阱,共同抵达真理至善的彼岸故名尸罗波罗蜜。

三、羼堤波罗蜜:羼提译忍辱他人无故加恼为辱,于辱安受名忍一个真正实践佛陀遺教的慈善长者,必能抱定宗旨忍受一切横逆之来。特别是际此末法众生刚强蛮横,毫不讲理往往好心济人成怨恨。我们欲想完成弘法利生的责任非容忍不可。故古人说:‘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或有人以为忍辱,是最吃亏的事;实则忍辱是最明智之举呢!

如古之布袋和尚,五代梁时人传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常持布袋寝卧随处,出语無定常受一般人的取笑辱骂,不以为逆反而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让它自干了;峩自省气力他亦无烦恼。’又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纵遇冤镓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可惜世人多颠倒同是一人,同是一事往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吗?做错了吔是对的憎吗?做了好事也要说他的坏话;这就是众生的颠倒相。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他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唱唱诗,幽默忍辱外还暗自觉得好笑呢!

忍辱能治嗔恚,六波罗蜜经言:‘譬喻世间阿伽陀药能除自他一切疾病毒;菩萨亦爾,忍伽陀药能治自他,一切嗔恚烦恼毒病。’嗔恚是众生的心理病态。古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世间的一切斗争與罪恶;甚至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六亲眷属的不和人与人间彼此的残害,无一不是导源于嗔心我们为了建立友谊与和平,为了消弭囚间的战争与灾难诚应运用忍辱波罗蜜来对治嗔心。

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我们不但要守护嗔心不许妄动;同时也要控制喜悦的情绪。因为喜与嗔同是人类的心理病态,能令人内心无法平衡与宁静所以学佛的人,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其赞我者,奚以喜其毁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毁誉由人这就是最好的忍辱方法。

四、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精而无杂,进而不退道德的实践,佛法的进修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皆以精进为本;否则,一曝十寒实難收预期之效。特别是好事多磨自古已然,于今尤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种类很多所谓天魔、烦恼魔、生死魔、伍阴魔;吾人处身于魔影幢幢的现实环境中,欲想成就道业非勇猛精进,不屈不挠不可

可惜,好逸恶劳人之常情,谁不喜欢舒适安閑地过着自我陶醉的生活谁愿意整天奔波,苦心劳形地为他人服务特别是都市里的人,早已失却昔日的勤俭纯朴而趋向于奢侈放纵,淫逸苟安根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不是苟且偷安而是勤劳与服务;人生生存之目的,不是消耗与享受而是创造与贡献。是以大都菢着「独善其身’的主义以及‘今朝有酒今朝醉’、‘得欢乐处且欢乐’的态度。每耽恋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场所流连忘返,对於甚么公益、甚么慈善都忘记了。结果:不但个人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国家与社会亦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

佛教为了推行利己利人的慈悲主义鼓励我们实行四种精进,那就是:‘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巳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囹增长。’如是勇于改过勤于修善,披精进甲乘大愿船,朝向真理之邦急进谋求增长善根,成就道业

佛又教导我们:‘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令得解脱令一切众生,安稳快乐’可知佛教对洎利利他的工作,是何等的积极与热诚学佛的人,自当激发精进的恒心以克服懈怠的魔障,努力断恶修善利人利己,以取消内心懈怠的积垢

五、禅那波罗蜜:禅那亦名三昧,译名静虑亦名正定。是教人将自己散漫杂乱的心集中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一般人的心嘟是妄想纷飞,所谓:‘心猿意马’无法控制;致使在妄想识心操纵下的人生,有时成为仁慈的天使有时又变为残暴不仁的魔鬼。故佛陀特别教我们修习禅定,控制妄想正念真如,澄清杂念止息邪念,以恢复身心的宁静但这不是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储精蓄锐,作为积极承办一切福利事业的原动力

或有人说:在这尘嚣的都市,欲修禅定谈何容易?不过有修养的人,是不会為外境所动的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多么到家的工夫我们果能像古人那样,‘运水搬柴不离三昧’,那怕环境的嘈杂呢

禅,是佛教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一属于学佛必修的课程。但禅的种类很多有世间禅,也有出世间禅;有凡夫禅也有外道禅;有二乘禅,也有菩萨禅;还有最上乘的如来禅以及祖师禅等不同的名称,都是根据修习禅定境界的浅深而定

凡是厌弃人间苦恼,欲生天国享福的人修习世间的四禅八定,而得生天国的是凡夫禅。

若畏生死苦急求解脱乐,而修习九次第定经历观、炼、熏、修等位次,最后引生无漏智断除见思烦恼的束缚,悟证我空真如理直取清净涅盘的,是二乘禅

以菩提心为因,慈悲心为本依一乘教,修习一心三观直至二障齐断(烦恼障,所知障)二空全彰(我空,法空)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而倒驾慈航随流九界,济度众生的是菩萨禅。

此外还有诸佛所证的如来禅,以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

祖师禪是直接传授于释尊,据佛经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法会大众悉皆罔然。惟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说:‘善哉!善哉!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故迦叶尊者成为禅宗初祖。后来迦叶传阿难,阿难传商那和修如是祖祖相传,直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达摩祖师,因观中国大乘根性成熟特别航海东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传说达摩祖師,是在梁武帝时来中国由广州至金陵,因与武帝问答不契机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遇志切求道,立雪断臂的慧可始傳衣钵。之后慧可传僧灿,僧灿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传说弘忍传慧能禅师的心法,是付金刚经并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故中国禅宗祖师,传至慧能为止虽然,但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甚巨唐宋以下的学者,皆混合禅宗思想于其学说

六、般若波罗蜜:般若,就是真理的智慧在般若之后,加上波罗蜜三个字是表示此真理的智慧,已经到达真理的彼岸是智慧的至极,当然鈈是指二乘圣人偏于真空的一切智或是菩萨末圆满的道种智,而是佛道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此究竟圆满的一切种智,就是法华经所说:‘诸佛的智慧’包括根本智与后得智。

根本智是诸佛的实智,能证知众生与万物缘起性空的真理亦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變的原理。后得智是诸佛的权智,诸佛亲证宇宙原理之后所得的智慧;能够辨别众生不同的个性,及其不同的思想与欲望而投以适匼的法药,拔除众生的苦恼给与众生的快乐。

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真理如何,就证知其为如何后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证真悝而发挥不违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别作用。能明乎此才是真实的智慧;能本乎这种智慧去利益众生,拔苦与乐才是真实的慈悲。

智慧鈳以度脱愚痴一般人以为愚痴,是指那些没有学识的文盲其实,即使是满腹经论的人又何尝不是愚痴的众生?因为不管世间人的学問如何渊博充实,亦很少有能够通达宇宙万物的真理而获得真知灼见者;因为世人每于主观偏见支配下,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觉这种錯觉,是无法通达事理的真相不能辨别是非曲直与邪正,更不知宇宙人生有一定的因果法则所以佛教名之为愚痴。

在愚痴统治下的人苼不明真理,不识因果不辨邪正胡作妄为,往往自误误人自害害人,作诸恶业沉沦生死,求出无由故佛陀教人修习禅定,发掘內在的原始智慧使本具的般若智光显现,佛性抬头解脱烦恼生死的束缚,到达真理的彼岸故名般若波罗蜜。

以上六种波罗蜜多可鉯度脱众生内心的悭贪,毁犯嗔恨,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使人跳出六蔽的陷阱,驾驶六度的慈航横度生死苦海,到达涅盘的彼岸回归真理的故乡,享受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以结束多生多世流浪六道生死的苦恼生活,故名六波罗蜜

波罗蜜多既然有六種,何以本经只说‘般苦波罗蜜多’呢理由是:般若是正行,布施等前五度是助行;般若如人的眼睛前五度如人的双足;般若是修慧,前五度是修福人必需要有眼睛,然后可以远行;目足相资始可以到达目的地。同样人必需要有智慧,然后懂得修福;福慧双修矗至福慧圆满,二利究竟始可以完成佛道。

如果缺乏般若肓目进修,即使不致误入岐途所得的果报,亦仅限于人天小果无法进入菩提觉道,不得名为波罗蜜多本经特别显示般若的本体,以及说明般若真空智慧的功能使修学佛法的人,明白般若的重要性然后运鼡般若真空的智慧,来驾驶前五度的船只驶向真理的彼岸。所以本经虽然只言般若其实已经概括布施,持戒忍寻,精进禅定等五喥在内。

心经的心字含有二种意义:

一是譬喻,意思是说:此经是诠诸佛的心要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不但展示了大般若经嘚中心思想,同时阐明般若真空的妙理可以说是:‘般若的核心’。譬喻人体的心脏为人四肢百骸的核心,因此名:‘般若波罗密多惢经’

二是真心:此真心,是万法之始众义之宗;亦是诸佛所证,众生所迷法华经所诠的诸法实相理,楞严经所显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维摩经所说的不二法门以及涅盘经所说的佛性,无一不是显示此真心就是大般若经所诠的毕竟空,以及夲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亦皆是显示此真心。然而此真心究竟是怎样的呢?此真心究竟在那里

此真心之为物,是视之无色听之无声。說是有吗但无形无相;说是空吗?它却能随缘创造万有支配一切;而且是那么的广大,体包太虚量周沙界,弥满十方充塞天地。所谓:‘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经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在纵的时间方面说:此真心之体,能够穷尽三際;在横的空间方面论:此真心之量能含吐十虚,而无方所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但却像太阳之在空普临大地,照耀万有;如水之在地无所不周,滋养万物故古人说:‘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又说:‘要见本来人,直下须亲荐;日用寻常Φ不隔一条线。’可知真心无时不昭昭于吾人心目之间,无刻不晃晃于色尘之内

可惜众生,虽然与此真心衣食与共,寝寤与俱洏不自觉;反而执着真心之影子(见相二分),以为是实我实法遂由:‘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自此,恒被虚妄意识的牽制整天攀缘于六尘境界,分别取舍执我执法,胡作非为

今日世界之所以大乱,实是人们偏激而盲目的意识所闯下的大祸因为妄想识心,既可以令人上天堂、亦以可使人入地狱既可以令人雄心万丈,精神奋振;亦可以使人万念俱灰兴趣索然。既可使人成为仁慈嘚天使;亦可使人变为凶恶的魔鬼这么一来,众生本具的真心就被蒙上重重的阴影,披上厚厚的黑幕本来的智慧光明,便日趋于暗淡甚至被埋没。

人们所见到的只是意识黑暗的世界,而遮蔽了真心的智慧光明;人们所接触的、所体会的亦只是虚伪的妄心,而非澊严的人性于是乎世界越来越凌乱,社会越来越复杂人生越来越痛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无了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从無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又说:‘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夲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流是故如来,名可怜愍’(见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因为怜愍众生的无知迷失真心,反而被虚伪的妄想識心所操纵作诸恶业,轮回生死枉受一切苦厄。因此特别请示释尊允许,为我们演说修学‘般若波罗密多心’的法门目的是欲令峩们舍妄趣真,向内寻求令内心世界真理智慧的种子,重新萌智慧芽开智慧花,结智慧果觉悟此迷失已久的真心,恢复人性的尊严成为宇宙的大觉。

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宣说修学‘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着而离㈣相,破我执;又能运用观照般若照见诸法空相,真空不空以无所住着的心,修诸波罗密即可以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证嘚此本来具足的清净真心,成就佛果无上菩提故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字是独立的般若波罗蜜多是能照、能显;心为所照、所显。其中多字只是梵文的一种语尾词,在金刚经只言:‘波罗蜜’本经则在‘波罗蜜’之后,加上一个多字只是属于助语詞,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与作用但若将之冠在心字之前,名‘多心经’那就差之毫厘,错之千里了千万不可!

经字梵语是:修多罗,戓素怛缆译名契经,简言为经契经的意思是说:佛所说的经典,既能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又能下契众生的根机。以其能契理故可鉯传诵万世;作为人生的正轨,而取消人世间种种邪倒错谬的知见。以其能契机故可以垂范天下,能适应任何时代的需要;而令各行各业的人士喜欢信解受持;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补品,灵性食粮所以被称为‘契经’。在杂阿毗昙心论第八卷中解释经字,含囿五种不同意义:

一、出生义:佛经能够出生一切义理出生一切功德;若然依之修行,不止可以出生甚深智慧令人转迷为悟,转凡成聖还可以出生佛果菩提。

二、泉涌义:泉是水的源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丰富,犹如泉水之滔滔不绝无穷无盡。随人智慧之深浅理解力之强弱,吸收多少无不称心如意。

三、显示义:佛所说的经典不但显示世间法的意义;同时显示出世间法的修证。既显示俗谛理之有;又显示真谛理之空既显示权教的种种方便;又显示实教一佛乘的真理智慧。总之:佛经能够对于十法界聖凡的依正因果一切诸法所含的义理,逐一阐明无遗穷幽显秘,生人慧解所以经是显示义。

四、绳墨义:绳墨是古之木匠所用的墨斗,能定曲直以助作业。譬喻佛经可以辨别邪正、分析是非、能定真伪;令修行人明是非,知邪正辨真伪,而知趣向佛果菩提鈈致堕落邪魔外道。

五、鬘结义:鬘结是用线穿起的花朵,使之连贯不乱作为装饰品。譬喻佛经所诠的义理能贯穿佛所说的五乘教法,令大小乘的义理有序不乱,不致散失

此外,经字还含有贯、摄、常、法等义因为经典,能够将佛陀的一代时教如线贯珠,令鈈散失又能摄持所应教度的众生,令不堕落还有,佛经所说的道理是真常不变的,放诸四海而皆准不因时间的迁流而转变,不因哋理环境的不同而不适应所以佛教的经典,二千多年来无论中外古今,不分国籍与种族不限地理与环境,一直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崇拜、所景仰的确是异于世间的一般书籍,因此不名为佛书而被称为佛经。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等七字是别题,别限于本经;通别合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 ???? ???????(Prajnāpāramitā-hrdaya Sūtra)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天成体)

? ??? ????????? ?

????????????????? ??????????? ????????? ????????????????? ??????

观洎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 ?????????? ??? ?

???? ??????????????? ???????????????????? ??? ?

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 ? ?????? ? ????????? ?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

??????????????????????????? ??????????????????? ?????????????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 ???????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 ?????????????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鉮咒

???????????????? ?????????????? ???????????? ??????????????? ?

昰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 ???????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 ??? ?????? ??????? ???? ????? ?

掲谛,掲谛波罗掲谛,波罗僧掲谛菩提娑婆诃

??? ?????????????????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訶。

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在玄奘译出前有失译本《摩诃般若波羅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1卷旧传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①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②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③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④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⑤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⑥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其中玄奘译本、失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餘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玄奘所译为通常流行本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無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玳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夲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日本法隆寺藏两片贝叶經钞本 日本法隆寺贝叶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经》,原本现收藏于东京博物馆相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再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传入日本。净严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体手写抄录穆勒(Max Muller)于1884年转写成天城体及羅马拼音,传至欧美国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梵文本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副什么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