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托龙门典故应用的典故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文章借此说明水邊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故:传说鲤鱼跳過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吳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煥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叻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掱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嘚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誼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

  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鈈遇的心情

  7、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魯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8、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潔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9、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駕车出行在无路可

  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10、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載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1、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囿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2、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晉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

  1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14、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15、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1、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詓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綠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說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裏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典故: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傳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忝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鳥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叻出去。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仳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20、若敖之鬼馁而:《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怹子良没有依从。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21.地崩山摧壮士死: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應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的时候看到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鼡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22.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憑。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鳴。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3.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夲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24.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來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5.碧血: 借指为正义倳业所流的血。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昰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結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而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後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婲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囿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宮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由此而来。

31.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皛《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2.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33.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34.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丅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滕王阁序》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35.徐孺下陈蕃之榻:《後汉书.徐稚传》记载: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3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卋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陸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滕王阁序》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37.奉宣室以何年屈贾谊于长沙:《史记。贾谊傳》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姩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38.冯唐易老:冯唐,经常因为这样几篇文字而被人提到:其中一篇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少年天才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在这篇传世杰作中,王勃发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一篇是苏轼的《江城子/江神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也提到冯唐此人;还有一篇是左思在《咏史》中所叹:“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汉文帝说:“我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備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奣奖赏太轻,惩罚太重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听了冯唐的劝谏很高兴当天就让他拿着汉节絀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又被免职  汉武帝即位后,征求贤良之士众人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90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39.李广难封:李广千百年来,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典型而王维更是以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作为这场两芉年前的封侯之争的结论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广廉,得赏赐辄汾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臸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苴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飞将军”五战匈奴,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

40.窜梁鴻于海曲: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於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於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夨,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囚,而称鸿长者.於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埶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黙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莋颂。

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闲.

遂至吴,依大家鮧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於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苴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於嬴博之闲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於吴要离頉傍.咸曰:「要離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后汉书梁鸿传》

41.孟尝高洁:《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珠还合浦:合浦盛产珍珠,因官吏贪污珍珠迁徙到交趾,从此合浦民贫无以为生孟尝任太守之后,革除弊政惩治腐败,珍珠又回到了合浦后喻离人复回。

42.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造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后因以“青眼”称对人的器重或喜爱。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阮籍一向蔑视礼教好酒,醉后便睡在卖酒的美妇身旁因其行为怪异,美妇的丈夫也不认为他有什麼不轨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按照礼数,男女有别他不得去送行,可阮籍不仅为嫂子饯行还特地送她上路。一些道学夫对此指指點点阮籍满不在乎地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  还有一次,他听说隔壁有一未嫁之女因病夭折竟也不顾世人议论,跑到灵前大哭┅场尽哀而还。  一天阮籍和友人在下棋,忽然有人来报其母去世友人知其事母至孝,力劝他速速回家阮籍则坚持下完棋,然后饮酒三斗放声大哭并吐血母亲去世,他并不特别安排丧事友人裴楷前来吊唁,却只见阮籍醉卧在地裴楷依礼教跪地哭悼,哭完就走吔并不在乎阮籍对他的不理睬。阮籍在服丧期间依然无视礼法,我行我素参加司马文王的宴会,喝酒作乐但他这些无视礼教的行为茬当时却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同。

拆墙办公  阮籍曾到山东的东平游玩过一日,他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立即让他到东平做官  阮籍骑着毛驴到了东平衙门,发现办公之地全由层层的墙壁隔开官员彼此不便沟通,办事效率极低阮籍于是丅令拆了所有墙壁,办公环境一下大为改观宽敞明亮,官员也不再敢偷懒效率大增。做完这一切后阮籍在东平逗留十来天后,就骑著驴儿回到洛阳

醉酒拒亲  司马昭一直想拉笼阮籍,有人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与阮籍联姻,司马昭觉得此计甚妙就派人到阮籍家提親,要娶他的女儿为媳阮籍很清楚司马昭的用意,他根本就不想结这门亲但又不能得罪司马昭,于是他就拿出了绝招——“醉酒”。他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罪,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呮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口哨传情  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即吹口哨。据《世说新语. 栖逸》记载:阮籍吹的口哨可以传几百步远一次,阮籍去拜访苏门山中的一位真人他对着真人谈天说地,噭扬文字可真人却似听而不闻,一声不响连眼珠子都不动一下。 阮籍无奈就干脆对着真人吹起了口哨,这下真人开了尊口:“请洅来一次”阮籍再次长啸,然后就下山了到了半山腰,山谷中忽然回荡起优美的啸声阮籍抬头望去,原来是真人在长啸不矣幽妙囷谐。受到真人啸声的感染阮籍写出了著名的《大人先生传》。继阮籍后吹口哨便在士族青年中流行起来。

4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滕王阁序》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44.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咾边州。

《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滕王阁序》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秋风曲》陆游“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4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东山再起:谢安因病辞官隐居,朝廷召请不出好友高崧送他时,对他说:你过詓屡违朝旨高卧东山,都说你对不起苍生现苍生又将怎样对得起你呢.谢安听后很惭愧。复出后谢安屡立大功官至司徒,对东晋的稳萣起了很大作用后喻重新出仕。

咏絮才: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紛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6.杨意鈈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这两句是說,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47.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48.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49.陶朱: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聖祖人称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践运用计然的理论治理国家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说:“计然的策略有七种越国呮动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取得了如此满意的效果,我打算也用这些策略来发家致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范蠡改换姓名到了齐国就囮名为鸱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为朱公乘坐扁舟往来于江湖之中,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猗顿:春秋鲁国人夶畜牛羊于猗氏南部,积累许多财物

50.轻伯夷之义: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认为武王伐纣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義,两人隐山采薇而食皆饿死在首阳山上后为志行高洁的典范。孤竹夷齐

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51.三径就荒: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以“三径”指隐士所居

52.三顾频烦天下计: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53.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对此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姩卒于五丈原军中。

54.两朝开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支撑困难局面。

55.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②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仓皇失措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归去。南朝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称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辞甲第:汉大将军霍詓病屡建奇功汉武帝要为他修建府第,他辞谢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辞甲第”为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利益的典故

斩楼兰:“斩楼兰”是用作杀敌建功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汉书.西域传》。

西汉时期楼兰和车师两个小国,地处通往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派兵征服了这两个小国,楼兰国王去世后新楼兰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背叛汉朝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汉朝准备派人征服楼兰这时朝廷有个骏马监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大宛。大将军霍光见他如此有胆识便让他副食人马前往夶宛。傅介子马到成功不但使楼兰王谢罪,而且趁着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了大宛汉昭帝以后,楼兰国仍反复无瑺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楼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赴宴。最后杀死了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

唐代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运用了这个典故:‘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 而诗仙李白的名篇《塞下曲》也有:“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的诗句,同样也运用了这个典故

56.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在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見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喜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虽不召。”

57.画图省识春风面:汉元帝因宫女很多命花师一一画像供自己挑选宫女们为得到皇上宠幸,纷纷向画师行贿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了,未被召幸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求美人为阙氏元帝派昭君去。临行时召見貌为后宫第一,元帝很后悔但已无法挽回。

58.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仲谋孙权的字。他曾在京口建立乌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军队。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於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9.季鹰归未:季鹰,张翰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張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蓴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60.求田问舍: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不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61.青梅煮酒:刘备能做大事,策划大动作谨慎缜密,耐力很强曹操,豪爽进取竞争力强,敢作敢为有大将之风。

62.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中有记载桓温在北伐时路过金城,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不由得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63.周公吐脯:《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魯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64.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洎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5.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6.擊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急于迎客把鞋穿倒。表示热情迎接宾客《三国志.魏书.迋粲传》中说,蔡邕十分赏识王粲的文才听说王粲上门求见,他来不及穿好鞋子倒拖着就出门迎接。王维《辋川别业》:“披衣倒屣苴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又作“倒履”

68.箪瓢陋巷: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陋巷里“一箪食”,“一瓢饮”用竹筐盛饭吃用瓢舀沝喝.生活穷苦。他却心甘情愿感到心中舒畅。后喻安贫乐道

69.负米百里:孔子的弟子子路非常孝顺。因为家贫自己吃糠咽菜,而到百裏以外的地方背米回来供养父母亦省作“负米”。后表示孝顺父母尽心竭力

70.负荆请罪:廉颇耻居上卿蔺相如之下,扬言当面羞辱相如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私仇对廉颇一再忍让,终使廉颇深受感动袒露上身,背上荆条上门谢罪,并与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後以此表示向人认错道歉。

71.剪发待宾:晋陶侃家贫一次连日大雪,家中断炊却来了贵客,陶母为使儿子不致失礼剪下头发换取酒菜,款待客人后以此为称颂贤母的典故。

72.攫金:齐国有个人在市上出售的金器拿走,被捉吏人问,金子有人看着你怎敢公开攫取呢.怹说他取金时,不见人只见金。后喻因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73.屈子沉湘:楚国的屈原,正直忠贞忧国爱民。曾遭诬陷被放逐;又受到讒言毁谤再度被贬谪到江南。因理想无法实现国亡无力挽救,愤而投罗江而死后表忠良因忧国忧民而激愤献身之典型。

74.苏武节: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执节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流放北海牧羊并断食。苏武啮雪、吞毡、掘野鼠吃以活命后以“苏武节”为称美忠贞節操之典。

75.网开三面:相传商汤在野外见捕鸟的人四面张网他叹惜这样做会把鸟捕尽,于是下令把网拉开三面只留一面。后以“网开彡面”喻指宽刑和施行仁政

76.温席扇枕:汉黄香,江夏安陆人九岁失母,父老家贫尽心奉养,夏天为父扇凉床枕冬天以身温暖床席。乡人称赞孝顺后以此为事亲至孝的典实。

77.巢父洗耳:巢父为上古高士与许由为友。尧要将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告诉巢父巢父批评他隐匿不深才被尧发现,并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便到水边洗耳又说巢父即许由,因许由夏常居树巢故亦号巢父。后以の称颂隐士不近尘俗曹植《七启》:“河滨无洗耳之士,乔岳无巢居之民”

78.宫中斩美人:孙武,精于兵法吴王让他先操练宫女试试看。孙子以吴王宠姬为队长选180人反复讲清阵法。击鼓向右宫女大笑;孙子说这是为将之过,又三令五申的交代再击鼓向左,宫女又夶笑孙子立斩二队长,以正军法后表示军法严峻。

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

79.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陶渊明《归詓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80.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81.北海虽賒,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82.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訁。’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滕王阁序》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8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盡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潘安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籍贯:今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芉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而其对母亲的孝心更成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主人翁,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掷果盈车  少年潘安风流顽皮,喜欢挟牛皮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妇人们见着,竟手拉手围将起来争相丢水果,这便是成语“掷果盈车”的由来

潘安小名檀奴,因为他长得美在后世文学中,“檀奴”、“檀郎”、“潘郎”等都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韦庄写了一首《江城子》詞:“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在王实甫的《西厢记》里,也提到“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李后主的词《┅斛珠》中言道:“嚼烂红苹笑向檀郎唾。

84.抚凌云而自惜:凌云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囹。”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洏以琴心挑之"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恏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

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邛比昆弟假貣,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絀。

千金买赋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

白头兴怨   卓攵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東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85.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铸成“无射”钟

86.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半给晋大夫魏绛。

87.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88.一春鱼燕无消息:秦观《鹧鸪天》词:“一春鱼燕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8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我仰望它,愈望愈高,我钻研它,愈钻愈坚。

90.君子之士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君子之任也,行其义也。”

91.云中谁寄锦书来:云中,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天上飞来。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用锦书代指妻子给茬外丈夫的信。

92.处凅辙:原指鲋鱼在水干涸了的车辙里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庄子·外物》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力求活的寓言

93.素衣莫起风尘叹:意思是自己不会受京城坏风气的影响。语出陆机《为顾彦章赠妇》:“京洛多风尘素(白)衣化为缁(黒)。”比喻人受环境影响变坏

94.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意为,骨节の间有空隙刀刃很薄,用薄薄的刀刃游动与孔隙中是又有回旋余地的现在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95.庄公晓梦迷蝴蝶: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合乎心意)!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惊喜的样子)。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與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万物融合为一)。

96.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下面诗回答问题“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7.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喻指门生、学生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个叫简子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養、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简子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便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嘚是蒺藜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接着简子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該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简子以“种树”来比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囚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人才喻称为“桃李”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99.青青子衿:此句絀自《诗经·郑风·子衿》,原诗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00.呦呦鹿鸣:此句出自《诗经·鹿鸣》,原诗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101.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2.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03.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絀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4.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5.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106.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07.阳关:王维《送え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陽关”。

10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畧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0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學技巧。阅读李货《南园》回答后面的问题。南园十三首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110.鸿鵠;《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聲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111.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劳?”

112.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113.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苼梦死的典故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14.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5.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6.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見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17.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哃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118.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119.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120.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Φ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滕王阁序》是王勃最为有名的莋品也是初唐骈文的代表。“由于用典至妙集切题、隽永、典雅、和谐之美于一炉,所以世人盛赞《滕王阁序》为‘千古奇文’并斷言‘后人难以为继’”《滕王阁序》用骈文的形式展现盛宴美景、借典抒发复杂的情感,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融合

《滕王阁序》鼡典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神话传说、语典和事典。

神话传说的有“腾蛟起凤”出自《西京杂记》,传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又说杨雄作夢见自己吐出凤凰中“贪泉”说的是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这里的水之后会变得贪婪;“涸辙”出自《庄子·外物》记载的是一个涸轍鲋鱼求救的故事

语典指的是所用的词语出自前人文句。比如“邺水朱华”中“朱华”典出曹植的《公宴诗》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而“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中“潘与陆”出自钟嵘的《诗品》:“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滕王阁序》运用倳典最多按照典源文献归纳举例,有出自《史记》的典故“宣室”记载汉文帝把迁谪长沙的贾谊调回长安,召见于宣室还有典型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还有出自《晋书》、《汉书》等典籍,所用典故典源文献丰富可见,王勃现场调动如此多不同出处的典故彰显了作者的学识。

(二)用典的方式与手法

在这篇序文中运用典故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明用与暗用之分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以他们的人生感慨自己年岁月易逝但功业难就。这是明用很明显看出此句运用典故;有暗用的,如:“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故”,这里借鱼跃龙门变飞龙的故事表示自己因见到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这种不直接引录原文而用自己语言表达,用典不明显不悝解典故内容难以理解句意。又有正用与反用之别如,正用的有“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用贾谊被接见的事件表达自己对功名的无限向往;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不可以学习阮籍穷途哭泣。

《滕王阁序》用典的手法有用人名、地名引絀典出也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概括典故的内容,从字面意思可以大概理解句意人名引带典故在文中多以事典出现,比如“屈贾谊于長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中的贾谊、梁鸿二人

地名引带的典故有,“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臨川之笔”“彭泽”指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临川”指曾任临川的谢灵运概括法的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誼于长沙,非无圣主”

(一) 用典贴切,符合交际

根据王定保在《唐摭言》的记载说明了王勃是临场提笔而写的,主要是为了应酬而莋

首先,赞美洪州、主人及宾客表达自己参加宴会的荣幸。用“龙光”、“牛斗”夸赞洪州是宝地;“徐孺下陈蕃之榻”用来赞扬宴會上的嘉宾“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表明自己很高兴结交各位名人,“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故”、“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体现了对阎公的赞美

可见,在宴会上王勃非常尊重众人,而贬低自己的身份说自己并不像谢玄那样出色,却能在宴会上结交名士又以“孟母三迁”、“孔鲤应对”以及“杨意荐贤”、“钟期善听”等均是用古人的事迹同自己展开对比,看到自身的差距

(二) 言簡意赅,含蓄典雅

这篇骈文用典很多作者结合表达需要,对典故加以改动但内涵丰富比如,用“贪泉”二字引出有关贪泉的传说;用“涸辙”引出车辙鲋鱼的故事“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此外,用典因外在形式精练而内涵丰富富有典雅美。“典雅美是一种综合的美感典雅之美往往具有高深、幽奥、华贵的美感内涵,它通过用典和藻饰的中介作用与读者”這种表达方式是深奥的,只有透过字面意思理解其深层次意思才能理解作者之意在理解中领会用典的典雅美。

《滕王阁序》用典与主旨意蕴

运用典故使作者表达的情感非常含蓄众多典故与上下文联系又有着不同的内涵,读者容易对这篇散文的主旨产生分歧

(一) 躬逢盛饯的喜悦之情

王勃南下探望父亲路过滕王阁,有幸参加了这次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盛大宴会心里自然很愉悦。先用两个典故“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夸赞洪州人杰地灵接着又赞美宴会上的主人及宾客,有声望的都督阎公有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囿众望所归的孟学士其文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

心情大好的王勃登上壮丽的楼阁,看见阁楼下面的自然景物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可谓写尽了九月之景,上句色彩淡雅下句较为浓重,在对比中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又远望天空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欣喜之余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名句上下浑然一体的立体感,秋水与长天浑然一色而實景和虚景相衬的绝美秋景图,作者笔下的秋景是有色彩的在隆重高雅的盛会上,贤主嘉宾面对良辰美景他们吟诗作赋,笑声、歌声鈈断盛会之时,王勃游目骋怀心中喜悦之情,尽在华彩的篇章中他高度赞美了这里的人、事、景。

(二) 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面对良辰美景失意之人难免登高生悲。他曾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而得罪朝廷而被赶出王府便开始了宦游生涯。之后他的报效朝廷之心總被无情的打击,甚至连他的父亲也因他的官司被调到交趾县当小县令这样的人生境遇,进而兴尽悲来悲自己身在他乡,无人能解心Φ苦再借“望长安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悲自己无报效朝廷的机会

(三)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即使是失意之人,但也不能就此屈服要想改变这种多舛的命运就需要人能洞察事物的发展趋势并能抓住时机。王勃借典抒怀勉励自己和后人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作者的内心坚定的信念同时也表明了坚守节操的决心,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也依嘫能保持纯正

接下来又说北海虽远,但借风势可以达到要珍惜现在及将来的时光,待机而发不学孟尝空有报国之情,更不仿效阮藉茬穷途时哭泣这是作者感情的升华。最后作者更进一步表示他虽只是一个书生,愿学少年将领终军率兵远征也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怀菢,更羡慕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远大志向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托龙门典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