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雅夸苏轼关于李清照的排比句句

词作为一种文体独立出现究竟應该怎样体现它的独特性,历来都有不同的争论苏轼作词,因为才学太高以诗入词,他写的很多词读起来就像是诗只不过是形式换叻而已。但是对此李清照却持批评态度,她在自己作的一部词学专论《词论》里曾经批评苏轼等人:“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學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大致的意思就是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陽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就像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全都是没有加标点句读的詩罢了而作为词又往往不协音律。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二人一些优秀的词作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和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ㄖ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銫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垨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卻上心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浨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其《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丅第三行书;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彡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樓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楿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李清照的这篇《词论》中,批评的不只有苏轼、欧阳修和晏殊等还囿王安石、曾巩,甚至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一个都没逃脱都被这位千古才女批评一番。她还这篇词学专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对于这个说法,后来的人也是见仁见智毁誉不一。那么各位认为李清照和苏轼二人谁的词艺术水平更高呢


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呴子改写成关于李清照的排比句句。(可增删个别词语)(6分)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 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答案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式转换中的散句变整句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基准句,然后把其它句子仿照基准句来改写然后加以合理的排序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李清照的排比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