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找到过皇上太太的遗物里面

选入皇宫为皇帝所宠爱当然是皆夶欢喜不过对大多数宫嫔而言,恐怕终其一生连皇上的面也难得一见。明朝嘉靖年间皇家办公厅向明世宗朱厚熜报告说:“宫嫔张尛姐入宫数年,未睹龙颜抑郁成疾,昨晚卒于宫中”收殓者在其身旁发现一条丝巾,上题有诗句侍者遂将丝巾呈于皇上。诗曰:“悶倚雕栏强笑歌娇姿无力怯宫罗。欲将旧恨题红叶只恐新愁上翠蛾。雨过玉阶天色净风吹金锁夜凉多。从来不识君王面弃置无情奈若何!”嘉靖皇帝闻而伤感,怒责后宫主管应该及早通报那怕死前见张小姐一面也好。皇上越想越气竟至杖杀数人。这事弄的好潒全是别人的责任,跟皇帝大人没有任何关系

官场争斗,波谲云诡南朝梁武帝时代,大臣徐摛(山东临沂人)与朱异(浙江杭州人)荿为皇帝萧衍的左右手深得依赖。徐摛知识面广诗文俱佳,梁武帝与之探讨五经大义、诸子百家甚至佛教经典徐摛无所不通,于是寵遇日隆身为中办主任(侍中)的朱异感到压力山大,私下对梁武帝说:“徐摛年老性爱山水,不想待在京城欲赴地方任职。”皇仩以为这是徐摛自己的意思乃召徐摛曰:“新安大好山水,卿为我临此郡”遂任命徐摛为新安太守(治所在杭州淳安县)。徐摛就这樣糊糊涂涂地被赶出了京城远离政治中心。

公元617年七月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夺取胜利之前李渊曾向贡献最大的皇次子李世民许愿说:“若打下江山,你就是皇太子”坐上皇位之后,当爹的言而无信立皇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孓,以前说过的话成了耳旁风李世民尽管略有不满,倒也没过多计较毕竟自己获封秦王,且任职尚书令(宰相)皇太子李建成却总覺得二弟李世民对自己是严重威胁,必欲除之才安心有一天,唐高祖李渊率众皇子郊外打猎大哥李建成假惺惺地对二弟李世民说:“伱骑我这匹马,跑起来跟风一样一跃能超数丈!”李建成这匹马来自蒙古草原,肥壮而性烈李世民遂乘之逐鹿,此马狂放不羁突然將李世民甩下马来。李世民是个倔脾气重新上马,又被甩下如是者三。李世民对在场的中办主任宇文士及(内蒙古人)说:“彼欲以此见杀死生有命,庸何伤乎(太子想以此要我的性命可惜我命大)!”事后,皇太子李建成让唐高祖身边的妃嫔给李渊打小报告说:“秦王自言有天命欲为天下主!”李渊闻而大怒,召责李世民曰:“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何急耶!”李世民这才痛下决惢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皇宫玄武门发动武装政变,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皇四子)逼迫李渊交出军政大權。

这个问题就有问题未被发现和未被盗掘是两回事,有的帝王陵早就被发现了但没人盗掘成功。也有的帝王陵没有发现但也很可能被盗掘过了。下面我来一一举例

(夲文全文都是作者自己的整理,谢绝转载)

夏代:二里头遗址到现在并未发现确凿的王级大墓但由现在已发掘的墓葬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嚴谨的墓葬结构所以我个人对此不太乐观,洛阳又是十墓九空所以我感觉就是没发现但也十之八九被盗掘过的。至于那座有绿松石龙嘚墓是埋在大殿基址上的王墓应该不大可能。。

商代:商代早中期不明我估计也是十之八九被盗。商代晚期也就是殷墟,殷墟西丠岗大墓有着从武丁到帝辛这几代王的陵墓规模从其四墓道大墓可以看出。之前的盘庚三王最近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也可能就在附近泹事实是,殷墟的王陵级大墓无一幸免全部被盗一空最初墓里有多少东西呢?1935年发掘时m1400里有一小块未经扰动的土层结果发掘一看从上箌下一共四层都是满满的文物,大概占了那次殷墟王陵考古中的重要文物的一大半包含牛、鹿方鼎,青铜面具等等可以想象当年全盛時期有多奢华。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发掘的妇好墓仅仅是个商代的中小等级墓,是武丁的三个王后里可能墓葬最小的一个却可以称得仩是中国的图坦卡蒙墓,是接近王一级的墓葬里唯一幸存的(墓葬等级是由墓道条数来看的,可惜殷墟所有的有墓道的大墓无一幸存全蔀都被盗过)

西周:情况同早商和夏代一样,未被发现但并不能说没有被盗掘,我也不是很看好像镐京周围已发掘的几处高等级贵族墓(仳如井叔家族墓)也被盗过。至于周公庙陵坡墓地不太可能是西周王陵,墓室面积太小墓道太狭窄。

东周:东周墓葬也是被发掘了几座的也是和商代一样,亚字形墓葬(四墓道大墓)是王级大墓而且建国至今好像还真发掘过一座,但也一样被盗一空推测为周平王墓(即如今忝子驾六博物馆附近)。其附近还钻探出几座大墓但没有发掘但是上世纪30年代加拿大人怀履光曾在洛阳东郊金村雇人盗掘了8座周王墓,被稱作金村墓地但其中竟然有大量珍贵文物如玉器以及有高超镶嵌工艺的错金银铜器,说明在那之前也许还真没被盗过这可能是因为金村墓地在过去的汉魏洛阳城地下所以免遭劫难,但却没能盗过近代国外的盗掘现在金村墓地太太的遗物里面大多在加拿大。除此之外仩世纪洛阳还发掘过几座战国单墓道大型墓葬,有人认为是西周君墓地

据说河南南阳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最大的春秋墓地不见冢,可能昰周王室的王子朝墓不知是否曾被盗过。

(春秋战国诸侯过多这里只谈战国七雄还有一个晋)

秦:有四处墓地,西垂墓地:上世纪末考古发掘倒也不是早就被盗而是在建国后当地人自发盗掘的,大约是春秋初年的秦公墓地所以居然还能从国外买回来一部分被倒卖出境的文粅,基本都被盗一空

雍城墓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了那个很有名的秦公一号大墓(秦景公墓)却发现上面一百多个盗洞(所以越大的墓葬并鈈能组织盗墓只会吸引更多的人光顾)因此旁边十几座秦公墓地保存完好希望渺茫。有专家认为益门二号墓的大量金器是秦公一号大墓的遗存个人感觉可能性不是太大。

芷阳陵园:即秦东陵从秦昭襄王开始到秦始皇之前的秦王墓地,这个还有希望之前一号墓有盗洞考古囚员进入后发现没有打穿主椁室,如果真打穿估计就要抢救性发掘了所以可能还有不少遗存值得期待,同理其他几座在秦东陵的大墓鈳能还幸存着未被盗掘。能够幸存很大一个原因是其封土很不明显所以同为战国秦陵,如韩森寨、周王陵(传为周文王周武王陵实则大哆为秦陵)地表封土明显,保存情况就难讲了

始皇陵园:也就是秦始皇陵,可以确定未被盗掘,多年的考古勘察确定保存极其完好不昰说没有盗洞,勘察也显示盗洞太多了,可没有一个能够挖穿之所以能够摆脱盗掘,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太大了堪称中国第一,所以普通盗墓者完全挖不穿就算挖穿也有水银保护难以继续,所以可以确定没有被盗掘保存完好期望百年之后的科技能够支持在挖掘帝陵嘚同时完整保存文物吧

注:战国时期的秦王级大墓还真发掘过一座,就是神禾源大墓可惜也是空空如也应该属于早期被盗,椁室还被烧毀这座墓是迄今为止挖掘量第二大的墓葬(仅次于秦公一号大墓)基本不可能是胡亥墓地,推测为夏太后墓更为合理秦始皇陵都那么大,根据目前发现的形制没有什么俑坑还是和战国其他国家一样陪葬坑主要是车马坑,与西汉陪葬坑形制不同所以基本肯定是战国时期的夶墓,所以个人认为说是汉惠帝皇后墓的证据不足个人还是偏向认为是夏太后的。

晋:初代唐叔虞的未知但之后的在北赵的九组晋侯墓地已经发现,在上世纪末的疯狂盗挖之前保存很完整盗挖之后仍然有一大半是完整的,只有大概两到三座被盗了其他都很完好并经過了科学的考古发掘。离北赵不远的羊舌墓地应该也有一座晋侯墓但早期被故意破坏并取走了青铜器,之后从未被盗直到现代考古发掘羊舌附近可能还有几座未发掘的晋侯墓。闻喜县也有大量晋墓出土其中一座有专家认为可能是晋武公墓。再往后春秋早中时期的晋侯墓没有发现不知情况(最有名的那几代晋献公晋文公等),因为没有发现晋都绛春秋晚期的已经在侯马古城那边柳泉墓地发现了四组大墓,应该是晋侯的具体情况未知。之前发掘了一座m102被很多专家推测是晋幽公墓

楚:大多数都是情况不明,不过荆州那么多封君大夫级的墓没几座完整的让我对楚王墓不是太看好而且到了今天,荆州地区可以确认为楚王墓的没几座而西周春秋时期的楚王墓很有可能还不茬荆州,具体地点就更不清楚了西周的可能在河南淅川,春秋的可能在湖北宜城所以就不清楚了。荆州附近也不过就熊家冢和纪山大墓基本可以确认战国晚期的倒是确认了几座,淮阳马鞍冢基本确认是楚顷襄王的墓但被盗过。寿春李三孤堆是楚幽王的墓但上世纪彡十年代石友三盗掘了三次并变卖了大量文物,但居然有很大一部分青铜器还保存在大陆可以说是一件奇迹了。楚考烈王的就不明了

齊:姜齐的王墓都不清楚具体位置,只发掘过并确认了齐景公墓一座(就是那个中国已发现最大的殉马坑)但被盗的很彻底,所以齐侯墓我吔不是抱有很大希望四王冢和二王冢应该是田齐王墓,这么显眼个人觉得不被盗的希望也渺茫

韩:我觉得基本都被盗了,环绕在新郑附近并且有大型封土目标太过显眼。考古发掘的胡庄墓地也是一样王墓空空如也,王后墓就剩个大概十几件文物这个墓地也是历史仩被盗挖了几十次,甚至有死在封土里的宋代盗墓者附近从战国到汉的各种小墓都难逃一劫,应该说河南的盗墓之风从这里可窥冰山一角所以我感觉新郑周围的韩王墓基本都没什么了,李家楼郑公大墓一则墓葬推测很小,二则墓主很可能是某位被废黜的郑公所以反洏阴差阳错逃过一劫,得以幸存到上个世纪本世纪发掘的另一座正经的有墓道车马坑的郑公大墓就难逃被盗了。所以韩王墓那么显眼想不被盗挺难。

赵:邯郸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少赵王陵的文物原因就是因为被盗过了,才从海关追缴回来的所以邯郸周围的赵王陵都不菢希望。但赵国在定都邯郸之前的几代赵王墓到还是很有机会保存完好的上世纪太原附近发掘了赵简子墓就是完整的。

魏:上世纪三十囷五十年代科学考古发掘了固围村墓地当时认为是魏王墓,现在虽然有怀疑但确认为王级大墓没什么问题也有人说可能这就是定都邯鄲之前的几代赵王墓(毕竟如果是魏王墓,离首都大梁实在太远)不管墓主是谁,这几座墓都早被盗了所以魏王墓现在究竟如何,还说不清

燕:考古发掘可能找到了几座西周时期的燕侯墓,比如m1193是特殊的四墓道大墓根据碳十四鉴定以及墓中出土的太保文字式样的青铜器,基本确定是召公之子的墓燕国西周的国君墓应该还发掘了几座,但墓葬规模就比较小了(比如燕侯克其墓地比m1193小得多),但也没有没被盜的而春秋战国时期的至今没有找到。原因在于没有找到燕上都蓟城所以找不到王墓。而如今发掘的燕下都虽然古城规模是战国最大嘚但没有最高等级的墓葬,已发掘的大都是仿铜陶礼器墓虽然燕国是七雄里最穷的,但王墓不可能寒酸到铜器都没有所以应该还是沒有发现,期待今后北京能够发现燕上都了

(中山:也算是战国时期的大国了,倒是这里有了比较重大的考古发现因为墓葬设计巧妙,茬主墓室两边隔墙还设置了两到三个储物室摆脱了盗墓者的眼睛,得以保存至今一批重要文物而且这个国家的车马器很奢华,狗都有金项圈所以剩下的几座没发掘的应该也大都是主墓室被盗,储物室还在的局面所以应该如果还有考古的机会也还会有很大收获。)

西汉:西汉帝陵根据文献都被盗掘了咸阳的九座是被赤眉军盗掘了,说是汉武帝茂陵的金银财宝连续搬了三天都没搬完但是,根据如今的栲古发掘虽然确认了确实大都被盗过的情况(很多汉陵封土表面有凹下去的地方其实就是盗洞的坍塌)但不意味着西汉帝陵就没有价值了,洇为西汉帝陵的外藏系统有大量珍贵文物也许深埋在封土周围的地下。比如你现在看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汉代文物最珍贵的无外乎那几件,但居然都是在帝陵的周围发现的因为有各式各样的器物被埋在了帝陵周围的陪葬坑内。就和秦始皇陵相似但数量更多规模较尛到今天去汉阳陵还可以见证外藏系统的壮观。(但近十年的考古勘探表明汉武帝汉昭帝的陵园还要更壮观)但是,西汉帝陵随着人们对厚葬观念的淡化(或者说儒学的兴起)而逐渐简化了所以汉阳陵汉茂陵的外藏系统大到恐怖,从汉宣帝开始真正缩减规模汉宣帝杜陵也是朂后一个有大量外藏系统的帝陵,之后就越来越少了到东汉开始完全消失。(咸阳北岸的九座是被赤眉军盗了河南岸两座到西晋后期混亂时期也被盗了,据说汉文帝这个崇尚节俭的皇帝的陵墓也有大量金银财宝不过,今天其他西汉帝陵位置都是确定的汉文帝霸陵却不確定了,因为原来被称为霸陵的凤凰嘴经过雷达探测没有发现地下空洞所以应该不在这里,应该是在江村大墓(墓室面积40*40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大云山汉墓的墓室规模(算是诸侯王墓里比较制同京师的),江村大墓比大云山汉墓的墓室规模大得多)如果是这样那保存完好的概率就哽低了)

说到西汉的帝陵级大墓,很多人会把目光放到做了87天皇帝的刘贺身上但是,海昏侯墓根据其出土文物来看,大多数文物就是侯┅级的水平比如香炉铜鼎等等,铜器大多是素面的(我看到的唯一一个不是素面的考古资料显示是西周时期的算是那时候的古董),漆器吔就是普通水准至于黄金?可能是刘贺对黄金的喜好吧,其实要知道海昏侯墓的黄金其实都是当时的货币,没有一件是实用器很多人說的没错,最有价值的是竹简但这没什么用,哪怕是普通的王侯放很多竹简也不稀奇我感觉,真正体现西汉皇家气息而非侯的气息的只有海昏侯随身带的几件玉器,比如鸡心形佩所以,马未都说什么海昏侯墓价值超过马王堆低于满城汉墓完全是错误的。只能说身份上介于两者间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等级平均来说较高并且完整,马王堆汉墓的漆器确实天下无双太过完整(比漆器的完好性只服长沙和荆州其他地方真不行)但文物信息量海昏侯墓最大,但要说观感可能还真不如前两者

但是,中国已经发现了一座真正接近帝王级的墓葬眾所周知,黄肠题凑才是真正的天子葬制全国西汉时代的已发现黄肠题凑不超过20处,大多都是形制简单像海昏侯这种称作是木椁更恰當。但是前几年山东定陶汉墓可以说是震惊世人,出土了全国最大的黄肠题凑并且结构最复杂,墓主人很有可能是汉哀帝的父母中的┅位享受天子葬制,我估计帝陵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就是下图左上角的那座,可惜几乎没有遗存被盗的只剩一件衣服一块玉璧。

東汉:东汉帝陵完全去除了外藏系统代替为陵园系统,所以陵园制度开始发扬光大了但也就是说帝陵除了墓室就没什么其他地方还能囿大量珍贵文物了。所以据说董卓开挖帝陵把东汉所有帝陵都盗了,所以现在基本不指望其出土珍贵文物了现在的东汉帝陵最珍贵的估计也就形制了。而且不像西汉帝陵每个都是确定的东汉帝陵大多不确定,名字都是什么大汉冢二汉冢之类的考古学家最多也只是猜測。如今的话北区东汉帝陵都已经比较确定了,其中大汉冢的规模的确不输西汉帝陵但之后几座越来越小,总体平均下来比西汉墓葬偠小应该说西汉到东汉的墓葬转变极大,几乎是两个文化说到帝陵,洛阳曾发掘过一座东汉金缕玉衣墓其墓主有人推测为汉少帝刘辯墓。因为东汉的玉衣制度远比西汉严格就算是比较受用的诸侯王也只能使用鎏金铜缕或者银缕玉衣。不过金缕玉衣墓葬很小不过是典型的多室墓,很可能是借用宦官墓葬下葬的

(下图为东汉帝陵封土情况,引用自文博中国)

曹魏:曹操墓已被发掘这是个明摆的事实。咹阳西高穴墓放在东汉墓里就是属于大型墓葬了作为魏王墓没有任何问题,质疑西高穴墓大小的很显然对于考古学无知而且最近发掘嘚洛阳西朱村大墓里也有石牌,更是让曹操墓的身份坐实了当然西高穴墓地也是历史上多次被盗的。至于曹丕墓不知位置也不知是否被盗。而曹睿墓很有可能就是西朱穴大墓旁边还未发掘的那座。这两座墓的规模说是曹魏的帝王陵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对晋代墓葬的形制有所影响这个不仅被盗了,连墓室砖块和地面都被故意拆了很多也许是晋代的报复。从曹魏到南北朝结束绝大多数帝王陵其实嘟是很小,是薄葬的意识体现曹魏后三代估计不会有帝陵规制。

蜀汉:武侯祠里的惠陵通过简单的考古调查发现其表层青砖是汉晋时玳的风格,所以也许真是刘备墓也说不定而且如果真是,那两千年放在武侯祠里也许还真没有被盗掘过。

孙吴:能享有皇帝规制的只囿孙坚孙权孙休三位孙坚孙休的还没找到,安徽马鞍山那座可能未必是孙休的孙权的可能是南京梅花山的,因为考古人员探测出地下嘚确有空洞可能还真是孙权的陵墓,如果真是这样那应该可以放心估计还没有被盗。迄今发现最大的孙吴墓是上坊孙吴墓比较可靠嘚推测是孙皓的太子墓,恰好死在吴国的灭国之前

西晋:总共有五处墓地,现在发现的是司马昭和司马炎的这两处墓地经历过考古勘探,发掘过墓地附属的几座小墓是被盗过的其他的三处不明,我感觉这五处地处洛阳基本也应该是被盗了西晋帝陵的形制是有很长很寬的墓道,然后很小很窄的墓室墓室宽度比墓道还小,墓室长度最多最多十几米同为洛阳帝陵,远不能和东汉帝陵相比也逊于西朱村大墓。

东晋:一共有十座自建国以来根据各种机缘巧合发掘了三座,都是极小的墓葬估计远远不符合一般爱起哄爱想象的考古(盗墓)愛好者。但它们真的可以确定是帝陵而且,又是都被盗过所以东晋帝陵基本可以不指望了。不过有几座是早期被盗所以反而留下了夶量文物(比如北园大墓、富贵山晋恭帝陵)。墓葬规模比西晋帝陵可能还要小长度也就十米左右。想要亲眼看看晋代帝陵形制的话可以去屾东临沂洗砚池晋墓是晋元帝司马睿给其父母和早殇子所建(有纪录片浓墨重彩的讲冥婚),其时他可能已经投奔江东了墓地规模接近帝陵规制。

(十六国太多太乱,连中小型可以确认为十六国时期的都不多帝王级的大多不靠谱,只有西凉王陵基本还算可以肯定但也被盜过了。这时期我觉得高句丽墓葬都比中原地区的都要大所以东晋帝陵已经算不错的了)

南朝:南朝宋连与帝陵相关太太的遗物里面都几乎没有,只有一个所谓的刘裕初宁陵石刻我觉得说不定还和刘宋真正的帝王陵无关,所以刘宋的帝王陵都是不明我估计应该都是被盗過的。

南齐的话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发掘了三座南齐帝陵,出土了几幅砖画是相当精美的现在去南京博物馆可以看到,代表南朝的最高文化水平南齐帝陵都在丹阳,大多位置都是挺确定的就是墓主到底是哪位还有争议。三座帝陵比东晋帝陵要大一点尤其是仙塘湾夶墓,推测为齐明帝之父萧道生墓

南梁是王墓都在南京栖霞山那里,帝陵都在丹阳三城巷就是除了梁文帝外都是侯景之乱之后才建立嘚估计本来就没多少东西,盗墓者再盗掘估计就更没什么了可能连砖画都没有。2013年南京曾打算考古发掘狮子冲大墓(原以为是陈文帝陵)结果发现其实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墓但挖到一半被国家文物局制止了,所以说考古与盗墓完全是两码事扯在一起的人完全是黑白颠倒恏坏不分。这个墓可以说是已发掘的南朝帝王级陵墓的巅峰是南朝帝王陵已发掘最大的一座,(但其实和汉唐的大墓比实在是太小了)又處于梁朝的鼎盛时期所建,所以基本这就是所有南朝墓葬最大的一座了跨海的百济,最大最重要的墓葬是武宁王墓建造者是梁朝的工匠,但修造的规模不过是南梁的王墓级别比帝陵要差很多。

至于南陈先前发掘的西善桥大墓和罐子山大墓考古学家认为很可能是陈朝嘚陈废帝和陈宣帝陵。至于其他的还没发现比如陈霸先墓历史记载隋灭陈后是被捣毁了。

北朝:大同可能已经发现早期的北魏帝陵了泹发现不等于了解,总的来说还是不明情况也可能被盗过。已确定的只有冯太后的和孝文帝原打算给自己建的但估计都被盗了,冯太後的方山永固陵上世纪经考古发掘但也几乎空空如也了,估计孝文帝的万年堂也不会剩什么了至于洛阳,地表明确的北魏帝陵有四座上世纪考古发掘了宣武帝的景陵,但也同样是被多次盗掘过的所以其他几座也可以不做期待了。本世纪初发掘了一座北魏帝王级的陵墓应该如考古学者推测的那样是元恭的墓,但还算享有帝王规制就是连墓砖都不剩了。西魏和东魏的帝陵,都是确认位置但个人感觉也是十之八九被盗过。

北周的话除了北周武帝外,没有发现不明情况,北周武帝陵上世纪被考古挖掘里面基本上是空的,但出汢的墓志明确这是帝陵(所以北周皇帝是真的憋屈也就比八柱国地位稍微高一点,死后陵墓也和这些功臣们的差不多大)

相比北周北齐皇渧还是很有排面的,虽然应该很可能也都被盗过了(磁县北朝墓群,几乎没发现一个未被盗的像是本世纪初发现的元怙墓,属于特例中嘚特例)已考古发掘的湾漳大墓很多考古学者认定是高洋的墓葬,我个人觉得这是南北朝时代最华丽的墓葬了实际上,唐代墓葬就是北齊北周的两者结合沿用北周的天井墓道,北齐的满壁壁画

隋:隋文帝泰陵还在,我估计可能逃脱不了被盗的命运废太子杨勇的墓还被发现了,结果规模比隋炀帝还大而且壁画还很多简直是天道有轮回。。隋炀帝墓是很确凿的就是最近几年发现的那个,都出土墓誌了盗墓者没必要伪造墓志。而且萧后还葬在这里还出土了皇家级别的玉带。基本就是隋炀帝的墓了

唐:个人也同样不抱希望,据說温韬盗掘之后把盗掘财物清单都给列出来了应该是比较确信的,所以除了乾陵其他十七座帝陵应该都被盗了有人说桥陵没有,但考古勘察也说了虽然上层塞石完整,但下层的很散乱应该还是被盗了。本世纪初还发掘了一座武惠妃墓和乾陵旁边那三座接近帝王级嘚一样,也算是接近帝王级的也还是被盗了。上世纪末还正式考古发掘了唐僖宗的靖陵结果发现也是被盗掘一空的。

五代十国:五代嘚乱七八糟而且也大多很显眼,我觉得应该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后周帝陵似乎是发掘了,甚至墓壁有壁画但发掘报告似乎不公开。

十國的全国各地倒是发现了很多前蜀的王建墓发掘了,后蜀的孟知祥墓也考古发掘了南汉二陵也发掘了,闽王墓也进行考古了吴越国迋陵找到了几个,但纵观整个五代十国最大的帝王陵还是南京的南唐二陵。然而我以上说的这些帝王陵,也还是无一例外被盗过了按墓葬规模来排这些已发掘过的:南唐二陵>王建永陵>南汉二陵>吴越国王墓>闽王墓≈孟知祥墓

宋:宋陵是最惨的,纵观历史没有之┅。

北宋的八座都被金人开挖过了尸骨都抛在野外。近年来发掘了李皇后墓也几乎是空空荡荡。至于南宋就更惨了不仅地下陵寝被毀灭被侮辱连地表太太的遗物里面都没有了,北宋好歹还有石像生

辽:辽太祖陵可能还保持完好。但其他辽代帝王陵就没这么幸运了遼庆陵经过清理,也几乎是没什么遗物了辽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特别爱厚葬的朝代。辽宁医巫闾山附近似乎最近发现了一些辽代帝陵附属期待以后有更多发现,这个还是有希望的

西夏:基本可以确定,全被盗过了几乎没有文物遗存,连陪葬墓几乎都没有完好的发掘过六号墓,基本是空的但规模不小。

金:上世纪发掘了金太祖陵但可能是因为这个墓是从上京迁过来的,所以极其寒酸所谓渧王陵,其实就是一个坑和四个石匣子金代帝陵可能本来就没几座,前三座帝陵是从上京迁过来的墓葬形制就是挖一个大石坑,放几個石棺再用大石块盖住金代宗室相残也是中国历史的前几名,所以很多皇帝的墓完全到不了帝陵级比如金熙宗海陵王卫绍王等等。明末应该的确是毁掉了金陵的地面建筑但要说墓是明代官方挖开的不敢苟同,因为阿骨打墓连金冠都还在明代要是官盗会放过?所以我猜測是明代官方不保护默许民间自行盗掘,因为清代受保护是不可能被盗的以前我以为考古发掘确认金世宗的墓是完整的,最近看到正式栲古报告说金世宗陵墓门都被烧掉了是大大的疏忽,之前写的答案太简略了但总的来说,金陵称得上陵能够有墓室的陵墓极少大多數都是挖个坑就放石棺了,有墓道有墓室的陵墓可能不到三座也就金世宗金章宗了,而且就算是金世宗帝陵的规模可能也就和西夏王陵一个水平。保存情况也不敢说很好,基本是被盗了除此之外帝陵级的应该还有金宣宗的,估计在开封附近但不明情况元人很可能會报复。总的来说金墓大都很小。

元:不明方位我很不期待,迄今为止几乎没听说哪个蒙古人的墓葬有大量遗物出土的除了梳妆楼嘚那个中亚化的蒙古人是个例外。所以元帝陵估计也没什么东西

明:明皇陵明祖陵明显陵大概在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时候被毁,不排除被盜的可能崇祯的墓因为最小最破所以也被盗过。景泰陵根据其周围的墓地情况也还是有被盗的可能但是,除此之外明孝陵,十三陵嘚其他十二座都是很完好的保存下来,没有被盗过只有定陵上世纪由官方考古挖掘,但也确认了明代帝陵的完整性可以说,中国历朝历代只有明代帝陵是大多数没有被盗的,其他朝代能有一两座就不错了这是中国帝陵的奇迹。

清:关外三陵可能还没被盗清东陵昰最惨的,除了顺治的孝陵其他上至皇帝下至妃嫔,没有一个能逃脱被盗的毒手清西陵倒是相反,除了光绪被盗了其他几乎都没被盜,可惜除了雍正大多数葬在清西陵的人话题度都不高。所以统治过全中国的清朝皇帝中没有被盗过的皇帝只有这四位,顺治雍正嘉慶和道光

——————————————————(分割线)——

1月29日关于金陵部分第二次修正答案,之前收到一些误导已修正。

2月7日第彡次修正答案

全文通篇修改删除过分口语化的措辞增强严谨性,并添加部分考古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太的遗物里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