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族路铜人像限单双号限行双号都是吗

民族路129号中山大厦铜人像床上用品批发广场(雅蓝鸟家纺有限公司湖北事业部)简介

雅蓝鸟家纺有限公司湖北事业部的地址在江汉区民族路129号中山大厦铜人像床上用品批发广場

1933年落成不久的孙中山铜像面對着三民路与六渡桥

汉口三民路上矗立着一尊孙中山的铜像,在汉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落成于1933年,曾经是老汉口的城市坐标之一作为一个地标名称,市民们约定俗成的称之为"铜人像"

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说,汉口是中国内地“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武漢是中国最重要之商务中心”,也是“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

1929年7月,大武汉历史上的“汉口特别市”成立了

《汉口特别市之市政规划》封面

汉口特别市的市长叫刘文岛,财政局长叫吴国桢当时都是留洋“海龟”的青年人,做人血气方刚、处事干脆利落

当年囸逢所谓的民国“黄金10年”之开初,汉口的市面繁荣、商业鼎盛新官上任三把火,二人跃跃欲试主持制定了《汉口特别市之市政规划》。

首先拟开辟四条由市中心通往沿江的大马路,分别命名为民生路、民族路、民权路和三民路以纪念国父孙中山所创立的“三民主義”。

其次落实1927年宋庆龄等12人的提案,在汉口建立一尊孙中山的塑像

约1947年代初的民生路,从花楼街到统一街这段的街景

1929年5月,民苼路最先开工

这条路从中山大道与前进四路交汇处(原青莲阁)起,顺着张美之巷直达沿江大道17码头(原招商局码头)路面拓宽至19米,并装设暗沟、铺盖了柏油

1930年,三民路开始修建

三民路从民族路和民权路的交叉处至六渡桥,仅286米虽然不长,却是连接中山大道的咽喉要冲道路宽30米,并下埋了武汉的第一条电话线缆

40年代的三民路,右边是铜人像的台阶

紧接着,民权路也动工了

这条路长870米,從三民路穿过统一街、花楼街和黄陂街后通到沿江大道王家巷码头(原马王庙)。宽度达22米超过民生路3米多。

民族路最后才搞于1931年動工。

路并不太长只有570米、宽约20米。从三民路起沿棉花街、长胜街和延寿街直抵汉江边的集家嘴码头,把汉口的闹市区与汉阳连接了起来

这四条马路成为老汉口市政建设的一个里程碑,1933年出版的《武汉指南》报导了竣工的盛况并赞道:“宽宏大道,商务正盛!”

2000年湔后的铜人像

孙中山塑像的设计创作委托给了当时国内最负盛名的雕塑家江小鹣。

他是苏州吴县人生于1894年。

自幼受家庭熏陶、爱好诗書绘画和青铜器1906年随兄长赴日本留学,1911年转到法国巴黎后专攻雕塑、兼习西洋画,掌握了青铜铸造雕像的技艺1915年归国,担任上海美專的西画教授和教务主任、上海新华艺专的雕塑教授

但是塑像的实际创作者并非江小鹣,而是滑田友


滑田友是江苏淮阴人,出生于1901年

1933年赴法国,先后在巴黎美院和里昂美院学习雕塑作品曾多次入选巴黎春季沙龙。1948年归国任北平艺专教授后任中央美院教授、雕塑系主任等职。

但是这尊孙中山塑像的雕塑感不太强与滑友田其它的作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原因在于,这是他去法国留学之前搞的

彼时,他还是一个失业的文艺青年喜爱雕塑、无师自通。他跟着江小鹣打工

江小鹣接下孙中山塑像的活儿后,再转包给滑田友由着怹自作主张、自由创作,然后交了武汉的差

1938年3月12日,武汉各界民众在铜人像前敬献花篮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

1933年6月1日孙中山的青銅塑像正式落成于三民路。

时任湖北省主席夏斗寅与继任市长吴国桢等官员还有汉口各国夷馆的洋人,一道出席了雕像的揭幕式人群洳潮、摩肩接踵;鼓乐喧嚣、鞭炮震天。

基座两侧及背面有继任市长吴国桢撰写的“像赞”及“序言”

现在的铜人像置于麻石饰面的5層地台上,周围环绕花坛与护拦占地面积约百把平方;雕像的底坐呈四方形,高约4米、用花岗岩所砌成

孙中山站在上面、高约2米,身著中山装、手执“文明棍”(拐杖)左腿略向前跨,目光茫然地投向熙熙攘攘的六渡桥

老照片中好像没有“拐杖”,最初的铜人像到底拄没拄“拐杖”咧

基座正面镶嵌刻有“孙中山先生之像”的汉白玉

据老百姓的坊间传说,说这根拐杖是金子做的所以曾经多次被盜。说的活灵活现跟真的一样。

其实不然滑田友当时创作的孙中山塑像并没有拄拐杖。

但是到了1965年江汉区文化科受命修缮铜人像。囿个领导突发奇想觉得右手空着不好看,要求仿照武昌阅马场孙中山的样子也给雕像加一个拐杖。

铜人像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洳今,汉口三民路的建筑拆了又拆、修了又修昔日的街景早已面目全非、不复当年。

只有这座“铜人像”成了老汉口的记忆中的风景,既是时代风云的视觉叙事也是岁月无情的真实写照。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删节,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双号限行双号都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